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
题目: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学号:20120904320071
姓名:虞红妹
年级:2012级
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专业:农学(观光农业方向)
指导教师:唐湘滟
完成日期:2014年5月26日
摘要: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市场化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
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1]为促进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大力扶植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录
1.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1)
2.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1)
3.绿色农业产业的现状分析 (1)
3.2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足 (2)
3.3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不利 (2)
3.4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 (2)
3.5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3)
4.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
4.1规划绿色农业产业化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带 (3)
4.2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
础 (3)
4.3组建绿色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工程 (4)
4.4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市场营销体系 (4)
4.5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5)
4.6绿色农业产业集群中引入品牌战略 (5)
5.结语 (6)
参考文献 (6)
绿色农业产业化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恢复,其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形态,是高效和生态的结合体,对促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绿色农业作为一项产业逐步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它是我国农业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2]
2.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是实现高效、和谐、持续的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和农户由于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保证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3.绿色农业产业的现状分析
由于绿色农业的生产仍然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因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所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还很低,且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3.2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足
一方面,生产者的观念滞后,而且缺乏从事绿色农业所应具备的素质。生产中,惯于利用化肥、农药。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产品与环境污染的
事件屡有发生。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很少,直接影响绿色食品所应该有的价值的体现。
3.3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不利
畜禽类粪尿污染仍然相当严重,尤其是规模养殖场排放量大、处理率低,造成了对水域的严重污染。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污染、工业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等都严重制约着绿色农业的发展。
3.4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
在生产环节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技术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相应的技术标准是否真正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与应用,还难以全面地确切掌握。在流通环节,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从外观上无法区别全程质量监控由于管理体制、检测体系、执法体系等问题。还难以统一协调解决监督检测技术的实用性,可推广性不强缺乏对绿色食品有效的物流管理。由于绿色食品对产地和环境都有特殊要求。因而,绿色食品产于交通不便,较为边远的地区,而绿色食品的主要消费者又多集中在城市。由于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滞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给绿色食品市场的扩展带来困难。[3]
3.5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绿色农业产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育种、栽培、加工、仓储到运销等各个环节要求严成本高,仅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是不够的。而且,绿色食品加工也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即使是一些龙头企业,由于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改造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加工。
4.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规划绿色农业产业化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带
必须从全国着眼,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区要素、享赋结构变动的要求,选择确立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明确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民适区种植,推动绿色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绿色农产品产业带。
4.2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要充分依托优势产业带规划,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加工。科学确定绿色生产基地的选择,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发展为“多村一品、数乡一业”的基地式生产,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专业户、专业村、专
业乡,提高商品率。[4]
4.3组建绿色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工程
绿色龙头企业要依靠自身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建立集信息传递、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符合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律和消费水平的加工体系,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附加值,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形成辐射能力强、服务功能强,具有强大牵引力的绿色龙头企业。通过重组、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向名牌绿色龙头企业靠拢。从产品的内在品质到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充分显示黑龙江省地域特色,树立起黑龙江省特有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创建绿色农产品名牌效应,达到开拓和提升其市场占有度,增强国内外竞争力的效果。
4.4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市场营销体系
将参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农户、龙头企业和重点营销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促进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共同体,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链条内部,统一核定农副产品价格,把加工、运销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5]。实行扶持建设生产基地、促进加工经营的权责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开辟多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