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组建和管理)
第3章_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
![第3章_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0dde9151e79b8968022686.png)
调制与传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AP(TX)
PC Card (RX)
发送数据:101
接收数据:101
调制
解调 电磁波传输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调制技术
数据 载波
调 制 器
调制信号
基本载波有三个方面的属性可以被调制:振幅、频率、相位。
分别对应的调制技术: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 窄带调制方式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窄带调制把欲发送数 据的基带数字序列经过射频调制器,将其频谱搬移 到一个便于无线发射的很高的载频上。所谓窄带, 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已调波)的占有频带的宽 度相对很高的载频来说是很窄的。
基带信号 射频调制发射
窄带调制的无线局域网一般 选用专用微波波段,须先提出申 请,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 许可才能使用。协议体系结构层次划分, 802.11标准采用带有碰撞避免功能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CA)媒体 访问控制(MAC)协议。为了尽可能避免碰撞的发生,建议标准中采用了 MAC子层是位于物理(PHY)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 多种措施。例如对不同的帧传送服务划分不同的优先级别;在较长的数据 子层中间的一个层次,其主要目的是在LLC子层的支持下 帧传送前,通过较短的发送请求/清除发送(RTS/CTS)帧的传递获取后续 一定时间的信道使用权;采用了数据帧确认(ACK)机制,确保不会使数 为共享物理媒体提供访问控制以及执行寻址方式和帧产生 据帧在传输中由于碰撞或其它干扰造成丢失等。 与帧识别。 IEEE 802.11 标准中,以CSMA/CA协议作为无线局域网 MAC协议的基础,主要用来支持异步业务,并称其为分 布式访问控制(分布协调功能)方式(DCF)。为了使 得系统也能够支持具有最大时延要求的一些同步或时限 业务,标准中还要求了MAC协议支持用户可选择的中心 网控(点协调功能)方式(PCF)。
第三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
![第三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ac43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0.png)
根据传输速度、接口类型和总线类型等不同标准,网卡可 分为多种类型,如以太网卡、快速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 卡等。
网卡的选购
在选择网卡时,需要考虑计算机的总线类型、网络接口类 型和传输速率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网卡的品牌和质量 。
集线器/交换机
01
集线器/交换机的作用
集线器和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重要设备,它们能够提供多个端口,使得
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
通过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 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掌握局域网组建和维 护技能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一 项必备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 原理;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 功能;熟悉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
局域网安全与故障排除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局域网安全威 胁和防护措施,以及基本的故障 排除方法和工具。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对自己在局域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 度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基础概念、硬件设
备、协议与标准、组建与配置等方面。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对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能否独立思 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
。
网络设备介绍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 服务器等常见网络设备 的功能、性能和配置方
法。
网络服务配置
包括DNS服务、DHCP 服务、FTP服务等常见 网络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方法。
网络安全与管理
包括网络安全策略、防 火墙技术、网络故障排 查等网络安全和管理方
面的知识。
02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概念及特点
概念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后题答案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fa11dff00bed5b9f31d7e.png)
第一部分《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练习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一、填空题1. 面向终端阶段、面向通信网络阶段、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2. 分组(Packet)3.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4. 客户机/服务器、以大型主机为中心、浏览器/服务器5.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6. 广播方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点到点式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7.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8.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9.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TCP/IP10.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1.物理二、选择题1. A2. B3. D4. A5. C6. D第2章TCP/IP协议和IP地址一、填空题1. 网络地址、主机地址2. 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 套接字(Socket)4. 256、2565. UDP6. 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协议(Internet Protocol)。
7.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8. 32、1289. ARP二、选择题1. A2. D3. C4. D5. D6. C7. A第3章局域网组网技术一、填空题1. 有限、资源共享2. 总线型、环型、树型3. 以太网、令牌网4. 载波侦听5. 冲突、空闲、停止6. IEEE 802.3、数据链路层二、选择题1. C2. B3. B4. D5. A6. C第4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填空题1. 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2. 交换机二、选择题1. B2. D第5章局域网组建与综合布线一、填空题1. 组建目标、需求分析2. 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管理区、建筑群干线子系统3. 非屏蔽双绞电缆、屏蔽双绞电缆4.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5.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6. 验证测试、认证测试7. 永久链路(Permanent Link)、通道(Channel)8. 光源、光功率计9. 基带同轴电缆、宽带同轴电缆10. 62.5μm渐变增强型多模光纤、8.3μm突变型单模光纤。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6184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5.png)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局域网作为一种在有限地理范围内构建的网络,对于企业、学校、家庭等场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传输。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
一、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一般来说,这个区域的范围相对较小,比如一个办公室、一栋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数据交换、协同工作等功能。
二、局域网的组建(一)确定需求和规划在组建局域网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组建的目的和需求。
比如,是为了实现文件共享、多人同时办公,还是为了支持特定的软件应用等。
根据需求确定网络的规模、用户数量、覆盖范围等,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二)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星型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以一台中心交换机为核心,其他设备通过线缆连接到交换机上。
这种结构易于扩展和管理,故障排查也相对简单。
(三)硬件设备的选择1、交换机:用于连接网络中的设备,实现数据交换。
根据用户数量和网络带宽需求选择合适端口数量和性能的交换机。
2、路由器:如果需要连接外网,就需要路由器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和路由功能。
3、网线:选择合适的网线类型,如五类线、六类线等,以满足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4、计算机和其他终端设备:确保设备具备网络接口,如以太网接口或无线网卡。
(四)网络布线合理的布线是保证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
对于有线网络,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划线缆的走向,避免与强电线路交叉干扰。
同时,要预留一定的余量,以便后续扩展和维护。
(五)配置网络设备1、设置交换机:包括 VLAN 划分、端口速率限制、MAC 地址绑定等,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2、配置路由器:设置上网账号、无线密码、防火墙规则等。
局域网组建、管理及维护实用教程
![局域网组建、管理及维护实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9a36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e.png)
局域网组建、管理及维护实用教程一、介绍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本教程将介绍局域网的组建、管理和维护,帮助读者快速搭建和优化自己的局域网。
二、组建局域网1. 设计网络拓扑在组建局域网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拓扑的设计。
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状等。
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和可靠。
2. 确定网络设备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是组建局域网的关键。
常见的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根据局域网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对应的设备进行配置。
3. IP地址规划为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分配唯一的IP地址是必要的。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IP地址的规划和分配,确保每台计算机能够正确通信。
4. 接入互联网如果需要将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需要配置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并向运营商申请相应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三、管理局域网1. 用户权限管理在局域网中,正确管理用户权限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工作职责,设置不同的权限和访问控制,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
2. 网络存储管理局域网中常常需要进行文件共享和存储管理。
可以通过搭建文件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方式,提供共享文件和存储空间,方便用户的数据管理和交流。
3. 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定期对局域网进行监控和维护是必要的。
通过网络监控工具,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维护局域网1. 定期更新软件和补丁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应定期更新局域网中的软件和补丁。
保持系统的最新状态,防范安全威胁。
2.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是保证网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确保重要数据的备份完整和有效,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3. 安全防护和漏洞修复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护。
局域网组建和维护案例教程电子教案03 组建对等网
![局域网组建和维护案例教程电子教案03 组建对等网](https://img.taocdn.com/s3/m/4e23f057a300a6c30c229f92.png)
2020/5码/5 255.255.255.0
•
方式一:搜索被测试的计算机
•
步骤1:右键单击“网上邻居”,
选择“搜索计算机”,如图3-18所示 。
2020/5/5
图3-18 “搜索结果——计算机”界面图
•
步骤2:在“计算机名”文本框中
输入要查找的计算机名称,单击“立即
搜索”,如能成功搜索到被测试计算机
• Reply from 192.168.1.56: bytes=32 time <10ms TTL=253
•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56: • Packets: Sent = 3, Received = 3,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 分析:有两组不同权限的用户,即不同用户对于同一种 资源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有的只能读取,不能修改, 有的则可以完全控制资源。因此,在设置资源共享时, 需要指派许可用户及其访问权限。
2020/5/5
•
步骤1:设置“读取”权限
•
如果要给用户设定权限,则单击“
权限”按钮,打开“**文件夹”(如
share文件夹)的权限对话框,如图3-13
所示 。
2020/5/5
图3-13 “**文件夹”(如share文件夹)的权限对话 框
•
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在“Everyone”组只拥有“读
取”权限,如果要拥有“完全控制”权限,则选中“
允许”列中“完全控制”行的复选框,那么该组的成
第3章 无线局域网
![第3章 无线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851729ce7f1922791688e821.png)
电源管理很重要:当某站不处于数据收发状态时,使机内 收发处于休眠状态;当要收发数据时,再激活收发信机;
(8)多业务与多媒体:发展方向; (9)移动性:目前还不能支持高速移动,即使在小范围 的低速移动过程中,性能还要受到影响; (10)小型化、低价格
9
3.1.3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标准化活动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1)第一代无线局域网:1985年,FCC颁布的电波法 规为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如灾难恢复、临时商用系统和大型会议、军事临时组网等
17
3.1.5 无线局域网的需求(1)
吞吐量(throughput)
为了使容量最大化,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应尽可能高效地 利用无线媒体。
节点数(number
of nodes)
可能需要在多个蜂窝区中支持上百个节点。
与骨干LAN的连接(connection
3.无线接入点
无线接入点类似蜂窝结构中的基站,是无线局域网的
重要组成单元。它是一种特殊的站,通常处于BSA的 中心,固定不动。
无线接入点是具有无线网络接口的网络设备,其至少
应包括:
与分布式系统的接口(至少一个) 无线网络接口(至少一个)和相关软件 桥接软件、接入控制软件、管理软件等AP软件和网络软件
power consumption)
当使用无线网卡时,要求移动节点不间断地监视接入点 或不停地与基站频繁握手的MAC协议是不适当的。 因此,在不使用网络时,无线LAN应具有减少功率消耗 的功能,如进入睡眠模式等。
传输的安全性(transmission
security)
无线LAN在传输中可能很容易被干扰和被窃听。 要求无线LAN的设计必须达到即使在噪音环境下仍有可 靠的传输及应提供一些安全级别以避免被窃听。
局域网组网技术 第3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7ebef1bc960590c69ec37691.png)
第 3章
局域网操作系统与网络协议源自NetBEUI协议 3.5.2 NetBEUI协议
NetBEUI协议(扩展用户接口)的全称是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意思是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扩展用户接口。最初由IBM开发, 后来微软公司将NetBEUI协议进一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自1985开始将 NetBEUI协议作为其“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系统的基本通信协议, 应用在它的一系列产品,如DOS、LAN Manager、Windows 3.x和 Windows for Workgroup中。在Windows 95/98和Windows NT中, NetBEUI被作为缺省协议安装。
第 3章
局域网操作系统与网络协议
2008操作系统 3.2.5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
1.更强的控制能力 2.增强的保护 3.自修复NTFS文件系统 4.快速关机服务 5.SMB2网络文件系统 6.随机地址空间分布(ASLR) 7.Windows硬件错误架构(WHEA) 8.ServerCore 9.Win2008 IE安全 10.UAC
微软最早推出的专业网络操作系统是 Windows NT 3.51,后来升级为 Windows NT 3.0,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应,并成为当时网络操作系统老大 Novel Netware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2000操作系统 3.2.2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1.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专业版) 2.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服务器版) 3.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版) 4.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Windows 2000数据中心服务器版)
第3章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第3章局域网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e8a237a6c30c2258019e2e.png)
第3章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局域网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个人微机及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覆盖地理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如一个办公室、一栋大楼、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一个校园等,以便共享资源和交换信息。
局域网络一般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
局域网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30几年,但已经有了共享访问技术、交换技术、高速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并且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于1980年2月专门成立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802委员会)对局域网的标准进行研究,使局域网一开始就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并成为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熟技术。
3.1 局域网的概述3.1.1局域网的发展与标准化局域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夏威夷大学的Norman Abramson及其同事研制了一个名为ALOHA系统的无线电网络,这种共享公共传输信道模式的无线电网络,就是以太网的思想起源。
⏹1972年,Bell(贝尔)公司提出了两种环型局域网技术。
⏹1973年,Bob Metcalfe和David Boggs发明了总线型局域网技术。
⏹1980年,DEC(数字装备公司)、Inter(因特尔公司)和Xerox(施乐公司)共同制定了10Mb/s以太网标准规范,即Ethernet V1.0以太网规范。
⏹1980年2月IEEE成立了802委员会,专门研究局域网的标准化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标准, 如图3-1所示,且仍有新标准不断加入。
图3-1 IEEE802标准3.1.2局域网的组成一个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主要有:⏹网络服务器:提供不同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用户通过网络工作站来访问网络的资源,如各种PC 机⏹网络适配器:网卡⏹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及无线介质⏹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3.1.3局域网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局域网区别于一般的广域网,局域网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地理范围较小,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公里的区域范围之内。
局域网技术——精选推荐
![局域网技术——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c42c7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a.png)
第3章局域网技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个地理范围有限,将各种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局域网具有传输速率高、地理范围覆盖较小、误码率低等特点。
本章主要对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局域网相关的IEEE 802系列标准、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进行详细描述。
本章学习要求:u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局域网的分类;u掌握:IEEE 802.3和IEEE 802.5标准的特点;u了解:IEEE 802.4标准的特点;u掌握: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u掌握: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u了解:掌握IEEE 802.11系列标准规范;u了解:Ad Hoc网络的基本特点。
3.1 局域网概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地理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的办公楼群或校园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
按局域网的特性看,局域网可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
局域网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
一般可是一间办公室、一栋楼或一个校园区域等;2.数据传输率较高。
一般在1~100Mbps,光纤构建的局域网甚至可以达到1000Mbps;3.数据传输误码率较低。
误码率一般在10-8之间;4.易于组建和维护,且各站点间关系平等,非从属关系;5.相关网络技术易于理解。
如: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等。
对于局域网网络的分类,我们可以有着多种参照标准进行实施。
如:按照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等结构;按照工作模式分为:对等网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按照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局域网(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无线局域网(电波、微波、红外线等);按照信息交换方式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等;按照访问控制方法分为:以太网的CSMA/CD、令牌环网、FDDI网、ATM网等。
第3章 计算机局域网
![第3章 计算机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92d14ba8d1f34693daef3e47.png)
30
3.4.3 传统以太网标准
10Mbps 传统以太网4 个标准依次是: 10Base5:工作速率为 10Mbps,采用基带 信号,每个网段最长为 500m。 10Base2:工作速率为 10Mbps,采用基带 信号,每一个网段最长约为200m。 10Base-T:传输速率为10 Mbps,采用基 带信号,使用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编码也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 10Base-F:工作速率为 10Mbps,采用基 带信号,F 表示的是传输媒体光纤(Fiber)
31
3.4.5 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CSMA/CD)
交换式以太网
32
3.5 高速以太网
3.5.1快速以太网技术
标准为1995 年颁布的IEEE 802.3u,可支 持100M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与 10Base-T 一样可支持共享式与交换式两种使 用环境 。
33
40
3.6.2 无线局域网设备
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无线网络设 备主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 访问接入点、无线网桥,无线 路由器和天线,几乎所有的无 线网络产品中都自含无线发射 /接收功能。 接入点提供2.4GHz802.11b/g 或5.3GHz802.11a 频段
41
42
3.6.3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100Base-T 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协议
34
3.5.2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实际上包括支持光纤传输的IEEE 802.3z 和支持铜缆传输的IEEE 802.3ab 两大部分。
35
1.1000 Base-SX 标准 1000 Base-SX 采用芯径为62.5 μm 和50 μm 的多模光纤 。 2.1000 Base-LX 标准 (1)多模光纤 1000 Base-LX 可采用芯径为50 μm 和62.5 μm 的多模光纤 。 (2)单模光纤 1000 Base-LX 可采用芯径为9 μm 的单模光纤 。 3.1000 Base-CX 标准 1000 Base-CX 标准采用150 Ω平衡屏蔽双绞线(STP) 。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cdb0960b1c59eef9c7b4d3.png)
第3章 网络结构与互连设备
2.局域网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传输速率的不同,可以把局域网划分为四种:
● 程控小交换机管理的局域网; ● 局部区域网络; ● 高速局部区域网络; ● 宽带网。 这几类局域网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而分别发展 起来的, 它们的性能、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软/ 硬接口、传输介质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均有所区别。 详细性能指标在表3-l中给出。
(5) 网卡还能实现某些接口功能。 工作站从服务器中取出程序和数据以后,用自己的CPU和RAM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将结果再存到服务器中去。
(4) 网卡提供数据缓存能力。 从网络拓扑结构上来说,对等网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又可以是星型结构。 ● 网络拓扑结构; 另外,构成局域网的微机可以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如IBM兼容机与Apple公司的Macintosh系统就可以连接在一起。 3-2 计算机局域网的系统结构 ● 环境因素,如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节点间距等。 局域网一般由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络适配器(网卡)、传输介质和附属设备以及网络软件等部件组成。 如某校园网的文件服务器在作为文件服务器的同时,还充当了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域名(DNS)服务器和动态主机配 置协议(DHCP)服务器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器。 在小型局域网中,专用服务器结构既可以是总线型的,也可以是星型的。 通常用作工作站的机器是IBM PC和 Apple Macintosh等微机。 ● 系统传输时的可靠性要求; 这些微机通过插在其中的网卡,经传输介质与网络服务器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工作站向局域网请求服务并访问共享的资源。 3-2 计算机局域网的系统结构 ● 网络通信容量; 这些微机通过插在其中的网卡,经传输介质与网络服务器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工作站向局域网请求服务并访问共享的资源。 ● 网络通信容量; (2) 网卡实现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功能,包括网络存取控制、信息帧的发送与接收、差错校验、串并代码转换等。 这种结构的网络的优点表现为数据的保密性强,可以严格地对每一个工作站用户设置访问权限,可靠性好。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 对等式网络结构,也称为对等网。 内存是影响网络工作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说,主从式结构的网络中同时存在对等网的工作模式。 图3-2 以太网结构图 工作站从服务器中取出程序和数据以后,用自己的CPU和RAM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将结果再存到服务器中去。
第3章 局域网
![第3章 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bd2f723783c4bb4cf7ecd183.png)
3.3.4 局域网的第三层交换技术
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第二层的交换机与第三层的路由器
合二为一,使路由器根据第二层的地址转发数据包以达到快 速通讯的目的。由此产生的第三层交换机可以称之为路由器, 因为它可操作在网络协议的第三层,是一种路由理解设备并 起到决定路由的作用;也可称之为交换机,因为它的速度极
网络层
服务访问点 SAP () () () 逻辑链路控制LLC 介质访问控制MAC IEEE802 参考模型 的范围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传 输 媒 体
局域网802参考模型与OSI/RM的对比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1)信号的编码与译码;
(2)为进行同步用的前同步码的产生和去除;
(3)比特的传输与接收。
(2)交换式以太网不需要改变网络其他硬件(包括电缆和用
户的网卡),仅需要用交换机替代共享式HUB,节省用户网
络升级的费用。
3.3 交换式以太网
3.3.1 交换式以太网产生的背景
(3)在高速与低速网络间转换,实现不同网络的协同。 (4)同时提供多个通道,比传统的共享式集线器提供了更多 的带宽 (5)在时间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点,使得局域网交换机备受 青睐
些改动,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千兆比特以太网可以采用
四种传输介质,其物理层标准及其传输特性如表:
3.4.2 千兆比特以太网
标准 1000BASE-CX 1000BASE-T 1000BASE-SX 1000BASE-LX 介质类型 STP双绞线 5类UTP双绞线 多模光纤 多/单模光纤 62.5,50 62.5,50,5 光纤直径 最大传输距离 (m) 25 100 440,500 250,550,3000
3.2.3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3.局域网
![3.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d855c1d628ea81c758f578d1.png)
3.1.3 IEEE 802模型与协议 802模型与协议
IEEE 802模型是由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802委员会(或称802 工程)定义的局域网标准。 • • • • • • • • • • • • (1) 802.1:网络互联。 (2)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3) 802.3:采用CSMA/CD访问方式的网络(以太网)。 (4) 802.4:令牌总线局域网。 (5) 802.5:令牌环局域网。 (6) 802.6:城域网。 (7) 802.7:技术顾问组。 (8) 802.8:光纤技术顾问组。 (9) 802.9:集成话音数据网络。 (10) 802.10:网络安全。 (11) 802.11:无线局域网。 (12) 802.12:需求优先权访问局域网(100BaseVG-AnyLAN)。
(1) 10Base-5以太网 • 10Base-5以太网使用总线型拓扑结构,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每个网段上的最大 站点数为100个,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连接器类型为DB-15型连接器。 • 10Base-5以太网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主干,通过收发器电缆将主机连接到主干电 缆,收发器电缆又称为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电缆,一头是收发器,与主干 电缆连接,另外一头连接到主机网卡的DB-15型连接器,如图所示。
3. 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技术仍然是以太网技术,采用与十兆位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全/半双 工工作方式,CSMA/CD协议以及流量控制模式。由于该技术不改变传统以太网络 的帧结构、网络协议、桌面应用、操作系统以及布线系统,因此该技术的市场前景 十分好。虽然千兆位以太网也是一种高速局域网,但由于它发展得很快,还将继续 升级为10Gb以太网。 •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有两个标准:IEEE 802.3z和IEEE 802.3ab。 • 802.3z制定了关于1000Base-X标准,使用3种介质。 802.3z 1000Base-X 3 • (1) 1000Base-SX:SX表示短波。使用纤芯直径不同的多模光纤,传输距离为 275m和550m。 • (2) 1000Base-LX:LX表示长波。使用多模光纤,传输距离为550m,使用单模 光纤,传输距离为5Km。 • (3) 1000Base-CX:CX表示铜线。使用两对STP, 传输距离为25m。 • (4) 802.3ab制定了关于1000Base-T标准:使用4对5类UTP, 传输距离为100m 。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276e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8.png)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及组成;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3. 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原则,子网划分及配置方法;4. 让学生了解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组建简单的局域网;2.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局域网内的设备互联和网络配置;3. 培养学生解决局域网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技术,增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行为。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组建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的定义、特点与组成;- 常见局域网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及优缺点分析;- 网络传输介质及其选型。
2.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 IP地址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子网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跨网段通信原理及路由器配置。
3. 网络设备配置与局域网组建:-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局域网组建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局域网应用与维护:- 常见局域网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局域网故障分析与排除;- 局域网安全管理与维护。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局域网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第3周:网络设备配置与局域网组建;第4周:局域网应用与维护及实践操作。
局域网组建方法无线访问点的设置与管理
![局域网组建方法无线访问点的设置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b1e3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png)
局域网组建方法无线访问点的设置与管理一、引言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使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由多个计算机和设备组成。
为了便利用户的无线访问需求,设置无线访问点(Wireless Access Point,WAP)成为局域网中的常见需求。
本文将介绍无线访问点的设置与管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组建局域网。
二、无线访问点的选择在组建局域网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无线访问点。
以下是选择无线访问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网络覆盖范围:根据局域网的面积和信号覆盖需求,选择具有适当信号覆盖范围的无线访问点。
2. 速度和带宽需求:根据网络上的设备数量和使用需求,选择具备足够速度和带宽容量的无线访问点。
3. 安全性:选择支持各种加密协议和安全功能的无线访问点,以保护局域网的安全。
4. 管理功能:选择具备管理功能的无线访问点,以方便网络维护和设置。
三、无线访问点的设置选定合适的无线访问点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设置:1. 连接设置:将无线访问点与局域网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进行连接,使用合适的网线连接端口,并确保网络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
2. 电源连接:将无线访问点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并确保供电稳定。
3. IP地址设置:通过访问无线访问点管理界面,设置其IP地址。
根据局域网的需求,可选择手动设置IP地址或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自动获取IP地址。
4. 无线设置:在管理界面中,设置无线访问点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访问密码等。
可以根据需要启用隐藏SSID功能,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5. 安全设置:配置无线访问点的加密方式和密码,例如使用WPA2-PSK加密,并设定一个强密码来保护局域网的数据安全。
四、无线访问点的管理一旦无线访问点设置完成,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1.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无线访问点的硬件和软件状态,包括固件更新、驱动程序更新等,以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无线网络技术基础第3章无线局域网
![无线网络技术基础第3章无线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c5e4fd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9.png)
无线网络技术基础第3章无线局域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更是其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一项技术。
无线局域网,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局部区域内,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联网。
它让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连接网络,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无线局域网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 AP),它就像是一个中心枢纽,负责将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并接收来自无线终端设备的信号。
AP 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直接影响着无线局域网的使用体验。
其次是无线终端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通过内置的无线网卡与AP 进行通信。
然后还有网络控制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用于管理和控制无线局域网的运行。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通信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IEEE 80211 系列标准。
比如 80211b 标准,它在 24GHz 频段上运行,能够提供最高 11Mbps 的传输速率。
而 80211g 标准则在 24GHz 频段上实现了最高 54Mbps 的传输速率。
80211n 标准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 24GHz 和 5GHz 频段上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覆盖范围。
最新的 80211ac 标准则专注于 5GHz 频段,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局域网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的部署非常灵活。
不像有线网络需要铺设大量的网线,无线局域网只需要安装 AP 就可以覆盖一定的区域,这对于那些难以布线或者经常需要改变布局的场所,如会议室、商场等,非常方便。
其次,它能够支持移动办公。
用户可以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范围内自由移动,而不会中断网络连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无线局域网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后期的维护和扩展方面,相比有线网络具有明显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的组建和 管理(1、2)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几个重要概念 虚拟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实例分析例1、虚拟网组建实例应用 例2、局域网组建实例分析*家庭作业(讨论题)一、局域网概述(一)局域网概念:又称局部区域网,是指局限于相对小的空间,如 一栋建筑甚至一间办公室内由计算机和其他数字 通信设备构成的网络。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二)局域网分类(5) 1、按拓扑结构分类(4)总线型局域网 环型局域网 星型局域网 混合型局域网如下图图1、总线型拓扑结构图3、星型拓扑结构 图2、环型拓扑结构2、按访问控制方法分类(4)以太(ETHERNET)网 令牌环网(TOKEN RING) 令牌总线网(TOKEN BUS)高速局域网分类(3):高速以太网(>=1000Mb/s) FDDI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ATM网(异步传输模式)如下图图1 10Base-5以太网络的物理结构图2 令牌环网图3 令牌总线网图4 FDDI作为互联多个局域网的主干环网结构3、按局域网的工作模式架设方法分类(3) 对等式网络*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无盘工作站模式*:无软驱、无硬盘的工作站,所有联入局域网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储在局域网的文件服务器中。
如下图1)对等式网络:既P2P,不但方便连接两台以上的电脑,而且更关键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连接后双方可以互相访问,没有所谓的主机和客户机的差异。
如果连接的电脑数量较大,建议改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Win NT网络或Novell网络。
目前采用的流行的网络布线拓扑结构:总线型和星型。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system 简称C/S系统。
是一类按新的应用模式运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在这个应用模式中,用户只关心完整地解决自己的应用问题,而不关心这些应用问题由系统中哪台或哪几台计算机来完成。
在C/S系统中,能为应用提供服务(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拷贝服务,图象服务,通信管理服务等)的计算机或处理器,当其被请求服务时就成为服务器。
比较几张图片图1 对等网图2客户机/服务器网图2-2 客户机/服务器网图3 无盘工作站模式4、按网络操作系统分类网络操作系统(NOS):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分类:WINDOWS网*NETWARE网*3+OPEN网LAN MANGER网VINES网Linux,Unix网*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1、微软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 4.0 Serve 、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 ,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 等。
2、UNIX 系统版本主要有: Unix SUR4.0、HP-UX 11.0,SUN 的Solaris8.0等。
3、Linux 系统:中文版本的Linux ,如REDHAT(红帽子),红旗Linux 等。
4、其他,如:NetWare 类5、按传输介质分类(4)同轴电缆局域网 双绞线局域网 光纤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二、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局域网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1. 网络硬件(1)网络服务器 (2)网络工作站(3)网络设备,包括:网卡、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
(4)传输介质2.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可大致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以Ethernet (以太局域网)为例: 1)网络系统软件包括:网络协议--封装在以太网卡上的IEEE802.3 (CSMA/CD); 典型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 2000、Linux等。
2)网络应用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中包含的一些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例如,文件共享、IIS;专用的网络服务软件,如,通信软件、FTP、WEB服务、电子邮件等等。
三、几个重要概念以太网 MAC 地址*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以太网以太网::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
拓扑结构拓扑结构:: 总线型总线型、、星型星型以管理方便、容易扩展,容易查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接口的工作模式接口的工作模式::半双工传统局域网是在半双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时间只能传输单一方向的数据。
当两个方向的数据同时传输时,就会产生冲突,这会降低以太网的效率。
全双工采用点对点连接,这种安排没有冲突,因为它们使用双绞线中两个独立的线路。
网 络参 数 10B ase-2 10B ase-5 10B ase-T 10B ase-F 网段最大长度 185m 500m 100m 2000m 网络最大长度 925m 2500m 4个集线器 2个光集线器 表1、几种以太网络的指标和参数网站间最小距离 0.5m 2.5m 网段的最多结点数 30 100 拓扑结构 总线型 总线型 星型 星型 传输介质 细同轴电缆 粗同轴电缆 3类U T P 多模光纤 连接器 B N C -T A U I R J-45 ST 或SC 最多网段数55532、MAC 地址3、CSMA/CD四、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局域网概念:Virtual LAN --VLAN,它是以交换式网络为基础,把网络上的用户(终端设备)分为若干个逻辑工作组,每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
如下图原因分析:在局域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以三种方式进行:单播、组播和广播通信。
交换式网络采用的是点对点方式,但连接在一起的交换式网络中存在广播、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现有办公网络的工作速度缓慢、网络的安全性差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改造。
如下图优点:允许网络管理员使用软件实现按业务功能、网络应用、组织机构或其他任何需要,灵活地划分虚拟网,增加或删除虚拟网成员。
同一虚拟网上的成员不受物理网段的位置限制,组中的成员可以不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
如下图图1 虚拟局域网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图2 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成员实例应用部分例1、虚拟局域网实例应用:由四个集线器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
10个工作站分布在3个楼层中,构成3个局域网,即LAN1(A1,A2,A3,A4)、LAN2(B1,B2,B3,)和LAN3(C1,C2,C3)。
设因用户性质和需求发生变化,须将A1,A2,B1,C1四个节点,A3,B2,C2三个节点,A4,B3,C3三个节点划分为3个工作组。
要求:在不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及工作站物理连接的同时,希望限制接受广播信息的工作站数量,应如何实现上述要求?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和软件?答案原图集线器1集线器2集线器3集线器4A1A2A3A4B1B2B3C1C2C3图1 原先的局域网网络拓扑图LAN1LAN2LAN3答案:1)把图中的集线器换成局域网交换器。
2)利用交换器将该10个工作站划分成3个虚拟局域网:VLAN1(A1,A2,B1,C1),VLAN2(A3, B2,C2), VLAN3(A4, B3,C3)。
如下图交换机1交换机2交换机3交换机4A1A2A3A4B1B2B3C1C2C3图2改装后的网络拓扑图VLAN1VLAN2VLAN3交换机1交换机2 A1 A2 A3 A4交换机3交换机4B1VLAN1C1B2VLAN2C2 C3B3图2(2) 改装后的网络拓扑图VLAN3实例1-2 VLAN的应用案例说明:有一台16口交换机,有14台计算机要联网。
现在要求1-7 号机要互连,8-14号机要互连,但这两组机器不相连。
传统解决方法: 如果有两台8口交换机的话,这就根本不成问题了。
把两 组机器分别接在两个交换机上就是了。
但现在只有一台 交换机。
最简单的VLAN也就产生了。
如下图SWITCH1(/8)SWITCH2(/8)图1 传统建网方案1比较好的方法:把一组端口设为VLAN1,另一组设为VLAN2,这两组端口 就从物理上隔断了。
就象使用两个交换机一样。
如下图 。
问题: 与传统比较这种解决方案有什么优点?SWITCH1(/16) VLAN1 VLAN2如图 图2 改进建网方案2实例1-3 VLAN的应用案例(思考)说明:把上例扩大一倍。
一楼有一台16口交换机,有14台计算机 要联网。
二楼也有一台16口交换机,有14台计算机要联网。
要求一楼1-7号机和二楼1-7号机互连,一楼8-14和二楼814互连。
但这两组机器不相连。
传统解决方法(2): 方法1,如果有4台8口交换机就很简单了,多布两条双绞 线就OK。
方法2,如果不怕多布线的话,把一楼的1-7号机和二楼的 1-7号机接在一台交换机上,其他的接另一台上也行。
但 这时如有一台机器要改变所属网络的话,就要重新布线。
如下图二楼SWITCH3二楼SWITCH4一楼SWITCH1一楼SWITCH2图1 传统建网方案1二楼SWITCH3二楼SWITCH4一楼SWITCH1一楼SWITCH2图2 传统建网方案2比较好的方法:把一楼交换机的一组端口设为VLAN1,另一组设 为VLAN2;二楼交换机的一组端口设VLAN3,另一 组设VLAN4。
再加两条线连接VLAN1和VLAN3, VLAN2和VLAN4即可。
如下图。
如下图问题:与传统的组网方法比较优点在哪里?一楼SWITCH1二楼SWITCH2VLAN1VLAN2VLAN3VLAN4图3 改进建网方案3改进的方法:通过一根网线实现同一个虚拟网的连接。
两台相 同的交换机S1和S2:1-7口为VLAN1,8-14口为 VLAN2,15口为TRUNK。
把交换机S1和S2的15口互 连就可实现。
如下图:TRUNK端口 一楼SWITCH1二楼SWITCH2VLAN1VLAN2VLAN1VLAN2图4 改进建网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