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新生隐球菌嗜中枢性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廖 万清
( 上 海长征 医院皮肤 病与 真 菌病研 究所 全 军真菌病 重 点 实验 室 第二 军 医大 学 附属 长 征 医院皮肤 科 , 上 海
【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病原宿 主相互作用 ; 毒力 因子 【 中图分类号】 R 3 7 9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3 . 3 8 2 7 ( 2 0 1 4 ) 0 9 - 0 1 8 2 - 0 4
中国 真菌 学 杂志 2 0 1 4年 6月 第 9卷 第 3期
Hale Waihona Puke C h i n J My c o l , J u n e 2 0 1 4, V o l 9, N o . 3
・
综 述 ・
新 生 隐球 菌 嗜 中枢 性 感 染 机 制 的研 究 进 展
法振 宗 方伟 顾 菊林
2 0 0 0 0 3 )
【 摘 要】 新生隐球 菌是 临床 上最重要 的侵袭性病原真菌之一 , 可感染免 疫抑制 和免疫正 常人群引发具 有致命威 胁 的隐球
菌性脑膜脑炎 。近年来 , 隐球菌嗜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机制研究取得 了长足 的进 展 , 隐球 菌参与侵袭 中枢神经系统 的相关 毒力 因子及多条宿主细胞应答信号通路相继被发现。
s y s t e m ,r e s u h i n g i n d e v a s t a t i n g me n i n g o e n c e p h a l i t i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Ne u r o t r o p i s m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研究进展
203 ) 0 4 3
( 二军医大学 微生物学教研室 , 海 第 上
摘
要
新 生 隐 球 茵 为 环 境 中的 真 菌 , 引起 免 疫 损 伤 患 者 脑 膜 脑 炎的 主 要 病 原 体 。 新 生 隐球 茵 有 毒 株 能 够 是
快 速 适应 宿主 环境 的诸 多 变 化 , 变基 因/ 白的 表 达 , 用 多 种 策略 在 宿 主 防御 和 治 疗 药 物 的 压 力 下 可 塑 性 改 蛋 利
( ec Tah& R s i.o c b l y eodMi e .Dv fMioi o ,Scn l r og .Me.U i, h n hi 0 43 d n. S ag a 20 3 )
Abtat Cyt ocsno r a s( n s nev om na fn u ; tspeo iat ahgnta cue m nn s c r o cu e om n C )i a n i n e t gs ii rdm nn ptoe t ass ei- r pc f r lu h
地 适 应 和 生存 , 在 宿 主 不 同的 组 织 器 官 中顽 强 生存 , 些 免 疫 系统 完好 的 宿 主 也 不 能 幸 免 。 新 生 隐球 菌 应 并 某 用 伪 装 躲 避 识 别 、 避 固有 免 疫 和 适 应 性 免 疫 应 答 、 变 细 胞 内转 运 等 手 段 使 病 原 体 穿越 天 然 屏 障 在 脑 中生 逃 改
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munity is demonstrable in mice with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mun,1993,61(5):1990-1995.2Fidel PL J r,Lynch ME,Sobel JD.Effects of preinduced Candida2 specific systemic cell2mediated immunity on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2 didiasis.Infect Immun,1994,62(3):1032-1038.3Fidel PL J r,Lynch ME,Sobel JD.Circulating CD4and CD8T cells have little impact on host defense against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2 didiasis.Infect Immun,1995,63(7):2403-2408.4Cantorna M,Mook D,Balish E.Resistance of congenitally immun2 odeficient gnotobiotic mice to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mun, 1990,58(11):3813-3815.5Fidel PL J r,Lynch ME,Conaway DH,et al.Mice immunized by pri2 mary vaginal Candi da albicans infection develop acquired vaginal mu2 cosal immunity.Infect Immun,1995,63(2):547-553.6Taylor BN,Saavedra M,Fidel PL J r.Local Th1/Th2cytokine pro2 duction during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potential importanc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2beta.Med Mycol,2000,38(6):419 -431.7Saavedra M,Taylor B,Lukacs N,et al.Local production of chemokines during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mun, 1999,67(11):5820-5826.8Wormley FL J r,Chaiban J,Fidel PL J r.Cell adhesion molecule and lymphocyte activation marker expression during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mun,2001,69(8):5072-5079.9Polonelli L,De Bernardis F,Conti S,et al.Idiotypic intravaginal vaccination to protect against candidal vaginitis by secretory,yeast killer toxin2like anti2idiotypic antibodies.J Immunol,1994,152(6):3175-3182.10de Bernardis F,Santoni G,Boccanera M,et al.Local anticandidalimmune responses in a rat model of vaginal infection by and protection against Candi da albicans.Infect Immun,2000,68(6):3297-3304.11Fong IW,McCleary P,Read S.Cellular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refractory vulvovaginal moniliasis.Am J Obstet Gynecol, 1992,166(3):887-890.12Nawrot U,Grzybek2Hryncewicz K,Z ielska U,et al.The study of cell2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in 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2000,29(2):89-94.13Fidel PL J r,Lynch ME,Sobel JD.Candida2specific Th12type re2 sponsiveness in mice with experimental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2 mun,1993,61(10):4202-4207.14Fidel PL J r,Lynch ME,Redondo2Lopez V,et al.Systemic cell2me2 diated immune reactivity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2 didiasis.J Infect Dis,1993,168(6):1458-1465.15Weissenbacher S,Witkin SS,Tolbert V,et al.Value of Candid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vaginal cytokine analysis for the differ2 ential diagnosis of women with recurrent vulvovaginitis.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2000,8(5-6):244-247.16Mathur S,K oistinen GV,Horger EO3rd,et al.Humoral immunity in vaginal candidiasis.Infect Immun,1977,15(1):287-294.17Rigg D,Miller MM,Metzger W J.Recurrent allergic vulvovaginitis: treatment with Candi da albicans allergen immunotherapy.Am J Obstet Gynecol,1990,162(2):332-336.18Moraes PS,de Lima G oiaba S,Taketomi EA.Candi da albicans al2 lergen immunotherapy in recurrent vaginal candidiasis.J Investig Al2 lergol Clin Immunol,2000,10(5):305-309.(收稿日期:2002-02-01)・综述・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刘卫兵岳喜昂温海摘要近年来,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其毒性因子方面。
新生隐球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疾病病程相关性研究
新生隐球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疾病病程相关性研究雷文知;桑军军;潘炜华;廖万清【摘要】Objective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derived cytokines in macrophag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 mouse model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ose cytokines in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mouse. Methods A mouse model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halatio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through one nostril. On day 1,4,7, 11,14,18,21 after inoculation,the infected lung were observed by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Macrophage-derived cytokines(IL-6、IL-8、TGF-β、TNF-α)were detected by RT-PCR. Result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few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dis-tributed in lung on 4 days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on 7 days after infec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flammatory cellular infiltration in the lung tissue on 11 days and a large number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 granuloma on 14 days after infection. At 18 and 21 days,diffuse distributio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 the lung and the lung necrosis were observ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GF-βand IL-6 reached to the peak at 14 days,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Conclusion TGF-βwa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the anti-fungal immunity in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 mouse.%目的:通过检测新生隐球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感染小鼠疾病病程的作用。
新生隐球菌氧传感途径的研究进展
0 引
言
环境分 离株 属 于格 鲁 比变种 。 在致 病过 程 中, 新 生 隐球 菌 必须 适 应 与其 自然 生存 环境 差别很 大 的宿 主环 境 。新 生隐球 菌 与毒力 相 关 的主 要 因素有 荚膜 、 黑 素及 在 宿 主体 温下 生长
211243418_基因编辑技术在新生隐球菌研究中的进展
㊃综述㊃基因编辑技术在新生隐球菌研究中的进展彭薪元孔庆涛桑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南京210002]ʌ关键词ɔ新生隐球菌;基因枪;电转化;C R S I P R-C a s9系统ʌ中图分类号ɔ R379.5ʌ文献标志码ɔ A ʌ文章编号ɔ1673-3827(2023)18-0167-05新生隐球菌(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C. n e o f o r m a n 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㊁鸽粪等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酵母菌,在易感患者中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㊂全球每年约有近25万例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其中约18.1万人死亡[2]㊂近20年来,我国的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但是隐球菌病的治疗药物种类有限,只有三大类药物:唑类㊁多烯和氟胞嘧啶,毒副作用相对较大[4]㊂研发新型抗隐球菌药物,需要更好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以解析新生隐球菌的生长繁殖㊁毒力和致病性的新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㊂本文旨在对相关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的综述,主要集中在不同转化方式及C R I S P R-C a s9基因编辑技术在新生隐球菌中的应用,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了解和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促进新生隐球菌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㊂1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技术的现状及挑战基因编辑是对特定位点进行有目的的改造㊂其原理是引入外源核酸分子,并在目标位点造成双链断裂(D N A d o u b l e-s t r a n d b r e a k s,D S B s),利用细胞自身D N A修复机制产生同源重组(h o m o l o-g o u s r e c o m b i n a t i o n,H R)或者非同源末端连接(n o n-h o m o l o g y e n d j o i n i n g,N H E J)㊂N H E J会插入缺失导致移码突变,适用于诱导基因突变[5],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1630)作者简介:彭薪元,女(汉族),博士研究生在读.E-m a i l:x i n y u a n-p e n g@s m a i l.n j u.e d u.c n通信作者:桑红,E-m a i l:s a n g h o n g@n j u.e d u.c n也很容易产生错误,使外源基因片段的异位整合,导致多余或丢失碱基,H R利用模板D N A引导重建过程,用筛选标记基因替换目的基因,出现错误概率比N H E J更低㊂在真菌基因编辑操作中,将外源核酸分子递送和整合到真菌基因组上具有难度,外周刚性的细胞壁会阻止外来生物分子的进入,新生隐球菌细胞壁外有一层多糖荚膜,进一步加大了破细胞壁的难度㊂不同物种的D N A修复机制存在本质的差异, N H E J是多数真菌中的主要D N A修复途径[6],因此,新生隐球菌同源重组率不高㊂据报道,也可通过敲除N H E J相关基因(如k u)[7],提高同源重组率㊂但是k u敲除菌株后期需要与野生型杂交来恢复D N A修复机制(N H E J)㊂而且k u80在人类感染期间表达增加,与新生隐球菌毒力相关[8],k u80突变株的使用可能会干扰毒力相关研究,同时k u80突变株在小鼠感染模型中不太成功[9]㊂因此,k u敲除菌株未广泛使用㊂新生隐球菌同源重组率也与血清型[10]㊁转化方式[11]以及同源臂长度有关㊂同源臂的长度与同源重组率正相关[12],但增加同源臂的长度也会增加载体的长度,加大载体构建难度㊂筛选标记则与转化子的稳定性有关,一般来说药物抗性标记较营养缺陷型标记转化更稳定㊂新生隐球菌常用的筛选标记包括营养缺陷型标记[10](U R A5和A D E2)和药物抗性标记[13] (N A T㊁N E O㊁G418和H Y G)㊂在基因回补过程中,由于重新引入的营养缺陷型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回补株在毒力方面可能会与野生株不同,影响毒力相关基因功能检测㊂尽管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在转化及同源重组率等方面存在挑战,但是其多为单倍体(血清型A㊁血清型D),有明确的有㊃761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4月第18卷第2期 C h i n J M y c o l,A p r i l2023,V o l1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性期[14],因此其基因编辑效率比常规的二倍体菌株(白念珠菌)高,二倍体真菌必须先分离为单倍体,基因编辑后再复性为双倍体㊂新生隐球菌中的血清型A D菌株则[15]为血清型A与血清型D菌株的杂合体,多为非整倍体,基因组不稳定,较少作为基因编辑研究对象㊂2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中常用转化方式真菌转化的常见方法有聚乙二醇(p o l y e t h y-l e n e g l y c o l,P E 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㊁电穿孔㊁基因枪法㊁根癌农杆菌介导(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m e d i a-t e d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MT)的转化等,不同转化方式的转化频率也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新生隐球菌中常用的转化方式㊂2.1 P E 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P E 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通过胞壁降解酶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p r o t o p l a s t),在P E G 诱导下促进原生质体吸收外源D N A㊂真菌细胞壁结构㊁聚合物的比例㊁孢子和菌丝的细胞壁组成不同[16],这种差异阻碍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标准化,转化效率相差较大,很难获得完全无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对于新生隐球菌,荚膜和细胞壁的双重保护又使其比子囊类真菌更为坚固,单纯的P E G 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是低效的㊂国内课题组报道,可通过P E G介导的L i A c(醋酸锂)法[17]使隐球菌菌体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性状态,此时隐球菌能够摄取外源性D N A㊂此方法无需任何特殊仪器,成本低,操作简单,但转化效率有待考证㊂2.2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利用根癌农杆菌的T i质粒及V i r基因家族的表达,将T-D N A及外源D N A 一起整合至宿主基因组㊂与传统方法相比,AMT 基本上不需要获得原生质体,转化效率相对较高,且转化子稳定,T-D N A插入稳定性接近100% [18]㊂其转化效率在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中可以达到98.4%[19],甚至是99.5%[20]㊂但AMT在新生隐球菌中尚未用于靶向基因替换[10],也未观察到同源重组㊂因此在新生隐球菌研究中通常不用于基因功能表征[21]研究,可用于前期突变体库的构建[22]㊂2.3电穿孔法和基因枪法电穿孔和基因枪法是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中常用的两种转化方式㊂电穿孔法利用高压脉冲,在真菌质膜上形成可修复的瞬时通道,使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㊂在血清型D菌株中,电穿孔转化的同源重组频率仅为0.001%~0.1%[11]k u80Δ突变菌株可使电穿孔转化同源重组率提高至75% [23]㊂基因枪法又称生物转化技术,是将外源D N A 包裹在微小的金粒或钨粒上,在高压下高速射入真菌细胞㊂基因枪在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菌株的同源重组频率在2%和50%之间,而D型菌株的频率在1%和4%之间[24],实现10%左右的同源重组率;k uΔ突变体在基因枪转化后,几乎可达100%的同源重组率[7]㊂电穿孔和基因枪法各有优劣,基因枪法转化时间短,可实现多个质粒共转化,同源重组频率比电穿孔法高,同时转化的细胞更稳定,但其成本造价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电穿孔与基因枪相比,获得的转化体不稳定,但L i n等[23]发现使用药物抗性标记可以极大提升电穿孔稳定转化的频率,使其成为新生隐球菌的基因编辑一种低成本的方法㊂3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中C R I S P R-C a s9系统的应用C R I S P R-C a s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基因序列重复片段,称为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 l u s t e r r e g u l a r l y i n t e r s p a c e d s h o r t p a l i n d r o m i c r e p e a t s);第二个部分为C a s蛋白,也称为C R I S P R 相关蛋白(C R I S P R-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 i n s),该蛋白如同分子剪刀可以将D N A切断,形成D N A双链断裂[25]㊂研究人员利用其原理,设计出带有短 引导 序列的R N A(g u i d e R N A,g R N A)匹配想要编辑的基因,用于识别D N A序列并与基因组中特定的D N A目标序列结合㊂g R N A同时与C a s酶结合,C a s酶则可以在目标位置切割D N A㊂一旦D N A被切割,可以利用细胞自身的D N A修复机制添加或删除遗传物质片段,如引入双链[7]D N A 模板用作同源重组的修复模板㊂C R I S P R-C a s9来源于化脓性链球菌,属于I I 型C R I S P R-C a s系统,由C a s9蛋白和单导向R N A (s i n g l e-g u i d e R N A,s g R N A)组成,s g R N A是特异性地引导C a s9结合到靶D N A序列上所必需的[26]㊂c r R N A和t r a c r R N A配对形成一个二聚体结构,该结构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C a s9蛋白形成核酸蛋白复合物(R N P),二聚体通过识别P AM序列前20n t核苷酸,引导C a s蛋白到目标基因位点㊃861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4月第18卷第2期 C h i n J M y c o l,A p r i l2023,V o l1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产生断裂㊂其中,t r a c r R N A和c r R N A作为两种g R N A或融合在一起形成s g R N A㊂c r R N A作用于靶向目标D N A,与D N A序列结合;t r a c r R N A 则与C a s9蛋白结合㊂t r a c r R N A是一种反式编码小R N A,由C R I S P R基因座上游120b p区域转录而来,位于C R I S P R的互补链上,与C R I S P R基因座间隔子附近的重复区域(p r o t o s p a c e r a d j a c e n t m o t i f,P AM)几乎完美地互补㊂如前所述,电穿孔转化新生隐球菌的同源重组频率较低,而高同源重组率载体构建也具有难度,基因枪法昂贵的成本制约其大范围推广㊂C R I S P R-C a s9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㊂C R I S P R-C a s9可在目标基因中形成双链断裂,使同源重组率升高,在血清型A菌株中获得突变体的成功率达70%[27];在血清型D菌株中同源重组率可至20%~90%[28]㊂在C R I S P R/C a s9介导中,同源臂长度与重组效率两者并不一定是正相关,较短的同源臂也能实现同源重组,降低了同源载体的构建难度,同时电穿孔可以将C R I S P R-C a s9系统递到隐球菌中㊂因此,利用电穿孔和C R I S P R-C a s9进行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有着重大的意义㊂但C R I S P R-C a s9在转化完成后在细胞中持续表达,会发生脱靶效应,也就是C R I S P R-C a s系统对非靶标位点进行编辑,导致不可控的基因突变㊂g R N A与目标基因组中某些相似性序列的错配是导致脱靶效应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新生隐球菌基因组较小,存在与g R N A相似序列(20b p)有一定可能性,但几率较低㊂持续存在的g R N A也会在后续验证基因功能实验中靶向回补的基因,影响回补成功率;另外,P AM序列是c r R N A引导C a s 蛋白正确识别目标序列的必要条件,而P AM序列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有限,制约了基因编辑的适用范围;同时,C R I S P R/C a s9在真核生物中表达还需要R N A聚合酶I I和I I I启动子分别转录C a s9蛋白的m R N A和s g R N A,U6启动子是表达s g R N A最常用的一种启动子,现由W a n g等[29]克隆鉴定得到新生隐球菌J E C21(血清型D)及H99(血清型A)菌株的U6启动子㊂3.1 自杀 式C R S I P R-C a s9系统相关前沿研究着力解决C R S I P R-C a s9系统转化后持续存在的相关问题㊂在一项研究中报道[28]了一种C R I S P R-C a s9系统在编辑完成后自行消除的方法㊂通过将g D N A和C a s9顺式排列到缺失构建体的同源臂的一侧,使其自动双交叉分解和降解[30]㊂这种方法可以在新生隐球菌中有效地生成一个插入缺失突变,也可以经同源性修复,有效地进行靶向基因敲除㊂大约50%的突变体g D N A和C a s9在转化后分解,使后续的基因回补验证功能得以实现,并有可能减少脱靶效应㊂研究人员后续[31]又设计了一体化设计,利用两个反向限制性位点(B s p Q I)使引入目标序列的只需两对引物和一轮P C R,同时融合克隆技术使所需的时间大大减少,并排除了限制性位点的限制㊂见图1㊂图1 自杀式 C R S I P R-C a s9系统原理[28]F i g.1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t h e s u i c i d e C R I S P R-C a s9s y s t e m[28]3.2线性化C R I S P R-C a s9片段L i n等[32]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电穿孔结合瞬时C R I S P R-C a s9系统转化系统,通过将线性化的载体电转化进入细胞,以解决转化子基因组中C a s9的随机整合问题,与使用携带集成C R I S P R-C a s9元件(环形质粒)的方式相比,线性化的D N A 独立片段(s g R N A㊁C a s9)会被细胞内的核酸酶消除,可以进一步减少脱靶效应㊂但也由于其更容易被消化,转化效率较环状质粒低㊂3.3 C R I S P R-C a s9/R N P复合物R N P[33]复合体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是在体外将纯化的C a s蛋白和s g R N A预先组装成具有活性的C R I S P R/C a s R N P复合物,再将其通过电穿孔导入细胞中,导入的R N P s具有完整活性,当它进入细胞后能够立即发挥功能,快速切割目标位点的D N A㊂由于外源导入的C a s9蛋白和s g R N A半衰期相对较短,在R N P复合物完成对靶位点的切割后,细胞启动修复机制,R N P复合物在体内自然降解,从而使外源D N A不整合在目标基因组上,达到 无痕编辑 的目的㊂C a s9-s g R N A复合物进入细胞后能直接发挥作用,无需任何物种特异性表达方㊃961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4月第18卷第2期 C h i n J M y c o l,A p r i l2023,V o l1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式(如U6启动子的选择)或递送㊂然而,较高的成本使这种方法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㊂A r r a s等[27]也实现了不使用R N A聚合酶Ⅲ启动子(U6启动子)进行g D N A转录,在g D N A的末端添加了两个核酶基因㊂转录后,片段经历自裂解,释放出未改变的g R N A分子[34],使得任何启动子都可用于g D N A转录㊂4展望C R I S P R-C a s9基因组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真核生物[35],包括真菌病原体[36],如白念珠菌[37-38],烟曲霉[39]和新生隐球菌等㊂C R I P S R-C a s9的出现正在为隐球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带来新的活力㊂隐球菌感染临床治疗已有25年没有新型的治疗药物[40],同时耐药率显著升高,使情况更加严峻,其临床治疗发展缓慢的原因,与新生隐球菌基因编辑手段的匮乏密切相关,迫切需要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探究其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的作用,阐明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㊂参考文献[1]P A R K B J,WA N N E MU E H L E R K A,MA R S T O N B J,e ta l.E s t i m a t i o n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g l ob a l b u r d e n o fc r y p t o c o c c a lm e n i n g i t i s a m o n g p e r s o n s l i v i n g w i t h H I V/A I D S[J].A I D S,2009,23(4):525-530.[2]R A J A S I N G H AM R,S M I T H R M,P A R K B J,e t a l.G l o b-a lb u r d e n o f d i s e a s e o f H I V-a s s oc i a t ed c r y p t o c o c c a l me n i n g i-t i s:a n u p d a t e d a n a l y s i s[J].L a n c e t I n f e c t D i s,2017,17(8): 873-881.[3]H O N G N,C H E N M,X U N,e t a l.G e n o t y p i c d i v e r s i t y a n da n t i f u n g a l s u s c e p t ib i l i t y o f C r y p t o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i s o l a t e sf r o m p a e d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i n C h i n a[J].M y c o s e s,2019,62(2):171-180.[4]I Y E R K R,R E V I E N M,F U C,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f o r c r y p t o c o c c a l i n f e c t i o n:c h a l l e ng e s,a d v a n c e s a n d f u t u r eo u t l o o k[J].N a t u r e R e v i e w s.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21,19(7): 454-466.[5]D OM I N G U E Z A A,L I M W A,Q I L S.B e y o n d e d i t i n g:r e-p u r p o s i n g C R I S P R–C a s9f o r p r e c i s i o n g e n o m e r e g u l a t i o na n d i n t e r r o g a t i o n[J].N a t R e v M i c r ob i o l,2016,17(1):5-15.[6]WA N G S,C H E N H,T A N G X,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t o o l s f o rg e n e m a n i p u l a t i o n i n f i l a m e n t o u s f u n g i[J].A p p l M i c r o b i o lB i o t e c h n o l,2017,101(22):8063-8075.[7]G O I N S C L,G E R I K K J,L O D G E J K.I m p r o v e m e n t s t og e n e d e l e t i o n i n t h e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m a n s:A b s e n c e o f K u p r o t e i n s i n c r e a s e s h o m o l o g o u s r e c o m-b i n a t i o n,a n dc o-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i nde p e n d e n t D N A m o l e-c u l e s a l l o w s r a p id c o m p le m e n t a t i o n of d e l e t i o n p h e n o t y p e s[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06,43(8):531-544.[8]C H E N Y,T O F F A L E T T I D L,T E N O R J L,e t a l.T h e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a t t h e s i t e o f h u m a nm e n i n g i t i s[J].m B i o,2014,5(1):e01087-13. [9]L I U O W,C HU N C D,C HOW E D,e t a l.S y s t e m a t i c g e-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v i r u l e n c e i n t h e h u m a n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C e l l,2008,135(1):174-188.[10]M C C L E L L A N D C M,C H A N G Y C,KWO N-C HU N G KJ.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m a n s a n d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g a t t i i b y 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m e f a-c i e n s[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05,42(11):904-913.[11] D A V I D S O N R C,C R U Z M C,S I A R A L,e t a l.G e n e d i s-r u p t i o n b y b i o l i s t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s e r o t y p e D s t r a i n s o f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00,29(1):38-48.[12] G O R A N O V A I,MA D H A N I H D.F u n c t i o n a l p r o f i l i n g o fh u m a n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 g e n o m e s[J].C o l d S p r i n g H a r b P e r-s p e c t M e d,2015,5(3):a019596.[13] L I N L,C H E N S,Z H A N G J,e t a l.E f f e c t o f C A P10g e n eo n i mm u n e r e s p o n s e i n m i c e i n f e c t e d w i t h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f o r m a n s[J].J M y c o l M e d,2021,31(11):101160.[14] Z HA O Y,L I N J,F A N Y,e t a l.L i f e c y c l e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n e o f o r m a n s[J].A n n u R e v M i c r o b i o l,2019,73(1):17-42.[15] L E N G E L E R K B,C O X G M,H E I TMA N J.S e r o t y p e A Ds t r a i n s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a r e d i p l o i d o r a n e u p l o i da n d a r e h e t e r o z y g o u s a t t h e a t i n g-T y p e l o c u s[J].I n f e c t I m-m u n,2001,69(1):115-122.[16]K A R K OW S K A-K U L E T A J,K O Z I K A.C e l l w a l l p r o-t e o m e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f u n g i[J].A c t a B i o c h i m i c a P o l o n i c a, 2015,62(3):339-351.D O I:10.18388/a b p.2015_1032.[17] L I N L,C H E N S,Z HA N G J,e t a l.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m a n s C A P10g e n e r e g u l a t e s t h e i mm u n e r e s p o n s e i n m i c e[J].J M y c o l M e d,2021,31(4):101160.[18]I D N U R M A,B A I L E Y A M,C A I R N S T C,e t a l.A s i l v e rb u l l e t i n a g o l d e n a g e o f f u nc t i o n a l g e n o m i c s:t h e i m p a c t o f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m e d i a t e d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f u n g i[J].F u n g a lB i o l B i o t e c h n o l,2017,4:6.D O I:10.1186/s40694-017-0035-0.[19]WA L T O N F J,I D N U R M A,H E I T MA N J.N o v e l g e n ef u n c t i o n s r e q u i r e d f o r m e l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h u m a n p a t h og e n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M o l e c u l a r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05,57(5):1381-1396.[20] MO T A U N G T E.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m u t a n t s c r e e n-㊃071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4月第18卷第2期 C h i n J M y c o l,A p r i l2023,V o l1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i n g:a g e n o m e-s c a l e s w o r t h o f f u n c t i o n d i s c o v e r y[J].F u n-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18,32(3):181-203.[21] F U J,B R O C KMA N N E,W I C K E S B L.O p t i m i z i n g t r a n s-f o r m a t i o n f r e q u e n c y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a n d C r y p-t o c o c c u s g a t t i i u s i n g 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m e f a c i e n s[J].J F u n g i(B a s e l),2021,7(7):520.[22] Z HA N G P,L I C,HU O L,e t a l.R o l e o f t h e f u n g u s-s p e c i f-i c f l a v i n c a r r i e r F l c1i n a n t i f u n g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t h e f u n g a lp a t h o g e n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M e d M y c o l,2019, 57(4):468-477.[23] L I N X,C H A C K O N,WA N G L,e t a l.G e n e r a t i o n o f s t a-b l e m u t a n t s a n d t a r g e t e d g e n e d e l e t i o n s t r a i n s i n C r y p t oc o c-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t h r o u g h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J].M ed M y c o l,2015,53(3):225-234.[24] D A V I D S O N R C,C R U Z M C,S I A R A L,e t a l.G e n e d i s-r u p t i o n b y b i o l i s t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s e r o t y p e D s t r a i n s o f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00,29(1):38-48.[25] T E R N S M P,T E R N S R M.C R I S P R-b a s e d a d a p t i v e i m-m u n e s y s t e m s[J].C u r r O p i n M i c r o b i o l,2011,14(3):321-327.[26] S L E D Z I N S K I P,D A B R OW S K A M,N OWA C Z Y K M,e ta l.P a v i n g t h e w a y t o w a r d s p r e c i s e a n d s a f e C R I S P R g e n o m ee d i t i n g[J].B i o t e c h n o l A d v,2021,49:107737.D O I:10.1016/j.b i o t e c h a d v.2021.107737.[27] A R R A S S D M,C HU A S M H,W I Z R A H M S I,e t a l.T a r g e t e d g e n o m e e d i t i n g v i a C R I S P R i n t h e p a t h o g e n C r y p-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J].P L o S O N E,2016,11(10):e0164322.[28]WA N G Y,W E I D,Z HU X,e t a l.A s u i c i d e C R I S P R-C a s9s y s t e m t o p r o m o t e g e n e d e l e t i o n a n d r e s t o r a t i o n b y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i n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f o r m a n s[J].S c i R e p,2016,6:31145.[29]王宇,肖婷婷,朱项阳,等.新型隐球酵母U6启动子的鉴定㊁克隆及功能验证[J].微生物学报,2017,57(2): 197-208.[30] MA N S O U R S L,T HOMA S K R,C A P E C C H I M R.D i s-r u p t i o n o f t h e p r o t o-o n c o g e n e i n t-2i n m o u s e e m b r y o-d e r i v e d s t e m c e l l s:a g e n e r a l s t r a t e g y f o r t a r g e t i n g m u t a t i o n s t o n o n-s e l e c t a b l e g e n e s[J].N a t u r e,1988,336(6197):348-352.[31] Z HA N G P,WA N G Y,L I C,e t a l.S i m p l i f i e d A l l-I n-O n eC R I S P R-C a s9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o r e f f i c i e n t g e n o m e e d i t i n g i nC r y p t o c o c c u s s p e c i e s[J].J F u n g i(B a s e l),2021,7(7):505.[32] L I N J,F A N Y,L I N X.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n e o f o r m a n s b y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u s i n g a t r a n s i e n t C R I S P R-C a s9e x p r e s s i o n(T R A C E)s y s t e m[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20,138:103364.D O I:10.1016/j.f g b.2020.103364.[33] WA N G P.T w o d i s t i n c t a p p r o a c h e s f o r C R I S P R-C a s9-m e d i-a t e d g e n e e d i t i n g i n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a n d r e l a t e ds p e c i e s[J].m S p h e r e,2018,3(3):e00208-18. [34]G A O Y,Z H A O Y.S e l f-p r o c e s s i n g o f r i b o z y m e-f l a n k e dR N A s i n t o g u i d e R N A s i n v i t r o a n d i n v i v o f o r C R I S P R-m e-d i a te d g e n o m e e d i t i n g[J].J I n t e g r P l a n t B i o l,2014,56(4):343-349.[35] K OMO R A C,B A D R A N A H,L I U D R.C R I S P R-b a s e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 f o r t h e m a n i p u l a t i o n o f e u k a r y o t i c g e n o m e s[J].C e l l,2017,168(1-2):20-36.[36] C A I G,L I N Z,S H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 x p a n s i o n o f t h eC R I S P R/C a s9t o o l b o x e s f o r p o w e r f u l g e n o m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y e a s t[J].E n z y m e M i c r o b T e c h n o l,2022,159:110056.D O I:10.1016/j.e n z m i c t e c.2022.110056.[37] HA L D E R V,P O R T E R C B M,C HA V E Z A,e t a l.D e-s i g n,e x e c u t i o n,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C R I S P R–C a s9-b a s e d d e l e-t i o n s a n d g e n e t i c i n t e r a c t i o n n e t w o r k s i n t h e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C a n d i d a a l b i c a n s[J].N a t P r o t o c,2019,14(3):955-975.D O I:10.1038/s41596-018-0122-6.[38] MA R T O N T,MA U F R A I S C,D E N F E R T C,e t a l.U s eo f C R I S P R-C a s9t o t a r g e t h o m o l o g o u s r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l i m i t s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c e d g e n o m i c c h a n g e s i n C a n d i d a a l b i-c a n s[J].m S p h e r e,2020,5(5):e00620-20.[39] NØD V I G C S,HO O F J B,K O G L E M E,e t a l.E f f i c i e n to l i g o n u c l e o t i d e m e d i a t e d C R I S P R-C a s9g e n e e d i t i n g i n A s-p e r g i l l i[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18,115:78-89.D O I:10.1016/j.f g b.2018.01.004.[40] F E R N A N D E S C,D A S I L V A D,HA R A N A HA L L I K,e ta l.T h e f u t u r e o f a n t i f u n g a l d r u g t h e r a p y:n o v e l c o m p o u n d sa n d t a r g e t s[J].A n t i m i c r ob A g e n t s C h e m o t h e r,2021,65(2):e01719-20.[收稿日期]2022-07-04[本文编辑]陈雪红㊃171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4月第18卷第2期 C h i n J M y c o l,A p r i l2023,V o l1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AIDS机会感染_新生隐球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_曹虹
AIDS机会感染_新生隐球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_曹虹AIDS机会感染-新生隐球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曹虹,张立科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广州 510515摘要:新型隐球菌病对于一个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只是一种偶发的机会感染性真菌,但是对于艾滋病患者却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可引发致命的肺部感染和脑膜炎,死亡率极高的疾病。
目前临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发病机制和免疫反应有必要进行深入了解,以开发出可靠、抗耐药的药物。
最近研究表明新型隐球菌荚膜对于激活人体固有免疫系统,驱动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评估和讨论新型隐球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的发展情况,以便为研究潜在的治疗手段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AIDS,模式识别受体,粒溶素,颗粒酶,穿孔素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出现之前,隐球菌病等真菌引起的机会感染相对较少,仅限于婴儿老人及应用类固醇和免疫缺陷病的患者。
自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报道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以来,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已成为我国卫生和社会安全最为重大的威胁之一, 2011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15982例,死亡7743例,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名列第一。
AIDS引起的机会感染累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可高达50%,脑部病变已成为AIDS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新生隐球菌脑膜炎(CM)可占到中枢系统感染总数的5%-15%。
[1]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死亡率极高的机会感染疾病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引起关注。
新生隐球菌(Cn)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吸入为主,极少数情况下皮肤创伤、食物污染经肠道粘膜也可引起感染。
一、Cn通过呼吸道粘膜、气血、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生隐球菌脑膜炎。
当患者暴露于存在Cn的环境中时,Cn的单倍体酵母细胞或者担孢子会有机会吸入肺泡中,在呼吸道内,对Cn的第一道防线是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之后剩余的病原体由单核/巨噬细胞杀伤清除,因此气道中的固有免疫系统的非适应性黏膜防御是一种高效的基本防御系统,同时抗原递呈细胞(APCs)吞噬菌体后,活化T细胞和B细胞,激活的体液免疫系统可以给予天然免疫有效的支持。
新生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Rubin LL.11Ie cell biolo盯0ftl艳b100d-brain harIier[J].AMu
Re、,Neurosci.1999,22(3):11-28.
[2] Bmadweu RD,Baker—caimB BJ,蹦den PM,eI a1.1hnsc”∞i8
0f pmlein tllIougll the删删哪li柚cerebraI印汕elium柚d endo-
万方数据
菌落数的2倍 多。在大脑中,前者的cFu是后者cFu的3.9 倍。实验又发现通过给隐球菌脑膜炎大鼠模型注 射氯磷酸,使单核吞噬细胞耗尽,大鼠大脑菌体载 量也降低了40%。研究证实隐球菌可通过木马 机制穿过血脑屏障,单核细胞在隐球菌播散和侵 入大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lim.m.胁eptor—mediated tran∞蚋D8i8thMlgIl the bh,d·
b撕H brain
of blood—bome t瑚啪如而n Md¨ti—body against tlle
3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对隐球菌侵入脑血管内皮细 胞的影响
蛋白激酶PKC家族有许多同工酶亚型。其中 包括同工酶亚型PKC-a与PKC.B。Jong A等¨u研 究发现PKC—q亚型主要参与了肌动蛋白(actin) 蛋白骨架动力学变化。实验表明在PKC-a阳性和 PKC-仅阴性时,隐球菌菌体与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能力没有明显变化,但隐球菌菌体在PKC-仪阴性 时侵入脑血管内皮细胞能力显著下降。说明宿主 PKC·仅参与了隐球菌侵入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 可能的机制是PKc-仅通过隐球菌细胞内摄作用对 肌动蛋白重组的调节,在隐球菌侵入脑血管内皮细 胞过程中,CPsl一cD44一PKc一仪一actin细丝信号 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信号传导过程中 PKc-仅减弱了肌动蛋白(actin)细丝的活性,使隐 球菌侵入脑血管内皮细胞后,致其形态发生变化, 增强了隐球菌的侵入能力。在隐球菌侵入脑血管
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毒力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毒力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致病性真菌,由其引发的疾病
称为隐球菌病。
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隐球菌的毒力与
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而STE12α基因是一个影响隐球菌性状表现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毒力的影响。
2. 研究目的
探究STE12α基因与新生隐球菌毒力的相关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3. 研究方法
3.1 隐球菌菌株培养
使用新生隐球菌H99菌株,经过液氮中长期保存后,进行复苏。
使用YSB培养
基和静态培养条件培养隐球菌菌株。
3.2 隐球菌毒力测定
将新生隐球菌菌株接种于小鼠动物模型中,观察小鼠感染过程及病程,测定隐球菌毒力。
3.3 STE12α基因敲除及重组
采用基因敲除和重组技术,构建STE12α基因敲除株和过表达突变株。
通过PCR 检测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检测,验证其敲除和重组情况。
3.4 STE12α基因对隐球菌毒力的影响分析
通过实验室小鼠模型及隐球菌毒力测定,对STE12α基因敲除和重组株的毒力进
行比较分析,研究STE12α基因对隐球菌毒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
4. 研究意义
通过分析STE12α基因在新生隐球菌毒力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隐球菌病的防治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减轻这一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同时,对于相关疾病的病
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新型隐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新型隐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林旎;欧启水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新型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真菌,它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不断增加,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新型隐球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多糖荚膜、黑色素生成、表达漆酶和37℃时具有生长能力等.深入研究这些毒力因子有助于了解其致病机制,为今后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对上述毒力因子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341-343)
【作者】林旎;欧启水
【作者单位】350004,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50004,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9.5
【相关文献】
1.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因子及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 [J], 何永聚;祝令伟;冯书章
2.沙门氏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J], 陈冬平;罗薇
3.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J], 白耀霞
4.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J], 董海燕;张建中;万康林
5.鸭疫里默氏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J], 李林林;孙敏华;董嘉文;张俊勤;黄允真;黄瑜;廖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隐球菌黑素生成的研究进展
新生隐球菌黑素生成的研究进展
桑红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年(卷),期】2000(026)006
【摘要】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感染主要在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发生。
新生隐球菌产生数种毒力因子,而产生的黑素是一明确的重要的毒力因子。
本文从黑素的产生、可能的致病机理,催化产生黑酚氧化酶的特性及其结构基因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355-357)
【作者】桑红
【作者单位】南京军医总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9.4
【相关文献】
1.黑素及影响黑素生成的因素 [J], 王正辉;杨壮群
2.产黑素培养基在新生隐球菌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J], 桑红;廖万清;温海;陈江汉
3.新生隐球菌产黑素的研究进展 [J], 刘卫兵
4.马钱苷调节UVB诱导的表皮黑素单位黑素生成的实验研究 [J], 李伟;王加志;曲岩;王兴焱;陈景华;党文军;
5.马钱苷调节UVB诱导的表皮黑素单位黑素生成的实验研究 [J], 李伟; 王加志; 曲岩; 王兴焱; 陈景华; 党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隐球菌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cs p ra drv w Ci f tDs 9 6, 3 5) 12 -0 2 aer ot i . l I e i,19 2 ( :0 6 13 . e n e e n nc
( 收稿 日期 :0 2— 1—1 20 0 4)
・
综述 ・
新 生 隐球 菌 磷 脂 酶 的研 究 进 展
1 ri 3 Boga G,Re n u y a d L,CeiiR ,e .A ae o aa o cdod my rn t 1 a c s p rcc iiio — f
10 4 P )2 3 3 0 3 ( t :9 -0 . 1
8 L rh l r o t o a y O, De n n n i g DW ,Du n o p t B. E d mi my o e :a t a — ne c c s s r t e
c i:epr newt ogtr te p .I etn, 0 0, 8 2) s o s x i c i l — m r y nc i 2 0 2 ( : e e h n e h a f o
ll l O. 9一 2
m n p ae ni c bC e ohr 9 9 4 ( :2 - 3 . et d t.JA t r h m te,19 , 3 3)3 13 1 u mi o - 9 C n a oMV,H j hR a e A.T eeie o g f it l m s : ve j h pdmioyo s pa oi ar i l h o s s e w. SmnR si I et 0 1 6 2 :0 — 1 . e i epr n c,20 ,1 ( ) 19 18 f
磷脂 酶是 生 物体 内存 在 的 一类 能使 甘 油磷 脂水
新生隐球菌病研究进展
新生隐球菌病研究进展
张园;王静梅;剡根强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07(28)12
【摘要】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易发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重要致病菌,属环境腐生菌,可从土壤和鸽粪中分离到,并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传染源.医学方面,近年来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引起人的脑膜炎和肺炎.动物医学方面,可引起马的呼吸道病、牛羊的乳腺炎.鸽是隐球菌的自然宿主,但并不引起发病.该文从隐球菌病的病原特征、分类、毒力因子、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人和动物新生隐球菌病的传染和流行的基本环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张园;王静梅;剡根强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6
【相关文献】
1.肾病综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 [J], 宋宇;刘海珠
2.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新生隐球菌病7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J], 高二志;杨茜;李喆;
童玲;王金泉;刘志红
3.移植肾功能衰竭患者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J], 朱伯成;潘搏;葛国军;高全;楼柏炀;徐志杰;朱晓峰
4.ANCA相关性血管炎、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 [J], 周玲; 廖常彬
5.1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的新生隐球菌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朱信霖;洪南;张超;潘炜华;蔡良奇;李小静;陈敏;廖万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力因子作为抗隐球菌的药物靶标
真 菌相 关 疾 病 是 由 曲霉 菌 、 念 珠 菌 、 隐球 菌 和肺 孢 到大 多数 器 官 中 ,从 而 引起 肺 炎 和 脑 膜 炎 。在 2O世
子 虫 这 四种 真菌 感 染 引起 的 。 目前 ,治 疗 真 菌 感 染 纪 80年 代 ,人 类 隐 球 菌 病在 与艾 滋 病 共 感 染 成 为 一
生 了极 大 的影 响 。 同时 , 由真 菌感 染 引起 的死 亡 人 说 ,主 要 感 染 在 肺 部 且 感 染 无 任 何 症 状 。然 而 ,对
数 与肺 结 核 或 疟 疾 所 产 生 的 死 亡 人 数相 当 。 大量 的 于 免疫 缺 陷 的 患者 来 说 ,酵 母 细 胞 可 以广 泛 地 传 播
关 键 词 : 新 生 隐 球 菌 ;隐 球 菌 病 ;毒 力 因子 ;抗 隐 球 菌 靶 点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751(2018)05.0419.05
1 抗 真菌 药物 的需 求
是 含 有 荚 膜 的酵 母 类 病 原 体 ,它们 导 致 人类 及 动 物
病 ,并 且 侵 入 性 感 染 的 死 亡 率相 当 高 。在 巴 西 ,最 主 要 与 免 疫 缺 陷患 者 有 关 ,但 是 免 疫 正 常 宿 主 也 可
近 的一项 研 究估 计 ,严 重 的真 菌 病对 超 过380万 人产 能 感 染 疾 病 。通 常 情 况 下 ,对 于 无 免 疫 缺 陷 的人 来
在 过 去 的几 十 年 里 ,侵 入 性 真 菌 感 染 的数 量 一 患 隐 球 菌 病 ,人 们 通 过 吸 入 环 境 中的 隐球 菌 繁殖 体
直 在 增 加 。 据 估 计 ,全 世 界 约 有 12亿 人 罹 患 真 菌 而 引起 感 染 。 隐球 菌 在 全 球 范 围 内广 泛 分 布 , 虽 然
第九章 隐球菌病研究进展
第九章隐球菌病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顾菊林廖万清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变种、格特变种和上海变种等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预后严重,死亡率高,也可侵犯肺部、皮肤、骨骼等其他器官。
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现将有关内容作一介绍。
第一节隐球菌病流行病学与其他真菌病不同的是,隐球菌病不会群体性发生,其在人群中的流行可看作其中全部免疫缺陷个体百分比的一种标记。
研究隐球菌感染流行病学不仅为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还可对某人群作出感染危险性评估。
一、感染的流行状况20世纪前50年文献报道的隐球菌病极少,70年代后期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Kaufman和Blumer将隐球菌病称为系统性真菌病中“醒来的巨人”。
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报告数的稳步上升可能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微生物诊断技术的改进及对该疾病的进一步了解,病例报告增多,诊断也更为准确。
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的血清学试验使诊断更加容易。
但促成隐球菌感染上升最重要的因素是医学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有关以免疫削弱为代价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方面。
20世纪后50年内推广、普及的抗肿瘤治疗、肾脏透析和器官移植等,无一不与隐球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相关。
新生隐球菌感染发生率的上升与真菌感染的总体增多及新的真菌病原体的出现是平行的。
自1981年起,随着AIDS的流行,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呈动态上升趋势。
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引起较强的免疫抑制。
HIV患者在感染后期当其CD4+的淋巴细胞计数小于400/mm3时即有发生隐球菌病的危险。
在AIDS流行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HIV感染与播散性隐球菌感染易感性上升之间的联系。
在国外,至20世纪晚期有症状的新生隐球菌感染绝大多数发现于HIV感染人群,播散性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可以说是对HIV感染的一种评估。
近年来,我国已报告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伴HIV 感染者,仍有部分病例尚未报告。
新生隐球菌荚膜研究现状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2 (00 0- 1- 633 72 1 )5 32 4 8 0 0
新 生 隐球 菌 (Cy tccu noorat 是 少 r oocs e rtr p f r s) 数致 病真 菌之一 , 不仅 能 感 染 免疫 抑 制 患 者 , 能 也
2 荚膜 代谢
周 围 的多糖荚 膜 。 隐球 菌 荚膜 是 由高 度 亲水 性 的
多糖构 成 , 量 约 占荚 膜 总 重 的 9 % 。常 规 的 含 9
显 微镜无 法看 到 , 可通过 印度 墨汁染 色观 察 到包 但
2 1 荚膜 的合 成 . 荚膜 合成相 关基 因 目前 研 究证 实 多 种基 因
时也参与新生隐球菌与宿主之间 的免疫反应。该 文对新生隐球菌荚膜 的结构 、 生物合成 、 免疫反应及针 对荚膜 的抗 真菌治 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 旨在为新生隐球 菌相关疾病 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 关键 词】 新生 隐球菌 ; 荚膜 ; 现状
【 中图分类号 】 R395 . 7
・
3 2・ 1
中 国 真 菌学 杂 志 2 1 0 0年 1 O月 第 5卷 第 5期
C i Mvo, c br 0 0 V l , o 5 hnJ clO t e 1 , o 5 N . o 2
・
综 述
・
新 生 隐球 菌荚 膜 研究 现状
王高峰 孔庆 涛 王 雪连 刘 芳 桑红
的特 异性 血清 学试剂 , 家对其 了解 仍甚 少 。最 近 大 更有 学 者 提 出 G lM 并 不 是 荚 膜 的结 构成 分 , a X 实 验结 果显 示它 只是荚 膜 的暂时性 过 渡成分 。
新 生 隐球 菌按 血清 学分类 可分 为 A、 C、 B、 D和
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机理
隐球菌皮肤致病性中的影响因素
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
透射电镜观察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 角质形成细胞中的B3501, 可见菌体正在出芽。 角质形成细胞中的cap64, 可见菌体中出现空泡。
新生隐球菌触发角质形成细胞表面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新生隐球菌入血后到达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开放,细胞间隙增大,并可能使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
穿越血脑屏障,感染宿主脑组织
通过相关细胞因子如IL-6和VEGF等作用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初步结论
新生隐球菌的跨膜作用
穿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其它相关因子导致的通透性的增加
01.
空白对照 B3501作用2h cap64作用2h
01
02
03
04
皮肤可能是隐球菌侵入机体的一个“通道”
新生隐球菌可以粘附并侵袭角质形成细胞
荚膜缺陷株粘附与侵袭率均高于有荚膜株
细胞表面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与隐球菌通过并侵袭角质形成细胞相关的信号
a
a
Life Cycle
MATa X MATa
Blood stream
Brain
Cryptococcosis: Route of infection and dissemination
隐球菌病
病原菌:
新生隐球菌
感染途径 :
吸入,皮肤,胃肠道?
分布 :
世界范围
脑、肺、皮肤、骨和关节
HIV, 淋巴瘤, 激素治疗, 器官移植 原发性CD4 淋巴细胞减少
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
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合成研究进展
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合成研究进展
郭秀军;廖万清
【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
【年(卷),期】2003(026)003
【摘要】新生隐球菌是一重要的致病真菌,其细胞壁外层的多糖荚膜是第1个被公认的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
本文总结了在荚膜生理和生化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研究新生隐球菌荚膜合成的常用方法以及在新生隐球菌的荚膜代谢途径、生化合成酶、分泌、组装和调节这些广泛的研究领域存在的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3页(P27-28,32)
【作者】郭秀军;廖万清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
【相关文献】
1.大肠杆菌Nissle 1917菌株荚膜多糖合成基因kfiA的功能研究 [J], 安翠英;周贤轩
2.基因敲除弱化产1,3-丙二醇Klebsiella pneumoniae荚膜多糖的r合成 [J], 刘情;王小婉;诸葛斌;陆信曜;宗红;方慧英;宋健
3.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J], 汪开毓;黄锦炉;肖丹;王均;黄凌远
4.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其与r荚膜唾液酸含量、菌株致病性的关系 [J], 师红亚;董浚键;张德锋;孙成飞;田园园;卢迈新;叶星
5.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荚膜唾液酸含量、菌株致病性的关系 [J], 师红亚;董浚键;孙成飞;田园园;胡婕;叶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大量 糖 皮 质 激 素 的广 泛 使 用 , 由新 q 隐球 菌 感 染 引 起 的 隐 球 三
要的。
新生 隐球 菌 较 明 确 的毒 力 因 子 有 荚 膜 多 糖 、 素 等 并 在 黑
3 C 生 长 。近 年 来 , 些 毒 力 因 子 研 究 有 了 新 的 进 展 。此 7。下 这 外 , 些其 他 的毒 力 因 子 , 表 型转 换 、 一 如 抗氧 化 防御 及 脂 类代 谢
vr t at , 清 型 B C 以 及新 生 变 种 和 格 鲁 变种 的 杂 合 体 ai ygti血 e i 、)
( 清 型 AD) 由新 生 隐球 菌 感 染 导 致 的疾 病 称 为 隐 球 菌 病 , 血 。
易发 于细 胞 免 疫功 能 受 损 的 人 群 。其 主 要 致 病 途径 为 鸽 粪 、 桉
树 等含 有 的隐 球 菌播 散 人 空 气 , 呼 吸 道 吸 人 , 要 侵 犯 中 枢 经 主 神 经 系统 及 肺 部 。 由于 AI S患 者 的 断增 多 、 瘤 化疗 药 物 D 肿
Ga M 阴性 突 变 株 不 能 在 脑组 织 中 定 殖 , 提 示 Gax 可 能 l X 这 lM 是 新 生 隐 球 菌 穿 过 血 脑 屏 障 所 必 需 的 条 件 。Klt ut s等 还 发
等也 被 报 道 , 分 述 如 下 : 现 荚 膜 多 糖 新 生 隐 球 菌 的 荚 膜 多 糖 由 葡 萄 糖 醛 酸 木 糖 甘 露 聚 糖 ( M ,8 ) 半 乳 糖 醛 酸 木 糖 甘 露 聚 糖 ( l M , ) 少 量 GX 8 、 Ga x 7 及 的甘 露糖 蛋 白( ) 成 l 。已发 现 许多 与 新 生 隐球 菌 荚 膜 合 MP 组 _ 1 ] 成 有 关 的 基 因 , 荚 膜 相 关 蛋 白 ( a s l a s c td p oen 如 cp ue s o i e r t , a i
部真 菌 , 担 子 纲 目隐球 菌 属 。依据 其 荚 膜 多 糖 不 同所 致 的抗 属 原 性 差 异 , 新 生 隐球 菌 分 为 3个 变 种 5种 血清 型 : 鲁 变 种 将 格
( n oo ma sv reyg u i 血 清 型 A) 新 生 变 种 ( n oo C. e f r n a it r bi , 、 C. e fr o n a it e fr n , ra sv reyn o oma s 血 清 型 I) 格 替 变 种 ( . e fr n )、 C n oo ma s
跃, 本文 就 这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综 述 。
糖 基 转 移 酶 。C t 中 G l M 几 乎 完 全 缺 失 了连 接 在 甘 露 聚 xl △ aX
糖 上 的 2 木 糖 残 基 。C q1 缺 失 可 致 隐球 菌 生 长 能 力 减 个 X 、的
弱 , 示 木 糖 残基 对 于 正 常 的 宿 主 病 原 体 相 互 作 用 是 非 常 重 提
究 十 分 活跃 , 文 就 这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综 述 。 本 【 键 词】 隐球 菌 , 型 ; 毒 力 ; 研 究 关 新 中 图分 类 号 : 3 9 5 R 7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0 O —0 0 0 1 7 — 1 0 2 1 ) 10 6 —3
・
6 ・ O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 1 年 1 00 月第 3 卷 第 l期 1
]t a n L b J
r y
! : !
・
综 述
・
新 生 隐 球 菌 毒 力 因 子 研 究 进 展
江 凌 综 述 , 启 水 审校 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建 医科 大学基 因诊 断研 究 室、 建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检验科 , 州 3 0 0 ) 福 福 福 5 0 5
【 要 】 新 生 隐球 菌 是 条 件 致病 性 深 部 真 菌 , 胞 免 疫 功 能受 损 的 人 群 易 感 , 隐 球 菌 属 的 主 要 致 病 菌 。近 年 来 , 新 生 隐 摘 细 是 由 球 菌 感染 引起 的 隐 球菌 病 日益 增 多 , 因其 症状 重 、 治疗 困难 、 病死 率 高 而 引 起 重 视 。 有 关 新 生 隐球 菌 的 毒 力 因 子 致 病 性 方 面 的 研
新 生 隐球 菌 ( y tc c u e l rln ) 条 件 致 病 性 深 Cr po o c sn oo na s 是 r
大 量 的研 究 关 注 于 荚 膜 组 分 G M 在 隐 球 菌 病 上 的 作 用 , X
往 往 忽 视 了 G l M 在 毒 力 及 致 病 性 方 面 的 意 义 。 Mo rn aX ya d 等 的研 究 表 明 , _ 糖 代 谢 对 新 生 隐球 菌 的毒 力 方 面起 着 重 半乳 要 的作 用 。他 们 利 用 突 变株 鉴定 出 由 Ug l 码 的 半乳 糖 代 谢 e编 所 必 需 的 UD 葡 萄 糖 异 构 酶 ( g l ) 由 U t 基 因 编 码 的 P U ep 及 gl U P 半 乳糖 转 运 子 ( t 。Ug l 和 Ug l 不 产 生 G l M D 一 Ug 1 ) e△ t △ aX 且 对 温 度 敏 感 , 不 能 在 哺 乳 动 物体 内 良好 生 长。他 们 还 发 现 故 荚 膜 的结 构 可 能 影 响 新 生 隐 球 菌 对 器 官 的 靶 向 作 用 , 些 这
菌病 日益 增 多 。 因其 症 状 重 、 疗 困 难 、 死 率 高而 引 起 重 视 。 治 病 人 们 对 此 开展 了多 方 面 的 实 验 室研 究 , 得 了很 大 的 进展 。 近 取 年 来 , 关 新 生 隐 球 菌 的 毒 力 因子 致 病 性 方 面 的研 究 十 分 活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