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合集下载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1岩石圈物质循环(带答案)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1岩石圈物质循环(带答案)

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2024·广东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储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据此完成1~2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2.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024·上海高二校考]上海市郊有一低矮的剥蚀残丘,直径约1千米。

工人在开采时发现了奇怪的不规则管状孔隙额,经鉴定后初步判定为火山熔岩通道。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上述材料推断,构成该山体的主要岩石为( )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4.对该山上采集到的岩石标本进行观察,可以看到( )A.较粗的矿物晶体颗粒B.岩石呈灰黑色,几乎不成晶体C.有明显的层状结构D.岩石上的矿物颗粒呈条带状排列知识点二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2024·辽宁沈阳高二阶段练习]如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 )A.甲为变质岩 B.乙为岩浆C.丙为变质岩 D.丁为岩浆岩6.下列描述符合地壳物质转化过程的是( )A.由乙到丁为冷却凝固作用B.由丙到丁为外力作用C.由丙到甲为重熔再生作用D.由甲到丙为变质作用[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二阶段练习]2023年9月23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发现河床上红色砂岩裸露处有一些凸起的类似蜥脚类生物“脚印”。

经专家现场鉴定,是恐龙足迹化石。

图1为恐龙足迹化石,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若图2中丁为变质岩,该足迹化石是在哪一类岩石中发现的( )A.甲 B.乙C.丙 D.丁8.若图2中丁为变质岩,图中③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冷却凝固C.外力作用 D.熔融作用[2024·福建福州高二校考]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圈的组成什么是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内部厚度超过3千公里的大范围的熔融岩浆之上的固体地质区域。

它也被称为火成岩圈,是地球外部和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石层有四个主要层,即大气圈、海平面、大陆地壳和地核。

大气圈是流体的层,由空气和水组成。

大气圈的结构主要由气压和温度组成,这两者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

从地球表面开始,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直到约11公里高度处达到最低温,然后再次升高。

大气圈主要由氮、氧、二氧化碳等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的比例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海平面是岩石圈最外层,大部分由碱性玄武岩或酸性岩石组成。

这一层中的岩石是由向上和向下移动的地壳碎片组成的,它们是由岩石圈内部熔岩的九种岩石混合而成的。

海平面的温度较低,5公里到10公里之间的温度约为500°C。

海平面下层以下,根据深度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前-海平面、海平面到约100-200公里之间的上地壳层以及海平面下约100-200公里之间的下地壳层。

上地壳是由正长岩、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的层,组成的比例也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上地壳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平均温度在2000°C~3000°C左右,在1800公里和2900公里之间的温度较高,可超过4000°C。

上地壳的组成主要有结晶熔融岩,以及因熔融岩构造而形成的混合岩浆。

下地壳是质地比较紧实,质地相对大气圈和海平面更加坚硬,是由多种岩石物质组成的层,主要是砂岩、灰岩、片麻岩等。

它的温度也比高于上地壳,约为4500°C到6000°C,在4000公里以上温度已达到极高。

地核是岩石圈最内层,是由高达9000°C的液态金属和各种稀有地球组成的层,主要成分是铁和镁混合物,其中铁的含量在84%到86%之间。

地核的压强极高,接近150万兆帕。

地核的核心和外围地幔分别含有大量的热量和铁磁颗粒。

地核有两种形式,即内核和外核,其中外核的温度较高,高于内核的1300°C,约3000°C以上,是地球上最高的温度。

岩石圈的构成物质

岩石圈的构成物质

岩石圈的构成物质
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壳层,由不同的岩石和矿物质组成。

主要构成物质有三种类型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它们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硅酸盐矿物,如石英、长石和黑云母等。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或溶解物质在浅水海域或陆地上沉积、受压变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

它们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石英、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既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云母片岩、大理岩等。

它们的主要构成物质可能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

除了这些主要的构成物质外,岩石圈中还可能包含其他矿物质和元素,如含铁矿物、含铜矿物、稀有金属等。

岩石圈物质循环-高二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岩石圈物质循环-高二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石英+长石+云母==花岗岩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二)岩石 ※岩浆岩: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约占地
壳总体积的65%,最主要的成分是SiO2。 ①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最初位置较深),冷却凝
结时间长,结晶颗粒大,坚固。 ②喷出岩:岩浆沿地壳最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时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外生矿床:沉积作用形成,例如沉积岩中有煤炭、石油。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页) 认识常见的沉积岩
砾岩 由直径在2毫米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 而成的岩石。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砾岩和角砾岩。砾 岩多由次圆状或圆状的砾组成,角砾岩由带有棱角的砾组成。
大理岩 由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经变质作用重 结晶形成,质纯者为白色,含杂质者呈现各种颜色。我国云南 大理所产最为有名,大理岩即由此得名。纯白而致密的大理岩 通称汉白玉。
石英岩 由石英砂岩经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通常硬度大, 坚硬致密。质纯者颜色洁白,含铁者呈红、紫红等色,或具铁 矿斑点。
注 : 二 分 日 和二至 日皆就 北半球 而言
金刚石:单质, 碳元素组成,无色到 黑色,无色为最佳颜 色。加工后称为钻石。
新湘教*选择性必修一
(22页) 常见矿物的简单识别
不同矿物,物理、化学性质多不相同,如结晶形态、颜色、 条痕、透明度、光泽、硬度、密度、磁性等。如石英晶体为 透明的六棱柱,两端呈六棱锥状;食盐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 形;方解石晶体通常为斜方六面体,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俗称 “冰洲石”。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 矿物。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5.形成这类岩石的物质来源于( B )
A.地壳
B.软流层
C.地核
D.下地幔
仪征捺山有扬州新打造的地质公园,这里有国内罕见的火 山地质遗迹。图1为“仪征捺山玄武岩石柱林景观图”, 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内外
3.变质岩
(1)成因: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地壳中原有岩石的 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形成。
接触带
变质
高温
(2)常见变质岩
石灰岩→大理岩
页岩→板岩
花岗岩→片麻岩
【归纳总结】
成因分类 形成过程
举例
主要特征
岩浆岩 上升冷却凝固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砂岩、砾岩
层理结构
页岩、石灰岩 常含有化石
1.图中D为( D )
A.变质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沉积岩
2.翡翠属于( D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在乙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同学在旅游景区看到了一块被称为“磨脚石”的多孔岩石。完成下面小题。
4.按照岩石成因划分,该“磨脚石”属于( B )
(2)常见岩浆岩: 花岗岩 、 玄武岩 等。
坚硬致密
有气孔
2.沉积岩
(1)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打以及 生物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 后沉积下来 ,经过固结形成。
(2)特点
①常含有化石; ②具有层理构造(一层一层的沉积)
新 旧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必备知识
一、岩石圈的组成 1.岩浆岩 (1)形成
岩浆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2)常见岩石:花岗岩和玄武岩。
岩浆岩
2.沉积岩 (1)形成: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2)常见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
3.变质岩 (1)形成
原有岩石
(2)常见岩石
变质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过程
关键能力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三 大类岩石对比分析如下。
类型
形成
特 点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 侵入岩 用下,侵入地壳上
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 颗粒较大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 美观的建筑材
岩浆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 矿物结晶
解析 第(1)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是花 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第(2)题,生产优质砚 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的特征,D项正确。 答案 (1)D (2)D
探究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问题探究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它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 九四公尺,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公尺。纪 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 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并纠错 (1)花岗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 答案 √ (2)变质岩中含有化石。( ) 答案 × 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3)岩石圈物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不能直接相互转化。( ) 答案 √ (4)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可直接转化成沉积岩。( ) 答案 × 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
圈层。

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
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
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
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
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
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着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
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着;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
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
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
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一、引言。

岩石圈是地球圈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岩石和矿物组成,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岩石圈中的物质组成和循环对地球的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 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物质,它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成分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玄武岩、花岗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地表或水中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片岩、片麻岩等。

2. 矿物的组成。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种类有几千种,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

常见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硅灰石等,它们在地球的岩石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岩石和矿物两大类。

岩石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它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它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和再结晶等一系列过程。

这些过程是地球内部和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形成是指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火成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深部的高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各种火成岩,如玄武岩、花岗岩等。

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结晶作用而形成变质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岩石颗粒发生了结晶变化,形成了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

新教材(2019版)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新教材(2019版)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 和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浮石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 意图(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序号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响水崖子村村民使用的岩石
山东省昌乐县响水崖子村,村民使用的 岩石开采于村庄周围。
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 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开罗西南10千米处的吉萨区有 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其中最为著名、 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和保存最 完好的胡夫金字塔,大约建于公元 前2570年,是法老胡夫的坟墓。
举例说明岩石、矿物在生产、 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 料的重要来源。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 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 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鲜为 人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 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 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问题:图中文字是雕刻在哪种岩石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活动1:以组为单位,绘制一幅三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要求:
1.重新组织图中的术语,在纸上绘制三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 的示意图。
2.小组展示成果,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问题: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吗?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 和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浮石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 意图(图2),回答1~2题。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课件-2020年秋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课件-2020年秋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
1.板岩具有板状结构,沿板理方向可以剖成薄片,厚度均匀,加工方式简单、加 工成本低,用作房屋的砌块或瓦片,能防潮、抗风,具有保温性。
2.贵州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用作瓦片和墙面的板岩长期暴露在外,易被风化 和侵蚀,因而需要更换。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思考: 1.三大类岩石是否能直接相互转化? 2.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动力是什么?
知识结构
岩石圈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岩石
资料
材料:在距今十几亿年前,新疆南部还是 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变质 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 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 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白云质大理岩最终 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 起,经过长期的剥蚀,渐渐使埋藏在山体 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这就是和田玉山料。 小块的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携带至 河流中,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被不断打磨, 玉石变得浑圆,并最终沉积在河床或河漫 滩上,成为和田玉籽料。
3
3
变质岩 2
2
岩浆岩
21
岩浆
1 冷却凝固 2 重熔再生 3 变质作用 4 外力作用 5 固结成岩 6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7 隆起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自然 界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读图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塑造了地表形态; 3.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使自然环境不断演化。
1.在点苍山变质岩中,大理岩富含石灰岩、云灰岩等,是受到强烈复杂的变质作用 形成的。大理岩呈白色,但由于富含有色矿物,呈现的颜色也较为丰富,经过亿 万的地质变化,呈纹层、条带、团块排列,构成美丽的花纹和变幻莫测的图像。

高中地理课件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

高中地理课件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

变式一
地质作用: ①_冷__却__凝__固____;②__风__化__、__侵__蚀__、__搬__运__、__沉__积__; ③_固__结__成__岩__作__用;④__变__质__作__用___; ⑤_重__熔__再__生____。
C B
变式二
地质作用:
②_风__化__作__用_________;
③_侵__蚀__、__搬__运__、__沉__积_____;
④_固__结__成__岩____;。
A
B
变质岩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及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1.图中“鱼化石”岩石的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B)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鱼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A)
B.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出露地表
知识归纳
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
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6.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
致的是( )
C
A.④ B.③
C.②
D.①
7.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C
A.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4.伴随岛屿诞生的新岩石类型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古代生物化石
C.具有流纹和气孔D.质地坚硬致密

高二地理知识点岩石圈

高二地理知识点岩石圈

高二地理知识点岩石圈高二地理知识点:岩石圈地理学中,岩石圈是指构成地球外部结构的最外层,包括地壳和形成在上部的部分上地幔。

本文将详细介绍岩石圈的组成、特点和重要性。

一、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地壳是岩石圈的最外层,分为陆壳和海壳两部分。

陆壳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等构成,厚度较大,密度较小。

海壳主要由玄武岩和玄武质片岩构成,厚度较薄,密度较大。

上地幔位于地壳下方,由部分坚硬的岩石和熔融状态的岩石组成。

二、岩石圈的特点1. 厚度不均衡:地壳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陆壳的厚度一般在20-70公里,而海壳的厚度只有5-10公里。

上地幔的厚度也会有所不同。

2. 密度差异:地壳的密度较小,约为2.7-2.9g/cm³,而上地幔的密度较大,约为3.3-4.5g/cm³。

这种密度差异导致了地壳和上地幔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特点。

3. 物质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复杂多样,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而上地幔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等组成。

4. 温度变化:随着深度增加,岩石圈的温度逐渐升高。

地壳的温度波动较大,而上地幔的温度较为稳定。

三、岩石圈的重要性1. 维持地球稳定: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结构基础,起到了维持地球稳定的作用。

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往往与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有关。

2. 形成地球的外貌:地壳的不同组成和地形地貌的变化,使得地球呈现出多样的外貌。

各种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山地和平原的形成,都与岩石圈的特点密切相关。

3. 材料储存:地壳内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金属矿石等。

岩石圈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并为能源开发提供了条件。

4. 环境调节:岩石圈通过固定土壤、调节水分和供养植被等,对环境起到了调节作用。

岩石圈的特点与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岩石圈是地球表层最外层的结构,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它的组成、特点和重要性对于地球的形成和运行,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岩石圈组成范围

岩石圈组成范围

岩石圈组成范围
地球的内核和岩石圈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物质。

地球的内核是
一种熔融的金属状物质,大致由铁和锆组成,位于地球的中心,距离地表约1,800公里,
包括内核以及衔接到这个地层的少许熔融物质。

地核占地球的重量的1/5,它的密度很大,有时候可以超过11.5克每立方厘米。

除了金属,地球的内核还包括少许的硅,锰和镁,
只有在与雷达信号互换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确定地核的组成。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以外最外层的结构,它绕着地球内核,以一种类似里层岩石的板块结构
组织着。

它大约深达60公里,地表由它构成,里层岩石圈直接受到地球内部的影响,并
成为地壳和地幔的转换区。

岩石圈也是地震波的主要发射处。

它也被用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进程,其将地球各部分分离成多个块,可以定义不同的构造形成,当这些块移动时,岩石
圈外表现出地质活动的特征。

总之,地球的内核和岩石圈构成了地球的主要结构,每一部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
们两个和地球的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1.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1. 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岩石标本、课件、相关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采集岩石标本,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哪些?投影: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生地核、地幔、地壳。

师很好。

你知道吗?地壳是不断变化的,祖国的宝岛台湾在恐龙称霸地球的侏罗纪、白垩纪(1亿年前),与祖国大陆是连为一体的。

当今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形态各异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物质运动与能量循环,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

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板书:第二章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过渡)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推进新课师 (课件展示“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了解氧、硅、铝、铁等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然后指图强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

生 阅读教材P 30第一段文字。

板 书: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师 么是矿物?矿物就是矿产吗?生 物是有确定的化学成分、物质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不是矿产,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才称矿产。

师 回答得很好。

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目前约有150种,而矿物超过3000种,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看到,你能举些例子吗?生 (列举回答)我们吃的盐,用的石油、天然气、黄金、镁矿石等。

师 很好。

矿物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大多数矿物以什么形式存在?石油、天然汞呢?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什么?生 绝大多数矿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

石油、天然汞是液态矿物,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师 正确。

矿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几十种,请阅读教材的小栏目“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

师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生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

师 对,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石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磷石等。

关于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三类岩石,我们将在下面重点学习。

你能辨认出是哪一种矿物吗? 课件展示: 常见的矿物生 石英、金刚石、方解石。

师 非常好。

能告诉同学们你辨认的根据是什么吗? 生 形态、颜色、透明度、光泽等。

师 (强调)不同的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

刚才我们看到的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它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用途广泛,如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石英(二氧化硅)。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投影:学生用约1分钟的时间速读表格,了解常见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

莫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甲组: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Fe3O4)与赤铁矿(Fe2O3)。

乙组:实验二,有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和石英等几种常见矿物,你如何将它们快速地区别开来?(学生分组活动,合作讨论、观察,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甲、乙两组代表回答:甲组:①从颜色上来看,磁铁矿是黑色,赤铁矿是红褐色。

②从对磁铁有反应上看,磁铁矿可以被磁化,赤铁矿不能被磁化。

乙组:从颜色、形状、硬度等方面可以将它们快速区别开来。

师你们的结论很正确,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整合知识:(承转)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板书:(二)岩石生展示课前采集到的岩石标本,学生传看、观察。

师谢谢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的岩石标本,自然界中的岩石种类很多,形态各异,每块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先来欣赏老师搜集到的岩石标本。

(展示三大类岩石标本,并用多媒体展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投影:师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实际的标本,及刚才看到的图片,完成下表。

31~33师指导学生,并检查做题情况。

师同学们填得很好。

那么三类岩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课件显示:岩浆岩的形成动画师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

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其晶体颗粒比较明显,质地坚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

我国许多著名山岭,如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多由花岗岩组成;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

常见的有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流纹岩在我国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分布很广。

玄武岩多气孔,这是识别玄武岩的重要标志,玄武岩分布广泛,海洋几乎全部为它所盖。

课件显示:沉积岩和化石的形成模拟动画岩层示意图沉积岩和化石的生成图师仔细观察动画,了解沉积层岩的形成过程,思考并回答:(1)沉积岩有哪些突出的特征?(2)什么是化石?形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回答:(1)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足迹等的总称。

形成化石的主要条件:生物的遗体、遗骸、遗迹等在未腐烂时被沉积物埋没,隔断了与大气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碳化或被其他物质置换、填充逐渐演变而成。

师(强调)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

根据岩层和化石可以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如:有丰富的植物化石的含煤岩层,表示当时是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因此,沉积岩能很好地反映地球的历史。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沉积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形成的沉积岩也不同。

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投影:生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师回答得很好。

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先的结构成分、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投影: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师变质岩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生高温、高压的作用下。

师正确。

常见的变质岩是由哪些岩石变质而来的?生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

师回答得不错。

地壳的物质组成学完了,这部分内容你掌握了吗?投影:(学生单独回答)1.读“岩浆岩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处常见的岩石是:①,②。

(2)就形成条件的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与喷出岩有什么区别?2.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岩和岩。

参考答案:1.(1)侵入岩喷出岩(2)从形成条件上来看,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逐渐冷却形成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而成的。

从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一般分布在地下,喷出岩分布在地表。

2.岩浆变质(承转)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5亿年的漫长历史。

在这45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板书:二、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师什么是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来自哪里?生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师不错。

地质循环有哪些影响?生在地质循环中,在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地质循环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形态,使地表形态变得丰富多彩。

师对。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有些高山被夷为平地,有些地方则隆起成为高山。

如: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地质循环使得地壳表面形态不断变化,那么组成地壳的岩石也会相互转化吗?生会。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石灰岩、页岩、砂岩都是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它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可以形成变质岩,这说明岩石是可以转化的。

师回答得很好。

那么三大岩石是怎样转化的呢?板书:(二)岩石的转化课件显示:“三类岩石转化循环图”生结合教材P33~34的文字,认真观看动画,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然后单独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说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生1岩浆岩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中上升,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师回答得很好!大家看动画,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重力能等外力作用下,而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师已经生成的岩石,又是如何形成变质岩的呢?生2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师不错。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

如此周而复始,地壳中的岩石就这样处于永不停止的循环转化中。

下面请同学们参照岩石转化循环动画,绘制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同桌之间协作,绘制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

可能有:课件显示:图①图②图③师同学们画得很好,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很多种,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尽可能画出更多的图来。

投影:完成图中内容:(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A;B;C;D。

(学生单独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补充或强调)参考答案:(1)左:上是岩浆岩,下是岩浆;右:上是沉积岩,下是变质岩。

(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课堂小结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

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岩石类型及成因探究内容:1.你所居住的地区有几种岩石?岩石的名称是什么?辨认它是三类岩石中的哪一种?该岩石由什么矿物集合而成?2.观察岩层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探究过程、方法:分组调查或实地考查、查阅资料、网络查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