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欣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性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欣赏(分享)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生平被誉为当代摄影十杰之一的举世闻名的抓拍摄影大师——法国著名摄影家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cartit·Bresson),1908年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

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曾师从画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

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学学习期间开始学习摄影,并结识了一些摄影家,为他们的作品所倾倒,从此产生了献身摄影艺术的信念。

布勒松真正从事摄影活动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1931年,22岁的布勒松去了一趟非洲象牙海岸,在那里买了一架相机进行拍摄。

一年以后,当他正要回国时,才发现镜头已经发霉,所拍照片全部报废。

后来他买了一台莱卡相机,从此这架相机成了他一
生的旅伴。

从非洲回国后,布勒松参加了当时的超现实主义小组从事摄影活动。

1932年,他第一次在美国纽约,然后又在西班牙马德里展出了自己的作品。

1934年,他旅居墨西哥一年,仍然从事摄影工作。

1935年在美国同保尔·斯特朗从事电影拍摄工作。

在1936年至1939年之间,布勒松为让·雷诺,阿雅克,贝克尔和安德烈·兹沃波达当助手,拍摄了影片《生活属于我们》、《乡村一部分》和《火的规律》以及纪录片《生命的胜利》。

1940年,布勒松被德国当局逮捕,经过两次试逃,终于成功。

越狱后,他在1943年参加了支持反法西斯被捕人员的秘密活动。

此间,他还拍摄了许多艺术家、画家和作家(如马蒂斯、博纳尔、布拉克、克洛代尔等人)的肖像。

在1944年至1945年期间,他参加了一个摄影团组,专门拍摄德军占领下的法国,他以摄影为手段,揭露法西斯的罪行。

他还拍摄了巴黎解放的情景,记叙了法国人民的欢乐时刻。

1946年,布勒松在美国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协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个摄影展览。

1947年,布勒松与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奇姆,以及乔治·罗杰等人一起创办了“马格南”图片通讯社,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同类组织之一。

布勒松1966年脱离该社,经他本人同意,仍由该社保存和经营他的底片。

1948年至1950年期间,布勒松在东方的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度过了三年。

在中国居住的一年中,有6个月是在国民党垮台之前,6个月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

这期间他抓拍的上海抢购黄金风潮和国民党末日等照片忠实记录了中国历史的伟大变迁,成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1952年至1953年,布勒松回到欧洲工作。

1954年,他作为东西方集团关系解冻后被苏联接纳的第一个摄影家访问了苏联。

1958年至1959年,正值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布勒松应中国邀请曾访华3个月。

1960年,布勒松去古巴访问并进行摄影报道,后回到阔别30年的墨西哥逗留了4个月,又去加拿大住了一段时间。

1965
年去印度和日本。

1969年,布勒松用了一年时间,准备他的摄影作品展览。

该展览于1970年在法国巴黎大宫殿展出,盛况空前。

1973年以后,布勒松重操画笔,但有时也拍摄一些摄影作品。

1980年夏,布勒松正式退出摄影界。

他一生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拍摄了大量精彩照片。

但是,他从来不允许别人拍摄他本人的照片,他的意愿似乎是,永远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描绘和刻画芸芸众生。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锻炼出了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以至于他拍出的照片常常带有信手拈来的风格,但却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构协调的作品。

有趣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50mm标准镜头拍摄的,而极少用35mm或90mm等镜头拍摄。

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1952年,他在《决定性的瞬间》—文中指出:
“一幅照片,要把题材尽量强烈地表达出来的话,必须严格地建立起形式之间的联系。

摄影隐含有辨识功能,就是把真实事物世界的节奏辨识出来。

眼晴的工作,就是在大堆现实事物中,找出特定的主体,聚焦其上。

照相机的任务,只不过是把眼睛所作的决定记录在胶卷上而己。

正如对绘画作品一样,对待摄影作品,我们也是将它当作整体来观看和感受的,而这个整体,我们只须一瞥便可把握。

在摄影作品中,构图实际上就是眼睛所见到的不同元素的同时组合和有机组织的结果。

由于内容和形式是不可能分割的,因此,构图是不可能事后补上的,不可能作为一种补贴在基本素材之上的事后设想。

换句话说,构图必须具有必然性。

“摄影具有新的可塑性,就是主体运动时瞬间出现的线条所形成的。

我们配合着运动而进行拍摄,仿佛运动本身就是按照着自己的预定方式展露着的生命似的。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会有特别的时刻,当这一瞬间出现时,动态进行中的各项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

摄影的任务,就是要抓住这一瞬间,将其中的平衡状态把稳,并凝结动态的进行。


布勒松认为:“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

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

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

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

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有时,你得拖延一会儿,以等待适当的时机出现。

有时,你会感到眼前的景物万事俱备,几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还缺一点什么。

缺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突然走进你的视线范围。

你透过取景器,追踪他的行动。

你耐心等待着,最后终于按下了快门。

你抱着大功告成的感觉(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满意地离去了。

以后,为了落实这种感觉,你可以把影像印成照片,细心分析照片中的几何图形。

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话,你会观察到,原来你已本能地将某一几何模式捕捉下来了。

要是没有了这几何模式,照片就会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