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玻璃测试方法标准文摘
船用舷窗和矩形窗钢化安全玻璃非破坏性强度试验冲压法GB 3385-821 对象和使用范围本标准为执行ISO1095的舷窗玻璃和ISO3254的矩形窗玻璃规定了钢化安全玻璃非破坏性强度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ISO 48硫化橡胶硬度测定法〔硬度为30~85IRHD〕ISO 1095 船用舷窗钢化安全玻璃ISO 3254 船用矩形窗钢化安全玻璃3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的适当型式:a、A型:用于公称尺寸等于和大于250mm的舷窗玻璃和各种尺寸的矩形窗玻璃。
b、B型:用于公称尺寸200mm的舷窗玻璃。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94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9050-199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反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反射、吸收〕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反射〕比、半球辐射率和遮蔽系数的测定条件和计算公式。
2 测定条件2.1 试样2.1.1 一般建筑玻璃和单层窗玻璃构件的试样,均采用同材质玻璃的切片。
钠钙硅硼玻璃化分析方法GB/T 1549-94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 of Sada-lime-alumina and borosilicate glas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钠钙硅铝硼玻璃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钠钙硅铝硼玻璃如中碱玻璃、无碱玻璃及类似组成玻璃的化学分析。
2 引用标准GB 1347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3 一般规定3.1 对同一测定对象,有些规定了不同的测定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有争议时,以I法为仲裁法。
3.2 化学分析用的天平应准确至0.0001g;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
“ 恒重〞系指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2g。
材料的化学性能
d. 缺陷消除等
过程是连续的,而且同时伴随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常见的 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物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1. 分解反应——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1) 碳酸钙(石灰岩)在常温下升温至530oC将分解为CaO和 CO2 ,降温后在潮湿空气中又吸水生成 Ca(OH)2 ,所以大理石石 材不能用于高温环境 :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 2 ) H2 O → H2 ↑ + O2 ↑
第二章 材料化学性能与检测
化学性能 材料在受到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气氛 等)变化的影响,或与某些侵蚀性介质接触时产生化学反 应而引起的材料内部成分、结构和性能改变的现象,以及 材料的化学特征形成的有用功能。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材料在外界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时,其内部结 构和性能随之变化,即化学稳定性能(包括体积稳定); (2)材料在与侵蚀性介质(固、液、气相)接触时, 引起内部成分、结构、使用性能变化的反应性能,即抗腐 蚀性和活性; (3)利用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或能量交换形成的有用功 能,如 化学传感器等。
石英颗粒表面有断键, 并与空气中水汽作用生 成Si-OH键,与Na2O 相遇时发生离子交换:
O 2
Si 1 O
Na
2 O Na+的攻击-诱导效应
Si-OH
Si-O-Na
结 果
• 1处的化学键加强!2处的化学键减弱!
• Na2O “进攻”弱点——石英骨架“分 化”——形成聚合物。
其他硅酸盐材料有与玻璃类似的化学腐蚀特性。 当二氧化硅(尤其是无定性的 SiO2 )与碱液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 受到侵蚀:
3-药包材化学性能检验知识介绍(定稿) 陈水廷
三氧化二硼测定法 121℃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 玻璃颗粒在121℃耐水性测定法 砷、锑、铅、镉浸出量测定法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1
药用玻璃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化学性能检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检验项目 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121℃颗粒法耐水性 内表面耐水性 砷、锑、铅、镉浸出量 配备设备名称 分析天平,马弗炉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燥箱 高压蒸汽灭菌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三氧化二硼含量=
MV 0.03481 100 % G
式中: M——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mol/L); V——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G —— 称取样品的重量(g)。 0.03481—— 每 1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000mol/L]相当 的B2O3的质量,g。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8
结果的表示方法 计算滴定结果的平均值,以每克玻璃
颗粒消耗盐酸滴定液(0.02mol/L)的体积(ml)表示。 分级 玻璃颗粒的耐水性应根据盐酸滴定液(0.02mol/L) 的消耗量(ml)按下表进行分级。
表 玻璃颗粒试验的耐水性分级
玻璃耐水级别
1级
每克玻璃颗粒耗用盐酸滴定液(0.02mol/L)的 体积,ml
云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12
(一)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三氧化二硼的含量是提高玻璃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的主要成分,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其含量的提高,玻 璃的性能越好。三氧化二硼含量的测定既可控制玻璃 的使用性能,又能反映出玻璃成分的类型。
本法适用于各类药用玻璃包装材料三氧化二硼的含量 测定。
本法是将供试品经研磨、烘干后,用碱熔融和酸分解 后,加入碳酸钙使硼形成易溶于水的硼酸钙与其它杂 质元素分离。加入甘露醇使硼酸定量地转变为醇硼酸,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根据消耗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计算出三氧化二硼含量。
玻璃4-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此外,H2O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反应,而 导致玻璃网络骨架的破坏。 由于大多数玻璃都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这 就使得完全按实际条件来测定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变 得很困难。因此,采用强化实验条件的方法,如增 加试祥表面积、提高实验温度、加大侵蚀介质的浓 度等缩短测试时间。
三、测试仪器及设备
1.水浴锅 1台 2.酸式微量滴定管 1支 3.带盖聚四氟乙烯烧杯 6个 4.烘箱(公用)。 5.钢制研钵。6.筛子(孔尺寸0.42mm及0.25mm) 7.分析天平(公用) 8.水银温度计(100℃)1支 9.镊子1把 10.无水酒精 11.中性蒸馏水 12.0.01N标准盐酸 13.甲基红指示剂(0.1%) 14.磁铁1块 15. 量筒50m1 16.×5或×10放大镜
废;
特别是医用的包装瓶,如药瓶、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解而影响瓶中
药液的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这些玻璃制品的生产中必须严格检测其化学 稳定性,对于化学稳定性不合格的产品应禁止出厂。
测定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方法很多,如重量法、 滴定法、比色法等,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粉末法 和表面法。粉末法是在规定的粒度范围和条件下, 测定玻璃粉末的侵蚀量,表面法是在规定的测试 条件下测定玻璃制品单位表面的侵蚀程度。 本实验根据国际委员会推荐方法,采用德国 工业标准DIN12111测定玻璃的耐水性。
将0.42~0.25mm的玻璃粉末铺在光滑的白纸上, 用磁铁吸去研钵上落下的铁屑。
将玻璃粉末倒在倾斜光滑的木板上(其大小约为 70×50cm) ,用手轻敲木板的上部边缘,圆粒即滚 下。而扁粒停留在木板上弃去。将滚落下来的玻璃 颗粒撒在黑纸上,(借助放大镜)用镊子选取大小相 近的圆形颗粒,尖角的、较小的以及针状的颗粒弃 去。选好的颗粒用无水酒精洗掉粉尘,在 110~120℃的温度下烘干,装在磨口玻璃瓶中,存 在干燥器内备用。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实验二、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1 目的意义1.1 意义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也叫安定性,耐久性或抗蚀性,是指玻璃在各种自然气候条件下抵抗气体(包括大气)、水、细菌和在各种人工条件下抵抗各种酸液、碱液或其他化学试剂,药品溶液侵蚀破坏的能力。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玻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衡量玻璃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任何制品的任何用途都要求玻璃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当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差时,玻璃制品就不能使用。
如保温瓶等会因受水的作用成片脱落而影响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医用药瓶、安瓿、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入药液中而影响药液的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1.2 实验的目的2进一步理解玻璃被侵蚀的机理;②掌握粉末法测试玻璃耐水性的方法。
2 实验原理2.1 侵蚀机理侵蚀介质对玻璃的破坏过程是很复杂的。
就一般情况而论,当玻璃与侵蚀介质接触时,破坏机理可分为溶解和浸析两大类。
当溶解发生时,玻璃各组分以其在玻璃中存在的比例同时进入溶液(例如氢氧化物溶液、磷酸盐溶液、碳酸盐溶液、磷酸或氢氟酸等溶液)中,这种侵蚀也叫完全侵蚀。
当浸析发生时,只是玻璃中的某些组分溶入溶液中,其余部分残留在玻璃表面而形成化学稳定性较高的保护膜,玻璃的骨架没有被瓦解。
玻璃制品经常遇到的介质有气体与液体。
气体有CO2、SO3等。
液体有水(包括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酸液、碱液和盐类溶液等。
下面简单讨水介质对玻璃的侵蚀。
从实验知道,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对玻璃发生破坏作用时,都是水先与玻璃表面起反应。
因此可以说水是玻璃的最大“敌人”。
就目前情况而言,水能与任何一种玻璃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从微观角度来看,玻璃的内部是比较空旷的。
即玻璃网络结构内有很大空隙。
因此,当玻璃与侵蚀介质接触时,介质的某些分子或离子能从玻璃表面进入内部与玻璃内部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或者同玻璃结构网络进行反应。
反应结果,玻璃表面的Si-O键断裂,形成硅醇-OH基团,随着这一水化反应的继续,Si原子周围原有的四个桥氧全部成为OH,这就是H2O分子对硅氧骨架的直接破坏。
gbt65841997玻璃在98℃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
gbt65841997玻璃在98℃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GB/T 6584—1997 eqv ISO 719:1995玻璃在98℃耐水性的颗粒试验方法和分级Glass—Hydrolytic resistance of glass grains at 98℃—Method of testand classification颁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日期:1997-07-24实施日期:1998-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颗粒在98℃时耐水性测定方法。
耐水性是用单位质量玻璃析出的碱,所耗用酸的体积或换算成氧化钠质量来表示。
然后按本规定进行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玻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22-89 化学试剂盐酸GB 6682-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GB 12805-91 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GB 12806-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eqv ISO 1042:1983) GB 12808-91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eqv ISO 648:1977) GB/T 15723-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GB/T 15724.1-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烧杯GB/T 15724.2-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锥形烧杯GB/T 15724.3-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磨口烧瓶HG 3-958-76 化学试剂甲基红3 原理本试验方法是将玻璃作为一种玻璃颗粒材料进行的试验。
将2g尺寸为300~500 的玻璃颗粒,在98.纯水中浸泡60min。
通过分析浸出液计算水解浸蚀的程度。
4 试剂4.1 纯水(GB 6682):二级。
纯水应在经老化处理的烧杯中煮沸15min以上,以除去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
这种水可保存在具塞烧瓶中,在24h内其pH值不改变。
玻璃工艺学第五章
OH- OH- OH- OHOH- OH- OH- OHOH-
OH-
OH-
OH-
2.如果Na2O、CaO等碱性氧化物含量较少,这些薄层形成后就 不再发展;如果碱性氧化物含量较多,被吸附的水膜就变成了氢 氧化物的溶液,并进一步吸收水分,使玻璃表面受到破坏。
水气的侵蚀机理:
实践证明,对于玻璃来讲,水气比溶液对其侵蚀更大。 水溶液对玻璃的侵蚀是由于玻璃中的Na+与溶液中H+的交换, 当表面层中Na+逐渐减少后,使侵蚀变得缓慢,最后趋于停止。 但是,水气是以微粒水滴粘附在玻璃表面的。释放出的碱没 有被移走,而是在不断积累。随着侵蚀的进行,碱浓度越来越 大,使PH值上升,最后类似于碱,从而大大加速对玻璃的侵 蚀。 因此,水气对玻璃的侵蚀,先是以离子交换为主的释碱过程, 后来逐步过渡到以破坏网络结构为主的溶蚀过程。
2.过滤膜。
通常采用火山灰制备的CaO-Al2O3-B2O3-SiO2系统制 备微孔玻璃膜,该体系孔径单一并且孔径大小易于控 制。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
2.3表面状态的影响
介质对玻璃的侵蚀首先从玻璃表面开始。 通常可以用表面处理的方法改变玻璃的表面状态, 达到提高化学稳定性的目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一.从玻璃表面移除对侵蚀介质具有亲和力的成分, 如碱金属氧化物。通常采用酸性气体、水和酸性溶液 等来进行处理,使玻璃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高硅氧膜, 以提高化学稳定性。
2.2热处理的影响
在退火处理的过程中,玻璃当中的碱性氧化物要转 移到表面。
当酸性气体(比如SO2)存在的条件下,部分碱性氧 化物会被酸性气体中和,而形成“白霜”(主要为硫 酸钠),通常称为“硫霜化”。这部分白霜可以阻止 碱性氧化物的继续逸出,并且容易被除掉,因此提高 了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测试实验
此处添加标题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
此处添加标题
实验原理:通过测试 玻璃在不同环境下的 化学稳定性,了解其
性能和用途。
玻璃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反应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酸碱反应:玻璃在酸性 氧化还原反应:玻璃在 热反应:玻璃在高温环 光化学反应:玻璃在光 机械反应:玻璃在机械
应用于产品研发:为玻璃制品 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推动产 品创新。
04
应用于行业标准制定:为制定 玻璃化学稳定性测试的行业标 准提供参考。
05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穿戴实验服和手套,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化学物质
实验过程中,避免 眼睛直接接触化学
物质
实验过程中,避免 吸入化学物质
实验结束后,及时 清理实验台和实验 器具,避免化学物
样品处理:确保样品处理方法一致, 如清洗、干燥等
数据记录:确保数据记录准确无误, 如时间、浓度等
实验报告:确保实验报告格式一致, 如格式、内容等
实验总结
实验的收获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掌握了玻璃化学稳定性 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 加深了对玻璃化学稳定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添加标题
数据采集:使用仪器设备采集 实验数据
添加标题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等
添加标题
数据处理:使用软件对数据进 行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平滑
安瓿质量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用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试行)中性硼硅玻璃安瓿zhongxingboli anbuampoules made of neutral glass tubing本标准适用于色环和点刻痕易折中性玻璃安瓿。
【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应为无色透明或棕色透明;不应有明显的玻璃缺陷;任何部位不得有裂纹;点刻痕易折安瓿的色点应标记在刻痕上方中心,与中心线的偏差不得过±1.0mm。
【鉴别】*(1)线热膨胀系数取本品适量,照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ybb00212003)测定,线热膨胀系数应为(4~5)×10-6k-1(20℃~300℃)。
(2)三氧化二硼的含量取本品适量,照三氧化二硼测定法(ybb00232003)测定, b2o3的含量应为8%~12%(g/g)。
【121℃颗粒法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颗粒在121℃耐水性测定法和分级(ybb00252003)测定,应符合1级的要求。
【98℃颗粒法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颗粒在98℃耐水性测定法(ybb00362004)测定,应符合hgb1级的要求。
【内表面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121℃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和分级(ybb00242003)测定,应符合hc1级的要求。
【耐酸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耐沸腾盐酸浸蚀性测定法(ybb00342004)第一法测定,应符合1级的要求;或照玻璃耐沸腾盐酸浸蚀性测定法(ybb00342004)第二法测定,碱性氧化物的浸出量应小于等于100μg/dm2。
【耐碱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耐沸腾混合碱水溶液浸蚀性测定法(ybb00352004)测定,应符合2级的要求。
【内应力】取本品适量,照内应力测定法(ybb00162003)测定,退火后的最大永久应力造成的光程差不得过40nm/mm。
【圆跳动】取本品适量,照垂直轴偏差测定法(ybb00192003)测定,应符合表1规定。
玻璃实验讲义
玻璃成品检测实验讲义实验一玻璃密度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熟悉沉浮法的试验原理;2.掌握玻璃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沉浮法测定玻璃密度是基于与已知密度值的固体在密度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混合液中由于密度相等产生沉浮而比较测定的。
固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选择某种液体,其密度值岁温度升高呈线性减小,在常温下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固体试样时,已知密度值的标准试样与待测试样均浮在混合液的表面,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液的密度值逐渐减小,当与某固体试样的密度值相等时,固体试样便开始下沉。
若标准试样与待测试样在混合液中下沉时通过同一刻度线的温度分别为ts和tx,则二者的密度差△D按下式计算:△D=F(ts-tx)克/厘米3试样的绝对密度按下式计算:Dx=Ds+F(ts-tx)式中:Dx-待测试样的密度(克/厘米3)Ds-标准试样的密度(克/厘米3)F-标准试样的密度-温度系数ts-标准试样下沉通过刻度线时的温度(℃)tx-待测试样下沉通过刻度线时的温度(℃)也可选择在常温下比试样密度较小的混合液,通过冷却方法,测定试样在混合液中开始上浮的温度,即所谓降温法。
为简便起见,目前广泛需要升温法测定。
三、仪器与设备电热水浴槽温度计(1/50℃)平口试管四、试样和混合液的测定1.试样的制备供测定玻璃密度的试样要求均匀,没有条纹、气泡和结石等缺陷。
为了监控某种玻璃的生产,就取这种玻璃作为标准玻璃,如果是棒状最好是φ3×6mm,如果从制品上敲取,取长、宽、高约在3~4mm左右,形状规则一些。
避免与被册玻璃混淆。
试样必须良好退火,退火程度不同,密度也有变化。
标准啊样品密度可采用比重瓶法或排水法精密测定,精密度达到0.0001g/cm3。
标准试样与被册玻璃的密度差在0.003以内为最好,差别太大,实验时不易精确测量。
2.混合液的配置为了使供实验用的混合液密度值便于调节,一般采用具有不同密度值的两种液体混合而成。
玻璃瓶的质量标准
玻璃瓶的质量标准药用玻璃瓶的标准及标准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52条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和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管理办法、产品目录和药用要求与标准,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2年以来分期分批组织制定并发布了113项药品包装容器(材料) 标准(包括2004年计划发布标准) ,其中药用玻璃瓶包装容器(材料) 标准43项,标准数量占全部药包村标准总量的38%,标准范围覆盖了用于注射粉针剂、水针剂、输液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及冻干、疫苗、血液制品等各类剂型的药用玻璃瓶包装容器。
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善、规范的药用玻璃瓶标准化体系。
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对药用玻璃瓶包装容器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药品质量,加快同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和规范我国药品玻璃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药用玻璃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在药品包装材料领域占有很大比重,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能和优势,其标准对药品包装质量及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药用玻璃瓶的标准化体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制定药包材标准按材料划分,一种材料(品种) 一个标准的原则,药用玻璃瓶已经发布和待发布的标准共43项。
按标准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产品标准共23 项,其中已发布18 项,2004年计划发布5项;第二类试验方法标准17 项,其中已发布10项,2004 年计划发布7 项;第三类基础性标准共3 项,其中已发布1 项,2004 年待发布2 项。
第一类产品标准23 项,按产品类型共分为8种,其中《模制注射剂瓶》3 项《管制注射剂瓶》3 项《玻璃输液瓶》3 项《模制药瓶》3 项《管制药瓶》3 项,《管制口服液瓶》3 项,《安瓶》2项《玻璃药用管》3 项(注:该产品为加工各类管制瓶、安瓿的半成品) 。
4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表面涂以对玻璃具有良好粘附力, 对侵蚀介质有低亲和力的物质。可涂有 机物与无机物。
第4章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4.2.4 温度和压力
•
一般说,温度升高侵蚀加快。每温高10℃, 侵蚀速度增加50-150%,100℃以上,侵蚀 作用始终是剧烈的,只有含锆多的玻璃才 是稳定的。
• 压力提高,一方面使侵蚀介质的吸附加 快,侵蚀速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使侵蚀 物回收能力增加使扩散减慢,则降低侵 蚀速度。 在低压下,影响不显著,高压(29.4~ 98×105Pa)下,玻璃在短时间内遭剧烈 的破坏。
4.1 侵蚀机理(掌握)
第4章 4.1.1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侵蚀剂的分类 ☺ 只能改变、破坏或溶解玻璃结构组成中的 R2O和RO等 ☺ 不仅对上述氧化物起作用,而且也对玻璃 结构中的硅氧骨架起作用的物质。 4.1.2 水对玻璃的侵蚀 侵蚀过程 • 开始于H2O中H+和玻璃中的Na+进行交换,之 后进行的是水化、中和三个反应。 • H2O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起反应而生 成[Si(OH)4]极性分子,最后形成一层 SiO2·XH2O薄膜,称硅酸凝胶保护膜。当 PH<8时此膜较稳定,能阻挡侵蚀过程,称 自抑制作用。
第4章 4.1.4 过程 ① ②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碱对玻璃的侵蚀 反应如下
碱中的OH-集中在玻璃表面,并把玻璃中各 种阳离子吸附于玻璃的表面。 OH-直接破坏网络结构,使Si-O键断裂。
③
产生的硅氧群最后变成硅酸离子或与吸附 于表面上的阳离子形成硅酸盐,并逐渐溶 解于碱液中。
-Si-O+HO-Si-
4)含有少量的Li2O取代Na2O,可提高化稳性。 5)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氧化物时,其化稳 性比单一的要好,混合碱效应。
国家药用包装容器(材料)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用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试行)替代原中性硼硅玻璃安瓿本标准适用于色环和点刻痕易折中性玻璃安瓿。
【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应为无色透明或棕色透明;不应有明显的玻璃缺陷;任何部位不得有裂纹;点刻痕易折安瓿的色点应标记在刻痕上方中心,与中心线的偏差不得过±1.0mm。
【鉴别】*()线热膨胀系数取本品适量,照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测定,线热膨胀系数不得大于×(℃~300℃)。
()三氧化二硼的含量取本品适量,照三氧化二硼测定法()测定,的含量不得小于()。
【℃颗粒法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颗粒在121℃耐水性测定法和分级()测定,应符合级的要求。
【℃颗粒法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颗粒在98℃耐水性测定法()测定,应符合级的要求。
【内表面耐水性】取本品适量,照121℃内表面耐水性测定法和分级()测定,应符合级的要求。
【耐酸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耐沸腾盐酸浸蚀性测定法()第一法测定,应符合级的要求;或照玻璃耐沸腾盐酸浸蚀性测定法()第二法测定,碱性氧化物的浸出量应小于等于μ。
【耐碱性】*取本品适量,照玻璃耐沸腾混合碱水溶液浸蚀性测定法()测定,应符合级的要求。
【内应力】取本品适量,照内应力测定法()测定,退火后的最大永久应力造成的光程差不得过。
【圆跳动】取本品适量,照垂直轴偏差测定法()测定,应符合表规定。
【折断力】取本品适量,照附件Ⅱ规定的方法检测,安瓿折断力应符合表﹑表规定的值,安瓿折断后,断面应平整。
【砷、锑、铅、镉浸出量】*取本品适量,照砷、锑、铅、镉浸出量测定法()测定,砷、锑、铅、镉浸出含量限度为:≤;≤;≤;≤。
附件一: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为全项检验和部分项目检验。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产品注册()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后,重新生产()监督抽验()产品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产品批准注册后,药包材生产、使用企业在原料产地、添加剂、生产工艺等没有变更的情形下,可按标准的要求,进行除"*"外项目检验。
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水的接触条件下能够保持其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的能力。
水是普遍存在的物质,其对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分子的渗透性和化学反应性,二是水分子对材料的物理损伤。
材料的耐水性主要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特性、硬度和表面涂层有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材料的耐水性能。
金属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耐水性。
一些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在水中能够保持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然而,一些低质量的钢铁产品容易生锈。
此外,水分中的溶解氧也会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因此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的耐水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许多塑料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等都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而其他一些塑料材料,如聚酯(PET)和聚碳酸酯(PC)等则对水易吸湿,导致材料退色、变形或破裂。
木材材料:天然木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季节性膨胀和收缩特性。
机械强度高的木材,如硬木,耐水性较好;相对而言,软木等木材耐水性较差。
为了提高木材的耐水性,常常需要采用防腐或防水处理方法。
玻璃材料:玻璃是一种无机非晶态材料,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难溶于水的特性。
因此,玻璃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能。
但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特别是高温水中,也会使玻璃产生微小的溶解或腐蚀。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颗粒经过烧结而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难溶于水的特性,因此耐水性较好。
但一些陶瓷制品中,如瓷砖和陶瓷饰品,由于其表面常常存在细小的裂缝,容易吸湿膨胀,从而导致材料损坏。
总之,材料的耐水性是一个综合性能,对不同材料来说具有不同的指标和标准。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防水处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玻璃耐水煮树脂及油墨建议配方
玻璃耐水煮树脂及油墨建议配方玻璃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它具有透明、坚固、抗腐蚀等特点。
为了提升玻璃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可以在玻璃表面涂覆耐水煮树脂及油墨。
耐水煮树脂是一种特殊的树脂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水、耐化学物质腐蚀等特点。
它可以保护玻璃表面并提高其耐候性和耐磨性。
油墨则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有色的图案或字迹,增加玻璃的美观性。
下面是关于玻璃耐水煮树脂及油墨的配方建议:1.耐水煮树脂配方建议:(1)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耐水煮树脂材料,可以提供较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牌号的环氧树脂。
(2)交联剂:为了提高树脂的耐水性能,可以添加适量的交联剂。
常用的交联剂有多种选择,例如高锰酸钾、乙二胺等。
(3)溶剂:树脂的粘度较高,为了使其涂覆均匀,可以添加适量的溶剂进行稀释。
可选用醇类、酯类或酮类溶剂。
(4)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防黄剂、增稠剂、抗老化剂等。
2.油墨配方建议:(1)颜料:选择适合玻璃表面涂料的颜料,如有机颜料、纳米颜料、金属颜料等。
根据需要,可以混合使用多种颜料,以实现所需的颜色。
(2)树脂:选择适合与颜料相容性好的树脂。
常用的树脂有丙烯酸树脂、乙烯醇树脂、酦酯树脂等。
(3)溶剂:树脂的粘度较高,为了使其涂覆均匀,可以添加适量的溶剂进行稀释。
可选用醇类、酯类或酮类溶剂。
(4)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增稠剂、防黏剂、增色剂等。
以上只是给出的一些建议配方,具体的配方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制备配方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环境友好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并进行充分的实验验证,以确保配方的稳定性和性能的满足。
此外,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还需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耐水煮树脂及油墨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测试误差
对于 1 至 2 级水解级的玻璃,在相同 条件下测定出两种结果,其相对误差不大 于10%,对于3至5级水解级的玻璃,其 相对误差不大于5%。
研缸和冲头的结构图
烘箱
恒温水浴养护箱
实验四 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滴定法)
概
述
玻璃抵抗水、酸、碱、盐、大气等介质侵蚀的 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玻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 衡量玻璃制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差时,平板玻璃在仓库储存或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受潮 而粘片,光学仪器玻璃会因发霉生斑而影响透光性和 成像质量,严重时甚至报废,特别是医用的包装瓶, 如药瓶、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解而影响瓶中药液的 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必 须严格测定其化学稳定性,对于化学稳定性不合格的 产品应禁止出厂。
将三份试样的结果取平 消耗0.01N HCl(ml)/g玻璃 析出Na2Omg/g玻璃
1 2
0~0.10 0.10以上~0.20
0~0.031 0.031以上 ~0.062 0.062以上 ~0.264 0.264以上~0.62 0.62以上~1.08
五、测试结果表示
以溶液中析出的 Na2O 含量的多少换算成每 g 玻璃析出 Na2O的量,并确定玻璃的耐水等级。 Na2O含量按下式计算: Na2Omg/g玻璃=0.01N×(V—V1)×30.99 =(V—V1)×0.3099 式中V——滴定25ml试液所需0.01N标准盐酸的用量 (ml); V1——滴定25ml空白试液所需0.01N标准盐酸的 用量(m1); 30.99------1毫克当量所含Na2O毫克数。
三、测试仪器及设备
1.水浴锅 1台 2.酸式微量滴定管 1支 3.带盖聚四氟四烯烧杯 6个 4.烘箱(公用)。 5.钢制研钵。6.筛子(孔尺寸0.42mm及0.25mm) 7.分析天平(公用) 8.水银温度计(100℃)1支 9.镊子1把 10.无水酒精 11.中性蒸馏水 12.0.01N标准盐酸 13.甲基红指示剂(0.1%) 14.磁铁1块 15. 量筒50m1 16.×5或×10放大镜
—Si—O—Na++H+OH-交换—Si—OH+NaOH OH —Si—OH+3/2 H+OH-水化 HO—Si—OH OH Si(OH)4+NaOH中和[Si(OH)3O]-Na++H2O
这三个反应互为因果,循环进行,而总的速度取决于离子交换反应式。 侵蚀的结果是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
此外, H2O 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反应, 而导致玻璃网络骨架的破坏。 由于大多数玻璃都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这就使得完全按实际条件来测定玻璃的化学稳定 性变得很困难。因此,采用强化实验条件的方法, 如增加试祥表面积、提高实验温度、加大侵蚀介 质的浓度等缩短测试时间。
测定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方法很多, 如重量法、滴定法、比色法等,目前工 业上最常用的粉末法和表面法。粉末法 是在规定的粒度范围和条件下,测定玻 璃粉末的侵蚀量,表面法是在规定的测 试条件下测定玻璃制品单位表面的侵蚀 程度。 本实验根据国际委员会推荐方法, 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12111测定玻璃 的耐水性
一、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玻璃抗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了解水对玻 璃的侵蚀过程,并掌握其测试方法。
二、方法原理
本方法根据酸碱中和原理,采用强化试验,模拟 自然条件下的侵蚀过程,用粉末法进行玻璃耐水性的 测定。 当侵蚀介质作用于玻璃时,玻璃就会受到侵蚀, 其受侵蚀的程度取决于玻璃的组成和结构。一般工业 玻璃的组成为 Na2O—CaO—SiO2 系统,水对它的侵 蚀过程可用下面三个反应式来描述。
2.操作方法:
用分析天平称取试样 2.0000g 三份,分别放入三个塑 料烧杯中,用量筒分别加入 50ml 蒸馏水,轻敲烧杯,使玻 璃粉末均匀地铺在瓶底上,盖好盖,将烧杯平稳地浸入沸水 浴中,浸入深度以过液面为限。在水浴恢复沸腾后,保持 60min,然后将烧杯浸入冷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在此过 程中,要确保烧杯盖上挥发冷凝水全部流入烧杯,并很好地 摇匀。用移液管吸取25ml溶液,置入100ml锥形瓶内,加 入两滴甲基红溶液,用0.01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记录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3
4 5
0.20以上~0.85
0.85以上~2.00 2.00以上~3.50
一般不考虑玻璃密度对有效表面积的影 响, 如果玻璃密度小于 2.30g/cm3 或大于 2.7g/ cm3,为了保持一定的样品表面积, 则需要对样品称量进行修正。 测试所用去离子水不得含重金属离子,电 导率须在 110-4/cm 以下。使用前要在石 英容器中煮沸除去二氧化碳。
将0.42~0.25mm的玻璃粉末铺在光滑的白 纸上,用磁铁吸去研钵上落下的铁屑。 将玻璃粉末倒在倾斜光滑的木板上 (其大小约 为70×50cm),用手轻敲木板的上部边缘,圆 粒即滚下。而扁粒停留在木板上弃去。将滚落下 来的玻璃颗粒撒在黑纸上,(借助放大镜 ) 用镊 子选取大小相近的圆形颗粒,尖角的、较小的以 及针状的颗粒弃去。选好的颗粒用无水酒精洗掉 粉尘,在110~120℃的温度下烘干,装在磨口 玻璃瓶中,存在干燥器内备用。
四、测试步骤
1.试样制备 称取50g待测试样、用蒸馏水充分洗净,干燥后。 分成 5 份。每次取一份试样 ( 约 10g) 在钢制研钵 ( 如 图 示 ) 中 破 碎 , 用 筛 孔 尺 寸 为 0.42mm 及 0.25mm 标准筛过筛,在 0.42mm 筛上面的玻 璃试样重新破碎,过筛,直到全部通过 0.42mm 筛。如此操作数次、每次破碎及过筛 时间都要一致,直至留在 0.25mm 筛上的玻璃 粉末约 15g 左右,移去 0.42mm 筛后再激烈筛 分5min,以便除去过细的细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