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1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张文宏、雷开春,2008) o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o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Assimilation)(也称“同化论”)、“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Assimilation)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张文宏、雷开春,2008;杨菊华,2009) o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
“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
2010; Park, 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
(Simons 1901; Leonard & Kitsuse 1955 Spiro, 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 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Berbrier, 2002)④
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 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 1995)o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Milt on Gord on在研究美国的族群融合问题时,所提出的社会融合是理解与描述个体与族群、不同的代际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的最佳途径。他提出7个层面
来综合测量移民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合:(1)文化或行为的同化;事实上,文化
同化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而且还包括情绪表达与个人的价值观。
(2)社会结构的相互渗入或融合;(指与本地小圈子之间的交往);如果结构融合了,那么同化自然就形成了。结构融合是融合进程成熟度的重要指标。(3)族群
间通婚。(4)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的融合。(5)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6)族群间经济、就业、教育等领域歧视行为的消除。(7)公共事务的融合。
目前国内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主要仍然是参考国外的理论体系,既有参考美国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女口:任远、邬民乐,2006;张文宏、雷开春,2008;杨菊华, 2009;悦中山等,2009),也有借鉴欧洲社会学分析框架,特别是从社会融入或隔离
(socialinclusion/exclusion)的角度来展开的(嘎日达、黄匡时,2009)。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对社会融合的定义等不尽相同。相对来说,国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
国内学者社会融合测量维度
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体系
区隔甘舍
四、针对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相关思考
其一,我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问题。经典的社会融合理论以 及其他
相关理论都认为“向中产阶级或主流社会的融合”;而区隔融合理论则提出 了区隔化、分层化、有条件地保留了原迁出地文化的融合。那么对于中国社会而言, 其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看,区隔化融合是必然的,因为社会 本身就是阶级化分层的,不可能一致地要求所有流动人口都向着一个方向集聚、发 展和融合。但区隔化社会融合的极端结果却是可能产生移民的贫民窟 (在北京等主 要迁入地出现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可以被认为是雏形 )。
但不管其方向如何,至少有两点是可以作为判断性指标:从社会融合状况来看, 结构融
合与身份认同是最为关键的。从社会融合的结果来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应该是有益于流动人口发展的融合, 即迁移与流动人口的个人发展、各项社会福祉 与政治权利都得以充分保障。
其二、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 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
纳理论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进行阐述,
而自我认同或自我 接纳理论则成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的基础,因为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不 仅影响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认同,而且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接纳。 — 尢化适应 —* 社"适应
f ----- 7^ ----- *
1 1
1 社会Eli /字角
适应 固屯札所 语外表 曜住
时间 是E (V [k.i±入地 住
球*tit r 域视
各奸满意1 枷值
现.‘社令辱 朋岸JHM 箱仕社厘 与老家的联兹 政搭乘与 找赴哪矍人? 購留些电
多元共生认知
“多元共生”,是指一种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状态。要求设计必须与环境、 产品共生,符合生态规律,有益于环境与人的健康发展。设计系统从构思、材料、 实施、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共生的状态。
1、 对环境的尊重
2、 对人的关爱
3、 对产品的投入
4、 人与环境的互动
5、 可持续性的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即人类(城市)、科技、经 济、文化等多元要素和谐共生的城市。
多元共生城市的共生领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低碳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 绿色设施、生态社区、能源利用。
[.and use Spatial layout
上地利用
空何布局 Low-carbon industi>
低碳产业
W3娄兀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Eco*conumuiity 生态社仅
(rreeii building Green
fjiciliues
Green tjanspoHaliou 绿色殳通
Energy utilization 苍冰利用 Symbiosis Field
其生领域 1、集约土地策略一一多元混合,集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