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优秀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优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共计1200字以上。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1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当前的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比较普遍。
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膨胀速度明显快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就业市场容纳能力不足。
大学毕业生数量与职位空缺数量的差距较大,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1.2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过于偏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
这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1.3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信息和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普遍。
就业市场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中介机构,而这些机构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行情的了解相对有限。
大学生则往往通过一些不够准确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三种优秀的对策:2.1教育评价体系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在教育评价体系上进行。
除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外,还应该加入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2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缺乏经验、不了解市场需求等问题。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应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
同时,中介机构也可以开展一些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环境和就业机会。
2.3鼓励创业和就业创新除了依赖就业市场外,大学生还可以考虑自主创业和就业创新。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优秀3篇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优秀3篇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
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
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
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
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探讨(含5篇)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探讨(含5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探讨题目: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浅析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宏观方面就业环境的影响,也有高等教育结构以及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由毕业生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产业升级的速度紧密相关。
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尽管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所宣扬的多为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动作用,诸如扩大内需、缓解社会就业矛盾,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等等,很少触及到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致社会、学校和个体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准备不足。
2.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与社会劳动力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作为就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市场,无疑受到所处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采取一种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致使新增的众多企业和经济项目对劳动力的吸纳需求相对下降,造成了“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现象。
1980~1989年,1991~1995年和1996~2000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3 %、12 %和 8.3 % ,就业增长率分别为 310 %、1.2 %和 0.9 % ,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为0.332、0.1和0.1,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所需就业的劳动力却迅速增加。
“十五” 期间,每年城镇平均新增劳动力 290 万人,加上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 2 200 多万,按GDP 每年增长 7%~8%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700万到 800 万,年度就业岗位缺口为1400-1500万人,再加上农村还有1.5亿的富余劳动力,整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导致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
这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过多的毕业生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必然导致一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和预测,导致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过剩,而另一些新兴产业和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却供应不足。
此外,部分专业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3、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
同时,一些大学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过于追求高薪、舒适、稳定的工作,对基层和中小企业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
这种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导致他们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勇气,过于依赖传统的就业渠道。
5、经济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影响。
在经济下行期间,企业招聘需求减少,就业岗位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同时,就业政策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例如,一些地区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1、优化高校教育教学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和进入大学的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剧。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广大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一、就业压力的原因1.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现象愈发明显。
某些行业和岗位需求不足,而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导致竞争激烈,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1.2 教育与就业不匹配一方面,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困难。
1.3 求职能力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养。
他们对求职市场的了解不足,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较差,导致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4 就业观念偏差一些大学生追求高薪和社会地位,对工作环境和个人成长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他们对工作内容和行业前景了解有限,容易选择与个人发展不相符合的职位。
二、解决方案2.1 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优化就业市场结构,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增加就业岗位。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出激励计划,鼓励企业招募并培养更多大学生。
同时,政府可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现实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2.2 高校角色发挥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在校内建立实习实验基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和职场技能培养,在课程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
2.3 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建设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等,在校期间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提前了解求职市场的信息。
此外,他们也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良好的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技能,并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课程。
2.4 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理性看待就业问题。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专业和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又应该如何采取改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 教育体制不匹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
这导致了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面对着激烈的竞争。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较大的脱节,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2. 就业观念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存在较大的误区,他们往往抱着“只做高薪工作”的想法,对于一些基础的工作不屑一顾。
这导致了一些行业的用工短缺、大学生求职艰难的问题。
3. 专业技能不足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这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现实工作中的需求。
4. 局部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产业。
这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的余地较小,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5. 就业市场需求不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某些行业的热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再是就业市场需要的,这使得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非常沮丧。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就业和实际生产力的脱节现象,因此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改善教育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白就业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更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解决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愈发突显。
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就业瓶颈,大部分毕业生发现自己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就业困境的原因1.1 就业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就业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需求减少,而新兴行业和服务业则对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
这导致了一些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难度增加。
1.2 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同时,人们普遍认为高学历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使得更多本科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1.3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不足。
很多企业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缺少相关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往往难以胜任工作。
二、解决方案2.1 教育改革与课程调整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更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实践课程,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此外,学校应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着眼于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2.2 实习与就业指导学校应该积极促进学生积累实习经验,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技巧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
2.3 多元化就业渠道就业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招聘会和网上求职平台,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提供更多就业渠道。
此外,政府也应该鼓励发展创业环境,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4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这些综合素质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高校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教育改革、实习与就业指导、多元化就业渠道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困境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1. 教育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当前,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这导致了就业效果不佳。
2.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心态不合理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观念过高、眼光狭隘以及心态不稳定等问题。
部分大学生对自身条件过于自信,对就业的要求过高,只愿意从事高薪、高地位的工作,对于基层岗位或者创业等选择持有排斥态度。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就业环境不利随着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大学生们面临就业空间的进一步压缩。
许多行业已经饱和,就业岗位有限,而大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使得供给远远超过需求。
加之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就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方案1. 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接轨针对大学生教育与就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需求动态。
大学专业设置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及时调整并增加新兴专业。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2. 培养合理的就业观念与心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
教育部门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醒他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加对基层岗位和创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同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处理就业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对就业环境的压力,大学生应该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孵化平台,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资金和税收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作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作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毕业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 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创历史新高。
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虽然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一方面,一些行业和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难以满足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过高,不愿意从事基层或低收入的工作,导致就业难。
3.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4. 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准备不足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对就业市场的现实情况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缺乏了解。
此外,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准备方面也存在不足,如缺乏实践经验、求职技巧不足等。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1. 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2. 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准备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观念,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积极参加实习、社会实践等,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共同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帮助。
同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和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
4.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每年毕业季,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他们面临的却是竞争激烈、岗位稀缺的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呢?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另一些新兴行业和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
比如,一些传统的文科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但就业岗位相对有限;而在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却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
其次,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过于追求稳定、高薪、舒适的工作,不愿意去基层、偏远地区或者一些中小企业就业。
他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大城市、大企业和热门行业,导致就业选择范围狭窄。
同时,一些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和实践能力,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也没有积极参加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导致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
再者,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企业的招聘需求相对减少,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特别是一些受到经济冲击较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外贸行业等,招聘规模有所收缩,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此外,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等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那么,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高校应加强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性。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话题。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却并未同步增长。
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本文将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1.1 供需矛盾加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然而,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人才供应,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却相对滞后。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在百万以上,而每年的企业招聘计划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导致了供需关系失衡。
这种矛盾使得许多毕业生面临激烈的竞争,进而加重了就业压力。
1.2 职业发展预期过高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抱有美好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获得高薪待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入职后往往需要从基层做起,与自己的预期形成强烈 contrast。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不少毕业生感到挫败与焦虑,加重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1.3 学历和专业选择的不合理在升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而是追逐热度,选择那些“热门”专业。
这样的选择很容易导致专业不对口,当这些学生进入职场时,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从而感到无所适从。
此外,高学历并不一定代表高就业率,高学历人才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这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压力。
1.4 社会经济形势波动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就业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公司削减招聘人数、减少员工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使得许多原本有希望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而疫情等突发事件更是让不少招聘计划暂缓或取消,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压倒性的就业压力。
1.5 社会对毕业生心理健康关注不足如今,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业和各种实践活动,而忽视了自身心理健康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产业结构转型不匹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逐渐衰退,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学习传统专业,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对策: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提供更多与时俱进的专业培训,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
2.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追求高薪、高职位,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
然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初入职场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薪高职位的机会有限。
对策: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就业,培养适应基层的意识和能力。
3. 缺乏实践经验当前大学生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但缺乏实践经验。
毕业后,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无法提供实践能力的证明,使得雇主对其能力产生怀疑。
对策:学校应加强实践教育,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提升实践经验。
4. 校企对接不畅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对接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度不高,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无法及时传达给学校,导致毕业生与就业市场存在脱节现象。
对策: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起有效的对接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并调整教育培养计划,增加对实际岗位需求的了解。
二、对策措施1. 优化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训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2. 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招聘渠道外,政府和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发展创业和自主就业。
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减少就业压力。
3. 强化职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引导他们理性选择就业岗位,意识到从基层岗位做起的重要性。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将从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两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
一、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1.经济下行压力大目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大,许多企业面临困难,导致对人才需求减少。
这使得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学校的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技能与实际用工需求不匹配,使得就业难度加大。
3.高校就业指导不足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足,导致毕业生在求职面试等过程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心仪的工作。
4.缺乏实习经验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积极参与实习,导致在毕业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难以获得理想的工作。
5.就业观念不合理部分毕业生拒绝接受普通岗位的工作,觉得自己学历高,岗位应该对口,这导致了就业难的加大。
二、毕业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1.加强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学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加强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2.提升毕业生实习经验学校应积极鼓励毕业生参与实习,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毕业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增加求职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帮助毕业生制定求职计划,提供面试技巧和就业信息,让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4.调整就业观念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调整学生就业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岗位的重要性,不要轻视基层岗位,从而增加求职机会。
5.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工作,如参加招聘会、求职网站、人才中介等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求职机会。
6.灵活就业方式毕业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兼职、网络工作等方式灵活就业,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的全职工作,增加就业的可能性。
7.提升自身能力毕业生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求职成功率。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原因与对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
本文将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就业难题的原因1.市场需求与供应不匹配随着教育水平普及化的进程,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导致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
很多传统行业就业机会有限,而新兴行业就业需求却不足。
2.教育模式与用人需求不符当前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企业对毕业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大学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脱节。
3.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不匹配在就业市场中,许多高薪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
然而,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通常缺乏相关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难以满足职位需求。
4.就业心态与职业规划不足一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过于依赖母校的名气和教育背景,在找工作时更加被动和软弱。
同时,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明确,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二、解决就业难题的对策1.优化职业教育,提升实践能力高校应调整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引入企业实习、项目实训等形式,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2.加强与行业对接,提前规划职业生涯高校应该与行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行业趋势和技能需求,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并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加以应用。
同时,大学生应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提前做好准备。
3.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鼓励创业就业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组织创业讲座、创业实践活动等,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引导他们发掘创新与创业的机会。
4.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丰富就业资源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网络招聘渠道,大学应积极探索其他就业渠道,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开拓更多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身价值。
就业压力原因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当前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导致供大于求局面。
许多行业需求不断变化,与大学生专业背景不符,使得求职变得更加困难。
2. 教育质量不均部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未能有效掌握必要技能和知识,使得毕业后找工作面临困难。
这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3.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不合理的问题,对自身能力和岗位要求存在认知偏差,导致不切实际的求职目标和态度,进而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压力。
4. 缺乏实践经验在校期间,部分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论知识,对实践经验的积累较少,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实际工作时缺乏应变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是造成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方案1. 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更多实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主动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传统岗位,还应拓展到新兴行业和就业形式。
积极参与实习、岗前培训等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就业机会。
3. 调整就业观念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求职目标,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理性看待就业挑战,增强应对能力。
4. 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除了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外,还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提升软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结语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加以解决。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下面职场的我就给大家共享的关于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缘由对策分析,欢迎阅读!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篇一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生就业难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了化解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一是高校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力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应当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对同学综合素养力量的培育;三是政府要加大统筹高校生就业政策宣扬和优待政策落实的力度。
2022年毕业季立刻到来,新一批毕业生即将迈入社会,在他们迈入社会之前,首要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
当前,高校生毕业人数呈不断递增态势,但是,数量浩大的毕业生军却不得不接受一个高毕业率低就业率的事实。
2022年,中国高校生毕业人数为212万人,而2022年则达到了680万人,十年时间,毕业人数猛增。
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而到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却降到了令人咋舌的55.7%,如此巨大的差别让人不禁汗颜。
2022年毕业期将至,即将有699万毕业生走出校内,开头面临就业压力。
伴随着毕业生如潮水般地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呈现一个缓慢增长趋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
一、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缘由:客观方面主要是结构性冲突突出,结构性冲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区域经济进展不平衡与大批毕业生涌入经济发达地区的冲突。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进展快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毕业生首选的抱负就业地。
依据我们的调查,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区人才奇缺,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远未饱和。
地域经济进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才"扎堆'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缘由之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大量工人被裁员或失业。
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限,无法承载大量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2.人才供给过剩大学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市场供给过剩。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3.信息不对称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不清楚企业的需求和招聘信息,因此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够明确,使得大学生难以满足招聘标准。
4.创业压力大学生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压力,许多人选择创业。
然而,创业的风险较大,许多创业者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市场洞察力,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增加。
二、对策建议1.调整教育理念大学需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在毕业前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培训。
大学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动与企业对接,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
3.提高创业支持力度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导师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支持,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加强职业实践大学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社会资源和人脉。
5.加强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激励政策。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过剩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致。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与解决方案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尤其是在一些热门专业和热门城市,竞争更为激烈,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 教育体制问题传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际技能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面试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
3. 求职观念问题部分大学生对于工作有过高期望,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希望得到高薪、高职位的工作机会。
这种求职观念的不合理也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4. 就业歧视现象一些企业存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现象。
他们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工作能力等,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到不公平对待。
解决方案1. 着重培养实践能力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能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工作相关的技能要求。
2.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辅导,提升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加强与企业对接合作学校应积极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行业动态,并根据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同时加强与企业签订双向选择人才培养协议,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4. 打破“择校论”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城市高校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打破“择校论”,减少一些“热门”高校带来的名誉效应。
这样可以缓解部分优质高校供需失衡问题,使更多毕业生有机会进入社会。
5.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学应该积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相关内容,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扩大和提升,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与之相比,适合他们的工作机会却并没有相应增加,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改进这种状况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 就业压力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传统产业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造成了就业压力的增加。
与此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相对来说,工作机会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2. 就业岗位需求不匹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就业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而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专业却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这种需求。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了就业岗位需求与大学生专业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3.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却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很多毕业生在面对真实工作环境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就业难度加大。
4. 就业渠道单一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校园招聘会或者网络招聘平台,而这些渠道通常只是大学生求职的一小部分来源。
许多就业机会其实来自于一些小型企业或者个体户,这些机会往往并不被大学生所关注,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5. 求职心态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对求职条件设定得过高,对工作要求苛刻,这种求职心态也会增加他们的就业难度。
一些毕业生对于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机会。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这种状况。
二、改进措施1. 加强专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大学求学之路。
然而,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许多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下面我们将探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1.就业市场需求不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供应量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量。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发展较慢的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加不足。
这就使得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1.2.就业门槛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公司在招聘时往往需要应聘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技能。
许多毕业生虽然学历不错,但是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往往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1.3.教育与就业脱节目前大学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的应用与实践。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面对工作的时候,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实际技能。
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1.4.缺乏职业规划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投递简历,导致找工作的效率低下。
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许多毕业生也难以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
1.5.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在中国,虽然民营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其资金和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就业机会也有所下降。
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都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下面我们将结合这些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二、毕业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2.1.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协助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一些补贴政策,减少企业招聘成本,鼓励企业多招收一些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
2.2.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高校应该与企业进行更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加实践经验。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合作企业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就业市场,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严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以事实说话,从原因入手,找寻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仅从这俩年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来看:2019年,高校毕业人数约590万,其中约560万就业;2019年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预计今后三年该人数还会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供给量却呈现平缓趋势,供求的不平衡日益明显。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急需也是必需。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便从问题的根源入手,解决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总体可以客观和主观俩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高校大学生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直观地可以从上面的数据看出,自从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呈高速上涨。
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地区经济衰退,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数目减少,甚至有些企业开始裁员。
由此造成供求数目上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2)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虽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制度等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重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全面素质不足,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造成了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
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
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峻。
二.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许多大学生不仅能力经验欠缺,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不完善,无法达到招聘单位的要求,即使从事工作,也不能很快进入状态,适应工作。
甚至,有些大学生存在基本的诚信问题,制造假文凭、假简历等,都使得大学生的形象受到损害,导致有些用人单位宁愿选用没有大学文凭但诚实有经验的人而不采用大学生。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
许多大学生期望值过高,希望找到工资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岗位竞争何等激烈,而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
例如每年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和招聘人数比例之大,足见这点。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
“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造成我国某些地方就业紧张,某些地方却求贤若渴的“奇怪”景象。
针对上诉主客观原因,浅谈下解决对策。
一.政府方面。
1)首先,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因为据统计,大体上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在100万人左右。
同时,调整高校扩招的幅度。
我们不能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而一味地否认扩招。
高校的扩招,是全世界的一种共同趋势,而非仅仅中国所有,其目的是给予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
但考虑到中
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我们应该权衡地将大学扩招适当化,使之宏观上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微观上也有足够的教育实力来支撑它的实现。
2)其次,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给予高校用以改革的经费支持。
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
3)再者,政府要着力于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畅通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
二.高校方面
1)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应时之需。
2)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 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综合能力。
大学生在努力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的同时,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
2) 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去那些不发达地区就业作为就业的选择之一。
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就业中的种种挑战。
不可为达到就业的目的,而做违背做人基本原则的事。
如果全社会都从原因出发,认真实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高校大学生将逐步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将作为一支庞大而有实力的队伍,为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管理观察》2019年第10期周喜林刘衡
2】百度文库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