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通过对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土力学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土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压缩特性、剪切强度和变形特征等。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掌握土壤的力学行为规律,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压缩性测试:采用压缩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压缩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2. 剪切性测试:采用剪切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剪切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剪切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缩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压缩性质,如是否具有压缩回弹性、压缩变形的速率等。

2. 剪切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剪切应力-剪切变形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特征,如剪切破坏的形态、剪切面的切线斜率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力学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土壤的压缩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体积变化,具有压缩回弹性和压缩变形速率等特征。

2. 土壤的剪切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破坏,具有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征等。

3. 土壤的力学性质与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密实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力学行为规律。

六、实验应用土力学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对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在土地开发和基础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参数,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措施和结构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力学固结实验报告

土力学固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土力学固结实验,了解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变形特性,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竖向固结系数、水平向固结系数以及先期固结压力,为工程设计和土体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体在荷载作用下,其空隙间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泡的体积也将缩小,从而引起土体的压缩变形。

土的压缩变形主要受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含水量、土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1. 小型固结仪:包括压缩容器、加压设备、环刀(内径61.8mm,高20mm,面积30cm²)、单位面积最大压力4kg/cm²、杠杆比1:10。

2. 测微表:量程10mm,精度0.01mm。

3. 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及0.1g各一架。

四、实验步骤1. 按工程需要选择面积为30cm²的切土环刀取土样。

2. 在固结仪的固结容器内装上带有试样的切土环刀(刀口向下),在土样两端贴上洁净而润湿的滤纸,放上透水石,然后放入加压导环和加压板以及定向钢球。

3. 检查各部分连接处是否转动灵活;然后平衡加压部分。

4. 横梁与球柱接触后,插入活塞杆,装上测微表,并使其上的短针正好对准6字,再将测微表上的长针调整到零,读测微表初读数R0。

5. 根据实验要求,逐级施加荷载,每级荷载保持一定时间(如24小时)。

6. 在荷载作用下,观察并记录土样高度的变化和测微表的读数。

7. 当荷载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卸载,观察并记录土样高度的变化和测微表的读数。

8.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竖向固结系数、水平向固结系数以及先期固结压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缩系数:土的压缩系数是指土体在单位压力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的体积压缩量。

本次实验中,土的压缩系数为0.1mm²/kg,说明土的压缩性较好。

2. 压缩模量:土的压缩模量是指土体在单位压力作用下,单位体积的压缩变形量。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工程地质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测定土样的密度和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2. 通过直接剪切试验,评估土样的剪切强度。

3. 分析土样的压缩性,确定其压缩参数。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电子天平2. 量筒3. 直剪仪4. 压缩仪5. 标准土样(粘土、砂土各一份)三、实验步骤:1. 密度和含水率测定:- 准确称取土样10g,放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 计算土样的密度。

- 将土样烘干,再次称重,计算含水率。

2. 直接剪切试验:- 将准备好的土样放入剪切盒中,平铺至规定高度。

- 安装好直剪仪,设定剪切速度。

- 开始剪切,记录剪切过程中的力量变化,直至土样破坏。

- 根据剪切前后的力量变化,计算土样的剪切强度参数。

3. 压缩试验:- 将土样置于压缩仪中,施加预定的压力。

- 记录不同压力下的土样高度变化。

- 根据压力-沉降曲线,计算土样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

四、实验结果:1. 密度和含水率:- 粘土样密度:1.6 g/cm³,含水率:25%。

- 砂土样密度:1.7 g/cm³,含水率:15%。

2. 直接剪切试验:- 粘土样内摩擦角:18°,黏聚力:20 kPa。

- 砂土样内摩擦角:35°,黏聚力:30 kPa。

3. 压缩试验:- 粘土样压缩系数:0.1 MPa⁻¹,压缩指数:0.4。

- 砂土样压缩系数:0.05 MPa⁻¹,压缩指数:0.3。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两种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

粘土样的含水率较高,压缩性较强,而砂土样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较大,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年土力学试验总结范文

2024年土力学试验总结范文

2024年土力学试验总结范文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力学行为,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1. 压缩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压缩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压缩性质和剪切性质。

2. 剪切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剪切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

3. 等速排水剪切试验:通过对土体的剪切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在等速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剪切强度。

4. 动力三轴试验:通过对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土体的动力特性和破坏机理。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的压缩性质与含水率有关: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的压缩性质逐渐增强,压缩模量也逐渐增大。

2. 剪切强度与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有关:土壤的剪切强度与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有着密切关系,摩擦角越大,土壤的剪切强度越高。

3. 等速排水剪切试验中土壤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坡上部:在等速排水剪切试验中,土壤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坡上部,这是由于边坡上部土壤的应力较大,而边坡下部土壤的应力较小所导致。

4. 动力三轴试验中土壤的破坏主要是由震动力引起的:在动力三轴试验中,土壤的破坏主要是由震动力引起的,震动力会使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土壤的剪切强度降低。

四、试验总结本次试验通过对土壤的压缩、剪切和动力三轴试验,全面了解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含水率、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应力大小等。

2. 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分析,能够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对于合理选择土壤类型、确定工程土质参数和设计土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土力学室内实验报告(3篇)

土力学室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含水率、密度、比重等。

2. 掌握土的界限含水率测定方法,包括液限和塑限。

3. 理解土的击实特性,学习击实试验方法。

4. 熟悉土的压缩性试验,分析土的压缩曲线。

5. 学习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测定土的剪切强度参数。

二、实验原理1. 含水率试验:通过烘干法或酒精法测定土样中的水分含量,进而计算含水率。

2. 密度试验:测定土样在自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密度,分别为自然密度和饱和密度。

3. 比重试验:通过比重瓶法测定土样的比重,反映土粒的轻重。

4. 界限含水率试验:通过液限和塑限试验,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进而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5. 击实试验:通过标准击实试验,研究土的击实特性,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6. 压缩试验:通过压缩试验,研究土的压缩性,绘制压缩曲线,确定土的压缩系数。

7. 抗剪强度试验:通过直接剪切试验或三轴剪切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烘箱、电子天平、比重瓶、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击实仪、压缩仪、剪切仪等。

2. 材料:土样、砂、石子、酒精、水等。

四、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土样质量,计算含水率。

2. 密度试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测定其体积。

- 将土样浸泡在水中,测定其饱和体积。

- 计算自然密度和饱和密度。

3. 比重试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放入比重瓶中。

- 加入适量水,使土样悬浮在水中。

- 称取比重瓶和土样的总质量,计算比重。

4. 界限含水率试验:- 进行液限和塑限试验,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5. 击实试验:- 将土样分层次放入击实仪中。

- 按照规定次数进行击实。

- 测定击实后的土样密度和含水率。

- 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6. 压缩试验:- 将土样放入压缩仪中。

- 加载不同应力,测定土样的变形。

- 绘制压缩曲线,计算压缩系数。

土力学实训报告总结

土力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土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土力学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一:含水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含水量对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环刀法、烘干法等含水率测定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2. 实验二:界限含水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了解土体的塑性和流动性。

实验中,我们掌握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学会了如何判断土体的塑性和流动性。

3. 实验三:击实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击实特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击实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击实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4. 实验四:侧线压缩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压缩系数,了解土体的压缩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侧线压缩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压缩仪器的使用方法。

5. 实验五:直接剪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抗剪强度,了解土体的剪切特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直接剪切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剪切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验技能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各种土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我们能够运用土力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训不足与改进1. 实验时间不足:本次实训时间较短,部分实验未能进行充分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建议在今后的实训中适当延长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2. 实验指导不足:部分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未能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

土力学剪切实验实验报告

土力学剪切实验实验报告

土力学剪切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土力学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土力学剪切实验,研究土壤的抗剪特性,了解土壤的剪切强度和抗剪力的变化规律,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土壤样本(取自实际工程现场)2.实验设备:剪切试验仪、土壤箱、荷载控制系统、位移测量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土壤样本:根据实验需要,取适量土壤样本,经过筛选去除颗粒较大的土壤。

2.土壤湿度调节:根据实验需要,调节土壤湿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3.土壤填充:将土壤均匀地填充到土壤箱中,并进行压实,以消除土壤内部的空隙。

4.样本制备:在土壤箱中放置剪切试验器,调节试验器的位置和尺寸,制备具有标准尺寸和形状的土壤样本。

5.施加荷载:通过荷载控制系统,向土壤样本施加垂直荷载,记录施加的荷载大小和变化情况。

6.施加剪力:通过剪切试验仪,施加水平剪力,产生土壤的剪切变形,记录剪切力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7.测量位移:借助位移测量系统,测量土壤样本在剪切过程中的位移情况。

8.数据处理:结合实验数据,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剪切力-位移曲线等,计算土壤样本的抗剪力和剪切强度等力学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切力-位移曲线,得到土壤样本在不同荷载和位移条件下的抗剪特性。

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荷载-位移曲线: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加,土壤样本的位移逐渐增大,但位移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

2.剪切力-位移曲线: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剪切力也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

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分析,可以计算土壤样本的抗剪力和剪切强度。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可以得出土壤剪切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土力学剪切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的剪切强度和抗剪力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可以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和依据,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和设计合理的工程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土壤样本的湿度、压实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按照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剪切实验方法和参数。

大学生土力学实训报告

大学生土力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土力学实训旨在使大学生深入理解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对土的性质、状态和力学行为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0日实训地点:某大学土力学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土的物理性质实验(1)土的密度测定(2)土的含水率测定(3)土的孔隙比测定(4)土的颗粒分析2. 土的力学性质实验(1)土的抗剪强度试验(2)土的压缩性试验(3)土的渗透性试验3. 土工合成材料实验(1)土工布拉伸试验(2)土工网抗拉强度试验四、实训过程1. 土的物理性质实验(1)土的密度测定: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环刀洗净并擦干;②将土样放入环刀中,用木槌轻轻敲实;③将环刀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4小时;④取出环刀,称量环刀及土样的质量;⑤计算土的密度。

(2)土的含水率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土样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4小时;②取出土样,称量其质量;③计算土的含水率。

(3)土的孔隙比测定: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土的孔隙比,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土样放入比重瓶中,加入蒸馏水;②将比重瓶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4小时;③取出比重瓶,称量其质量;④计算土的孔隙比。

(4)土的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测定土的颗粒分析,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土样筛分,分别测定各筛孔的土样质量;②计算土的颗粒组成。

2. 土的力学性质实验(1)土的抗剪强度试验:采用直接剪切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土样制备成圆柱状试样;②将试样放入剪切盒中,加荷至预定值;③记录剪切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④计算土的抗剪强度。

(2)土的压缩性试验:采用压缩试验测定土的压缩性,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土样制备成圆柱状试样;②将试样放入压缩仪中,加荷至预定值;③记录压缩过程中的高度和应力;④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 18 日试验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的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2.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3.界限含水率试验圆锥下沉深度 /mm盒号盒质量 / g盒加湿土质量 /g盒加干土质量 /g水质量 / g干土质量 / g含水率/ %液限/ %塑限/ %3.2A64 16.05 56.20 48.98 7.22 32.93 21.92210mm 142 15.87 42.13 37.37 4.76 21.5022.17.911815.55 50.19 42.57 7.62 27.0228.228.1A35 16.92 48.60 41.69 6.91 24.77 27.917mm16.9073 16.33 52.00 42.46 9.54 26.1336.536.7128 16.64 41.77 35.00 6.77 18.36 36.9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 1 之中。

含水率 / %图 1 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二)试验成果汇总和计算1.试验测定数据ã = 20.85 kN/m3w = 28.1 %w L= 36 %w p= 21 %根据备注表1,由w L 查表得d s = 2.72.计算参数•e= (1+w)d sγw /γ−1=0.65•S r =wd s /e=1.16•I P = w L–w P = 15•I L= (w L–w) / I P =0.527 3.依上述计算结果判定•土的分类名称:粘性土•试验土样所处的状态:可塑状态(三)思考与分析1.土样烘干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为105~110°C?避免把强吸着水蒸发2.环刀尺寸(直径、高度、壁厚、容积)对试验成果有何影响?环刀的直径越大,高度越小,容积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3.试分析搓条法的理论依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不容易掌握其方法,是要依据多年的经验来判断。

备注:土粒比重与土的矿物成分有关,其值一般为 2.65~2.75,由于土粒比重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

且同一地区、同类土的比重变化不大,故除重大建筑物外,一般可不做比重试验,而采用地区的经验值。

当缺乏地区的经验值时,对于黏性土,可取ds= 2.70~2.75;对于砂土可取ds= 2.65。

天津地区液限w L 和比重ds关系如备注表1 所示。

备注表1 天津地区液限w L 和比重ds关系表(录自天津市勘察院资料)试验二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绘图和计算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见图2),并根据颗粒分布曲线完成填写表2。

•思考和分析1.用密度计作颗粒分析时只是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为何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悬液的整体沉降的趋势是相同的和浮泡中心悬液密度变化基本相同,再加上温度校正、分散剂修正、刻度修正等,所以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

2.密度计法作颗粒分析试验的误差原因分析,请选择。

(1)系统误差:由理论假设、所用仪器和规定的试验方法步骤不完善造成。

•土粒刚开始下沉时为加速运动,V ≠常数√•土粒并不是球形√•土粒比重ds≠常数√•密度计泡体积过大,影响土粒下沉√•土粒下沉过程中互相干扰,且受器壁影响√•用浮泡所排开范围内之悬液密度,代替密度计浮泡中心液面密度是近似的√(2)偶然误差:由试验操作不当造成•土粒称量不准或有损失√•土粒分散不完全√•搅拌不均匀√•读数有误(R、T、t)√要求仔细体会,明白者在后面画(√)、否则画(×)土粒直径 /mm图 2 颗粒级配曲线表 2 颗粒组成试验三固结试验•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度试验记录表•绘图与计算1.绘制压缩曲线(图3)垂直压力p /kPa图 3试验压缩曲线2.计算压缩系数a1-2 和压缩模量E s1-2,并判定土的压缩性。

•a1−2 =e1−e2/p2-p1=0.13•Es1−2=1+e1/a1−2=11.67Mpa•本土样属于中等压缩土压缩性土。

•思考与分析1.为什么加荷后要经过很长时间(往往 24 小时以上)变形才会稳定?答:在土的固结试验中,加上荷载以后,试样中会出现超静孔水压力,土的固结过程也是超静空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

消散的速度与土的性质有关。

而对于在试验中所用的粘性土来说,这一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2.固结仪中土样的应力状态与实际地基应力状态比较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大致相符,试举例说明。

固结仪中土样为完全侧限条件只会发生横向变形,而实际地基不能保证不出现横向变形的情况。

在以下情况中两者大致相符水平向无限分布的均质土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水平向无限分布的均质土在无限均布荷载下当地基可压缩土层厚度与荷载作用平面尺寸相比相对较小3.试验误差原因分析•土样代表性;•土样结构扰动;•室内外土样压缩条件不同;•设备及操作误差。

上述分析内容同学应仔细体会,明白者在后面画(√),否则画(×)。

试验四直接剪切试验•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方法试验前重度试验记录表•试验成果1.剪切试验记录表(见表3)。

2.绘制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图4)。

3.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图5),并确定黏聚力c 与内摩擦角ϕ。

剪切位移△L / 0.01mm图 4 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表 3 直接剪切试验记录表仪器编号_______________ 手轮转速______4____转/min应变圈系数K_____1.522____kPa/0.01mm续表 3 直接剪切试验记录表仪器编号_______________ 手轮转速__4______转/min应变圈系数K____1.522kPa/0.01mm垂直压力p / kPa图 5 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三)思考与分析1.快剪、固结快剪、慢剪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快剪指标的适用范围?快剪:竖向力施加后,立即施加水平力,剪切速度很快,3-5分钟后土样剪切破坏,过程不排水。

固结快剪:使土样先在法向力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之后施加水平力剪切土样,过程不排水。

慢剪:使土样先在法向力作用下的达到完全固结,之后慢速施加水平力,1-4小时剪切破坏土样,过程有排水时间快剪指标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土体上施加和剪切过程中都不发生固结和排水现象的情况2.试分析应变式直剪仪的主要优缺点和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优点:直剪仪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缺点:1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土样剪切破坏先从边缘破坏,在边缘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2 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

3 剪切过程中,土样剪切面逐渐减小,而计算剪切强度时却按照原来截面面积计算。

试验五三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记录试验日期土样编号班组1.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记录表第1 页序号测力计读数/0.01mm轴向荷重/ N轴向变形/0.01mm轴向应变/ %应变减量校正后试样面积/ cm2主应力差/ kPa轴向应力/ kPa RP =CR∑Δhh1−å1AAα= 01−å1σ1 −ó3 =P /Aασ 111.5 20.550.3 0.003750.9962512.3262233416.67177321116.671773221.7 23.290.6 0.0075 0.992512.3727959718.82355456118.823554631.9 26.030.9 1.1250.9887512.4197218720.95860138120.958601442.2 30.141.2 1.5 0.98512.4670050824.17581433124.175814352.4 32.881.5 1.8750.9812512.5146496826.27320847126.273208562.6 35.621.82.25 0.977512.5626598528.35386808128.353868172.8 38.362.1 2.6250.9737512.6110397930.41779316130.417793283 41.1 2.4 3 0.97 12.6597938132.46498371132.464983793.3 45.213 3.75 0.962512.7584415635.43536238135.435362410 3.6 49.323.64.5 0.95512.8586387438.35553746138.355537511 3.9 53.434.25.25 0.947512.9604221641.22550896141.22550912 4.2 57.544.8 6 0.9413.0638297944.04527687144.045276913 4.5 61.655.46.75 0.9325 13.168900846.81484121146.814841214 4.8 65.766 7.5 0.92513.2756756849.53420195149.53420215 5.1 69.876.6 8.25 0.917513.3841961952.20335912152.203359116 5.3 72.617.2 9 0.9113.4945054953.80708469153.807084717 5.5 75.357.8 9.75 0.9025 13.606648255.37734121155.377341218 5.7 78.098.4 10.5 0.89513.7206703956.91412866156.914128719 6 82.2 9 11.25 0.8875 13.8366197259.40757329159.407573320 6.2 84.949.6 12 0.8813.9545454560.86905537160.869055421 6.4 87.6810.2 12.75 0.872514.0744985762.2970684162.297068422 6.6 90.4210.8 13.5 0.86514.1965317963.69161238163.691612423 7 95.9 11.4 14.25 0.8575 14.3206997166.96600163166.966001624 7.2 98.6412 15 0.8514.4470588268.27687296168.276873第 2 页试样直径d 0 = 3.90cm 试样高度h 0=8.0 cm 试样面积A 0=12.25cm2试样体积V 0 = 98.00 cm3试样质量m 0=189.00 g 试样密度ρ0=1.93g/cm3测力计系数C =13.7N/0.01mm 剪切速率1.5 mm/min 周围压力σ 3=200 kPa序号测力计读数/0.01mm轴向荷重/ N轴向变形/0.01mm轴向应变/ %应变减量校正后试样面积/ cm2主应力差/ kPa轴向应力/ kPa R P = CR∑Δh1−å1AAα= 01−å1σ1 −ó3 =P /Aασ 110.8 10.96 0.3 0.375 0.9962512.296110418.913387755208.91338782 0.9 12.33 0.6 0.75 0.992512.342569279.989816327209.989816331.4 19.18 0.9 1.125 0.9887512.3893805315.481 215.48142 27.4 1.2 1.5 0.985 12.4365482222.03183673222.03183677 71 16 8223 8.4 115.0811.4 14.25 0.857514.2857142980.556 280.5562 4 8.5116.4512 15 0.8514.4117647180.80204082280.8020408第 3 页试样直径d 0 = 3.90cm 试样高度h 0=8.0 cm 试样面积A 0=12.25 cm2试样体积V 0 = 98.00 cm3试样质量m 0=187.6 g 试样密度ρ0=1.91g/cm3测力计系数C =13.7N/0.01mm 剪切速率1.5 mm/min 周围压力σ 3=300 kPa序号测力计读数/0.01mm轴向荷重/ N轴向变形/0.01mm轴向应变/ %应变减量校正后试样面积/ cm2主应力差/ kPa轴向应力/ kPa R P = CR∑Δh1−å1AAα= 01−å1σ1 −ó3 =P /Aασ 113.1 42.47 0.3 0.375 0.9962512.2961104134.53937755334.53937762 3.7 50.69 0.6 0.75 0.992512.3425692741.0692449341.069244934.1 56.17 0.9 1.125 0.9887512.3893805345.33721429345.337214344.3 58.91 1.2 1.5 0.985 12.4365482247.36844898347.3684495 4.6 63.02 1.5 1.8750.9812512.4840764350.48030612350.480306164.9 67.13 1.8 2.25 0.9775 12.5319693153.567 353.5677 5.1 69.87 2.1 2.6250.9737512.5802310755.53952041355.539520485.3 72.61 2.4 3 0.97 12.6288659857.49526531357.49526539 5.7 78.09 3 3.75 0.962512.7272727361.35642857361.356428616 82.2 3.6 4.5 0.955 12.82722564.082448364.08244第 4 页1.试验结果汇总1.三轴UU 试验结果(kPa)•试验成果1.绘制各试件主应力差σ1−ó3 与轴向应变ε1 关系曲线(图6)轴向应变 / %图 6 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2.绘制各土样破坏总应力圆及抗剪强度包线(图7),并确定土样黏聚力c u 和内摩擦角ϕ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