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
摘要: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暗示作用。对于大学校园这类特殊的空间,尤其要考虑空间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广工)为实例,阐述了空间、环境、文化之间互生互存的联系。
关键词: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文化传承
0.导言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大学校园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它的户外空间的设计,要求具备更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有特色的建筑、环境小品等。接下来本文对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进行展开,谈谈看法。
1.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文化属性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具备文化空间的特点,它应该是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包括新文化的创作和原生地域文化的包容延伸两个方面。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对户外空间进行设计,在此以广工为例。山顶公园作为广工校园景观的一个构成元素,是值得肯定、推崇的。依龙洞校区的地势,因地制宜建了一个山顶公园。但来到大学城,又生搬硬套了建了一个就成了败笔。王立山老师就说过:“广工原来小山上的一些原生态植物被铲掉了,取而代之的植被和植物使广工(大学城校区)显得更嫩了。一些有意义的片断完全可以保留下来,作为新校区景观和文化组件,它们可以是几株古树,一口枯井,应该把它们好好保护利用起来,作为历史的延续,新校区也因其而精彩。”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在原来的植物基础上进行设计,比专门买来的植物生硬的占有这里的空间要好得多。树木长起来需要十年八载,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成长同样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所以,大学校园规划前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场地要素,如山体、坡向、土壤、水系等进行慎密分析,哪些要保留,哪些可以摒弃,确要三思而后行。
图1 广工大学城正门
如果在大学城校区问同学们: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大多数是说不准或者说不全的。但是问龙洞校区的同学时,他们就能很快的说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龙洞校区的山顶公园朝运动场方向的斜坡,用植被形成了醒目的校训“团结勤奋求是创新”。在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环境小品的设计。建筑和环境小品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体现出文化特色就要从它们入手。举个例子,美国哈佛大学最早的校园建筑采用了红砖白沿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以后得到了很好的沿用,以致成为了哈佛风格,1910年这种建筑采用的深红色被确认为校色。这种建筑色彩符号逐渐孕育成校园文化传统的重要元素。
2.人性化的设计
(1)可达性
空间的可达性是影响空间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广工大学城正门正是因为远离了学生生活区,而门可罗
雀,而且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记得刚来大学城的时候,班上一个女生在广工正门站下车,她看到的是一片没有人气的景象,虽然是白天,却像进了“异度空间”似的。班长接到她来电的时候,她已经害怕得哭了,几个同学骑了几分钟自行车到那边,看到的画面是一个女孩子孤零零的身影、偶尔经过的一辆公车……
广工正门每年只有毕业典礼时才会热闹起来,平时很少人愿意“长途跋涉”走到那里,没什么人气,自然而然建筑就缺乏“灵性”了。这就是时下的一些人对校园空间的性质认识不足,漠视校园空间的主旨――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的适宜场所,而片面追求校区规模的庞大,校区广场的气派,而造成了尺度迷失、使用不便和氛围的欠缺。
华南理工大学城校区的宿舍楼之间设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这样大大的增加了同学们运动的可能性,就算是在宿舍,也可以通过视线参与其中的活动。至于带来的噪音,多数人觉得不是问题。
(2)校园道路
说到可达性,自然要有可达的中介,那就是校园道路。
Kevin.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道出了人们心目中构成城市印象的五个因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当然,一个大学校园空间也是由这五个因素组成,其中道路是我们想说的方面。
校园中的道路,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学习、休闲的场所。对一些路,我们要求便捷,以求最快的到达目的地;一些路,要求曲径通幽,能增加师生的停留时间,以便更多的交流。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就有这么一条弯曲小路(图2),一下子看不到尽头,与笔直的校道形成戏剧性的对比,让人有新鲜感。
图2 中山大学一曲径
目前很多校园道路的设计往往只从交通的角度尤其是从汽车交通角度来考虑。如果校园按照城市道路那样来划分快慢车道和斑马线,那会使整个氛围紧张起来。广工东九宿舍前的校道斑马线(图3),就让同学们的神经绷紧。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此路段曾经发生了多起自行车碰撞的事件,因此才新增加了这几道斑马线。但如果在一般的校道这样搞上几道东西,就画蛇添足了。
图3 广工东九宿舍前的校道
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应妥善处理好车行和人行的关系,做到交通便捷,步行优先,人车分流。道路网规划也应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心理需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路径。
(3)户外活动行为
师生户外动作行为,大致分为行走、驻足、小坐三类,我们可以针对这三种行为进行空间设计:设计高差变化不过大的台阶,华南理工大学的百步梯就不是很好的交流空间;在散步路线上设置小憩设施,会
让行走变得有趣。根据环境心理学总结出来的理论,人们会选择在凹处、转角或靠近柱子的地方停留,所以设计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来说,70~100m的视距称为“社会性视域”,在此距离,刚好可辨清人的身体状态。校园外部空间开阔地区宜以此分隔来组织师生的活动。Kevin lynch认为25m左右的空间尺度是社会环境中最舒适的尺度,所以在校园外部空间中,设计25m左右的多样分隔或围合空间,有利于师生交流活动。
说到交流场所,东区二号饭堂旁的小山丘(图4)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它披着一个养眼的绿色人工植被,按道理会吸引不少人亲近,但是它处于二号饭堂和东九宿舍旁边,其南边就是中环路,人来人往,虽有植物加钢线把中环路与其分隔开,但人都是有走捷径心理的。结果就硬生生的被走出了一条小路贯穿中环人行路和饭堂前校道。由于其缺乏私密性和安全感,相对东西面山坡的热闹非凡,这里就太冷清了。其实可以在这个山体做一个例如龙洞校区山顶公园那个植被形成的校训。因为一般的植被,还是会有人去践踏开路,但赋予了意义的植被,相信那些人也会望而止步的;其二,这样会使其功能变成单纯的观赏性山坡。
图4 广工东区二号饭堂旁边的小山丘
最后要提一下灰空间的创造。灰空间也称模糊空间,是室内外连接过渡区域。灰空间的存在丰富了校园形态的层次,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氛围。灰空间使人们的交流免受日晒雨淋之苦,使人们相遇的机会增大,其优势日益得到肯定。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回廊,连廊等灰空间设计手法。例如广工的宿舍楼之间的连廊就是很好的灰空间设计,它可以遮风挡雨,国防生特殊情况还可以在那里进行训练。
3.结语
“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塑造了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建筑从业者,凭着对设计的热情,对社会的负责,为我们的教育创造出更优美的环境、更浓厚的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 林玉连,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0
[2] 朱国宏. 哈佛帝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 姜辉,孙磊磊,万正玚,孙曦. 大学校园群体[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 建筑师,2004(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