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腐败记录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反腐败案例
古今中外都存在着许多反腐败案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案例:
1. 中国古代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严重。

其中最著名的是王莽篡位及王莽王朝的腐败统治。

2. 中国明朝,郑贵妃案。

郑贵妃是明英宗宠爱的妃子,她和她的家族通过贪污受贿等手段大肆敛财,引起民怨。

3.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

许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如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因为腐败的金融手段,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瘫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4. 英国著名的腐败案例之一是1970年代的“政治斗争漫画案”。

政府为打压政治对手,在报纸上刊登了众多作为腐败证据的漫画,导致被告人的名誉受损。

5. 印度的洛坎普案。

这是印度历史上最大的腐败案之一,
涉及国内外200个账户,其中包括多名高级政府官员和商
界精英,涉案金额高达70亿美元。

这些案例只是众多反腐败案例中的一部分,反腐败是全球
共同面临的挑战,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加强反腐败工作,以促进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200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反腐败战略实施年份。

在这一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腐败现象,特别是在反腐败案件上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打击手段。

本文将介绍2008年中国的十大反腐败典型案件。

第一起典型案件是北京市贪污受贿案。

此案涉及了多位北京市贪污受贿案的高级官员,包括一些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等。

这起案件揭示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并向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即政府将坚决打击腐败行为。

第二起案件是上海“佘山庙会”贪污案。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污案之一,嫌疑人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活动,通过收受贿赂和滥用职权等手段非法牟取私利。

此案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公信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第三起案件是广东肇庆市消防局腐败案。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地方保护背景的腐败案件,案中的主要人物是肇庆市消防局的副局长。

他通过滥用职权等手段,为企业提供违法经营的方便,并获取个人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此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对地方保护现象提出了强烈警示。

第四起案件是湖南省永州市纪委书记贪污案。

这起案件涉及到一个政府纪委的高级官员,他通过滥用职权和受贿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

此案揭示了党员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严重性,也警示了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为人之道。

第五起案件是天津市和平区原区委书记利用职务便利受贿案。

此案涉及到一位重要的地方政府官员,他通过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从中获取非法收益。

此案对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第六起案件是江苏省南京市宝华山机械公司原总经理行贿案。

此案揭示了企业腐败背后隐藏的黑幕,涉及到的行贿人员不仅仅是企业高管,还包括职务人员和其他官员。

此案促使中国政府采取更多行动来加强对企业腐败现象的打击。

第七起案件是山东济南市公安局纪委书记贪污案。

这是一个典型的违法领导干部案件,此案揭示了腐败现象在公安系统中的严重性,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失信

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失信

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失信国民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权之一,其存在时间长达22年,从1928年到1949年。

然而,在它的执政期间,国民政府也充斥着种种腐败和失信。

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诠释。

一、汉口学派腐败案汉口学派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一起大规模腐败案件。

当时,有一批籍贯都是湖北汉口的同乡,在政府机构内层层晋升,逐渐形成了"汉口帮"。

"汉口帮"分别占领了国民政府的军务、工务、交通等部门,逐渐把整个政府机构操纵于掌中。

这些人借机大肆敛财,以权力为交换,通过收受回扣、受贿、取得利益、抽成等手段,非常规地占有国家和地方的大量资源。

后来,这场为时达两年的腐败案酿成了人民群众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

汉口学派的案件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幕腐败史。

(此处仅作简要描述,如需详细了解,请查阅其它相关资料)二、南京政府之爱国会事件在国民政府执政期间,爱国会是一个代表着中国民族主义、拥有很大声望的组织。

但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暴力清剿共产党并主导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很多爱国会成员受到了打压。

国民政府不仅未保护爱国会成员的权益,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对爱国会成员进行有组织、有预谋的迫害。

国民政府指称,爱国会成员组织活动目的在于推翻政府,成立新政府。

在此背景下,爱国会成员被大规模地逮捕、审判,并以反革命罪名将他们枪决、关押,许多人遭受死亡、流亡、失业等的厄运。

这件事情一旦发生,不但让爱国会黯然失色,并且使纷争的中国局面更加扩大,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不光彩的事件。

三、南洋戏院事件在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南洋戏院是南京城唯一一家老字号电影院,是百姓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有很高的社会放开度和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南京政府对此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上有关职能部门怠工、贪污的情况,南洋戏院成为了腐败猖飘的重灾区。

南京政府为了汲取更多利润而在此处增加了电影场次,但拖欠工资问题却迟迟不解决。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几个贪官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几个贪官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几个贪官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个贪官,是西晋的石崇、北魏的元琛和清代的和珅。

石崇王恺比富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功劳巨大,因此生活荒淫、花天酒地,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

他手下的大小官员们更是吃喝玩乐、无所顾忌。

在晋朝的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

《世说新语·汰侈》中对当时达官显贵穷枉奢侈的描绘,足以令当今的暴发户们瞠目结舌,最著名的莫过于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石崇在首都洛阳建造了豪华庄园,仅妻子就有100多个,每人头上和手上金尤闪烁,王恺是骨武帝司马炎的舅父,靠与皇帝的裙带关系贪污受贿成了超级富豪。

两人互不服气,各显神通,公开斗富:王恺用麦芽糖涮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在40里的路段上用绸缎作屏风,石崇就把50里道路围成锦绣长廊;王恺用花椒面泥房子,石崇就用赤石脂作涂料……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这许多钱是哪儿来的呢? 原来石崇曾任过几年荆州刺史。

荆州是个大城市,又是水陆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石崇在荆州当了几年的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

还纵容手下抢劫财物,强取豪夺。

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诈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

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为了炫耀自己的豪富,石崇特地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珍贵的异花奇草,在住宅的边上造起了一个有鲜花簇拥着的金谷园,园里又造起了一座精致的绿珠楼,里面有他用五斗珍珠买来的歌女。

石崇的一个朋友,叫刘实,有一次去拜访石崇,突然感觉肚子痛,连忙去上厕所,一进厕所,见里面有一只大床,挂着漂亮的纱帐,铺着华丽的垫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都有谁?[学者] 1.清朝第一贪和珅,富可敌国2.秦朝郎中令赵高3.西汉武帝时期丞相田蚡4.唐朝唐玄宗后期宰相李林甫、杨国忠5.北宋宋徽宗太师蔡京6.南宋权臣秦桧、贾似道7.明朝中期大贪官严嵩父子等等历史上九大“著名”贪官:犹以和珅所贪数额最大★梁冀(?—159),东汉外戚,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

聚敛财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贿赂。

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

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

其家产没收变卖合30余万万,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租税收入之半。

★杨国忠(?—756),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时任吏部尚书。

因其妹杨贵妃有宠而权倾中外。

结党营私,贿赂公行,选任官吏均于私第暗定。

安禄山以“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随玄宗奔蜀时,被士兵杀死。

★朱勔(1075—1126),北宋苏州(今属江苏)人。

因献媚蔡京、童贯而得官。

投徽宗所好,以承办“花石纲”为名,捞取钱财,以至家藏甚富,置田30万亩。

凡谄事之人即得官,不附己者则罢去,时称“东南小朝廷”。

钦宗继位,被罢官处死。

★陈自强,南宋宁宗时做到了右丞相,他依仗着曾经做过实权人物韩侂胄启蒙老师的资历,贪赃枉法,什么事都干。

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谈好价钱,一切办妥后再“光明正大”地授官。

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献上”。

凡是没写的,就根本不打开。

后来,韩侂胄北伐失败失去了权势,陈自强失去了靠山,又因谎报军情被朝廷罢免,最终死于流放地。

★刘观,雄县人,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十分残酷,贪污60两银子的官员就要被剥皮,在皮囊里填草后放在衙门公座旁以警诫继任者。

此法在当时收到一定效果。

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贪污已成了风气。

到了明宣宗时,最大的贪污犯竟是经历了四代皇帝、资历高深的最高司法官左都御史刘观。

刘观执法犯法,大肆贪污受贿。

在他影响下,御史们个个贪婪无比。

宣德三年六月罢朝后,宣宗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询问,现在朝廷里哪个官员最腐败?杨荣毫不犹豫地说是刘观。

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故事

读《中国反贪史》三叹——《中国反贪史》序言2008-10-21 08:45读了《中国反贪史》,余有三叹焉。

一叹:贪官污吏何其多也。

贪污是腐败的核心,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以历史悠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奈的是,我国贪污犯的资格之老,在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夏、商、西周,号称“三代”,建立在广大奴隶血泪、枯骨之上的家天下政权,就其国家机器的完备来说,一代强似一代。

但是,远在夏朝末年,贪贿风气已很严重。

据《荀子·大略》记载,当时成汤求雨的祷词中,提问六件失政之事,三项便是贪贿问题。

这是他鉴于夏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灭亡的教训,而有所儆惕的表现。

可是,到了商末,恶名昭著的帝辛——也就是殷纣王,大肆聚敛,奸佞费仲、恶来都是大贪污犯。

文王被囚于羑(音yǒu)里监狱时,周人正是通过费仲,向纣王贿赂珍宝、美女、良马,纣王大悦,释放了文王。

放虎归山的结果,最终导致殷商王朝的崩溃。

与其相类似的是,春秋时,吴国太宰嚭受贿亡国,其教训也是广为人知的。

被吴国打得“败鳞残甲满天飞”、岌岌乎殆哉的越国,“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

”并进而煽情说:“你若肯帮助,还有更美于此者。

”帮助什么?求和也。

太宰嚭贪污了八位美女,并指望笑纳“更上一层楼”的越国漂亮姐,便鼓其如簧之舌,说服吴王夫差许越求和,从而吞下了致命的苦果:养虎贻患,越兴吴灭。

古汉语中有“贪墨”一词。

墨,古义是不洁之称。

历代贪官当然都是些一屁股屎,心黑如墨之徒。

他们的贪婪峻刻、残民以逞,有时真出乎常人想象之外,简直成了笑话。

据《五代史补》记载,五代时赵在礼在宋州做官,贪暴至极。

百姓苦不堪言。

后调往他处,百姓互相祝贺,说:“拔掉眼中钉了!”不料消息传到赵在礼耳朵里,他向上司要求,仍调回宋州。

每岁户口,不论主客,都征钱一千,名曰“拔钉钱”,宋州父老哭笑不得。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贪官虽然心狠手辣,却满脸精神文明,俨然一尘不染,实际上,就像鹭鸶一样,“飞来疑似鹤,下处却寻鱼”。

中国古代三大巨贪

中国古代三大巨贪

中国古代三大巨贪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

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

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

”我相信,任何严肃的历史研究者对这种“信口开二月河”的论断都会一哂置之。

因为,如果你要指出哪个朝代最腐败,首先你需要有可靠的统计数字,比如各个朝代的贪官数量、占该朝官员总数的百分比;平均每名贪官贪污了多少钱,与当时国家财政收入之比如何。

而想要获得这些统计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如何敢断言哪朝“最腐败”。

不过,我这里倒有个讨巧的办法,可以大致评估出哪个王朝的腐败更严重一些:先从各个朝代分别找出一名能够代表该朝最高腐败水平的“大老虎”,看他们各自贪污了多少钱,然后统一折算成今天的货币单位,这样就可以判断出哪只“大老虎”贪得最厉害了。

而培育出史上最贪“大老虎”的那一个王朝,整个官场的腐败程度恐怕也得名列前茅。

为方便比较,我们姑以宋、明、清三朝为例。

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

宋代由宰相执掌行政大权;明代废除了宰相制,朝中实权常为太监所掌握;清代的权力中枢则转移到作为皇帝机要秘书处的军机处。

宋明清的首贪分别为“大权相”“大权阉”与“皇帝宠臣”,也正好印证了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个论断:“贿随权集”。

哪里存在着不受限制的最大权力,那里就会发生最严重的权力腐败。

好了,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

秦桧的财产:176亿元人修《宋史》,称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但对秦相爷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却语焉不详。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倒是在他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提供了一个数字:秦桧“贪墨无厌”,“其家富于左藏数倍”。

数字尽管含糊,但毕竟给了我们一个参照系。

左藏,即左藏库,宋朝的国库。

那么宋代左藏库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呢?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左藏库财富并不等于宋政府的全部岁入,只是全部岁入的一部分。

中国史上著名的贪官污吏及其罪行与后果

中国史上著名的贪官污吏及其罪行与后果

中国史上著名的贪官污吏及其罪行与后果贪官污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其严重的腐朽现象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危害了民生。

在各个朝代的历史上,都出现过许多著名的贪官污吏,他们的罪行深重,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史上一些著名的贪官污吏及其罪行与后果。

北宋时期杨亿北宋时期,杨亿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贪官污吏,他占据着重要的官位,刚正廉洁的官员无法与之匹敌。

杨亿利用自己地位的优势,垄断了许多经济资源,并收取高额贿赂。

他的贪腐行为不仅有损国家存亡,而且更直接地危害了民生。

后来,杨亿因贪污被严惩,他的妻子甚至也被处死,这给后来的官员敲响了警钟。

南宋时期赵昀南宋时期,赵昀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贪官污吏,他在官场上贪赃枉法,任意妄为。

赵昀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野心,罔顾人命,许多无辜的百姓都因此遭受了重大的伤害。

后来,由于赵昀所犯下的罪行过重,南宋官方终于下令逮捕了他,将他处死,并严厉打击了其他的贪官污吏,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明朝时期魏忠贤明朝时期,魏忠贤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贪官污吏,他凭借身为皇帝的亲戚和身居高位的权力,利用各种手段收受贿赂,削弱朝廷的权威,破坏了社会的稳定。

他还擅长诈骗,对于贪官污吏的想象力和执行能力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最终,魏忠贤被明朝大将军刘良佐削去宠爱,后被满清灭明入侵后将其族灭,并进行华北猫儿山之战。

清朝时期海瑞清朝时期,海瑞是一位伟大的官员,他以公正廉洁而著称,并因为疏导民生、利民等举动,而在当时的民间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他对于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在整顿当地行政体系与贪腐问题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在明朝末年已经愈演愈烈的贪污现象得到了极大地压缩和整治。

他的治理观点和思路,对于当时的官场有着非常重大的启示。

总结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污吏,其罪行影响深远,危害巨大,社会对于其犯罪行为的清晰认识也有助于拔除贪污现象的根源、更好的推进反腐斗争。

官场的整顿需要良好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需要高素质的干部来进行实践与推行,而这也离不开对于官员道德和职业责任的监察和规范。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

2008年10大反腐败典型案件中国·海南2008-12-30 10:24:18 来源:人民网字体:【大中小】1 陈良宇案:严惩腐败彰显决心陈良宇被判刑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被天津市第二中级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

法院一审判决认定陈良宇的犯罪事实为:1988年至2006年,陈良宇利用职务之便受贿239万余元;2002年至2003年,陈良宇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2004年,陈良宇违反规定,帮助某公司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融资,致使10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而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舆论认为,陈良宇被依法惩处,体现了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决不姑息手软。

2 刘志华案:情妇现象又一例证2008年10月18日,河北省衡水市中级法院对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刘志华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法院经审理认定,1999年至2006年间,刘志华利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资产置换、土地开发、职务晋升、银行借贷等方面的利益,单独或者伙同情妇王建瑞,索取或者非法收受北京中融物产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单位和个人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96.59万元。

刘志华受贿的财物大部分是通过情妇王建瑞收取的。

3 庞家钰案:“裸体做官”典型样本2008年6月28日,甘肃省兰州市中级法院对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庞家钰利用担任宝鸡市市长、市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职务晋升和工作调动提供帮助,受贿48万元;严重不负责任,违规批准设立、不按国家规定清理、撤并宝鸡市财政证券公司,该公司因违规经营,造成国家重大损失。

中国古代历朝贪官污吏 PPT

中国古代历朝贪官污吏 PPT

大家好
10
• 石崇(249年-300 年),字季伦,小名齐 奴,西晋渤海南皮(今 属河北)人。元康初年, 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 史。在任职荆州期间, “劫远使商客,致富不 赀”,也就是说他靠当 官时巧取豪夺沿途客商 而致暴富,可以说是一 个实实在在的大贪官。
大家好
11
•他生活奢侈,为了与人争豪,命令自家厨房用蜡烛 当柴火障。史传他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 斗富,晋武帝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 给王恺,石崇看了便用铁如意把珊瑚树打碎,王恺气 极,石崇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 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每株都大于王恺的珊 瑚树。他还为解自己的宠妾梁绿珠的思乡之情,建 “金谷园”,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可 他也恰恰死在美女和财富上。赵王司马伦亲信孙秀垂 涎绿珠美色,石崇不给。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 马伦专权,石崇因参与反对赵王伦,金谷园被孙秀大 军包围,石崇见大势已去,对绿珠说:“我因你获罪, 奈何?”绿珠流泪道:“妾当效死君前,不令贼人得 逞!”遂坠楼而亡。孙秀大怒,将石崇和潘岳等人斩 首。
羊舌鲋也是我国有史书记载以来,第一个因为 贪污而受到惩罚的官员。他当过代理司马、代理司寇 的官职,最后因为贪赃枉法,落了个暴尸街头、遗臭 万年的下场。
大家好
4
二、春秋吴国太宰——伯嚭
伯嚭,春秋晚期人,出身于 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后因家族遭 遇灾难,逃亡到吴国,走上政坛, 得到吴王的宠信,屡有升迁,直 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 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 家安危,对内残国家忠臣,对外 与敌国勾通,使吴国在吴越争雄 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 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使得 越王勾践获得时机,“卧薪尝 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大家励好精图治,东山再起,一举灭吴5 。

北宋时期的政治腐败与靖康之耻

北宋时期的政治腐败与靖康之耻

北宋时期的政治腐败与靖康之耻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腐败与靖康之耻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问题。

本文将从北宋政治腐败的成因、表现和影响以及靖康之耻的由来、后果和对国家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北宋政治腐败的成因与表现1. 权臣干政北宋时期,有权臣干政的现象普遍存在。

权臣倚仗皇权,通过掌握皇帝的信任与权力,对朝政进行干预和操控,甚至篡位夺权。

这些权臣在政治上追求个人私利,而非国家利益,导致政治腐败的加剧。

2. 官僚主义泛滥北宋时期,官僚体系日趋庞大,官僚主义问题普遍存在。

官员晋升主要依赖文化考试,而非实际才干和政绩,导致很多官员贪图权力、财富和特权,滋生了腐败行为。

3. 贪污受贿贪污受贿是北宋政治腐败的另一重要表现。

官员利用职权之便,通过索贿和行贿等手段来牟取私利。

贪官污吏纵容黑恶势力,大肆敛财,造成社会财富大量流失,损害民众利益。

4. 政治倒行逆施北宋政府在治国方面存在一些错误决策,使得政治腐败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例如,政府过度重视外敌的入侵威胁,加强对军事力量的投入,而忽视了国内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造成国内治理困难。

二、北宋政治腐败的影响1. 社会不稳与民怨沸腾北宋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秩序紊乱,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

民间普遍不满政府的腐败现象,导致民怨沸腾,社会不稳定。

2. 经济发展受阻北宋政府缺乏有效的经济措施,政府财政赤字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困扰。

政治腐败和贪官污吏的存在,导致财政资源被浪费和挪用,使得固定资本的投资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3. 国家安全受损北宋政治腐败导致国家安全形势严峻。

朝廷对外政策的软弱无力,使得外族侵略者有机可乘,最终导致辽金入侵,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靖康之变。

三、靖康之耻的由来与后果1. 靖康之耻的由来靖康之耻指的是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俘虏了北宋皇帝和大量文武官员的事件。

金兵入侵北宋,直接源于北宋政治腐败的结果。

政治腐败导致了内忧外患,使得北宋政府无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

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

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

【文化一得阁·反腐】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原创)(2007-09-07 17:18:20)转载标签:知识/探索反腐史鉴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惩贪治吏史例惩贪治腐,关系国家兴衰、政党存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党的十七大将加大惩治腐败治本力度,为更好学习十七大精神,本文分四部分简述我国古代反贪倡廉的历史,供爱好者参考借鉴。

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

综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人们不难看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大多高张惩贪倡廉的旗帜,并采取了一系列反贪倡廉措施,形成了一套日趋完善的制度。

同时,历代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也都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清官廉吏击节赞叹,并以各种形式褒廉贬贪,期盼弊绝风清的治世出现。

然而,结果总是事与望违。

清官廉吏历代不乏其人,但贪官污吏却更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最终蛀空了每一座王朝大厦。

由此可见,以官员的贪污受贿为标志的吏治腐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顽症。

圣贤破规留后患官贪政贿成祸害《晋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弱冠而有美名的殷浩善言辞,有人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殷浩答:“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时人以为名言。

”(《晋书》卷77,《殷浩传》)人们从这“梦的解释”中可以体会到,由于官僚阶层自身的贪婪行为,为官者的臭腐,攫取钱财的肮脏,早在魏晋时代就已成为民众的共识。

官和腐败并不是魏晋时代才有,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

大约公元前100多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处于原始时代。

当时,人们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所有成员一律平等,民主之风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时的“官”,称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会议或部落联盟议事会(由各部落首领组成)选举产生。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制”。

这种选贤任能的作法到尧舜时代有了变化。

尧是典范的贤能的仁君,极受百姓爱戴。

但年老时,尧企图私自将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位置传给儿子丹朱,有虞氏首领舜以破坏传统为名,将其囚禁于平阳、放逐了丹朱,以此阻止他们父子相见,自己做了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

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排行榜

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排行榜

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排行榜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排行榜2014-08-14 06:01:45蝲蝲蛄也有春天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贪官,但是,水平不一,各有千秋。

也是历史的需要,没有贪官,哪有清官?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贪官都是哪些朝代的?下面随中国品牌网小编为你介绍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排行榜。

1、秦朝赵高:侵夺民田操控国库赵高,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

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

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强,精通刑狱法令,便提拔他担任了中东府令,兼行符玺令,成了掌管皇车马和能自由出宫的官吏。

赵高利用手中的职权,一方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经济事务横加干涉,侵夺民田,操纵赋税,控制国库。

几年的时间,赵高就成了财富难以计数的富翁,其爪牙也大发横财,国家的财力却日趋薄弱。

赵高入秦宫20多年,依靠弄虚作假,弄权不止,贪欲不足,终得报应。

他通过发动两次宫廷政变,陷害了无数无辜,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跋扈将军”:家财三十亿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

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

正直大臣李固、杜乔等人多次弹劾梁冀,但他们最后都被梁冀杀害了。

公元158年,已经26岁的恒帝为了夺回大权,在宦官单超、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等人的帮助下先发制人,包围了梁冀的住宅,逼迫梁冀夫妇自杀。

遭处置的梁冀党羽达300多人,一段时间里,朝廷几乎没人上朝了。

梁冀被抄家后,恒帝把他的财产进行拍卖,得到30多亿银钱,相当于当时国家税收的一半。

3、东汉王温舒:大肆杀人以权换钱王温舒,阳陵人。

年轻时的王温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且性格暴虐,常常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王温舒不仅仅是一个以杀立威的酷吏,他还是个贪官。

与其他贪官相比,虽然王温舒与他们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但其贪的手段确有不同。

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是表现在王温舒身上比较突出的特点。

王温舒有两副面孔,一副是“酷”。

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如狼似虎,酷虐非常。

1932年公布的有关部队贪污腐败的案例

1932年公布的有关部队贪污腐败的案例

1932年5月9日下午3时,一声清脆枪声划过江西瑞金县城西的田野和山冈,震撼了整个红色苏区——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反腐第一枪”。

伏法者,是时任苏区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

在瑞金红井景区内的“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史”陈列馆里,有一份“中央苏区时期被查处的部分贪官”表格,谢步升排在第一。

他因为贪污公款、生活腐化等原因被判处死刑,是我党反腐败历史上被枪毙的第一个贪官。

在中共早期反腐记载中,谢步升是一个由贫苦出身的普通农民发展成为腐败分子的典型代表。

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贫农家庭,12岁就给地主打短工,1929年参加了工农武装暴动,并担任云集暴动队队长。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推举担任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

谢步升利用职权贪污打土豪所得财物,偷盖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管理科公章,伪造通行证私自贩运物资到白区出售,谋取私利。

他为了夺人妻室,掠取钱财,不仅卖掉了自己的妻子,而且还秘密杀害干部和红军军医。

事发后,查办案件遇到一定阻力。

事情还要从1932年说起。

2月的一天,叶坪村谢深润的妻子朱秀秀来到瑞金县苏维埃裁判部,举报谢步升杀害其夫一事。

死者谢深润,曾是谢步升做生意时的老搭档。

叶坪村成立苏维埃政府后,划分阶级成分时,村里群众要给谢深润定为富农,后来是谢步升凭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把他家定成了贫农。

为此,谢深润一家对谢步升非常感激。

为报答谢步升的恩情,朱秀秀常邀请他到家吃饭。

一次趁着酒兴,谢步升强行与朱秀秀发生了关系,此后更是频繁往来于谢家。

谢深润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说要去告政府。

不料,这谢步升却反咬一口,说谢深润恩将仇报。

不久,为了防止事情败露,谢步升竟然派人杀死了谢深润。

朱秀秀在弄清真相后,鼓起勇气,到苏维埃瑞金县政府检举了谢步升。

谢正平、杨世珠等受命展开调查。

几经查寻,他们找到了谢步升的前妻杨氏。

说明来意后,杨氏泪如泉涌。

原来两年前,谢步升曾与瑞金一个大地主的老婆勾搭成奸,因嫌杨氏碍手碍脚,便狠心地以1700毛(银毫子)的价钱将其卖到了大柏地山河村。

作文范例中国历史上7个最有名的贪官

作文范例中国历史上7个最有名的贪官

中国历史上7个最有名的贪官秦朝以前,因为实行分封制,权力分散在各诸侯国,因为权力分散以及制度约束,还有周朝礼教的洗礼,贪污和腐败的土壤不肥沃,因此大贪巨贪几乎没有。

但自秦汉以后,中国成为了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加上监督机制的弱化,体育活动便有了肥沃的土壤,大贪巨贪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历代以来,蔚然成风。

秦朝以后,都涌现了哪些最著名的贪官呢?捡名头最响、影响最大的说说:1、秦朝赵高:赵高(?-前207),嬴姓,赵氏,历任史学童,史,令史,尚书卒史,中车府令,郎中令,秦朝二世胡亥时官至丞相。

赵高利用手中的职权,一方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经济事务横加干涉,侵夺民田,操纵赋税,控制国库,最后富可敌国。

2、东汉梁冀(?-159),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最初为黄门侍郎,转侍中、虎贲中郎将,骑、步兵校尉,河南尹,拜大将军。

顺帝崩,立冲帝,冲帝崩,立质帝。

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次年被他毒杀,另立桓帝。

专擅朝政,结党营私,贪污无数。

后来,桓帝与宦官单超、具瑗等五人谋诛梁冀,梁冀自杀。

梁冀被抄家后,恒帝把他的财产进行拍卖,得到30多亿银钱,恒帝用来充实国家府库,为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3、唐朝元载: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岐山)人,天宝初进士,官至宰相,天下元帅行军司马。

他利用职务大肆贪污受贿,积得万贯家财。

京城长安109个坊,元载拥有三分之一。

他倒台后,被没收的宅舍足够分配给数百户有品级的官员居住使用,他在东都洛阳还专门营建一座园林式私宅,充公后,可改成一座皇家花园。

抄家时,就连十分难得、需要进口的胡椒都有八百石,其他金银财宝更是堆积如山。

4、宋朝蔡京: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今福建莆田仙游)人,熙宁三年进士,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崇宁元年(1102),升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官至太师。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前后达十七年,任相期间,他直接把国库当成自家的小金库,随意取用公款。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贪官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贪官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贪官 古往今来,贪官污吏最为⼈所憎恨,他们对上逢迎拍马,竭尽所能,对下残酷冷漠,巧取豪夺,“穷天下⽽富我”的扭曲⼈⽣聚敛了⼤量财富。

贪官并⾮庸碌⽆能之辈,历史上有名的贪官不乏才情卓绝,见识⾮凡。

下⾯我们就来看看吧! 秦桧 南宋秦桧,官⾄礼部尚书,两任宰相,是中国历史上⼗⼤奸⾂之⼀,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遗臭万年。

秦桧虽是佞⾂,却诗⽂天下,颇擅笔翰,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桧能篆,尝见⾦陵⽂庙中栏上刻其所书‘⽟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

”有书辑⼊《风墅帖》。

因为秦桧是千古罪⼈,因此他本⼈书法上的成就就被黯淡下去了。

秦桧⽂采风流,鉴识⾮凡,他本是乡村教师,中了进⼠以后,⽣活窘迫依然没有改变,但却娶了⼀位富家⼥,其妻王⽒嫁给秦桧时,陪嫁⾦就达20万贯。

⽣活安康、前途闪耀的秦桧并不满⾜于此,他在贪恋权⼒的同时,还对古董珍玩保持极⼤的兴趣。

想⽅设法聚敛古玩的同时,秦桧特在相府后院建⼀“格天阁”,专门收藏归类,命亲信家丁⽇夜看守。

这些价值不凡的古董珍玩来源有⼆:⼀是皇上的赏赐,宋⾼宗赵构昏庸⽆能,却也附庸风雅,⽇⽇躲在宫苑之中,酒⾊征逐,逍遥快活,朝中政事⾃有秦桧等权⾂打理,秦桧擅权逢迎,排斥忠良贤俊,弄得乌烟瘴⽓,却常常得到皇上嘉奖。

据《⽊桯史》记载:“秦桧以绍兴⼗五年四⽉丙⼦朔,赐第望仙桥,并银绢万两匹,彩千缣。

”“绍兴⼗九年上赐⽩⾦五百两,翡翠狮⼀对,宫藏宣纸⼀百卷,御制湖笔⼆⼗枝。

”秦桧古玩的第⼆个来源是京城及地⽅官员的孝敬捐送。

绍兴四年,镇守⼴州南海佛⼭三地的督将⽅务德因在临安述职时直⾔顶撞过秦桧,担⼼受报复,不安于位。

后来他携特产龙涎⾹20⼤箱送往临安秦宰相府。

其中另作标记的4箱才是关键:内藏⾜⾚黄⾦40锭、上等象⽛雕屏风4扇、20年的缅甸⽟器及唐代名⼈字画10件。

和珅 清朝和珅,是举世公认的古今第⼀⼤贪,以⾄于他究竟贪污了多少钱现在还争论不休。

和珅曾兼任多职,封⼀等忠襄公,任⾸席⼤学⼠、领班军机⼤⾂,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管事之⼴,兼职之多,权势之⼤,清朝罕有。

这才是真实版《人民的名义》!新中国成立后典型贪腐案件盘点

这才是真实版《人民的名义》!新中国成立后典型贪腐案件盘点

这才是真实版《⼈民的名义》!新中国成⽴后典型贪腐案件盘点这才是真实版《⼈民的名义》!新中国成⽴后典型贪腐案件盘点 号称史上最⼤尺度反腐⼤剧《⼈民的名义》昨晚迎来收官之夜,剧中⼈物命运尘埃落定,⼤⽼虎、⼩苍蝇终于悉数落马。

在热播的⼀个⽉⾥,这部现象级连续剧圈粉⽆数,收视率屡创新⾼,达康书记绝对想不到,⾃⼰的表情包和GDP 居然受到⽹友们的持续关怀和爱戴。

⽆数⼈在讨论,这部剧这么⽕,凭什么? ⽆论是从第⼀集起就跌宕、扑朔的剧情,还是⽼戏⾻们⾛⼼的演技,或是剧本直⾯腐败和丑恶的勇⽓,这剧从⼀开始就散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好剧⽓质。

真正的好剧,敢于直⾯社会的阴暗⾯。

《⼈民的名义》选择直⾯腐败和⼈性暗⾯,不回避、不掩饰,让观众买账的,也正是这份真诚和坦率。

敢于直⾯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民的名义》体现了反腐决⼼,也揭⽰了贪官蠹⾍们“疯狂必致灭亡”的规律。

今天,法信⼩编就以法律的名义,为⼤家盘点新中国成⽴后的5起重⼤、典型贪腐案件及审判结果。

以反⾯典型为戒,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刘青⼭、张⼦善案件是在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查出的⼀起党的领导⼲部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

刘青⼭,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被捕前任中共⽯家庄市委副书记。

张⼦善,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副书记、天津专区专员,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

1950年⾄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粮款、防汛⽔利专款等款项,克扣修理机场民⼯供应补助粮款,赚取治河民⼯供应粮款,倒卖治河民⼯⾷粮渔利,此外还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贷款从事⾮法经营,共计1554954万元。

他们还借机关⽣产名义,进⾏⾮法经营,送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使国家资产遭受重⼤损失;派⼈员冒充解放军,⽤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材,严重影响了灾民的⽣产和⽣活。

他们在获⾮法暴利、⼤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活。

经调查,刘青⼭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故事

,照收不误。(明·冰华生:《雪涛小书》)可见贪官是多么卑劣!
而某些贪官的胃口之大,伸手之勤、远、宽,用疯狂二字,也不足以形容。
据《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记载,此人“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亦即不笑不开口者;但对那些稍微对他有点抵触情绪的人,便动辄加以陷害,故当时人们说他“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这便是成语“笑里藏刀”的由来,李义府真是永臭不朽矣。但“李猫”也好,“笑中有刀”也好,李义府决非仅系猫态狼心、迫害政敌之笑面虎而已。更令人发指的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中国反贪史》三叹——《中国反贪史》序言
2008-10-21 08:45
读了《中国反贪史》,余有三叹焉。
一叹:贪官污吏何其多也。
贪污是腐败的核心,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我国以历史悠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奈的是,我国贪污犯的资格之老,在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夏、商、西周,号称“三代”,建立在广大奴隶血泪、枯骨之上的家天下政权,就其国家机器的完备来说,一代强似一代。但是,远在夏朝末年,贪贿风气已很严重。据《荀子·大略》记载,当时成汤求雨的祷词中,提问六件失政之事,三项便是贪贿问题。这是他鉴于夏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灭亡的教训,而有所儆惕的表现。可是,到了商末,恶名昭著的帝辛——也就是殷纣王,大肆聚敛,奸佞费仲、恶来都是大贪污犯。文王被囚于羑(音yǒu)里监狱时,周人正是通过费仲,向纣王贿赂珍宝、美女、良马,纣王大悦,释放了文王。放虎归山的结果,最终导致殷商王朝的崩溃。与其相类似的是,春秋时,吴国太宰嚭受贿亡国,其教训也是广为人知的。被吴国打得“败鳞残甲满天飞”、岌岌乎殆哉的越国,“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并进而煽情说:“你若肯帮助,还有更美于此者。”帮助什么?求和也。太宰嚭贪污了八位美女,并指望笑纳“更上一层楼”的越国漂亮姐,便鼓其如簧之舌,说服吴王夫差许越求和,从而吞下了致命的苦果:养虎贻患,越兴吴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记录
中国历史上的几项腐败记录
王亚南先生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深刻至极。

不论历史与现实有多大差别,在描述腐败现象时,惊人的雷同表现在:(1)权力与金钱共生;(2)特权与财富交辉。

从形式上看,历史上的腐败与现代腐败十分相似,即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共存,得其一便自然顺得其二。

但现实的制度结构毕竟与历史上的不完全等同。

现代腐败的制度根源在于必须用公共权力来催化和建立市场制度,而历史上的腐败则基于各国都在劫难逃的政治特权。

《亚洲华尔街日报》在2001年做过一个千年全球最富50人排行榜,中国有6人“光荣”上榜,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明朝太监刘瑾、清朝大贪官和、伍秉鉴和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

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商人,却共享了一个“官”字,而且都不是小官。

6个人全部是中国最有权和接近最有权的人。

和的个人财产约合1900年的10亿美金,相当于国家全年财政岁入,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自家的养老院——颐和园——一个国家腐败的记录原因。

一个所谓负责任的政府,是可回答质询的政府。

当各级人大代表有能力质询政府各项收入和审议支出款项,并对政府的回答不持严重异议时,中国的政治文明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换个角度,政府编制财政收支预案应有相当透明度,人大代表应有能力通过民主程序审议,这将意味着进一步为政府在政治上减负,不致责任过重和权力过大。

毫无疑问,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

客观地说,古代中国政府各级官吏们既为百姓提供了质次价高的公共服务,管理着公共事务,同时在捞钱方面也绝对长了一双有效率的黑手——尤其是学起来易如反掌。

在腐败问题上,第一要务是制度而不是个人品行,中国自古存留在公共管理制度中的痼疾之一就在于,上面从不知道,也不想弄清楚下面应付日常公务应该花多少钱,以及应该向衙门里的人支付多少钱才合理。

总之是事多钱少,政府拨的钱不够,于是辅之以纵容乱收钱的“政策”,或者听任权钱交易发挥作用,结果造成各地的“规矩”不一样,行政管理就乱了套。

不难理解,如果合理的要求得不到合理的满足,就必然靠不合理的方式来满足,你就很难看清合理的服务收费与搜刮民财之间的黄金分割线。

现代行政“问责制”是重心向下的,由纳税人审视“养多少人,花多少钱,办多少事”,这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级政府省心省力;而传统问责制是眼睛向上的。

古今的实践都证明了,下级官员糊弄百
姓和欺骗上级官员有多大的积极性和多么惊人的效率。

中国清末官员的收入构成
晚清(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腐败随着各种矛盾的加剧达到了新的强度。

首先,靠从农民那里收地租是赚钱不多的。

根据张仲礼先生的细致研究,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19世纪后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向地主交租的土地……如果这些绅士平均收取的地租为每亩1两银子,绅士们收到的地租总额就是2.25亿两银子”,“如果这一总额被当时全国150万名绅士均分,每个绅士获得不足150两一年……出自土地的收入确实是非常微薄的。

”但即使如此,由于土地对官吏具有光宗耀祖和比阔斗富的特殊效用,因此,有钱人有地便成为明摆着的腐败证据。

例如,西方人士称,李鸿章拥有几十万英亩的土地,他们称李鸿章为全世界的首富,其值得炫耀的程度能达到“为李家吠叫的每条狗都是肥的”。

在19世纪后期,袁世凯的叔叔(一个祖籍河南的高官)在一封关于分割祖产的信件中透露,要分割的财产为5000余亩土地。

第二,在当时,官员固定收入的总额仅有629.5万两银子,而额外收入大约是固定收入的19倍。

估计做官的绅士们总收入达12100万两银子一年,这一大
“平均每个官员一年的总收入5000多两银子。

”宗银子由23000位现任官员分享。

可见腐败之惨烈于中华之状。

第三,基层官员的收入中合情合理的部分,与不合情理及敲诈部分的界限极为模糊。

中国民间离天高离皇帝远——往往无法无天,留在家乡那些饱读了儒家经典及有功名的绅士调解基层社会纠纷,有效地补充了政府功能的不足部分。

在解决了私人间的争端后,当事人通常会送上一些礼金。

调解民间纠纷获得的收入叫“规费”,办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收入称“经理费”,“从绅士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包括经理费和规费,估计为1.11亿两银子左右。

出自这些来源的绅士收入数量几乎和做官绅士收入的总额相当,其中有些人左右逢源,同时从这两种来源获得收入。

换句话说,在所有的绅士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绅士从这宗收入中分到了一杯羹。

提供这类服务的绅士平均每年能得到110两以上的银子”。

最后,我们眼睛朝上,看看七品知县以上的官吏收入几何?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政府是颇为关心廉政问题的,无论西方政府在“高薪养廉”问题上有多少聪明的举措,中国无疑是“高薪养廉”规模最大的实践者。

一方面,政府不养廉不行,另一方面,政府的高薪似未养出“廉”来。

在清朝,最贻笑四方的事情莫过于,在
政府的正式制度安排中,由政府开支的养廉银比正式俸禄要多得多。

比如江苏省一个知县每年的养廉银为1000两至1800两银子,而他的俸禄每年只有45两,还不足养廉银的5%。

一个知县的一套官服价值300两至400两银子,约相当于他三年的俸禄。

总不能叫七品以上朝廷命官都着粗布衣升堂吧。

江苏巡抚每年的养廉银为12000两银子,而他的薪俸只有150两,为养廉银的八十分之一。

历史证明,中国积淀了一种可悲的政治文化:做官当老爷合乎逻辑,升官发
财有必然性,腐败只不过是描述权钱关系超过了一定心理限度的概念。

当没有用现代民主理念改造吏治系统时,政府须对所有不合情理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不堪重负时,政府只有选择砍几个人头以平民愤,起到事实上的政治卸载和精神麻痹作用。

总体上,体制内反腐败名堂十分复杂,骂不倒,恨不走,政府只能选择控制一个得体的腐败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