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3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1.举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措施。

(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资源型城市
(1)含义: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2)生命周期
2.资源枯竭型城市
(1)形成: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2)转型发展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②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特别提醒]我国著名的“石油城”大庆市,油气资源面临枯竭,但却依靠进口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而获得新的发展。

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地理位置: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黄河。

2.产业发展
三、焦作市的转型之路
1.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1)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2.大力发展旅游业
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温馨提示]河南焦作市充分利用煤炭提供能源,靠近黄河水资源充足及耐火黏土、铝矾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金工业。

(1)山东东营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
(2)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衰退。

()
(3)目前“石油城”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的基础是当地丰富的油气资源。

()(4)甘肃省玉门市可以通过发展风电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5)下列产业中不是焦作市转型之路中重点发展的为()A.高新技术产业B.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
C.风电产业D.旅游业
提示:(1)×山东东营市是因石油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目前正处于繁荣期.
(2)×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资源面临枯竭时,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3)×目前大庆市充分利用进口油气资源而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4)√甘肃玉门市地处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发展风电产业优势明显。

(5)C[河南焦作市所在区域不是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资源枯竭型城
市的转型发展2019年5月28日,河南省焦作市发布的《焦作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焦作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8∶58。

4∶35.8变化为5.7∶56.6∶37.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农业方面,全年粮食产量206。

28万吨,比上年增长1。

4%;棉花产量0.03万吨,增长20。

2%;油料产量12。

43万吨,增长6。

6%;蔬菜产量183.76万吨,下降2。

9%.肉类总产量15。

75万吨,下降1.3%;禽蛋产量10。

9万吨,下降1。

6%;牛奶产量17.76万吨,增长19.1%。

工业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十位的行业增速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

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7%,汽车制造业增长9。

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

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5.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9.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0.0%。

旅游方面,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3.5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3%;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18.3%,比上年提高了1。

8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5 242。

6万人次,增长12.6%;接待入境旅游者37。

9万人次,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11。

4亿美元,增长20.4%。

问题1(区域认知)历史上河南省焦作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问题2(综合思维)在焦作市的煤炭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成本升高,涉煤产业衰弱;煤炭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问题3(综合思维)2018年焦作市的工业发展方面的数据变化,说明了该市转型发展中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提示: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问题4(综合思维)近年来,河南焦作市的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其产业结构有何影响?
提示:促进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归纳提升]
1.正确认识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
(1)资源开发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此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类型不同,其发展特点也不同.如下列我国的部分资源型城市:
(2)资源枯竭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①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体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内的城市,就会被界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a.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b。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c.区域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d.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2.正确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①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②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的竞争力不足;③管理体制落后、僵化;④大中型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下,冗员多,社会负担重.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②发展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
③因地制宜,培育接续产业;
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⑤理顺体制机制,实施大小企业、公私企业集约整合战略;
⑥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
⑦促进就业,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

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分析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分析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3)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B(2)A(3)B[第(1)题,辽中南地区为我国典型传统工业区,依托其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工业,过快发展导致煤铁资源大量减少。

第(2)题,对传统工业型城市的改进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比重;发展以高新科技为主的工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3)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还必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不能一刀切.]
区域认知-—德国鲁尔区的兴衰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
鲁尔区资源及工业部门示意图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
A.世界煤炭市场竞争激烈,原煤价格大幅下降
B.世界运输方式迅速改变,海运代替铁路运输
C.石油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新兴能源产业迅速崛起
(2)鲁尔区产业布局调整措施之一是将炼铁厂集中到西部,甚至建到荷兰海边,这样可以()
A.减轻大气污染B.降低运输成本
C.节约土地成本D.充分利用海水
(3)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该区域所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新兴产业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合理利用水资源D.关闭所有煤炭和钢铁企业
(1)C(2)B(3)A[第(1)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生产结构单一,世界性钢铁过剩,石油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导致煤炭能源地位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最后导致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第(2)题,德国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因此将炼铁厂向西部集中,这样将铁矿石炼成出钢,再运回鲁尔区,可以降低运费。

第(3)题,鲁尔区的环境污染很严重,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

鲁尔区进行了改造,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素养立意]本题组借助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系统的考查了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源枯竭型区域的转型发展之路等内容,体现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要素。

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的环境整治等措施来应
对资源枯竭带来的不利影响。

题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

据此回答1~2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①~②B.③~④
C.④~⑤D.⑤~⑥
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1.C2.D[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第2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阿尔山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并且是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下图示意阿尔山市的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阿尔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A.草场退化B.森林资源枯竭
C.土地污染D.煤炭资源枯竭
4.最适宜阿尔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航空航天及相关旅游业
B.化石能源产业
C.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
D.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
3.B4.D[第3题,阿尔山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我国重要的林木生产基地,从而可推断其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森林资源枯竭。

第4题,阿尔山市林木资源枯竭,转型的方向应是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兴安岭拥有绿色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果、野菜、食用菌资源,适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故D项正确;阿尔山市作为一个纬度较高、降水少的山区森林城市,不具备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高技术水平,也不具备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水热等条件;阿尔山市没有大量化石能源,不能发展化石能源产业.]
教材P35~36活动
提示:1.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电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2.转型发展的优势条件是:政府制定了优惠的政策;进行环境整治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加强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

3.北九州的产业发展逐步向高科技产业方向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