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35例探索

合集下载

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年(卷),期】2006(028)012
【摘要】目的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用前房维持器及黏弹剂分离虹膜,采用非切开瞳孔扩张术,对86例(96眼)伴有葡萄膜炎等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96眼术后76眼瞳孔恢复原状20眼瞳孔椭圆形.术后1周视力:0.1~0.3者26眼,0.4~0.6者62眼,0.8~1.0者8眼.结论小瞳孔白内障采用本手术方法,能获得较好视力,无严重并发症.
【总页数】2页(P913-914)
【作者】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小瞳孔的处理 [J], 杨志强;刘军
2.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J], 方健
3.伴僵直小瞳孔的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J], 余业明;李文新;张玉娟
4.小瞳孔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J], 陈光胜;马丽华;黄红波;阳昇
5.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J], 杨华;王晓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切口小瞳孔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小切口小瞳孔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aut ahei I0 5W 0ee (7 6 % ) advsa aut aheig 0 8W 3ee (5 0 % ) C nls n ci civ g . a 3 ys5 .9 y n> s 。 i l ci civ > . a 1 ys 2 . o . o cui n u y n/ s o
ahei /0 5w s 6ee (0 ) ad 0 8w s1 ys2 .8 )o r eka e prt n h or t i a civ g . a ys5 % , / . a 2ee( 30 % n> 2 n > nfs w e froea o.T ecr ce v ul it t i e d s
c tr c t n - ha e us c to n I mpln ain. e ho 52 e e fc tr c swih s l up lwee o r td aa a twi h on p co m li ai n a d OL i a t to M t ds f y s o a aa t t malp i r pea e
h u T e t m ne-ie s l-n iin e ar cin i to l n e e tv llk mal・ cso x ta t sno n y a f cie meto n te t nto ai n sk e i g s alpu ls me - i o h d i r ame fp te t e p n m l pi a
【 s at O jcie T td ec ncl fc o etrnlies a — c i x at nu drs a ui Abt c】 bet os yt l ia e et ft n e l m l i io et c o n e m l p p r v u h i h u —k ln s n r i l l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摘要】目的: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对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方法:对33 例(33 只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6 只眼达0.8,10 只眼达0.6。

4 只眼达0.5,6 只眼达0.3,4 只眼达0.25,3只眼0.15 以下。

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高眼压6 例,后囊膜破裂4 例,虹膜炎l 例。

结论: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疗效好,降低成本,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小瞳孔白内障【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56-01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对33 例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男l8 眼,女l5 眼,年龄48~87 岁。

小瞳孔的原因主要是葡萄膜炎引起的瞳孔后粘连20 例、青光眼术后3 例、长期应用缩瞳剂2 例、糖尿病患者8 例。

术前药物处理最大限度瞳孔直径为4mm。

白内障分为核性混浊、后囊膜下混浊及皮质性混浊。

核分为Ⅲ~V 级。

2、方法:术前分别做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超声检查。

术前3天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术前半小时用美多丽一P 散瞳,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

术眼滴表面麻醉药,术眼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球后麻醉,上直肌固定缝线,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距离上方角膜缘1.5mm 处做一反眉形巩膜板层切口长约6mm,深约1/2 巩膜厚度,用隧道刀向前及两端潜行分离至角膜缘内透明区1.5mm,用标准刀在角膜缘3 点、9 点位做两个侧切口,穿刺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1ml 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截囊针分离瞳孔区虹膜后粘连的机化组织,再用黏弹剂的针头辅助完成。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44例7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分析术中相关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5~35 min,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院时仅2眼出现术后黄斑变性,视力在0.2以上者70眼(95.9%),视力超过0.5者51眼(69.9%),术后3眼(4.1%)出现后囊膜破裂,1眼(1.4%)出现玻璃体脱出,术后角膜水肿者11眼(15.1%)。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少。

标签: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白内障;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合并玻璃体的浓缩、液化以及视网膜的变性粘连等,而存在白内障的患者,其传统手术治疗后,其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显著上升,严重影响着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克服了常规角膜缘大切口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散光,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设备和器械,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1]。

本研究主要总结本院使用此种方法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眼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4例73眼,其中,男23例40眼,女21例33眼,年龄45~87岁,平均(66.5±3.4)岁,合并白内障类型:核性28眼,后囊下混浊20眼,皮质性15眼,混合性10眼,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0.2,其中眼轴在29 mm以内者54眼,超过29 mm 者19眼,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13~3D之间。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治疗,其中术前准备中术前3 d 即对患眼进行左氧氟沙星滴入,4次/d,术前30 min使用托吡卡胺3次滴眼扩瞳,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在麻醉效果完善后选择右侧颞上方,左侧鼻上方进行切口,行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通过电凝止血后,直线切开巩膜行隧道后,直至透明角膜内侧1 mm,在9点位位置切达透明角膜,将黏弹剂注入前房,通过连续环形撕囊技术,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分离,再次将黏弹剂注入核前核后,取出晶体核,清除皮质后植入人工晶体,仔细将切口缝合1针后,注吸前房黏弹剂,术毕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激素减轻水肿,扩瞳药物散瞳,直至术后1周。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观察(新)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观察(新)

anterior
vitrectomy analyzed 8
to
foldable IOL
implantation.The visual children were The included visual
situation,complications in

and management were low-up achieved examination in

4.0—4.5
1 8.42%(7/38).
The main opemtive operative eration
intraoperative irregular
tear in the
posterior capsule,post- The combined and
op—
comeal edema,uveitis and continuous is
author:均ng Jial拍ua,Email:yjhlxm21 7@sina.com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in the effects of bag. ultrasonic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bstract】Objective
foldable was shan done who intraocular in 36
Fangfa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Yucxi of
Health
Wuzhong
District抽Suzhou,Suzhou
215104,China;Department
Ophthalmology,East Hospital of Kunshan,Kunshan 215300,China Corresponding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体会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体会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体会资料与方法2002~2006年86例白内障86眼,男41例,女45例,右眼47例,左眼39例,年龄42~83岁,平均60.3岁,其中老年白内障77眼,并发性白内障9眼,术前视力光感-0.1。

手术方法:手术前30分钟用0.5%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球后麻醉,开睑器开睑,缝线固定上直肌,在10~2点方位沿角结膜缘剪开球结膜,分离结膜下组织,止血。

在巩膜上作5.5~6mm长的与角膜缘弧度相反的弧形切口,最前點距角膜缘1.5~2.0mm,两端距角膜缘3~4mm,深度为巩膜厚度的1/2,并沿此深度做巩膜隧道,至透明角膜内1mm,在隧道最前端穿刺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

用截囊针行前囊开罐式破囊,水分离前囊与皮质及晶体核,透明角膜内隧道切口视晶体核的大小及硬度可略扩大至8~9mm,向核下方注入黏弹剂并旋转核使之浮至前房,用注水圈匙伸至核下将其核托起缓缓娩出。

用复方氯化钠平衡注射液注吸冲洗残余皮质,前房和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5.5mm 直径的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冲洗前房,置换出前房内黏弹剂。

轻压眼球两侧观察创口闭合情况,封闭结膜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氟美松0.5mg,单眼包扎。

结果86例86眼,均在术后第1天换药,大部分术眼见有程度不同的角膜内皮混浊,极少数病例人工晶体后部有少许色素沉着,经给药物治疗一般3天内水肿消退,角膜透明,6例1周内角膜恢复透明,3例2周恢复透明。

术后视力:86眼中术后1周视力0.8以上者63眼,占73.3%。

术后验光检查,极少数病例有+1D~+1.5D远视或散光,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

讨论手术体会:①切口:与角膜缘弧度相反的弧形切口长5.5~6mm,其中央最前点距角膜缘1.5~2mm为宜,太靠前巩膜隧道太短,不易保持前房适当深度,太靠后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巩膜瓣不宜太厚或太薄,一般以1/2厚度为宜,太薄分离巩膜隧道困难,术后易漏水,太厚穿破眼球伤及睫状体。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相对缺乏下白内障手术的适用性。

方法对35 例(35 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对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手术费用等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最佳视力在0.5以上者占65.7%,在0.3~0.5者占25.7 %,0.3以下者占8.5%。

结论术后随访视力恢复满意度高,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基层医院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无其他并发眼病的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男23例(23眼),女12例(12眼),年龄58~82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1,光定位及红绿色觉正常,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测血压、血常规、血生化、胸透、心电图、测眼压、眼底镜检查、眼B超等,排除手术禁忌症。

并于术前3天行泪道冲洗,结膜囊滴抗生素眼液。

1.2 手术方法术眼充分散瞳,术前5min表面麻醉3次,常规消毒、铺巾。

开睑器开睑,10~12点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自角膜缘后2mm作宽约5mm的反眉弓状巩膜隧道切口,板层分离至透明角膜内2mm刺入前房,分别在3点方位和9点方位角膜缘辅助侧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扩大角膜缘隧道切口,使内口略大于外口,充分水分离皮质与核及皮质与囊,注入粘弹剂,核松动浮起,持晶状体圈匙套出核,用双腔注吸针接林格氏液冲吸出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边冲洗切口边植入人工晶状体,置换粘弹剂,同时检查并吸尽残余皮质,内切口自动闭合,无需缝合。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术眼包扎。

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天开放术眼,常规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

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

2结果2.1 术后视力术后随访3个月裸眼最佳矫正视力≥0.5者23眼,约占65.7%;0.3~0.5 者9眼,占25.7%;﹤0.3者3眼,占8.5%。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190例(202眼)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0.5者136眼(67.32%);术后1个月复查裸眼视力≥0.5者172眼(85.15%)。

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易掌握、无需特殊设备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标签: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因采用的是传统大切口摘除白内障,安装硬性人工晶体,术后散光重、并发症多而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虽然采用巩膜或角膜小切口,然而需要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易产生热损伤,操作复杂不易掌握,学习时间长。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施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190例(202眼)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患者190例202眼,其中男102例(108眼),女88例(94眼);年龄38~78岁,平均(64±12)岁;老年性白内障155例(167眼),糖尿病性白内障24例(24眼),并发性白内障9例(9眼);外伤性白内障2例(2眼);术前视力光感~0.2;核硬度Ⅱ~Ⅴ级。

光定位和色觉检查均正常。

术前常规行角膜曲率及眼A/B超检查,并以电脑程序SRKⅡ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体度,角膜穿通伤1例患者参照健眼数据。

1.2手术方法常规内眼手术消毒铺巾,球后及眼轮匝肌麻醉,压迫眼球以降眼压,容易配合的患者采用表面麻醉。

作上方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在l2点钟位做3.5~4.0 mm直线巩膜板层切口[1],距角膜缘1.0~1.5 mm,制作巩膜隧道向前越过角膜缘血管弓进入透明角膜内1.0 mm,穿刺进入前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35例探索目的探讨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30d,20例矫正视力≥0.5,13例为0.1~0.4,2例<0.1;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7~10d消退),2例出现巩膜隧道切口外口暴露(切口无渗漏,未做特殊处理,7~10d被结膜覆盖),3例中度角膜水肿(7d内恢复),2例前房小量出血(不影响手术,术后2d内吸收)。

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mall pupil incision cataract intraocular lens surgery. Methods 35 patients with small pupil cataract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Observed the treatment effects. Results 30d after surgery,20 cases’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ere≥ 0.5,13cases were 0.1-0.4,2cases were<0.1;All were with varying degrees uveitis reaction(7-10d subside),2 patients had scleral tunnel incision mouth exposure(Incision leakage,without making special treatment,7-10d were covered by conjunctiva),3 cases had moderate corneal edema (recovery within 7d ),Two cases had anterior chamber spotting(did not affect the surgery,postoperative 2d absorption).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atisfactory of small incision non-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t is worthy for promotion.[Key words] Small pupil incision;Cataract;Intraocular lens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时,由于手术流程较为复杂,易影响手术进展,从而延长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极为多见,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1-2]。

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共接收了35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患者,临床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35例,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男17例,女18例;年龄为38~71岁,平均(50.3±5.4)岁;11例为抗青光眼术(虹膜根切术),24例为葡萄膜炎;所有患者均伴有90°及以上的虹膜后粘连,术前散瞳后瞳孔直径为4mm以下,眼压在2.79kPa(21mm Hg)以下;术后光定位正常,色觉检查正常,视力:手动-0.08。

1.2 方法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与术后的护理方法,较之于常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异,现就特殊处理表达如下。

(1)术前1h滴眼4次,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京卫药准字107041)进行;术前30min以0.25g止血敏注射液(南宁枫叶药业有限公司,H45020280)肌注;采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H20056587)滴眼2次,行表面麻醉;采用0.75%布比卡因注射液(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H34021983)联合2%利多卡因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H41023668)混合液2mL,行球周麻醉[3]。

(2)术眼眼裂较小者剪开术眼外眦角1~2mm;近角膜圆球结膜下(6点位)注射1%阿托品(开封制药有限公司,H41021143)与0.1%肾上腺素(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H14020817)等比混合液0.15mL;上直肌固定缝线备用;做穹窿部结膜瓣;距角膜缘后1.5mm处做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内口稍大,外口在7mm以下;于3点、9点位做透明角膜辅助切口;主切口穿刺3mm入前房[4-5];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三个切口处以甲基纤维素针头操作),分离困难、范围较大时将机化膜剪开。

上述操作完成后,17例瞳孔为4mm以下,18例瞳孔为4~6mm。

截囊(开罐式),必要时可借助调味钩;充分水分离;颞上方采用黏弹剂于晶体核下注入,采用针头将上方虹膜压住,将晶体核转至前房(此处所指的是逆时针方向),摘出晶状体核(晶状体圈匙),残留皮质注吸;于囊袋部位植入人工晶状体(经小瞳孔),切口缝合1针或不缝合;采用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33553)与庆大霉素(安阳九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41023678)结膜瓣下注射,使其自行将巩膜切口掩盖,单眼包扎。

(3)术后第1天与第2天均注射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术后第3天开放点眼。

2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瞳孔形状均为圆形,直径较之于术前稍大(直径为3~4.5mm),且术后均未见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与后囊破裂。

术后30d,20例矫正视力≥0.5,13例为0.1~0.4,2例<0.1,详见表1。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反应,于7~10d内消退;2例患者出现巩膜隧道切口外口暴露,因切口未见渗漏,故而未做特殊处理,7~10d被结膜覆盖;3例患者出现中度角膜水肿,均在7d内恢复;2例患者出现前房小量出血,但并没有影响手术进展,且术后2d内吸收。

表1 患者术后30d视力矫正情况视力状况例数百分比≥0.520 57.140.1~0.4 13 37.14<0.1 2 5.723 讨论小瞳孔下白内障手术,尤其是伴有严重虹膜后粘连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难度系数不言而喻,因此,临床上手术治疗过程中,眼科医生均要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

当前,对小瞳孔与虹膜后粘连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散瞳—黏弹剂前房足量注入—钝性分离—剪开虹膜(辅助使用虹膜拉钩等以放射状操作)[6-7];截囊方式主要囊括:连续环形撕囊、开罐式截囊以及线性截囊等,不同手术需要的手术器械与技术是不尽相同的。

由上可见,手术方式的选择除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之外,还要参照医生的技术水平与资历以及医疗设备的配置情况[8-10]。

我院采用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均未见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与后囊破裂,术后30d,35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矫正视力≥0.5,占比高达57.14%,且未见1例出现并发症,充分说明了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随着科学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具有住院时间短、视力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1-12]。

现将笔者手术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术前务必要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术式;(2)对于小瞳孔下尤其是伴有严重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要首先考虑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一般认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前方出血、角膜水肿(由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等;(3)鉴于小瞳孔下12点位虹膜后方皮质操作难以吸收,可从3点、6点位辅助切口将12点位皮质吸出,或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旋转使12点位虹膜后方皮质溢出;(4)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其视力恢复情况会因为个体差异而不同,医务人员应将该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使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以降低医患纠纷率。

[参考文献][1] 叶正辉,洪扬,金玲艳.瞳孔成形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08,12(5):516-517.[2] 乔建平.小瞳孔下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12例[J].中国实用医学,2011,19(6):1283-1285.[3] 侯习武.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方式的选择[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0):24-25.[4] 张明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手术方法探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23(5):536-537.(下转第页)(上接第页)[5] 郭哲锋,原文新,潘秀红.白内障小瞳孔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4):275-277.[6] 杨建,秦海燕,孙峰,吴兵等.小瞳孔下手法碎核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硬核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481-1483.[7] 李娜,田锁成,孙刚,李慧俐.小切口小瞳孔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2):193-194.[8] 张健,张磊,贝明珍.小瞳孔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539-1540.[9] 万艳丽.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750-751.[10] 姜辉,杨彬,杨西强.小瞳孔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5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436-2437.[11] 荣瑜,童种,罗建勋.小切口小瞳孔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1):45-46.[12] 李凯.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0):778-7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