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4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含答案详解)(四)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
”他认为,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中国的江南地区)与欧洲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英国)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欧洲的现代性是偶然的结果,其关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就。
下面是其对利用地下能源方面的一些论述:中国煤矿业者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西北,与他们在英格兰的同行面临的问题有根本的不同。
英国的煤矿经常渗水,为了把水抽干就需要有一台大功率的水泵。
中国煤矿中水的问题要少得多,相反,它们非常干燥,……专业技术对欧洲煤业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蒸汽机代表了一项更为重要的突破。
……只有在采煤业中蒸汽机的优势才明显到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迅速推广,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
欧洲技术革新的浪潮当然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记住,地理位置和并列的偶然性在使英国的煤和蒸汽机成为工业化的前锋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分流”的相关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1.观点部分:19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不大;进入19世纪之时,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2.论证部分:赞同:(1)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
(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欧农耕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新航路开辟后中、欧经贸往来密切且相对平等;中、欧同处于手工生产阶段等;(2)进入19世纪之时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国、欧洲不同的地理环境;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并拓展了市场;中、欧煤矿开采的不同环境以及欧洲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等。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观点评论类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专项指导与训练一、观点评论(评析)类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下面以两道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1. (2011 •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一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
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结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有:殖民扩张说,科技促进说,文明扩张说等等,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即可。
2018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Ⅰ卷 历史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Ⅰ卷)(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福建 10省使用)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5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曾,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木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41、42题评析
一、稳中求变,变中创新——高考全国Ⅰ卷41 (原40)题命题规律与解题思路的探究
1、近6年来全国Ⅰ卷· 41(原40)题考查题型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40. ( 1 )40. ( 1 )40. ( 1 ) 指 出 40. ( 1 ) 41.(1)说明 41.(1)概
②说明……意义: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即作 用,价值。
2、社会伦理型试题的解题思路与答题范式
【例1】(2018 ·全国Ⅰ卷·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 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 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 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 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 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④概括……主张,简要评价:主张——见解。评价——指对人 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
⑤概括……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原因:相同之处— —相同点,不同之处——不同点。
⑥简述……历史背景:简述——是用简要的语言陈述,描述或总 结。
4、(3)问设置: ①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 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②指出……特点及……背景:指出——指点出来。背景——即时 代背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③指出……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即不同点,与相同点向左。
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试题分析(三卷全)
重视和保护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41 大豆的栽培和转播
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民族自豪感
47 三娘子对蒙汉友好做出的贡献 促进民族团结、交流、和平友好相处 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
三卷 26 古代药物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成就,民族自豪感
27 明代雕版印刷个人著作成风
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
47 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作者: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王东升
基本特征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卷考查 先秦科技 唐代政治 宋代经济 明代外交和艺术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解放前夕外交 建国初经济 古希腊思想
二卷考查 先秦思想 西汉经济 唐代政治 明代戏曲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抗日战争 建国初经济
罗马法
三卷考查 先秦经济 宋代政治 古代科技 明代科技思想 晚清思想 五四后思想 建国初政治 改革时期经济 雅典民主
考查时段
古 代 中 国
题型 单 项
近代选Biblioteka 中国 择现代中国
题
古希腊罗马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续)
35 31
(图表等非文字
材料题总计10题, 占比近三分之一)
三卷
33 24 25
31
34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瑞应麒麟图》(明 沈度作于永乐 十二年) 1953年作的资源勘探队邀请资源出山漫画 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变化情况 漫画《两把尺》 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黑奴数量柱状图 战国以前铁器发现地分布情况图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5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含答案详解)(五)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印度城市遭到这样的衰落决不是英国统治的最坏的结果。
不列颠的蒸汽和不列颠的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二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果不能,那末,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观点一:认为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观点二:认为殖民扩张有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体制,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转型。
评析: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应辩证分析,综合理解。
首先,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侵略活动,使之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这些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如近代西方国家在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割占土地、抢夺财富、掠夺资源,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造成中国的贫困落后。
从此角度来说,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
其次,客观地说,列强在侵略的过程中,也把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传入了非西方国家,让这些国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了他们的觉醒。
如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对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此外,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也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消亡和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模板 历史41题答题套路总结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模板历史41题答题套路总结
高考文综考试题型众多,多积累些答题模板会对高考分数有一定的提高!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模板,供参考!
历史41题高考答题模板(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
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幺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41题备考策略-(共51张PPT)
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2021/2/4
23
四、高考回顾——评论历史观点
2017全国卷一(12分)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论题,20并21/结2/4 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4 )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论题:论述的问题或对象;(有待证明) 论点:你对论述问题的观点;(完整的判断句,观点要 明确,态度要鲜明)
2021/2/4
25
(可微观论题,也可宏观论题)
论题: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差异性
明代朝贡贸易与殖民贸易的差异性
明代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差异性
明代东西方人文主义作品的差异性
12交通信号灯——1868到20世纪80年代
2021/2/4
2
1.命题手法 (3)中外对比: 如
132爱因斯坦热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 141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明朝中外对比 152孟子与苏格拉底——轴心时代的中西对比 162国际人口迁移与中国移民——中外对比 163清朝救济与英国济贫——中外对比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 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 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 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 值;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 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材料题答题方法
5化 (呈现在卷面上的答案)
(1)提示化 ,要善于使用提示语,问题的关键词、要点的关键词 要写在前面。 (2)序号化,要善于使用序号,使答案要点分明,条理清楚。 ①……②…… (3)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尽可能打开思路,多角 度列出要点。答题语言尽量做到概括,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 (4)段落化,最好能一个要点一段,即使空间不够,也要尽量做 到每个要点之间留2个字的间隔,尽量使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老师 阅卷。(让评卷教师很喜欢你的试卷,不自觉就给你高分。) (5)准确化,杜绝出现错别字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
新课标卷文综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题型探究及方法解读
新课标卷文综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题型探究及方法解读一、地图类(疆域、城市布局、交通路线等)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北约和华约对峙图图二: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和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语中心语提示语限定语答项语提示语答项语解题方法:(1)、审清题意(分析见上面)。
注意答项语的变迁,应该是由什么到什么的表述。
(2)解答题目。
①观察地图中直观信息(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加以表述。
有关国家: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有关地区:欧洲由分裂对峙到走向一体化;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②解析地图中的深层信息,主要是分析图中直观信息的成因和影响等。
A、二战中德国战败,雅尔塔体系造成德国分裂;苏东剧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一。
B、二战后两大阵营冷战,使欧洲处于分裂对峙;西欧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苏东剧变,扫除欧洲一体化进程障碍。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图8唐朝长安平面图图9北宋东京平面图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语中心语提示语限定语答项语提示语答项语解题方法:(1)、审清题意(分析见上面)。
(2)解答题目。
①观察图中直观信息(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加以表述。
A、唐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B、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唐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D、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
2018高考历史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
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 能力要求体系更加完整 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 对能力体系的提升
一、概念内涵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 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 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 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的起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 意识的基础。学生的“问” “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 “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 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学生愿否提出问题,是否敢于提 出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 识是否强烈。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 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 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 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 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 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 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承诺20年 内归还。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示例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素有重名之传统,西安事变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自有公 论。兵谏亭为西安事变纪念性建筑之一,址在临潼骊山当年蒋介石“被捉” 或“避走”处,历史上它几度易名。下表所列为该亭名称的变化。 亭 名 时 间 沿 革 变 化 评 价 蒙难亭 1936年 复兴亭 1946年 捉蒋亭 20世纪50年代初 兵谏亭 1986年
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41题_论证题汇总
四、论证题: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1)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
如2014年全国Ⅰ卷;2016全国Ⅰ卷(2)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
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③提升小结(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④提升小结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
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例1(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例2(2014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最新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41题模拟题汇编含答案
141.(12分)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
同文馆开始只招收十名学生,后扩大到一百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请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
(12分。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2材料二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
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
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
而在经济生活中,这是一个自由放任经营和粗俗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
上、中层阶级生活舒适、心满意足,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更大的社会平等而作任何干预。
……在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
高考文综历史论述题解答应对策略
高考文综历史论述题解答应对策略高考文综历史论述题解答应对策略文综卷第41题题目要求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问题是评价材料观点。
一般还都在问题后面注明: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针对此要求,本人认为解决好此题,应注意以下三步骤:(一)提炼观点。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试卷提供的材料,弄清材料讲解的是古今中外哪一历史事件,围绕这一事件存在着几种评价观点。
关键是学生要知道这些观点不存在对错的区别,只是站立的立场或角度不同,运用不同的史料得出不同的观点而已。
(二)评价观点。
此步骤要求学生从材料的观点中找出其中之一种观点进行评价,亮明自己的立场。
老师切记不要在此处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否则,学生就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观点不明确。
要知道历史学界向来存在学术争鸣,各持一家之言。
(三)充分论证。
学生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当合理性。
切记论证要充分。
一般学生的困难就在于此,缺乏充分的史料,感觉无话可说。
以下本人将结合具体的试题,展示一下对此题的做题心得,望多多交流指教。
高考文综历史论述题解答应对策略专题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翻地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
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二)材料二“要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
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的纵深发展。
请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第42题说题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2第41题说题试题展示(2018新课标2卷第41题)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物种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
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一、试题的命题立意第41题作为历史高考材料题中的第一题,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纵观2013-2017年全国2卷41题的考察方向来看,41题命题特点表现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总体来看,以考查历史的横向联系为重点,即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在同一领域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及影响。
同时也兼顾历史的纵向对比。
2018年全国2卷的41题正是在这样大方向下考察了一带一路视野下东西方农业文明的发展。
1、知识立意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
2024/10/23
2024/10/23
考点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 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等。这其实从 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强 B.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C.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制度
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上的科学化、多元化 教育、军事、外交……
思想
2024/10/23
反对: 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
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1.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 生并壮大发展;
2.思想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已经出 现。(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 客”,“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尚书·禹贡》
九关内州(分山别海关是) 冀河南州(、黄徐河)州 兖淮南州(、淮青河)州 扬梁江岭陇南南右州州(((、、长五陇荆雍江岭山)))州州 和山南豫(州终。南太
华)
2、 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划分规则不同。 说明:唐代的“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
理形势。
山川形便: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划分行政区域。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行政区划面积小
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衡
1.信息:汉代的州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基本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考点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
开放性探究题(全国卷第41题)解题练习【开放性探究题】高考历史的开放探究性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或提取)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此类题型须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学问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该题型可分两类:历史阐释题:信息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
历史探讨题:观点推断+论证评价。
如2010年观点论证;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第一类:历史探讨题:论证、评价、评述、探讨观点类【解题基本思路】(1)述:从图片、表格、文字材料中获得信息(结论、观点等)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2)评:亮明你的观点即对获得的观点看法,留意要客观、全面(3)论:用史实论证观点,留意要多角度(4)析:一般为分析错因或呼应观点一、观点评论(评析)类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详细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须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特别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下面以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相识。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说明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起先,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猛烈变更。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1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含答案详解)(一)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
“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p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
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
”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陈永平、李委莎的社会调查报告《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一文中指出:“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选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对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可以运用材料或者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对材料一的观点评述:论点:肯定宗族制度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3分)论据:材料中列举了宗族组织自身建设、宗族组织对维护社会的作用、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得到官方认可等。
(每点3分,任选3点)对材料二观点的评述:论点:宗族制度是农村的不安定因素。
(3分)论据:一是进行的社会调查得出结论(材料为调查报告),二是认为宗族制含有封建残余,三是宗族群体形成利益群体。
(每点3分)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
均田制崩溃,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至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
与此进程同步,世俗地主亦取代门阀地主,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这一态势至赵宋更被加以确定性地推衍。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 含解析
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规律分析与应试策略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有人称之为开放性试题,也有人称之为探究性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下面对这一题型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反思其应对策略,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命题规律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1年“西方崛起”题和2012年“冲击——反应”题,都是考查考生“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3年“汉唐间历史变迁”题考查的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和2015年“公式探讨”题,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试题涉及了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41题中的表现特别凸显,主要表现在: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全国卷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话题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2011年“西方崛起"题,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效热点;2012年“冲击--反应”题引导考生思考现代化发展模式;2014年“目录修改说明”题体现中日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2015年“公式探讨”题是科技创新这一热点聚焦的体现.这些试题反映了命题者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和学术热点,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路径二:时空定位
(2016卷ǀǁ)41.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 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 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 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文综第41题及其训练
精品课件
问题提出:2017年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的修改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 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 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 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中的 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认识,与我国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此 外,法制精神与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很好考查。
精品课件
推测命题者的设计原则: 以英国史作为分析内容来源,提出“妥协是可耻的”论题; 以法国大革命历史作为内容来源,提出“让人民主权的光辉 照亮法国大革命前行的路”和“人民主权不可无限”; 以美国史为内容来源,提出“论人民主权分立的必要性”; 以苏联史为内容来源,提出“人民主权被代表的教训”。
精品课件
示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 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承诺20年 内归还。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精品课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昭信股票是清政府于1898 年发行的一种国内长期公债。是清 政府实行的一项新的筹款措施。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 和财政制度,动摇了封建的等级关系,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给予 了巨大的冲击,表明中国财政正在逐步地向近代化迈进。但由于当 时的中国尚缺乏发行公债的经济基础,也不具备发行公债的人文社 会环境,加上清政府无意真正进行财政改革和地方官员对发行公债 的阻挠,昭信股票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半途而废,成效不大。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 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 明确,史论结合)
精品课件
问题 论证
基本步骤: 阅读材料,发现 结合史实,规范
精品课件
思路
三、训练
精品课件
思路一:多途径尝试
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问题 学生围绕已学专题自行提问 组织学生进行史料研习
精品课件
思路二:选用经典试题进行针对训练
精品课件
示例一: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材料 在漫长的中国科 举史上,曾经存在过南北地域之 争。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都是 从西北起家,重用关陇集团和北 方士人。据统计,唐代357名宰
精品课件
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 均衡各地的科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 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 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到康熙五 十一年(1712),废去南北卷制度,代之 以分省取中办法,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 钦定会试中额。从此,由科举中的南北地 域之争而出现的南北卷制度退出了历史 舞台,一般各地士人不再计较南与北大 区域的配额问题,精品改课件 为关注本省籍士子
可以说,罗伯斯皮尔之死就是人民主权学说之殇。 在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国王、贵族、教会等旧势力成为革命对象,但是“人民” 的阵营里也是党派林立,大资产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 和中小资产阶级纷纷登台,热闹非凡。卢梭主张人民主 权不能分割,被集体托付给了国家,而国家只是一个符 号。于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就成为无所不为的合法 的独裁者。罗伯斯皮尔最终作了卢梭学说的祭品,宣告 了彻底的人民主权学说的破产。
材料 我国素有重名之传统,西安事变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自有公 论。兵谏亭为西安事变纪念性建筑之一,址在临潼骊山当年蒋介石“被捉” 或“避走”处,历史上它几度易名。下表所列为该亭名称的变化。
亭
蒙难亭
复兴亭
捉蒋亭
兵谏亭
名
时
1936年
1946年
20世纪50年代初
1986年
间
沿 国民党军政要员 胡宗南拆除原亭,解放后,该亭更 “ 西 安 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 意识的基础。学生的“问” “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 “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 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学生愿否提出问题,是否敢于提 出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 识是否强烈。
精品课件
刘 芃:所谓发现问题,就是从材料 里提出在概念上立得住、有价值的、值得 探索的问题
精品课件
路径一:史论对照
(2016卷ǀ)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 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 “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 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 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
举动。
性。
印痕。
确之至。
——摘编自兰璞《“兵谏亭”名称的由来》
精品课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 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问题:变化的原因 对变化的思考
精品课件
评分要求: 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6分)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观点:亭名由“捉蒋亭”改为“兵谏亭”是对历史的一种尊 重。 论述 :最先命名为“蒙难亭”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 “蒙难” 一词显然是不赞同张、杨两将军当年的举动,是国民党正统观念和政治 立场的反映,不能准确的反映历史事实;(3分)在1949年以后几十年 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中国大陆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 治立场更名为“捉蒋亭”, “捉蒋”高度赞扬张、杨两将军当年的举 动,“捉蒋” 一词再现了西安事变当年的这段历史,但也带有强烈的 政治印痕,因此,上述亭名反映出国、共两党因所持立场的不同而对西 安事变评价不同。(3分)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政治、海峡两岸 关系不断发展,“兵谏亭”名称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用“兵谏” 二字说明“西安事变”非常准确,它人们是对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 件的尊重。(3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评分要求: (1)所选角度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一个局部问题,论点要 明确合理。(2分) (2)论据准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分明。(8分) (3)有归纳、总结。(2分)
论题示例: (1)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2)地域人才优势的此消彼长是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 (3)“分区定额取中”较之“凭才取中”更具有积极意义 (4)“凭才取中”较之“分区定额取中”更能体现考试公平
精品课件
示例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精品课件
参考答案:
论题: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 完善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科 举取
士的人才也占绝对优势;到了宋朝,随着经济重心 南移
的完成,南方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 折,
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随着
南方
精品课件
示例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课件
例:人民主权不可无限
阐述: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之下, 王权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等级森严,整个社会分为三个 等级,社会矛盾尖锐激烈。路易十六说,“在我死后哪 管洪水滔天”。卢梭的启蒙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 生的。卢梭提出,人民可以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统治者 根据公意管理国家;人民是主权拥有者,统治者不能维 护人民的自由的时候,人民有权推翻他;人民主权不可 代表,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
在人民主权学说的指引下,法国革命步步推进。 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制宪会议通过《人权 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瓦尔密大捷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在人民
精品课件
的推动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巴黎人民第三次 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开 始了,其恐怖政治和极权主义正是建立在极端平民主义 和绝对平等原则之上,罗伯斯皮尔试图采取恐怖的手段 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由于内部分裂,热月党人发动政 变逮捕了罗伯斯皮尔及其同伙,并将之送上断头台。
精品课件
路径
二、考试
精品课件
第41题强化问题意识。无论有无指向,只要从中找到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点自己能组织的问题,自己发 现问题、提出观点、展开论证都可以。自开商埠是为维护 国家权益、主权、商业发展……怎么答都行。
鼓励第41题给高分,言之有理就应该给分。条条框 框限制,就制约了试题的开放性。不再给答案示例,就 是为了避免有的地方把这个示例当做了标答。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 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精品课件
材料中,有关人民主权学说的基本观点有:
人民依靠契约建立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主权不可转让;
人民主权不可代表,反对英国的代议制;
精品课件
论证和探讨问题
旧: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 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 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 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