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 湖南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优质课件【全套】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优质课件【全套】

550
250

死亡率% 0.5
0.6
2
人口数
350
600
50

死亡率% 0.8
0.7
2.2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因素影响人口增长速度?
总计
1000 0.93 1000 0.81
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较多,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人口年龄构成
1、下图中黑线代表人口死亡率,红线代表了人口出生率,则中间阴影部分代表 自_ 然__增_ 长__率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
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德国:提供一年有薪产假 瑞典:夫妇双方均有18个月产假,若育有三名子女,
每月可获约3400元人民币补贴。
法国:基本享有16周产假,生第三胎产假增至一年, 每月更可获约1万元人民币补贴。
中国的人口增长
“高-低-高”型 过渡
“三低”型
时间(年) 1970 1999
出生率 (%)
3.34
1.52
自然增长率 (%)
2.58
0.88
2002
1.29
0.65
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 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 才走完的路。
拓展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人口的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它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 口数×100%=自_然__ 增长__人__口__数×100%

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湘教版)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与规律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学科之一。

地理必修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必修二》(湘教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本文将以该教材为基础,设计一节具体的地理必修二课堂教学。

一、课程概述地理必修二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地质基础、生物圈的多样性、人类发展与土地利用、城市与人口等五个模块。

本节课将围绕人类发展与土地利用进行设计,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培养学生对土地利用问题的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图形解读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土地资源的行动中。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了解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图形解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第四章“人类发展与土地利用”。

2. 教具:PPT、黑板、白板、多媒体设备。

3. 学具:纸、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全球土地利用分布图,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讲解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和利用,介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如农业用地、城市用地、工矿用地等。

结合实际案例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土地利用的理解。

3. 图文解析(25分钟)利用PPT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

通过分析图表,让学生了解全球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小组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城市或农村地区,调查当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并设计一份简易问卷调查相关信息。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浦江县中山中学傅艳玮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 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3. 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4. 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 培养阅读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利用感官上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知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并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原因及后果,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 尝试通过众多资料的分析,结合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发现环境对人口限制性的表现,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区别,养成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融洽的氛围中对话、协商、探索,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 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
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容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区别
人口容量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六、板书。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优秀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优秀奖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一.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分析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感受城市的变化。

(以上海为例)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探讨,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4、在问题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逐步提高合作学习、互相学习的能力。

三.课型目标分析论证:1.课型目标的准确性分析:课标解读: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一,以上海为例,结合上海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来掌握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运用收集的包括文字、图表、影音等各类资料说明城市化过程表现和影响。

第三,在资料的分析中落实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等重点知识,提高图文转换、概括表述等地理学习技能,培养一定的地理素养。

培养学生充分运用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地理事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关键点是能透过现象找出本质。

学生通过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学习,基本能分析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并结合生活经历或相关知识,说出所熟知的城市变化。

然而,学生受活动时空范围限制,对城市化这个概念及其动态时空发展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料作为案例或者情境,以便让学生对城市化有全面的认识。

2.课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其三是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先讲城市化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乡村地区的影响。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教材简单介绍了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内容包括城市化的一般前提、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两个方面。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
意义:加强国际经济交往、改善投资环境、
发展外向型经济、增进经济社会旳全方面 发展。
武汉形成和发展旳经济区位原因有哪些?
经济地理区位: 武汉市京广铁路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中心,
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是集铁路、公路、航空等于一体 旳主要交通运送。

(三)城市旳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3.政治、文化与城市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分析交通情况对地租旳影响。
交通干线 环城公路 200 400 600 800 地租
(元/M2)
城市地租等高线示意图
1.读下面地租水平等值线图,完毕下 列问题:
(1)_市_中__心___地租最高,
沿_交__通_线__往外地租逐渐下降,
在_道__路__交_汇__处__又有所上升, 形成地租_次__高__中__心__,
政治中心 政策 军事 宗教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城市密度分布图
二.城市区位分析
(一)城市旳自然地理区位
1.地形与城市
平原地域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 利于交通联络和节省建筑 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 城市发育最理想旳地域。
1.地形与城市
西安、太 原和兰州 等城市旳 自然地理 区位优势 是什么?
CBD内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区明显
例题1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规划旳两 种方案,试评价哪种方案比较合理,为何?
例题2
下列选项中,各类城市都有旳功能分区是 A.商业区 B.旅游区 C.行政区 D.文化区
例题3
当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旳特点是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旳市中心地域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
(二)城市旳经济地理区位
2.交通与城市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湖南课件共29张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湖南课件共29张
页岩
板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第八页,共30页。
二、地壳(dìqiào)的物质循环
(一)什么是地质(dìzhì)循环?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
循环,即地质(dìzhì)循环;推动地质(dìzhì)循环的能量,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 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 机械能。地质(dìzhì)循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 为(二深)远岩。石的转化
外 力 作 用
岩浆岩
(lěngquè)
凝冷 固 却熔

变 质


岩浆(yánjiāng)
熔融
熔融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第十三页,共30页。
变质岩
探究3:三大类岩石的区别与联系
类型
形成
特点
典型举例
喷 出 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 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 (lěngquè)凝固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 玄武岩、流纹岩
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jiéhé)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 单质就是矿物。从颜色、形状、硬度等方面可以将它们快速区别开来。页岩--板岩
Image
第三十页,共30页。
花岗岩--片麻岩 石灰岩--大理岩
成因:变质 作用
砂岩--石英岩
页岩--板岩
第十六页,共30页。
喷出岩
孔隙大,疏松
侵入(qīnrù)岩
无孔隙,致密
第十七页,共30页。


地质(dìzhì)史的“书页”
第十八页,共30页。
1、什么是化石? 2、形成化石的条件? 3、研究(yánjiū)化石有什么作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案集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案集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案集地球与地理科学认识地球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格局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运动地球的形态和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地理环境与人口与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实践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格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运动对地球形态和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和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实践和研究该教案集将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地球的特征和形态,理解地球运动与地理格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实践和研究。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与掌握,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简要描述: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间、地球、地理环境等,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第二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与动力简要描述: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内部动力,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第三章: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与构造活动简要描述: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岩石圈、板块、地壳运动等,以及构造活动对地貌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岩石圈的演化简要描述:探讨岩石圈的演化过程,包括地壳变动和岩石循环等。

第五章:水资源与利用简要描述:介绍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利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循环等。

第六章:农业资源与利用简要描述:探讨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包括农业资源的分类、分布、发展和利用方式。

第七章:工矿资源与利用简要描述:介绍工矿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

第八章:经济地理与交通简要描述:讲解经济地理和交通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交通网络等。

地理必修2湖南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2湖南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Ⅱ笔记1.1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课本P3)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课本 P4(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传统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比较:死亡率降低。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课本 P5-6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 世纪中期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 世纪 50 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课本 P7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大多城市“三低” )1.2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是“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课本P14人口合理容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课本P14人口容量:即最高人口数量。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全市获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全市获奖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设计唯一来源。

1996年,林场大部分进入经济成熟期或主伐期,开始皆伐作业。

到2000年,木材收入已占塞罕坝总收入的90%。

这种发展模式下,如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产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万立方米。

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骤降到40%。

开始探索塞罕坝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请你对塞罕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师: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建立苗木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如今,在塞罕坝已经形成了健康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承转)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在我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我们石家庄的华药率先垂范,(展示材料,学生阅读)学生齐读“清洁生产”简单介绍转变模式的示意图(承转)而塞罕坝正是通过这种发展方式的改变,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展示表格,让学生找出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森林主要的生态效益是什么(承转)协调人地关系,既要有国家政府的干预,也要有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公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责任和义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四.公众参与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展示学生们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和行动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合作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思考并回答力所能及的做法来保护环境让学生明确“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并且掌握森林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环境价值观。

课堂练习安徽省某镇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优秀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优秀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设计晒课模板设计教师:侯燕文任教学校:察右前旗第一中学设计时间:2017年5月28日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2)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人口爆炸”的现实。

二是环境的分析土地、矿产、水资源以及环境对人口的制约。

三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介绍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转承:然而,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建立良性循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新教材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434页)

新教材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434页)

大战前
国家
亚、美洲
展和殖民扩张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 第二次世界
家定居移民(减少)转 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发 平衡,劳动力供求关 大战后
向外籍劳工(增多) 达国家及西亚石油产区 系的地区差异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 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 的人口迁移为国内人口迁移。如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 到B2、B2到C1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称为 是人口流动。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 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 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形 高山和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人口较稀疏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季节更迭鲜明,适宜开展
气温
多种生产活动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 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适中的

降水 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 高原、山地地区
12345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
√B.非洲东部
C.德干高原 D.刚果盆地
解析 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1 000m左右的地区,应为高原地形,而德干高原 的平均海拔只有 600m左右,非洲东部为热带高原,人口集中分布于高原地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学课件

政治变革
人口迁移
起的人口迁移
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
战争
叙利亚内战爆发导致大量人口外迁
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
(4)社会文化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文化 教育
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从文化水平 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 相对发达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纳了大 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 学者
√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会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
解析 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与生物的生存,因此人口较密集, 故D正确。 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A错误。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B错误。 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C错误。
家庭 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而 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人口的 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夫妻因解决两地分居而进行的迁移
宗教 信仰
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 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 的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印度境内约1 500万穆斯 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200 万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2.影响因素 (1)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 社会经济 环境的变化。 (3)其他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判断
PANDUAN
1 出国留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黄冈赛”一等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黄冈赛”一等奖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本章规划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人类在这些区域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产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资源,人通过各种产业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另一方面,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区域建设中,人类如何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本章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阐述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运用许多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

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课时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2课时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时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教学难点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1)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距离市中心远近(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

不同点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4)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 BC为工业区在距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水平也有差异,看下图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各发育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不同地块的排、灌及水的深度都要认真管理,因此,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农户住在地势较高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山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各家彼此排列都不太靠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但各农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彼此不连接在一起。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

城乡是一个由城市和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

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互相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七、课堂总结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一体 、文化 一脉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 管理 协同 机制、生态环保 联动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非首都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一体化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洪涝问题,长江沿线
的风沙问题。
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 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 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 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 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 部
陆能可上源观邻、,国矿西多产南,和水利旅力于游资边资源境源丰贸前富易景。,工通发化农落达严业后,重基,西,础科北生薄技地态弱文区恶,化荒化交不漠。
长江经济带
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 生物资源; 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 人力资源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消费需求大,吸引国内外投资。
阅读 四 大 地 区 协 调 发 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 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 异。进入 21 世纪后,国
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 件、经济基础、发展水 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
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 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湖南课件共32张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2章第1节湖南课件共32张

第十七页,共33页。
常见的沉积岩


(y
è

y

á
(lì 第十八页,共33页。
砂岩 (shā yán)
具有层理(cénɡ lǐ) 结构
第十九页,共33页。
化石是判定地质年 龄和研究古地理环 境(dì lǐ huán jìnɡ) 的珍贵资料。
三 叶 虫
第二十页,共33页。
变质岩的形成 (xíngché ng)
机械沉积作用是指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因为介质物理条件的改 变,而发生堆积的过程。这种介质物理条件的改变,包括流速、 风速的降低和冰川的消融等。
水介质中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当物理、化学 条件发生变化时,产生沉淀的过程称化学沉积作用。
与生物生命活动及生物遗体紧密相关的沉积作用称为生物沉积 作用。生物的沉积作用可表现为生物遗体直接堆积;另外还表 现为间接(jiàn jiē)的方式,即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或生物 遗体的分解过程中,引起介质的物理、化学环境发生变化,从 而使某些物质沉淀或沉积。
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 安山岩等
第十四页,共33页。
喷出岩
侵入(qīnrù) 岩
第十五页,共33页。
第十六页,共33页。
沉积岩的形成(xíngché ng)
风、流水、大气、生物等
裸露(luǒlù)
沉积岩
岩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特点
层理(cénɡ lǐ) 结构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凝冷 固却
(lěngquè)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读古诗(gǔshī)并回答:
千锤万造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省赛一等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  人口合理容量-省赛一等奖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设计思想】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本课以“人口合理容量”为突破口让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学情分析】本教材内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针对高中学生以问题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以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人口爆炸”的现实。

二是环境的限制性,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制约。

三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介绍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额的含义,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和理解人口容量的特点3.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之间的区别。

2.利用“木桶效应”原理分析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3.通过对“日本岛的神话”这个案例,分析影响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2.区分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分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讲台上有两个椅子,请两位同学到椅子上站着,并且在椅子上走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必修Ⅱ笔记1.1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课本P3)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课本P4(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传统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比较:死亡率降低。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课本P5-6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课本P7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大多城市“三低”)1.2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是“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课本P14人口合理容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课本P14人口容量:即最高人口数量。

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课本P15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文化(正相关)和消费水平(负相关)。

1.3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影响人口机械增长)课本P16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2)国内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所致。

3、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特点:①二战前(近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欧洲(旧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新大陆)(原因:新航行开辟、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扩张)特点:定居②二战后(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亚非拉地区→→欧美澳地区)特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迁移外籍劳工多,定居减少流动性大(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生产吸引人口迁入。

4、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①、中国:解放初东部---→西北等边疆,(特点:国家有组织迁移)改革开发后西部---→东部沿海,农村---→城市(城市化加快),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自发迁移)1.4 地域文化与人口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如初婚年龄小、婚姻的稳定程度高,出生率高)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值)。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2.1 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石家庄、郑州、株洲等铁路枢纽城市)矿产资源(下面)旅游资源(张家界、黄山)商业贸易等①以煤炭为基础: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约翰内斯堡等。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处形成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城市区位的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地质、地基(避开灾害);河流侵蚀(凹岸);地形影响;环境状况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教材P32)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课本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价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课本P46)4、我国城市发展基本方针: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 2)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3)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 )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 2 )工业: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 3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①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不同工序之间的协作;零部件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现代物流业)( l )区际贸易: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 )国际贸易。

科技、信息联系:(互联网络)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

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热量——它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立体农业)土地——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热带种植园农业:(1)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

(3)典型区域:非洲。

(4)主要特点:热带经济作物,商品率高。

水稻种植业:(1)类别:种植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

(2)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美国密西比河下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