深静脉穿刺技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穿刺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 一、穿刺不到血管 ▪ 第一个问题就是穿刺半天却没有穿到血管。
先不说是动脉还是静脉,能穿到血管,才能 谈接下来的穿刺到静脉。那么穿不到血管会 是什么原因呢?
▪ 1、 穿刺位置不合适
▪ 常见于新手股静脉穿刺,因为经 验不足,顾虑穿刺到动脉,穿刺 位置较低。如下图所示,如果穿 刺位置低,因为股动脉与股静脉 呈上下关系,往往很难穿刺到血 管,或者穿刺到血管,也是小的 血管,扩管及置管都很困难。
(3)针尖进入血管内血栓中。(注 :可见于既往有置管史患者、肿瘤 晚期患者血行转移伴血栓形成、长 期卧床患者股静脉穿刺术中)
(4)针尖穿刺过血管前 后壁。见于未保持负压进 针、进针过快、血管细小 、血容量不足。
(5)此外:穿刺角度、 穿刺深度、针尖斜面朝向 、穿刺方向、肥胖等因素 ,也可能导致无法穿刺到 血管,需要注意。
▪ 2、注射器内生理盐水多而血液少时,静脉血的颜色也可很 红;
▪ 3、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或者贫血严重时,静脉血的颜色也 可很红;
▪ 4、如果患者氧合差或者血色素很低时,其动脉血也可暗红 ;
▪ 5、如果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合并同侧肢体内瘘,在该侧穿刺 时,静脉中血液也可很红。
▪ 比如:关于测压法,以下可能干扰我们:
▪ 右侧锁骨下静脉比左侧粗,变异小。 ▪ 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其后
方约5mm便是肺尖,因胸膜顶和肺尖 较第一肋软骨高出3cm~4cm,如进针 角度过大或潜行过深,均易刺破胸膜 和肺组织
特点
▪ 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较低 ▪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气胸 ▪ 特别适用于颈动脉手术 ▪ 由于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
▪ 此外,即使是标准的腹股沟穿刺 点进针,也会经常碰到需要在股 动脉的下方进针才能穿到股静脉 的情况。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2 感染
无菌操作和适当的感染预防措施对减少感染 风险至关重要。
3 针头堵塞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畅通,避免导管针 头的堵塞。
4 血栓形成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是一种潜在 风险,需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技术突破和发展
高级置管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高 级的置管技术,如超声引导或静 脉内超导线定位,提高了成功率 和安全性。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1
穿刺技术
2
正确的穿刺技术是成功进行股静脉穿刺
置管术的关键,需注意角度和深度。
3
准备工作
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必须进行足 够的准备工作,包括定位和消毒。
导管插入
成功穿刺股静脉后,插入导管时需要准 确操作,避免过度插入或插入不足。
风险和并发症
1 血管损伤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存在血管损伤的风险,需 注意避免和处理可能的并发情况。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 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 图谱
通过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我们能够安全有效地在颈内、锁骨下和股静脉中插 入导管。本节将介绍相关解剖图谱和步骤。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图谱
颈内静脉是一条重要的深静脉,通过正确的穿刺和 置管技术,我们可以安全地在这里插入导管。
置管步骤
正确的颈内静脉置管步骤,包括标记解剖结构、无 菌准备、穿刺技术和导管插入。
操作技巧
正确的穿刺技术和导管插入技巧是进行深静脉 穿刺置管术的关键,需不断学习和提高。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置管技术和手术方 式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力, 等. 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及处理[J ].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 73-75. 2. Smith A, et 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2019, 119(3): 38-45.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作为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医务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进行操作。
本文将对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1. 的操作方法是将一根管子插入到深层的静脉或静脉窦中,通过管子进行输液或营养支持。
操作时一般需要消毒器具和患者的皮肤,接着用无菌手套拿起针头,将其插入到特定位置,最后通过向管内注入液体来确认管子已正确置入。
由于需要在血管内操作,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2. 常见并发症尽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操作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2.1 血肿穿刺静脉时针头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壁,导致血液从穿刺处渗出,如不及时进行止血,易导致血肿。
2.2 血管炎症在插入管子时,若消毒不彻底或管子使用时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会引起血管炎症。
血管炎症一旦发生,容易形成血栓等严重问题。
2.3 感染操作是在血管内进行的,一旦操作人员的手部或穿刺部位存在细菌,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2.4 内瘘形成重复插入穿刺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出现内瘘形成。
内瘘的形成容易导致血流量减少,甚至导致血管狭窄。
3. 针对的预防措施针对的并发症,医务人员需要在操作前进行完整的术前准备,认真检查操作工具及穿刺部位,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且穿刺过程中要遵循三级防护标准。
操作时更要注意清洁卫生,不使用过期或有裂痕的操作工具,避免操作不得当,减小患者的不适。
综上所述,是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常见操作。
正常的操作过程和规范的无菌操作标准可以有效避免的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时医护人员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及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恙。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简称CVC)是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将一根软管导管移经静脉放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以后,放置于近心端位置,通常所说的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一项经典的医疗技术,适用于许多临床领域,包括血液透析、ICU、心脏病、肿瘤与化疗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医学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
CVC 的优点是确保连续而可靠的大流量的给药,监测的便利和可靠性,及其适合危重症患者。
此外, CVC的留置时间长,可以轻松、有效地缩短在住院期间的多次静脉穿刺过程和疼痛,降低了主动脉内导管植入和药物输注的风险。
需要医疗人员采用一些预防措施,包括必须遵循严格的消毒程序、戴护手套、穿梭穿刺过程等。
在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须先行进行消毒以提高穿刺的成功机率,还需准确地定位穿刺点,以免影响置管困难等问题。
CVC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经常用于在 ICU、设施用于消化系统外营养输注的人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等治疗过程中。
此外,CVC还常用于需要频繁输血的患者,并且可以减少多次穿刺引起的疼痛和相应的危险。
CVC在医生和护士当中非常流行,这是由于它的优点,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患者治疗手段之一。
CVC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该技术是否适用,同时,CVC还需要在放置后进行维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虽然CVC有许多好处,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在每个步骤中必须要进行注意防范,包括穿刺期间的并发症,如动脉穿刺、气胸等,并且也需要关注留置期间的感染风险,以及滤器和板块的危险,应对这些危险工作需要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监测。
在使用CVC时,必须确保其正确性使用和维护。
在穿刺前,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液常规、血液凝固时间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检查。
此外,检查是否有穿插好的白金或钨丝导管,是否有相关器械,是否穿戴好口罩、手套、袖套等医护防护措施,同时还需进行消毒等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出现最小程度的风险。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概念。
经体表穿刺至相应得静脉,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
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同时也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便利路途。
就是急诊抢救与危重手术得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临床输血输液扩容、输注全静脉营养液,甚至安装临时起搏器得前提。
乃就是重症病房、大手术与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得手段。
二、适应证1 治疗: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长期输液治疗;大量、快速扩容通道;胃肠外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2监测:危重病人抢救与大手术期行CVP监测;Swan-Ganz导管监测;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3急救:放置起搏器电极;急救用药三、禁忌证:广泛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穿刺局部有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不合作,燥动不安病人、四、常用得深静脉穿刺术: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1。
静脉内营养疗法、2.中心静脉压测定3.需长期输液而周围血管硬化,纤细或萎陷脆弱不易穿刺者、二、解剖:在颈部,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及迷走神经包含在颈动脉鞘内,位置相对固定,颈内静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外侧靠前。
其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内动脉后方;中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得后方、颈内与颈总动脉得后外侧;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得三角间隙内、颈总动脉得前外侧,最后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三、穿刺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有3种入路:中路、后路及前路。
一般选择中路: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
方法简便、可靠。
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原因:①距上腔静脉较近。
②避免误伤胸导管、③右侧胸膜顶稍低于左侧。
④右侧颈内静脉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四、操作步骤:(一)锁骨上入路操作1、病人仰卧、去枕。
肩下垫薄枕。
头尽量转向对侧。
头低位,15°~30°,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
操作者站在病人头前。
2、找出胸锁乳突肌得锁骨头、胸骨头与锁骨三者所形成得三角区,该区得顶部即为穿刺点。
深静脉穿刺详细解读

前言
▪ 深静脉穿刺是麻醉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以颈内静脉、锁骨 下静脉、股静脉穿刺为多。如何有效提高深静脉穿刺成功率,减 少各种并发症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
▪ 为了快速掌握深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本文精心整理了最全的深静 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操作攻略,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 要找到右颈静脉搏动,请患者将头部稍微向左旋转并放松颈部,使胸锁 乳突肌不会过分紧张并且不会掩盖静脉搏动。将房间的光线调暗,操作 者站在患者右侧,将手电筒倾斜地穿过患者的脖子,搏动部位就在耳朵 下方。
颈内静脉穿刺
▪ 颈内静脉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存在颈总动脉分 叉,血管、神经较为丰富;下段由于靠近胸膜顶,穿刺时容易穿 透胸膜;因此不建议在上段和下段进行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 适应证 (1)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 (2)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高渗黏稠性药物或接受完全肠外营养的患者。 (3)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入的患者。 (4)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的患者。 (5)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 (6)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各种抢救如休克的患者。 (7)各类大而复杂手术的患者。
▪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针尖完全进入皮肤,无论进针或退针 全程需要保持适当的负压;进针深度依患者胖瘦而不同(一般 1~3 cm);如第一针探测无血,针尖向右侧扇形探查,每次移 动5°注意针尖实际位置不能超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一日 超过将增加气胸、神经损伤、锁骨下动脉损伤概率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
(4)穿刺:为减少潜在的损伤,选择微穿刺套件进行穿刺将是未 来的选择。由于标准穿刺针(18 G)壁薄针粗,在穿刺角度较大的 情况下易把静脉前壁推向后壁,从而导致穿刺时穿透前后壁,因未 在前进过程中回吸到血继续前进导致针尖过深造成损伤。术者此时 需要高度警惕,当针进到一定深度时就需要边退针边回抽注射器, 往往能回吸到颈内静脉内的血液。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深静脉中插入导管,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
本文将详细描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1.患者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评估深静脉穿刺的适应症。
2.确定穿刺部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最适合进行深静脉穿刺的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3.患者安全: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4.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穿刺针、导管、消毒剂、敷料等。
5.洗手消毒: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以保证操作的无菌。
6.穿刺部位准备:将穿刺部位进行清洁消毒,通常使用酒精或碘酒进行消毒。
操作步骤1.静脉定位:根据确定的穿刺部位,使用手指或超声波等方法找到目标静脉,并标记穿刺点。
2.皮肤消毒:用酒精或碘酒将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注意保持无菌。
3.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和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穿刺:将穿刺针插入穿刺点,以一定角度向下插入皮肤和组织,直到进入目标静脉。
5.确认进入静脉:通过观察穿刺针内的血液回流或使用超声波等方法,确认已经成功进入目标静脉。
6.引导导管:将穿刺针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内,逐渐推进到静脉内。
7.确认导管位置:通过观察导管插入深度和使用超声波等方法,确认导管已经插入到目标位置。
8.固定导管:使用固定带或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
9.连接设备:根据需要,连接输液管、监测装置或其他设备到导管上。
10.敷料包扎:使用透明敷料或其他合适的敷料,将穿刺点和导管进行包扎,保持无菌。
11.洗手消毒: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业务学习

03
危重患者
04
手术患者
05
血液透析 患者
06
肿瘤化疗 患者
07
外周静脉 条件差患
者
08
需监测中 心静脉压
患者
09
需进行血 液动力学 监测患者
10
需进行腹 膜透析患
者
操作流程
● 准备器材: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扩张器等 ● 定位穿刺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 局部麻醉: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疼痛 ● 穿刺置管:将穿刺针穿刺入静脉,沿导丝将导管插入静脉,然后拔出穿刺针和导丝,将导管固定
02
穿刺点的选择通常在 肘部、颈部、腹股沟 等部位,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操作需求 进行选择。
03
04
导管的固定是技术成 功的保障,需要确保 导管在血管内的稳定 性和通畅性。
05
穿刺角度和深度的控 制是技术成功的关键,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操作需求进行 精确控制。
适用范围
01
长期输液 患者
02
穿刺角度控制
穿刺角度:根据血管位置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 穿刺深度:根据血管深度和穿刺角度控制穿刺深度 穿刺方向:根据血管走向和穿刺角度控制穿刺方向 穿刺技巧: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深度把握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穿刺深度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 达到最佳穿刺效果。
穿刺深度不宜过浅, 以免穿刺失败。
术后护理要点
01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感 染
0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 燥
05
观察患者有无疼痛、肿胀等 不适症状,及时处理
02
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静脉穿刺是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静脉。
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深静脉进行穿刺。
止血带的绑扎:在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应绑扎止血带,以收缩血管并阻断血流。
绑扎时松紧要适宜,过松则无法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导致皮肤淤血或静脉压过高。
消毒皮肤:在绑扎好止血带后,应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防止细菌感染。
进针角度与力度:在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力度。
一般而言,进针角度以20-30度为宜,力度要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穿破血管或导致疼痛。
观察回血:在进针后,应观察回血情况。
如果回血顺畅,说明针头已经进入血管,可以继续进针;如果回血不顺畅或没有回血,则可能需要调整针头的位置或角度。
固定针头:在穿刺成功后,应固定好针头,以防止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
可以使用无菌敷料或胶带进行固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行穿刺。
同时,应尽量选择最短的、最直的路径进行穿刺,以减少感染和血栓的风险。
以上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深静脉穿刺术》课件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
深静脉穿刺术禁用于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穿刺部位感染等患 者。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染;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 穿刺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漏等 情况,及时处理。
CHAPTER 02
深静脉穿刺术操作流程
CHAPTER 04
深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与 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深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长期输液治疗,如肿瘤化疗、 肠外营养支持等。
该技术能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及时输注,为抢救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
深静脉穿刺术还可以用于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
详细描述
血胸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 率加快等,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发现血胸后应立即就医,采取胸腔 闭式引流等紧急处理措施,以排出积 血、降低胸膜腔内压力。
空气栓塞
总结词
空气栓塞是由于穿刺过程中气体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肺等重要器官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详细描述
空气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发现空气栓塞后应立即就医,采 取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措施,以排出气体、挽救生命。
操作前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情、血管状 况和凝血功能,确定穿刺 的深静脉位置。
器械准备
准备无菌穿刺包、无菌手 套、消毒液、导管等器械 。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操作过程、注意 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患 者的紧张情绪。
操作过程
消毒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操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穿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前后均应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应积极 抗感染治疗。
04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的解剖特点
股静脉位于大腿深部,是下肢的主要静 脉之一。
它起自收肌管裂孔,向上与髂外静脉相 续,向后外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 内,位于股动脉内侧,继续向上,从腹
股沟韧带深面延续为髂外静脉。
股静脉位置
位于股动脉内侧,下行经 收肌管裂孔至腘窝,移行 为腘静脉。
股静脉毗邻
前方有股动脉和股神经, 后方有大隐静脉和股深动 脉,内侧有缝匠肌和长收 肌,外侧有股外侧肌。
股静脉穿刺点
常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点的 内侧0.5-1.0cm处为穿刺 点。
06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穿刺前需常规进行局部消毒和铺巾,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 头及锁骨上缘组成的三角区顶点。
穿刺针一般保持与皮肤呈30-40度角进针,在进针过程中需保持负压状态,以便及 时吸入血液确认针头已进入血管。
确认针头进入血管后,需妥善固定穿刺针,并保持其通畅,以便后续置入导管等操 作。
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 引流。
血胸
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导管内充满液体,避免空 气进入血管。如出现空气栓塞症状,应立即 停止操作,给予患者左侧卧位、吸氧等处理
。
空气栓塞
穿刺过程中损伤肋间动脉或胸廓内动脉可引 起血胸。应立即停止操作,行X线检查以明确 诊断。少量血胸可自行吸收,大量血胸需行 胸腔闭式引流及输血治疗。
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建立血液通路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体外循环,通过深 静脉穿刺置管可以建立安全、稳定的 血液通路,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
深静脉穿刺置管目的、考虑时机、使用禁忌、穿刺位置选择及安全性

深静脉穿刺置管目的、考虑时机、使用禁忌、穿刺位置选择及安全性深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穿刺置管是通过颈部或者锁骨下皮肤表面穿刺,将一根特制导管放置于深静脉腔内的技术。
医生会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者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被称为锁穿、颈穿等。
相对于手部、胳膊等浅表处的静脉穿刺点,上述穿刺的静脉位置较深,被统称为深静脉,这种穿刺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监测心脏功能或者长期输液,尤其是需要静脉输营养液的情况。
需要考虑时机与外周静脉置管相比,中心静脉置管的管腔较粗,输液速度快且稳定,主要包括:1)外周静脉通路不足患者高龄、长期输液治疗、或者化疗后导致血管条件差,无法顺利进行外周静脉置管;以及手术中预计失血较多,需要快速输液、输血治疗的情况。
2)需要使用不适合外周输注的药物肠外营养液、部分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等,通过外周静脉导管输注上述药物可能会引起静脉炎等多种反应,影响血管功能。
术中速度和治疗效果都难以保障,因此大多需要经过深静脉输注。
3)血流动力学监测合并症多,手术复杂或出血多,医生可能需要在术前进行深静脉穿刺,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静脉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等,进而更好的指导手术中管理和手术后的恢复治疗。
不推荐使用情况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禁忌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穿刺位置的结构异常等情况。
穿刺位置选择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是临床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
几种穿刺部位中,颈内静脉⼊路穿刺和置管相对容易和安全,是大多数医生的首选治疗方式。
锁骨下静脉穿刺部位在锁骨下面,相对于脖子处的穿刺和置管,患者会更舒适,位置的穿刺相对难一些,风险也高,所以临床要综合考虑和判断。
深静脉穿刺安全性深静脉置管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
主要的风险包括穿刺部位的损伤,如血管损伤和出血,锁骨下静脉穿刺甚至有可能伤到肺脏,以及长时间应用造成的局部肿胀、感染等问题。
随着超声等先进设备应用,无菌术发展,相关问题发生率得到一定控制。
深静脉置管一般适合在围手术期的短期使用,长期(大于半个月)放置会增加血行感染、血栓栓塞等风险。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一、操作要领。
1.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穿刺时要注意正确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误伤周围的重要结构。
3.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4.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二、穿刺位置。
锁骨下深静脉是一种较为深在的静脉,位置在颈锁部的下面。
在正常情况下,肘窝静脉可以被用作穿刺的位置,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则需要选择更深的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且如果要穿刺锁骨下静脉,则需要松开穿刺侧的胸带,并将颈椎向反侧以增加穿刺的深度和精度。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
三、操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3.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4.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5.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时,手术者需要注意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2.在进行手卫生、消毒、穿刺、置管等操作时要注意严格遵守规范性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风险。
深静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深静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深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深静脉内的血液样本、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等。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评分标准对于保障操作安全和患者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深静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操作流程1. 预备工作:进行深静脉穿刺前,需要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无菌,并准备好所需器械和材料,如穿刺针、导丝、引导针、器械固定带、消毒液等。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鼓励患者保持轻松姿态,并完成必要的身体位置调整。
3. 麻醉:使用适当的局部麻醉技术,如表面麻醉剂或冰袋,以减轻患者疼痛或不适。
4. 选择穿刺点: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静脉穿刺点。
常用的穿刺点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
5. 皮肤准备:对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实施穿刺:将穿刺针插入选择的静脉,直到血液返回或感觉到血管内腔。
然后将导丝插入静脉,并先后拔除穿刺针和导丝的外套管。
7. 确认位置:通过X光或超声引导,确保导丝的正确位置。
常规检查导丝是否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目标位置。
8. 安置导管:插入相应的导管,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确保导管连接系统的完整性,以保证安全和有效的输液或抽取血液。
9. 管路固定:用器械固定带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保持稳定而不松动。
10. 结束操作:将其他相关步骤(例如包扎、标记)完成,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术后护理建议。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深静脉穿刺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常常需要使用一套评分标准来评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评分标准供参考:1. 皮肤准备:评估操作者是否在穿刺前进行了彻底的皮肤消毒。
2. 静脉选择:评估操作者的选择是否符合解剖学特征,并考虑到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3. 麻醉技术:评估操作者的麻醉技术是否适当,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或不适。
4. 皮下组织损伤:评估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是否造成了不必要的皮下组织损伤。
深静脉(锁骨下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

点和进针角度不合适可以造成穿刺不成功,而多次多点多 角度穿刺又可以增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故不主张以增 加上述风险出现的机率为代价行多次多点多角度穿刺,有 时换一个人穿刺时反而更容易成功而且不以增加风险的出 现机率。
禁忌证
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 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者 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 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 穿刺部位皮肤细菌、真菌感染者 穿刺静脉血栓形成者 凝血功能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穿刺物品准备
• 静脉切开包 • 20ml注射器一个 • 2%的利多卡因5ml • 深静脉导管一套 • 皮肤消毒消毒物品 • 三通、肝素帽
穿刺前准备
• 带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 消毒铺洞巾 • 深静脉导管
内注入NS将 空气排空
• 检查导引钢
丝有无弯折
穿刺点的选,呈轻度向上
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由第1肋 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 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 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近胸骨角约右侧, 两条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应用解剖学基础-3
•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
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5mm的前斜 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 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 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 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 位,有利于穿刺。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 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
•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
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 坏死。
《深静脉穿刺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深静脉穿刺术简介 • 深静脉穿刺术操作流程 • 深静脉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 深静脉穿刺术的培训与教学
01
CATALOGUE
深静脉穿刺术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深静脉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皮肤和 皮下组织,直接进入深静脉的手 术操作。
肿瘤治疗
在肿瘤治疗中,深静脉穿刺术常用于药物的输注和营养支持,能够避免浅表静脉的 损伤和药物外渗。
对于需要接受高浓度化疗药物的患者,深静脉穿刺术能够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 损伤,减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深静脉穿刺术还可以用于建立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心功能,为 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反馈与建议
根据学员的表现和考核结 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 建议,帮助学员改进和提 高。
THANKS
感谢观看
神经损伤
总结词
神经损伤是指深静脉穿刺术过程中损伤神经引起的并发症。
详细描述
神经损伤通常发生在穿刺过程中,表现为局部疼痛、麻木和肌肉萎缩等症状。神经损伤较轻时,可采用保守治疗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神经损伤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处理,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04CATALOGUE
深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好无损。
患者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 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消除其紧张情绪。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无 菌,准备好必要的急救
药品和设备。
操作过程
01
02
03
04
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一、概念释义CVC导管:穿刺入路为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导管体内端位于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狭义:普通CVC(中心静脉导管)广义:包括隧道式CVC(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及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延伸:还包括PORT(深静脉穿刺技术埋植静脉输液港)二、适应症1.各种原因(先天、休克、烧伤、长期静脉注射等)导致的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无法满足治疗要求,如快速补液、输血等,特殊情况下静脉采血。
2.长时间连续或频繁静脉用药治疗,或频繁静脉采血,减轻患者痛苦。
3.静脉使用高浓度或特殊性质的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静脉高营养、静脉化疗、高渗性脱水剂等,保护患者外周血管。
4.特殊情况下,中心静脉使用低渗性补液,防止经外周静脉补液时发生溶血。
5.为血液透析治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血液成份分离治疗等建立通路。
6.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7.为上下腔静脉转流治疗、体液静脉转流治疗等建立通路。
8.中心静脉穿刺为静脉系统介入治疗常规入路。
三、禁忌症1.严重出凝血障碍(注意是否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注意是否为月经期);2.败血症;3.患者不能配合,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强迫体位、烦躁不安等;4.穿刺部位皮肤感染;5.穿刺路径占位性病变;6.目标血管血栓形成、外压性狭窄、解剖变异、手术史、放疗史等;7.静脉血栓形成病史;8.肺大疱、大量胸腔积液等。
四、应用解剖深静脉及中心静脉的分部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颈动脉鞘锁骨下静脉及锁骨下动脉腋静脉、腋动脉及腋鞘股静脉、股动脉及股鞘五、器材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用物清单:复合碘消毒液1小瓶、棉签1小包、利多卡因1支、10ml生理盐水1支或肝素盐水适量、5ml注射器2支、无菌手套1-2副、口罩及帽子各1只、CVC导管套装(益心达)1件、无菌贴膜1张、输液贴1小包、薄枕1只、锐器盒、垃圾桶、手术衣。
深静脉穿刺-锁、股(1)

深静脉穿刺-锁、股(1)深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常用于输液、输血、置管等。
本文将围绕着深静脉穿刺的“锁、股”两部位进行详细介绍。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缘和第一肋骨之间,是深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其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用于给药、抽血、置管等操作。
操作方法:1. 患者仰卧,将患肢置于身体外侧,头垂向对侧。
2. 找到锁骨下缘,并将穿刺点定位在其下缘1-2cm处。
3. 用消毒剂清洗穿刺点,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穿刺点使其胀起。
4. 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停止,将针头旋转45度向下,向头方向将针头左右微调方向,穿刺到锁骨下静脉。
5. 抽回针芯,将输液管或抽血器与导管相连,开始注射或抽取血液。
注意事项:1. 穿刺保持稳定,切勿进一步插入,以免损伤正常组织。
2. 穿刺时针头向头部方向进入,以避免误伤锁骨下动脉、神经等器官。
3. 患者头部要垂向对侧,以使锁骨下静脉充分扩张,方便穿刺。
二、股静脉穿刺股静脉是指位于腹股沟静脉囊中的深静脉,是深静脉穿刺的另一种常用部位。
其穿刺成功率也较高,且易于操作。
操作方法:1. 将患者放置平卧位,使患侧大腿外展并轻轻弯曲,将股静脉作为穿刺目标。
2. 找到腹股沟上缘,沿其下缘向下找到最底部的点。
这个点为股动脉搏动的位置,穿刺时需要尽量避开。
3. 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停止,将针头旋转45度向内,向脊柱靠近,在刺到股静脉时感到血液回流。
4. 抽回针芯,将输液管或抽血器与导管相连,开始注射或抽取血液。
注意事项:1. 穿刺保持稳定,避免进一步插入。
2. 穿刺时要注意避开股动脉及其分支,切勿损伤其他器官。
3. 穿刺时,应通过手法或仪器进行压迫,以增加穿刺成功率。
总之,深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仔细的操作及注意安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更加熟悉深静脉穿刺的“锁、股”两个部位,为深静脉穿刺操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引。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介绍

长轴
✓ 当应用长轴方式引导进针时, 穿刺点位于探头的一端,保持 针体与探头位于同一平面,进 针时与皮肤呈30°角
✓ 入针的全程均可于超声下监测, 针管内回抽见到血液证实针尖 位于血管腔内。
✓ 优:应用长轴的方式可以监 测整个进针的过程,并可以 指导导丝的置入
✓ 劣:如果目标血管的体表存 在骨性突起,则可能影响探 头的放置及固定,比如颈内 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长轴有 时难以显示;当血管的走形 并非直线或目标血管管腔较 细,长轴方式也不容易显示 整体的血管走形及进针过程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2018.3.2邱昱
概念
❖ 穿刺入路为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 静脉)
❖ 导管体内端位于与右心房链接的中心静脉(上腔 静脉或下腔静脉)
❖ 狭义:普通CVC(中心静脉导管) ❖ 广义:包括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
管)
适应症
❖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 长期输液治疗 ❖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 胃肠外营养治疗 ❖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 ❖Swan-Ganz导管/ PiCCO监测
□肝素过敏
□穿刺部位疑有感染或已有感染
术前准备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手套及穿刺物品准备 ❖ 选择穿刺点 ❖ 术前镇静镇痛 ❖ 颈内或锁骨下穿刺时降低呼吸机PEEP水平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测压装置准备 ❖ 手术部位确定 ❖ 体位准备
穿刺点选择
并发症
气胸(%) 血胸(%) 感染(‰) 血栓形成(‰) 误穿动脉(%)
❖ 确认导管在静脉内 ✓在长轴短轴确定静脉内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位
短轴
✓ 当应用短轴方式引导时,皮肤 上的穿刺点与探头间的距离应 等于皮肤表面至目标血管间的 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2、右肩部垫高
3、头后仰充分伸展颈部,面部略转向对
侧
➢ 定位:
前路
1、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
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
2、颈总动脉外缘0.5cm处进针
3、针干与皮肤成30°~40°,针尖指向同
侧乳头
前路
➢ 穿刺步骤 1、消毒、铺巾 2、局麻定位 a、2%利多卡因2ml b、试穿,探明位置、方向和深度
➢ 心脏穿孔:很少发生,多因导丝或导管穿破 心脏壁所致
并发症
➢ 血栓形成或栓塞:多见于长期置管和高营养治疗 处理:一旦发现,应立即拔出导管,溶栓治疗
➢ 感染: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 防治:1、严格无菌操作 2、随时评估拔管时机,尽早拔管 3、一旦出现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给予抗 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易损伤伴行动脉
表现:血色鲜红,喷出或快速流出
处理:1、穿刺前尽量先以小针试探 2、一旦发生,立即拔针,指压 5—10分钟,之后加压包扎,并 观察呼吸情况
并发症
➢ 气胸:多发生于锁骨下静脉穿刺 原因:大多因进针部位较低或进针过深
表现:1、大多为局限气胸,可无明显症 状,大多可自行闭合
2、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X胸 片可确诊
中心静脉置管术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李琼凤
中心静脉 ?
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
中心静脉穿刺适应证 ➢ 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 监测中心静脉压: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 体外循环手术
➢ 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 需经深静脉进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者
禁忌证 ➢ 有出血倾向患者 ➢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感染 ➢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不合作、躁动不安的病人
中心静脉测压
中心静脉测压
➢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 、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 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
➢ 中心静脉压正常值:
成人为6-12厘米水柱 小儿为3-10厘米水柱
中心静脉测压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结合的临床估价
前路
➢ 穿刺步骤 3、穿刺置管 a、穿刺针穿刺静脉 ,进入静脉,突破 感,回血通畅,呈暗红色,压力不 高,确定穿刺成功 c、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持导丝推送架 置入导丝 d、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 e、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导丝
前路
➢ 穿刺步骤 4、封管: a、连接输液系统 b、或以生理盐水5—10ml脉冲式推入, 再以肝素盐水1—2ml推入,肝素帽封 管
93% 表现:1、突发呼吸困难
2、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 血、缺氧,甚至猝死
诊断:1、应与心率失常、大面积肺栓塞及 急性心梗等鉴别
2、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并发症
➢ 气栓: 处理:1、取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2、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3、急诊行体外循环
并发症
➢ 心率失常: 原因:因导丝进入心房或心室,刺激心内 腔而引起短暂房型或室性早搏,严 重者可发生心室纤颤。 处理:回退导丝,若无好转,抗心律失常
3、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
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 体位:同颈内静脉 ➢ 定位:
1、右锁骨中外1/3,锁骨下缘1-2cm (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为穿刺点
2、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 夹角<10°角,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前进
锁骨下静脉
➢ 优点: 1、穿刺部位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 毒准备
5、固定:用专用固定器固定导管并将其与 皮肤缝合固定,用无菌贴膜保护穿刺点
置管深度
➢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 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
➢ 在X线平片上应在: 心包影以上的位置
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 ➢ 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 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 2.身高> 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定位:一般多选用右侧 1、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内下方1.5—2cm (即股动脉搏动之内侧0.5—1cm处) 2、针干与皮肤呈30°~45° 3、针尖指向正中线上的肚脐进针
并发症
穿破动脉 气胸 乳糜胸 气栓 心率失常 心脏穿孔 血栓形成和栓塞 感染
并发症
➢ 穿破动脉:常见于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原因:静脉离动脉很近,且变异较大,容
处理:胸腔穿刺,既可做诊断,也可做治 疗
并发症
➢ 乳糜胸 原因:左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时
损伤胸导管所致
表现:1、早期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2、晚期可表现为严重脱水、消瘦等 不良的症状
3、胸腔积液检查可确诊 处理:1、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
2、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并发症
➢ 气栓:导管接头脱开占气栓发生率的71%-
2、穿刺导管易于固定,辅料不跨越关节, 易于清洁和更换,便于置管后护理
3、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动
锁骨下静脉
➢ 缺点: 1、穿刺过深时有误伤锁骨下动脉的危险, 且误伤后不易压迫止血,甚至形成假性
动脉瘤
2、针干与皮肤角度过大时有穿破胸膜和肺 组织的可能
股静脉
股静脉
➢ 体位:1、病人仰卧位 2、穿刺侧下肢膝稍曲 3、髂关节外旋外展45°
中路
➢ 体位:同上 ➢ 定位:
1、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成的 三角区的顶点为穿刺
2、约在环状软骨水平,颈动脉搏动外侧 3、针干与皮肤呈45°角,针尖指向同侧
乳头
➢ 体位:同上
后路
➢ 定位:
1、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的交点
2、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
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
常用穿刺置管途径 ➢ 颈内静脉
前路 中路 后路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准备工作
➢ 谈话签字 ➢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指标及感染指标 ➢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 体位
1、锁骨下静脉需要垫肩 2、颈内静脉需要平卧甚至头低脚高位 3、股静脉需要平卧
颈内静脉
➢ 体位:
前路
1、患者取仰卧头低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