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唐代女子服饰的审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唐代女子服饰的审美特征
【摘要】唐代女性服饰充分呈现了唐代妇女的大胆开放、奢华、追求自身美感,摈弃了之前封建社会前期女性期揉造作扭捏矜持之姿态,取尔代之的是流动、欢腾、开放、大度的服饰。
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含蓄美,无论是含蓄优雅的襦裙服,还是“着男装、胡服”的具有阳刚之气的服饰,无不折射出在这一宽松开放的国度里服饰的丰硕成长,以及所形成的独有的审美风尚。
【关键词】唐代女子服饰审美特征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服饰空前繁荣,成为中国服装史上最精彩的篇章,其服饰色彩之华丽,装饰之纷呈,款式造型之开放,做工之考究,服饰图案之精美是现代人所为之感叹的,服饰史专家认为:“唐代是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候,制度具备,文化璨然。
”三百年的唐代女装服饰形象起着上起历史源头,下启后世之经道,在服装史上让人们惊叹不已。
其服饰主要有襦裙服、着男装、胡服三种配套形式。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到,唐代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仪、服装、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宗教.又如杜甫在《丽人行》中描绘的“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方干《赠美人》中的“粉胸半掩疑暗雪”、李群玉《赠歌姬》中的“胸前瑞雪灯斜照”等诗句。
无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在包容性
和开放性如此强大的唐朝,女性审美风尚既保留了受儒家教义和封建礼制影响下的含蓄美,又不乏唐代女子对新奇事物的极大热情,对美的大胆追求与创新,对人体自身曲线美的展示,开始着男装、胡服。
表现出前所未有开放大度。
一、体现盛唐女性服饰开放大度、包容性的服装形式
一)、体现男女平等思想的“女着男装”
《礼记﹒内侧》中曾规定“男女不通衣裳”。
在当时这一观念被彻底打破,“女扮男装”的装扮形式成为一种时尚装扮。
着男装成为公开化、生活化和普通化的生活着装方式。
先是由贵族和宫女们所穿着,后渐渐传入民间,为大多数女性所喜爱,体现了唐代独有的服饰审美心态—平等、宽容与开放。
这是对封建服饰礼制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吸收外来文化的“着胡服”
隋末唐初至盛唐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服饰的一大特点,女着男装和穿胡服是同时流行的,有时互相影响,或者交杂著于一身。
胡服中最为妇女喜好的是羃篱、帏帽、胡帽和靴。
这一点无论是唐代仕女图还是文物考古所出土的穿着胡服的唐人
俑与胡人佣,就连唐代一些古诗句,如元稹诗曰:“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服饰习俗。
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民间妇女无所不好,形成了新的服饰审美心态。
这一现象除了和当时唐代开明的政策,繁荣的经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友好往来和渗透有关之外,还和胡服本身穿着舒适便利,特别是服装
本身无等级身份之分也有着很大关系。
三)、以露为美的“袒胸装”
坦露胸部的女子服饰在唐代之前的封建社会是从来没有过的,是唐代社会思想开放的直接体现,也是一种健康的“露”,传统的封建思想礼教对女性的束缚非常之大,而盛唐的女装却显得异常的大气,敢于大胆地将胸部坦露出来,充分的展示了女性的人体曲线美。
出土的唐代女俑像和壁画就是这方面的铁石证据,方干的《赠美人》里曰:“粉胸半掩疑暗雪”,以及“胸前如雪脸如云”等诗句就是对这种服饰最佳表述。
袒胸的短襦,半臂的飘幔,在轻纱质地下隐约透出女性白皙娇嫩的皮肤和丰满的身体形,神秘、性感,也比较符合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心理。
唐代的“袒胸装”主要由之前的传统襦裙演变而来,最突出的特点是袒领的出现。
领口开的非常低且大,可以看到女性的乳沟,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的便是袒领的服饰形象,图上一位女性上身的薄纱下透出的丰满的前胸。
充分表现了唐人对人体美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自由解放的渴求,这种服饰形态通常不着内衣,将胸部坦露以此展示女性丰满的胸部,据考证在盛唐时期只有贵族女性才能穿开胸衫,嫔妃公主允许袒露胸部,歌舞妓女也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人,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
是唐代开放的国风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尊重,也是盛唐时期对妇女精神的思想解放,以更大胆的方式展示着女性身体优美的曲线和自信。
是女权精神的一种体现,尽管这一着装形式在封建社会没有得以延续,却在一定意义上
成为封建社会服饰史上的华丽篇章。
二、体现含蓄美的优雅“襦裙服”
襦裙服指的是唐代女子上身穿着短儒或衫,下身着长裙,加半臂,以披帛与肩上做装饰的封建社会女子传统装束。
襦裙装在保留了襦裙自我神韵的形式下,不断吸取外来服饰的精华,形成了服装史诗上最经典而又动人的装束,其穿着形式是上身着襦下身着裙。
襦要短且小,裙要肥且长。
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丝带,颈部与胸部的肌肤露在外,给人以优雅、修长、飘逸之感。
襦裙在唐代的发展达到顶峰,其款式之多之新颖、颜色之多、质地之精美、图案之华丽、技艺之高超,前所未有。
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魏晋以来由上襦变化而出的一种无领式对襟短款小外衣,门襟有时装饰小带子,可以系扎在一起,袖长至肘部,身长至腰处。
领口较大,多穿与衫襦之外。
类似于今天的流行的日韩风格的短外套小外搭,上至宫中女史下至民间,流行广泛。
属于唐时常见的新式上衣服装款式。
男、女均可以穿着,例属于宫廷常服。
披帛又可称作“画帛”。
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服饰,在唐代得以盛行。
形状为一条长条形状的巾子,披与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将其缠绕在手背间,材料多是纱罗制成,上面印有花纹,或是金银线织成的图案,已婚未婚女子所用披帛形状不一。
未婚女子披帛较细长,走起路时,随风起舞,妩媚美观。
披帛对当今女子装扮影响也较大,像平时女性有时会在颈部装饰丝巾及披肩作为装饰,就是受其影
响。
综上,盛唐时期女性服饰是多样性的,既有开放大度,也有委婉娇柔的含蓄的审美风尚,开放中留有些许含蓄,含蓄中又不乏适度的开放创新。
唐服饰文化的荣昌,扎跟于强盛的国力,生存于开放的政策,更离不开唐人兼收并蓄的气魄,对自身美的的追求。
其服饰的魅力至今留存人们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2]杨道圣.《服装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叶立诚.《服饰美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