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方中心模式的解读与 “中国中心观” 的分析
柯文认为 70 年代前,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最严重的 问题在于种族中心主义造成的歪曲。[1]序言53页 他还指出近代 以来中国史家,无论是费正清还是李文森都是将西方的标 准套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他们在重建自己过去的历 史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从西方借来的词汇、概念和分析 框架,柯文不采用西方的价值观,主张发掘立足于中国本 身的历史。
“传统—近代” 模式盛行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该模 式的塑造下中国是个停滞不前的、有待先进的近代西方来 赋予生命的、古老懒惰社会。如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特 认为,在每个东亚国家都具有一种惰性,只要未和西方直 接接触它们就未曾发生过根本变化。[2]历史学家兰克也把中 国描述成永恒停滞不前的状态,认为当时中国犹如过时的 社会, “注定要在一潭死水般的野蛮状态中衰落下去,直 到……西方给它注入新的活力,使它脱胎换骨”[1]第二章第57页 。
2012 年第 24 期 总第 326 期
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 24 2012 Sum No. 326
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李 苗 (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美国学者柯文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一书中提出 “中国中心观” 一词后,学界纷纷对
此书展开论证,众说纷纭,很难断言柯文史学思想代表当时美国史学思想的主流,但该书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美国史学
家实际上的学术思想。不可否认的是,该观点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此书对指导和反思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文笔者对该书的内容和影响稍作要剖析。
[关键词] 柯文; 中国中心观; 《在中国发现历史》
一、“中国中心观” 的产生
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多将中国近代的剧变归因于西方的 冲击,盛行以西方为出发点研究中国史,该观点在 20 世纪 70 年代前甚为盛行, “冲击一回应” “传统一近代” 与 “帝国主义” 即为代表。70 年代后,有研究者对以上模式 提出质疑,他们摒弃以上三种模式,摆脱欧洲或西方为焦 点先入为主的假设来探讨中国历史,力主 “以中国为出发 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 并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1]译者代序第5页 和 “力图以帝国主 义这一历史范畴作为探索 1949 年以前全部中国近代史的主 线”[1]译者代序第 5 页,即 “中国中心观”。也有学者力主 以帝国主义这一历史范畴作为探索 1949 年以前中国近代史 的主线。以上 两 种 中 国 近 代 史 研 究 潮 流 在 学 界 并 驾 齐 驱, 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纵横交错的局面。
“冲击—反应” 思维模式下,近代中国社会整体举步 不前, “消极的” 等待着西方积极的解救。有学者认为, 中国、西欧和美国社会接触日益频繁,这种接触对古老的
[作者简介]李苗( 1986— ) ,女,陕西商洛人,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187·
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深重的影响,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就 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推动的。[3]该模式假设 19 世纪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为单向的,均由西方主导,由 西向东波及影响,刻画出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种不完整、 不均衡、扭曲的图像。该模式束缚下,学者的研究视角不 开阔,片面突出西方的冲击效应,关注的是与西方有关联 的历史,容易使学者误认为这些与西方有关联的历史是中 国应对冲击的反应,忽略了中国内在因素由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该模式将关注点置于 “回应” 上,人们仅仅使用西 方文化、思 想 和 心 理 的 解 释 方 法, 从 而 忽 略 了 采 用 经 济、 政治、社会的解释方法。为矫正这种模式,柯文提出了三 个层带的概念: 即最外层带、中间层带和最内层带。笔者 认为最内层带最为微妙,我们不能以很确切的数字量化这 个过程,但这些长期存在的历史积淀正是对晚清历史起决 定性作用的因素。
柯文从三个 方 面 指 出 上 述 这 种 划 分 模 式 存 在 的 弊 端, 其一容易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严格的按两级来划分,排除了 中间可能 性,即 排 他 性 假 设。其 二 历 史 能 量 守 恒 的 假 设, 赫克斯特认为,一定的社会中,花费在成对的双极上的能 量是固定不变的,社会能量向一极流动就要求相应减少向 他极流动的能量。[1]第二章89页 该模式排除了人类经验中某些重 要的部分。其三该模式采用齐整匀称的概念来描绘和解释 根本不匀称的现实。
“中国中心观” 摆脱摆脱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中西文化差 异,低估中国变革的能力的思维套路。从中国社会内部探索 历史发展,[1]译者代序第5页 认为正确理解 19、20 世纪的中国历史, 不仅要把该段历史看做外部势力冲撞的产物,而且也应视为 帝制时代最后数百年出现的内部演变的结果。[1]前言第3页
“中国中心观” 拓展了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眼界, 其立论的根据是历史发展的歧向性,强调历史统相的独特 性,关注中国历史发展的区域性。
[中图分类号] K0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8267 ( 2012) 24 - 0187 - 02
柯文的 《在中国发现历史》 一书对 20 世纪 70 年代之 前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的模式提出挑战, 提倡从中国为出发点,探讨中国社会内部形态与变化动力, 并主张进行多学科协作研究称之为 “中国中心观”,是对 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主要模式的批判和总结。本著作整理 了以往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方法、观点及倾向,并剖析了 其特点和存在的的问题,对指导和反思史学研究具有一定 的学术价值。
套用外国模式解读中国历史,所得结论可能是西方模式 的中国化,带有中国的特殊性而不具世界的普遍性,所得结 论可能变成西方学者来证明中国某些现象的例证。柯文指出 很多美国研究者研究中国历史普遍存在思想偏见,认为凡是 近代的就是西方的,西方的就是最重要的。[1]序言54页
西方学者通常夸大西方冲击的作用,柯文建议将种族 主义所造成的歪曲减到最低限度。作者还认为以前的三种 模式以不同方式使西方学者感觉到中国的剧变是对西方的 刺激作出的反应,而且造成了中国近世史凡是和西方入侵 没有明显关系的各方面都不重要了这种错觉,主观上缩小 了中国历史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