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铁道工程承担指导任务单位导师姓名导师职称一、主要内容(1)黄土的介绍;(2)路基产生沉降的机理分析;(3)沉降对高速铁路的危害;(4)高速铁路对路基施工后沉降的要求以及依据;(5)黄土路基沉降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6)控制路基沉降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二、基本要求(1)制定设计进度计划,严格执行,按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设计方法步骤可参考设计指导书,对于设计疑难问题,首先应独立思考与查阅有关资料,确实不能解决时,可向指导教师提出答疑。

(3)了解高速铁路严格控制路基沉降的原因和目的。

(4)熟悉高速铁路设计与施工的相关规范,明确各种地基上高速铁路施工的步骤与关键技术及控制指标。

(5)明确高速铁路路基产生沉降的原因,熟悉各种地沉降控制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参考资料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6)熟悉客运专线路基设计的特殊要求,了解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方法。

(7)能够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路基稳定性计算和沉降计算。

三、主要技术指标铁路客运专线。

设计速度350km/h,轨道类型为重型。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龚晓南.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池淑兰,孔书祥.路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S].2005.[5]范云.地基加固技术[M].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学院,1999.五、进度计划第1-4周开题报告。

路基沉降机理及其危害分析,熟悉各种控制沉降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第5-8周控制沉降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经济技术比较,沉降监测方案设计。

撰写设计说明。

第9周整理、装订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年月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一、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铁路呈现客流量大、集中、行程长的特点。

2011届毕业设计指导书-杨学超(修改)

2011届毕业设计指导书-杨学超(修改)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毕业设计要安排一定的野外实际工作或编程上机计算内容,实践环节应占到毕业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
(4)试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提交的成果(论文、图件等)必须书写工整、美观,符合标准。
指导教师
签字
系主任
签字
主管院长签章
附件2: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
某高速公路路线初步设计
3.4、横断面设计及路基土石方计算:
除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外,还应根据具体条件对个别路段进行特殊路基横断面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路基宽度;(2)、路基高度;(3)、路基坡度;(4)、路基弯道超高,加宽;(5)、路拱坡度;(6)、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选定1公里路段手工绘制路基横断面图,进行土石方计算及调配,填制路基设计表及土石方计算表。
4、路基工程设计
在道路平、纵、横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及其排水、支档和防护工程规划。




(1)根据指导教师填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充分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题目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其中,开题报告不得少于1000字。
(2)为培养独立查阅文献、正确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文献数不少于12篇(部),其中与测绘工程相关的外文翻译应在5000印刷字符以上。



(1)根据指导教师填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充分了解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题目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其中,开题报告不得少于1000字。
(2)为培养独立查阅文献、正确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文献数不少于12篇(部),其中与测绘工程相关的外文翻译应在5000印刷字符以上。

兰州交大毕业论文初稿(1)

兰州交大毕业论文初稿(1)

兰州交大毕业论文初稿(1)兰州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级): 13级物流管理 (专升本)指导教师:安美清学生姓名:李彬学号:设计题目:我国建材物流发展现状及分析毕业设计成绩评议表证)有无错误等。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13级物流管理学生姓名:李彬指导老师:安美清开题报告班级:13级物流管理学生姓名:李彬指导老师:安美清中期报告班级:13级物流管理学生姓名:李彬指导老师:安美清结题验收班级:13物流管理学生姓名:李彬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建材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复合型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一般在 10%左右,而我国约占 20%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加快发展物流产业降低流通总成本无疑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物流中心布局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物流中心的合理设计和布局规划,实现以最低的投入建设,满足目前和将一定时期内需要的建材物流中心,并以低的运作成本和高的运作效率来运作,现代物流已成为各行业提高物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

在建材市场中引入物流技术,不仅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活力,同时对整个建材行业的质量保障、管理规范等都将起到有效作用。

文中对我国建材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多层面、多角度提炼出现存问题,并结合当前经济及政策发展趋势,对我国建材物流未来发展趋势加以预测。

关键词:建材物流;特点及类型;现状及趋势;IABSTRACT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 industry as it has a broad prospect and value-added features multiple emerging industry,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on a global scale to obtain rapi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logistics cost of GDP of developed countries, generally around 10%, and accounted for about 20% of the logistics cost is too high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u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to reduce circulation cost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our countr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logistics center layout desig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esign and layout planning of logistics center, with the minimum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eet the current and will need to 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 center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and low operating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to operate, modern logistics has become the industr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erial circulation, reduce the circulation cost effective means. 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 materials marke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market environment, market dynamics,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quality assurance, management norms andwill play an effective role. This paper on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multi-level and multi-angle refining memory problem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policy trends, development trend of 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 of our country is not to be predicted.key words : building materials log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upply Chain Management.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1、毕业论文组成论文由封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十二部分组成。

各种部分的格式详见附录;(1)封面: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班级等,格式详见附1;(2)成绩评议表:包括论文评语、论文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填写,格式详见附2;(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在布置毕业设计时发给学生,格式详见附3;(4)开题报告:学生认真书写后交指导教师检查,经指导教师签字有效,格式详见附4;(5)中期报告:由学生认真书写,指导教师签字后有效,格式详见附5;(6)结题验收:由学生认真书写,指导教师签字后有效,格式详见附6;(7)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8)摘要:中文摘要应在400 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对应;(9)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文字应在15000字以上;(10)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11)附录:含外文复印件及外文译文、有关图纸、计算机源程序,如果有毕业实习,需提供毕业实习报告等。

2、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1)毕业论文要统一用a4(210mm×197mm)标准纸打印装订(左装订)成册,正文用宋或楷体小四号字,版面上空 2.5 cm,下空 2 cm,左右空2 cm(靠装订纸一侧增加0.5 cm空白用于装订)。

题目用三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2)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全部附图,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符合国颁标准。

(3)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打印一份在xx年9月15日以前交指导教师评阅,进行结题验收。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第二节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2. 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黑体小三号,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格式同第一层次标题,须居中。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例1:
引言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1 课题
1.1 课题背景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一、毕业设计(论文)版面要求
1.毕业论文一律用A4(210mm×297mm)标准白纸打印装订(左装订)成册。版面上边距35mm、左边距25mm,下边距25mm,右边距25mm;奇数页眉加“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偶数页眉加“论文中文题目”,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居中,页眉距边界25mm;页脚距边界20mm,页码用宋体小五号字底端居中。标准字间距,行间距22磅。
例2:
引 言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文档编号:0000 115
优秀毕业设计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录
目录. (2)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一) (2)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二) (6)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三) (9)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四) (10)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五) (12)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六) (14)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七) (15)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八) (17)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九) (19)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十) (21)
本文精选了兰州交通大学各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总共10 个不同类别的任务书模板范文,都选自兰州交通大学同学的优秀毕业论文,包含各个专业类别的任务书,适合各个学院同学们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和研究。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

愿此文能助毕业班同学们一臂之力,欢迎下载。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一)
(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5月20日:论文答辩
九、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兰州交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二)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姓名孙芳荷专业通信工程指导
教师
杨桂芹


EPON技术在小区宽带接入中的应用与研究
设计任务
掌握宽带接入的概念、特点、要求和发展现状;了解宽带接入在网络融合中的概述、作用、接入技术以及接入网的应用;熟悉EPON技术的组成、原理;了解相关接入技术;重点研究分析宽带接入的结构、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通过需求分析,要具体规划出EPON技术在小区宽带接入中的接入系统方案,做出系统组成网络图。

要求1、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严禁抄袭;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和中期自查;
3、掌握宽带接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概论、原理、相关接入技术以及在网络融合环境下的应用;
4、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图纸及说明清晰正确。

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文理通顺;
5、严格按照“兰州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完成论文。

其他说明1、设计说明书(论文)按学校统一要求排版、打印
2、时间安排:下达任务书日期:2013年2月22日
交开题报告日期:2013年3月9日
交中期自查日期:2013年5月4日
要求完成日期:2013年6月6日
答辩日期:2013年6月8—13日3、指导教师联系电话:
Email:
指导教师签章系主任
签章
院长
签章。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一基本资料计算以下条件的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值,并画出双线曲墙式衬砌的内轮廓线,标注详细尺寸。

设计该隧道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支护参数,并采用弹性链杆法检算支护强度是否满足隧道设计规范的要求。

①双线隧道;②电力牵引;③行车速度V=150km/h;④曲线半径为学号最后三位数的100倍,即R=3900m。

⑤围岩级别为Ⅴ级二曲线隧道净加宽值2.1.加宽原因①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而车辆本身却不能随线路弯曲仍保持其矩形形状。

故其两端向曲线外侧偏移(d外),中间向曲线内侧偏移(d内1)。

②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使车辆限界上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一个距离(d内2)。

2.2.加宽值的计算取R=3900m车辆中间部分向曲线内测的偏移值d内1=4050/R=4050/3900=4.385cm曲线外侧的加宽值d外=4400/R=4400/3900=1.128cm曲线外轨超高值E=0.75V2/R=0.75*1502/3900=4.385cm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侧的倾斜值d内2=2.7E=2.7*4.385=11.840cm曲线内侧的加宽值W1=d内1+d内2=12.878cm曲线外侧的加宽值W2=d外=1.128cm假定外侧线路外轨超高大于内侧线路外轨超高,则内外侧线路中间加宽值W3=8450/R+1.2E=7.429cm内测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d1=200-0.5(W1-W2- W3)=200-0.5*(12.878-1.128-7.429)=197.840cm外侧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d2=200+0.5(W1-W2+W3)=200+0.5(12.878-1.128+7.429)=209.590cm则:总加宽值W=W1+W2+W3=12.878+1.128+7.429=21.435cm为施工方便,实取总加宽W=30.000cm图2.31.双线曲线隧道加宽示意图三双线曲墙式衬砌的内轮廓线见附录四. 衬砌结构的设计及检算4.1 衬砌结构的设计隧道在一般情况下应做衬砌,其结构的型式及尺寸,可根据围岩级别、水文地质条件、埋置深度、结构工作特点,结合施工条件等,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确定,必要时,还应经过试验论证。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5. 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6. 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逗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2. 表格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1,表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1.1,表1.2…),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3. 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小三。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4. 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引言、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5. 致谢
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土木工程(高架桥)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高架桥)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1指导教师:王保成学生姓名:李娟学号:090120728设计题目:兰新第二双线东湾沟特大桥施工工艺研究毕业设计成绩评议表学生姓名李娟班级土木工程09-1指导教师姓名王保成职称副教授审阅人评语审阅人:年月日答辩委员会综合评语主席:年月日论文成绩评语内容包括:(学术)思想、方案选择、设计(论文)达到的水平、设计(论证)有无错误等。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土木工程09-1(专升本) 学生姓名:李娟指导老师:王保成设计(论文)题目兰新第二双线东湾沟特大桥施工工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现在桥梁在客运专线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以桥带路,减少占用耕地,取代路基,防止过多沉降。

在于既有道路均采用桥梁,为预制梁方式通过,防止交通干扰。

关键环节1.确定论文题目2.搜集、整理资料3.编写提纲4.撰写初稿5.修改初稿6.修改、装订计划进度1.2011.7.1~7.15分析查阅资料,作好准备;2.2011.7.16~9.13编制施工工艺研究;3.2011.9.13~ 修改、装订。

参考资料《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高性能砼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1999)。

班级:土木工程09-1(专升本) 学生姓名:李娟指导老师:王保成设计(论文)题目兰新第二双线东湾沟特大桥施工工艺研究一、文献综述桥梁工程问题的解决总是理论与工程经验的结合,掌握的知识越多,主观经验越少,桥梁结构的设计越合理,这也正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追求的目标。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10kV配电室 2015 word2003兼容简化最终版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10kV配电室 2015 word2003兼容简化最终版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电作为所有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与稳定。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供配电能成为了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满足其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等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推动社会发展。

只有好的供电配电环节,才能造就高效率的生产和高品质的生活。

本论文设计的是XXXX职业技术学院10kV配电室。

设计过程中,依据相关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等规范和设计手册,完成对该校供配电系统的初步设计。

配电室占地约120平方米,高压侧为10kV,低压侧为0.4kV,设有值班室和工具间。

配电室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线方式。

本次设计任务包括:负荷统计、容量计算、无功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防雷接地等。

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并按发热条件进行导线截面的选择,以及热稳定条件校验。

本设计按照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规范要求,合理选择用电设备,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10kV配电室;配电系统;负荷计算;电气设计AbstractIn the fast developing world,without electricity we cannot do anything.Electri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energ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The power supply system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In order to meet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its safety,reliability,quality, economy and better service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nly good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ectors,to creating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high quality of life.This paper is designed the Zhiye Technical College10kV power distribution room.In the design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and other specifications design manual,complete the10kV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of this College.The distribution room covers an area of about120square meters,the high voltage side is10kV,the low voltage side is0.4kV,with the duty room and tool room.The main wiring distribution by a single bus section connection mode,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ing TN-S connection mode.The design tasks include:load statistics,capacity calculation,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lightning and grounding.The load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efficient calculation,and carries on the conductor cross section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heating conditions,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condition.The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design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Key Words:10kV Distribution room,Distribution system,Load calculation,Electrical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设计概述 (1)1.2设计范围 (1)1.3设计依据 (1)1.4设计目标 (1)2负荷计算 (2)2.1负荷统计 (2)2.2容量计算 (5)2.3无功补偿 (6)3短路电流 (7)3.1短路电流简述 (7)3.2短路电流的计算 (7)4主接线方式 (10)4.1主接线的基本概念 (10)4.2主接线方案类型 (10)4.3电气主接线确定 (11)5设备选型 (12)5.1变压器的选择 (12)5.2导线的选择 (12)5.2.1按发热条件选择并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2)5.2.2高压进线的选择 (13)5.2.3低压出线的选择 (13)5.3电气设备选择 (14)5.3.1配电室高压侧设备的选择 (14)5.3.2配电室低压侧设备的选择 (15)6防雷接地 (16)6.1配电室的防雷保护 (16)6.2配电室接地装置的设计 (16)6.3设计过程与结果 (16)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1绪论1.1设计概述本论文为XXXX职业技术学院10kV配电室的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
2.2 保温护道 片 石 或 碎 石 层 可 有 效 地 提 高 路 基 下 地 层 的 蓄 冷 量 ,从 而 对 多 年 冻 土 地 基 进 行保护。片石保温护道是为了储存和保持路基冷量,减少热 量的侵入,保护冻土。碎 砾 石 土 保 温 护 道 下 铺 设 保 温 板 主 要 是 阻 止 热
量 的 传 递 ,改 变 路 基 下 多 年 冻 土 的 性 状 ,地 下 冻 土 形 成 一 个 挡 水 捻 ,地 表 水 不 再 渗 入 基 底 ,基 底 地 温 普 遍 升 高 ,正 温 区 消失,提高 路 基 的 稳 定 性 。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为 :基底处理、填筑路拱→倾填片石、整平 → 码 砌片石边坡及片石护道顶面→填筑碎石(砂砾)及中粗砂反滤层(厚20 cm)→片石 护道顶面及边坡铺设彩条布→继续填筑路基。片 石 保 温 护 道 应 做 好 基 底 处 理 , 基底应用粗颗粒土填筑土垫层,坡脚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300 mm 并不得漫水。 保温板材料搭接采用粘接剂企口粘接,搭接宽度不小于40 mm 厚度,不得有明显缺 陷。铺设时应清除坚硬棱角,凸起的石块用砾石土填平,防止施工造成保温板的断 裂损坏。倾填片石石料粒径要求制在10~30 cm 之间。护道填料可用粗颗粒土、 细颗粒土、富含腐殖质的土、草炭土、泥炭土等,但不得用冻土块填筑保温护道。 使 用 不 同 填 筑 料 填 筑 保 温 护 道 时 ,应 分 层 填 筑,每 一 水 平 层 的 全 宽 应 采 用 同 一 种 填 料 ,不 同 种 类 的 填 料 不 得 杂 填 筑 。护 道 采 用人工夯实,保证护道压实度,护道 内保温板下400 mm 的填料,分两层填筑,逐层夯实。待整平压实后,方可铺设保温 板。保温板上的护道填筑,应先松填300 mm,夯实后再填料压实至设计厚度。护道 表面应有向外侧的排水坡。清除护道下的塔头草,注意护道、保温板的纵向顺接。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技术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技术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I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说明1第一节编制目的1第二节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简况1第一节总体简况2第二节工程主要尺寸2一、建筑尺寸2二、基础尺寸2三、结构尺寸2第三节工程结构用材料3一、混凝土3二、钢筋3三、墙体3第四节工程建筑用材料3第五节门窗用材料4第三章施工大纲4第一节指导思想4第二节工程质量目标4第三节施工工期计划4第四节施工平面规划安排5第五节轴线与标高控制5一、轴线控制5二、标高控制6第六节施工流水段的划分组织流水施工6第四章施工部署6第一节任务安排7一、工程施工管理体系7二、工程部机构组成7第二节施工准备8一、室内准备工作8二、现场准备工作9第三节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10第四节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安排15第五节主要施工机械、机具设备计划安排15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16第一节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6一、井桩开挖16二、井桩钢筋17三、井桩砼17四、基础钢筋工程17五、基础模板工程18六、基础砼工程18七、土方回填18第二节主体工程施工方案19一、建筑垂直度控制19二、建筑物沉降观测19三、垂直运输系统19四、脚手架工程19五、主体钢筋工程20六、主体模板工程22七、主体混凝土工程23八、主体砌筑工程25第三节装饰、油漆、刷白工程施工方案28一、抹灰工程28二、楼、地面工程28三、油漆、涂料工程30四、屋面防水工程施工32五、卫生间防水工程施工33六、工程的质检与评定33第六章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34第七章保证施工工期技术组织措施34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措施35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措施35第二节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措施36一、工程二级技术责任制36二、三级质量验收制度36三、工程资料管理检查制度36四、施工图纸自审制度36五、严格过程管理制度37六、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管理制度39七、质量奖罚制度40八、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制度40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审制度40第三节工程质量管理技术措施40第四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创优保证措施41一、钢筋工程41二、模板工程42三、混凝土工程42四、砌筑工程42五、装饰工程43六、门窗工程43第五节成品保护措施44一、涂料墙面的成品保护44二、屋面防水层的成品保护44三、木门的成品保护44第六节工程回访保修45第七节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技术措施45一、砖砌体工程45二、模板46三、钢筋绑扎、焊接46四、混凝土工程47五、屋面、卫生间47六、墙面抹灰48七、油漆、玻璃48第八节保证工程质量预控措施示意图48第九章保证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49第一节安全管理纲要49第二节安全防护措施50第三节安全管理、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制度50一、安全管理制度50二、安全技术交底50三、定期安全检查制度51第四节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51一、安全管理51二、“三宝”、“四口”防护53三、施工用电53四、起重吊装54五、施工机具54六、模板工程54七、脚手架54第五节安全施工专项计算54一、荷载计算54二、立杆计算55第十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55第一节场容管理55第二节环境卫生管理56第三节环境保护管理56一、防止周围环境污染56二、管理好施工用水防止污染56第四节控制施工噪声污染57第五节建设文明工地57第二部分施工图预算58预算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

目录目录 (I)1 绪论 (1)2 勘察报告 (4)2.1隧道概况 (4)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4)2.2.1.地质构造 (4)2.2.2. 地层岩性 (4)2.2.3.地震及地震动参数 (5)2.2.4.水文地质特征 (5)2.2.5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 (5)2.3隧道围岩分级 (5)2.4隧道各段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7)3 博远铁路隧道设计要求 (8)3.1设计依据及范围 (8)3.1.2设计采用的规范及规程 (8)3.1.2设计范围 (8)3.2 隧道平面设计 (8)3.3隧道纵断面设计 (8)3.4主要技术标准与设计原则 (8)3.4.1主要技术标准 (8)3.4.2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 (9)3.5主体设计原则 (10)4 隧道位置的选择及纵断面设计 (12)4.1隧道位置的选择 (12)4.2隧道纵断面设计 (12)4.2.1 坡道形式 (12)4.2.2坡度大小 (13)4.2.3坡段长度 (14)4.3 本章小结 (15)5 隧道洞门设计 (16)5.1洞口位置确定 (16)5.2 洞门结构设计 (18)5.2.1设计原则 (18)5.2.2洞门设计 (18)5.3洞门结构的检算 (19)5.3.1计算原理及方法 (20)5.3.2洞门计算 (22)5.4 本章小结 (43)6 衬砌设计及强度检算 (44)6.1 基本原理 (44)6.1.1一般规定 (44)6.1.2隧道初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 (44)6.1.3常用的计算模型 (46)6.1.4主动荷载-结构模型 (46)6.1.5衬砌设计 (47)6.2 衬砌结构的检算 (47)6.2.1围岩压力计算 (47)6.2.2衬砌结构的单元划分 (50)6.2.3 隧道衬砌内力计算 (51)6.3 衬砌截面的强度检算 (57)6.3.1 强度检算方法 (57)6.3.2 强度检算 (57)6.4 本章小结 (59)7 博远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60)7.1 工程概况 (60)7.2 主要工程数量 (60)7.3 沿线施工条件 (60)7.3.1 交通运输条件 (60)7.3.2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 (60)7.3.3 沿线水、电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61)7.4 施工场地布置 (61)7.4.1 施工场地布置原则 (61)7.4.2 斜井洞口施工平面布置 (61)7.4.3 正洞进出口施工平面布置 (61)7.5 施工任务划分 (61)7.6 施工组织机构 (62)7.7 施工进度安排 (62)7.7.1 施工总工期安排 (62)7.7.2 施工进度安排 (62)7.7.3 每一工作循环时间安排 (64)7.8 工期保证措施 (65)7.8.1组织保证措施 (65)7.8.2 制度保证措施 (66)7.8.3技术保证措施 (66)7.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7)7.10 外部环境协调 (68)7.11 本章小结 (68)8. 隧道施工工艺 (69)8.1 隧道开挖 (69)8.1.1明挖法 (69)8.1.2台阶法 (70)8.1.3钻爆法 (72)8.2 超前地质预报 (74)8.3 超前注浆小导管 (74)8.3.1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74)8.3.2 超前小导管施工 (74)8.4 初期支护 (74)8.4.1 喷射混凝土 (75)8.4.2 锚杆 (76)8.4.3 钢筋网 (78)8.4.4 格栅钢架 (79)8.5 二次衬砌 (80)8.5.1二次衬砌施工概述 (80)8.5.2二次衬砌施工准备工作 (81)8.5.3混凝土的灌注、养护与拆模 (81)8.6 隧道防排水设计 (82)8.6.1防水原则 (82)8.6.2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 (82)8.6.3排水盲管 (82)8.6.4 防水层施工 (83)8.7 本章小结 (83)9 监控量测 (84)9.1 量测目的 (84)9.2 监控量测项目 (84)9.3 监控量测的主要设备 (84)9.4 监控量测的主要步骤 (84)9.5 监控量测测点布置、量测断面 (85)9.5.1地表沉降监测 (85)9.5.2洞内监控量测 (86)9.6 围岩压力和两层衬砌间压力量测 (87)9.7数据分析与反馈 (87)结论 (88)致谢 (89)参考文献 (90)附录一TB-01 博远铁路隧道进出口洞门(翼墙式明洞门)图TB-02 博远铁路隧道Ⅲ级围岩(直墙)双侧沟复合式衬砌断面图TB-03 博远铁路隧道Ⅳ级围岩(曲墙)双侧沟复合式衬砌断面图TB-04 博远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曲墙)双侧沟复合式衬砌断面图TB-05 博远铁路隧道进口施工场地布置图TB-06 博远铁路隧道出口施工场地布置图附录二外文翻译1 绪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封面,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查重报告)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封面,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查重报告)
-1-
总字数:10960
15.4%(1684)
是否引证:否
12.6%(1379)
是否引证:否
10.4%(1135)
是否引证:否
9.4%(1027)
是否引证:否
8.2%(901)
统 郑西高速铁路DK357+450.00DK359+550.00段路基工程设计_第3部分(总13987字)
郑西高速铁路DK357+450.00DK359+550.00段路基工程设计_第4部分(总15268字)
25.7%(3382) 郑西高速铁路DK357+450.00DK359+550.00段路基工程设计_第5部分(总13163字)
姓名
设 计 任 务
设 计 要 求
XXX 专业 土木工程 学号 XXXXXX 班级 土木 1213 班 1.按要求翻译 4000 字的外文文献,中英文录入计算机。 2.毕业设计内容
(1)结合自己设计方向、地质资料、线路技术标准等,简述黄土地区路 基的工程特性及可能存在的工程危害;
(2)路基横断面设计; (3)黄土路基工前工后总沉降量计算; (4)黄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设计; (5)黄土地基处理后总沉降量计算; (6)结论。
设计(论文)目的及任务
1.1. 熟悉该工程的设计资料,在查阅相关资料和以往相关工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基础 上,对黄土特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特性、地基处理方案、黄土地区高速
铁路路基工程存在路路基工程设计资料,绘出横断面图。 1.3. 结合设计资料,选定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通过进行方案比较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 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具体设计计算,绘出地基处理布置图。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3)To propose the improvedNNMRACapplyingthe improved Bi-phases weights adjusting learning algorithmtoidentifythe controlled object,andthe improved RBF neural networkstotrainthe parameters of controller, and the learning rate self-tuning BP algorithm tolearnthe adaptive filter.The simulationsare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
Format CriterionofUndergraduateGraduationDesign (Thesis)of LZJTU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4)将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和数字锁相环控制相结合,提出复合控制器,并对感应加热电源进行控制。当逆变器开关频率与负载固有谐振频率误差值大于或等于偏差设定值时,采用单纯的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进行频率修正;当频率误差值小于偏差设定值时,采用数字锁相环控制,进行频率和相位同时高精度修正。与传统锁相环控制感应加热电源进行对比,复合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改进了感应加热电源的性能。
关键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BP算法;RBF算法;锁相环

兰州交通大学2012级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2012级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二十六层商住楼给排水设计
姓 名:莫志强 学 号:201201114 专 业: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老师:白炜 日期:2016 年 6 月 21 日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二十六层商住楼,位于兰州市,建筑物总高度 78.00m,属于高层建筑。该 建筑地下一层主要有水泵房和贮水池及停车场,层高 4.8m;一至二层为商场,层高 4.2m, 三至二十六层为住户,层高 2.9m,三层有一间保安人员休息室,四层有一间物业人员休 息室。建筑屋顶有消防水箱,水箱间屋顶标高 88.60m。
建筑给水系统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 0.30MPa。商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住宅楼采用垂直并联加压供水,设置贮水池,不设生活水箱,这种供水方式的优点是各 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住宅楼分为三个区,高区为十九至二十六 层,由变频泵供水,供水压力 1.00MPa;中区十一至十八层,低区三至十层,中区与低 区在十层串联,由变频泵供水,供水压力 0.70MPa。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卫 生间与厨房分别设立排水立管,废水立管设伸顶通气,污水立管设立专用通气管,三层 污废水单独排出。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设置消防水箱,不设稳压设施。消火 栓系统不采用分区布置,由消防水泵加压供水,三至十二层消火栓采用减压孔板减压供 水,地下室与商场消火栓由减压阀控制减压供水。地下室与一、二层设计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采用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由自喷水泵供水,供水压力为 0.42MPa。雨水系统采用 内排水系统,雨水在管内流态为重力无压流。
1.2 贮水池容积计算..........................................................................................................1 1.2.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1 1.2.2 贮水池容积.......................................................................................................2

【免费下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图纸有关规定

【免费下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图纸有关规定
2 车站联锁工程设计.................................................................................................................5 2.1 设计说明书..................................................................................................................5 2.1.1 主要设计技术标准简介...................................................................................5 2.1.2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说明...........................................................................5 2.1.3 双线轨道电路及电缆径路图的说明...............................................................6 2.1.4 电气集中联锁施工设计的说明.......................................................................7 2.1.5 计算机联锁施工设计的说明...........................................................................7 2.2 初步设计图纸..............................................................................................................8 2.2.1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8 2.2.2 电缆径路图(双线轨道及电缆平面布置)的设计.....................................12 2.3 电气集中联锁施工设计图纸....................................................................................14 2.3.1 联锁表的编写.................................................................................................14 2.3.2 楼内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14 2.3.3 控制台盘面布置图的设计.............................................................................15 2.3.4 组合连接图的设计.........................................................................................16 2.3.5 组合排列表的设计..........................................................................................17 2.4 计算机联锁施工设计图纸........................................................................................17 2.4.1 室内信号设备布置的设计..............................................................................17 2.4.2 组合排列表的设计..........................................................................................17 2.4.3 采集电路的设计..............................................................................................17 2.4.4 驱动电路的设计..............................................................................................18 2.4.5 接口架配线图的设计...................................................................................................................................................................................................................1 1.1 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内容..........................................................................................1 1.2 一般规定......................................................................................................................1 1.3 初步设计......................................................................................................................2 1.4 施工设计......................................................................................................................2 1.5 图纸设计规定..............................................................................................................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1工程概况1.1.1概述敦煌市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

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

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

敦煌至当今山口二级公路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西宁至库尔勒公路和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柳园至格尔木联络线的重要路段,是甘肃连接新疆、西藏、青海的重要公路运输通道,在国家和区域公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

敦当二级公路的建设可以给当地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提供一个平坦、舒适、快捷的通道,对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设计为路线第一段,设计段起点桩号DK0+000,终点桩号DK8+000,全长8.0km。

1.1.2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段地形比较复杂,部分地区纵坡起伏较大,地表植被为耕地,间有低洼湿地,村庄及交通便道较多。

为了达到高等级公路的规范标准,填挖方较大。

本设计本着多挖少填的原则,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1.2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1.2.1设计依据的规范本设计为敦当二级公路DK0+000~DK8+000段,根据沿线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具体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63—2007)(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2设计依据的相关技术标准表1.1 二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1.3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敦煌至当今山口二级公路DK0+000~DK8+000段的初步设计工作。

本设计共分七个阶段来完成。

1.3.1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一)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3.2设计内容本设计通过纬地道路系统5.88数模版,按照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标准来完成路线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阶段二、纬地软件安装与学习;阶段三、初步平面定线,平面设计及直曲转角表;阶段四、纵断面设计及纵坡竖曲线表;阶段五、路基超高加宽表,路基设计表;阶段六、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以及路基标准横断面图;阶段七、编制设计说明书,整理出图。

1.3.3设计成果完成本设计应提交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册,路线平面设计图一份,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一份,相关计算表格,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相关翻译文章一篇。

1.4设计原则1.4.1平面设计道路为丘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道路全长8.0km,起点桩号为DK0+000,终点桩号为DK8+000。

本次设计的平面线形中全线共设交点8个,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为0.969个,平曲线总长3004.963m,占路线总长36.400%,最小平曲线半径250.000m /1个,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50.000m,最大圆曲线半径为600.000m。

最大直线段的长度为1770.062m。

1.4.2纵断面设计在本设计项目中最大纵坡3.695%,910.000m/1处。

最短坡长450.000m,变坡点共6个,平均每公里纵坡的变更次数为0.606,竖曲线总长1333.869m,占路线总长16.157%,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是凸型竖曲线8000.000m/1 个。

1.4.3横断面设计此公路为丘岭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为10.0m,其中行车道宽7.0m,两边土路肩各0.75m,硬路肩各0.75m。

路拱横坡:行车道2%、土路肩3%路基边坡:路堤:填筑高度≤8m为1:1.5;超过8m部分为1:1.75路堑:开挖深度≤8m为1:1.0;超过8m部分,每8m设2m宽碎落平台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尺寸:采用梯形断面,底宽和深度0.4m 边坡:路堤1:1.5;路堑:内侧1:1.5、外侧1:1.0截水沟位置:距路堑上游坡顶1m1.4.4路基工程路基工程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物合理的设计出路基的类型和构造。

必须严格保证路基的压实。

压实时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土方要求分层碾压,按道路路基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填方路段路堤在路槽以下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大于等于95%,80~15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大于等于94%,150cm以下深度范围压实度大于等于92%;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堑在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大于等于95%。

1.4.5桥涵及隧道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本设计计中根据地形地物条件,设有桥梁、涵洞和隧道。

桥梁16座,均采用简支梁结构,最小跨径1跨20m/1个,最大跨径为9跨450m/1个。

涵洞通道总计10处,为道路交叉或者过水之用,单孔跨径根据规范要求设计有4.0m、6.0m不等,结构形式根据作用不同设有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和拱涵两种形式。

隧道DK4+000~DK4+880/1处,全长880m。

1.4.6本次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 平面设计2.1概述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结构实体,一般由线形、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等组成。

不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路线位置的选定都会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需要设计者在进行充分调查,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地物等条件,设计出一条经济、合理而又与自然景观协调的路线来。

道路平面设计就是在平面图上研究确定道路中线几何形状的原理和方法的工作。

直线是最简单的平面线形,然而从道路的起点到终点之间往往不能用一条直线将其连接起来,由于受地形、地物等因素的制约,路线在平面上往往出现很多转折,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在转折处需要用圆曲线加以连接。

如果圆曲线半径较小,还要进行曲率过渡,即加设缓和曲线。

因此,道路的平面线形要素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的,通常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直线是曲率为零的线形;圆曲线是曲率为常数的线形;缓和曲线是曲率逐渐变化的线形。

三要素是道路平面线形最基本的组成,在道路上各要素所占比例难以量化规定,但只要各组成要素使用合理,组合得当,均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平面线形。

2.2公路定线2.2.1定线原则根据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的有关规定及甘肃省交通厅路网改造精神,公路布线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

尽可能少拆迁,少占用农田,利用有利地形布线,使公路路线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并以充分利用旧路改建减少工程投资为目的进行选线。

定线的任务是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定线是公路设计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

它不仅要解决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对如何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配合,以及公路本身线形的美观等问题都要在定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

定线应吸收桥梁、水文、地质等专业人员参加,发挥各种专业人员的才能和智慧,使定线成为各专业组协作的共同目标。

2.2.2定线方法公路定线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定线方法,常用有直接定线和纸上定线两种方法。

在道路的勘测设计中,一般是先在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进行实际定线,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必须使用“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在地面上。

“直接定线”省去了纸上定线这一步,所以只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在本设计中,道路等级为二级,且地形、地物较为复杂,故线路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

2.2.3本设计中的定线原则本项目是公路新建工程,由于地形比较复杂、起伏落差变化多,故为了减少填挖方量,达到标准要求,优化线形,采用了沿等高线的走向和农田平原区布线。

个别无法避免的一些农用建筑和房屋只能征用拆迁,但以尽量避免,少拆迁为原则。

2.3直线2.3.1直线的特点作为平面线形要素之一的直线,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当地势平坦,地物障碍较小时,定线人员往往首先考虑使用直线线形通过。

因为两点之间的连接长度以直线最短;汽车在直线上行驶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容易;同时,路线测设简单、方便。

基于直线的上述优点,在个种线形工程中都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当然直线线形也有其缺点:直线线形灵活性差,难以与地形、地物等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直线路段上难以准确目测车辆之间的距离;长直线上容易导致高速行车,引发交通事故等。

因此,在运用直线线形和确定其长度时,需要持谨慎态度,尽量不采用过多和过长的直线线形。

2.3.2直线长度的限制(1)直线的最大长度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形条件差异非常大,很难统一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在道路设计中参考使用外国的经验值,根据德国和日本的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单位m)为20V(V——设计速度,km/h)。

虽然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地避免追求过长的直线指标。

(2)直线的最小长度为了保证行车安全,相邻两曲线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直线长度。

这个直线长度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缓直HZ或圆直YZ)到后一曲线起点(直缓ZH或直圆ZY)之间的长度。

①对于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同向曲线间地最短直线长度(单位为m)以不小于6V(单位km/h)为宜。

另外,对于计算行车速度V≤40km/h的山岭重丘区公路的特殊困难地段,可以适当放宽。

②对于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单位为m)以不小于2V(单位为km/h)为宜。

2.4圆曲线2.4.1圆曲线几何要素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线平面线形中常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双交点或多交点曲线、虚交点曲线、回头曲线等中一般均包含了圆曲线。

圆曲线具有易与地形相适应、可循环好、线形美观、易于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

四级公路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其他各级公路当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半径”时也可不舍缓和曲线,因而在此类弯道中只有圆曲线。

本次公路为二级公路,故应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