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建议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农药行业政策准入由行业准入管理与产品层次的登记许可管理两
部分构成。
设立农药生产企业需经工信部核准后,才能依法向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过去我国农药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导致产业发展混乱,集中度较低,多为重复且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药行业的管理,国家加大了对农药企业的核准标准,从2008年3月1日起,提高申请农药企业核准要求:原药企业注册资
本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制剂(加工、复配)企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
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农药产品实施登记许
可制。
在我国,农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须同时取得“农药登记证”、
“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农
药产品在获得登记之前需经过2年5个地域的田间试验和毒性、环境
及残留实验,完成农药新产品登记通常需2-3年时间,这也加大了行
业的进入壁垒。
目前使用的多个农药品种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研发的,今后10
年专利农药将集中到期,据统计,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专利
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11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随
着农药专利到期密集期的到来,国内业内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较为
明显的企业,将会率先涉足专利到期产品,并参与与国外农药龙头企业的市场、研发等合作中,不断享受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引自《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和基础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在我国,通过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粮食5,400万吨,棉花160万吨,油料150万吨,蔬菜1,600万吨,果品5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0亿元。
每投入1元的农药产品,经济效益提高6-10元。
该农药制剂项目计划总投资8333.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950.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41%;流动资金1382.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9%。
达产年营业收入11088.00万元,总成本费用8655.98万元,税金及附加154.58万元,利润总额2432.02万元,利税总额2922.05万元,税后净利润1824.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98.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19%,投资利税率35.07%,投资回报率21.89%,全部投资回收期6.07年,提供就业职位202个。
报告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的建设方案,最终使得项目承办单位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和谐统一。
项目基本信息、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调研、项目建设内容分析、选址评价、土建工程分析、工艺先进性、环境保护、安全保护、项目风险评价、项目节能评价、项目进度说明、投资估算、经营效益分析、项目综合结论等。
第一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
1、《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2016年5月颁布,明确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20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70%以上,建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到2020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8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继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支持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发展,加快高污染、高风险产品的替代和淘汰,促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2、《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
工信部于2014年颁布,支持农药企业采用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对12个高毒农药产品实施替代。
3、《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二)农药产品概述
1、农药定义及作用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引自《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和基础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在我国,通过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粮食5,400万吨,棉花160万吨,油料150万吨,蔬菜1,600万吨,果品5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0亿元。
每投入1元的农药产品,经济效益提高6-10元。
在非农业生产中,农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栽培、园林绿化所营造的绿色空间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针对园林花卉的农药产品逐渐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产品
之一;此外,农药在对道路、机场、园林、球场、草坪等处病虫害防治、森林防护和植物保养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PhillipsMcdougall统计,2018年全球非作物农药销售额达到75.38
亿美元,占全球农药产品销售额的11.58%。
2、农药的种类
农药按防治对象和用途大致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
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等五种大类,其中前三类为农药的主要组成类别。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
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
农药等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
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农药工业的健
康发展。
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
的地位,多次指出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安全、低毒、高效农药,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不断扩大,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292亿美元
增至2018年的650.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14%。
同时,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农药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①全球人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修订版》,在未来12
年内,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72亿增加到81亿,2050年时达96亿。
同时,全球人均占有谷物量也不断提高,以我国为例,2015年人均粮
食占有量达约450千克,较1949年增长241千克,增幅达115.31%。
在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人均谷物占有量提高,意味着谷物单位面积产出的大幅增加,种植者将更加依赖农药等科技
种植手段。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也逐步上升。
肉
类产品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谷物产品。
以猪肉为例,据统计,在养
殖食用猪的过程中,每增重1千克,需要消耗大约6千克玉米。
因此,肉类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需求,相对于单纯种植普通农产品更高。
②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农药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复种效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群众的“菜篮子”多样化,丰富人民食物结构,各级
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者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据统计,平均每亩经济作物的农药用药水平比粮食作物高约5-6倍。
随着我国经济作物的产量逐年增长,势必增加农药的市场需求。
此外,全球农作物生产的耕作方式逐步趋于规模化、产业化。
以
我国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
产业转移,我国农业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到2030年,只有30%
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会逐步改变,
农田承包给种粮大户集中耕作,单一农户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在很多
地方逐渐让位于规模化的种植。
这种规模化的耕作方式对农药的使用
成本不敏感,而更注重整体作物产出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会显著增
加农药需求,这将会大大增加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量。
(3)行业整合加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农药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整合是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通过行业整合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
国农药企业众多,市场分散,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严重,企业竞争秩
序较为混乱。
2010年颁布的《农药产业政策》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企
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2016年颁布的《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重点大型农药企业。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
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将有利于我国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
技术领先、机制合理、经营灵活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
(4)环保要求提高,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
化学农药制造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我国环保领域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部分农药企业为追求利润大化而无视安全、牺牲环境、偷排超排,与环保守法企业之间形成不公平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关注。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环保和产品质量检查,对于没有有效处理污染物,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经整改仍不达标的
企业取消其农药生产资格。
此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对环
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大大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成本。
不规范的企
业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环保,将有
可能被淘汰。
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将逐
渐失去生存空间,这将有利于环保达标、工艺先进的农药企业的发展。
(5)农药禁限用政策为环保、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提供广阔空间
近年来,国际上通过实施国际公约,严格管控高毒、高风险农药
的生产、使用和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不断采取禁限用措施。
例如,近年来除草剂第二大品种百草枯已成为
继有机磷农药之后中毒发病率第二高的农药品种,已被20多个国家禁
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并于2011年3月被列入鹿特丹公约的出口限制
清单,而列入该清单的产品将会逐渐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生产。
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第十一条规定:“国
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剧)毒、
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
”
通过政策规定禁用和限用部分农药,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药应用
水平,促进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
高毒农药的退出为高效、低毒农药让出市场,有利于高效、低毒农药
的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示农药消费结构将发生
调整,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
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凭
借其环保、高效、低毒的特性可以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
形成广泛替代。
(6)专利农药集中到期,给仿制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从专利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将农药产品分为三类:专利产品、专利
到期产品和非专利产品。
2011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市值约为440亿美元,而这三类农药基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农药研发期在8-10年时间,其后就是长达20年左右的专利保护期,专利过期后,仿制企业通过工
艺优化、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产品使用量。
专利过期
农药通常有15-20年的黄金周期,之后随着替代产品的出现需求趋于
稳定。
目前使用的多个农药品种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研发的,今后10
年专利农药将集中到期,据统计,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专利
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11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随
着农药专利到期密集期的到来,国内业内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较为明显的企业,将会率先涉足专利到期产品,并参与与国外农药龙头企业的市场、研发等合作中,不断享受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
我国农药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造成我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领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四)行业技术水平特点
农药行业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新药创制能力、原药合成工艺以及制剂配制技术三方面。
新药创制对技术依赖性强,要求企业具备极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企业主要以仿制农药生产为主。
原药合成工艺体现为合成路线的选择以及工艺优化,即生产性研发,原药化合
物合成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成本,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大型原药生产企业的合成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并成功
成为国际农药巨头的核心供应商。
农药制剂包括单剂和复配制剂,可
直接适用于作物,核心技术主要基于对作物及病虫草害的研究以及化
合物药性的把握,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性价比和质量稳定性要求
较高,其中配方的合理性、助剂的应用和复配工艺过程的控制对药效
有很大影响,直接决定着制剂产品施用效果,在农药的效用和施用范
围上,制剂的配制更起到关键作用,技术含量也更高。
从生产工艺看,目前国外农药生产普遍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实
现了高度自动化,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单条生产线的能力也高于
国内。
我国多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实现自动化控制,农药生产能耗
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农药新品种创制难度很大,对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要求较高,但
新药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利润率极高。
因此,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基本由
世界跨国农药巨头垄断,其所获得巨额利润为研发再投入提供了保障,并已形成“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
仿制类企业主要生产专利到期农药和无专利农药,以生产能力和
成本控制为依托,不断通过新生产设备的投入和生产工艺的优化来占
领相应农药品种因专利到期后价格下降而急剧扩大的市场。
突出的生
产性研发能力、优良的产品品质、先进的管理机制、持续的工艺改进
和良好的成本控制等是企业成功占领非专利农药广大市场的关键因素。
(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刚性需求强,因此受
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属于弱周期性行业。
在未来几十年内,城市化、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生
物能源等因素促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增产仍离不开农药、化肥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因而,长期来看农药行业将处于稳定的
上升通道。
2、行业区域性
我国农药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产业布局区域集中。
根据《农药工业“十三五”规划》中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农药生产企业
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省,这五省的农药工业
产值占全国的68%以上,农药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农药企业有28家
在上述地区,销售收入在5-10亿元的农药生产企业也大多集中在这一
地区。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种植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造成病、虫、草害危害程度的
不同,使得农药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两广、海南、长三角
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杀虫剂、杀菌剂需求较大;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为我国主要粮棉油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则
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杀虫剂的需求较旺盛;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则
是小麦、玉米、大豆及谷物的主要产区,是除草剂的需求集中地。
总
体来看,我国南方农药市场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而北方农药市场
则以除草剂为主。
(七)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化学农药的上游行业主要可追溯至石化行业。
化学农药的下游为
农场主、种植户等终端客户。
农化企业既有从原料到中间体、到农药
原药、制剂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也有专做中间体或原药、制剂的企业。
其中,农药原药与制剂存在本质区别。
原药类企业主要依托合成
技术,属于B2B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原药(制剂中的有效成
分);而制剂类企业主要依托解决方案和品牌推广,属于B2C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直接应用于终端作物(或非作物)的不同类型的制剂(有效成分相同)。
总体上,产业链越长的农化企业,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越强。
从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原药的生产过程体现技术密集的特点,而原药到制剂的生产更多的体现企业在营销及品牌上的优势。
1、农药行业与上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的上游为石化行业,其原料为各种基础化工产品。
先由中间体企业将各种基础化工原料加工成生产原药所需的关键中间体,再由原药企业将各种中间体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原药,后由农业制剂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出不同剂型的制剂供应终端市场。
2、农药行业与下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下游终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户及其他农药使用者,主要使用于农林牧渔领域,少量使用于其他领域。
农药的市场需求量不仅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病虫草害规模的影响,还受到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非农作物应用市场的影响。
对于下游农药使用者来说,其对农药制剂性能、安全性、品牌和附加服务的要求也同样影响到农药行业。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环保健康要求的提高,促使农药制剂
企业加大环保安全农药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也促进农药原药及中间体
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质量,农药品种朝着低毒、
高效、低残留的方向持续演进,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越来越显著。
另一方面,随着下游病虫草害的不断进化,病虫草害对农药的抗
药性在逐步提升(例如对草甘膦、吡虫啉等过去大规模应用的农药品
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抗性),这会导致农药用量增加、环境负担加重、药品残留超标的问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药制剂实现更丰富的复
配使用(即在一个制剂中复配有多种有效的原药成分),这也同样推
动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二、必要性分析
1、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再有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是因为众多的挑战,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变缓
慢的趋势,这样就会造成银行的储蓄率发生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不利,对
银行客户的储蓄也是不利,商人的投资率也受到了影响随之改变。
如果在
这时能够去产能加快经济发展,这样就会有效的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虽
然在过去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依靠城镇化水平来提高经济发展,远
远不是长久之策。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基于净出口、投资、消费的经济结
构,但是这种经济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的长期的经济发展。
为了让经济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我国把新常态引入到了经济发展中去,但是新常态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让我国的经济无法快速发展,比如说财政收支平衡受影响,银行储蓄变动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该把控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应对不良影响。
2、“十三五”时期国家全面布局小康社会,加快结构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再平衡。
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双
创”+“中国制造2025”,共同助推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势,决定了本市“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对于本市工业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十三五”期间本市发展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相比周边传统工业化过度发展的地区,本市还有工业和建设用地可以供应,本市可以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清洁生产,也可以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直接跨越周边县(市、区)“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老路,实现发展的后发优势。
3、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