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湖南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必修Ⅱ笔记
1.1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课本P3)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课本 P4
(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
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传统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比较:死亡率降低。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课本 P5-6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 世纪中期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 世纪 50 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
式(现代型):课本 P7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
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
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大多城市“三低” )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是“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
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课本P14
人口合理容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课本P14
人口容量:即最高人口数量。

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课本P15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文化(正相关)和消费水平(负相关)。

1.3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影响人口机械增长)课本P16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2)国内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所致。

3、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特点:
① 二战前(近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欧洲(旧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新大陆)
(原因:新航行开辟、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扩张)特点:定居
② 二战后(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
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亚非拉地区→→欧美澳地区)
特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迁移外籍劳工多,定居减少流动性大(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生产吸引人口迁入。

4、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
①、中国:解放初东部 ---→西北等边疆,(特点:国家有组织迁移)
改革开发后西部 --- →东部沿海,农村---→城市(城市化加快),落后地区 --- →发达地区
(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自发迁移)
1.4地域文化与人口
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龄小、婚姻的稳定程度高,出生率高)
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值)。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地节省建设投资阶梯上
形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巴西首都)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汾河、渭河谷地气适宜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
运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赣州河输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宜宾、重庆、武汉
流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军事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伯尔尼、巴黎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石家庄、郑州、株洲等铁路枢纽城市)
矿产资源(下面)
旅游资源(张家界、黄山)
商业贸易等
①以煤炭为基础: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约翰内斯堡等。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处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城市区位的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地质、地基(避开灾害);河流侵蚀(凹岸);地形影响;环境状况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
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
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

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教材P32)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
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课本P34)
规律: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
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
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
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
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
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20 世纪 70 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
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 ,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
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价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课本P46)
4、我国城市发展基本方针:
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3)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 l )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 2 )工业: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 3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不同工序之间的协作;零部件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现代物流业)( l )区际贸易: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 )国际贸易。

科技、信息联系:(互联网络)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
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

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
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热量——它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立体农业)
土地——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热带种植园农业:(1)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东南
亚、南亚。

(3)典型区域:非洲。

(4)主要特点:热带经济作物,商品率高。

水稻种植业:( 1)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
美国密西比河下游。

(3)典型区域:亚洲季风区,雨热同期,人口多劳力丰。

(4)主要特点: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1)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美、加、澳、俄、乌克兰、
阿根廷的家庭农场,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国营农场。

(3)典型区域:美国中部平原,小麦、玉米。

(4)主要特点: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混合农业:( 1)类别: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
和新西兰,中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3)典型区域: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小麦-养羊。

(4)主要特点: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种麦和养羊忙季错开;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地中海式农业:(1)类别: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地中海气候区。

(3)典型区域:
法国南部。

(4)主要特点:混合农业,水果,蔬菜,园艺。

大牧场放牧业:(1)类别: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美、澳、新西兰、阿根廷、
南非干旱、半干旱区。

(3)典型区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4)主要特点: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培育良种,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发展人工草场。

游牧业:( 1)类别:畜牧业,粗放农业,自给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非洲、西亚、中亚、蒙古、中国
新疆和青藏高原等。

(3)典型区域:蒙古。

(4)主要特点:地广人稀,植被稀疏。

逐水草而居。

乳畜业:( 1)类别:畜牧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
新西兰。

( 3)典型区域:北美五大湖乳畜带,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4)主要特点: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的气候,面向城市市场。

3. 农业微观布局
①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

单位面积
产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棉粮等。

②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③对运输的迫切性需求: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

(乳牛 >花卉)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

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相关产业的集聚,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还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
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信息和知识因素: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环境生态因素:
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化工厂、炼油厂、冶金厂、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等)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冶金厂等)的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
源地;排放废渣的工厂(火电厂、钢铁厂等),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
或水面隔离。

一般自来水厂在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无污染。

主要的工业指向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工业联系:①投入-产出联系;②基础设施联系。

(2)工业集聚意义: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费,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生产成本;
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4)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之间及工业区之间距离趋远的现象;工业分散可以避
免工业过度集聚而导致的企业间竞争过于激烈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工业分散还可以发挥各地区
的区位优势和专业化生产优势。

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分散必然形成工业的地域联系,其方式主要有交通
运输、通信和商贸联系等。

4、工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及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原因:工资、地价、环境等三大原因;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了解各优缺点)
2、交通运输方式与聚落:
形成和发展:早期交通水运占重要地位→聚落沿河分布;
铁路、公路的兴起→ 聚落沿交通线分布。

沿江、沿海、沿铁路和公路,城市发展较快,往往形成城市轴线。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因水运而兴的城市,城区多沿河流伸展呈带状。

(2)铁路和公路的发展使
城市沿交通线伸展。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4)北方团块状;南方多条带状。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便利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大。

(2)商业中心往往具有便利的
交通,以利于商品的集散和人口的流动。

(3)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原则:商业网点趋向于布局在交通便
利和人流密集的市中心。

( 4)商业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趋向于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城郊高速公
路沿线。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1)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再生速度,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 2)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形成环境污染。

( 3)人口压力。

(4)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2、环境问题的类型:课本 P87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全球性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危害防治措施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全球变暖化碳;②毁林,特别是热带地;引起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植树森林的破坏的变化;旱涝次数增加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①太阳活动;②人类使用冰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危害人减少和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
臭氧层破坏箱、空调的制冷剂等释放大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的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加量的氟氯烃化合物副渔业强国际合作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硫氧化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
酸雨危害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
发和利用;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迹;危害人体健康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对人
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

主要人地
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因地制宜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
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课本P100)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危机。

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转变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文明消费,建立资
源节约型社会。

③自然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④公众参与。

⑤加强国际合作。

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
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这两种生产方式都能带来很
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