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册物理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ad26dda45177232e60a23f.png)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2.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 .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C .0~t 时间内A 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 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 的位移较小,故C 错误,B 正确;D .b 图线的斜率大于a 图线的斜率,则B 的速度一直大于A 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B 。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1s 末运动方向改变B .物体做匀速运动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D .2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答案】BC【解析】【分析】 【详解】A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故C 正确;D .物体的出发点在5m x =的位置,2s 末在5m x =-的位置,故2s 末物体未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故选BC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运动的描述》含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运动的描述》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81eba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35.png)
.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R点和运动到E点位移相同点时,位移大小是10R,路程是2.5R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4R.在一次滑冰中,某人以大小为v的速度冲上一斜坡,经过时间t后返回原处,返回原处时的速度.烟花弹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烟花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一定为0.烟花弹的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烟花弹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K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超声波的速度大小为2x t ' '')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的高铁列车,以v0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平直的轨道要前方有一隧道(隧道背景为比较陡峭的高山)保持车速不变并第一次鸣笛示意,经过t1=6s后听到回声,经过后听到了第二次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求:)列车第一、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及列车的速度?.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研究龙舟冲过终点线时,可将龙舟看成质点指的是龙舟走过500m所用的时间,是一段时间间隔,故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与龙舟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观众是运动的,故C 正确;D.在龙舟冲过终点线时,需要观察是龙舟的哪个部位先越过终点,不能忽略龙舟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龙舟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4.在某次比赛中,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在关键时刻拉了一个侧旋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侧旋时,可以把乒乓球看做质点B.在研究乒乓球击出点到落地点之间距离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C.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D.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答案】B【详解】A.为了打出侧旋球,需要考虑到乒乓球形状和大小,则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故A错误;B.研究乒乓球击出点到落地点之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乒乓球形状和大小,则可以球看做质点,故B 正确;CD.乒乓球在空中是做曲线运动,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的过程中,路程是大于位移的,故CD错误。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de92914b35eefdc8d333c6.png)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 .物体在ABC 5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x v t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答案】AD【解析】【详解】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故选AD。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bde251fa5e9856a5712601c.png)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2.(广东惠阳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20XX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福建厦门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A.速度B.位移C .路程D .速率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B .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C .第2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D .第2s 末质点甲、乙相遇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 1+v 22,v 1+v 22B.v 1-v 22,v 1-v 22C .0,v 1-v 2v 1+v 2D .0,2v 1v 2v 1+v 27.(银川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10020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0.3s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0.3s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7.2km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A.7.2km/hB.3.6km/hC.1m/s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12.“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则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是________m.1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由A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14.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2)若L=5m,Δt=0.3s,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填“会”或“不会”)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s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16.(8分)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作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你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x m到达终点?17.(10分)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的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时刻t/s0*******位置坐标x/m00.52 4.58121620 瞬时速度v/(m·s-1)1234444 4(1)汽车在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多大?(3)汽车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18.(10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C3、C 解析:甲以乙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乙的运动情况是完全相同的,要以乙为参考系判断丙的运动情况,则与以甲为参考系判断丙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故C 选项正确4、A5、BC 解析:质点乙做匀速运动,甲做初速为零的加速运动,所以A 错B 对;第2s 末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但乙在甲的前方,所以C 对D 错.6、D 解析: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设路程为2s ,有平均速率为:v =2s s v 1+s v 2=2v 1v 2v 1+v 2.7、D8、D 解析:速度变化最快即加速度最大的是①,加速度最小的是④.9、C 解析:当声音传到计时员处所用时间为:Δt =x v =100340s ≈0.3s.由于光速很大,因此光在这段位移上的时间可忽略不计.10、B 解析:若以流动的水为参考系可知,箱子从落水到被船追上共用时间2h ,∴v 水=x t =7.22km/h =3.6km/h.二、填空题:11、答案:电磁打点;电火花;0.02;4~6;220 12、答案:600013、答案:先增大后减小 0.18m/s 0.39m/s(0.40m/s 亦正确) 14、答案:(1)LΔt (2)不会三、计算题 15 、答案:-5m/s 2解析: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初速度v 0=72km/h =20m/s ,末速度v =0运动时间t =4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 =v -v 0t =0-204m/s 2=-5m/s 2.式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即刹车后汽车的速度平均每秒减小5m/s. 16、答案:(1)从同一地点但不同时出发. (2)匀速直线运动.(3)t 2时刻、t 4时刻分别相遇.(4)乌龟先到达终点.17、答案:(1)3m/s (2)1m/s 2 (3)3.5m/s 解析:(1)v 2=3m/s (2)a =Δv Δt =4-23-1m/s 2=1m/s 2(3)Δx 4=3.5m ,t =1s ,v 4=Δx 4t 4=3.5m/s.18、答案:(1)3m/s (2)1m/s 2 (3)3.5m/s 解析:(1)v 2=3m/s (2)a =Δv Δt =4-23-1m/s 2=1m/s 2(3)Δx 4=3.5m ,t =1s ,v 4=Δx 4t 4=3.5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bb06431b765ce04081402.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间D.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3.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图1-2A.x A=x B=x c B.x A>x B=x cC.x A>x B>x c D.x A=x B<x c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5.如图1-3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4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A.2.5 m/s B.1.2 m/s C.2.4 m/s D.2.3 m/s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5所示.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在这三次曝光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图1-5A.7 m/s B.8 m/s C.3 m/s D.5 m/s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在第2 s末相遇B.甲、乙两车在第4 s末相遇C.在甲、乙两车相遇前,第2 s末两车相距最远D.甲车沿着正方向运动,乙车沿着负方向运动图1-610.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如图1-7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7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12.(8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1-8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1-8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2011年荆州高一检测)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4.(10分)一长为180 m的火车正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有一人因有急事坐汽车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由列车尾部去追赶车头的司机.已知此人用了1 min 才追上,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5.(10分)如图1-9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80 km用多长时间?图1-916.(10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图1-10(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BD.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和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物体自身的形状、大小都成为主要因素,是必须考虑而不能忽略的,所以A、C不可以;而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公转和计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的运行时间时,则可将它们视为质点,故B、D可以.2.解析:选ABD.时间总是对应一个过程,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对应一个状态或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所以题中A、D为时间,B、C为时刻,故A、B、D正确,C错误.3.解析:选B.从题中图象可以知道:A物体是做变速运动,在20 s内,它运动到离原点的距离大于x0后又做反向运动回到离原点距离为x0处;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运动,它们一起沿同一方向运动.在20 s内,三物体的位移均为x0,但在20 s内,B、C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所以它们的路程也相等,A物体在20 s内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大于x0,所以它的路程超过了x0的大小,在三个物体中它的路程最大.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4.解析:选AD.因为Δv=a·Δt,尽管a很小,只要Δt足够大,Δv可以很大,选项A是正确的.当a与v同方向时,质点做加速运动,尽管a逐渐减小,但a 与v是同方向的,所以v还是增大,一直到a减小到零时为止,故D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所以B项错误.加速度a=ΔvΔt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所以C项是错误的.故选AD.5.解析:选AC.在位移-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A项对.在速度-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C项对.6.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7.解析:选C.设总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t 1=x/2v 1=x 6 后一半位移用时t 2=x/2v 2=x 4 所以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v =x t 1+t 2=x x 6+x 4=2.4 m/s. 8.解析:选B.由题图结合题意可知三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Δt =2×2 s =4 s ,位移Δx =21.2×4.53 m =31.8 m ,所以v =Δx Δt =31.84 m/s =8 m/s ,B 正确.9.解析:选BC.由于两车同时同地出发,且在0~2 s 这个过程中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所以这段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到第2 s 末时两车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前2 s 内乙车与甲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图中左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在2 s ~4 s 这段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车与乙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右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可以判断两车在第4 s 末相遇.由于两车的速度图象都在t 轴的上方,所以两车都是沿着正方向运动的.因此正确选项为B 、C.10.解析:选B.由于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 由零逐渐增大,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最后匀速运动,其位移一直增大,所以只有B 正确.二、实验题11.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 交流电,频率为50 Hz 时,打点间隔为0.02 s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答案:交流 0.02 CBDA12.解析:T =0.02 st =5T =5×0.02 s =0.10 sv 1=x 22t =7.5×10-22×0.10 m/s =0.375 m/sv 2=x 3-x 12t =--22×0.10m/s =0.525 m/sa =v 2-v 1t =-0.10m/s 2=1.50 m/s 2.答案:0.10 0.375 0.525 1.50三、计算题13.解析: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 1=800 m/s ,v 2=300 m/sa =v 2-v 1t =300-8000.2 m/s 2=-2500 m/s 2“-”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2500 m/s 214.解析:火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1=v 1t =10 m/s×60 s =600 m汽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2=s 1+L =600 m +180 m =780 m汽车的平均速度 v 2=s 2t =78060 m/s =13 m/s.答案:13 m/s15.解析:线段OA 和BC 所表示的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A 段可知,v 1=601 km/h =60 km/h ,在BC 段可知,v 2=140-903-2km/h =50 km/h 所以,OA 段速度大.线段AB 与横轴平行表示停止了一段时间,速度为零.由图线可读出火车3小时内位移是140 km ,通过80 km 用80分钟.答案:见解析16.解析:(1)升降机0~2 s 匀加速向上,2~5 s 匀速向上,5~8 s 匀减速向上,最后速度为零.(2)在0~2 s 内加速度为a 1=Δv 1Δt 1=5-02m/s 2=2.5 m/s 2在5~8 s 内的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0-58-5 m/s 2=-53 m/s 2 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 1∶a 2=3∶2. 答案:见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a5abdf12d2af90342e69d.png)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详解】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5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m/s 2x v t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835274693daef5ff73d42.png)
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训练(有答案)一、选择题:其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7〜10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1.某演员为某汽车做广告,他在高速行驶的卡车之间气定神闲摆出“一字马”姿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演员为参考系,卡车运动得很慢B.以地面为参考系,演员没有动C.以卡车为参考系,演员没有动D.无论以什么为参考系,演员都没有动2.运动会中,某同学打破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 73 s和21.55 s。
关于该同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1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 32 m/sB.该同学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 28 m/sC.研究该同学跑100 m的技术动作时能将他看成质点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3.某同学在操场散步,见一足球以2 m/s的速度沿直线滚过来,便以3 m/s的速度将足球沿原路踢回,脚与足球的接触时间为0. 2 s,则该同学踢球的过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B. 5 m/s2C.10 m/s2D.15 m/s24.一玻璃从脸盆上某一高度球掉入装有水的脸盆里(玻璃球在空气中速度变化快,在消遣速度变化慢),下列描述玻璃球运动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机器人大赛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研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O点出发,并每隔10秒记录机器人所在位置A、B、C、D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每一小格边长为1m。
则在整个过程中A.机器人由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B.机器人的总路程为5 mC.机器人由。
点运动到。
点的位移与由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相同D.机器人由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率大于0. 5 m/s6.1928年,工程师麦桥注意到,当一辆运动的小车尾部遭受撞击时,车里的人们将感到不舒服,甚至是疼痛,这是因为加速度的突然改变。
于是,引入了“急动度”(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概念作为评判乘客不舒适程度的指标。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B卷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B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7da1019e8b8f67d1cb9b8.png)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间40分钟,赋分10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s2.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 B.36m/s C.15m/s D./s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B.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D.开始运动1s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该时刻1s前的速度的瞬时速度增加2m/s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6.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8.如图为初速度为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 图象,末速度为v t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则A .)(210t v v v +<-B .)(210t v v v +=- C .)(210t v v v +>-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线做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0.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二、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m/s ,历时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m/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2.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 的速度从O 点沿Ox 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Q (0m ,60m )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s 在x 轴上的P13.在距离斜坡底端1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7d6c5daef5ef7ba0d3c8f.png)
高一物理必修1第1-3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对而不全得3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第2s内、第3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D.在这7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5.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9.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D.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10.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二.填空题:(共26分,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11.一质点绕半径是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是______,路程是______。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https://img.taocdn.com/s3/m/a08cd43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1.png)
C.A、B同时到达目的地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8.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东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0 m.则在以后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A.100 mB.80.8 mC.80 mD.70.7 m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试卷(一)
1.北京已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
B.研究自由滑雪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的空中转体
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
2.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从 点经 点运动到 点,如图所示,已知 ,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前、后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则从 点运动到 点的平均速度为()
C. 时刻该运动员已浮出水面D. 时间内,该运动员加速度保持不变
13.在钢铁厂的轧钢车间里有一台如图所示的钢板冷轧机,较厚的钢板匀速地经过轧辊被轧成薄钢板后,又整齐地被卷成钢板卷。经过时间T钢板卷的半径由r增至为2r。试求此后半径由2r再增至3r需要多少时间。
14.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小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到河水里,但一直到船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小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A.质点A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时,质点B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 时,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c0af5f01dc281e43af01f.png)
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题(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5πR2,由A 指向C ;10RB.5πR 2,由A 指向C ;5πR 2C.10R ,由A 指向C ;5πR 2D.10R ,由A 指向C ;10R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位置变化得越快,速度越大4. “水立方”的泳池长50 m ,在100 m 蝶泳比赛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 s 末的速度为1.8 m/s ,50 m 时的速度为2.1 m/s ,经过50.58 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 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98 m/sB .1.2 m/sC .2.1 m/sD .0 m/s5.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 内位移为负,后2 s 内位移为正,所以2 s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 .0~2 s 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为零C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 .质点在0~4 s 的位移大小为0.4 m ,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6.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B .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 C .总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D .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7.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8.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v t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0~6 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t =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C .在6~10 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D .在第4 s 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c16520975f46527d3e1ed.png)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将选出的正确答案填到填空题上面的表格中,答在试卷上的无效.)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 D.烟雾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而不受伤,是因为()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D.如果人在地面上,也可以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3.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B.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C.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8.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来回的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0.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求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11.(8分)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圆周运动,经过9/4周后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三、计算题(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有数值计算的应写出单位)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将选出的正确答案填到填空题上面的表格中,答在试卷上的无效.)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 D.烟雾【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而不受伤,是因为()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D.如果人在地面上,也可以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A、飞行员在高空水平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昆虫”在他身旁,因为飞行员水平方向有速度,结果“昆虫”在他身旁,所以说明“昆虫”在水平方向具有与飞机相同的速度,此时如果选择飞机为参考系,子弹水平方向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故C正确,AB错误;D、子弹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水平速度是非常大的,人在地面上,不可能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故D 错误.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3.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B.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C.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一个点,故B正确.C、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时,要看动作,运动员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个路标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答】解: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B、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B错误.C、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C正确.D、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考点】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B、平均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故C正确;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与速度的变化量不成正比例关系,与速度的大小也不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 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根据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当物体的速度为0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其加速度不为0,若合力为0,则加速度为0,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并不代表物体的速度很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判断出该图象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图象,从而判定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要求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需要知道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关系和运动的时间长短关系;由于图象中有的位置同一个横坐标对应两个纵坐标,故横轴不是时间轴;【解答】解:A、可知题图是两小分队的运动的轨迹图象,显然甲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大于乙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故甲小分队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的路程,即有s甲>s乙.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并且同时到达A点.故两小分队发生的位移x相同,所用的时间t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两小分队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C、D、在题图上画如图所示的一条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如果横轴是时间轴,则甲小分队在同一时刻有两个纵坐标,显然错误,故横轴一定不是时间轴.故该图一定不是速度时间图象,也一定不是位移时间图象,故C、D错误.故选:A.【点评】充分理解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的横轴是时间轴,而同一个时刻同一物体不可能有两个速度或两个位移,从而判定出该图象既不是速度图象也不是位移图象.8.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答】解: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说明汽车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说明汽车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的减小至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由于汽车的速度方向没有性变化,故汽车的位移逐渐增大.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决定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来回的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图线读出速度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C由图看出,物体的速度都正值,说明物体始终沿着正方向运动,即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C正确.B、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线看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作周期性的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D,由上可知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速度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着重抓住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二、填空题10.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求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8m/s;v=﹣12m/s;则加速度a=m/s2=﹣1000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000m/s2,与初速度相反.【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11.(8分)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圆周运动,经过9/4周后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经过周则即为2周,由几何知识可得位移为x=,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则路程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三、计算题(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有数值计算的应写出单位)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根据两段位移里的平均速度和位移求出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求解.【解答】解:已知.则所以总的平均速度为答: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5m/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飞机匀加速直线运动,8s时起飞对应的加速度最小,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初速度方向为正,飞机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为8s,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50m/s,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a===6.25m/s2(2)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4km/h=15m/s,末速度为零,时间为5s,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a===﹣3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1)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为6.25m/s2;(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m/s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的时间求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较难)(含详细解答)[1] (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较难)(含详细解答)[1] (1)](https://img.taocdn.com/s3/m/f3d7c213c5da50e2524d7f8a.png)
《运动的描述》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山东莱阳一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B.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C.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D.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3.下表是济南至烟台的N92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车站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km济南始发站08∶120淄博09∶1509∶183110潍坊10∶4410∶473210蓝村12∶0512∶083341烟台14∶35终点站524A.表中的“3”指的是时刻B.表中的“1205”指的是时间C.从济南到烟台列车通过的路程为524km D.从潍坊到蓝村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4km/h4.(福建厦门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5.一艘船以恒定的速度,往返于上、下游两码头之间.如果以时间t1和t2分别表示水的流速较小和较大时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时间的长短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四川绵阳南山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7.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中哪一图线()8.(银川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t/s0123 4火车v1/m·s-118.017.517.016.516.0汽车v2/m·s-19.811.012.213.414.6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9.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如图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10.(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小明同学在学习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实验 次数 不同的 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s) 速度(m/s) 第一次 Ⅰ 0.23044 0.347 第二次 Ⅱ 0.17464 0.344 第三次 Ⅲ 0.11662 0.343 第四次Ⅳ0.058500.342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4分)“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 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34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12.(4分)假期小明外出旅行,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小明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a)、(b)所示,则小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13.(6分)研究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铁路上的运动情况时,在铁路旁每隔200m 站一名拿着秒表的观察者,记下火车头到达每个观察者的时间,测量情况是:火车头经过第一位观察者时开始统一按秒表,当火车头经过第2、3、4、5位观察者时,他们记下的时间分别是7.9s 、16.0s 、24.1s 和31.9s.请把有关数据填入表中,并在下图上画出火车的位移—时间图象,画出的图象在数学中属于________函数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火车做________运动,火车发生1200m 位移需要的时间为______,40s 内火车位移为______.14.(6分)(北师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1)阜阳至聊城的路程为________km.(2)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km/h.(3)T108次列车由阜阳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s.(4)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的瞬时速度为______km/h.T107车次T108北京西深圳自北京西起公里站名北京西深圳20∶300北京西13∶350∶24 32350聊城369∶281∶53 55528菏泽078∶054∶26 34853阜阳405∶32…………三、论述、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9分)猎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陆地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10多公里,但不能维持长时间高速奔跑,否则会因身体过热而危及生命.猎豹在一次追击猎物时(如图),经4s速度由静止达到最大,然后匀速运动保持了4s仍没追上猎物,为保护自己它放弃了这次行动,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经10s停下,设此次追捕猎豹始终沿直线运动.时间/s 位移/m求:(1)猎豹加速时的平均加速度多大?(2)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多少km/h?16.(9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少?17.(10分)相距12km的平直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18.(12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1、答案:C 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时间、质量是标量.2、答案:AD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BC7、答案:D8、答案:A9、答案:A解析:百米赛跑中甲都比乙提前10m 到达终点,即甲跑完100m 与乙跑完90m 所用时间相同,则有100m v 甲=90m v 乙,得v 甲=109v 乙.让甲远离起跑点10m 而乙仍在起跑点,则甲跑110m 到达终点的时间t 甲′=110m v 甲=99m v 乙,而乙跑到终点的时间t 乙′=100v 乙>t 甲′,所以甲先跑到终点.10、答案:D 11、答案:0 2πR2R 72πR 2R 72πR 12、答案:26.7解析:由图可看出在50min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了80km 的路程,所以平均速度为v =xt =26.7m/s.13、答案:正比例,匀速直线运动,48.0s,1000m 14、答案:(1)503 (2)132 (3)37 (4)0解析:(1)由图表可知Δx =853km -350km =503km (2)v 1=Δx 1Δt =528-3501.35km/h =132km/h (3)v 2=Δx 2Δt =3.25×1058.7×103m/s =37m/s(4)由图表可知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停在聊城站. 15、答案:(1)7.5m/s 2 (2)108km/h 解析:由a =ΔvΔt得v m =a 2t 2=3×10m/s =108km/h a 1=v m t 1=304m/s 2=7.5m/s 2.16、答案:(1)略 (2)2.5m/s 2 -5m/s 2 -5m/s 2解析:(1)质点在0~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8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10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12s 内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2)由a =ΔvΔt得:时间/s 位移/m 7.9 200 16.0 400 24.1600 31.98000~4s 内的加速度a 1=10-04-0m/s 2=2.5m/s 28~10s 内的加速度a 2=0-1010-8m/s 2=-5m/s 210~12s 内的加速度a 3=-10-012-10m/s 2=-5m/s 2.17、答案:9km 7.5km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甲、乙从出发到相遇经过的时间t =x v 甲+v 乙=125+3h =1.5h故小狗的路程L =v t =6×1.5km =9km小狗的位移即甲的位移x =v 甲·t =5×1.5km =7.5km 18、答案:230m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 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 ′=l +x 0+x =(15+5+26)m =46m汽车速度v 2=36km/h =10m/s ,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t =x ′v 2=4610s =4.6s高速列车的速度v 1=180km/h =50m/s ,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 =v 1t =50×4.6m =230m.。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f154bc4028915f814dc24f.png)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成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2.关于质点的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B.物体只有在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的大小才等于瞬时速率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沿半径为R的圆做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则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A.0,6πR B.6πR,2RC.2R.6πR D.2R,2R4.小明周末到公园坐摩天轮(如图所示),已知该轮直径为80 m,经过20 min 转动一周后,小明落地,则小明在摩天轮上的平均速度为()A.0.2 m/s B.4 m/s C.0 D.非直线运动,不能确定5.自然界隼的速度比较大,它是田鼠等动物的天敌。
假如隼在300 m处发现一只田鼠,并开始加速,设隼在2 s的时间内,速度由10 m/s增加到100 m/s,假设这段时间内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只隼加速时的加速度为() A.4.5 m/s2B.45 m/s2B.55 m/s2 D.35 m/s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A.甲比乙早运动了t1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7.如图所示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8.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是:1 s、2 s、3 s、4 s。
(完整版)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96e6b2ffd0a79563d1e7247.png)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分)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C、当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加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右图所示,则拍照全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B、0.2 m/sC、0.17 m/sD、无法确定4、火车从出站到进站,以其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它的加速度大致分别为三个阶段,分别为()A、出站为正,中途为零,进站为负B、出站为负,中途为零,进站为正C、出站为零,中途为正,进站为负D、出站为零,中途为负,进站为正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A.18m/s B.36m/s C.15m/s D.17.1m/s二、不定项选择题(18分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甚至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 、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很大7、右图为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B 质点快 B 、当t=t 1时,两质点相遇C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 、当t=t 1时,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线做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2s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 2选择题答题卡(48分) 班级 学号姓名单项12345不定项6 78三、实验题(16分)9、、某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电源的频率为50Hz 。
运动的描述测试(附答题卡)
![运动的描述测试(附答题卡)](https://img.taocdn.com/s3/m/f3ae15718e9951e79b8927e1.png)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质量都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当研究一列列车全部通过某隧道所需的时间时,因为列车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C.行走的自行车,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自行车一定不能视为质点D.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时,运动员一定不能视为质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7秒时指的是物体在7秒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7秒内指的是在6秒末到7秒末这1秒的时间C.物体在第7秒内指的是在6秒末到7秒末这1秒的时间D.第6秒末就是第7秒初,指的是时刻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4.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某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10mB.若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任何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5.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 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t b段的火箭加速度B.0~t 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 a~t 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t 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D.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6.某人沿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 7.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瞬时速度(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2139eba8956bec0875e387.png)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详解】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3.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速度图像可知,A、B、D三个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大于50m,且速度不超过10m/s;C图像中公交车的位移可能恰好等于50m,且速度小于10m/s,故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像可能是ABD。
故选:AB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考查;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结合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解答.4.高速公路上用位移传感器测车速,它的原理如图所示,汽车D向右匀速运动,仪器C在某一时刻发射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超声波),经过时间t1接收到被D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过一小段时间后又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出后经过时间t2再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v0,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0112v tB.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02v tC.位移传感器在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距离为0211()2v t t-D.测得汽车前进速度为02121()2v t tt t t-+∆-【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AB.超声波是匀速运动的,往返时间相同,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0112v t,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0212v t,故A正确,B错误;C.则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的距离为()02112s v t t=-故C正确;D.超声波两次追上汽车的时间间隔为1222t tt t'∆=∆-+故速度()021212v t tsvt t t t-=='∆+∆-故D正确。
故选ACD。
5.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D【解析】【详解】AC、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BD、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6.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 .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a =1262v t ∆-=∆m/s 2=3m/s 2 选项B 错误;C .6~7 s 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 正确;D .10~12 s 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7.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B .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始终做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大,加速度减小,使速度增加的越来越慢(如图所示,v -t 图图象斜率越来越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B 正确,A 错误;CD .由于速度一直增大,位移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位移继续增大,如图所示,v -t 图象的线下面积随着时间增大一直增大,即位移一直增大,CD 错误。
故选B 。
8.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18/v m 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210/v m 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2.t 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15/m s ,向上B .215/m s ,向下C .21.67/m s ,向上D .21.67/m s ,向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v 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v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v a t=得 22108/15/ 1.2a m s m s --==-. 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故选A .【点睛】根据加速度定义式v a t=求解.一般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该题关键要掌握加速度定义式v a t =,并知道矢量为负值的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9.物体甲的V-t 图象和乙的S-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B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C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D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答案】B【解析】【详解】AB 、甲图是v t -图象,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2s 沿负方向运动,后2s 沿正方向运动,则甲在整个4t s =内来回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D 、乙图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在整个4t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为21336x x x m m m ()∆=-=--=,故C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表示位移.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10.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象(图中倾斜直线是A质点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A、B两质点在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相等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后4s做加速运动D.B质点在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A项:由图象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项: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项错误;C项: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质点前4s图象斜率减小,后4s图象斜率增大,故C正确;D项:x-t图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B质点在8s内斜率都为正,故D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x-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x-t图像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的正负。
11.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A.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B.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C.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D.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而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说明乙车向南运动,因为如果乙车相对地面静止,则乙车和树木相对甲车向北运动的速度相同,故乙车不可能静止;如果乙车相对于地面向北运动,则相对于甲车的速度大于树木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也与题意矛盾,故也不可能.所以乙车只能相对于地面向南运动,但如果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也与题意矛盾,故乙车只能向南运动且比甲车慢,故D正确。
故选D。
12.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1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长短,故不能说明加速度大,A 错误;B .加速度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正确;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改变,C 错误;D .速度增加还是减小看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减小时,但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不断增大,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