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预算方案
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孝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的通知

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孝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孝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8•【字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孝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孝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六届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孝感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1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金预决算管理第三章基金收支管理第四章基金风险管理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附则孝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工作,在我市居民医保原有“政策制度统一、经办服务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居民医保基金在全市范围内统收统支,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0〕9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孝感市全民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孝感政规〔2020〕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居民医保基金市级统筹是指本市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实行以市为单位统收统支、统一编制基金预决算、统一基金核算管理。
第三条居民医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或挪用。
第四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归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居民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市医保局负责全市居民医保基金市级统筹的政策制定、综合管理、经办管理等工作;各县(市、区)医保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居民医保基金统筹的综合管理、经办管理等工作。
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一、医保基金预算的概念及意义医保基金预算是指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对医保基金收入、支出等进行预估和计划,编制出来的一种财务预期表,用于规范、控制和管理医保基金的运作。
医保基金预算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基金的收支状况、合理安排基金使用、确保医疗保障服务正常运行并保障基金的持续可持续性发展。
其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基金支出,避免因资金不足或超支而影响基金的运行和发展。
2.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医保基金的使用进行规划和调整,优化基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3.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医保基金预算以及相关的审核程序和监督机制,可以加强基金的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基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4.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通过明确基金使用计划和目标,可以更好地引导医疗机构向服务质量和效率方向发展,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二、医保基金预算编制程序医保基金预算的编制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相关资料。
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应首先收集与医保基金收入、支出、结余等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为编制预算提供依据。
2. 制定预算方案。
在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医保基金的预算方案,明确预算的目标、收支情况、使用计划等内容。
3. 编制预算表。
根据预算方案,编制出医保基金的预算表,对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明细规划和计划。
4. 审核预算方案。
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应将编制好的预算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5. 批准预算。
经过审核并对方案做出必要修改后,将预算方案提交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审定和批准。
6. 实施预算。
一旦预算方案得到批准,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预算表中规划的收入支出计划执行,并按期进行资金结余或结转。
7. 监督评估。
医保基金管理机构应对医保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解决我国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2. 任务:(1)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保障范围、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内容。
(2)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着力解决“三个问题”(参保难、费用高、报销难)。
(3)加强缴费和资金管理,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和参保意识。
三、实施措施1. 建立全面覆盖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明确保障范围、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内容。
同时逐步取消“分城乡”、“分地区”、“分项目”等差别对待的做法。
2. 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参保,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
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保障,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
3. 加强缴费和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并实行统一账户管理。
加强监督和检查,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4.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和参保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居民了解医疗保险政策、缴费标准和报销流程,以提高居民参保意愿。
四、推进方式1. 加强政府领导,明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责任部门和领导人员,切实完善保险制度,优化保险服务。
2.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和管理体系,实行统筹协调,规范管理,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3. 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宣传保险知识,提高医疗保险的市场化程度和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医疗保险的质量和效益。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预算方案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预算方案一、概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是为了缓解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其健康水平,建立并实施的制度,为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的预算方案,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基金能否保障城乡居民的健康权益。
本方案拟定的时间为2022年,通过与以往数据进行比较,制定能够保证医疗保障基金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资金保障预算方案,保证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
二、预算方案(一)总体预算2022年,预计参保城乡居民人数为3亿人。
以每人每年500元为标准,医疗保险费总额为1500亿元。
其中,全国财政拨款300亿元,个人自付费用1200亿元。
(二)保险费收入预算根据城乡居民人口普查数据统计,2022年参保城乡居民数量为3亿人,其中8000万人属于贫困人口。
按照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全国财政拨款为300亿元,每人每年自付费1200元,共计3600亿元,每个月平均保险费收入为300亿元。
(三)基金支出预算1. 基本医疗保障支出预算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主要支出用于基本医疗保障,预计2022年全年的基本医疗保障支出总额为3400亿元。
其中,城镇居民医保支出为1200亿元,农村居民医保支出为2200亿元。
对于贫困居民来说,国家还将提供100亿元的医保补助。
2. 预防保健支出预算为了促进城乡居民健康防护和预防保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还将拨出200亿元的预算用于预防保健支出。
这部分经费主要用于保健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医生的培训,推广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行为。
3. 医疗救助支出预算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还将拨出100亿元的预算用于医疗救助支出。
这部分经费主要用于救助那些被罕见病、严重疾病、特殊疾病所困扰的患者的医疗费用,救助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
(四)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本方案中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原则为费用统筹、均衡协调、优先支持基本保障、先预防后治疗、严格规范管理等原则。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通用7篇)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通用7篇)医疗保障工作方案【篇1】众所周知,有效健全的基金管理、监督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运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但在医疗保险基金运作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参与上体较多,基金管理与运带技术复杂,加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因此,影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因素是极其复杂的。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实施过程,即基金的筹资风险、基金的管理风险以及基金的给了」风险一个方面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分析。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风险第一,由于制度规定以医疗保险费形式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许多参保单位保费不能及时到位,拖欠、拒交现象严重,有的甚全收不回来,造成死账、呆账,使得征缴率偏低,因面产生筹资风险。
第二,由于制度规定离退休人员单位与个人尤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多会采用选择性参保的方式。
例如:有的单位让老、弱、病、残的职工参保,年轻力、尤病、少病的人不参保。
这将造成离退休人员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比例不断地上升,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筹资额减少,给了额增大,抗风险能力减弱,最终会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带来风险。
第三,由于制度规定以医疗保险费形式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得参保单位工资总额,使工资的计征标准偏低,或是以实物工资代替货重工资,减少医疗保险费的缴纳金额,带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风险。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从征缴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流转再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所有管理流程中,由于管理环节复杂,管理有效性弱、管理不健全等多种原因,使得在这一过程中也处处存在风险。
其风险上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基金还是专款专用,投资模式单一,除获得利息外,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风险随利率的变化波动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很容易贬值。
另一方面,个人账户效率与公平问题凸显,由于刘个人账户的管理不当,使得个人账户费用控制效果不理想、共济性有限加上庞大的隐形债务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转现象严重,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风险。
医保新增预算方案新乡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解读

医保新增预算方案新乡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解读本文目录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如何调整?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巩固提升医保待遇水平,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通知》要求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人均筹资标准达到960元,其中,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的补助力度,2023年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相应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
继续从居民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额度,用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个人无需另行缴费即可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减轻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此外,《通知》还强调,要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二、对巩固提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有哪些工作要求?《通知》提出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效能。
主要从三个方面对2023年居民医保待遇保障提出工作要求。
一是稳定住院待遇水平,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
二是完善门诊保障措施,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健全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诊慢特病”)保障,增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功能,合力减轻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三是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做好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
三、在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为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通知》提出四项要求,一是继续做好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工作,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确保应保尽保、应资尽资。
二是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完善参保动态监测、高额费用负担患者预警、部门间信息共享、风险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依申请救助机制。
四是做好与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的衔接。
四、如何增强医保制度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通知》提出促进制度规范统一,包括四个方面要求。
平乡县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2024年度总额打包支付实施方案

平乡县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2024年度总额打包支付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2023]41号〕要求,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和规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根据省、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管理。
基金包干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总额预付,及时结算。
2.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3.分期预拨,定期考核。
4.积极推进,平稳过渡。
二、实施范围与目标(一)实施范围1.在实行医保DIP总额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县域医共体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进行总额打包支付。
2.本方案适用于县域内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以及纳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
(二)实施目标1.建立和完善以医保基金总额打包支付为核心的医共体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2.促进医疗机构合理控费、规范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医保基金安全、有效、可持续运行。
三、基金预算(一)总体预算。
实行双目标管理。
一是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当年筹资总额扣除应上缴的风险调剂金和大病保险金作为目标值,二是将上一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清算后的实际支出作为目标值。
(二)医共体体内预算。
医共体牵头单位根据医共体预算总额和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上一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实际支付情况,制定医共体内部预算。
四、基金预付医保经办机构按目标一医共体年度打包总额的XX%,扣除预留XX%年度考核金后按季度均分,在季度初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拨付至牵头医院医共体专用账户。
牵头医院在基金到账XX个工作日内按医共体内部预算标准完成预拨。
因市级统筹、省级统筹基金支付流程与本方案不一致的,执行上级相关规定。
城乡医疗补贴工作方案(二篇)

城乡医疗补贴工作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健康权,控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根据___《___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___》(___〔〕___号)和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___调整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___》(民___发〔〕___号)的精神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救急救难,简便易行;突出重点,分类救助;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协调,共同推进。
第二章救助对象及方式第三条医疗救助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为居住在我市境内,持有我市户口的下列人员:(一)农村五保户;(二)农村低保户;(三)城市低保户;(四)百岁老人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第四条城乡医疗救助采取资助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门诊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援助五种方式。
(一)资助救助。
鼓励医疗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中的农村五保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重病农村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全额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他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由民政部门减半资助缴纳个人应缴费用。
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重病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除按规定享受普补和特补外,个人应缴保险费的不足部分由民政部门全额资助,其他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由民政部门酌情资助缴纳个人应缴费用。
(二)住院医疗救助。
经诊断需要住院治疗的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其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按规定报销,每次住院医疗救助金额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年内多次住院的,救助总额不得超过年救助标准。
民政部门对住院医疗救助对象要及时审定、及时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金不设起助线、不限定住院医疗救助病种。
(三)门诊医疗救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权益,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推动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已经制定并逐步实施。
一、筹资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的健康权益。
根据财政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筹资目标应逐步增长,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充足,能够承担保障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责任。
二、筹资来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投入政府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各级政府应当按规定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基金的初始填充和运行维护。
2. 居民个人缴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参保居民都需要以个人名义缴纳医疗保险费。
缴费标准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障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缴纳医疗保险费用,提升居民意识和参保率。
3. 单位缴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以单位名义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单位缴费在筹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基金收入,提升整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三、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应当科学合理,确保资金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补贴制度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初始填充和运行维护提供财政补贴。
在基金初期,政府应该大力支持,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比例,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做到自负盈亏。
2. 资金统筹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通过区域范围内的资金统筹机制进行管理。
政府应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资金统筹机构,加强统筹管理,避免重复筹资和重复收费,确保资金精准到位。
3. 组织监管制度政府应当建立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组织监管体系,确保筹资、节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规范和透明。
【财政意见】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

【财政意见】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计生委,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在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基金运行压力增大等问题,存在中长期不可持续的风险。
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部分抵消了政府投入的效果,加重了社会和个人负担。
为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个人负担,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金可持续运行,根据《预算法》、《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一)科学编制收支预算。
各统筹地区要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收支预算。
根据缴费基数(或缴费标准)、缴费率、参保人数等因素,全面、准确、完整编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预算。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足额安排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支出预算;要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以及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足额安排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的补助支出预算。
综合考虑以前年度支出规模、本地医疗费用水平、医疗费用控制目标、参保人员年龄结构、享受待遇人数、待遇政策调整等因素编制年度支出预算。
原则上不应编制当年赤字预算,不得编制基金历年累计结余赤字预算。
除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用于大病保险支出、转移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外,原则上不应编制其他支出预算。
确需编制其他支出预算或编制预算时需动用历年累计结余弥补当年支出的,需符合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有关规定,并作出详细说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各地要在做好年度预算工作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具体部署和安排,结合地方中期财政规划,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期收支测算工作。
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

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1. 背景介绍医保基金是指用于支付医疗保险制度下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的资金,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医保基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使用预算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的制定原则和具体方案。
2. 制定原则在制定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2.1 公平公正原则医保基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使得每个参保人员都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不偏袒任何一方。
2.2 资金可持续性原则医保基金的使用预算应当考虑其可持续性,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预算方案应合理安排每年的资金使用,保证基金的长期可用性。
2.3 高效管理原则医保基金的使用预算方案应当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
3. 方案内容根据以上原则,制定的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3.1 预算规模确定医保基金使用预算的规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预算规模:•医保参保人员数量:预算规模可以根据参保人员的数量进行确定,每个参保人员的平均医疗费用作为预算的基础。
•医疗费用增长率:考虑到医疗费用的增长情况,可以综合考虑过去几年的增长率,预测未来的费用增长趋势。
3.2 资金分配比例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应当合理安排资金的分配比例,方便管理和使用。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金的分配:•病种支付比例:根据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费用的差异,确定不同病种的支付比例。
严重的疾病可以适当提高支付比例,以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
•药品支付比例:合理划分药品支付比例,区分常用药和特殊药物,可以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医院支付比例:根据不同医院的规模和服务水平,确定不同医院的支付比例,以鼓励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3 资金使用管理医保基金使用预算方案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务管理:对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城乡医疗基金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医疗基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乡医疗基金,是指由政府、单位、个人共同筹集,用于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费用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障原则:确保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二)公平原则:城乡医疗基金的使用应公平、合理。
(三)效率原则:提高城乡医疗基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透明原则: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
第四条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由卫生健康部门、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建立城乡医疗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负责城乡医疗基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如下:(一)主任:由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
(二)副主任:由卫生健康部门、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委员:由相关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城乡居民代表等组成。
第七条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
(二)审查城乡医疗基金的筹集、使用计划和预算。
(三)监督城乡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
(四)对城乡医疗基金的违规使用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定期向人民政府报告城乡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设立相应的城乡医疗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城乡医疗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资金筹集第九条城乡医疗基金的筹集渠道包括:(一)政府财政补助。
(二)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社会捐赠。
(四)其他合法渠道。
第十条城乡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医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
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关于修订《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关于修订《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2.01.12•【文号】财社〔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预算、决算正文关于修订《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医保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医保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现对《财政部医保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9〕166号,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如下:一、将《办法》第三条修订为:财政部负责会同国家医保局分配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实施重点绩效评价;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以下简称监管局)对参保人数、财政补助资金拨付、个人缴费等情况进行审核;会同国家医保局对各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下同)财政、医疗保障部门提交的申报材料和监管局审核报告进行复核;配合国家医保局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医疗保障、财政部门按要求做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二、将《办法》第十条修订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央财政按照经审核认定的参保人数和国家公布的年度政府补助标准全额补助。
三、将《办法》第四章修订为下达流程,第十一条修订为:统筹地区财政部门应按程序按进度,及时将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支付至本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四、将《办法》第十二条修订为: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文件后,应在30日内将预算指标分解至各统筹地区,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
中央及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财政补助资金,下同),应在每年12月底前全部支付至统筹地区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的方案构思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任务,也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
一、筹资目标1.覆盖范围:确保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2.筹资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确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3.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减轻居民医疗负担。
二、筹资渠道1.个人缴费:居民按照规定标准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2.政府补助: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给予适当补助,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稳定。
3.社会捐赠: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用于补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三、筹资标准1.居民承受能力:以居民收入为基准,合理确定个人缴费标准,确保居民能够承担。
3.地区差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合理制定筹资标准,体现公平性。
四、筹资管理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管理制度,确保筹资过程规范、透明。
2.监督管理:加强对筹资过程的监督管理,防止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
3.信息披露:定期向社会公开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情况,提高筹资透明度。
五、筹资创新在筹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探索适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的新模式:1.互联网+筹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筹资,提高筹资效率。
2.多元化筹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拓宽筹资渠道。
3.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筹资。
六、筹资效果评估1.覆盖率:评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确保全体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2.筹资水平:评估筹资水平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基金可持续发展需求。
3.保障水平:评估居民医疗负担是否得到减轻,基本医疗保障是否得到实现。
注意事项一:筹资标准的合理性注意事项:筹资标准的设定必须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和地区的经济差异,避免标准过高导致居民负担过重,或标准过低影响基金运作。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一、基本概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是国家为了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而制定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居民医保于2007年开始试点,2010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居民医保的实施,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管理、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为解决就医难、看病贵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实施目标居民医保实施的目标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通过探索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促进医疗服务的合理配置和医疗资源的优化分配,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流程规范化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水平和城乡居民的满意度。
三、实施体制居民医保实施的体制是由政府、支付机构和医疗机构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1、政府政府发挥监管、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和监督等职能,为居民医保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政府部门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定期完善居民医保的制度和管理规定,使居民医保运行更加顺畅。
2、支付机构支付机构是居民医保的主要运行机构。
支付机构通过实施统一编码和结算、审核,保证基金支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支付机构还可以积极开展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居民医保的知晓率和参保率。
3、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居民医保的服务机构,是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主渠道。
医疗机构应按照居民医保的规定提供规范、高效的就诊服务,为居民尽快解决看病用药问题。
同时,医疗机构还要积极宣传居民医保的政策和制度,在民众中增强居民医保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四、实施措施居民医保的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达成其理论目标,这也是居民医保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和建立的重要工作。
1、明确制度标准实施居民医保,首先需要明确居民医保制度标准,包括参保人员的范围、费用的支付标准和范围等核心内容。
要充分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医疗费用的地域性差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标准,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2、健全管理制度为保证居民医保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服务的统一标准和规范,规范医疗机构操作流程和医保审核流程,加强医院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保障基金预算

医疗保障基金预算近年来,医疗保障基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障基金的预算问题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医疗保障基金的重要性、预算编制的流程以及预算管理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医疗保障基金预算的问题。
一、医疗保障基金的重要性医疗保障基金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待遇的重要来源,对于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预算规划和管理,可以确保医疗保障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保障基金预算编制的流程医疗保障基金预算编制是一个复杂而规范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宏观经济预测: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结构等因素,对医疗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宏观经济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2. 分类预算编制:根据医疗保障基金的性质和用途,将预算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社会缴费和政府拨款等,支出预算包括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救助、医疗服务补助等。
3. 民主决策和协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决策和广泛协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预算的公正、合理和透明。
4. 预算审核和批准:经过初步编制和调整后,医疗保障基金预算需要经过部门审核和批准。
相关部门会对预算的合规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评估。
三、医疗保障基金预算管理的措施为确保医疗保障基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运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规范预算执行、收支管理和资金运作,加强对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督。
2. 提高预算编制能力: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4. 加强风险管理:针对医疗保障基金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医保新增预算方案

医保新增预算方案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升,医保预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医保新增预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实施细则。
2. 背景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范围,但是由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保预算持续紧张。
此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药价格过高等问题也给医保预算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项新的医保预算方案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3. 目标本医保新增预算方案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提高医保覆盖范围,确保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合理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用性;•降低医药费用,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医保预算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实施细则4.1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为了确保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我们将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参保人数,将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纳入医保范围;•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增加家庭医生、预防保健等服务项目;•提高医疗服务的报销比例,减少个人负担。
4.2 合理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用性,我们将合理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乡村医生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支持;•鼓励医生到基层和贫困地区执业,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和调剂,确保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
4.3 降低医药费用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医药费用。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药品价格监管,防止虚高价格的出现;•鼓励使用临床有效的廉价药物,减少对高价药物的依赖;•推广使用仿制药,降低药品的成本。
4.4 加强风险管理为了确保医保预算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加强风险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评估和调整医保费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欺诈和滥用医疗保险的打击力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加强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预
算方案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预算方案
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20XX年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总额预算方案。
一、20XX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收入
20XX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37.1万人,筹资标准为740元/人,其中:个人缴费22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520元/人,当年基金收入为27454万元。
二、20XX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
20XX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7454万元,扣除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基金1855万元(人均50元)、意外伤害保险市级统筹基金927.5万元(人均25元)、分娩预算支出298万元、家庭医生签约预算支出243万元,同时按当年筹集基金的10%补齐风险基金,应提取风险基金792万元;20XX年可分配基金总额23338.5万元。
三、20XX年县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预算
根据20XX年医保基金运行数据分析,预算20XX年医保基金住院、门诊分配率分别为79.8%、20.2%,预算额分别为18624万元、4714.5万元;其中:住院类在县外、县级、镇村级预算分别为46%、50%、4%,预算额分别为8567万元、9312万元、745万元。
根据20XX年县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预算额、执行情况和稽核结果,确定20XX 年县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预算额。
四、工作要求
(一)各定点医疗机构要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执行住院指针,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严禁推诿病人;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县级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算制,超支不补;
(三)医保基金对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超支不补、结余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