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无人机

合集下载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2011-06-28海神纵观美军近几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无人机在战场的投入量越来越大,担负的任务也从战场侦察和监视扩展到海域巡逻、反潜战、对舰(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截听、目标精确定位、中继通信等领域,甚至扩展到战区空中导弹防御、心理战和网络中心战领域。

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平台,在信息化条件的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其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无人化战争”的生力军。

一、美军无人机发展的动因(一)军事需求的牵引是无人机发展的源动力未来战争形态将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力可能会成为战斗力诸要素中的首要要素。

美国国防部始终以提高美军全球感知能力为其终极目标。

无人机具有受气候条件限制少、昼夜可用、能突入危险地区上空长时间的实施监视与侦察以获取情报信息(包括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的信息)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的独特优势,成为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

“零伤亡”目标一直是美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美军发展无人机的外部原因。

现代空袭反空袭斗争异常激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遭受袭击后坠毁,人员伤亡依然不可避免。

无人机恰好可以适应美军战场上“零伤亡”的要求,不用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作战,就是被击落也不会有人员伤亡,所以美军把无人机列为未来实现“零伤亡”目标的首选武器。

“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理论是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武器装备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

美军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作战方式。

美军在不断的战争实践中摸索发现,无人机是实施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的一种能游刃有余于战场多个空间的重要作战平台和打击手段。

因为无人机本身所具有的探测与监视、指挥与通信、干扰与摧毁能力正好符合了美军网络中心战所需的要求,使得其成为美军实施作战的主要攻击手段之一。

(二)高新技术的进步是无人机发展的支撑点微电子、动力和隐身等高新技术的进步是军用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全球十大顶尖无人机

全球十大顶尖无人机

全球十大顶尖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

由于没有飞行员,无人机可以执行超越飞行员生理极限的或者危险的任务,比如长航时、大机动飞行或者在恶劣气象条件、战场等危险区域执行任务。

毋庸置疑,如今的无人机早已超出了所谓“遥控飞机”的概念,无人机在执行军事任务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让很多国家对它寄予厚望。

一,RQ-4A全球鹰无人机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飞行时间最长、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无人机,该机曾经创造且目前仍然保持着世界无人机领域的多项最高记录。

2003年8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美空军颁发了国家授权证书,允许美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系统在国内领空实施飞行任务,使“全球鹰”成为美国第一种获此殊荣的无人机系统。

除国内空域,“全球鹰”无人机还被授权在澳大利亚、葡萄牙、西班牙、苏格兰、丹麦、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委内瑞拉以及厄瓜多尔等国际空域进行飞行。

无人机专家称,这预示着无人机将可以像有人驾驶飞机一样“列队和飞行”。

二,X-47B无人机X-47B无人机是美国研发的最新型的无人机,它将是第一型实现航母起降的无人机,也是在30多年的时间里,首款在航母上飞行的全新型飞机。

X-47B无人机设计具有基本系统的各种能力,包括陆地操作、航空母舰操作以及自动空中加油。

该无人机还将验证重要任务的需求能力,例如持久监视和侦察、全天候精确跟踪以及固定或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

X-47B无人机能够支持各种先进无人机配置和军事作战性能。

三,HTV-2高超音速无人机美国于2010年4月在太平洋上空试飞的一种最新超音速无人驾驶战机,这种名为第二代“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HTV-2)的战机,可携带5吨重的物资,以超过音速5倍的速度在2小时内可抵达世界任何地方。

HTV-2的载重量为5吨,是目前飞得最快的战机。

这种黑色的楔型战机在2小时内可以飞行近1.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一半,而洲际导弹的射程只有5500公里至15000公里间。

浅析美军侦察型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发展

浅析美军侦察型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发展

浅析美军侦察型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发展作者:马震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4期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近些年,美国在作战任务上也做了巨大的改变,其无人机将作为首要的发展力量。

因此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使用及发展,本文将针对美军侦察型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发展详细分析.关键词:美军;侦察无人机;作战使用;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稳定,但局部仍动荡不安,摩擦冲突此起起伏。

伴随科技进步,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也悄然发生变革。

无人作战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

作为军事头号强国美军的无人机在现代化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已使其成为重要新型作战武器平台,纵观数场局部战争无人机作战比重成倍增加,在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自身发展和应用范围也越发广泛。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美军在战场上情报获取的主要来源是侦察型无人机,其类型从战略、现役、战术,甚至到单兵级别。

一、美军侦察型无人机作战的使用状况(一)美军无人机试验场应用在阿富汗美军在以往就已建立了多处无人机基地,早在阿富汗战场上,就实行以及部署大量无人机。

要说是在什么时候,美国有想在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区域设立无人机基地的想法,主要是源于反恐战争。

因此从那以后,无人机的使用越发让美军认识到其潜力是无限的,使得无人机地位也迅速提升,基地数量的设立随之增加[1]。

直到本-拉登被美军无人机偷袭之前,有很多基地核心人物被无人机击毙。

由于无人机使用性频繁的增加,让阿富汗不得不成为美军无人机的应用试验场。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手持式小型无人机也早已被美国海军熟练应用,对于周围的一些小型区域,能够进行全面侦查,有效采集相关影像。

因为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对于无人机使用依赖性极高,所以,一旦无人机不能使用,那么他们会立即采取撤退,取消作战。

(二)美军使用无人机实施反恐行动自美国“9.11”事件后,就成立了以美國为首的反恐联盟,掀起了一场场反恐战争。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军事无人驾驶技术在美国军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美国军队对无人侦察机的配备,逐步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兵种的系统。

对美国现役的主要无人机和目前的战斗使用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美国今后有可能使用的新的无人机和将来的战斗思想进行了概括。

本文论述了美国军事无人侦察机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战争对无人侦察机的新需求。

通过对现有美国微型及大、中型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装备数量,飞行高度,巡航速度,净重量,续航时间,动力装置等指标进行了归纳和归纳。

根据美国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状况,总结出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预测了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美军;无人机;军用1引言从美国于1964年第一次在越南战场上部署“火蜂式”无人驾驶飞机开始,从海湾和科索沃战场到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军事无人驾驶飞机(UAV)在战场上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如监视和侦察、目标跟踪、破坏评估和火力支援等。

最近几年,伴随着与无人驾驶飞机(以下简称为无人驾驶飞机)有关的各种技术的升级和改进,军事无人驾驶飞机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应用广泛、产品繁多的军工行业。

根据美国“真理之音”公布的资料,现在全世界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市场价值是28亿美金,而到了2025,这个数字有望达到95亿美金。

截至2018年,已有超过48个国家将150种型号用于军用,型号范围从体型如蜂鸟式的“大黄蜂”小型无人机到重量为6803公斤的“RQ-4 Global Order”。

目前,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多的无人侦察机的制造者,还是全球最大的无人侦察机制造和使用大国,更是全球首个将军事侦察机用于战争场景的大国,其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因此,深入了解美国空军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将有助于我国空军的研制和开发。

2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美国军队经历了波斯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际需要,并对其设备进行了持续的升级。

美军无人机通信数据链浅析

美军无人机通信数据链浅析
了超小型无人机、小型战术无人机和中高空长航
时无人机各自的通信数据链特点。
常见用途
VHF 0. 03 ~ 0. 3
0. 3 ~ 1
3. 3 常用通信频段
表 1 不同通信频段的常见用途和特点
波段 频率 / GHz
UHF
25
美军无人机通信数据链浅析
• 适合低功率和远距离的无人机通信
低成本的短程无人机视距链路
2 无人机系统组成
如图 1 所示,一个无人机系统由无人航空器、
任务包、人为因素、控制单元、显示、通信结构和后
勤补给几个部分组成,并与其他军队武器平台集
成,基于自动的 TPED 架构 ( Tasking, Processing,
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即通信结构,是连接无人
够对无人机的飞行航路、姿态以及机上的任务包
常用链路
1
2
3
超小型
无人机
表 2 不同类型无人机的通信数据链特点
常用频点 \ 频段
链路用途
RC 遥控
上行数 据 链, 传 输 数 字 式 遥 控 信
号。
常用的频点有 900 MHz 和 2. 4 GHz。
视频传输
下行数据链,传输图像信号。
常用的频点有 1. 3 GHz、2. 4 GHz
和 5. 8 GHz。
• 能够轻易穿透建筑和障碍物
• 常用于无人机通信
• 能够轻易穿透建筑和障碍物
5
C
4~8
宽带视距数据链




6
X
8 ~ 12
中程和远程无人机的视距链路、空中中继
链路
• 保留为军用
7
Ku
12 ~ 18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2010-2035路线图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2010-2035路线图

前言2001年10月,54架“猎人”和“影子”攻击型无人机投入作战运用。

由此,美国陆军的整场军事行动拉开帷幕。

今天,美国陆军装备的无人机已经超过了4000架,它们型号各异,功能不同,而且还在进一步列装之中。

近9年连绵不断的战火中,在支援部队作战的行动中,无人机系统作战运用的方式不断适应形势,发生着显著变化。

这种适应,不仅表现在当前无人机部队作战平台的剧增,而且也表现在无人机系统能力的不断扩展。

值此联合能力集成开发系统(JCIDS)文件对需求已经予以认可,官方计划业已立项之际,为未来的无人机系统需求做出通盘战略考虑的时刻,或是制定规划的时机已经来临。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10-2035)》为美国陆军研发、装备和在全谱作战中使用无人机系统提供了广阔视角,该路线图的主要理念将为持续学习和分析建立共同的基础。

我们将不断评估这些观点,质疑这些假设,对无人机系统能力的各个领域都予以开发。

该路线图将明确战斗功能概念,致力于完成基于能力的评估,并有助于新技术知情决策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通过综合实验和测试完成评估)。

最终,该路线图将回答这样的问题:“未来美国陆军需要具何种功能的无人机?”正如《美国陆军核心概念》所述,在这个持久冲突的年代里,为了在不确定的、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有效作战,领导者必须明察战场纵深态势,部队行动要不断适应形势变化以先发制人并保持主动,在广阔地域内持续作战时需具备远距离快速作战能力。

研发无人机系统,将其纳入到部队行动之中,将扩展陆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将提升陆军发现、定位和摧毁敌军的能力。

我们也希望,在危险的严酷环境下,未来的无人机系统能够有助于快速反应和持续保障。

该路线图为无人机系统发展及其与陆军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革命性途径,路线图划分为三个时间段:近期发展阶段(2010-2015年),中期发展阶段(2016-2025年)和远期发展阶段(2026-2035年)。

近期要在快速应用当前技术,满足陆战场需求的同时,关注当前无人机的能力差距。

美国-MQ-9“死神”无人攻击机

美国-MQ-9“死神”无人攻击机

MQ-9“死神”无人机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新型无人作战飞机,主要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还可以在山区和危险地区执行持久监视与侦察任务。

“死神”无人机装备电子光学设备、红外系统、微光电视和合成孔径雷达,具备很强的ISR能力和对地面目标攻击能力,并能在作战区域停留数小时,更加持久。

地执行任务。

而且“死神”无人机可为空中作战中心和地面部队收集、传输动态图像,帮助地面部队选用合适的装备进行作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火。

美国空军在其作战试验刚刚结束后,就决定将其投入实战,并于2007年3月组建了“死神”无人机攻击中队,即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第42航空攻击机中队,还成立了专门的“死神”无人机工作组,开始研究战术、训练机组人员和进行实战演练。

美国空军正式决定将MQ-9无人机命名为死神。

此前MQ-9一直被称为捕食者B,它也是美空军首款猎杀者无人机。

MQ-9“死神”无人机是在MQ-1“捕食者”基础上研制的,但两种机型区别很大,执行的任务也不同。

MQ-9死神使用一台功率为900马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翼展约20米,与A-10攻击机尺寸相当,可携带重约1360千克的武器,比“捕食者”的载重能力高10倍,最大飞行速度460千米/小时,比“捕食者”快2倍,可持续备战飞行15小时,空载时巡航飞行高度达15000米,满载时巡航飞行高度达9000米。

“死神”无人机载弹量大,装备6个武器挂架。

主要机载武器包括2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和4枚AGM-114“海尔法”空地导弹。

此外,还可携带227千克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113.5千克的小直径炸弹。

这些GPS制导武器使“死神”无人机在恶劣天气下也可精确打击目标。

2007年9月27日,美空军首架“死神”无人机被派往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

10月27日、11月6日,“死神”无人机分别首次向阿富汗武装分子发射了一枚“海尔法”空地导弹和一组激光制导炸弹。

截至2008年3月,美军利用“死神”无人机机载“海尔法”空地导弹和500磅激光制导炸弹对阿富汗境内16个目标实施了打击。

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正在研发一套新型软件,可以模拟飞行员的思维和判断。

只要装上它,无人机就变得好像有人驾驶一样。

这套名为飞行员意图智能分析系统的软件由美国施托特勒亨克联合公司研发,通过分析有人机起飞、降落和空中操纵的方式,以及整合从空中交通管制到飞机跑道的大量数据,它能够让无人机自己具备感知和判断其它飞机行为、并在不同场景下做出最合理反应的能力。

该公司CEO迪克・施托特勒举例说,如果无人机发现和其它飞机距离太近就会飞离。

美联社22日报道,700名女兵正在测试这款作战服。

与以往作战服相比,“新款女装”袖子较短、护膝位置较合适、整体设计更贴合女性线条。

多名退役和现役女兵评价,新款作战服可避免因“衣不合体”而无法投入战斗。

钱德拉·班克斯,27岁,是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老兵”的工作人员,先前两度赴伊拉克服役。

她说:“不合适的军装会使人变得脆弱,缺乏战斗力。

”美军“单兵作战系统执行办公室”军服部门女式作战服负责人之一西奎娜·鲁宾逊说,更合体的军装“可使人感觉更加专业,从而提升动力和表现水平”,作战服根据女性特点设计,比先前服装较窄、但不束身。

作战服由美国内蒂克士兵装备研发中心开发。

美联社22日报道,700名女兵正在测试这款作战服。

与以往作战服相比,“新款女装”袖子较短、护膝位置较合适、整体设计更贴合女性线条。

多名退役和现役女兵评价,新款作战服可避免因“衣不合体”而无法投入战斗。

钱德拉·班克斯,27岁,是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老兵”的工作人员,先前两度赴伊拉克服役。

她说:“不合适的军装会使人变得脆弱,缺乏战斗力。

”美军“单兵作战系统执行办公室”军服部门女式作战服负责人之一西奎娜·鲁宾逊说,更合体的军装“可使人感觉更加专业,从而提升动力和表现水平”,作战服根据女性特点设计,比先前服装较窄、但不束身。

作战服由美国内蒂克士兵装备研发中心开发。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作为现代战争中的新生力量,无人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

各军事强国都在不断挖掘无人机作战应用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领域。

其中,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人机系统数量最多、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无人机的作战使用经验也最丰富。

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先后发布了5版关于无人机的发展路线图,紧跟作战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不断修正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在美军发布的“2009-2034财年综合无人机系统路线图”中,美国又推出联合能力范围(JCA)的新概念,力图使其无人机的发展研制更贴近未来的作战需求。

自2001年以来,美军已在战场上装备了“猎手”、“大乌鸦”、“影子”、“全球鹰”、“捕食者”等各型无人机系统,主要被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投入使用了361架无人机。

美军对于无人机的需求正大幅增加,其执行飞行时间已超过50万小时。

这些无人机主要是用于监测、追踪,但现在美军发展的趋势是将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攻击地面目标(图1)的作战行动中,基本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

图1 无人机攻击界面随着作战任务的多样化,未来美军将列装更多型号及用途的无人机,本文主要罗列到目前为止美军列装的主要无人机装备及参数。

图2 MQ-1“捕食者”(Predator)MQ-1“捕食者”(Predator):空军总重:1020Kg有效载荷:200Kg续航时间:>24h/16h (带外挂)最大/巡航速度:220/130Km/h升限:7600m发动机: Rotax 914F功率:11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雷神AN/AAS-52、合成孔径雷达、诺斯罗普?格鲁门、AN/ZPQ-1武器:2 枚AGM-114图3 RQ-4“全球鹰”(Global Hawk)RQ-4“全球鹰”(Global Hawk):空军总重:12000Kg有效载荷:890Kg续航时间:32h最大/巡航速度:650/630Km/h升限:19000m发动机: AE-3007E推力:7600 磅力(劳斯莱斯)传感器: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图4 MQ-9“死神”(“捕食者”-B)MQ-9“死神”(“捕食者”B ):空军总重:4700Kg有效载荷:1700Kg续航时间:24h/4-20h (带外挂)最大/巡航速度:425/220Km/h升限:15000m发动机: TPE-331-10Y 功率900轴马力(霍尼韦尔)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 激光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武器:4枚220Kg量级或10枚110Kg量级的弹药图5 RQ-2B “先锋”(Pioneer)RQ-2B“先锋”(Pioneer):海军、海军陆战队总重:190Kg有效载荷:35Kg续航时间:5h最大/巡航速度:200/120Km/h升限:4500m发动机: SF 350,功率26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POP200/300图6 RQ-15“海王星”(Neptun e)RQ-15 “海王星”(Neptune):海军总重:59Kg有效载荷:9Kg续航时间:4h最大/巡航速度:115/110Km/h升限:2400m发动机: 2 冲程发动机功率1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图7 RQ-5A/MQ-5B “猎人”(Hunter)RQ-5A/MQ-5B“猎人”(Hunter):陆军总重:810Kg有效载荷:90Kg续航时间:18h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升限:12000m发动机:摩托固斯(×2),重油发动机(航空煤油) 功率57 马力×2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MOSP图8 RQ-7A/B“影子”200(shadow 200)RQ-7A/B“影子”200(Shadow 200):陆军总重:150Kg有效载荷:27Kg续航时间:5h最大/巡航速度:200/130Km/h升限:4300m发动机:AR-741 功率38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POP300 Tamam POP 300图9MQ-1C“天空勇士”(sky warrior)MQ-1C“天空勇士”(Sky Warrior)“增程/多用途”(ER/MP)无人机:陆军总重:1450Kg有效载荷:360/220Kg续航时间:40h(110Kg 有效载荷)最大/巡逻速度:240/110Km/h升限:7600m发动机:Thielert 柴油机功率13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 激光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SAR/MTI)武器: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GBU-44/B“蝰蛇打击”激光制导炸弹图10 RQ-8A/B“火力侦察兵”(Fire scout)RQ-8A/B“火力侦察兵”(Fire Sscout):海军、陆军总重:1430Kg有效载荷:270Kg续航时间:>6h最大速度:210Km/h升限:6000m发动机: 250-C20W 功率320轴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图11X-47BX-47B:海军、空军总重:21000Kg有效载荷:2000Kg续航时间:9h最大速度:850Km/h升限:12000m发动机: F100-PW-220U Power (SLS) 7600 lb传感器: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电子支援设备武器:炸弹图12 美军列装的微小型无人机目前“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理论是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武器装备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

美军无人机战法分析

美军无人机战法分析

美军无人机战法分析美国在《2007—2032无人机路线图》中详细规划了无人机作战的任务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无人机适合执行有一定复杂性的高风险军事作战任务,能较好填补人和巡航导弹之间的任务空白,随着自主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任务控制范围还会愈加广泛。

近年来,美军着力开发开放式软件结构、大数据融合体系的无人机攻击架构,人机交互感知规避技术、编队内同步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其无人机指控系统可以对多项复杂任务进行优先级分析,基于可利用资源进行任务自主规划,面向战场环境和有威胁火力点进行航路动态调整。

美军无人机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协同技术不断提高,无人机作战方法也随之不断创新。

一、超远距离延伸突防破击目前,美军在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军事行动方面,一般情况下无人机传感器、武器系统的资源控制权力仍然归有人机控制,无人机在有人机作战控制指令操作下,实行机动攻击。

无人机相当于有人机对外投放的态势感知工具、欺骗干扰设备、延伸打击武器。

在这种延伸协同攻击战术中,低成本的无人机作为空中编队的外围触角,为有人机核心主战模块提供战术支撑。

同时,无人机具备机动性能好、能耗低、成本低、体型小、续航远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5代战机数量有限、火力有限、规模有限、武器挂载量有限的战力不足问题。

2015年,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进行了“忠诚僚机”的技术研究。

同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利用一架无人化的F16战机与F35战机组成编队,无人机实现了自动巡航、自主跟踪、预防碰撞整等功能。

2015年至2017年美军先后实现了“海弗-空袭者”系列无人机试飞。

近期军事行动中,美军出动F35战机时,会在相关空域设定一定数量的伴随协同无人机,有效发挥了辅助支撑效能。

美军在研究中还发现,无人机能在有人机的指挥下实现部分自主和半自主作战功能,协助有人机做好毁伤评估,提供再次打击的必要性、可行性数据依据,进而再次规划任务和再次实施打击。

这种有人与无人的结合,以编队为整体实施作战,风险低、回报高、突击破防能力强,目标定位武器投放准,战场火力毁伤成效好。

美军加速装备小型便携无人机

美军加速装备小型便携无人机

美军加速装备小型便携无人机2009-08-18无人侦察机的使用已成为美国及其盟国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伊拉克大规模作战行动开始之前,美军无人机数量增加了35%。

去年春季,美国著名的无人机专家唐纳德·赫泽尔伍德上校称,美军在伊拉克所进行的战术行动大部分成功应归功于无人机,正是后者高效地发现了敌人的分队。

美军各军种目前都在使用无人机,而且其数量在持续增加:如果说2002年美军装备的无人机一共约200架,那么2008年已经达到近6000架。

小型便携式无人机不象大型无人机那样有名气。

但在近年来的军事冲突过程中它们的使用并不比自己的“老大哥”少。

尽管这种无人机似乎并不重要,但却是军队必需的。

用于装备小分队的迷你无人机是对“山那边”进行高效侦察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这种无人机占全部军用无人机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绝非偶然。

如果说大型无人机由象波音或诺斯罗普-格鲁曼这样的大公司设计和生产,那么小型无人机主要由相对较小的私营公司研制生产。

大部分迷你无人机军事合同与AeroVironment公司有关。

“短毛猎犬”无人机FQM-151“短毛猎犬”是美军最早使用的小型无人机之一。

AeroVironment公司早在1986年就开始研制该系统。

两年后向美国陆军交付第一批4架无人机用于试验和评估。

“短毛猎犬”无人机是便携式侦察和观察综合系统。

它可装于特种背囊中携行,重22公斤。

可以手持起飞。

有效载荷是可见光彩色电视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沙漠风暴”行动中使用了“短毛猎犬”无人机。

此前一共向各军事机构交付了约50架。

目前“短毛猎犬”已经逐步为“美洲狮”和“渡鸦”等AeroVironment公司研制的新型号所取代。

如果说,不久前美国陆军和海军用于采购迷你无人机的开支还不超过300万美元,那么近年来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例如,数年前美国陆军宣布招标采购1.25亿美元的550架重量不超过11.3公斤的袖珍无人机。

美国无人机发展现状

美国无人机发展现状

美国无人机发展现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是一种没有机组员的飞行器,由地面操控或者按照预编程序自主飞行。

自无人机问世以来,其在军事、商业以及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美国作为全球无人机技术的领先者,其无人机发展现状也备受关注。

在军事领域,美国的无人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研发和应用远超其他国家。

美国的军用无人机包括侦查无人机(Reconnaissance Drone)、武装无人机(Armed Drone)和侦察攻击无人机(MALE, Medium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MQ-1“捕食者”无人机,该无人机在美军的反恐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控制武装分子。

在商业领域,美国的无人机发展也日趋成熟。

例如,亚马逊公司计划使用无人机送货,该公司将无人机定为未来快递的重要交通工具。

此外,美国的无人机还被广泛用于农业、测绘、电力巡视、电影拍摄、环境监测等行业。

许多科技公司也投入巨资研发无人机技术,争夺无人机市场。

然而,美国的无人机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在军事应用中,无人机的使用引发了一些伦理和法律上的争议。

例如,美国政府对于使用无人机进行有争议的打击行动所造成的平民伤亡问题备受争议,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批评。

其次,在商业应用中,无人机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备受关注。

例如,无人机的隐私侵犯问题使得监管机构加强了对无人机的监管,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

此外,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以防止发生与有人机相撞的意外事件。

最后,美国的无人机技术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

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开展无人机研发和应用,如中国、以色列和英国等。

这些国家的无人机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总体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无人机技术最为先进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

在军事领域,美国的无人机在反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商业领域,美国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美军多旋翼无人机提升单兵战场感知能力

美军多旋翼无人机提升单兵战场感知能力

美军多旋翼无人机提升单兵战场感知能力美军作为无人机实战应用的鼻祖,无人系统作战理念和飞行平台作战性能都非常先进,广泛担负侦察、打击和支援类任务。

目前,美军正在将无人机作战从战略、战役级向战术级延伸,研发了“多旋翼无人机”系统,用于保障排、班、火力小组和士兵的地面作战需求。

作战概念先进:地面士兵获得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美军装备的无人作战平台主要应用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获取、侦察(C4ISTAR)领域,MQ-9“死神”等无人机也在担负火力打击任务,K-MAX 在电子战、攻击支援、网络通信中继等领域也开始投入实战部署。

但是这些无人作战行动以往大多在战役以上层次进行,美军对此并不满足,专门为战术级作战研发了多旋翼无人机系统。

多旋翼无人机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要求作战平台在全地形全天候条件下提供持续侦察监视能力,增强士兵在地面战斗中对所处战场空间的持续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这种作战概念强调“当前战场空间”,无人机要掌握从每天到几个月的战场态势,所获取战场信息只供普通士兵使用,专门保障战术领域的作战需求,而不是战役、战略等更高层次的C4ISR作战。

在所有地形条件下,“当前战场空间”在某一特定时刻都有某种距离限制,比如,在城市作战环境下,当前战场空间局限在半径15米左右的范围内,而在开放的沙漠环境下,当前战场空间可能在任何方向上都要超过1.6千米。

目前,美军地面部队使用的无人机型号虽然很多(详见表1),但是仍然不具备当前战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比如,海军陆战队小队使用的“扫描鹰”无人机长1.22米,翼展3.05米,全重15千克,续航力15~48小时,最大飞行高度4900米,可以将机翼折叠后放入贮藏箱进行战术部署,但是不能提供真正的稳定图像,不能实现“悬停和对地持续监视”(PaS),也不能在森林和密集街区等狭窄地形发射和降落。

对于地面作战的士兵而言,当前战场空间没有“时间窗口”,情报信息必须通过有协同关系的无人机操作员传递给士兵,由于战场的情报信息时效性非常强,比如有些无线电传送的敌方战术机动的图像信息可能在几秒中内过时,无人机操作员要将这情报传递给地面作战的士兵,就必须进行密切的作战协同。

全球鹰无人机简介

全球鹰无人机简介

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

概述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

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全球鹰”和“暗星”两个部分在内的“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分为三部分:设计,研制与试验,部署和评估。

相关厂商包括电气系统ES公司,信息科技IT公司,综合系统IS公司,舰船系统和构成公司。

简介“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

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

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

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

这是无人机首次完成这样的壮举。

飞行距离远也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

“全球鹰”的地面站和支援舱可使用一架C-5或两架C-17运送,“全球鹰”本身则不需要空运,因为其转场航程达25002千米,续航时间38小时,能飞到任何需要的目的地。

主要特点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飞行时间最长、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无人机,该机曾经创造且目前仍然保持着世界无人机领域的多项最高记录。

2003年8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美空军颁发了国家授权证书,允许美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系统在国内领空实施飞行任务,使“全球鹰”成为美国第一种获此殊荣的无人机系统。

[《简氏防务周刊》]美军无人机载荷的发展

[《简氏防务周刊》]美军无人机载荷的发展

[《简氏防务周刊》]美军无人机载荷的发展现代无人机在尺寸、重量、作战距离和高度上都有很大不同。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使用的微型无人机如航宇环境公司生产的“指针”无人机只有4千克重,通过手持发射的微型无人机起飞重量从10克~100千克不等,并主要用于执行排级的短程战术侦察任务,微型无人机所携带的全部载荷只有大约50克重。

师旅级执行侦察任务的战术无人机重量通常为150千克~500千克,根据无人机大小尺寸不同,所携带载荷重量为20千克~100千克。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高度约9144米,能够持续飞行24小时,所携带载荷重量约250~500千克。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如“全球鹰”能够执行高空侦察任务,飞行高度约18288米,能够持续飞行36小时,携带载荷重量约1000千克。

尺寸更大的无人机通常能够携带更大的载荷舱,从而使安装更多的传感器相对容易。

固定翼和更大型无人机稳定性更高、侦察能力能强,而更小型旋转翼或垂直起降无人机则具有更好的机动性。

早期战术无人机(TUAV)续航时间受所携带胶卷的限制,因为飞机需返回基地更换胶卷,从而耽搁了飞机获得图像的时间。

数字光电和红外传感器代替了早期安装胶卷的照相机,使无人机能够获得实时或近实时图像。

为满足军事需要,光电传感器发展很快。

通用原子公司生产的RQ-1“捕食者”无人机采用威斯凯姆公司生产的“眼球”视频和热成像仪,但为了使无人机具备激光指示目标能力,很快被雷神公司研制的AN/AAS-44所代替。

2002年,“捕食者”安装了雷神公司研制的AN/AAS-52多频谱目标指示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红外、彩色光电照相机和激光指示器。

美国陆军的RQ-7“影子”200无人机可携带载荷25千克,第二批次传感器设备是基于IAI公司嵌入式光电载荷研制的,安装彩色电荷耦合组件电视机和前视红外传感器。

无人机上将继续安装多波段传感器,用户需要多频谱和高频谱数字光电设备,数据输出更适合于自动目标识别设备,能够定位易逝和伪装目标。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随着小型无人机系统(smal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UAS)数量指数级的增长和相关技术的快速迭代,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使用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军及其盟友在空中、陆地和海上的利益。

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护美军及其盟友的利益,成为美国国防部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在一开始构思解决方案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所以美军各军种都上马了自己的反无人机系统项目,尝试解决反无人机系统威胁。

由于各军种间缺乏沟通,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跟上小型无人机系统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为应对愈发严峻的安全挑战,美国国防部意识到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统领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C-sUAS,counter small unmannedaircraft system)工作。

2019年11月,国防部指定陆军部成为C-sUAS 的执行机构,主要应对第1、2、3级无人机系统,并持续评估小型无人机系统威胁。

陆军部随后成立了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joint counter smal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office,JCO),组织协调C-sUAS 工作。

JCO 于2021年1月7日,发布《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于书伟摘 要:针对美国防部发布的《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综合考察21世纪以来美军关于反小型无人机系统的试验、演习以及智库报告、官方报道等文件资料,解析该战略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分析战略发布后美军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的后续动作,并对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评析。

关键词:美国国防部;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表1 美军无人机系统(UAS)等级表(第1、2、3级为小型无人机系统)[1]1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的主要内容1.1 美军面临的安全环境美军认为其竞争对手正在将小型无人机系统运用于军事用途,不论是国家行为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体,都致力于利用小型无人机系统打击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军事设施、武装力量、高层领导等在内的敌方目标。

美国无人机

美国无人机

伊朗军队12月初在其境内击落的美国RQ—170“哨兵”•RQ-170 哨兵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一种主要用于对特定目标进行侦查和监视的隐形无人机,也被称作“坎大哈野兽”。

它曾在持久自由行动中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内,有消息称它也将被部署在韩国。

•它沿用了无尾飞翼式飞机的设计理念,外形与B-2隐形轰炸机相似,就像是一只回飞镖。

与F-117A 隐形战斗机与B-2隐形轰炸机不同的是,RQ-170的机翼并没有遮蔽排气装置,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避免敏感部件进入飞机平台后遭遇操作损失,并最终导致这样的技术误入他人之手。

关于RQ-170与另一款正在研究中的无人机项目MQ-X的关系,美国空军上校向外界透露,RQ-170与MQ-X项目无关,后者目前正在确定隐形技术与发动机的选择,因此,RQ-170不会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MQ-1“捕食者”与MQ-9“收割者”(国内有人译为“死神”)无人机。

“哨兵”悄悄部署坎大哈•12月8日,伊朗军方通过国内电视台播出了伊朗防空部队声称在伊东部边境地区击落的一架RQ-170美国无人侦察机的画面。

美国五角大楼当天称,美国的专家正在对伊朗电视台播出的画面进行分析。

•RQ—170“哨兵”无人侦察机一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

这种类型的无人机可在5万英尺(1英尺约合0.3米)高空长时间悬停,通过携带的摄像和传感设备监视地面活动。

据称,在今年5月美国对本·拉登动手之前,就多次使用该型号无人侦察机收集情报。

有伊朗媒体报道称,这是RQ—170“哨兵”无人侦察机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击落,作为美中情局收集伊朗情报所使用的最为秘密的武器之一,该飞机被伊朗截获,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无异于一次重大打击。

•“哨兵”无人侦察机是美国最新型号的隐身无人机之一,在阿富汗战争、利比亚空袭,以及击毙本拉登和卡扎菲等行动中战功卓著。

伊朗通过破解哨兵无人侦察机,至少可以获得4种无人机的尖端技术。

但是,以伊朗目前的技术水平,仿造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性能
RQ-5A 总重:730Kg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11h 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 升限:12000m MQ-5B 总重:810Kg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18h 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 升限:12000m
发动机:摩托固斯(×2),重油发动机(航空煤油) 功率57马力×2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6 RQ-5A/MQ-5B“猎人”(Hunter)
陆军 背景
已交付80架/服役54架
RQ-5“猎人‛无人机,1999装备部队。2004 财年 RQ-5A 改 MQ-5B ,可携带‚蝰蛇‛和 BLU-108 两 种弹药。从2007财年开始,增程/多用途(ER/MP)无 人机逐步开始取代该机。‚猎人‛无人机预计服役到 2009年。
本部分将从5个方面介绍美军无人机路线图:
1
2 3 4 5 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无人机系统路线图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美军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美军已研制了上百种无人机系统,路线图涉及40种
参加四次局部战争的无人机有30多种 目前列装和计划发展的无人机主要有 10种左右
基本性能
总重:1430Kg 有效载荷:270Kg 续航时间:>6h 最大速度:210Km/h 升限:6000m 发动机: 250-C20W 功率 320轴马力 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2.2 “全球鹰‛海上演示型(GHMD)
海军
已交付2架/计划采购2架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2 RQ-4“全球鹰”(Global Hawk)
空军 背景
已交付12架/已计划采购61架
1998年2月,‚全球鹰‛完成首飞,2001年3 月由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项目转入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 两种型别: RQ-4A( 第 10 批次飞机 ) 和 RQ-4B( 第 20 、 30 、 40批次飞机)的尺寸和性能有差别。
美军‚2002~2027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Roadmap 2002~2027
美军‚2005~2030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Roadmap 2005~2030
美军‚2007~2032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System Roadmap 2007~2032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2.4 无人空战系统航母验证项目(UCAS-D)
海军/空军 计划采购2架(X-47B ) 背景
美军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项目, 起初 1999 年是空军和海军各自的原型机发展计划。 2004年合并成‚联合无人空战系统‛项目(J-UCAS) ,由空军牵头管理。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QDR) 后,转向海军并重组为‚无人空战系统航母验证‛ ( UCAS-D)计划,选用 (X-47B)验证机。定于 2009 年 11月飞行测试,航母上的试验将于2012年末完成。
基本性能
总重:1450Kg 有效载荷:360/220Kg 外挂 续航时间:40h(110Kg有效载荷) 最大/巡逻速度:240/110Km/h 升限:7600m 发动机:Thielert柴油机 功率135马力 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 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SAR/MTI) 武器: 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 GBU-44/B“蝰蛇打击‛激光制导炸弹
基本性能
总重:4700Kg 有效载荷:1700Kg 续航时间:24h/4-20h (带外挂) 最大/巡航速度:425/220Km/h 升限:15000m 发动机: TPE-331-10Y 功率 900轴马力(霍尼韦尔) 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 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 武器: 4枚220Kg量级或10枚110Kg量级的弹药
美军无人机 路线图
主 题

概述 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美军无人机路线图主要变化及分析 对我军无人机发展的思考



一、 概述
美军国防部于2000年l0月、2002年12月、2005年8月和2007年12月 分别发布了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
美军‚2000~2025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Roadmap 2000~2025
一、概述(续)
相继推出的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
1 2 3 4 美军对无人机系统的最新认识 美军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最新进展 美军对无人机系统的最新需求 美军无人机系统未来的发展进程
美军无人机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一、概述(续)
“路线图”解决的问题:
无人机系统能满足何种军事需求 为满足这些军事需求要发展哪些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何时能够实现
海军 背景
已交付15架/已计划采购75架
‚海王星‛海上发射和回收的小型无人机。 它装在一个 72×30×20 英寸的容器中,容器也是无 人机的压缩空气弹射发射器。‚海王星‛可由小型 水面舰艇发射,在开放水域回收。2002年1月原型机 做了首次飞行,2004年2月开始交付部队。
基本性能
总重:59Kg 有效载荷:9Kg 续航时间:4h 最大/巡航速度:115/110Km/h 升限:2400m 发动机: 2冲程发动机 功率15马力 传感器:光电/红外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8 MQ-1C“天空勇士‚(Sky Warrior)‚增程/多用途‛(ER/MP)无人机
陆军 背景
计划采购132架
MC-1C“天空勇士‛无人机由空军MQ-1“捕 食者‛无人机派生而来,作为旅级的地面战斗支援, 具有长时间侦察和攻击能力。 2004 财年开始获得拨 款,在200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2 试验验证无人机项目】
1.2.1 RQ-8A/B“火力侦察兵”(Fire Sscout)
海军/陆军
已交付5架/已计划采购192架
背景
RQ-8A“火力侦察兵‛2000年启动,2003年陆军 选 择 了 有 4 片 旋 翼 桨 叶 的 RQ-8B 作 为 其 ‚ 未 来 战 斗 系 统‛ (FCS)的 Ⅳ 级无人机,首批 2架原型机在 2006年交付。 美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选定了 MQ-8B型无人直升机来 实施侦察,目标定位和精确打击。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3 MQ-9“死神”(“捕食者”B )
空军 背景
已交付11架/已计划采购73架
MQ-9“死神‛是‚捕食者‛(Predator)改 型,主要用于对关键敏感目标的打击,也可作 为情报收集。 MQ-9 项目 2001 年首飞, 2004 年 空中作战司令部己部署到作战部队。
1.1.1 MQ-1“捕食者”(Predator)
空军 背景
已交付120架/已计划采购77架
1994年的先进概念技术演示(ACTD)项目, 1997年转变为空军项目。2001年,空军成功演示 了该机使用‚海尔法‛ (Hellfire) 反坦克导弹的能 力,并因此将其编号由RQ-1改为MQ-1。
基本性能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本节将从以下6个.3 1.4 1.5 1.6 已列装的无人机系统 试验验证无人机系统项目 微小型无人机系统 概念探索无人机系统 无人飞艇系统 各军兵种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 已列装的无人机系统】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4 RQ-2B“先锋”(Pioneer)
海军
已交付175架/33架可用/已停产
背景
1986年RQ-2B“先锋‛装备海军和海军 陆战队。该机最初装备作战舰艇,为火炮射击 提供弹着点观测,后来又用于执行侦察和监视 任务。海军已在2002财年停止该机的使用,并 将该系统转交给了海军陆战队。
基本性能
总重:190Kg 有效载荷:35Kg 续航时间:5h 最大/巡航速度:200/120Km/h 升限:4500m 发动机: SF 350,功率 26马力 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POP 200/300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5 RQ-15 “海王星”(Neptune)
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MOSP
二、美军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7 RQ-7A/B“影子”200(Shadow 200)
陆军
已交付232架/已计划采购392架
背景
陆军于1999年12月选择了RQ-7“影子‛200来 满足旅级部队的无人机需求,以支援地面机动指挥官。 2004 年 改 进 型 为 RQ-7B 。 2006 年 海 军 陆 战 队 选 择 ‚RQ-7B影子‛200代替‚先锋‛无人机,并从2007年 5月开始将13套(52架)装备无人机系统中队。
平台技术 通信技术 有效载荷等技术 处理器技术
制定“路线图” 的目的:
协助美军国防部决策者规划无人机研发与采办的长期战略 指导工业界有序地进行无人机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
一、概述(续) “路线图” 的框架:
前三版路线图框架基本一致 共6部分:
1.概述 2.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3.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4.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5.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6.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
第四版路线图框架变化较大 共7部分:
1.概述 2.战略规划和方针政策 3.互用性和标准 4.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5.组织工作 6.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7.国际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