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笔记

合集下载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

它规划设计教学目标、科目、内容范围、程序、活动和分量标准。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理论和规律形成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由授课教师在备课或评课前谈论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让参与备课或评课的人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

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

它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填鸭式”教学方法。

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

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研究法是一种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的教学方法或模式。

它要求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生动活泼、满怀信心地研究。

8.教学艺术是教师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研究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

11.研究力是研究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它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

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

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思想政治品德资料学科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思想政治品德资料学科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 阅读视野)(P3 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容是根据国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 第四阶段概况?)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 六点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

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①智育说②德育说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

2. 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3.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灌输与疏导:灌输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疏导是指通过引导、启发和沟通,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5. 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政治学习笔记(全文5篇)

政治学习笔记(全文5篇)

政治学习笔记(全文5篇)第一篇:政治学习笔记政治学习笔记内容1、学习时间:2014年2月17日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热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2、学习时间: 2月24日学习内容:师德师风(一)一、敬业,树立师德形象1、敬业要有诚心。

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

2、敬业要有恒心。

教育之路艰巨而漫长,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

3、敬业要有爱心。

教育要根植于爱。

二、豁达,收获快乐的心灵三、学习,成就教育事业1、教师应该学习前人的教育财富。

2、教师应该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3、教师应该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4、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学习。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学习是快乐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学习型的老师,都能从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3、学习时间:3月3日学习内容:师德师风(二)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牢记不忘的。

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

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4、学习时间:3月10日学习内容:师德师风(三)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5、学习时间:3月10日学习内容:师德师风(四)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

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

政治学习笔记12篇完美版

政治学习笔记12篇完美版

《政治学习笔记》政治学习笔记(一):政治学习笔记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加强和改善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二、加强和改善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5.用心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善创新。

三、加强和改善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1.强化师德教育。

2.加强师德宣传。

3.严格考核管理。

4.加强制度建设。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1.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个性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3.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

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政治学习笔记(二):两学一做学习笔记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针对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远程教育平台等,开发制作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学习资料。

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把党章印在心上》学党章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和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笔记(打印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笔记(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为什么说“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含义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造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多元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为什么培育“四有”新人不能动摇“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有哪些方面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如何加强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如何进行突出主旋律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负面影响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宏观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特点及其体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的影响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学校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有哪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的特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心理子系统重要地位思想子系统重要地位行为子系统重要地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及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有哪些教育职能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的表现调控职能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有哪些政治素质的体现道德素质的体现思想素质的体现知识素质的体现能力素质的体现生理心理素质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表现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有哪些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整体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相关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层次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目的性原则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点要素原则如何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坚持重点要素原则世界观世界观包括哪些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如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如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意义政治观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基本国情我国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为什么要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如何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如何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人生观人生观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理想理想的特征如何进行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如何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进行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成才教育如何进行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如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法治观法制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社会主义民主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我国现阶段道德教育分为哪几个层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特征、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特点如何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如何进行恋爱婚姻和家庭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如何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包含哪些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辩证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整体性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层次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动态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坚持方向原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求是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求是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民主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坚持层次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则坚持激励原则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坚持主体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原则坚持示范原则的意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示范原则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如何运用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如何运用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如何运用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如何运用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如何运用咨询辅导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体现注重教育艺术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须满足的条件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实践性的表现发展性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将管理作为载体的条件管理载体的特征管理载体的作用管理载体的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文化载体的含义文化载体的特征为什么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载体的作用文化载体的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活动载体的特征确定活动载体的依据活动载体的功能活动载体的运用要求大众传播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的特点以大众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大众传播载体的功能大众传播载体的运用要求网络载体网络载体的特征为什么要以网络为载体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向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民主性的体现如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开放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附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国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形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挫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方法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研究的主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邓小平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的贡献人们群众对新时期教育方法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思想信息的获取方法获取思想信息的途径获取思想信息的时机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作用如何进行获取思想信息的调查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有哪些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的主要方式怎样开调查会调查会的局限无结构谈话有结构谈话书面调查书面调查的常用方式普遍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思想调查两个困难环节接近被调查者的技巧访谈调查技巧观察方法体验方法观察、体验方法作用正确使用观察、体验方法应坚持哪些原则观察体验方法的类型与方式观察的程序观察的局限思想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什么现代社会思想预测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思想预测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作用进行思想预测的条件思想预测的步骤思想预测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思想预测的困难和局限性第五章思想信息的分析方法思想信息分析的作用思想信息分析的特点思想信息分析的优化思想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矛盾分析法在运用分析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把握矛盾特性系统分析法思想信息的系统分析法包括哪些内容思想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包括哪些方面思想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思想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包括哪些方面因果分析法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特点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作用比较分析的主要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的要求定性定量分析的作用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方法和类型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规范性决策非规范性决策确定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集团决策个人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第七章思想政治的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的依据理论教育法的具体方式理论教育法的条件实践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的根据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条件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基本方法结合形成了哪些普遍适用的原则方法基本方法的整体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疏导教育法为什么要坚持疏导教育法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运用疏导教育法应注意的几点比较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运用比较教育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的作用典型教育法的类型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的条件自我教育的若干方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的途径和方式感染教育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感染内容划分主要有哪几种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预防教育预防教育的重要性预防教育的具体方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对象为什么青年是主要对象青年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心理咨询的一般步骤心理咨询的具体方法思想转化法思想转化的基本要求思想转化的具体途径冲突缓解法冲突的基本类型冲突产生的条件冲突缓解法的具体实施如何缓解矛盾防止激化如何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第十章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综合教育法综合教育法的必要性综合教育法的作用与条件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的联系性思想的有序性如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恶性发展趋势的表现怎样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反馈信息反馈的意义对信息反馈的要求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思想政治教反馈调节的特点如何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系统第十二章育的检测评估方法检测评估的意义检测评估的原则检测评估的指标内容检测评估的程序检测评估的类型检测评估的方法总结的作用总结的方法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程序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选择研究课题的分类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研究设想研究设想的分类研究设想在研究中的作用建立研究设想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的意义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撰写研究报告的主要程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技巧第十四章教育者修养提高方法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者的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者的工作能力素质教育者修养提高的途径怎样坚持“先当学生,再当先生”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怎样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教育者的工作艺术如何提高教育者的工作艺术。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学论(1)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学论(1)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学论(1)知识点整理,推荐⽂档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绪论⼀、教学论:是以研究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为对象的学科。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门学科。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讲什么?通过教材的“前⾔”来了解:1、背景:新课程改⾰、教师教育改⾰2、历史:中教法→教学论3、学科课程框架:学科课程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师发展理论4、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5、了解政治课程教学改⾰的热点问题:6、掌握政治课程教学的理论与⽅法:7、灵活⽽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政治课教学⾯临的具体问题:8、扩展性学习的⽅向和内容:三、《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的学习⽅法通过理解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来领悟:(1)教材为课程学习提供理论框架。

(⾮唯⼀、参考书之⼀)学术书籍→教材→课程教材(职前教育)↓↓参考读物(书)研修教材(在职培训、⾃我拓展)(2)课程是“动态”的;教材是“静态”的。

教材内容:以往的成果(滞后性特征)→“僵死”课程内容:以往的成果、现状和趋势→“变化、灵活”(3)教师的选择:“授课”还是“授书”?(4)学⽣的选择:“听授课”还是“听授书”?(5)李政道:“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学问。

”(6)扩⼤阅读量:著作(书籍);杂志;⽹络(公众微信);中学课本和课标。

第⼀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了解:教材编写的特点:学习⽬标—问题序幕—正⽂(节、段)--随堂讨论—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研讨、展⽰)—资料卡⽚—理论探讨(研讨、研究、探究)—⼩结—思考题—参考⽂献—阅读视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 阅读视野)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我国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较系统、成熟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体系。

但是,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功能,忽略了学⽣⾃⾝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科所应该具有的塑造健全⼈格和培养优良品德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完整版)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笔记

(完整版)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笔记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重点第1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在初中开始,而后在高中展开。

主要表现在:(1)改变课程名称。

高中仍为“思想政治”,初中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

——这种改变即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

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在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总的来说,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选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5)变革教学方式。

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目的由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纯笔纸测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一)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高素质的公民,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思想政治(品德)课就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

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工薪的思想品德素质,后者侧重于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

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自学笔记

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自学笔记

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自学笔记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通过理论学习联系教学实际总结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工作是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即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激活、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式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是什么?第一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第二,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三,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与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五,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六,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民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呢?第一,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第二,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

第三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两个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和“一个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

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笔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笔记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原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方向也就会不同。

德育性质的阐述1.历史论德育性质2.内容论德育性质3.特点论德育性质1).具有德育的主导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具有理论的教育性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1.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教学内容上看,是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来分析,也是必修课2.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中学德育其他组成部分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课解决的是中学德育的核心问题,起着关键作用※思想政治课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一脉相承3. 思想政治课是体现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是人们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和理性符号,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关键,也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工具。

四对基本范畴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2、教育与教学3、内化与外化4、理论与实践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动力导向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 向的规范对思想观念的规范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个性化功能对个性化发展 具有定向作用个性化发展有合理建构作用个性化发展有个体享用作用第六节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征(二)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呼唤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变革的社会现实与现行教材之间存在着矛盾※思想政治课的正面教育与学生所受的负面影响力的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性与社会用人现实性相矛盾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大学思想政治期末笔记总结

大学思想政治期末笔记总结

大学思想政治期末笔记总结(注意事项:本篇思政期末笔记总结包括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思考要点,但并未详尽地展开每个知识点的具体讲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备考。

以下是大致的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自己的理解进行拓展。

)第一章思想政治理论概述一、思想政治的含义与发展1. 思想政治的含义:思想政治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

2. 思想政治的发展: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政治学向政治哲学的转向,从对国家、政府的关注,转向对个体、社会、历史以及人类主要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揭示和解放工人阶级的任务和使命而创立的。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上半期。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点和基本任务: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已经胜利,但生产力极不发达,生产关系也不完善,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变生产关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中国共产党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等。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1.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

2. 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基本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基本奋斗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确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良好开局。

思想品德各课笔记

思想品德各课笔记

第一课我的祖国我为你自豪一.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一)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P2-3 (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P5-6★(三)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1.主要内容P7.1.4-5: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2.含义P8.1.5-7:是指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不同时期的内涵:a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P9,1,1-2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P9,1,2-34.意义作用:(1)自古以来民族精神就激励每一个中国人昂扬向上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百年巨变(时间,领导人,巨变实质)P10—11(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党成立后的三次历史性变革P11.3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2. 党成立后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变化的内容P12.1(整段)(六方面)★3.百年巨变的结论P12.2(整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以热爱祖国为荣:(一)★爱国主义:1.含义P13.2.1-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联系在一起。

2.内容(五方面)P13,3,5-133.作用: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完整word版)教师工作总结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完整word版)教师工作总结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工作总结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 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教师职业道德个人总结(一)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总结如下: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

从出勤方面来说,我在学校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多的教师之一。

能做到每天早上7:30 到校,下午放学后才回家。

2、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以身作则。

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和学生家长接触比较多。

这学期还特地到家访了四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的一些特别难的问题。

3、在关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

从我所从事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情况来看又有点特殊,接触的后进生特别的多,要是不从心里爱他们,那确实是无法想像的。

当学生受伤的时候,我一般是主动送到医院的,这学期此类事件发生了三件。

4、在终身学习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再则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的快,所以我一直坚持信息技术的学习进修。

.教师职业道德个人总结(二)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笔记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 思想政治教育失效性的后果1、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思想活动问题)2、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力量削弱(教育者问题)3、环境发生变化(环境问题)4、人们的价值取向扭曲(教育对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失效性的后果1、出现道德失范现象2、出现教育薄弱环节3、出现政工队伍不稳定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和演变的历史过程(1)1847:宣传工作(2)1902年前后:政治工作、政治教育工作(3)1934年: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4)中国共产党诞生——建国:沿用上述各种提法(5)1949——1959:思想政治工作,但未统一(6)1960——1978:政治思想工作(7)1978——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答:(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3)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论;(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5)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6)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8)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起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一、个人与社会。

二、思想和行为。

三、教育主体和客体。

四、内化与外化五、教育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

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

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

5、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6、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7、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和评价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8、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⒐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系,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⒑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⒒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⒓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思政笔记

思政笔记
第八章
第一节 世界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主要就是进Βιβλιοθήκη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第二节 政治观教育.政治观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根本观点。一、基本国情教育
法制纪律观念,是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念,它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新人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有文化,是“四有”新人的一个基本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1、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中化理论陈果的教育。首先要引导人们花大气力认真研读原著,熟悉和理解原著,融会贯通地领会原著的精神实质,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其次,要引导人们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际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学习理论,帮助人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澄清模糊认识,提高贯彻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所提供的立场、方法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突出主旋律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特征,并引导人们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在进行主旋律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全局在胸,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既有所侧重,又必须在任何时候都使三者教育相互补益、相互促进。突出主旋律教育,要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所谓基本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即那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展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该国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人口众多,文化悠久,按人口平均资源贫乏,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经济发展还较落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还需要不断改革和继续完善。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3、深入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三、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投身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四、形势政策教育.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对于帮助人们认清形势,全面理解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奋斗目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重点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在初中开始,而后在高中展开。

主要表现在:(1)改变课程名称。

高中仍为“思想政治”,初中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

——这种改变即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

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在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总的来说,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选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5)变革教学方式。

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目的由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纯笔纸测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一)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高素质的公民,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思想政治(品德)课就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

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工薪的思想品德素质,后者侧重于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

因此,从最终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1、思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双重属性,而思想性是其根本性质,也是这门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

2、综合性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是多门学科、多种知识的整合。

3、人文性4、实践性第三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所处的位置。

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从课程设置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中的一门主要学科。

第一,思想政治(品德)课中学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的国家课程。

第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从学生发展看,思想政治(品德)课处于首要地位三、从学校德育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时中学德育的中心首先,在目标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与中学德育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学德育的内容是相通的。

再次,从途径上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第四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含义和功能(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含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通过完成规定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而使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

把握这一定义,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指向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它所呈现的是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教师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是预期的结果和标准。

一方面,它不是现实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这种目标;另一方面,这种目标的建立有其特定的基础和条件,具有切实可行性,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第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实施,尤其在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学习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构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并通过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功能1、指向功能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指明了方向。

2、规范功能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首先,它规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其次,它规范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第三,它规范教学的进程。

3、评价功能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也就成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标准。

不可否认,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规定有一定的原则性、概括性、抽象性,难以用它来衡量具体的教学活动。

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往往有一些细化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但这些细化的评价标准都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来设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核心标准,脱离了课程目标,教学评价必将缺乏科学的标准,没有可信度。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分类(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结构分类结构分类,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把思想政治(品德)的课程目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方面。

1、以知识、能力、觉悟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思想政治(品德)课是知识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位一体”的基本任务,不能重知轻能、重智轻德。

以此为依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目标在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即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

认知目标是课程目标结构的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它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本学科的教学要认识、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建立在认知目标基础上,它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具备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学科能力,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文体,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正确的观察分析和鉴别分析。

觉悟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是最根本的目标要素,它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进一步转化为觉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立场,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

2、以知识、情感、行为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3、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本要素的结构分类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各学科课程目标都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分类,也称“三维目标”。

其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等,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对社会等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就具体到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来说,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在这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强调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是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的主导;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观点,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第三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概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及其特点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特点1、德智共生性——就是说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既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道德说教,又不能离开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需求的智力活动。

2、多样性——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既有知识性的,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既有静态的,又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动态生成的。

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的资源。

3、开放性——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这种开放性表现在:第一,课程资源空间上的开放;第二,课程资源实践上的开放;第三,课程资源利用上的开放。

4、发展性——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不断发展和日益丰富的。

一方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不同,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的影响也不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资源也得以延展,也就使更多的资源可以作为影响、支持并构成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要素,从而成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5、交叉性——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与其他的课程资源之间存在着交叉与互补的关系,可以相互为对方学科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服务。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类型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按课程资源的性质——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属性——思想性课程资源、实物性课程资源、人力课程资源、网络型课程资源和活动性课程资源一般来说,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实践中,常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文字与音像资源——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品德)教科书,其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德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重要资源。

2、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教师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人格魅力等,也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知识结构、群体特征等,都是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还包括家庭成员、邻居以及有影响的社会各界人士(英雄模范、著名的额科学家、艺术家、学者等)3、实践活动资源——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