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一)

合集下载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区位因素及优化策略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区位因素及优化策略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区位因素及优化策略苏定东【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日趋增多.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正盛,而且服务外包产业的形成,逐渐成为国际市场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形式.本文从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技术支持三方面研究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区位选择以及优化策略,从而为我国今后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或者意见.【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5(000)030【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服务外包;离岸外包;区位优势【作者】苏定东【作者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苏州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也不断地完善。

国际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地演变为跨国公司对于内部资源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原因之一。

国际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使得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密切。

可以说,国际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我国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充满风险的挑战。

从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外包服务产业的政策来看,服务外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通过将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仅能够获得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与成本,还能够使得自身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根据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在2014年1—10月期间,我国对外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合同金额与执行金额分别达到534.5亿元和416.4亿元,全年的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成为现实,并且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发展中,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份额将会逐步提升。

由此可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国际外包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不仅能够给承接外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劳动就业岗位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转移,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中国IT离岸外包发展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中国IT离岸外包发展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中国IT离岸外包发展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摘要:全球服务业转移与离岸外包浪潮给中国it外包产业与it 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

本文在对it离岸外包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中国it离岸外包现状,it离岸外包对中国的影响进行阐释说明,进而从中国it离岸外包竞争力分析入手,提出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实施it离岸外包的对策,特别强调了政府支持的重要性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强化。

abstract: the shift of global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worldwide wave of it outsourcing bring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ese it outsourcing and industr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it offshore outsourcing, this paper makes explanations on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it offshore outsourcing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and then, from the competence analysis of chinese it offshore outsourcing, it puts forth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 to implement it offshore outsourcing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it 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关键词: it离岸外包;中国it外包;产业升级;政府支持;知识产权key words: it offshore outsourcing;chinese it outsourcing;industrial upgrading;government support;intellectual property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008-021 it离岸外包内涵离岸外包是相对于境内外包而言的,指外包企业与其服务提供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

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o to i ,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 us ucn r g)
的基础上 ,利用外包商实施原来 由自身进 行的业务活动。 按照2 0 年巴塞 尔银行监 05 管委 员会在监管指引性文件 《 金融服务外
包 》《 to rigi Fn n il evc s) Ous ucn ia ca S rie n 中所 给 出 的定 义 ,外 包 商可 以是 发 包 集 团 外部 的第 三 方 机 构 ,也 可 以是 集 团 内部 的 附属 机 构 。离 岸金 融 服 务 外 包 ( f h r of o e s f a ca o to rig或 ofh r g) 是 i n i us ucn n l f oi s n 则
形 成 ,竞 争 将 越 来 越 激 烈 。 在全 球 离 岸 金
业务流程外包 ( u ie sP o e sn B s s rc s i n g Ous ucn to rig,以下简称 B O ) P 是指金融 企业 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 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 商来 完成 ,主要包 括呼叫中心 、财务技术支持 、消费者支持 服务 、人 力资源管理等 。B O外包所关注 P
作用 ,利用自身优 势竞相进入该领域 ,力
争成 为领 先的离岸服务外包 目的地 。
指服务外包的转移 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 接商来 自不问国家 , 外包工作跨境完成。 按 照前述的定义 ,离岸外包有两种形式 :一 种是通过与海外不 受本 国监管的外包供应
高整个业务的生产 效率和竞争力 ,从而在 更广泛的业务领域 内提高利润水平。 知识处理 外包 ( n wId e P o K o e g — r c s igOus ucn 以下简称K O) e sn to rig, P 是 指金融企业将知识 密集 的业务 ,或者那些 需要高水准研 究与分析 、技术与决策技能 的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 ,例

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作者:俞小燕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6期[摘要]在以服务业转移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目前。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新兴的服务外包业务。

文章首先分析近年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然后通过对上述两种方式的比较,侧重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最后结合离岸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的新契机。

得出我国应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结论。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外国直接投资;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8)06-0004-0004一、当前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趋势服务外包,就是将企业内部原本由自身提供的服务交由其他企业来完成,使得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主要研究离岸服务外包,即外包服务承接方与发包商不在同一国家的服务外包。

伴随着国际分工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发展,跨国公司经历了通过FDI向海外设立子公司扩展到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公司两个阶段。

它们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服务外包之间替代选择,离岸服务外包也因而逐渐成为了很多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采用的主要生产投资形式。

当前,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外包市场总量迅速扩大据统计,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当时只有几亿美元的规模;到2002年迅速扩大到3750亿美元,占全球商务活动总金额的14%;2003年达到4050亿美元。

同时,这个市场正以每年约11%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将增长到6825亿美元。

在如此迅速的发展趋势下,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转移,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二)离岸服务外包中知识、技术含量提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离岸服务外包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市场日益成熟,发包方和承接方之间关系已经逐步从简单的雇佣关系发展到彼此密切联系的战略联盟关系。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来 , 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非核心 20 04年 、20 05年分 别 为 30 00亿 、55 亿 美元 ,20 80 07
服务 活动离岸外包 。作为服务产业转移 的重要形 式之一 , 许 多发展 中国家 已将承接 国际服务外包提升到 战略高度。 积极承接国际服 务 外包 ,是 中国不 能错 失 的历 史机 遇 , 既有助于加快现代 服务产业 的发 展 ,扩大 知识型服 务产 品出 口,又有利 于提 升利用外 资的质量 和水平 ,实现从 “ 国制造” 到 “ 中 中国服务” 的飞跃 。 全球 离岸 服务 外包 发展 趋势 分析
元增长 到 20 0 7年 的 50亿 美元 ,2 1 0 0 0年 有望 达到 60 00亿美元 ;到 20 年 ,离岸服务人员将从 目前 的 08
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全球 离岸服务外 包的发展趋势 , 究中国承接 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及 中国承 研 接 离岸服 务 外 包的有 利条件 , 并从 政府 、 业 协会 和企 业三 个层 面提 出了相应 的策 略 。 行
关键 词 : 务 外 包; 服 离岸服 务 外 包; 发展 策略 中图分 类 号 :112 F 2. 5 文于 19 20 98年 的 5 .1 倍。
全球 软 件服务 外包 市场 以 3 % 一 5 的速度递 增 ,I 0 4% T 服 务外 包市 场 19 90年 为 9 0亿 美 元 ,20 02年 为 10 20 亿 美元 ,是 19 的 l 。 麦 肯 锡 全 球 研 究 所 预 90年 3倍 测 ,全 球离岸 服 务 外 包 规 模 将 从 20 04年 的 12亿 美 9
Ch na’ r t g o Un rak e v c fs o e Ou s ur i g i SSt a e y t de t e S r ie Of h r to c n DONG a Zh n—me ’ i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引起了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

中国仍处于市场的开拓阶段,应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建立强有力的服务外包中介机构,依托软件信息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引导并规范企业的引进外资方式,以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服务外包;国际市场;软件信息产业一、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脚步晚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步伐,2006年商务部发布实施“千百十工程”,才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向前发展。

但起步晚不代表速度慢,中国自身宏微观环境的稳定性,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够比拟的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第二大承接国,主要承接对象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日本是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主要目标,欧美的服务外包市场比较成熟,发包商在选择承接方和承接地时考虑的因素较多。

中国承接的欧美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不是很大,仍旧处于市场的开拓阶段。

由于外包市场的逐步扩张,国内接包城市也由一线城市逐渐向二线城市蔓延,各地区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向前推进的具体目标,如上海作为一线城市的显著代表,是服务外包产业的“桥头堡”,广州在努力塑造“港澳合作”新形象,大连也成为了“软件外包之都”。

二、中国服务外包的优势和机遇(一)中国服务外包存在的优势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虽然比较薄弱,但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在税收优惠、减免和资金支持方面,都做了相应的政策安排。

中国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增加了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东北地区凭借着语言优势可以大量承接日本、韩国等临近国家的服务外包,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使中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商品和资源竞争转变为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正在力推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策略研究。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初作为公司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后来被证明可以显着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法律和会计、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

其中,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网络服务等。

同时,离岸服务外包能够为许多国家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优势尽管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仍然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印度等。

此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在离岸服务外包领域具备很大潜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

此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包括税收减免、人才培养和外商投资准入等措施。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挑战与其优势相对应的是中国在离岸服务外包领域面临的挑战。

首先,中国在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这将对离岸服务外包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

其次,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国必须不断提高其技术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中国还面临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产业,也需要中国其他产业的支持和配合。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策略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策略:1.优化人才培养。

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会。
养模式 , 升人 才质量 ; 提 培养 离岸服务 外包 自主品牌 ; 提 升产 业 整体 竞 争力 ,推 动 我 国 离岸服 务 外 包产 业发
展 的政 策措施 。
关键 词 : 离岸服 务 外 包产业 ; 业 ; 业布局 ; 就 产 竞争 力 中图分类 号 : 7 68 文 献标 识码 : F4. A 文章 编号 :0 5 9 3 2 1 ) 6 0 l一 3 10 — 1 X(0 0 0 — 0 0 O


。 E
我 国离岸服 务 外包产 业 发展 研 究
王 敏, 田明华
( 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北京 10 8 ) 0 0 3
文摘 编号 :0 5 9 3 2 1 )6 0 1一 A lo — 1 X(0 0 0 — 0 0 C 摘要: 服务 外 包产 业是 智 力人 才 密集 型 的现 代服 务 业 , 具 有 信 息技 术承 栽 度 高 、 附加 值 大 、 源 消耗 低 、 资 环境 污染 少 、吸纳 大 学 生就 业能 力 强 、 国际化 水 平 高等特 点 。近 年 , 着 经济 全球 化 和我 国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 , 随 我 国 离岸服 务 外 包产业 得 到 了迅猛 发 展 。应 调整 人 才培
Re e r h O v lp e fCh n sOfs o e sa c n De eo m nto i a, f h r O u s u c n nd s r to r i g I u t y W ANG n . I n — u Mi g T AN Mi g h a
承包 国的经 济发 展 。
: .。 。 0 0 ■ 0
(olg f cn m n n gmetB in oet C l eo o o yadMaa e n, e igF rsy e E j r

促进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促进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约 10个 民用机 场。 5
3劳动力 成本 优势 . 中 国是 目前世界 上劳动 力成本 最为低 廉的 国家之一 , 其 巨大 的 国内 市场 和较低 的工 资水 平 为中 国的 制造业 提 供 了全球竞 争性价 格优势 。在外包 环境下 , 中国 的成本 结 构 极具 竞争 力 , 据麦 肯锡 国际研 究 所 的统计 : 国的成 根 中 本 同印度相 比要低 l%,预计 未来 工 资涨 幅为 每年 5 1 %~ 8 低 于印 度等 国 , 可预见 的将来 仍然 能保持 其 成本优 %, 在
维普资讯
我 国 自加 入 WT O之 后 , 已经 承诺 服务 领域逐 步开 放 , 但 与印度 或菲律宾 等 国相 比 , 国仍 缺乏 支持 发展 服务外 中 包 的 良好政 策环境 , 还远 远不 能满足 服 务外包业 务 发展 的 需要 。我 国现有 的很 多政策 , 于跨 国并 购的管制政 策 、 如关 项 目外 包 的税 收政 策等 ,与 国际 服务 外 包 的发 展并 不 配 套 。同时 , 由于知识 产权保护 力度不够 , 大阻碍 了我 国服 极 务外包 承接业 务 的开展 。从鼓 励性 政策 的制 定看 , 国服 我 务外包 承接企业缺 少相应政 策 的扶 持 。
2人 才 瓶 颈 .
的离 岸服 务外 包业 务仍 主要从 本 国 的大型 r 系统集 成 商 r 那里 分包 , 而中 国企业 尚未建 立起直接 、 和战略性 的客 深入 户关 系 ,这经 验和 开辟 国际 市场的能 力。 三 、 国发展离岸 服务外包 的应 对策略 我 1 . 有利 于发展 离岸服务 外包 的政 策环境 营造 我 国要在知识 产权保护 、财税促进政 策等方 面加紧 出 台创新措 施 ,形成便捷 高效 、与 国际通行惯 例接 轨的服务

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型及其指标体系,并利 用问卷调查资料进行 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 国东部地 区企业承接 离岸服务 外 包竞争 力要 明显 高于 中西部 地 区; 中西部 地 区企业 承接 离岸服务 外包竞争 力较 为接近 ,但 在各 项竞 争分 力上互 有优 劣。本 文 的研 究 为 中国承接 离岸服务 外 包 实践提 供 了重要 的对 策建议 。 关键 词 : 离岸 ;服 务 外 包;竞争 力 ;评 价 中图分 类号 :G 1 文 献标识 码 :A 3
Ab t a t W i h o o a n u t h f n n n e n t n l e v c r d e eo me t u d r k n f h r e v c u s u c n s r c : t t e g l b li d s y s i i g a d i tr a i a r i e ta e d v lp n , n e t i g of o e s r i e o to r i g h r t o s a s h sb c met e i o a ts a e i a u e n o nre n e i n . a e n t e l e au er v e a d p ro n l n e ve t i a e o h mp r n t t gc me s r si ma y c u t sa d r go sB s d o tr tr e iw n e s n e tr iw, s t r n i h i i h p p r ul st e e au t n mo e n d x s se o ec mp t ie e so i a e tr rs st n e a eofh r e vc u s u cn a e i h v l a i d l d i e y tm f h o e i v n s f b d o a n t t Ch n n e p ie u d a k f o e s r ie o to r i g o s fo t e s v n a p c s i c u i g e o o c a d i d sra e eo me ta i t , o iy s p o ta i t, e h ia e o r e a d a i t , r m h e e s e t, n l d n c n mi n n u t l v lp n b l y p l u p r b l y t c n c lr s u c n b l y i d i c i i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分析国际服务外包是指一国企业以跨国合作方式将本国服务从事者(包括个人或机构)的服务项目或业务活动向其他国家供应的行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不断完善的服务业。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在国际服务外包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在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虽然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我国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

许多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被其他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所垄断,我国的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服务外包能力还较为薄弱。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在专业技能、语言能力、行业经验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难以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抗衡,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我国国内服务外包政策和环境仍不完善。

由于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政策和环境因素仍存在不足之处。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缺乏透明、高效的行业监管机制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对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

要提高我国的国际服务外包能力,首先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培养人才应注重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企业提供更专业、高质量的服务。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成功经验,并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并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

加强对服务外包行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透明、高效的行业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优惠贷款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我们还可以加强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宣传和推广。

离岸服务外包现状及发展.doc

离岸服务外包现状及发展.doc

离岸服务外包现状及发展海外离岸服务外包在中国发展已将近10年,成为当代服务外包兴起的又一特征性表现。

本文所研究的服务外包是以离岸和近岸为主的国际服务外包,其业务形式有三种: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一、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一)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促成接包聚集地。

服务外包的驱动力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价值。

我国及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具有低成本的相对优势,为外商服务业投资提供了广阔利润空间,使得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印度、中国为首,包括菲律宾、孟加拉、斯里兰卡、越南在内的南亚、东南亚地区成为全球第一大离岸业务承接聚集区。

(二)“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离岸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2013年9月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拓展了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空间,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发展成效显著。

2014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执行金额9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3%。

其中承接东南亚国家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3.8亿美元,同比增长58.3%。

2015年,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6%,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

其中承接东南亚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9.9亿美元,执行金额6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6%和17.3%;承接西亚北非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3.5亿美元,执行金额2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61.5%,发展势头良好。

二、当前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施行,我国开始拓展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新领域。

由于我国服务外包行业本身发展不成熟,应对外界变化能力弱等因素,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上面临诸多难题。

(一)宏观环境问题。

其一,服务外包可能拉大发包国与接包国的贫困差距。

后危机时代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策略

后危机时代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策略

后危机时代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策略邱璐轶【摘要】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行业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金融危机给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各国的服务外包企业都面临严峻的考验.笔者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并针对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离岸服务外包;竞争【作者】邱璐轶【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正文语种】中文服务外包根据其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国别差异,我们将其分为国际服务外包和国内服务外包。

如果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属于同一国家的企业,便属于国内服务外包,又称在岸服务外包;如果发包方与承包方属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则属于国际服务外包,又称离岸服务外包。

全球离岸外包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业领域,到90年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全球制造业外包达到高潮。

进入本世纪以来,对制造业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生产性服务需求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服务业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由此引发了服务业的离岸转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离岸外包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复杂的市场环境给各国的服务外包行业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离岸行业增速放缓、离岸地竞争加剧等因素都使各国的服务外包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1、全球离岸服务地版图变化。

服务外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业务原因(提升核心竞争力)、技术原因(获取专业人才)和财务原因(增加成本控制)。

根据全球最具权威的咨询公司Gartner对全球服务外包参与国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

承包方的龙头依然是印度,其次是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同时,菲律宾、巴西、爱尔兰等国也在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2023年服务外包市场分析:离岸服务外包是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长动力1

2023年服务外包市场分析:离岸服务外包是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长动力1

2023年服务外包市场分析:离岸服务外包是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增长动力网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进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服务外包作为一种具有很高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关注。

服务外包对于企业来说,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

同时,服务外包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经济进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的状况进行分析。

一、服务外包的总体状况依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4371亿元,执行额16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0.3%。

这表明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从承接的业务结构看,承接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和学问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同比分别增长11.8%和6.2%。

离岸服务外包仍旧是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同时,服务外包在区域布局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进展,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同比分别增长23.3%和9.3%,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9.7%和89.6%。

这说明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的进展趋势已经形成,服务外包已成为经济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市场的状况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的进展不仅仅受到国内需求的推动,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依据数据,2022年,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3.9%。

这表明我国服务外包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的服务外包力量不断提升,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三、企业性质的状况从企业性质看,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全国31.8%,同比增长22.6%,较全国平均增速高18.5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在服务外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通常更加敏捷,有较高的市场敏感性和风险承受力量,在服务外包市场中更具有优势。

此外,民营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力量也较强,能够供应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其在服务外包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与战略对策

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与战略对策

期【国际经贸】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与战略对策王小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233041)[摘要]离岸服务外包是一种现代服务贸易模式,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进行SWOT 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发展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SWOT 分析;战略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16-03作者简介:王小顺(1957-),男,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统计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

服务外包是指发包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核心能力、增强适应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价值链中部分服务型业务通过签合同委托给外部机构(承接商)完成的一种商业模式。

服务外包按业务领域分类,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 )、业务流程外包(BPO )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按承接境内外地域分类,可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离岸服务外包。

一、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SWOT 分析法是由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史提勒(Steiner )于1979年提出的,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ies )和威胁(Threats )。

根据我国发展服务外包面临的环境和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如下:(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劳动力成本优势。

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国家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和较低的工资水平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提供了全球竞争性价格优势。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主要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天津、大连等地的员工工资、补贴、福利等都有明显提升,但与世界水平相比,其劳动力成本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况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况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况摘要: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迅速的占领着国际市场,而中国作为国际市场中主要的承接国之一,起步较晚、发展潜力较大。

本文阐述了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目前服务外包的现状,最后总结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特点。

关键词:服务外包;发展现状;特点一、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凸显。

服务外包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决策层的重视。

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和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印度、爱尔兰、墨西哥等国家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纷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此时服务外包产业仍属于起步阶段,决策层对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的手续也并不健全。

1991年机电部领导曾培炎访问印度参观其软件外包产业,回国后提出创建“中国式的软件园项目”。

这对于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个历史性的阶段。

由于我国对国际服务外包并不熟悉。

该项目于1992年进入上报程序,1996年才被国家计划部门批准,1999年落实无息贷款扶持资金,前后几乎贯穿整个90年代。

与此同时,浦东、珠海等地也纷纷建立了软件外包园,亦开始承接以日本、韩国为首的软件外包业务。

对于这个时期我们大致可以称为“认知与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规划和探索阶段(1995-2003年)随着IT技术革命和信息全球化,2000 年和2002 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两个有关软件行业文件(国务院,2000 ;2002) ,对我国软件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不过就参与全球服务业分工角度来看,当时政策仍具有某些局限性。

第一,发展软件行业并不意味等同于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更不等同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

随着国家十五规划的发展,软件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这为我国承接国家软件外包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入国际外包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2.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变迁研究3.××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4.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5.中国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与培育6.论培育某省(某市、地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7.从路径依赖理论看中国贸易方式转变8.中国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9.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及政策调整10.论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策略11.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12.中国××行业出口产业集群效应研究13.现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14.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15.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重构16.中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7.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18.中美钢铁贸易研究19.中国钢铁贸易的发展策略研究20.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21.中国与××国对外贸易结构比较研究22.黑龙江(或××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23.××省(市)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障碍与对策24.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5.××省××产品出口发展策略研究26.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27.中俄(中日。

中美等)××产品(如木材)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8.××省××产品走出国门的对策研究29.规范××行业出口竞争秩序的对策研究30.行业协会在防范出口竞争秩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产品(如机电产品)出口结构研究32.××省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实证研究33.××省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4.优化××省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措施35.我国玩具制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36.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策略37.转基因××产品进口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及对策38.标准化与中国农产品出口39.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40.黑龙江农产品出口俄罗斯的结构与比较优势分析41.黑龙江农业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42.××(省或地区)农业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43.××产品(如五金制品)出口竞争优势研究44.××对××行业(或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45.××行业出口经济效益研究46.提高××省××产品出口经济效益的研究47.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研究48.我国技术出口的机遇及发展策略49.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50.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与对策51.××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研究52.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53.××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4.促进××省(市)××产品出口的对策55.促进中国对××国××产品出口的对策研究56.××产品出口××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7.××省民营企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8.我国××行业(或地区)民营出口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59.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问题研究60.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研究61.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62.中国汽车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3.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与启示64.我国技术出口的机遇及发展策略65.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研究66.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产品出口贸易政策调整67.××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68.我国先进技术及设备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69.我国技术引进中的问题及对策70.进口大豆冲击下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71.××省承接国际××产业外包的策略72.中国承接IT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73.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74.加快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战略规划75.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策略研究76.离岸外包与中国贸易增长的关系研究77.中国(或××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78.中国(或××省)发展服务外包的产业选择研究79.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机遇与挑战80.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和战略取向81.中国承接跨国制药公司的制造外包的策略研究82.黑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83.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84.印度和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比较研究85.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比较研究86.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研究87.××省(或市)劳务输出策略研究88.××省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9.开放经济下中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研究90.××行业应对服务市场开放的对策研究91.不同国家服务贸易开放模式比较及中国政策选择92.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93.服务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94.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瓶颈与对策研究95.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96.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研究97.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问题研究98.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99.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研究100.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101.中国金融服务业应对市场开放的对策研究102.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战略选择分析10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04.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105.中俄边境旅游产品开发研究106.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107.金融业市场准入的路径选择及风险分析108.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109.中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10.中国国际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国际知识产权交易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112.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113.中韩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成因与对策114.美、日、韩三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115.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策略研究116.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117.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壁垒研究118.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研究119.提高中国影视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策略研究120.对外工程承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1.××产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122.产业内分工与中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关系研究123.加工贸易对××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124.加工贸易战略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125.延长中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126.××地区(或省)加工贸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27.××省(市)加工贸易发展的策略研究128.××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129.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与对策130.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策略研究131.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市场研究132.商品包装与销售技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13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34.培育中小企业出口核心竞争力的对策135.内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对比分析及应对对策136.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137.中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138.××省(行业)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及对策选择139.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140.环境成本内在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141.金融危机下各国对华的贸易保护主义比较14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我国应对措施研究143.贸易壁垒调查制度比较研究144.WTO框架下反倾销规则与竞争政策关系研究145.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146.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在国际贸易救济中应用及我国策略147.反倾销法中替代国制度研究148.欧美反倾销中的透明度问题研究149.××行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价格策略研究150.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及对策151.欧美反倾销中的透明度问题研究152.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153.构建××行业反倾销预警机制154.基于反倾销应对的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55.欧盟对华反倾销歧视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56.××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成因与策略157.××行业应对××国反倾销的对策158.反倾销保护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159.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实行双反调查的研究160.国际贸易摩擦中的反补贴应对措施161.出口产品面临的反补贴诉讼问题研究162.出口产品遭遇美国反补贴贸易救济调查的对策研究163.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对策16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及对策165.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研究166.××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67.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府政策选择研究168.国际贸易标准化与中国应对措施169.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标准问题研究170.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研究171.××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172.绿色壁垒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73.绿色壁垒对××产品出口××国(地区)的影响及对策174.绿色包装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75.国际贸易中的动植物卫生检疫对××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176.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问题研究177.低碳经济中的贸易壁垒研究178.发达国家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政策(措施)研究179.欧美国家环境安全立法与环保策略探讨及借鉴180.美国征收“碳关税”对××的影响和对策研究181.欧盟特别保障措施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2.中国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保障措施的对策研究183.出口贸易摩擦的效应分析与我国应对措施研究184.中俄(或中美等)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185.中×(某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及解决机制186.中国与××国××产品(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根源及解决机制187.中美高技术贸易争端的根源及对策188.加强外贸出口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研究189.中国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90.对外贸易中商标权领域平行进口问题研究191.出口贸易中的商标保护问题研究192.建立出口促进体系的对策研究193.××政策对××出口(进口)的利弊分析194.中国与××国对外贸易政策对比分析195.农业补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96.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197.中国粮食进口依赖性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98.中美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对比研究199.中国与欧盟(或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比较200.中国与欧盟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比较研究201.中欧农业补贴政策比较研究202.中×(如中日)农业保护政策的比较研究203.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04.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研究205.对全球贸易保护升温下中国贸易救济政策研究206.高额外汇储备对经济内外平衡的影响及对策207.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策略208.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209.贸易顺差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210.论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211.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212.人民币盯住一揽子货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14.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215.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策略研究216.人民币升值与对外贸易产业政策调整217.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纺织业出口模式选择218.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影响及对策219.中韩贸易形成逆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20.国际结算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运用221.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探讨222.美国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22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企业对策224.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225.金融危机对××产业出口的影响与对策226.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227.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及调整对策228.中国与×国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29.中美贸易顺差的利弊分析及解决策略230.中国对美国贸易长期顺差原因和利弊分析231.××口岸中俄边境贸易发展战略研究232.××市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33.中俄边境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34.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互补性研究235.××省对俄罗斯贸易发展战略研究236.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237.中韩(日)教育服务贸易合作研究238.中韩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239.中韩(或中日、中俄)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240.中日(或韩、俄)经贸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及对策241.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分析242.原产地原则对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研究243.××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模式研究244.××省与××国经贸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245.中×(如中俄等)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246.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7.东北亚经济合作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48.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影响研究249.东亚能源战略合作规划可行性研究250.加强中俄石油合作的可行性与策略分析251.中俄能源合作新态势及调整对策研究252.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及解决对策253.上海合作组织的贸易效应分析254.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北老工业振兴255.东盟“10+3”的贸易转移效应研究25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的经济效应分析257.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障碍与对策258.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问题研究25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60.中国××行业在东盟的发展机会261.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对其对外贸易发展的意义研究262.文化差异对中日(或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263.国际货物贸易中风险转移问题研究264.防范提单欺诈的对策研究265.网络平台下的信用证欺诈及防范措施研究266.信用证欺诈与防范措施研究267.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268.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外贸企业出口风险及防范269.出口企业收汇风险及防范措施270.国际保理业务风险防范271.国际保理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研究272.国际贸易融资欺诈风险防范273.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结算方式的应用比较分析274.商业银行防范包买票据业务风险的对策研究275.中小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问题研究276.提高中国企业国际信用水平的对策研究277.借助出口信用保险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发展278.出口信用保险创新研究279.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280.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问题研究281.进出口企业规避外汇风险问题研究282.我国外贸企业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283.构建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研究28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与风险规避285.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探讨286.出口骗税问题剖析及其防范287.退税环节中骗税问题剖析及防范措施288.规范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289.国际货物运输中海运保函问题研究290.规避国际货运代理行业风险对策研究291.进出口货运代理的风险与防范292.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对策293.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环境及经营策略研究294.中小企业利用国际融资的障碍及对策研究295.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296.国际融资性租赁在中国使用效果的实证分析297.跨国并购下我国xxx行业的对策298.××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研究299.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300.××行业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01.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研究302.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行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303.中资银行(或××银行)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策略研究304.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305.中外资银行竞争力对比分析306.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或其他行业)如何应对外资挑战307.跨国快递公司对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08.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与中国金融安全309.××省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发展研究310.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防范措施311.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商业风险规避312.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31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结构特点及成因分析314.××行业(或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15.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16.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市场选择研究317.××产业海外投资战略研究318.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障碍及对策探讨319.××行业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研究320.“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国资本管制政策调整321.××省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实证研究322.××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323.××企业对××国投资问题研究324.建立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325.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326.××产业(或产品)进入××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327.体育用品企业的国际营销策略328.出口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研究329.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330.××行业自主品牌创新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331.××行业贴牌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32.贴牌生产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333.中小贴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34.××企业开拓××市场的策略研究335.××产业(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336.××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7.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338.××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SWOT分析与策略339.××公司海外经营策略研究340.商品包装对商品国际营销的影响及意义研究341.全球采购模式对xxx行业发展的启示342.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或其他行业)如何应对外资挑战343.服务业内部并购的影响及意义研究344.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模式研究345.××行业跨国并购的路径选择346.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并购的策略研究347.外资跨国并购××产业的影响及发展策略348.××行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349.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及应对策略350.在××国实施跨国并购程序与对策研究351.××行业跨国并购的时机及路径选择352.××行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353.原产地规则对企业跨国生产决策的影响及对策354.跨国采购对外贸公司的影响和对策355.论××产品向××地区出口中国际营销策略的应用356.××省××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357.××行业低价出口的弊端及对策研究358.企业海外并购中文化冲突问题及对策359.出口企业实施跨文化营销的策略研究360.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问题研究361.合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研究362.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战略定位研究363.中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研究364.中国外贸代理制模式研究365.外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策略366.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研究367.跨国公司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368.生产要素空间流动性与跨国公司区位选择369.跨国公司对中国××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70.跨国公司对中国零售业的垄断效应分析37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形成原因与运作模式372.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现象研究。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1. 前言服务外包是指企业或组织将某些非核心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个人或组织进行管理与运营的一种商业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了国际商务合作的重要形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之一,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业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提升中国服务外包的对策。

2. 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从国际角度来看,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并形成了以印度、菲律宾、中国等国为代表的领先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中国服务外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108亿元,同比增长了13.2%。

从国内角度来看,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白皮书统计,201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108亿元,形成了新媒体服务、软件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医疗与健康服务等一系列多元化服务类别。

其中,新媒体服务增长最快,达到了24.1%。

3. 服务外包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目前一些成本因素的变化,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等因素的爆发,服务外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3.1 机遇首先,服务外包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降低,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其次,服务外包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形式多元化,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和竞争力。

再次,服务外包还能够提高国际业务水平,推动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旋涡。

3.2 挑战不过,服务外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影响人力服务的发展,进而影响服务外包的形式和规模,从而对服务外包业务带来巨大影响。

其次,海外客户对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和追求高附加值服务的趋势,将要求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员工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和适应。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21 天津 上海 重庆、 大连 、 现状, 分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的优势和 分析业务外 包到班 加罗尔 ;在 印度 的呼叫 中 基地 ” 00年北京 、 、 、 可 广州、 武汉、 哈尔滨 、 都、 京、 、 成 南 西安 济 需要面对的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承接力的对策 心 , 以看到一个大房 间里很多大型跨 国公 司 深圳、
如今 , 中国、 俄罗斯 、 、 巴西 菲律宾等新 兴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 以鼓励服务外 中国被称为“ 界工厂 ”“ 世 ,中国制造 ” 使全 市场国家也正成为 日益重要的外包承接 国。 包的发展。 世界的人们 享受 到物美价廉 的产 品, 也带动 了 二、 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现状 我 三、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研究 我国经济 的发展 。然而 , 各种成本 的上升 随着 我国的服 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晚, 在承接 国 ( ) 一 承接之优势 和人 民币升值 的压力 , 加上“ 中国制造 ” 对环境 际服务外包中所占的份额较小。 l劳动力成本低廉。在服务外包行业中, 、 加拿大研究和 和资源的耗费、污染严重等弊端,中国制造” 咨询公司 X G调查数据 显示 , “ M 中国 21 00年外 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投入,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之路 并 非长 久 之 计 ,我们 需 要探 求 新 的 出 包业务预计将占全球外包业务的2. 外包 推动了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 8 %, 7 吸引跨国公司将
我 国承接 国际服务外 包 问题研 究
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 /刘 茜
他 4个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 提要 近几年来,国际 服务外包 产业发 中 ,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 了印度 的服务外 其他部委认定了 l “
印度人承接了美国各州和联邦政府的很多 市”3 大庆、 , 个( 无锡、 南昌)中国服务外包示 “ 展迅速, 正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包: 很多投资公司将最基本的投资 范区 ”认定苏州工业 园为“ ,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 的主旋律。 本文介绍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 财务外包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一)
摘要: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并出现离岸趋势,这是中国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转变的历史机遇。

分析全球离岸服务外
包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及中国承接离岸
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Abstract:
In rece ntyears,i ntern ati on alserviceoutsourc in ghasmadeagreatprogressa nds
howa no ffshoretre nd,whichisChi na'shistoricalopport un itytorealizethecha ng
efrom “ madeinChina ” to “ China ' sservice ” .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ingtr en doftheserviceoffshoreoutsourci ngi ntheworld,describesthe necessitya nd
adva ntagesforChi nato un dertakeit.Thedevelopme ntstrategyisproposedfrom threedime nsio ns,thatis,governme nts,i ndustryassociatio nsanden terprises.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非核心服务活动离岸外包。

作为服务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将承接国际服
务外包提升到战略高度。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中国不能错失的
历史机遇,既有助于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扩大知识型服务产品
出口,又有利于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
国服务”的飞跃。

一、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信息技术、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发
包给专业服务提供者,以优化产业链、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
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

目前,服务外包已从IT服务扩展到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

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附加值明显增大,承接服务
外包的国家呈现全球化态势。

(一)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离岸外包在服务外包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值2004年、2005年分别为
3000亿、5850亿美元,2007年将达到12000亿美元,相当于1998年的5.1倍。

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以30%-45%勺速度递增,IT服务外包市场1990年为90亿美元,2002年为1200亿美元,是1990年的13 倍。

1]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全球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将从2004年的19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0亿美元,2010年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到2008年,离岸服务人员将从目前的150万跃升至410万°Gartner 公司研究报告表明,美国企业愿意接受业务流程离岸外包的比例,由
2002年的1%提高到2003年的19%和2004年的50%。

(二)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出
现了从ITO-BPO-KPO的价
值链升级趋势
随着外包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链不断延
伸。

一是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正逐渐由ITO(信
息技术外包)转向高层次的BPO(业务流程外包)及更高附加值的KPO
(知识流程外包)。

IDC公司预测,ITO与BPO市场都将呈现较迅速的增长,但BPO市场增速更快,2004-2009年全球ITO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9%,而同期BPO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

二是业务领域不断扩展,跨国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呼叫服务等低端业务外包,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软件研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

三是跨国公司不仅将单个环节和项目外包,还将整个业务流程外包。

(三)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出现转移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LOCOmonitor对25个公司的调查,服务外包离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低成本优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

随着印度、爱尔兰等承接外包服务较早的国家区域业务量的饱和、人才供给能力的减弱、招募成本的上升,跨国公司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对中国等第二供应地的开发。

随着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国家已将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服务外包市场全球竞争日趋激烈。

比如,印度将IT离岸外包
服务和BPO行业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之一,力争到2010年将IT服务行业的规模发展到600亿美元;爱尔兰在发展IT应用服务、BPO 的基础上,着重发展高端设计研发服务。

二、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一)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且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平均超过60%,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十五”期间中
国服务业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大多数年份增速不及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41.7%降到了2005年的40.2%。

从服务业部门结构看,以传统服务业为主要,规模
较小,知识型服务产业如技术性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而且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由传统走向现代。

(二)中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需要
中国目前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70%以上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吸纳外资不足30%,而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2/3以上。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跨国公司从中国撤资的现象,为生产提供
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承接服务外包,向制造业跨国公司提供相关的商务服务,既可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归核
化”战略中获得商机,又可以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让现有的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在提高制造业利
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扩大服务业利
用外资的规模。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