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疾病 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均可直接影响儿童的体 格生长,如急性腹泻 、肺炎致儿童体重下降;某些内分泌疾病可严重影响儿 童的体格生长,如生长激素 缺乏症、甲状腺功能降低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黏多糖、苯丙酮尿症儿童不仅行为发育异常,同时体格生迟缓;遗传性骨 骼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致儿童矮小;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儿童生长发育 迟缓等。
• (二)环境因素
• 1、营养 营养素是儿童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儿童处于迅速成长 阶段, 需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需要。宫内或生后早期营养不良不 仅影响体格生长发育,同时也可影响重要器官发育,如脑发育不良;宫内营 养不良和超重儿童成年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的机率将增加 。
体 格 生 长 发育
• 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是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长发育 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整个成熟过程,是儿童生命过程中最基本的特征。 生长是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使各器官、系统以及身体的长大,可用数量表示, 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分化与功能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 的发育成熟过程,发育不能直接用数量指标测量,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 生长过程伴有发育成熟,两者共同表示机体的动态变化,生长过程中量的 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
临床儿科需根据儿童体重计算药量及静脉输液量,可按公式进行粗 略估算。有条件测量体重时,仍用实际体重计算。
体重粗略估计可选公式: 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ⅹ2+8 •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ⅹ7-5]/2 •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匀速的,存在个体差异。故评价儿童体格生长 时应更重视儿童自身体重速度的变化 ,不可用公式进行评价,也不宜 将人群均数(所谓“正常值”)当作“标准”进行评价。
• 二、影响体格生长因素
• 体格生长受到遗传的调控及环境的影响。
• (一)遗传因素
• 遗传是影响体格生长的重要原因,决定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特征、 潜力及趋向。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体型、性成 熟的早晚等主要受遗传的影响。性别是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之一,如 除青春前期外,女童的平均身高、体重均较同龄男孩低;女童进入青 春期的年龄较男童约早两年。遗传性疾病,如代谢缺陷病、染色体畸 变可直接严重影响儿童生长过程。
部分新生儿在初生数天内由于摄 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可致 体重暂时性下降,又称生理性体重是降。一般下降原有体重的3%~9%, 约在生后3~4天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多在第7~10天恢复出生 体重。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2周仍 未恢复到出生体重应考虑喂养不足或病理原因所致。如果生后及时合理 喂哺可减轻甚至避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
• (四)胸围的增长
• 胸围 为平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 部肌肉、皮下脂肪和肺的发育。
• 胸围在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胸围较头围略小1~2cm ,约 32~33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出现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1岁 后胸围发育开始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 年龄-1(cm)】。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年龄与儿童营养状况、胸廓 发育情况有关。如我国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头胸曲线交叉约为15 月龄,提示我国儿童胸廓生长较落后。除营养因素外,可能与不重视爬 行训练和胸廓锻炼有关。
•
儿童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先后、快慢不一,即发育不平衡,也遵循生长
程序性的规律。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后2年内发育最快,2.5-3岁时脑重
已达成人脑重的75%左右;6—7岁时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2个月时胚
胎的头长占总身长的1/2,出生时头与身长的比例为1/4,成人头长仅占身
高的1/8。儿童期淋巴系统生长迅速,青春期前达顶峰,以后逐渐降至成人
• (二)身材的增长
• 身材包括身长(高)、顶臀长(坐高)指标等。
• 1.身长(高)即头顶至足底的垂直距离,包括头、脊柱、下肢长度的 总和。多数1~2岁的儿童因站立位不稳测量不易准确,故婴幼儿应仰卧 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后的儿童应立位测量身高。卧位测量值与立位测 量值相差约0.7~1cm。
• 生命早期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基本相似。儿童身长增长随年
水平。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前处于静止状态,青春期迅速发育。其他系统,如
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及脂肪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平行。
•
• (三)个体差异
• 生长发育程序遵循总规律发展,但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受遗传与环 境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如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群体中,每个儿 童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体型特点等都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卵双 生儿之间也存在差别。因此,连续观察对于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状况 非常重要,应避免将“正常值”作为评价的依据,或单纯将一个儿童 跟其他儿童比较。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的不同影响因素,才能作出正 确的判断。
青春期前儿童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是一非匀速过 程。如生后3个月内婴儿体重增长约30g/d,3~4个月间体重增长约 20g/d,以后增长速度减慢。我国2005年调查 资料显示生后3~4个月 龄的婴儿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2倍;后8~9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生 后3~4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9.5~10.5kg)。故生后第一年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 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约2.5~3kg,即2岁时体重约达出生体 重的4倍(12~13kg);2岁后至青春前期儿童体重稳步增长年增长约 为2~3kg。
• 3、母亲情况 胎儿生长与母亲的生活环境、营养、疾病、情绪等密切相 关。妊娠期母亲身体健康、营养丰富、心情愉快、环境舒适的胎儿发育良好。 若母亲妊娠期吸烟、酗酒、感染、药物可致胎儿畸 形或先天性疾病。
• 4、自然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 的水源、植被丰富等自然环境有益于儿童健康生长。
• 遗传影响儿童体格生长,但遗传潜力的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即儿童 生长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环境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谢谢大家
体 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测的量指体的标格指 有生标 体长, 重的测 、指量身标数高通值(常可长选进)择行、有统头人计围群分、代析胸表处 围性理 等、。 。易常于用 二、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 (一)体重的增长 • 量脂其儿。和他童体其体体生重中 液 格 长是骨 重 生 与身骼 量 长 近体、 易 指 期各内受标营组脏疾相养织、病比状、体影,况器脂响体的官、,重重系体故是要统液体最指、为重易标体主易获 。液要 于得的成 波的综分 动、合。 。反重体 与映 有重男(值内病3关大婴相因等.2。于平近素因出4一 女 均 ( 的 素生±0般 童 出 男 影 密体.3, 。 生 响 切3重9.3早 我 体 大 相与)k产国重,关胎kgg儿为出。2龄,,0体(生、女0与5重后3性3年世..32较的别93界k足体及个±g卫0月重母市).生3儿增亲城。9组轻长妊)区出2,则娠k调生0g0男 与期查体,6童 营营年重女结出 养养的易婴果生 、状参受为显体 疾况考宫示
长。正常儿童指距小于身长(高)1~2cm。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头围的增长 • 头围 即头的最大围径(从眉弓至枕骨结节),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胎儿期神经系统领先发育,故新生儿出生时头围较大,平均为34~35cm 与体重、身长(高)增长规律相似,婴儿3月龄时头围 较出生时增长 6~7cm左右,约等于后9个月增长的总和,即1岁时儿童的头围约为 45~47cm;第二年头围 增长约2cm,2岁时头围约为47~49cm;5岁 时头围约50~51cm,15岁时接近成人水平,约53~54cm。故监测2岁 内儿童头围 的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儿童头围的大小、头型与遗 传、疾病有关。
期的、严重营养问题可影响婴幼儿身长增长。年长儿身高发育主要受种 族、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身长的增长较体重稳定,以身长评价儿 童体格发育更为准确。
•
2、顶臀长(坐高) 指头顶到坐骨结节的垂直距离,反映脊柱和
头部的增长。与身长(高)测量体位一致,婴幼儿应卧位测量顶臀长,
年长儿坐位测量坐高。
•
3、指距 为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反映上肢长骨的增
一、体格生长总规律 (一)生长的连续性、非匀速性、阶段性
从受精卵到长大成人,儿童的生长在不断进行,即休格生长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然而,连续的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不完全相同,呈非匀速性生长,形 成不同的生长阶段。如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后生长速 度趋于稳定,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为第二个生长高峰。整个儿童期体格 生长速度曲线呈一个横“S”形。
• 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基础。临床上许多问题涉及生长发育,异常 的生长发育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掌握正常生长发育的 知识可以帮助儿科医师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促进儿童 的健康成长。
• 第一节 体格生长总规律及影响因素
体格生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生长模式不尽相同,但遵循共同 的规律。认识体格生长总的规律性有助于正确评价儿童的的体格生长。
龄增加逐渐减缓,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3月龄时身长61~63cm。增
长约11~13cm;1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75~77cm。出生后
第一年身长增加约25~27cm,是生后增长最快的时期,与体重增长平
行为第一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平均年增长约
10~12cm,即2岁时身长为85~87cm左右,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
• (二)生长的程序性
•
控制生长发育的基因 在人类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使生长按一定的程序进
行。如中枢神经系统于受精3周末开始形成;心脏和消化系统在受精后4周出
现;5周的胎儿肢体开始分化为上肢、下肢;6—8周的胎儿手指、足趾发育。
身体各部形态发育亦遵循躯干先于四肢,下肢先于上肢,肢体近端先于远端
的程序 。
•
婴儿胸短,胸廓呈桶状,即冠状径与矢关径为1.07:1; 随身体的站
立、肋骨下降使胸廓伸长、横径增大,胸廓冠状径与矢状径逐渐达成人
的1.4:1。6月龄至2岁儿童胸廓发育迅速, 2~10岁发育缓慢,青春期
又迅速发育出现性别差异。
•
• (五)上臂的增长 • 上臂围 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情况。婴儿
长速度较稳定,约5~7cm。若2岁后身长(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
速度缓慢。
• 2岁后身高估计公式:2 ~12岁:身高(cm)=年龄(岁)ⅹ7+77或
选用 公式 :
2~6岁: 身高(cm)=年龄(岁)
ⅹ7+75
•
7~10岁: 身高(cm)=年龄(岁)ⅹ6+80
• • 除非测量错误,短期的疾病或营养问题不影响身高(长)增长;长
• 5、社会环境 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包括医疗保健服务、 教育等。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生长水平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完 善的医疗保健服务、良好的教育体制等对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积极 的作用。
• 6、家庭环境 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和体育锻 炼等,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也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期上臂围增长迅速, 1~5岁儿童上臂围增长速度减慢,约1~2cm。 WHO建议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长的情况下,可用上臂围值筛查5岁 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如上臂围值>13.5cm为营养良好,12.5 ~13.5cm 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 (六)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 生长过程中身体各部分成一定比例发育。 • 1、头与身长(高)的比例 与神经系统脑发育一致,胎儿、婴幼儿 头颅生长领先,脊柱、四肢生长较晚,即头、躯干、下肢长度的比例在 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头围常与儿童身长有关,如1岁时头围约为1/2 身长+10(cm)。6个月内婴儿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
• (二)环境因素
• 1、营养 营养素是儿童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儿童处于迅速成长 阶段, 需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需要。宫内或生后早期营养不良不 仅影响体格生长发育,同时也可影响重要器官发育,如脑发育不良;宫内营 养不良和超重儿童成年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的机率将增加 。
体 格 生 长 发育
• 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是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长发育 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整个成熟过程,是儿童生命过程中最基本的特征。 生长是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使各器官、系统以及身体的长大,可用数量表示, 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分化与功能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 的发育成熟过程,发育不能直接用数量指标测量,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 生长过程伴有发育成熟,两者共同表示机体的动态变化,生长过程中量的 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
临床儿科需根据儿童体重计算药量及静脉输液量,可按公式进行粗 略估算。有条件测量体重时,仍用实际体重计算。
体重粗略估计可选公式: 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2 1~6岁: 体重(kg)=年龄(岁)ⅹ2+8 • 7~12岁: 体重(kg)=[年龄(岁)ⅹ7-5]/2 •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匀速的,存在个体差异。故评价儿童体格生长 时应更重视儿童自身体重速度的变化 ,不可用公式进行评价,也不宜 将人群均数(所谓“正常值”)当作“标准”进行评价。
• 二、影响体格生长因素
• 体格生长受到遗传的调控及环境的影响。
• (一)遗传因素
• 遗传是影响体格生长的重要原因,决定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特征、 潜力及趋向。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体型、性成 熟的早晚等主要受遗传的影响。性别是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之一,如 除青春前期外,女童的平均身高、体重均较同龄男孩低;女童进入青 春期的年龄较男童约早两年。遗传性疾病,如代谢缺陷病、染色体畸 变可直接严重影响儿童生长过程。
部分新生儿在初生数天内由于摄 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可致 体重暂时性下降,又称生理性体重是降。一般下降原有体重的3%~9%, 约在生后3~4天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多在第7~10天恢复出生 体重。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2周仍 未恢复到出生体重应考虑喂养不足或病理原因所致。如果生后及时合理 喂哺可减轻甚至避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
• (四)胸围的增长
• 胸围 为平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 部肌肉、皮下脂肪和肺的发育。
• 胸围在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胸围较头围略小1~2cm ,约 32~33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出现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1岁 后胸围发育开始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 年龄-1(cm)】。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年龄与儿童营养状况、胸廓 发育情况有关。如我国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头胸曲线交叉约为15 月龄,提示我国儿童胸廓生长较落后。除营养因素外,可能与不重视爬 行训练和胸廓锻炼有关。
•
儿童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先后、快慢不一,即发育不平衡,也遵循生长
程序性的规律。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后2年内发育最快,2.5-3岁时脑重
已达成人脑重的75%左右;6—7岁时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2个月时胚
胎的头长占总身长的1/2,出生时头与身长的比例为1/4,成人头长仅占身
高的1/8。儿童期淋巴系统生长迅速,青春期前达顶峰,以后逐渐降至成人
• (二)身材的增长
• 身材包括身长(高)、顶臀长(坐高)指标等。
• 1.身长(高)即头顶至足底的垂直距离,包括头、脊柱、下肢长度的 总和。多数1~2岁的儿童因站立位不稳测量不易准确,故婴幼儿应仰卧 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后的儿童应立位测量身高。卧位测量值与立位测 量值相差约0.7~1cm。
• 生命早期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基本相似。儿童身长增长随年
水平。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前处于静止状态,青春期迅速发育。其他系统,如
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及脂肪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平行。
•
• (三)个体差异
• 生长发育程序遵循总规律发展,但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受遗传与环 境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如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群体中,每个儿 童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体型特点等都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卵双 生儿之间也存在差别。因此,连续观察对于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状况 非常重要,应避免将“正常值”作为评价的依据,或单纯将一个儿童 跟其他儿童比较。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的不同影响因素,才能作出正 确的判断。
青春期前儿童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是一非匀速过 程。如生后3个月内婴儿体重增长约30g/d,3~4个月间体重增长约 20g/d,以后增长速度减慢。我国2005年调查 资料显示生后3~4个月 龄的婴儿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2倍;后8~9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生 后3~4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9.5~10.5kg)。故生后第一年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 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约2.5~3kg,即2岁时体重约达出生体 重的4倍(12~13kg);2岁后至青春前期儿童体重稳步增长年增长约 为2~3kg。
• 3、母亲情况 胎儿生长与母亲的生活环境、营养、疾病、情绪等密切相 关。妊娠期母亲身体健康、营养丰富、心情愉快、环境舒适的胎儿发育良好。 若母亲妊娠期吸烟、酗酒、感染、药物可致胎儿畸 形或先天性疾病。
• 4、自然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 的水源、植被丰富等自然环境有益于儿童健康生长。
• 遗传影响儿童体格生长,但遗传潜力的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即儿童 生长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环境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 谢谢大家
体 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测的量指体的标格指 有生标 体长, 重的测 、指量身标数高通值(常可长选进)择行、有统头人计围群分、代析胸表处 围性理 等、。 。易常于用 二、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 (一)体重的增长 • 量脂其儿。和他童体其体体生重中 液 格 长是骨 重 生 与身骼 量 长 近体、 易 指 期各内受标营组脏疾相养织、病比状、体影,况器脂响体的官、,重重系体故是要统液体最指、为重易标体主易获 。液要 于得的成 波的综分 动、合。 。反重体 与映 有重男(值内病3关大婴相因等.2。于平近素因出4一 女 均 ( 的 素生±0般 童 出 男 影 密体.3, 。 生 响 切3重9.3早 我 体 大 相与)k产国重,关胎kgg儿为出。2龄,,0体(生、女0与5重后3性3年世..32较的别93界k足体及个±g卫0月重母市).生3儿增亲城。9组轻长妊)区出2,则娠k调生0g0男 与期查体,6童 营营年重女结出 养养的易婴果生 、状参受为显体 疾况考宫示
长。正常儿童指距小于身长(高)1~2cm。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三)头围的增长 • 头围 即头的最大围径(从眉弓至枕骨结节),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胎儿期神经系统领先发育,故新生儿出生时头围较大,平均为34~35cm 与体重、身长(高)增长规律相似,婴儿3月龄时头围 较出生时增长 6~7cm左右,约等于后9个月增长的总和,即1岁时儿童的头围约为 45~47cm;第二年头围 增长约2cm,2岁时头围约为47~49cm;5岁 时头围约50~51cm,15岁时接近成人水平,约53~54cm。故监测2岁 内儿童头围 的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儿童头围的大小、头型与遗 传、疾病有关。
期的、严重营养问题可影响婴幼儿身长增长。年长儿身高发育主要受种 族、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身长的增长较体重稳定,以身长评价儿 童体格发育更为准确。
•
2、顶臀长(坐高) 指头顶到坐骨结节的垂直距离,反映脊柱和
头部的增长。与身长(高)测量体位一致,婴幼儿应卧位测量顶臀长,
年长儿坐位测量坐高。
•
3、指距 为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反映上肢长骨的增
一、体格生长总规律 (一)生长的连续性、非匀速性、阶段性
从受精卵到长大成人,儿童的生长在不断进行,即休格生长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然而,连续的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不完全相同,呈非匀速性生长,形 成不同的生长阶段。如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后生长速 度趋于稳定,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为第二个生长高峰。整个儿童期体格 生长速度曲线呈一个横“S”形。
• 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基础。临床上许多问题涉及生长发育,异常 的生长发育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掌握正常生长发育的 知识可以帮助儿科医师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促进儿童 的健康成长。
• 第一节 体格生长总规律及影响因素
体格生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生长模式不尽相同,但遵循共同 的规律。认识体格生长总的规律性有助于正确评价儿童的的体格生长。
龄增加逐渐减缓,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3月龄时身长61~63cm。增
长约11~13cm;1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75~77cm。出生后
第一年身长增加约25~27cm,是生后增长最快的时期,与体重增长平
行为第一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平均年增长约
10~12cm,即2岁时身长为85~87cm左右,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
• (二)生长的程序性
•
控制生长发育的基因 在人类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使生长按一定的程序进
行。如中枢神经系统于受精3周末开始形成;心脏和消化系统在受精后4周出
现;5周的胎儿肢体开始分化为上肢、下肢;6—8周的胎儿手指、足趾发育。
身体各部形态发育亦遵循躯干先于四肢,下肢先于上肢,肢体近端先于远端
的程序 。
•
婴儿胸短,胸廓呈桶状,即冠状径与矢关径为1.07:1; 随身体的站
立、肋骨下降使胸廓伸长、横径增大,胸廓冠状径与矢状径逐渐达成人
的1.4:1。6月龄至2岁儿童胸廓发育迅速, 2~10岁发育缓慢,青春期
又迅速发育出现性别差异。
•
• (五)上臂的增长 • 上臂围 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情况。婴儿
长速度较稳定,约5~7cm。若2岁后身长(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
速度缓慢。
• 2岁后身高估计公式:2 ~12岁:身高(cm)=年龄(岁)ⅹ7+77或
选用 公式 :
2~6岁: 身高(cm)=年龄(岁)
ⅹ7+75
•
7~10岁: 身高(cm)=年龄(岁)ⅹ6+80
• • 除非测量错误,短期的疾病或营养问题不影响身高(长)增长;长
• 5、社会环境 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包括医疗保健服务、 教育等。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生长水平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完 善的医疗保健服务、良好的教育体制等对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积极 的作用。
• 6、家庭环境 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和体育锻 炼等,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也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期上臂围增长迅速, 1~5岁儿童上臂围增长速度减慢,约1~2cm。 WHO建议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长的情况下,可用上臂围值筛查5岁 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如上臂围值>13.5cm为营养良好,12.5 ~13.5cm 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 (六)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 生长过程中身体各部分成一定比例发育。 • 1、头与身长(高)的比例 与神经系统脑发育一致,胎儿、婴幼儿 头颅生长领先,脊柱、四肢生长较晚,即头、躯干、下肢长度的比例在 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头围常与儿童身长有关,如1岁时头围约为1/2 身长+10(cm)。6个月内婴儿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