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合集下载

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教育从“有形”至“无形”——《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黄土塘小学郁琳琳《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这本书是由日本学者佐藤学撰写、由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课程论与比较教育学专家钟启泉教授翻译的。

钟教授利用他笃实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对这本书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了通俗的阐释。

但对于部分观点,尚且要好好咀嚼。

教育理念一直是教育者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以求的话题。

从大体来说,这本书探讨的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其中,佐藤学研究了许多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主张,以此得出两个当下面临的挑战:一是把学习界定为对话性实践,二是把学校重新界定为提供共享知识的场所。

一、重新发现使学习恢复快乐在佐藤学看来,学习的传统分为“修炼”和“对话”。

“修炼学习”是一种“自我修行”、“自我矫治”的行为过程。

一个人学习学术和艺术,不是借助知识去控制和支配外界或其他人,而是能治愈并丰富自己的内部世界所欠缺的部分,能够让自己从不完善的存在慢慢改变到完善。

这种“修炼的学习”是快乐的,能让人获得感悟和救赎。

“对话学习”则与之不同,它是通过与他人沟通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指出“学习是在探究真理的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中形成的”。

从中我读出,苏格拉底的“教”不在传授,而在启发,从问答或者辩论的方式中引导学生思考,揭露对方认知中的矛盾,从而使其一步步得出真理,这就是一种教育实践,远比教育理论的直接面授更能深入人心。

但要达到这种境界,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从最普通的教育经验来看,假如同学犯了错,那应该以一种语言艺术渐渐引导他自己认识到错处,起因是什么?矛盾冲突是什么?当时的情绪如何?想法如何?造成的后果如何?在此环节中,教师的问题也要问得谨慎小心,否则一不注意就会破坏了对话的氛围甚至会伤害学生。

所以,假如要实现以“对话”来传授“真理”,就要求引导者本身有丰富的方法经验和真理的积累,这对教育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可谓是一字千金。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李延安第一编:学习理论的探究一、绪论:追寻学习的快乐1、所谓“学习”就是自我的内心世界之“旅”,是自身智慧的“上下求索”,是同自身内心世界的对话。

(P8)2、“对话学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记录的25篇以及苏格拉底的对话篇。

感悟:《论语》里也随处可见。

二、正文部分1、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重建世界、重建自身与重建伙伴感悟:学习是重建还是建构?何来重建?2、学习的第一种对话实践,是同客体的对话。

学习的第二种对话实践,是跟自己的对话。

学习的第三种对话实践,是在同他人的沟通这种对话的社会过程中实现的。

3、学习的实践是“创造世界”(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探索性”(伦理性、存在性实践)和“结交伙伴”(社会性、政治性实践)相互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

感悟:学习的概念是否有扩大化的嫌疑呢?学校大于生活吗?4、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的“时间”、“空间”、“人”、“知识”和“环境”,一切都是以“效率性”原理为基础得以制度化的。

5、泰罗制把工人劳动的质性时间置换为均质的作业时间的量化单位,来实现大生产系统的,同样,在以效率性为原理组织的学校里,是把学习这一质性经验置换成均质的作业时间的量化单位,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

感悟:效率、有效、高效6、课堂语言的独白性质,也起因于课堂教学运用了谓之“教室语言”的定型语言。

7、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三要素组成的自我完结的人为单位的连续,支配了课堂。

一般对话性会话中体现的两项式、即兴式的性质被剥夺了。

8、课堂的知识,既不是“我”的知识,也不是在“我”和“你”的关系之中生成并发挥作用的知识。

也不是从“我”出发、引导“我们”的知识。

这种知识是丧失了归属的个人的“谁”(非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知识,谈论这种知识的语言是“那些人”(第三人称复数)的语言,只能向“那些人”独白。

感悟:知识在未被个体接纳前不就是那样放在那里吗?其归属性是指什么呢?9、儿童的“模仿”是建构新意义的活动,是作为原创性活动展开的。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之实践思考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之实践思考

2017年11月教育纵横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之实践思考!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夏华学期初拿到了一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 佐藤学著作《学习的快乐一走向对话》,由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 作三部曲之一.笔者从书中介绍的四个方面:学习理论 的探究、作为实践的学习、教育话语的解构、构筑学习的 共同体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阅读,结合这些年自身在工作 多年的教学经历谈一些体会,从两个方面谈一谈对话教 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一、从对话教学中思考数学双基双基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反而不太被提及了,这是 因为核心素养已经引导数学转向更高的学习层次,但是 这是因为要高屋建瓴的学习,所以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双 基,特别是双基在应试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笔者 认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扎实的双基才是其学习最 为有效的手段.问题11!1"3,丨"1=21!-"1,求1"1的取值范围.对话1_向量的代数运算.师:同学们对于本题的第一思考角度是什么?生:我想的是两边平方!师:这样的手段利用了向量的什么特性?生:向量的代数特性,即计算角度.师:这一步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尝试、思考,那么请大 家先试一试.生:由丨"丨=2丨!-"丨,平方得 ld2=36+4l"l2-8x3xldc〇s〈",!>,接下来怎么办?师:要善于思考和观察,要解决丨"丨的取值范围,上式 中还有一个量,即两个向量的夹角.也就是说一个等式 中有两个未知数,同学们思考如何解决?生:哦!我想应该借助函数的思想,用一个量表示另一个量去试试.师:这是不错的一个想法,请试一试.生:用函数思想进行反表示,即c〇s〈",!>= ^&^,8丨"丨考虑到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取值范围应该在[-1,1],即#1"^±^"1,不难解得2"|"丨"6.8丨"丨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处理手段,将模长两边平方进行代数化,是向量问题基本的处理方式.通过师生对话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后续的处理,这里学生可能站的角度不够高,没有函数思想的联系,在教师加以对话的引导后,学生豁然开朗,因此获得了成功.对话2_借助向量的几何运算.师:向量的双重性让我们知道,其几何特性是极具 效率的.几何视角可以从图形的建构出发,请学生尝试 图形建构.生:设 A(0*中,)%"«,)%=!,则设丨"丨"+,则丨!-"丨"土.2师:既然是三角形的建构,那么如何利用三角形的特点来解决问题?++上&3,生: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2+-上'3.2因此2'+'6.几何特性是向量所特有的,因此学会利用几何图形的建构,是向量问题几何本质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对话3 _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师:向量加减法是向量教学最为基础的知识,它告诫我们向量的学习是一种二维的学习,其关注了长度和高中版十•?炎,?33数坛在线教育纵横2017年11月方向,我们还可以从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角度,认识 了著名的三角不等式.生:是,从向量角度理解三角不等式是一种显而易 见的,即1丨!卜丨"1!丨!-"1! l!l+ l"l.师:这样,如何求解l!l的取值范围?生:利用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即三角不等式丨丨!卜l"l l!l!-"l!l!l#l"l,得l l!卜3!丄丨!! l!l+3,解得 2!l!l!26.这是向量最基本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二维视角,即长度和方向,长度相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方向是学生比较忽视的视角.因此理解其方向视角,即几何意义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中学数学向量学习的核心.对话4:坐标运算的力量.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思路吗?生:我可以建立坐标系,从坐标运算的角度来解决 问题.师:很好!请你给大家示范下!生:以0为坐标原点,0&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则&(3,0),0(0,0),^4(',)).由丨!丨=2丨"-!丨,得( '-4)2+ y2*',所以丨!丨*"'2+y2 # [2,6].师:好!这位同学的解答非常漂亮,让我们从坐标运 算的角度解决了问题,体会了向量坐标运算的力量.向量的坐标运算也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方法,相对而言其运算的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学生从计算的角度多强化,这种运算的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适合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二、从对话教学中领悟数学思想从对话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运 用知识的更高层次理解.可以这么说,在通过对话理解 双基知识的运用之后,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再通过对话将 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使其获得更高更妙的思想方法领 悟.这种教学久而久之的渗透,才是学生学习进一步走 向快乐的方向.问题2 (1)(2014年重庆卷)若不等式丨2'-1丨+丨'+2丨>(2)函数)*丨'-1丨+丨2'-1丨+丨3'-1丨+…+丨10'-1丨的最小值为________.分析:本题是代数角度下的不等式问题,从学生视 角请学生先作一番尝试.生:对于第(1)小题,我能想到的最基本方法是分类 讨论!(说明第一层次双基知识比较扎实)师:是的!这个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利用三种情况 的分类讨论解决了函数y*l2'-1丨+丨'+2丨的最小值,从而求 得,的范围.生:但是对于第(2)小题,如果还是和第(1)小题类 似地使用分类讨论的话,好像不合适.师:的确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第(2)小题若 是分类讨论去解决,分类的情况太多了.那请大家想一 想怎么办呢?生:实在想不到.师:给大家一个引例看看z y*l'-1丨+丨'+2丨的最小值你会求吗?生:会!第一种方式是分类讨论;第二种方式是利用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第三种方式可以利用三角不等式.师:第二种方式,大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样的思想 在解决不等式问题?生:数形结合思想,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师:正确!再给大家一个铺垫:丨'-1丨+丨'丨+丨'+1丨最小值的几何意义理解吗?生:这个简单,丨'-1丨+丨'丨+丨'+1丨,显然变量'可以在数 轴上移动,当且仅当运动到0时有最小值.师:那么第(1)小题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数学思想解 决.你想到了吗?生:将丨2'-1丨+丨'+2丨转化为1'-+1'-22+l'+2l,显然变量'可瞒轴上減'删运动到去时有最小值!师:这样的话,你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第(2)小 题吗?生:可以类似地理解,原式变形为y*l'-1l+1'--+1'- •+…+1'-+…+1'-2210102个10个可知一共55项,因为是奇数项,所以必当变量'可以在数轴上移动,兮2对$'#!賊立,则顧范围是.当鹏运动到+时有最小值. 34十•?炎,?高中版2017年11月教育纵横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潘梅耘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面临着 高考的压力,教学中若不注重实施情感教育,部分学生 很容易出现厌学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效率 的提高.同时,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比 较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采用 调查方法,对高中数学情感教育情况进行分析,为高中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调查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需要引起学校 领导的重视,而且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 性,提高情感教育意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情感教 育活动.为掌握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状况,本 文做以下调查:(一)调查目的掌握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状况,探究学生 学习中的情感,分析情感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 事项,给情感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参考.(二)调查对象以某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为调查 对象.(三)调查人数调查的学生人数1200人,教师50人.(四)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在学 生课外活动中开展调查,发放问卷调查共1200份,经 检查120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内容包括 五方面内容:美学素养、品德素质、自我意识、兴趣态""""""""""""""""""""""""""""""""""师:很好!这就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思想 的渗透.从代数角度来说,分类讨论只是在原理上可行,而其几何意义的角度非常方便快捷地解决了问题.让思 想站在双基之上获得了成功!总之,对话是一种快乐的引导!优秀的教师正是在 于这种漂亮的引导,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学习的快乐!最 后笔者想问:学习快乐吗?笔者以为:因人而异.对于成 功者来说,不断从书中、他人的经历、总结的经验中去思 考过去、去寻找未来,这种学习大大缩短了摸索的时间,共享了成功,犹如一股清风,这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对 于厌学者来说,学习自然谈不上快乐.从我们工作的教 学一线来看,学习的快乐在哪里?有些人将学习作为生 存之道,无可厚非;有些人作为一生的事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因此这是很难全面回答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将学习的快乐分为三个境界:其一是阅读,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极致.尤其是文学方面,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朱自清大师说:“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其二是思考,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是思索,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思考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这种渐行渐近的快乐难以言表.其三是实践,从读书的快乐中找到与人生有共同想法的人,将这些快乐转述给他人,将这种想法带到我们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是学习快乐的最高境界.参考文献:1. 方厚石.向量教学诠释思维品质[J].数学通讯,2015(1).2. 李兰云.运用思想解数学问题几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2013(1).高中版十炎35。

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推荐

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推荐

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推荐1、《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使。

《窗边的小豆豆》用生动、活泼的笔触记述了作者(书中的小豆豆)上小学《窗边的小豆豆》用生动、活泼的笔触记述了作者(书中的小豆豆)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小林校长的巴学园。

在巴学园,小豆豆感受了崭新的一种教育,奠定了她幸福人生的基础。

2、《静悄悄的革命》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2003年出版。

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3、《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钟启泉教授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课程的逻辑》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师教育。

《课程的逻辑》和《教育的挑战》是姊妹篇,系钟启泉教授多年来论述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自选集,展现了其学术思想之精粹。

5、《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本书是美国知名学者、教育学家爱莉诺·达克沃斯的倾心之作,教育学家爱莉诺·达克沃斯的倾心之作,是美国教学是美国教学理论经典的著作之一,由张华教授等译。

6、《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就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凯恩夫妇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的尝试。

该书认为,脑研究对教育者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理解人脑 能解剖学上的复杂性,而在于理解人脑在认识和体验世界方面的复杂功能和巨大潜力。

7、《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本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

[转载]读《学习的快乐

[转载]读《学习的快乐

[转载]读《学习的快乐原文地址: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三)作者:苏锦明《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

《学习的快乐》则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下面是读第二编《建构学习的对话性实践》笔记。

第二编《建构学习的对话性实践》笔记。

1.丧失了的学习——经验与意义的失落2.学习的社会性——意义的建构与共享在日本,从杜威与维果茨基理论普及所体现的对“学习”的曲解与局限,尔后还在持续并且得以再生产。

这些教育学中对“学习”的曲解与片面性,清晰地反映了日本学校文化的偏向,记录了这些偏向中共同体现的学校学习的根源性问题一般特征。

第一,缺乏学习中建构活动性,缺乏工具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

杜威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共同点,所谓学习,不是被动地、机械地习得现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具有“问题解决思维”这种学习的性质:作用于对象——事物、事件与社会,构成问题,展开工具性思维,建构对象的意义,建构世界。

第二,具体性、经验性、实践性认识与抽象性、概念性、理论性认识的二元论,这两种阶段的分割与游离。

尽管杜威、维果茨基的精髓是克服感觉与意义、具体与抽象、经验与概念、实践与理论的阶段式二元论,但在日本却带来了扩大和助长这些二元论的后果。

第三,缺乏学习的有效步骤,对于认知与表达中的表述方式与论述方式(对话)缺乏关注。

在杜威或是维果茨基看来,知识是在学习活动与沟通过程中连续地构成的,是不断变化的。

一旦缺乏如下见解:知识是一种生成、发展的过程,根据语脉认识知识的意义,那么,学习往往就容易程式化,沦为习得至上的结果主义。

第四,对于学习的个人主义、心理学主义理解,缺乏社会性和共同体的性质。

物理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建设的研究

物理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建设的研究

物理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建设的研究1、研究理由今年5月我有幸阅读了省十一五课题开题报告:《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的实践研究》,之后,又读到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在这本书中佐藤学把学习界定为三种对话性的实践综合:①与物和教材对话(认知性学习,文化性实践——建构世界);②与他人对话(交往性学习,社会性实践——结交朋友);③与自己对话(反思性学习,伦理性实践——形成自我)。

我认为,课堂正是这三种对话“三位一体”沟通活动的载体。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有必要把学生学习的实践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同他人的对话、沟通、协作的“合作性实践”。

这样的学习才可能获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才可能实现人的整全发展。

我想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那么可不可以通过构建物理微型学习共同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2、微型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小组的区别这里的物理微型学习共同体:一是课前和课后的有形的学习共同体,一种是把物理课堂建设成教师、学生、学习材料间可以对话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

2.1、课前、课后的微型学习共同体不同于学习小组,虽然两者在学习的策略方面都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但所不同的是,后者依靠外部力量明确地界定了学习小组的边界和小组成员的身份,而学习共同体中展开的合作式学习并不需要规定团体的边界、人员,甚至还不必共同在场,这是区别之一。

其二,合作学习小组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教学技术来对教学效能进行局部的改善,是课堂里出现的短暂插曲和风景,而学习共同体是把合作的理念扎根于日常的一切学习生活中,是共同体存在的内在属性。

2.2、课内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式的课堂,转变学生“学习的轨迹”。

克服“划一的同步教学”,允许一部分有能力超前学习,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安排、被强加、被控制的被动学习状态,组织“主题(目标)→探究→表达” 课程模型的单元(板块)学习。

教师的活动由“传递”转变为“支援”(点拨、修正;梳理、总结;提升、丰富;固化、转化)。

(完整word版)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交流

(完整word版)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交流

寻找自我,寻找真实—-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随着暑期到来,读书交流的任务也如期而至。

老实说,我是个被动的接受者。

在漫长的假期之中,床上多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的学习》,之前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就挺懒散的将之放于其他书之中,丝毫没有立刻翻看的冲动。

但是没有办法,这是我们假期的任务,还是得念着它,时不时捧着他.但随着触及文字的增多,我却有了两种心情,一是我还想再看下去;二、我亏欠这本书.先说后一种心情吧,简单一点.我在想如此一本好的书,一本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自己学习理论修养的书,我竟然与它见面之初仅仅是看了它叫什么,然后就若无其事的将它打入冷宫,要不是硬性任务可能会将它从自己的记忆中磨灭,应该惭愧!回到前者,为什么我想在看下去,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导致了我后一种的心情。

那好,现在就说说它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在翻阅之初吸引我。

书的作者是佐藤学,由于上学期已经拜读过他的著作,已然不再陌生。

他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育学博士,我想尽管文化、实践的种种差异会导致学习理论的某种程度上偏向的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很多它们内在的共同点的,我们需要真正的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对话,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结合其他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教育者如何理解学习如何理解学习。

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序言.它将学习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之中我们会与很多人对话,从而在比喻情景的深入之下引导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同时说明学习者通过这种实践,为我们开辟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

“对话实践”与“学习共同体”是两个关键概念,同时佐藤学也说明着本书就是就这来展开叙述的.佐藤学先生对它们的简单阐述吸引着我,让我似乎找到了某种心声,在头脑思索之中有着冲动。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学习理论的探究”、“作为实践的学习”、“教育话语的解构”以及“构筑学习的共同体"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列举了数学、语文、历史教育的学科的教育理论与课例反思。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并不快乐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并不快乐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并不快乐作者:高长华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8期摘要:“阶梯型”课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受“效率”与“竞争”支配的强迫性活动,而“登山型”课程则关注学习者的体验与经验。

同他人沟通,互惠学习,反思性思维,这三点能形成课堂中“彼此切磋的共同体”,是表达与共享的学习。

关键词:对话学习“登山型”课程学习共同体《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的作者是佐藤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译者是在我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先生,版本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版。

书厚,400页,让人望而生畏;人多,科尔、来夫、伊利奇约、翰逊、艾里克森、吉布森……读着易混;术语杂,活动性框架、社会移动、正统周边参与论、田野研究,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语句晦,如“作为选择性建构的语言的意义,二项式逻辑构成、表层活动和深层结构、共时接近与历时接近,等等,建构主义学习论与建构主义哲学的关系是密切的”。

枯涩,抽象,读起来累人;理论新,追寻学习的快乐,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对话性他者,感觉是那么回事却一时领悟不了。

书名是“学习的快乐”,真正学习起来并不快乐,这种著作不读也罢。

人真奇怪,读不懂又割舍不下。

可能源于我内心征服的欲望,也可能是来自另一国度佐藤学先生的神秘和对钟启泉先生的敬仰,硬着头皮把这本书读了一遍,若有所悟地读了第二遍,细细地读了第三遍。

品茗,清香总是伴随着苦涩;读书,顿悟常常在探求之后。

三遍下来,有所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有其特有的价值。

一、学习的传统:修炼的传统和对话的传统“修炼的学习”是立足于以“感悟”与“救赎”等观念为基础的学习传统。

这种学习是有某种重大缺陷的存在——人,通过“修行”达到“感悟”与“救赎”境界的实践。

《学习论》的作者,12世纪的法国圣·维克多修道院休认为,学习者是“离乡背井”者,必须作为一个“流浪者”持续地进行他的“孤独之旅”。

著作中这样表述:所谓“学习”就是自我的内心世界之“旅”,是自身智慧的“上下求索”,是同自身内心世界的对话。

快乐学习图景_解读_学习的快乐_走向对话_

快乐学习图景_解读_学习的快乐_走向对话_

其一,重建学校。
重建学习概念的一个重要前提 是学校品质与运行机制的转换。 在佐
(责任编辑 胡久红 )
!"
人民教育 !""#$%"
!"# $%# &%’( )*
中 国教 中国 教师 师用 用书 书网 网
!!!"#$%&$’()*"+(, 电话: 文小慧 !"#$#%&&’()* 联系人:
成都市新南路 !" 号附 # 号 邮编: #$""%$
!"#$ %&" %&
!! !"# $ %&’()!! !*+,-.
!渤海大学
学习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 对社会的进步, 其决定性的意义与价 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传统的思 维定式与教育实践中, 学习被视为一 种充满艰辛与痛苦的劳动。 学生从步 入学校大门之日起, 就被动地将全部 精力投入到高难度、 高强度的学习生 涯中去。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其 《学习 —走向对话》 一书中则向我 的快乐—— 们清晰地展示出了一幅快乐学习图 景,对什么是学习、如何进行学习 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解读。 在佐藤学看来,从存在论意义 上讲,学习是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 行为。 个体通过学习, 不仅要构建起 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培育实现某种 抱负的能力,而且使自己作为不可 替代的存在, 确证其生存的价值。 从 关系论意义上讲, 学习是一种对话、 交往行为,即学习是个体通过同他 人的沟通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 为,具体表现为与客观世界、与他 人、 与自身的交往及对话。 基于上述 认识, 佐藤学将学习定义为一种 “意 义与关系的重建活动” , 即学习是建 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 实践活动,是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 性、 政治性实践活动, 是实现自我修 养的伦理性、 存在性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走向自我完善的对话 性实践活动,学习必须摆脱基于效 率与竞争的强迫性、排斥性的品质 与特点,恢复其本真面貌与意义, 成为一种富有主动性、合作性、探 究性、反思性品质的实践活动。那 么,如何实现对话性学习呢?佐藤 学提出了如下三方面措施: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这段时间,我拜读了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一书。

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其《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向我们清晰地展示出了一幅快乐学习图景,对什么是学习、如何进行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解读。

在佐藤学看来,从存在论意义上讲,学习是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

个体通过学习,不仅要构建起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培育实现某种抱负的能力,而且使自己作为不可替代的存在,确证其生存的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无愧于这个社会。

从关系论意义上讲,学习是一种对话、交往行为,即学习是个体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对话,与他人的交往、对话,与自身的交往、对话。

要实现对话性学习,首先必须实现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学校的品质与运行机制的转换,将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其主要的支撑点包括如下几方面:1、从个人主义的学习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

2、学校作为教师共同成长的场所。

3、吸引家长、市民参与教育活动。

4、赋予学校自律性品质。

其次,要实现课程的重建。

佐藤学认为,在改革学习的实践方面,最大的障碍是课程问题。

以往的学校课程被理解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内容的“公共框架”,缺乏把课程作为师生在学校与课堂里创造的“学习经验”加以理解的传统。

第三,实现学习方式的重建。

这是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途径。

佐藤学主张,必须彻底打破基于效率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勉强”式的认知活动,实现由“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具体措施如下:1、实现由“座学”向“活动式学习”的转换。

佐藤学认为,从前的学习只是立足于教科书、黑板、笔记本的“座学”,学习者不与任何事物沟通、不与任何人对话,只听教师的讲授、牢记书本知识,表现为典型的“座学”方式。

为了克服这种学习方式的障碍和弊端,必须在课堂中实施“活动式学习”,即借助工具、素材和他人而展开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

10本教育类专著

10本教育类专著

1、《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是(日)黑柳彻子是一本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

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2、《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

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本书被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

3、《给教师的建议》作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

教师——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

4、《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作者肖川作者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

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

良好的专业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书中对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教师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icrosoft Word 97 - 2003 文档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icrosoft Word 97 - 2003 文档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1、“学习共同体”与“班级集体”之间的差异
第一,“学习共同体”是通过针对“同一性”的格斗而实现的尊重“差异”的共同体。

第二,“学习共同体”不同于“生活共同体”,它是跟随着学习的课题在一课课堂里多元地、多层地产生的共同体(共同体情结)。

顾名思义,“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学习”而构筑的“情结”。

当然,倘若在“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之中有着稳定的“生活共同体”,那么,“学习共同体”也能够稳写地获得发展。

第三,“学习共同体”是超越了课堂同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原理相通的共同体。

2、独白主义的学习
独白主义的学习,是每一个儿童默默地进行的,亦即,展开同客体的对话和同自己的对话,没有同他人沟通的余地。

更准确地说,即便儿童之间介入了相互沟通,其识识也被视为个体的内部过程的事件。

特别是,同成人与教师的沟通的意义不能忽视。

课堂中见解的交换,是作为学习成果的发表进行的。

学习的过程并没有合作性地加以组织。

皮亚杰的独白主义的基础,是这样一种认识论,亦即,把哲学和数学的思维同语言思维区别开来,以为数学思维比语言沟通更为本质。

3、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人生旅程中最为根源性的营生。

通过学习,我们构筑同世界的关系;塑造在这个世的能力;形成同多样的人们共处的社会;每一个人作为不可替代的存在,确证其生存的价值。

4、对话学习
在“对话学习”中,同对象与他人的对话本身是一种学习的行为,学习被理解为沟通的过程之不是把习得知识视为个人的掌握和独吞,而人们一起共享知识,知识是公开的和开放的。

学习的化公共圈的营生。

2024年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

2024年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

2024年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2024年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是一本展望未来的科幻小说,以故事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未来学习场景。

通过对话中的角色,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未来可能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并思考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的新理念。

读完这本小说,我不禁被其中描绘的未来学习场景深深吸引。

故事中,学校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传统课堂已经变得陈旧过时。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灵活的学习环境,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成为了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这种未来的学习方式,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传统的教育模式着重于灌输知识,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未来学习的方式,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不再被束缚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和地点,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故事中还提到教育科技的应用,如智能助手、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新兴科技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智能助手,学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实际性。

这些科技的应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虽然故事中的未来学习模式和教育科技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我也意识到其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思考和解决。

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所以,未来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让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一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学习的快乐”这5个字,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不读书就会落后,就会被社会淘汰。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那一桶水,才能给学生更新鲜的、更富有养分的那一杯水。

因为做为老师的我是多么希望我和我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读它就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些灵感和方法。

读完之后,我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

但是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我对“教育”、“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的概念有了重新的构建,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在传统观念之下,“学习”的概念是单一的,“学习”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是一种独白性的话语。

但在佐藤学教授看来,“学习”是一种意义的关联和重建,是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活动。

具体说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即创造世界),是与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即自我探索),是与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即形成伙伴),从中实现重建世界,重建自身,重建伙伴的教育目标。

显而易见,这里对“学习”的内涵进行了拓展,为“学习”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如果把我们的思维转向当下教育现实,不难看到我们的教师还是津津乐道于传授客观知识,为掌握知识而教,为应试而教,把原本丰富的教育内容拧干,抽出一大堆无用的知识,填塞进学生的头脑。

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知识的价值,知识成为外在于个人世界以外的“记忆负担”,学习变成一种勉强接受的过程。

所以,有人提出教学有价值的知识,这个价值无疑是应该有利于“三个世界”的重建,致力于认知的改善,伦理的改善,以及社会关系的改善。

例如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该致力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中解读出属于读者自己的意义。

从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伙伴关系,并努力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学习的快乐》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堂小学美术课,内容是泥塑。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第11、12章读后感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第11、12章读后感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第11、12章——尹晓琼101001109第11章《时间性思维中的心理学》:一、问题设定1、兰格——“七个神话”2、教育心理学家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心理学命题的“非神话化”的作业,使教师们从心理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于同创造教育实践的教师结成新的联盟,以此为基础,推进心理学研究本身的解构。

二、教育实践与心理学的背景1、教学论的确立:赫尔巴特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基础确立的。

赫尔巴特提出了由“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构成的“形式阶段”的理论。

戚勒将其发展为五个阶段——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再由赖因发展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个阶段。

2、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华生理论化的、由桑代克发展学习与测量的技术而形成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和教师是“教育机械”的一部分,其生产性和效率性是可以科学的加以调查并加以管理的有数字和单位来表示的对象,旨在开发效率化、标准化的教育实践的大纲和体制。

它的问题可以表述为下述五点:第一个问题,认为教育学的心理过程是独立于社会过程与伦理过程的东西,给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心理学主义;第二个问题,把科学混同于技艺,形成了教育实践的整个领域能够用工艺学加以合理地控制这一“神话”;第三个问题,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分裂;第四个问题,脱离教育实践的问题;第五个问题,是区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阶段并加以层级化。

三、理论与实践的三种关系:对“技术理性”的批判1、技术理性——把教育实践作为“科学原理和技术的合理运用”加以认识的立场,在三种立场中是最现代主义的,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关系中起着主导样式的作用。

阿伦特——“步进规则”揭示了从活动之中一度抽身,从活动之外审视、反思、深入思考活动的重要性。

思维应当先于活动、控制活动,凸现了“理论”的确立及其限度。

2、实践的典型化——渗透于大量教育学家的教学研究的立场,寻求“基于实践的典型化的理论建构”的立场。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日 佐藤学)[百灵社区]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日 佐藤学)[百灵社区]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日佐藤学)[百灵社区]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日佐藤学)Post By:2007-3-13 14:47:00 [本书及作者简介]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钟启泉教授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

本书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 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课堂学习的三位一体所谓学习的实践,是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的同客体对话的实践,是析出自身和反思自身的自我内的对话性实践。

同时,是社会地建构这两种实践的同他人对话的实践。

这三种实践体现了互为媒介的关系。

我们倘若不是丰富地建构客体的意义世界,就不能丰富地建构自己,也不能建构自己同他人的关系。

反之,能否丰富地建构客体的意义世界依存于学习者内部广阔世界的丰富性,依存于同该学习者相关的人际关系的丰富性。

所谓学习的实践,其轴心是作为同客观世界对话而实现的探究和表达的实践。

可以说使得上述三种对话性实践得以相互发展的实践。

学习的实践是“创造世界”(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探索自我”(伦理性、存在性实践)和“结交伙伴”(社会性、政治性实践)相互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

——摘自《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第39-40 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简单地看到了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单维的活动,把课堂抽成真空,在凝固的空气中只有师生面无表情的知识的来回抛接。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

读《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有感澄迈中学李燕南这次到上海学习,根据要求每人必须读两本教育理论书籍,东昌中学为我们一行六人每人发了两本书,我拿到的是《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和《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拿到这本书我逼不及待地要把它读完。

因为做为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读它就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些灵感和方法。

读完之后,我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

但是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依此我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

这本书对“教育”、“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的概念有了重新的构建,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一、学习。

学习就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三位一体的实践。

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就是重建世界、重建自身、重建伙伴。

学习的活动就是构建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是探索与自我塑造的活动,是编织与他人关系的活动。

学习的实践就是三种对话实践的领域。

同客体的对话,跟自己的对话、同他人的对话。

我想孤学无友是完全错误的。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的实践。

听、说、读、写、算曾经被称为学生身上必备的五把刀。

但是学习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不再是我们的唯一的学习目的。

还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创新能力、电脑能力、发现能力、提示能力,这些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它们比“学力基础”重要的多。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不断修炼、不断模仿、不断创新、不断重塑。

二、教师。

介于儿童的探究活动和对话性活动之间的教师的作用,可以用“对话性他者”来作为一个概念。

组织和促进文化性、社会性、伦理性实践的学习,要求教师展开比之以往的“教学”概念更广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在课堂里,把课堂环境设计成活动性、合作性学习的场所,设计具备了教育内容的意义和魅力的学习经验,促进活动性、自立性、合作性的对话性实践。

学习着,快乐着——数学课堂对话的魅力

学习着,快乐着——数学课堂对话的魅力

学习着,快乐着——数学课堂对话的魅力发布时间:2022-10-20T17:11:47.470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10月作者:周素林[导读]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它使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对话的本质,他是师生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基于此,以《回收废电池》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周素林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第二小学【摘要】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它使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对话的本质,他是师生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基于此,以《回收废电池》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生成对话互动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2)10-098-01【叙事背景】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5~57页的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加法是较大数的计算,列竖式求得结果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一定要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得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

教材认真落实《标准》“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的要求,在教学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

教学估算并不是把估算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现实情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的估计经验,自己探索估算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加法估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学会加法估算方法,并通过估算练习,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11.1
作者和其相关作品
[日]佐藤学
阅读时间
2010.10.5
2010.10.10
2010.10.15
内容精要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钟启泉教授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本书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经典语录
1.一个人通过学习学术和艺术,能够从不完善的存在逼近完善的存在。
2.实际上,被压迫者的教育意识是受到“将来何时派用场”的迷惑,而束缚于“储蓄概念”的。可以说,阶级和阶层越低,学业成绩越低,这种“储蓄概念”越是强烈地渗透。
3.表达与共享的学习,在它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着琢磨理解方式的元认知,促进着反省性思维。
本书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读书伴我成长我正在读的一本书
书名
《学习的快乐
——走向对话》
4.所谓学习,就是跟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
5.学习形成之处,是产生差异的场所,也是产生歧视与偏见的场所。
6.学习中的虚无主义,渗透着对于事物与他人的漠不关心。
我的感受和启示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拿到这本书我逼不及待地要把它读完。因为做为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希望我的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读它就是希望能从中读它就是希望能就是希望找到些灵感和方法。读完之后,我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找到些灵感和方法。读完之后,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依此我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依此我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教育”、“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的概念有了重新的构建,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书笔记这段时间,我拜读了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一书。

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其《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向我们清晰地展示出了一幅快乐学习图景,对什么是学习、如何进行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解读。

在佐藤学看来,从存在论意义上讲,学习是一种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

个体通过学习,不仅要构建起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培育实现某种抱负的能力,而且使自己作为不可替代的存在,确证其生存的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无愧于这个社会。

从关系论意义上讲,学习是一种对话、交往行为,即学习是个体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对话,与他人的交往、对话,与自身的交往、对话。

要实现对话性学习,首先必须实现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学校的品质与运行机制的转换,将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其主要的支撑点包括如下几方面:1、从个人主义的学习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

2、学校作为教师共同成长的场所。

3、吸引家长、市民参与教育活动。

4、赋予学校自律性品质。

其次,要实现课程的重建。

佐藤学认为,在改革学习的实践方面,最大的障碍是课程问题。

以往的学校课程被理解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内容的“公共框架”,缺乏把课程作为师生在学校与课堂里创造的“学习”加以理解的传统。

第三,实现学习方式的重建。

这是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途径。

佐藤学主张,必须彻底打破基于效率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勉强”式的认知活动,实现由“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具体措施如下:1、实现由“座学”向“活动式学习”的转换。

佐藤学认为,从前的学习只是立足于教科书、黑板、笔记本的“座学”,学习者不与任何事物沟通、不与任何人对话,只听教师的讲授、牢记书本知识,表现为典型的“座学”方式。

为了克服这种学习方式的障碍和弊端,必须在课堂中实施“活动式学习”,即借助工具、素材和他人而展开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语录
1.一个人通过学习学术和艺术,能够从不完善的存在逼近完善的存在。
2.实际上,被压迫者的教育意识是受到“将来何时派用场”的迷惑,而束缚于“储蓄概念”的。可以说,阶级和阶层越低,学业成绩越低,这种“储蓄概Fra bibliotek”越是强烈地渗透。
3.表达与共享的学习,在它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着琢磨理解方式的元认知,促进着反省性思维。
读书伴我成长我正在读的一本书
书名
《学习的快乐
——走向对话》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4.11.1
作者和其相关作品
[日]佐藤学
阅读时间
2010.10.5
2010.10.10
2010.10.15
内容精要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钟启泉教授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本书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4.所谓学习,就是跟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
5.学习形成之处,是产生差异的场所,也是产生歧视与偏见的场所。
6.学习中的虚无主义,渗透着对于事物与他人的漠不关心。
我的感受和启示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拿到这本书我逼不及待地要把它读完。因为做为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希望我的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快乐地学习并能得到学习的快乐读它就是希望能从中读它就是希望能就是希望找到些灵感和方法。读完之后,我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找到些灵感和方法。读完之后,虽对该书的理论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这本书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依此我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依此我了解了一批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基本主张。“教育”、“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学习”、“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教室”的概念有了重新的构建,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