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SUM函数9种公式设置范例(由WORD转换,真正的实例)
Excel的SUM函数9种公式设置范例

Excel的SUM函数9种公式设置范例1 、数组求和: {=SUM((G12:G21>100)*G12:G21)}[公式说明]:本公式为数组公式,可以对 G12:G21 区域中大于 100 的数据进行求和,而排除小于等于 100 的数据。
输入公式时必须按【 Ctrl+Shift+Enter 】组合键结束,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结果。
[使用注意]:1、公式中 "G12:G21>100" 部分表示求和条件,后跟实际求和区域"G12:G21" 。
如果有多个条件,可一并罗列出来。
例如求大于 100 且小于 115 的数据之和,公式如下:=SUM(G12:G21>100)*(G12:G21<115)*G12:G21)。
2、此数组公式只适用于单个区域求和,如果有多个区域,只能用多个 SUM 求和,然后相加。
例如对 G12:G21 和 H12:H21 区域中大于100 的数汇总,公式如下:=SUM(SUM((G12:G21>100)*G12:G21),SUM((H12:H21>100)*H12:H21))。
3、对于 SUM 函数的数组公式,可以用 SUMPRODUCT函数来代替,从而将数组公式转换成普通公式。
例如本案例的公式用SUMPRODUCT 函数后,普通公式如下:=SUMPRODUCT((G12:G21>100)*G12:G21。
2 、数据类型转换求和: =SUM(VALUE(H5),H6:H10,J5:J10,L5:L10); =SUM(--(H5),H6:H10,J5:J10,L5:L10) ;=SUM((H5)*1,H6:H10,J5:J10,L5:L10) ;=SUM((H5)/1,H6:H10,J5:J10,L5:L10)[公式说明]:SUM 函数用于对单元格区域的数据或者逻辑值、表达式进行求和,它有1-255 个参数。
EXCEL中SUM函数使用方法技巧大全

EXCEL中SUM函数使用方法技巧大全SUM函数是Excel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学函数之一,用于对一组数值进行求和运算。
本文将介绍SUM函数的使用方法和一些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这个函数。
1.基本使用方法:SUM函数的基本语法是:SUM(数值1,数值2,…数值n)。
可以直接在函数中输入数值,也可以选择要求和的单元格范围。
2.求和单元格范围:为了更方便地求和,可以选择多个单元格范围。
只需要在函数的参数中输入多个范围即可,例如:SUM(A1:A10,C1:C10)。
注意,多个范围之间需要用逗号分隔。
3.混合使用单元格范围和数值:除了选择单元格范围进行求和,还可以在函数中混合使用数值。
例如:SUM(A1:A10,100),这个函数将对A1到A10的单元格范围求和,并加上100。
4.忽略空单元格:在默认情况下,SUM函数会自动忽略空单元格。
如果想要包括空单元格在内进行求和,可以在函数中添加特殊标记“+0”,例如:SUM(A1:A10+0)。
5.运算符求和:SUM函数还可以与其他函数、运算符一起使用。
例如,可以使用SUM(A1:A10)+B1来将一些单元格的值与SUM函数的结果相加。
6.按条件求和:如果只想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值进行求和,可以使用SUMIF函数。
SUMIF函数的语法是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其中range是要检查的范围,criteria是要匹配的条件,sum_range是要求和的范围。
7.多条件求和:如果需要多个条件进行求和,可以使用SUMIFS函数。
SUMIFS函数的语法是SUMIFS(sum_range,criteria_range1,criteria1,…),其中sum_range是要求和的范围,criteria_range1是第一个条件所在的范围,criteria1是要匹配的第一个条件。
8.包含错误值:如果要对包含错误值的单元格范围进行求和,可以使用SUM函数的变体SUMIFERROR。
EXCEL常常利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EXCEL常常利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Excel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它提供了多种函数公式,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任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及其举例。
1.SUM函数SUM函数是用于计算一列或一组单元格的总和。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A1到A10,我们可以使用SUM函数来计算这些数据的总和:`=SUM(A1:A10)`2.AVERAGE函数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组单元格的平均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B1到B5,我们可以使用AVERAGE函数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AVERAGE(B1:B5)`3.COUNT函数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一组单元格中的数值个数。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C1到C8,我们可以使用COUNT函数来计算这些数据的个数:`=COUNT(C1:C8)`4.MAX函数MAX函数用于找出一列或一组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D1到D6,我们可以使用MAX函数来找出这些数据中的最大值:`=MAX(D1:D6)`5.MIN函数MIN函数用于找出一列或一组单元格中的最小值。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E1到E4,我们可以使用MIN函数来找出这些数据中的最小值:`=MIN(E1:E4)`6.IF函数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进行判断,并返回不同的结果。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据F1到F5,如果一些单元格的数值大于10,则显示"大于10",否则显示"小于等于10":`=IF(F1>10,"大于10","小于等于10")`7.VLOOKUP函数VLOOKUP函数可以在一个区域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对应的值。
例如,我们有一个表格G1到H5,我们可以使用VLOOKUP函数在这个表格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对应的值:`=VLOOKUP(G1,G1:H5,2,FALSE)`8.CONCATENATE函数CONCATENATE函数用于将多个文本字符串连接在一起。
Excel表格自动求和公式大全

多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
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
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
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sum函数的使用方法

sum函数的使用方法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sum函数的基本语法。
在Excel中,sum函数的语法格式为“=SUM(number1, [number2], ...)”,其中number1, number2等表示要进行求和计算的数字,可以是单元格引用、数字、数组或者其他函数返回的值。
方括号表示该参数是可选的,如果只有一个参数,直接写在括号内即可;如果有多个参数,用逗号隔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sum函数的使用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Excel表格,A列是产品名称,B列是销售数量,我们需要计算销售数量的总和。
这时,我们可以在C列输入“=SUM(B2:B100)”(假设数据在B2到B100单元格中),按下回车键,就可以得到B2到B100单元格中所有数字的总和。
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得到销售数量的总和,而不需要手动逐个相加。
除了对单列数据进行求和外,sum函数还可以对多列数据进行求和。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的总和,可以在D列输入“=SUM(B2:B100, C2:C100)”(假设销售金额数据在C2到C100单元格中),按下回车键,就可以得到B2到B100单元格和C2到C100单元格中所有数字的总和。
这样,我们可以一次性得到多列数据的总和,非常方便。
除了单纯进行求和运算外,sum函数还可以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实现更加复杂的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在sum函数中使用if函数,对特定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求和;或者在sum函数中使用vlookup函数,实现根据条件查找数据并进行求和的功能。
这些灵活的组合使用方式,为我们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sum函数对空单元格和非数字数据的处理方式。
对于空单元格,sum函数会忽略它们,不参与求和运算;对于非数字数据,sum函数会将其视为0,参与求和运算。
因此,在使用sum函数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Excel的SUM函数9种公式设置范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Excel的SUM函数9种公式设置范例1、数组求和:{=SUM((G12:G21>100)*G12:G21)}[公式说明]:本公式为数组公式,可以对G12:G21区域中大于100的数据进行求和,而排除小于等于100的数据。
输入公式时必须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结束,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结果。
[使用注意]:1、公式中"G12:G21>100"部分表示求和条件,后跟实际求和区域"G12:G21"。
如果有多个条件,可一并罗列出来。
例如求大于100且小于115的数据之和,公式如下:=SUM(G12:G21>100)*(G12:G21<115)*G12:G21)。
2、此数组公式只适用于单个区域求和,如果有多个区域,只能用多个SUM 求和,然后相加。
例如对G12:G21和H12:H21区域中大于100的数汇总,公式如下:=SUM(SUM((G12:G21>100)*G12:G21),SUM((H12:H21>100)*H1 2:H21))。
3、对于SUM函数的数组公式,可以用SUMPRODUCT 函数来代替,从而将数组公式转换成普通公式。
例如本案例的公式用SUMPRODUCT函数后,普通公式如下:=SUMPRODUCT((G12:G21>100)*G12:G21)。
2、数据类型转换求和:=SUM(VALUE(H5),H6:H10,J5:J10,L5:L10);=SUM(--(H5),H6:H10,J5:J10,L5:L10);=SUM((H5)*1,H6:H10,J5:J10,L5:L10);=SUM((H5)/1,H6:H10,J5:J10,L5:L10)[公式说明]:SUM函数用于对单元格区域的数据或者逻辑值、表达式进行求和,它有1-255个参数。
鉴于本题的特殊性,公式也可以改为"=SUM(区域1)",函数会忽略区域中的文本。
excel中SUM函数的使用教程详解

excel中SUM函数的使用教程详解Excel作为常用办公软件之一,在数据处理方面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相信经常处理表格的人对它的强大也深有体会。
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并不只是一个表格,而是一个工具。
具体表现为它有很多功能强大的函数。
小面小编教你们sum函数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
sum函数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一:对数字求和比如我要计算1,23,4,567,890这些数字的和。
任意单元格中输入:=sum(1,23,4,567,890)回车此时,表示计算1+23+4+567+890的值并显示到该单元格中。
(见下图)<<<返回目录sum函数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二:对几个单元格求和用这种方法计算1,23,4,567,890这些数字的和。
任意不同单元格中输入:1,23,4,567,890这些数字,然后对这些单元格求和。
例如:在A2,C4,B3,B4,D2中分别输入上述数字,然后在任意空白单元格内输入=sum(A2,C4,B3,B4,D2)回车此时,表示计算A2,C4,B3,B4,D2这几个单元格中的值的和并显示到该单元格中。
(见下图)参数为单元格的时候,可以先把鼠标放到括号中,直接选其他单元格,这样就不用去找单元格地址了一个一个往里写了。
按住Ctrl一个一个的选可以选多个不连续的单元格。
<<<返回目录sum函数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三:对连续单元格求和再来用这种方法计算1,23,4,567,890这些数字的和。
任意连续单元格中输入:1,23,4,567,890这些数字,然后对这些单元格求和。
例如:在A2,B2,C2,D2,E2,F2这一块连续的区域中分别输入上述数字,中间可以空白,系统会把它们当0看,然后在这一区域外的任意空白单元格内输入=sum(A2:F2)回车此时,表示计算从A2到F2这几个单元格中的值的和并显示到该单元格中。
(见下图)参数为连续单元格的时候,可以先把鼠标放到括号中,直接选其他单元格,因为是连续的,所以直接选上第一个鼠标不松开,拖动到最后一个就可以了。
EXCEL函数SUM讲解

序号 1 2 3
销售日期 2007/5/13 2007/5/16 2007/5/22
产品 格力空调 格力空调 格力空调
销售额 10700 16300 15100
课外读物
英语 1
数学
化学 6
119
生物 3
4 5 6 7 8 9 10 汇总后2天 销售合计 产品 查询天数
销售汇总
2007/5/14 2007/5/15 2007/5/17 2007/5/21 2007/5/18 2007/5/23 2007/5/24
课外读物 化学 语文 语文
历史 生物
总价 80 82 120 100 100 72 97 100
大于30元以 上的书合计
语文
地理
历史 生物
用SUM数组 函数求"订 书单"中购 买了多少本 书
语文 5
数学 2
地理 2
历史 1
SUM数组函 数好玩之处
利用ROW(取 行数,范围 1: 1048576)完 成1:100的合 4257 计 求1/1、1/2 、1/3…… 2.65442918 1/100的合计 求1开1次 方,2开2次 方,3开3次 方……100开 100次方的合 95.0661367 计 1:100的奇数 3445 求和 1:100的偶数 3498 求和 求1:100的个 位数为0的合 450 计 求1:100的个 位数为0的合 1150 计 求1:100的个 位数为0的合 450 计
数量 5 6
一车间员工
中名字末尾
为娇员工产
20
186 值合计
一车间员工
中名字含有
娇员工产值
30
298 合计
产值大于50
EXCEL常用的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推荐文档

EXCEL常用的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推荐文档在Excel中,有许多常用的函数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及其说明和示例:1.SUM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的总和。
示例:=SUM(A1:A5)2.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示例:=AVERAGE(A1:A5)3.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的个数。
示例:=COUNT(A1:A5)4.MAX函数:用于返回一组数字中的最大值。
示例:=MAX(A1:A5)5.MIN函数:用于返回一组数字中的最小值。
示例:=MIN(A1:A5)6.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判断返回不同的值。
示例:=IF(A1>10,"大于10","小于等于10")7.V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区域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该值所在行的指定列的值。
示例:=VLOOKUP(A1,B1:C5,2,FALSE)8.INDEX函数:用于返回一个区域中指定行列的单元格的值。
示例:=INDEX(A1:C5,2,3)9.MATCH函数:用于返回在一个区域中查找一些值的位置。
示例:=MATCH(A1,B1:B5,0)10.CONCATENATE函数: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文本字符串。
示例:=CONCATENATE("Hello", " ", "World")11.LEFT函数:用于返回文本字符串的左边指定长度的字符。
示例:=LEFT(A1,5)12.RIGHT函数:用于返回文本字符串的右边指定长度的字符。
示例:=RIGHT(A1,3)13.LEN函数:用于返回文本字符串的长度。
示例:=LEN(A1)14.TRIM函数:用于去除文本字符串两端的空格。
示例:=TRIM(A1)15.UPPER函数:用于将文本字符串转换为大写。
示例:=UPPER(A1)16.LOWER函数:用于将文本字符串转换为小写。
15个常用excel函数公式求和函数

15个常用excel函数公式求和函数在日常工作中,Excel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办公软件,而其中的函数公式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之一。
特别是在处理数据时,求和函数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功能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5个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求和函数,希望对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帮助。
1.SUM函数SUM函数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求和函数,用法非常简单,将要求和的单元格范围作为参数输入即可。
例如,=SUM(A1:A10)就会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和。
2.SUMIF函数SUMIF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条件对单元格范围进行求和。
语法为=SUMIF(range,criteria, [sum_range]),其中range为要应用条件的范围,criteria为条件,sum_range为要求和的范围。
3.SUMIFS函数如果需要根据多个条件进行求和,可以使用SUMIFS函数。
语法为=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4.SUMPRODUCT函数SUMPRODUCT函数可以对相同大小的数组进行逐个相乘,然后将结果求和。
这在处理多个数组数据时非常有用。
语法为=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 ...) 5.SUMSQ函数SUMSQ函数可以对给定数值的平方进行求和。
语法为=SUMSQ(number1, [number2], ...)6.SUMX2MY2函数SUMX2MY2函数可以对两个数组中的对应数值平方差进行求和。
语法为=SUMX2MY2(array_x, array_y)7.SUMX2PY2函数SUMX2PY2函数可以对两个数组中的对应数值平方和进行求和。
语法为=SUMX2PY2(array_x, array_y)8.SUMXMY2函数SUMXMY2函数可以对两个数组中的对应数值差的平方进行求和。
excel sum及其它 函数

=SUMPRODUCT((D9:D45>46.5)*D9:D45)属于求和函数的一种,在sumproduct函数中,只要求有单一的函数公式便可以了。
如上式,为求D9:D45区域中,所有大于46.5的数求和!该公式等同于=SUM((D9:D45>46.5)*D9:D45)键入ctrl+shift+enter键(=SUM((D9:D45>46.5)*D9:D45)公式只有在键入ctrl+shift+enter键才会显示正确结果)!更多函数:=sum((B2:B10=”一车间”)*(c2:c10=”男”)*D2:D10)这个公式等同于=sum(B2:B10&c2:c10=”一车间男”)*D2:D10)该函数同样要再键入ctrl+shift+enter键。
此处为两个条件的求和,如果还有更多的条件,可以同时写出,用括号括起来单个条件,并用“*”连接。
如果要引用不同工作表中的数据,则使用语句=sum((sheet2!B2:B10=”一车间”)*(sheet2!c2:c10=”男”)*D2:D10)=sum((left(A2:A10)=”赵”)*(c2:c10=”女”)*D2:D10){此函数等同于“=sum((left(A2:A10)& c2:c10=”赵女”)*D2:D10)“}【键入ctrl+shift+enter键】此语句为对满足A1:A10中,首字符为“赵”C2:210中为“女”条件的人的D2:D10区间求和。
如果此处省略D2:D10改为=sum((left(A2:A10)=”赵”)*(c2:c10=”女”)),则此函数作用为统计赵姓女士的个数,如果要对前两个字符为“欧阳”的女性求和,则函数为。
=sum((left(A2:A10,2)=”欧阳”)*(c2:c10=”女”)*D2:D10)=sum(isnumber(find(“赵”,A2:A10))*(c2:c10=”女”)*D2:D10)【键入ctrl+shift+enter键】此语句是对A2:A10中包含字符“赵”的女性求和,只要文本中包含“赵”,便满足条件。
excel中SUM函数的使用教程详解

excel中SUM函数的使用教程详解Excel是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软件,它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表格处理,数据管理和计算等操作。
在Excel中,SUM函数是最基础的数学函数之一,其可以对选区中的数字进行求和操作。
但是,很多教程中都没有详细地介绍如何使用SUM函数。
因此,本文将详细解析如何使用Excel中的SUM函数。
一、SUM函数的基本结构及用法(1) SUM函数的基本语法在Excel中,SUM函数的基本语法为:SUM(number1,[number2],...)其中,number1、number2等均表示要进行求和的数据范围。
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数值,也可以是文本形式的数值范围,甚至可以是一个单元格,多个单元格的区域,或者其他函数的结果等。
在使用时,注意每个数值参数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将其括起来。
(2) 求和单元格一个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对于一个表格中的某一列或某一行的数字进行求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对其进行求和:SUM(B2:B6),其中B2:B6表示起始单元格为B2,结束单元格为B6。
此时,SUM函数会将这些单元格中的数字进行相加并返回总和的值。
(3) 求和多个数字或范围另一种常见的求和场景是,对于多个数字或范围进行求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来计算:SUM(10,20,B2:B6),其中SUM函数将会计算10和20以及范围B2:B6中的所有数字的总和。
(4) 通过名称引用指定单元格范围如果要对一个特定的单元格范围进行求和,而这个范围的引用或名称已经定义好了,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进行计算:SUM(range),其中range是指已命名或预定义的单元格或区域范围名称。
二、SUM函数的使用技巧在开始使用SUM函数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基本的语法,也需要掌握一些使用技巧,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效率。
(1) 使用快捷键自动求和要快速的进行一列或一行数字的求和操作,可以使用Excel中内置的快捷键自动求和。
EXCEL中SUM函数使用方法技巧大全

EXCEL中SUM函数使用方法技巧大全SUM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用于对一列或多列数字进行求和运算。
下面是SUM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详细说明:1.基本用法:SUM函数的基本用法是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SUM(数字范围)”来计算数字范围内的所有数字的总和。
例如,要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的数字的总和,可以输入“=SUM(A1:A5)”。
2.多个数字范围求和:SUM函数可以用于求和多个不连续的数字范围。
例如,要计算A1到A5和C1到C5之间的数字的总和,可以输入“=SUM(A1:A5,C1:C5)”。
3.忽略错误值:如果数字范围中包含错误值(例如#DIV/0!、#VALUE!等),SUM函数会忽略这些错误值并计算其他数值的总和。
4.确保公式适用于整个列:如果想要确保SUM公式适用于整个列而不需要手动修改公式,可以选择整列,然后输入SUM公式。
Excel会智能地调整公式范围,即使在将来添加新数据时也会自动更新公式。
5.使用SUM函数与其他函数结合:SUM函数可以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例如COUNT、AVERAGE等。
例如,要计算A1到A5的平均值,可以输入“=SUM(A1:A5)/COUNT(A1:A5)”。
6.使用SUM函数进行条件求和:SUM函数还可以用于条件求和。
例如,如果只想求和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字,可以使用SUMIF或SUMIFS函数。
SUMIF函数通过条件筛选进行求和,而SUMIFS函数可以使用多个条件进行求和。
7.跨多个工作表进行求和:如果需要跨多个工作表进行求和,可以使用3D引用。
例如,如果有多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上都有一个名为A1的单元格,可以输入“=SUM(Sheet1:Sheet3!A1)”来计算这些单元格的总和。
8.动态更新求和范围:如果将新数据添加到数字范围中,并希望SUM公式自动更新,可以使用命名范围。
首先选择数字范围,然后在名称框中输入一个名称(例如“数据”),然后使用“=SUM(数据)”来计算求和。
excelsum求和公式

excelsum求和公式引言: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商务、金融、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Excel中,求和是常见的操作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数据的总和。
本文将详细介绍Excel中的求和公式,包括SUM函数、SUMIF函数、SUMIFS函数、SUBTOTAL函数以及使用快捷键进行求和的方法。
正文:一、SUM函数1.1 基本用法SUM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求和函数之一,它可以对一列或一行的数值进行求和。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数值范围)"即可。
例如,若要对A1到A10的数据进行求和,可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A1:A10)"。
1.2 区域求和除了对连续的数值范围进行求和,SUM函数还可以对非连续的数值范围进行求和。
例如,若要对A1到A5和C1到C5的数据进行求和,可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A1:A5,C1:C5)"。
1.3 条件求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某些条件进行求和。
SUM函数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例如,若要对A1到A10中大于等于5的数值进行求和,可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IF(A1:A10,">=5")"。
二、SUMIF函数2.1 基本用法SUMIF函数是在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求和的函数。
它的语法为"=SUMIF(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其中,区域指定要进行条件判断的范围,条件指定判断的条件,[求和区域]指定要进行求和的范围。
2.2 多条件求和除了单一条件的求和,SUMIF函数还可以实现多条件的求和。
例如,若要对A1到A10中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的数值进行求和,可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IF(A1:A10,">=5",A1:A10)-SUMIF(A1:A10,">10",A1:A10)"。
SUM函数的使用方法

SUM函数的使用方法在 Excel 中使用 SUM 函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使用函数插入法和手动输入法。
在介绍具体用法之前,先看一下 SUM 函数的语法:SUM(number1, [number2], ...)number1, number2, ... 表示要求和的数值区域或数值列表。
这些数值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用单元格引用表示。
现在来介绍具体的使用方法:1.使用函数插入法:-首先,选中一个单元格,例如A1,作为结果的单元格。
-在选中的单元格中输入“=SUM(”。
-在括号内输入你要求和的数值区域或数值列表。
这些数值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用单元格引用表示。
例如,要求和A2、A3和A4这三个单元格的数值,可以输入“=SUM(A2,A3,A4)”。
-在括号中输入完所有要求和的数值后,输入“)”,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得到求和结果。
2.手动输入法:-首先,选中一个单元格,例如A1,作为结果的单元格。
-在选中的单元格中直接输入“=SUM(”。
-然后选择要求和的数值区域或数值列表。
在选择完一个数值后,按下逗号继续选择下一个数值。
如此往复,直到选择完所有数值。
-在选择完所有要求和的数值后,输入“)”,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得到求和结果。
下面是一些示例来帮助理解SUM函数的使用:1.求和固定的数值列表:例如,要求和数值2、4和6,可以输入“=SUM(2,4,6)”。
2.求和一个数值区域:例如,要求和A2到A5这个区域的数值,可以输入“=SUM(A2:A5)”。
3.求和多个数值区域:例如,要求和A1到A3和B1到B3这两个区域的数值,可以输入“=SUM(A1:A3,B1:B3)”。
4.求和多个不连续的数值区域:例如,要求和A1到A3和C1到C3这两个不连续的区域的数值,可以输入“=SUM(A1:A3,C1:C3)”。
5.求和单元格中包含空值的区域:例如,要求和A1到A4这个区域的数值,其中A3单元格为空,可以输入“=SUM(A1:A4)”。
excel sum用法 -回复

excel sum用法-回复Excel 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办公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它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函数,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
其中,SUM 函数是Excel 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它用于将一列或多列数字相加,并返回总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SUM 函数的用法,并逐步解释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函数。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Excel 中的SUM 函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SUM 函数的语法。
SUM 函数的语法如下:SUM(number1, [number2], ...)其中,number1、number2 等表示要相加的数字或范围。
方括号[] 表示该参数是可选的,也就是说可以省略不写。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SUM 函数的基本用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Sales" 的工作表,其中包含了一列销售额。
我们想要计算这些销售额的总和。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首先,选中一个空的单元格,例如单元格A1。
2. 然后,在该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SUM(Sales)。
这里的"Sales" 是指我们要相加的范围,Excel 会自动识别出该范围。
3. 最后,按下回车键,Excel 就会计算并显示销售额的总和。
除了直接输入范围,还可以使用SUM 函数来相加多个范围。
例如,我们不仅想计算"Sales" 列的总和,还想计算"Expenses" 列的总和。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首先,选中一个空的单元格,例如单元格A2。
2. 然后,在该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SUM(Sales, Expenses)。
这里的"Sales" 和"Expenses" 是指我们要相加的范围,中间用逗号分隔。
3. 最后,按下回车键,Excel 就会计算并显示销售额和支出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多 工作表 求和时 表名称 快捷输 入
公式: =SUM(She et2:Shee t5!E2:E6 )
求 Sheet2:S heet5!中 E2:E6单 元格的和
60000
[公式说 明]:对 多表相同 区域求 和,不需 要录入每 个工作表 的求和地 址,只需 将第一个 工作表名 和最后一 个表名用 冒号连 接,后跟 "!"与单 元格地 址,以此 作为SUM 函数的参 数即可。 其中"!" 表示前面 的字符为 工作表名 称。
公式: =SUM('*'! B3)
[公式说 明]1、公 式中两个 单引号中 间加"*" 表示除当 前表以外 的所有工 作表。2 、在输入 公式后, 程序会自 动将"'*'" 转换成实 际的工作 表名。当 按下【 Enter】 键后,公 式将变 成:=SUM( 附表一: 附表 五!B3)
[使用注 意]1、 "'*'"只能 手动输 入,而不 能用鼠标 选择工作 表来产生 引用。2 、公式中 B3必须使 用相对引 用。3、 本公式用 法和"案 例7"是不 同的。在 本例中虽 然也可以 用"案例 7"的方法 按住【 Shift】键 来选择需 要求和的 工作表产 生引用, 但是操作
5000 5000
公式: {=SUM((B 71:B75&S heet2!C2 :C6&Shee t2!D2:D6 ="男一车 间高级工 ")*E71:E 75)}
条件1: 男性职 工,条件 2:一车 间,条件 3:高级 工,然后 求工资和
5000
[公式说 明]:本 公式以H 、I两列 数据作为 限制条 件,对J 列数据汇 总。“ (B71:B75 ="男
2、如果 不只两个 条件,也 用同样方 式将所有 条件罗列 出来并相 加。例如 求区域中 小于 100,大 于200, 等于115 的数据 和,那么 数组公式 如 下:{=SUM (((A54:A5 9<100)+( B54:B59= 115)+(C5 4:C59>20 0))*E54:E 59)}
5000
公式: {=SUM((B 71:B75&C 71:C75=" 男一车间 ")*E71:E 75)}
条件1: 男性职 工,条件 2:一车 间,然后 求工资和
公式: {=SUM((B 71:B75=" 男 ")*(C71: C75="一 车间 ")*(D71: D75="高 级工 ")*E71:E 75)}
145 156 189 200 201 210 215 220 250 300 600 1100
35
90
46
112
79
178
90
200
91
202
100
220
105
230
110
240
140
300
190
400
490 1000
990 2000
2296 2296
[公式说 明]:本 公式为数 组公式, 可以对 A2:A13区 域中大于 100的数 据进行求 和,而排 除小于等 于100的 数据。输 入公式时 必须按【 Ctrl+Shi ft+Enter 】组合键 结束,否 则无法得 到正确结 果。
8、求1 累加到 100之 和
公式: {=SUM(R OW(1:100 ))}
1、2、3 、4…99 、100之 和 公 式:=SUM( 1/ROW(1: 100))
1/1、1/2 、1/3、 1/4…… 1/99、 1/100之 和
公 式:{=SUM (ROW(1:1 00)^(1/R OW(1:100 )))}
公式:
{=SUM(((
A54:A59<
100)+(A5 4:A59=11
516
5)+(A54:A
59>200))*
A54:A59)}
条件1: A54: A59小于 100,条 件2: A54: A59等于 115,条 件3: A54: A59大于 200;然 后求 A54: A59中对 应值的和
[公式说 明]:对 于两个范 围求和, 即满足两 个条件中 任意一个 条件都进 行求和, 这和同时 满足两个 条件才求 和的公式 思路不同 。"案例 2"的使用 注意"中 已提到, 多个条件 同时满足 才求和需 要用"*" 连接所有 条件,表 示同时满 足多条 件,而本 案例中对 多个条件
G5,10*25 ,G6*8)。 2、如果 是文本型 数字参 数,SUM 函数是可 以直接求 和的;如 果是引用 单元格中 的文本型 数字(单 元格的数 字前添加 半角单引 号“'”), 则求和时
3、多 条件求 和1 (同列 条件和 数值, 同“数 组求和 ”公式 2)
45
60
145
35
90
56
95
[使用注 意]:1、 公式中 "G12:G21 >100"部 分表示求 和条件, 后跟实际 求和区域 "G12:G21 "。如果 有多个条 件,可一 并罗列出 来。例如 求大于 100且小 于115的 数据之 和,公式 如 下:=SUM( G12:G21> 100)*(G1 2:G21<11 5)*G12:G 21)。2、 此数组公 式只适用
[使用注 意]:1、 多条件满 足任意条 件即求 和,在设 置公式时 对于所有 条件需要 用"+"连 接,如本 例中 "(A54:
A59<100) +(C54:
C59>200) ",然后对 条件用括 号括起来 再与实际 求和区 (E54: E59)相 乘。如果 缺少条件 的外括号 将得到错 误结果。
5000 5000
公式: {=SUM((B 71:B75&C 71:C75&D 71:D75=" 男一车间 高级工 ")*E71:E 75)}
条件1: 男性职 工,条件 2:一车 间,条件 3:高级 工,然后 求工资和
公式: {=SUM((B 71:B75=" 男 ")*(Shee t2!C2:C6 ="一车间 ")*(Shee t2!D2:D6 ="高级工 ")*E71:E 75)}
[使用注 意]:1、 本方法仅 适用于每 个工作表 地址一致 的情况, 否则只能 逐个输入 地址再求 和。2、 多表求 和,SUM 函数的参 数,工作 表与单元 格地址可 以手动输 入,也可 以通过选 择工作表 中单元格 地址来产 生引用。 具体步骤 如下:输 入 "=SUM(" ,然后选
6、快 速设置 当前表 以外的 所有工 作表相 同区域 的总和
Excel 的
1、数 组求和
45 56 89 100 101 110 115 120 150 200 500 1000
公式1: {=SUM((A 2:A13>10 0)*A2:A1 3)} 公式1a: =SUMPROD UCT((A2: A13>100) *A2:A13)
60 71 104 115 116 125 130 135 165 215 515 1015
10742
591
591
公式4a: =SUMPROD UCT((A2: A13>100) *(A2:A13 <150)*A2 :A13+(C2 :C13>100 )*(C2:C1 3<150)*C 2:C13)
A2:A13与 C2:C13大 于100且 小于150 的数据之 和
2、数 据类型 转换求 和
")*(C71:C 75="一车 间")”表 示同时满 足两个条 件,如果 还有更多 条件,也 可以同时 罗列出 来,利用 “*”符 号连接, 然后再与 求和区相 乘,得到 最后的汇
[使用注 意]:1、 “多条件 求和1”是 以求和数 据自身为 条件对目 标区域进 行求和, 本案例以 不同的区 域作为限 制,条件 区有两 个,对第 三区域进 行求和。 在设置公 式时,三 个区域的 单元格个 数必须一 致。例如 以下公式 将产生错 误结 果:{=SUM
156
46
112
100
104
189
79
178
115
115
200
90
200
120
116
201
91
202
300
125
210
100
220
公式:
{=SUM(((
A54:A59<
100)+(A5
401
4:A59>20
0))*A54:A
59)}
条件1: A54: A59小于 100,条 件2: A54: A59大于 200;然 后求 A54: A59中对 应值的和
4、多 条件求 和2 (不同 列条件 和数 值)
姓名 张一 王二 李三 赵四 周五
性别 男 女 TRUE 男 女
岗位 一车间 一车间 一车间 二车间 二车间
职务 高级工 高级工 中级工 中级工 中级工
工资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公式: {=SUM((B 71:B75=" 男 ")*(C71:C 75="一车 间 ")*E71:E7 5)}
[使用注 意]:1、 表达式 "B71:B75 ="男""得 到的是包 含逻辑值 的数组。 SUM函数 可以对逻 辑参数进 行求和, 但是包含 于数组中 的逻辑值 值却会被 忽略。例 如以下公 式:=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