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物理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ppt 46页)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ppt 46页)
钢制)和旋转鼓式格栅。
图2-6 曲面格栅
格栅的效率:取决于栅条的间距, 细格栅(间距1.5-10mm) 中格栅(间距10-40mm) 粗格栅(间距50-100mm)。
栅条的结构形式: (图)
污染物的清除:人工清除和机械清除。
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机械自动清除式格栅。
格栅的设计计算: 书P15-17
二、筛网 (孔径小于10mm)
第二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废水预处理:
属纯物理性质或机械性质的,其目的 在于去除那些在性质上或大小上不利于后 续处理工程的物质。
使处 去 主用理 除 要要方对设求法象备:: 格栅和筛网。 不筛去论除滤何废截种水留废中水粗,大在的送悬入浮水物泵和和杂主物体,
构以筑保物护重之后力前续分,处离均理(自需设然设施沉置。降、格自栅然以上浮拦和截气较浮等大) 杂物,离设心置分筛离网以截留较细悬浮物.
第二节 调节池
一、调节池的作用
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 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 之前设置调节池。
主要作用(2个) : ①调节水量; ②均和水质;
第三节 调节池
调节池其它作用: ①调整pH值; ②降低水温; ③临时贮存事故排水。 ④生物预处理(如预曝气)
第三节 调节池
图2-8 振动筛网示意图
(三) 水力筛网 (靠水力作用旋转)
导水叶片
图2-9 水力筛网构造示意图
三、微滤机
微滤机是截留细小悬浮物的筛网装置。 微滤机是 一个鼓状的金属框架,上面覆盖有不锈钢丝编织成的支 撑网和工作网。
1—旋转鼓筒 2—水池 3—水槽 5—冲洗滤网的设备 6—集渣斗 7—排渣管
四、栅渣的处理
废水进行混合,使流出水质比较均匀。 (一)水质调节的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共66张PPT)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共66张PPT)
状、水泥沉界斗速面中是。及变二浓化次缩的沉池。淀中化池污学与泥絮污的凝泥浓沉浓缩淀缩过属池程中存发在 于这生压种。缩类沉型淀。。
〔二〕沉砂池
1.沉砂池一般位于泵站之前或初沉池之前, 用以别离水中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子、 煤渣等。以使水泵、管道免受磨损和阻塞 ;减轻沉淀池的无机负荷;改善污泥的流 动性,以便于排放、输运。
2-2
表2-1格栅的分类
格栅分类特征 按格栅间距分
按清渣方式分
格栅名称 粗格栅 细格 密格栅 人工清渣格栅 机械清渣格栅
说明 栅条间隙 > 40mm 栅条间隙l0~30mm 栅条间隙 < 10mm 主要是粗格栅 机械清渣
GL型格栅除污机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
上海嘉定水质净化厂 曝气沉砂池前细格栅
粗滤、微滤等过滤因污染物都被截留在过 滤介质的外表,所以又称外表过滤(surface filtration);而粒状材料过滤时,污染物可以 深入到过滤介质的内部,所以又称深床过滤 (depth filtration)或滤层过滤。
外表过滤的机理比较简单,它是在各类动 力条件下,通过过滤介质(栅、网、膜)孔隙 对悬浮固体的阻截作用而形成固液别离。深 床过滤去除悬浮固体的机理比较复杂,它涉 及到随水流流动的固体颗粒如何脱离水流流 线而与滤料外表接触,即迁移机理;以及粘 附机理。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外表过滤的机理比较简单,它是在各类动力条件下,通过过滤介质(栅、网、膜)孔隙对悬浮固体的阻截作用而形成固液别离。
筛网按网眼尺寸分为粗筛网络〔≥1mm〕、中筛网〔 二、污水的重力别离处理
一些附着不牢的被截留物质在水流作用下,随水流到下一层滤料中去。
池中央进水1,池~四0周出.0水 5mm〕和微筛网〔≤0.05mm〕,城市污水处 理中,常采用粗、中筛网。

2-污水的物理处理解析

2-污水的物理处理解析
即截留污染物。
废水
滤料
过滤水
(2)反冲洗
到一定程度时过滤不能 进行,需要进行反洗。 反洗是通过上升水流的
反洗废水
作用使滤料呈悬浮状态, 滤料间的孔隙变大,污
染物随水流带走,反洗 完成后再进行过滤。所
以过滤过程是间断进行
的。
即把污染物从滤料层中 冲走,使之恢复过滤能 反洗水入口 力。
滤料
返回目录
u s u 0e
Χ—沉降污泥浓度 α—与污泥性质有关的系数 u0—最大沉降(临界沉降速度)
4.压缩沉淀
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由于悬浮颗粒浓 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集成团块结构,互相 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 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的浓 缩过程以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 淀)。
沉速us< u0的颗粒,其是否能沉降由其进入沉 淀区时在AB断面上的位置所定,例如从靠近水 面A进入的us< u0的颗粒,则不能沉降随水流进 入流出区,如红线1所示。同样的颗粒若处在靠 近池底的位置及h高度以下进入,则能被去除, 如红线2所示。这说明对于沉速us< u0的颗粒, 有一部分会沉到池底被去除。
纸浆等。 设备: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2)微孔过滤 采用成型滤材,如滤布、滤片、烧结滤管、蜂房滤
芯等,也可在过滤介质上预先涂上一层助滤剂 (如硅藻土)形成孔隙细小的滤饼, 去除物:粒径细微的颗粒。 定型的商品设备很多。
(3)膜过滤
过滤介质:特别的半透膜,在一定的推动力(如压力、电场 力等)下进行过滤,
四、过滤
定义:过滤是使含悬浮物的废水流过具有一定 孔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介 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 (细小悬浮颗粒、胶体 颗粒)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ppt课件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ppt课件

筛网
作用
用于废水处理或 短小纤维的回收
型式
振动筛网 水力筛网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 粒状材料过滤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 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 清的工艺过程,采用的过滤材料一般称滤料。
过滤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态杂 质,特别是能有效地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 小粒子和细菌等,对BOD5和COD等也有某种程 度的去除效果。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包括中 水处理。污水处理工程中的过滤是由过滤池实现 的。某些炼油厂,在含油废水经气浮或混凝沉淀 后,再通过过滤池做进一步处理。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污水治理基本方法
一、污水的物理处理 二、污水的化学处理 三、污水的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污水中的污染物一般以悬浮态、胶 体和溶解态三种形态存在。
污水物理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悬浮态 和部分的胶体,因此污水的物理处 理一般又称为污水的固液分离处理。
污水的化学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 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其处理 对象主要是无机物质和少数难以降 解的有机物质。
过滤池分离悬浮颗粒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 ,其机理一般分为三类,即迁移机理、附 着机理和脱落机理。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2 . 滤池的分类
(1) 按滤速大小,可分为慢滤池(< 4 m/h)、 快滤池(4~10 m/h)和高速滤池(10 ~ 60 m /h);
(2) 按水流过滤层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下 向流、双向流、径向流等;
说明 栅条间隙 > 40mm 栅条间隙l0~30mm 栅条间隙 < 10mm 主要是粗格栅 机械清渣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GL型格栅除污机

第16章-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

第16章-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
§16-2 混凝
污水的物理处理
内容
一、概述 二、混凝原理 三、混凝剂和助凝剂 四、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五、混凝设备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概述
1、化学混凝处理对象
水中胶体粒子和细小悬浮物(粒径分别
为1~l00nm和100~l0000nm)。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为什么这些物质需要用混凝法处理?
(1) 成分 天然水中含粘土类杂质为主,需要投加的混凝剂 的量就少;
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需要投加的量较多。 (2) 组成 除硫、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无机金属盐,均能 压缩胶体扩散层,促进胶体凝聚。 PO43-、SO32-、高级有机酸,氯、螯合物、水溶性 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剂都不利于混凝。
污水的物理处理
(1) 压缩双电层作用
向水中投加电解质——混凝剂,如铁盐或铝 盐等。混凝剂提供的大量正离子与原有反离子 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 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变小,胶体所带电荷 数减少,ζ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相互 排斥力也减少。
当大量正离子涌入吸附层,以致扩散层完全消失 时,ζ电位为零,称为等电状态。等电状态下, 胶粒间静电斥力消失,胶粒最易发生聚结。
污水的物理处理
实际上,ζ电位只要降至某一程度而使胶 粒间排斥的能量小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动能 时,胶粒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聚结,这时的ζ 电位称为临界电位。
胶粒因ζ电位降低或消除以致失去稳定性 的过程,称为胶粒脱稳。脱稳的胶粒相互 聚结,称为凝聚。
污水的物理处理
压缩双电层理论成功解释了胶体的稳定 性与凝聚作用。其缺点在于忽视了水中 反离子水解形态的专属化学吸附作用, 不能解释混凝过程中出现的胶粒改变电 性而重新稳定的现象。

工业废水处理知识PPT演示课件

工业废水处理知识PPT演示课件

航天推进剂使用《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374-93
磷肥工业《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5581-95
2024/3/9
18
污染物其性质与控制方式分为:
第一类污染物:指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 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 总 放射性和放射性等毒性大、影响长远的有毒物质。
1073 (61.1%)684 (38.9%) 806 (53.8%)693 (46.2%)
1999 1389 692 (49.8%)697 (50.2%)
2000 1445 704.5 (48.8%)740.5(51.2%)
工业3/9
11
我国在60年代开始污染治理,到90年代已经修 建了3万多套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但未能充分发 挥效益。原因:
(1)技术:由于设计和技术原因,导致处理效 率低下,也缺少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规范、严格的 设计审核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运行和维修存在 困难。
(2)管理:主管部门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缺乏 了解: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未纳入企业管理计划; 基层环保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层次低。
2024/3/9
12
(3)设备方面:环保设备厂技术 弱,材料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 差,一旦设备损坏就放置。
2024/3/9
4
另外还可以根据处理难易 程度和危害性分:
(1)易处理危害性小的废水 (2)易生物降解无明显毒性的废
水 (3)难生物降解又有毒性的废水。
2024/3/9
5
(二)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种类: 含无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含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含有大量不溶性悬浮物废水的污染; 含油废水产生的污染; 含高浊度和高色度废水产生的污染; 酸性和碱性废水产生的污染; 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废水产生的污染; 含有氮、磷等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染。

污水的物理处理 PPT

污水的物理处理 PPT

流状态。
Re udL
•在层流状态下,λ=24/Re,其中
•带入式中,整理得自由颗粒在静水中的运动公式
(亦称斯托克斯定律):
u 1SLgd2 18
μ是水的动力粘度。
斯托克斯定律
u 1S L gd2 18
由上式可知,颗粒沉降速度u与下述因素有关:
•当ρS大于ρL时,ρS-ρL为正值,颗粒以u下沉; •当ρS与ρL相等时,u=0,颗粒在水中呈悬浮状态, 这种颗粒可采用絮凝沉淀或气浮法除去; •ρS小于ρL时,ρS-ρL为负值,颗粒以u上浮,可用 浮上法去除; •u与颗粒直径d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增加颗粒直径有 助于提高沉淀速度(或上浮速度),提高去除效果;
WQm a xW186400 KZ 1000
其中:B1-进水渠道宽度m; α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 角度,一般α1=20°;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 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一般
L2=0.5L1 ; H1-格栅前的渠道深度,m。
式中:
W1-栅渣量,m3/103m3污 水;
KZ-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 系数。
vQ /A 'Q /H b A′-沉淀区过水断面面积,H×b; H-沉淀区的水深, m; b-沉淀区宽度, m。
从沉淀区顶部x点进入 的颗粒中,必存在着某 一粒径的颗粒,其沉速 为u0,到达沉淀区末端 时刚好能沉至池底。
设u0为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 降速度。
• 当颗粒沉速u1≥u0时,无论 这种颗粒处于进口端的什
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水面面积A有关,与池深H无关,
即与池的体积V无关。
第三节 沉砂池
沉砂池 的作用
沉砂池的 工作原理
沉砂池的 几种型式
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 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 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Qmax x1 t' 8 k总105
6
4Hale Waihona Puke 002.水流断面面积A
式中:x1-城市污水的沉砂量,
AQmax/v
一般采用3m3/105m3(污水); t’--排砂时间的间隔,d;
式中:
k总 –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编辑ppt系数,表3-3。
5
平 流 式 沉 砂 池 的 计 算公 式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 为60%,容重约1500kg/m3。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 55º~60°。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编辑ppt
2
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 工作稳定。排砂方法主要有重力排砂与机械排砂 。
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º;
则贮砂斗的上口宽b2为:
7.池总高度H
Hh1h2h3
b2
2h3 tg60
b1
式中:h1-超高,m; h3-贮砂斗总高度,m。
贮砂斗的容积V1:
V 11 3h '3(S 1S 2S 1S 2)
式中:h’3-贮砂斗高度,m;
曝 气 沉 砂 池 的 计 算公 式
1.总有效容积
3.池总宽度b
V60Qm atx
b A/H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
式中: 4.池长
H-设计有效水深,m。
停留时间,min。 2.水流断面面积A
LV A
AQmax/v
5. 所需曝气量
式中:
q360D0Q max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 流速,m/s。
D——每m3污水所需曝气量,
编辑pmpt 3/m3。
10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 55%的悬浮物(SS)。 编辑ppt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11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池的有效水深为2~3m,池宽与池深比为1.0~1.5,池的长宽比 可达5,当池长宽比大于5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曝气沉砂池多采用穿孔管曝气,孔径为2.5~6.0mm,距池底约 为0.6~0.9m,并应有调节阀门;
每m3污水所需曝气量为0.1-0.2m3或每m2池表面积3-5m3/h
曝气沉砂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和死角,进水方向与旋 流前进方向一致,出水方向与编进辑水ppt 方向垂直,应防止产生短流9。
h3‘
编辑ppt
3
平流式沉砂池的一种型式
平流式沉砂池的系统参数
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水平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 0.15m/s;
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 般为30~60s;
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 不小于0.6m;
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 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 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 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 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 于池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 只有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
编辑ppt
8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水平流速一般取0.10m/s;
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4~6min;当雨天最大流量时为 1~3min。如作为预曝气,停留时间为10~30min;
8.核算最小流速vmin
vmi nQmi/nn1Amin
S1,S2-贮砂斗上口和下口的面积。 式中:
6.贮砂室的高度h3
Qmin-设计最小流量,m3/s;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
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i=6%,坡向砂斗,则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
h 3 h '3 0 .0 l 2 6 h '3 0 .0 ( L 6 2 b 2 b 编') 辑/ p2 pt流断面面积,m2。
辐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另一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编辑ppt
12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编辑ppt
13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沉砂池 的作用
沉砂池的 工作原理
沉砂池的 几种型式
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 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 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 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 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 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竖流式、曝气沉砂池
旋流式沉砂池、多尔沉砂池等
编辑ppt
4
平计算流内容式:包沉括沉砂砂池池尺寸的计算设、沉计砂与量及计沉算
砂斗容积及尺寸计算、最小流速校核。
1.长度L
3.池总宽度b
Lvt
bA/ h2
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
式中: h2-设计有效水深,m; 0.25~1.0m。
速度,m/s,最大流速为 4.沉砂斗所需容积V
0.3m/s,最小为0.15m/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 间,单位为s,30~60s。
6
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 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 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曝气沉砂池的构造:
曝气沉砂池是一个长型渠道,沿渠道壁一侧的
整个长度上,距池底约60~90cm处设置曝气装
置;
在池底设置沉砂斗,池底有i=0.1~0.5的坡度,
编辑ppt
1
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砂池,并且沉砂池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 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比重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
设计流量: 当污水自流入池时按最大时流量计算;当污水用水泵抽升入池时, 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对于合流制处理系统按降雨设计 流量计算。
以保证砂粒滑入砂槽。
为了使曝气能起到池内回流作用,在必要时可
在设置曝气装置的一侧编辑装ppt 设挡板。
7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污水在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形式, 其一为水平流动(一般流速0.1m/s), 同时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 (旋转流速0.3m/s ),整个池内水流 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