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合集下载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由各种电子设备组成。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变电、配电和保护等功能。

然而,变电所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击等天灾的影响,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变电所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我们需要进行防雷工作。

一、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原则1.合理布设防雷设施:在变电所内部、外部和周边区域上设置避雷线,合理布设避雷接地装置。

2.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选用具有良好的耐雷电性能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避雷闸器等。

3.加强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措施: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是防止雷电侵入设备的重要手段,要加强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措施。

4.加强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设备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

二、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1.避雷接地系统的建设(1)合理布置避雷线:避雷线的选取和布置位置需要根据变电所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避雷线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其能够发挥预期的防雷效果。

(2)避雷接地装置的设置:在变电所内部和外部设置避雷接地装置,通过合理布设接地体和接地网,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侵害。

2.设备绝缘和屏蔽措施的加强(1)设备防雷绝缘:设备的防雷绝缘是防止雷电侵入设备的重要手段。

要选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的材料和产品,对设备进行绝缘处理。

(2)设备屏蔽:设备的屏蔽是通过金属屏蔽或电磁波屏蔽来防止雷电的干扰,并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合理设计和配置设备的屏蔽结构,提高设备的屏蔽效能。

3.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1)设备接地的维护:设备接地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装置,保持其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触网的维护:接触网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

应定期检查接触网的接地情况,保持其良好的接地性能。

4.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1)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防雷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简述《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雷电及过电压防护

简述《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雷电及过电压防护

简述《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雷电及过电压防护♦背景描述雷电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高频电流,当它发生时其电流周围会产生相应频率的高频电磁场。

雷电对现代电子设备的破坏主要是因为雷电电磁场通过空间辐射在周围金属线缆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脉冲通过传输线进入到建筑内,从而造成电子设备发生损坏。

《机场雷达站》是电子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之一,由于雷电的功率强大、雷电发生的时间很短,因此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果十分强大。

为了《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正常的运行和保证航班的安全起降,在气象条件下有效地防止《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不受雷电的侵害,LPS防护装置系统是防护雷电侵害电子设备的有效途径之一。

♦挑战与需求1、《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系统遭受雷害的途径1)遭受雷害的途径:《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系统遭受雷害的途径有直击雷、反击和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害。

2)直击雷侵害途径:直击雷产生的电涌对《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系统的危害主要以其热效应、机械效应、反击电压和电磁感应使电子设备系统遭受破坏。

3)雷电侵入波途径:雷击的主要物理表征是雷电流和伴随雷电流脉冲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LEMP,雷电流的波型是一个前沿非常陡、后沿较长、能量极高的脉冲电流波,由于《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的功率很高,机场雷达站周围空间的电磁场强度远远大于附近地区,造成机场雷达站周围空间空气的电离程度远远大于正常的强度,给雷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泄放通路,从而增加了雷击损坏电子设备的概率,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耐过电压的能力都比较差,电子设备大部分通过各种传输线相互关联,在传输线上出现过电压时线缆连接设备的接口部分很容易直接受到感应而损坏。

4)地电位反击:《机场雷达站》电子设备系统的供电电源系统、微电子(信号)系统的电子设备工作电压等级多而不一,电子设备的地电阻值(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专用接地)技术参数要求也不同,在气象条件下直击雷产生的闪络现象形成的雷电流通过各自的接地系统造成了电压差使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反击损坏设备。

电子设备防雷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设备防雷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设备防雷安全操作规程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工作和娱乐中几乎都要依赖于电子设备。

然而,雷电是电子设备的天敌。

一旦遭受雷击,电子设备可能会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遵守电子设备防雷安全操作规范。

首先,电子设备应该安装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将雷电引导到地面,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安装防雷装置需要寻找专业的电子设备维护人员来进行。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按安全操作规范进行,确保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电子设备的布线要合理规划和设置。

电子设备的布线应避免过长,避免穿越易受雷击的区域,如高大建筑物、树木等。

同时,布线要保持良好的接地,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向地面。

布线时应注意避免交叉和干扰,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第三,电子设备使用时要注意防雷。

雷电多发生在雷雨天气中,因此,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电子设备。

如果必须使用,应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首先,要确保设备通电前的过电压保护工作已经完成。

其次,要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干燥,并确保设备与水源保持一定距离。

另外,设备使用时要避免触摸金属外壳,以防雷电通过身体伤害人员。

最后,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子设备是防止雷击的关键。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对于重要的电子设备,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内部电路、接口连接等。

同时,要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电子设备防雷安全操作规范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重视电子设备的防雷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降低损坏的概率,确保电子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标准条文说明1总则1.0.1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已深入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电子、微电子装备已在各行业大量使用。

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器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或永久性损坏。

每年我国电子设备引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

因此解决电子信息系统对雷电灾害的防护问题,雷电防护标准的制定工作,十分重要。

由于雷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强度的随机性,因此对雷击的防范,难度很大,要达到阻止和完全避免雷击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024和国家标准GB50057均明确指出,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后,并非万无一失。

所以按照本规范要求安装防雷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后,可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小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1.0.4雷电防护设计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这就是说,凡是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侵入通道和途径,都必须预先考虑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雷电高点压、大电流堵截消除在电子信息设备之外,不允许雷电电磁脉冲进入设备,即使漏过来的很小一部分,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疏导入大地,这样才能达到对雷电的有效防护。

科学性是指在进行防雷工程设计时,应认真检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地电的地理、地质以及土壤、气象、环境、雷电或冬、信息设备的重要性和雷击事故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对现场的电磁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和计算,并根据表4.3.1雷电防护级别的选择确定电子信息系统的防护级别,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建造一个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达到合理、科学、经济的效果。

1.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雷击,又有从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侵入的雷电电磁脉冲,还有在建筑物附近落雷形成的电磁场干应,以及接闪器接闪后由接地装置引起的地电位反击。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雷击对变电所的电子设备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包括设备损坏、停机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变电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了解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脉冲能够破坏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导致设备的损坏或完全失效。

此外,雷击还会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对电子设备的运行产生干扰,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

针对这些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雷击防护措施:1. 避雷针系统:安装避雷针可以吸引雷击,在发生雷电时将其引导到地下,从而减少对设备的直接冲击。

避雷针系统通常包括避雷针杆、避雷地网和接地装置。

2. 防雷装置:使用防雷装置可以降低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防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和引流线路等。

避雷器能够在雷电冲击下迅速分散和吸收电流,防止电压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范围。

3. 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导到地下,避免电流通过设备,减少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的风险。

接地系统一般包括接地网和接地装置。

4. 隔离设备: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可以减少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隔离设备可以包括隔离变压器、滤波器和屏蔽装置等,可以阻挡或减少电磁波的传播。

5. 维护和检测:定期维护和检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坏。

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检查接地系统等。

检测包括使用雷电定位系统和监测仪器等,及时发现并记录雷击事件。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制定和执行适当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操作规程可以包括在雷暴天气下及时关闭设备、避雷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处理雷击事件的紧急预案等。

总之,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然而,防护措施的选择和实施需要根据具体变电所的情况来确定,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预算、地理环境、设备类型等。

因此,对于每个变电所来说,制定适合自身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变电站电子设备的防雷分析及保护措施

变电站电子设备的防雷分析及保护措施

一、概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各类先进的电子设备广泛地运用到了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

但是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26%,例如变电站线路落雷,造成主控地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而损坏大量的保护设备;变电站的微波塔落雷,由于感应过电压而造成大量的通讯、远动设备损坏,我们应当对雷电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雷意识,做好变电站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几种主要的雷击方式2.1雷的直击和绕击雷云单体浮在大地上空,其所带电荷拖着地表相反电荷犹如一个影子随风移动。

如果途经变电站的避雷针或地表其他突出物,地电荷会导致突出物顶端电场畸变集中。

闪电开展之前先是雷云底部的始发先导按间歇分级跃进方式向地表发展,当距地面50~100m时,由避雷针等地表电场畸变集中的地方产生垂直向上的迎面先导。

两者相接,进入直击或绕击的主放电阶段。

通常当地面上突出物的高度为h,雷云正下方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和等于580h-0.7 kV/m 时,则该突出物将容易受到直击雷。

原因是高为h的避雷针可影响雷云单体向下的始发先导发展方向的半径,用公式表述为:R=16.3h0.61m。

该式还表明,地表安装独立避雷针后,将会在其附近出现大量的散击,甚至对避雷针进行直击,对受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物体进行绕击。

一次雷击主放电一般为几万安培到十几万安培,释放的能量相当大,瞬间所产生的强大电流、灼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多种危害,如引起火灾和大爆炸,金属导体连接部分断裂破损,建筑物倒塌,电气设备损坏等等。

2.2雷击反击直击雷电流通过地表突出物的电阻入地散流。

假如地电阻为10Ω,一个30kA的雷电流将会使地网电位上升至300kV。

电气设备防雷保护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防雷保护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防雷保护规范要求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的使用已经无处不在。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雷击事故频发的问题。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电气设备防雷保护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防雷保护目标为了有效地避免雷电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危害,在制定防雷保护规范时,需要明确以下防护目标:1. 保护人身安全: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雷击事故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 保护设备:减少雷击对电气设备的破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防止业务中断:降低雷击导致供电中断所带来的生产和运营风险。

二、雷电环境评估在制定防雷保护规范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雷电环境进行评估。

雷电环境评估包括测量地区的雷电频率、雷电流密度和雷电地形。

1. 雷电频率:根据历史雷电活动数据和附近地区的雷电频率,确定雷电频率的等级,从而确定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

2. 雷电流密度:了解雷电击中设备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雷电流密度,以确定设备的耐雷能力和详细的防雷设计要求。

3. 雷电地形:评估雷电地形对雷电活动的影响,例如雷电引雷装置的设置和地形调整。

三、防雷保护设施的设计基于雷电环境评估结果,可以设计合理的防雷保护设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雷保护措施:1. 外部防雷保护:包括设置金属避雷针、重要设备和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引雷装置以及对周边地形进行调整等。

2. 内部防雷保护:包括为设备提供合适的防雷保护间隔、安装防雷保护设备和接地导体等。

3. 设备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保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防雷保护规范的执行为了确保防雷保护规范的执行,以下措施是必要的:1.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技能。

2. 检测和评估:定期对防雷保护设施进行检测和评估。

3. 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防雷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五、案例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防雷保护规范要求:1. 外部防雷保护:在建筑物顶部设置合适数量和高度的避雷针,并确保避雷针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连接良好。

微电子设备防雷导则

微电子设备防雷导则

IEC61024-1:1990 及其修订草案(81/122/CD,1998-08-14)建筑物防雷标 准,第 1 部分,通则。 IEC61024-1-1:1993 建筑物防雷,指南 A,防雷装置级别的选择。 IEC61024-1-2:1998 建筑物防雷,指南 B,防雷装置设计、施工、维护和 检查。 IEC61312-1:199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 1 部分,一般原则(通则) 。 IEC/TS61312-2:1999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 2 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IEC61312-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 3 部分,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IEC/TR61312-4:1998 防雷击电磁脉冲,第 4 部分,现有建筑物内设备的保 护。
可参照 3.2.2(3)中的第一防护区(LPZ1) 。第二防护区(LPZ2)及后续防护区 (LPZn)的要求设防。
4
DL/T —20
LPZ1 LPZ2
图 1 雷电防护区划分示例
5. 雷电防护等级 5. 1 宜采用雷电风险评估方法,考虑环境因素、弱电设备的重要性和出现雷电危 害的严重性,将电力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分为 A、B、C、D 四个等级。 5. 2 可根据电力信息系统建筑物及其入户设施的年预计总雷击次数和弱电设备 对雷电危害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来确定电力信息系统是否需要设置雷 电保护装置。 5. 2. 1 按电力信息系统建筑物的预计雷击次数 N1 和建筑物入户设施的年预计雷 击次数 N2 计算年预测总雷击次数 N=N1+N2(N–次/年,计算方法见附录 A) 。 5. 2. 2 弱电设备对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 NC 可计算为 N C 5.8 10 1.5 / C (NC–次/年,C 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B) 。 5. 2. 3 将 N 与 NC 加以比较,当 N≤NC 时,可不装设雷电保护装置;当 N>NC 时,应装设雷电保护装置。 5. 3 依据防雷装置对雷电的拦截效率 E,划分电力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

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巨大,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也较大。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雷电防护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雷电的威胁。

一、使用合格的电源设备首先,选择合格的电源设备对于保护电子设备非常重要。

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首要条件即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电源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的危害。

同时,合格的电源设备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减少电子设备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带来的损坏风险。

二、安装防雷装置安装防雷装置是保护电子设备的一项重要举措。

防雷装置主要通过引导雷电束流,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小雷击造成的损害。

一般来说,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种类型。

外部防雷是指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等,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电子设备直接受到雷击。

内部防雷则是通过安装保护器件,限制雷电对设备的入侵,减少损害程度。

在安装防雷装置时,要选择合适、可靠的产品,并确保安装工作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三、加强设备的接地保护设备的接地保护是电子设备防雷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的电流引入地下,减小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护:1.合理布置接地极:接地极应尽可能靠近设备,并避免与其他金属结构相干扰。

2.提高接地电阻:通过使用优质的接地材料,增大接地面积,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3.注意接地导线的连接:接地导线要牢固可靠,避免松脱或断裂情况。

四、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是防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侵害的常规操作。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接地系统:观察接地极的状态,确保金属部件完好且与地下部分的连接良好。

2.检查电源设备:检查电源设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并且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漏电等。

国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防雷工作管理规定

国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防雷工作管理规定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防雷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的防雷工作管理,使防雷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耐雷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是保护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电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条防雷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应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验收、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电力建设全过程及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电网生产全过程开展防雷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及所属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和施工企业.第二章防雷工作管理范围及主要内容第五条防雷工作设备管理的范围分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防雷及雷电定位系统。

(一)输电线路包括:避雷线、接地装置、避雷器、耦合地线、塔顶避雷针和其它非常规避雷装置等.(二)变电站包括: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接地装置、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间隙等。

(三)雷电定位系统主站及各地分布的探测站等配套设施.第六条防雷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专业技术标准的有关防雷技术规定,开展输变电设备的防雷保护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检修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第七条防雷工作应定期对防雷保护设备及其构成的保护系统的合理性进行监测、检查及评价,以确保保护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第八条防雷工作实施动态化管理,对运行中的防雷保护设施要根据电网各个时期的运行特点、所处地位及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防护技术要求的调整.第九条防雷工作应定期开展防雷保护设施的运行评价,应及时进行雷害事故分析并制定防雷反事故措施。

第十条防雷工作应加大科技投入,积极运用新思路和新观念,广泛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和方法,依托技术进步来实现防雷工作手段的现代化、规范化。

第三章防雷工作管理第十一条输电线路防雷(一)设计、选型、审查管理1、设计单位应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防雷的设计技术规程、标准要求,并必须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或主管网省公司有关防雷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

电气设备防雷规范要求及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防雷规范要求及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防雷规范要求及防护措施电气设备防雷规范要求及防护措施在电力行业和建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气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使用和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防雷规范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人身安全。

一、电气设备防雷规范要求1. 灵敏度级别根据电气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规定了不同灵敏度级别的设备,例如,较高的灵敏度级别适用于医疗设备和计算机等精密仪器。

在电气设备的开发和使用中,要确保其灵敏度级别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2. 外部闪击电流浪涌保护防雷规范要求在电气设备上安装外部闪击电流浪涌保护装置,以防止天气恶劣时发生的大气电荷的灾害性影响。

这些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器等。

3. 接地系统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是电气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雷规范要求设备必须具备正确且良好的接地系统,以确保设备和人员在雷电天气条件下的安全。

4. 金属外壳和屏蔽大多数电气设备都具有金属外壳或屏蔽,可以有效防护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免受雷电的侵害。

防雷规范要求这些金属外壳和屏蔽必须连接良好,避免漏电和电磁辐射。

5. 安全距离电气设备与雷电直接接触时,有可能导致设备过载或短路,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规范要求在选择设备安装位置时,考虑到设备与雷电活动的安全距离,以降低这些风险。

二、电气设备防护措施1. 安装接地系统安装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电气设备受到雷电侵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电极和地线,确保设备与地之间的电位差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2. 安装避雷装置合理选择和安装避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对电气设备的伤害。

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器等,可以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面,避免对设备造成直接损害。

3. 使用金属外壳和屏蔽选择具有金属外壳和屏蔽的电气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有效减少雷电对电子元件的影响。

同时,确保金属外壳和屏蔽良好连接,以保持电气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

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

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1 引言1.1 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以期为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提供参考。

1.1.1 PCL防雷标准的重要性PCL(Protection Class Lightning)防雷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防雷保护标准之一。

它规定了电子设备在雷击环境下的保护等级,为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遵守PCL防雷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在雷击环境下的损坏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1.2 PCL防雷标准的适用范围PCL防雷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监控设备、家用电器等。

在雷击环境下,这些设备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1.1.3 PCL防雷标准的发展历程PCL防雷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逐渐普及,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日益显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64年发布了第一版PCL防雷标准。

此后,PCL防雷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和更新,不断完善和提升,形成了当前的版本。

1.2 文章结构1.2.1 PCL防雷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文的第一部分将介绍PCL防雷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防雷等级的划分、防雷设备的分类和功能等。

通过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对PCL防雷标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2 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的差异和特点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分析室内室外PCL防雷标准的差异和特点。

室内和室外环境对电子设备的防雷要求有所不同,因此,PCL防雷标准在室内和室外的应用也有所区别。

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了解室内室外PCL 防雷标准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电子产品防雷设计规范

电子产品防雷设计规范

电子产品防雷设计规范导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的生活中,从家庭到工业,从通讯到娱乐,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雷电对电子产品的损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安全使用,必须制定相应的防雷设计规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电子产品防雷设计规范,并提供相关建议。

1. 综述1.1 雷电对电子产品的威胁:雷电会带来高电流和高电压冲击,使电子产品受损甚至瘫痪。

1.2 防雷设计的重要性:防雷设计能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免受雷电损害,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3 规范的作用:规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确保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地面防雷2.1 有效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将雷击电流引入大地,减少对电子产品的损害。

2.2 接地导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规格和材料的接地导线,确保导电性能的良好。

2.3 接地电阻的控制:降低接地电阻能减少雷电流通过系统内部的流动。

3. 防雷保护器件3.1 防雷保护器件的选择:根据电子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防雷保护器件,如避雷针、氧化锌电位器等。

3.2 防雷保护器件的布置:布置防雷保护器件时要考虑电子产品的结构和电路,确保其起到有效的防雷作用。

4. 电源线防雷设计4.1 电源线的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源线,阻抗低,能够有效抵抗雷电冲击。

4.2 电源线的安装:电源线的安装要符合规范,避免与其他线路和设备产生干扰和影响。

5. 通信线路防雷设计5.1 信号线的保护:对于通信线路,需要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连接器、使用光纤等。

5.2 导线的布置:合理布置通信导线,避免在暴雨天气容易被雷击的区域布置,减少损坏的风险。

6. 设备外壳防雷设计6.1 金属外壳:在电子产品设计中,适当地使用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并具有一定的防雷能力。

6.2 防雷接地:设备外壳的接地要做到良好,能够将雷电击中的电荷引入大地。

7. 总结与建议7.1 根据电子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合理选择和布置防雷器件。

输变电设备防雷技术规定

输变电设备防雷技术规定

安徽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防雷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输变电设备雷击故障的发生,减少雷击故障造成的影响,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雷击故障分析及运行经验制定。

第三条本规定针对输变电设备所发生的雷击故障,从设计选型、基建和验收、运行维护、技改和报废设备全寿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安徽省电力公司系统所属交流输变电设备,直流系统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技术文件以下为本技术规定所引用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311.2 绝缘配合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 17949.1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一部分:常规测量DL/T 475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815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 804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 / T 474.5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安徽电网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安徽电力通信站过电压保护标准第三章输电线路第五条在线路初设阶段,应收集线路路径区域内的雷电活动历史资料,并结合所途经单位提供的运行经验,优化路径,尽可能避开雷电活动强烈地区,必要时开展专题分析,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第六条根据土壤电阻率,优化地网设计,尽可能降低杆塔接地阻抗。

第七条线路避雷器的选用应满足DL/T 815-2002的要求,并选择通过产品鉴定、具有良好运行业绩的制造厂的产品。

第八条架空地线的接地方式应综合考虑感应损耗和防雷效果等因素,雷害严重地区应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雷击是指由雷电产生的电流通过空气或物体传导到地面或其他物体的现象。

对变电所的电子设备来说,雷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范本。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损坏设备:雷电的高电流和高电压可能会直接烧毁电子设备,造成设备的完全损坏。

特别是对一些对电压变化敏感的设备来说,一次雷击就足以使其失效。

2. 引起电磁干扰:雷击产生的强大电磁场会对变电所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这种干扰可能导致设备的误操作、误报警等问题,从而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3. 破坏绝缘系统:雷击可能会引起设备周围的气体放电,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导致设备的绝缘系统受到破坏。

这种绝缘系统的破坏会导致设备的击穿和短路,进一步加剧设备的损坏。

为了防止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雷电接地系统: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是预防雷击的基本措施之一。

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体、接地极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良好的接地电阻。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电流迅速导向地下,减小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2. 避雷器的应用:避雷器是用来抵御雷击侵入的重要设备。

在变电所的电子设备周围设置合适的避雷器,可以将雷击电流导向避雷器,并将电流迅速疏散到地下,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

避雷器的选择应根据变电所的雷击环境进行,以确保其良好的抑制雷击作用。

3. 屏蔽和绝缘: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屏蔽和绝缘,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直接损坏。

屏蔽和绝缘可以有效地隔离雷击电流,减少其对设备的影响。

同时,在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地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共接地点,以减少雷击沿设备走线路径传导的可能性。

4. 防护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护设备的运行状况是防止雷击危害的重要措施。

对于避雷器、接地系统等防护设备,应定期测试其电阻、功能和耐压等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

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范本引言雷击是指大气中产生的雷电直接对地面设施进行打击,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对于变电所来说,电子设备是其核心组成部分,雷击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护方法和范本。

一、雷击对变电所电子设备的危害1. 直接损坏设备雷击直接打击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造成电气设备烧毁、损坏。

这会导致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2. 引发电弧雷电对设备产生冲击和放电,可能引发电弧,导致电路短路、设备故障、电气火灾等严重后果。

3. 破坏电缆雷电的高能量冲击可能损坏电缆,导致电缆短路、放电,进一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4. 干扰电子设备雷电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可能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设备失效、数据丢失,甚至引发事故。

二、防护方法1. 突击电流的防护为了防止雷电的高能电流通过设备,可在设备上加装足够强度的避雷针或避雷装置。

避雷针和避雷装置可将雷电引入到设备外部的接地系统中,保护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2. 避雷导线的防护为了防止雷电的电压脉冲通过导线传导到设备,可在变电所的电缆和导线上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能够在雷电过电压发生时迅速导通,将雷电的能量引入地线而不是设备。

3. 过电压保护装置的防护过电压保护装置能够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自动短路,将过电压引导到接地,保护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在变电所中应配置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放电管等。

4. 接地系统的防护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害。

接地网应具备合适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接地效果,确保将雷电迅速引入地下。

5. 信号线防雷对于变电所的信号线,可采取屏蔽措施,如使用带屏蔽的电缆、增加滤波器等,减少雷电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6. 环境监测与预警通过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雷电活动,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同时,还可以安装雷电预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措施。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本导则论述了电子设备防雷击保护原则,供从事电子设备设计、生产及使用人员考虑设备质量、成本、人笛安全时,将在电子设备上产生的雷电冲击限制到设备容许范围内,以达到GB3482—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与外线相联接的电子设备的雷击保护,对雷电直击设备不能提供保护。

1 总则1.1名词术语1.1.1纵向过电压及纵向保护纵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上某点与地间超过容许的电压。

用来掏此种过电压的保护称纵向保护。

1.1.2横向过电压及横向保护横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的线间,或不平衡电路的线与地间出现的超过[容许的电压。

用来掏此过电压的保护称横向保护。

1.1.3内电路指不直接联接于外线的机内侧电路,1.1.4 粗保护指限幅电压较高,耐流能力较大,装在靠近外线的电路点上的保护装置,如放电管等。

1.1.5 细保护指限幅电压较低,耐流能力较弱,用于内电路保护固体元件的保护装置,如半导体二级管等。

1.2 危险源1.2.1 直击雷过可以引起几千伏的过电压直接加到线路装置和终端设备上,。

1.2.2 应雷通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钢轨或类似导体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称感应雷。

1.2.3 地电位升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电位升高称电位升,会危害设备的对地绝缘。

1.3基本的保护方法1.3.1规定设备的介质绝缘强度、耐流量、阻抗等,以适应所使用的环境。

1.3.2保护元件分流(如火花间隙)或中断(如用熔丝)可能到达设备内部的冲击。

1.4 保护元件1.4.1 带碳精板或金属电极的空气隙保护器通常联接于每一引入线与地之间,限制出现在两极间的电压,此类元件价格低廉,但运行一段时间特别经雷击放电后,绝缘电阻会下降,需经常维护及更换。

1.4.2 气体放电管到被保护系统可容许的范围。

可较长期工作不需要特殊的维护。

但应对气体电管作定期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1.38 :621.316
:933GB 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uldance for lightnlng protectionfor electronlc equipments
本导则论述了电子设备防雷击保护原则,供从事电子设备设计、生产及使用人员考虑设备质量、成本、人身安全时,将电子设备上产生的雷电冲击限制到设备容许范围内,以达到GB 3482-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与外线相联接的电子设备的雷击保护,对雷电直击设备不能提供保护。

1 总则
1.1 名语术语
1.1.1 纵向过电压及纵向保护
纵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上某点与地间出现的超过容许的电压。

用来抑制此种过电压的保护称纵向保护。

1.1.2 横向过电压及横向保护
横向过电压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平衡电路的线间,或不平衡电路的线与地间出现的超过容许的电压。

用来抑制此过电压的保护称横向保护。

1.1.3 内电路
指不直接联接于外线的机内侧电路。

1.1.4 粗保护
指限幅电压较高,耐流能力较大,装在靠近外线的电路点上的保护装置,如放电管等。

1.1.5 细保护
指限幅电压较低,耐流能力较弱,用于内电路保护固体元件的保护装置,如半导体、极管等。

1.2 危险源
1.2.1 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沿导线或电缆流过大量的雷电流,持续时间达若干微秒,使线路设备有实质性的破坏,还可以引起几千伏的过电压直接加到线路装置和终端设备上。

1.2.2 感应雷
通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钢轨或类似传导体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称感应雷。

1.2.3 地电位升
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所引起大地电位的升高称地电位升,会危害设备的对地绝缘。

1.3 基本的保护方法
1.3.1 规定设备的介质绝缘强度、耐流量、阻抗等,以适应所使用的环境。

1.3.2 使用保护元件分流(如火花间隙)或中断(如用熔丝)可能到达设备内部的冲击。

1.4 保护元件
1.4.1 带碳精板或金属电极的空气隙保护器
通常联接于每一引入线与地之间,限制出现在两极间的电压,此类元件价格低廉,但运行一段时间特别经雷击放电后,绝缘电阻会下降,需经常维护及更换。

1.4.2 气体放电管
通常亦联接于每一引入线与地之间,如果是三极气体放电管则联接于平衡线对与地之间。

用以把过电压限制到被保护系统可容许的范围。

可较长期工作不需要特殊的维护。

但应对气体放电管作定期检查。

三极气体放电管的横向电压小,保护效果优于二极气体放电管。

1.4.3 半导体二极管
可把外来过电压值限幅低至1V,以保护设备。

器件的动作速度快,但易因过流而遭损坏。

多用于细保护电路。

1.4.4 压敏电阻
是一种其电阻值随外加电压变化的非线性元件。

从高阻到低阻的过度可达纳秒级,耐流能力较大,但这类器件漏电会逐渐增加、极间电容较大,使用时应加以考虑。

1.4.5 熔丝
串联在每一引入线之中,当流过过载电流时熔断。

可以中断过电流以保护设备与人身安全。

1.4.6 热线圈
串联在每一引入线之中,它附有易熔焊料,并当长时间超过规定值的弱电流潜入时熔动,用以切断电路,或同时将线路接地。

1.4.7 其他保护元件
对设备遭受过电压能起保护作用的元器件及装置,如排流线圈、隔离变压器等,可视不同设备而选用。

1.5 使用保护元件存在和带来的不利因素
1.5.1 残压--包括未使保护元件动作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动作前的瞬变,保护元件动作后的端电压,保护元件动作引起的电路瞬变等。

1.3条的保护应包括这一因素。

1.5.2 横向电压--两线放电管动作不一致会产生横向电压。

当被保护设备阻抗较低时,其值往往可达到纵向过电压的幅值和维持同样的时间。

1.3条的保护应包括这一因素。

1.5.3 对电路正常工作的影响--若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平和保护元件限幅电压之间“隔离”不够,则可能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1.5.4 转移效应--保护元件虽然保护了设备的某一部分,但对设备的另一部分可能丧失保护或甚至造成更大危险。

例如,熔丝熔断,会导致熔丝线路侧的过电压升高;放电管放电短路造成部分电路过流等。

1.5.5 在多级保护中,后级保护元件动作可能影响到前级保护元件的动作,损坏耐流能力弱的保护元件,或造成保护级之间的电路过流。

1.5.6 保护元件动作过程中可引起温升。

1.5.7 保护元件动作可造成信号暂时或永久性中断。

1.5.8 可能增加维护工作量及影响电路的正常测试。

1.6 危险估计
1.6.1 设备受雷电影响程度的估计
设备受雷电影响的程度与设备上出现过电压的幅值及其概率、网络结构、设备抗过电压能力、保护元件、接地等有关。

1.6.2 环境条件的估计
雷电活动频繁及大地电阻率高的地区的设备,容易受直击雷和邻近雷击所破坏。

周围埋地金属物如水管、电缆铠装及屏蔽,可以降低雷击在线上引起的感应过电压。

一般可把使用环境划分为非暴露和暴露两大类:
非暴露环境--指城市中心和低雷暴露活动的地区,其间极少出现超过保护元件残压的过电压;
暴露环境--指除以上列出外的所有其他环境,也包括必须采用一切有效保护措施,才能有满意效果的特殊暴露环境。

1.6.3 工作状态影响的估计
某些设备的内部接线是时刻变化着的,此时,保护设计不能孤立地局限于设备的一种工作状态,应考虑到设备工作状态变化(内部接线变化引起,如通信用的交换机)时雷电冲击产生的影响和受到的破坏可能更大。

否则,一旦发生故障,设备性能受到的破坏或波及范围将达到更加严重的程度。

2 保护设计
2.1 确定耐冲击等级
即应对保护设备耐过电压能力加以分级。

可以规定两级:
a.仅仅发生在局部上的轻微故障;
b.严重击穿、熔化、功能故障应尽量予以避免。

不应因一个保护元件的损坏,继而导致严重故障的发生。

2.2 设备外部的保护
可以采取某些附加措施,达到下列目的:
a.中断或降低过电流;
b.降低过电压;
例如,为保护通信设备可在线路和设备之间,最好是在MDF(总配线架)的线路侧接保护元件。

既避免MDF 至设备间的电路过流,还可使MDF在发生
2.3 耐压水平
直接联于线路的变压器(如,设备输入或输出的匹配变压器、电源进线的电源变压器)、线路滤波器中的元器件应有不导绝缘击穿的最低耐压。

对于变压器,指初次级之间、端子与地及端之间的耐压。

对于滤波器的电感元件,指线圈端子对地的耐压,电容器指端子间的耐压。

端子对地和变压器初次级间的耐压,是用以防纵向过电压,端子间的耐压是用以防横向过电压。

在确定设备耐压水平时,应结合保护措施一起考虑。

最低的耐压水平应能经受暴露环境并接有保护元件时所存在的残压的冲击作用。

2.4 设备内部的保护
可以通过在电路串接或并接保护元件,收到断开或短路过电压源的效果。

常用
图1示出常用粗保护的设置,表1、表2为常用的粗、细保护电路。

应正确设计保护电路,合理选择保护器件及安装位置。

注意不要使用多余的保护器件,否则不仅不经济,而且还会显著恶化设备的特性功能,降低运行的可靠性。

3 其他措施
3.1 利用及增大电流负反馈,可以限制晶体管上的过流,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晶体管所承受的过电压冲击。

3.2 装有滤波器的电子设备,可在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条件下尽量提高高通滤波器的截频,或尽量降低低通滤波器的截频,增大阻带衰耗,以减少进入内电路的冲击能量。

3.3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电路中可串入限流电阻,以限制其过流。

3.4 任何保护元件,均应尽可能缩短引线,直接装于需要保护的电路点上。

3.5 在易受雷电冲击的电路中,不能使用金属膜电阻,因为它的耐冲击能力差。

3.6 印制电路板中可能出现过电压的导线间的绝缘强度,应满足冲击耐压要求。

3.7 用于线路放大以及其他可能承受冲击的晶体管,应进行而冲击筛选。

3.8 应选用动态电阻小的半导体二极管作保护元件。

3.9 设备应有良好的保护接地,并定期检查,以减少地电位升的影响。

图1 粗保护的设置
表1 常用粗保护电器
表2 常用细保护电器
表中:Ub--限幅电压;
Vce--电源电压;
Ud--开关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Usm--信号电压幅值;
U2--齐纳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一般5~100V)。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由邮电部邮电工业标准化所归口。

本标准由广东省邮电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秋望、罗学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