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_935
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摘要】《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通过影片中的隐喻,探讨了监狱象征、自由的探索、希望的意义、友谊的价值以及梦想的实现等主题。
监狱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囚禁,自由的探索象征着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希望的意义在于坚持对未来的信念,友谊的价值在于共同面对困境,梦想的实现则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通过对电影的隐喻解读,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获得对未来的启示,以及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带给观众深刻思考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隐喻、监狱、自由、希望、友谊、梦想、启示、人生思考1. 引言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经典电影。
该电影改编自司蒂芬·金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佛雷被误判谋杀罪名并被送入肖申克监狱,最终通过智慧和毅力逃出牢狱的故事。
主题涵盖自由、希望、友谊和梦想等多个方面,深受观众喜爱。
影片以监狱为象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安迪在牢狱中经历了无数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影片中展现了友谊和信任的力量,安迪和瑞德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感动。
希望也是影片的重要主题,安迪在绝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给了其他囚犯希望和力量。
最终,安迪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实现了逃脱的梦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从隐喻角度讲述了人生的探索和奋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感人至深的作品,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监狱象征监狱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被困于现实生活中的囹圄。
监狱中的高墙和铁条象征着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和限制,让人们无法自由地挣脱。
影下之思——评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有时候我真想找一个地方避世。
于是我翻开了两本厚重的门——一本是沉重的生活之门,另一本则是寂寞的电影之门。
今夜,我选择了后者。
在众多光影交错的故事中,《肖申克的救赎》,这个名字如同一股清流淌过那些陈腐且千篇一律的剧情。
这是一部讲述人的灵魂和自由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的希望、梦想和恐惧。
电影开篇便是一场误会所造成的悲剧——安迪·杜佛兰被判谋杀罪入狱。
他的无辜被残酷地埋没在司法体系和社会偏见之下。
画面一转,在阴沉潮湿、铁网密布的监狱“肖申克”里,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缩影:权力与腐败横行无忌;人性在这里被扭曲和异化。
看这银幕上的牢房生活如同青蛙潜游在腐臭的水沟中一般令人窒息。
然而就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安迪却像一只夜莺唱着并不悦耳的歌声,在无尽的黑暗中划出一道星光般的光芒。
他对自由的追求未曾熄灭,并用他的智慧撬开了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
鲁迅先生曾说过,“轮回中的不幸之中往往蕴藏着必然的幸福”(虽然鲁迅未说这句话)。
或许正是这种对正义和理想的执着信念支撑着安迪熬过了漫长的岁月并最终实现自我拯救的过程吧?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甘命运的人如何用智慧去斗争社会给予枷锁的勇气。
面对铜墙铁壁般的制度与规则时我们应该选择逆来顺受还是破釜沉舟?导演透过人物的命运叩问观众的内心:“有所追求总比屈服要美些”,这是我从影片得出的答案之一。
影片的核心在于追逐自由的主题上有着深刻的表现力及其内涵丰富的隐喻意义:在监狱内部所开展的种种活动以及种种人物纷繁交织的情感关系展现出了人既有贪婪也有渴望美好的一面,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面前人类灵魂深处的那种自救勇气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诸如莫格斯囚犯向典狱长靠拢以换得个人利益,或者瑞德和其他囚犯间错综复杂的友情等桥段都在拷问人的道德伦理。
是否所谓的现实就必须放下道义?此外值得深思的是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扮演的心理角色“瑞德" 和白种人 " 安迪" 的友谊超越种族壁垒成为不分贵贱的精神性象征。
救赎精神的隐喻表达
救赎精神的隐喻表达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精神主要通过反转隐喻和自由隐喻来表现。
整个故事始于男主角安迪被冤枉入狱,经历了痛苦的监狱生活后,最终通过一系列自己独自设计的计划成功逃狱,并在故事的最后和好友红基友的协助下重获自由。
在这个过程中,安迪所受的视听之苦,尤其是虚假的音乐与影像这一绝妙的选型和呈现方式,不但表现出了监狱对囚犯精神和意志的摧残,更突出了安迪对自由的渴望、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理性解救的信念。
安迪甚至在一次谈话中表示,“自由的尊严在于两条腿外面,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路”,这也把自由隐喻化成了一种状态和境地,一种自我解救和救赎的方式。
总之,救赎精神的隐喻表达丰富而多样,其深层次的意义也需要通过文化背景、人物性格与命运、情节背景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
在探索救赎精神时,我们应该注重对于文字、音乐、影像等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与体验救赎精神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囚禁与解放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性光辉与社会隐喻
开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世间,人心无疑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监狱。
而在那座被城墙和电网包围的肖申克监狱中,却也有人性的花朵,在最黑暗的地方悄然绽放。
这便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对人类灵魂深处黑暗与光明的探索。
正文:在那个封闭而阴森的地方,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安迪·杜弗雷恩,一个银行家,他的到来似乎给这座监狱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的外表是柔弱的书生样貌,内心却是坚定而自由的灵魂。
他的出现打破了牢狱中原有的平衡,引发了一连串的变化。
监狱长诺顿和警卫队长哈德利则是权力的象征,他们代表了体制内的扭曲与腐败。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这个封闭的世界打造成了他们游戏的舞台。
在这里,犯人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他们的玩物和赚钱的工具。
然而,在这片被黑暗笼罩的土地上,主人公安迪却如同一束微弱的光束穿透进来。
他的情报、他的勇气、他的信仰、他对知识和自由的追求都成为了他在困境中的救赎之路。
当他第一次为其他犯人播放歌剧时,音乐如同魔法一般在监狱中回荡;那是自由的声音,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暂时的解放。
在这部影片中,“自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安迪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凿开了通向自由的道路;这是一种身体上的解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在这个灰色的世界里,“希望”也成了最为稀缺而又珍贵的东西。
瑞德曾说过“希望是个危险的东西”,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希望”往往意味着痛苦和失望。
但正是这样的“希望”,让安迪能够忍受那二十年如一日的折磨,并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结尾:这部电影让我深思的是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力量。
在这个看似绝望的世界里,“善恶到头终有报”,曾经的罪行终将得到审判。
但在具体个体的命运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救世主或定数。
我们要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当面对困境时我们又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正如安迪所言:“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生活的问题从不简单,但只要心怀希望,就有可能透过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发现心中的天堂。
肖生克的救赎深层意义
《肖申克的救赎》不仅是精彩的越狱故事,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
斯蒂芬.金想告诉读者的是:1.困境下精神的富足,远远胜过物质的富足。
僵化而强大的监狱体制会让人灵魂麻木,安迪之所以愿意用两周的禁闭,换来享受音乐的短暂一刻,只是渴望唤醒自己和大家关于正常人生活美好回忆,保持重获自由信念的一种方式。
他坚持不懈地给州长写信申请资金,扩建丰富了图书馆,还帮助囚犯汤米通过自学考试,以期改变他的命运。
哀莫大于心死,过去爱吹口琴雷德入狱30年后,而今觉得已经没有意义。
安迪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影响了雷德,特别送了他一支口琴,以唤醒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体制和思想虽是无形的,但对人的束缚却如肖申克的高墙困住了身体,也困住了的灵魂。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戒备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禁锢人身体的牢笼,但很多时候困住人们心灵的,却是画地为牢,看不见摸不着的围墙。
因为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只不过七八十岁才埋,余下故步自封的人生,陷于无限重复中,最后悄无声息地消失。
就像小说中的布鲁斯克,虽也爱喂鸟,却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上吊自杀,而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条件恶劣的养老院中离世。
3.世上没有什么能关住一个自由的灵魂,除了他自己。
电影里的结局是美好的,安迪和雷德在墨西哥,蓝天碧海浪花一朵朵齐华坦尼荷的海边,过上了狱中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观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和我梦中的一样蓝。
"但小说并不这样完美,雷德只是穿过了墨西哥的边界线。
肖申克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他超越了僵化的认知局限,挣脱了心灵的牢笼,显然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因为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安迪这样强悍的拯救者很难遇到,唯有强大我们的内心,学会坚强以对。
否则,哪怕人离开肖申克,一辈子都走不出心里的肖申克;身体走出监狱,一辈子也走不出心里的牢笼。
这正是作者斯蒂芬.金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
其实,《肖申克的救赎》也救赎了作者斯蒂芬.金。
电影赏析解读经典电影中的隐喻与寓意
电影赏析解读经典电影中的隐喻与寓意电影赏析——解读经典电影中的隐喻与寓意经典电影不仅令人陶醉于其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更让观众们深思。
这些电影中通常都存在一些隐喻和寓意,通过暗示和象征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通过对几部经典电影的赏析,探讨其中的隐喻和寓意。
一、《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在监狱中的经历。
整部电影蕴含着关于自由和希望的隐喻和寓意。
首先,电影中的监狱象征着社会的束缚和限制。
安迪被错误地判刑,但他不屈不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监狱中找到了自由。
这暗示着个人在社会中也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战胜困境,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次,电影中的友谊和信任在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安迪与他的朋友瑞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信任并互相扶持。
这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的重要性,以及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力量。
最后,电影中出现的“肖申克之泥”这个隐喻,暗示了希望的力量。
安迪用泥土逐渐挖出了一个通往自由的隧道,这个隐喻象征着无论困难多大,只要我们坚持追求自由和希望,就能找到生活的出口。
二、《楚门的世界》《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关于现代社会虚伪和真实的经典电影。
通过楚门的视角,电影传达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渴望和对虚假人生的思考。
首先,电影中的电视节目《楚门秀》象征着虚假和控制。
楚门一直生活在一个被摄像机无孔不入监控的环境中,他的一举一动都被电视台掌控。
这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被媒体和社会舆论操控的现象,呼吁观众们要保持自我思考和对真实的追求。
其次,电影中的楚门试图逃离人为创造的假世界,代表了个人对真实的追求和崇尚自由的渴望。
楚门发现他的整个人生都被设计和安排,于是他决定勇敢地踏入未知的世界,寻找真实。
最后,电影中的隐喻之一是楚门的名字。
在电影中,楚门的名字“楚门”与“出门”的发音相似,意味着离开人造的假世界,走向真实的人生。
这提示着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怀抱勇气,勇敢面对真相并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修辞学的隐喻角度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象征意义
从修辞学的隐喻角度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象征意义【摘要】文章从修辞学隐喻的角度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隐喻在该电影中所隐藏的涵义和其所起的作用,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救赎,即自由的深刻意义。
这也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
【关键词】隐喻;象征;自由;监狱一、概述1.1 背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源自美国当代小说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
斯蒂芬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以恐怖小说闻名,迄今已出版了60多部小说。
《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是斯蒂芬创作于1982年的一篇小说。
该小说一经出版就大受欢迎,随后被收录在他的长篇小说集《四季奇谭》里。
该小说集一共由四个故事组成,这篇是第一篇《希望春天永驻》里的故事。
这是一部内容颇为严肃的短篇小说,继承和拓展了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无论从创作时间上、还是从创作程度上,都可谓斯蒂芬创作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完成了从“恐怖”到“不恐怖”的蜕变。
1995年,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1.2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而被判无期,随后被送往肖申克监狱。
在狱中,他认识了瑞德。
瑞德是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他能搞到任何东西。
安迪请瑞德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鹤嘴锄。
后来,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牢房墙上。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很快他就开始帮助狱警们处理税务问题,甚至逐渐成为肖申克典狱长诺顿洗钱的重要工具。
但新来的犯人汤米告诉安迪他知道谁是安迪杀人案的真凶。
当安迪向诺顿提出要申诉时,却遭到了诺顿的拒绝。
诺顿为了防止安迪出狱,无人再为自己洗钱,他杀死了汤米。
至此,安迪终于决定越狱。
原来在服刑的20年来,安迪每天晚上都用小鹤嘴锄挖洞,并用海报将洞口遮住。
安迪成功越狱了,他拿走了诺顿的黑钱,并告发了诺顿。
诺顿最终饮弹自尽。
肖申克监狱的权威主宰消失了。
而瑞德获释后也与安迪在墨西哥重聚。
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有人曾问我,为何总要在沉闷的电影画卷中,寻找那些被遮蔽的光芒。
我回答说:“因为在这个世上,最稀缺的不是光明本身,而是那对微弱光芒始终不渝的追寻。
”不久前,在朋友的力荐下,我观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权力与自由的经典作品。
故事发生在一所名为肖申克的监狱里,讲述了银行家安迪·杜佛兰因被诬陷杀害妻子及其情人后入狱,并在那里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痛苦挣扎和心灵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于世。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监狱似乎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那无形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
它既是物理上的囚笼,更是心灵上的桎梏。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弱者或许不会成为勇敢者的理由,但强者往往因其存在而显得更加卑鄙和残忍”,监狱中的种种恶行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这一点。
影片中的瑞德是另一条叙述线索,在安迪的影响下逐渐觉醒并最终获得救赎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他们的友情超越了金钱与利益的界限,在这片孤立无援的土地上相互支持、相互救赎。
我想,在那个铁窗之外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那层“窗户纸”更难捅破。
电影以极端压抑的场景开篇——冰冷森严的审问室、单调灰暗的牢房、严格的监规……每一处都如同一把把锋利无比却看不见刀刃般的刀子在我们心上划过一刀又一刀,没有鲜血涌出也看不出伤疤来。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活着:疼痛着却又浑然不知痛何在。
然而正像鲁迅先生所言:“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他之所以能在萧瑟风声与冷冽月色的夜晚悄然逃离髅穴般的地狱之门,并最终奔向自由之地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希望持之以恒的追求和信仰。
反过来看那些一眼就能望穿人生结局的人——自怨自艾的老布谓之一半死亡;适时应景地适应命运摆布的人——如布鲁克斯则可谓另一半死亡;而像海伍德那样盲目顺从命运诅咒的人则已病入膏肓无法回天矣!这些人物所面临的并非生死之间的选择而是如何面对生存下去的问题和本能反应罢了!记得鲁迅在他的散文集里写道:“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电影评论:解读《肖申克的救赎》的深层含义
电影评论:解读《肖申克的救赎》的深层含义引言《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的经典电影,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令人难忘的剧情和精彩演技而享誉世界。
然而,在其中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探索了生活、希望以及人性的本质。
本文将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解读,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深层含义。
1. 坚持信念与追求自由1.1 安迪・杜弗雷恩主角形象分析安迪・杜弗雷恩这个角色代表了坚持信念和追求自由的意志力与毅力。
他被错误地判罪并关押在肖申克州立监狱,但他不因此沮丧,反而利用时间和资源筹划逃狱,并最终获得自由。
通过安迪的经历,观众可以看到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地奋斗的重要性。
1.2 狱友关系与互助精神在监狱中,安迪与其他犯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展现了互助精神。
他帮助狱友获得知识和逃避残酷现实的方式。
这种相互扶持、信任和团结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通过这些关系展示了人类之间真实而温暖的情感。
2. 社会体制与个人反抗2.1 监狱体制下的反抗《肖申克的救赎》通过描述监狱体制下犯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来探讨社会体制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安迪抵抗了系统中存在的腐败和虐待行为,表明个人能够以不同方式对抗强权和压迫。
2.2 安迪作为象征反叛者安迪被塑造成一个代表着反叛者形象的角色,他在监狱里不仅维持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念,而且激发其他囚犯也要开始怀抱希望、争取自由。
这个角色代表了对社会体制的反抗和追求公正的勇气。
3. 希望与救赎3.1 安迪的逃亡与希望安迪通过长期的计划和努力最终成功逃离肖申克州立监狱,实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
这一结果传达出关于希望和持久奋斗意义的信息。
3.2 复仇与救赎之间的选择电影展示了很多复仇主题,但最终强调了原谅和救赎。
安迪在拥有报复机会时选择向那些伤害过他的人提供辩护,并使他们面对自己的罪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结论《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引发深思并探讨人性、希望、自由和救赎等主题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隐喻:人生!
《肖申克的救赎》隐喻:人生!1.“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
”这句话曾经激励过多少人,撩抚过多少心。
我也曾向往自由,却忘记了自由的前提是独立。
2.你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我看过很多遍,朋友说这部电影最让他震撼的地方是监狱长发现了安迪越狱的秘密。
一个人用二十年时间,做了一件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们很羡慕安迪,但却又活不成安迪。
3.《肖申克的救赎》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人蒙冤入狱后如何靠自己的信念又重获自由的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的隐喻是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4.监狱象征社会。
进入监狱前,安迪是优秀的银行家,象征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被家长老师赞誉。
可是,一旦进入监狱(社会),过去的荣誉就化为乌有,而且不得不面对“体制化”的生活与弱肉强食的竞争。
5.结识了黑人瑞德之后,安迪弄懂了监狱的规矩。
表面一套仁爱圣经,私下都是利益勾当。
安迪因一技之长,成为了监狱的“红人”,也让他在权力与利益之间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我们不也是稀里糊涂地进了社会,凭一技之长,谋生糊口吗?6.安迪的越狱早有预谋,瑞德的人生随波逐流。
命运的讽刺是安迪本可以陈冤昭雪,但不得不越狱重获新生。
瑞德渴望出狱却从未获释,但当他彻底放弃,甘愿留在监狱时,又获得自由。
命运总在给我们开玩笑,事情永远不会随人愿。
7.而面对离开监狱的生活,不同人有不同的结局。
老好人布鲁克斯无法适应“退休生活”而选择自杀,安迪则用新身份开启了新生,瑞德是幸运的,他是心存希望去寻找安迪。
这不正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老年生活吗?8.一部电影反映了人生,而你又活成谁?安迪与其他人的不同,不是因为他的学识和地位,而是他的信念与坚持,他始终在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规划自己的人生。
他用微弱的希望让自己重获自由。
他始终只在做一件事情,他最擅长的事情:银行家。
在监狱外他是银行家,在监狱里他还是银行家,就连越狱这事也是坚持投资复利的长期主义。
他一直在适应环境,但又在保持自我的精神独立。
影之深水——解析肖申克的救赎
正文:当一身污秽,身陷囹圄的主人公安迪,在黑暗中缓缓推开牢房墙壁的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自由鸟扇动翅膀的声音。
这是一部探讨人性与命运、自由与囚禁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它黑白的调色盘中,我却看到了生命的斑斓和人性的光辉。
在影片的世界里,当年的美国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封闭而无情的社会缩影。
监狱长官那轻描淡写的“把信仰交给上帝,其他交给我”,无疑于宣告着权力绝对的掌控。
这是一个关于权力与压迫的故事——狱警们对待犯人的态度,不仅仅是执行职责那么简单,他们忽略了对方首先是一个人的事实。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那么对于安迪而言,“世上本没有人可以救你出地狱的路”。
但他以自己的力量,在天大的压力下凿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他所做的一切虽然是违法的、甚至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然而却是他对抗非人性管理体制的一种方式。
他的叙述开始于一个雨夜,在光影交错的画面中展开——他被错判谋杀妻子及其情人罪名成立,并被送往这个充满暴力和黑暗的地方——肖申克监狱。
当镜头切到主角面容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身处苦难之中,但安迪眼中仍然有一抹不屈的光芒闪烁着。
是啊,在那个时代里,“人之初性本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看法;而在这部电影中显露出来的那些官员们的欲望和贪腐无疑是又一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看着那些阴暗的人性面庞和权力者之间那些肮脏交易的同时,我们可以问道: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真正的尊严又在哪里?电影中不乏这样一群人的形象——如红衣妈妈般的守护者、像瑞德那样的生活导师、甚至包括着诸如老布鲁克斯那样的悲剧人物。
他们构成了世界观的基座——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幅幅普通人的命运图卷;似乎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在不可抗力的时代阴影下填写上注解。
而在这些个体命运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期待自由的人们是否真能打破周遭环境为他们设定的角色?他们努力寻求解脱的过程中会否再次成为枷锁的一部分?具体来说,“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肖申克救赎》中的隐喻手法
《肖申克救赎》中的隐喻手法《肖申克救赎》中的隐喻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安迪与小鸟的隐喻关系:在电影中,安迪和小鸟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隐喻关系。
小鸟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而安迪在监狱中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自由和希望,这与小鸟的自由和飞翔形成了隐喻关系。
在电影的多个场景中,出现了小鸟的画面,这些画面反映了安迪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
2.图书馆工作的隐喻意义:安迪作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借还书籍,而是为那些没有读书机会的犯人提供知识和启发。
这个角色可以看作是安迪对知识和自由的隐喻。
通过他的工作,安迪为其他犯人提供了获得知识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反映了安迪自身对知识和自由的追求。
3.瑞德在图书室里反复出现的“希望”一词:在安迪的鼓舞下,瑞德开始认真读书,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安迪告诉瑞德:“希望是美好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这句话不仅是电影的主题,也是隐喻的体现。
它表达了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希望和信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4.老布的“体制化”隐喻:老布是肖申克监狱中的一名囚犯,他被长期关押在这里,对监狱的生活和体制有了深深的依赖。
当他在刑满释放后,他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后选择了自杀。
这个故事情节是对体制化隐喻的最好体现,它揭示了当人们长期处于一种体制或环境中时,他们可能会被深深影响,以至于无法适应其他环境。
5.安迪与肖申克监狱的隐喻关系:安迪作为囚犯,与肖申克监狱形成了一种隐喻关系。
安迪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改变了监狱的现状,为囚犯们带来了希望和知识。
这个故事情节反映了安迪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也隐喻了人类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
这些隐喻手法的运用,丰富了电影的主题和表现力,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影片中的象征与隐喻
影片中的象征与隐喻在电影艺术中,象征与隐喻被广泛地运用,来传达导演或编剧想要表达的意义和主题。
通过视觉和语言上的符号,影片中的象征与隐喻可以深化故事情节、揭示角色心理和复杂的社会层面。
本文将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探讨其中的象征与隐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电影创作的艺术魅力。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弗莱恩在囚禁的监狱中,以坚韧和智慧逐渐改变囚犯们的生活,并最终实现自由的故事。
影片中融入了许多象征与隐喻的元素,它们不仅增添了故事的深度,也揭示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的渴望。
首先,影片以“肖申克”监狱为象征,代表了囚禁和束缚。
监狱高墙、铁门和牢房等元素,直接象征了主人公及其他囚犯的困境和沮丧感。
观众通过这些象征,深刻感受到被剥夺自由的压抑和无助。
而监狱内部深沉而昏暗的氛围,则体现了囚犯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拥有自由的心情。
其次,主要角色之一的红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人物。
他被描绘为聪明而机智的囚犯,通过与安迪的友谊,突破了自身境遇。
红的姓氏同样是个有意义的象征,它代表着希望和温暖。
通过红的角色,影片表达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苦难中找到希望,并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外,安迪的爱好——音乐和艺术,也作为象征性元素出现。
在监狱中,他通过播放音乐和描绘壁画,为囚犯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音乐和艺术象征着自由和人类内心的表达。
它们是安迪挣脱牢狱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工具,同时也唤起了其他囚犯对自由的向往。
影片中的象征还体现在场景设计和选用特定物品上。
例如,电影中的披头士海报象征了1960年代社会革命和持不同政见的勇气。
安迪在牢房的墙上悬挂披头士海报,传递出他在囚禁中保持原则与对抗体制的精神。
此外,安迪将财务部主管的胜利舞蹈作为象征,代表他终于战胜了困境和权威。
电影的结尾展示了安迪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场景,这也是象征与隐喻的高潮之处。
当安迪在雨中举起双臂,庆祝着逃离肖申克的自由时,他成为了象征希望和解放的象征。
隐喻的斑斓—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世上有一种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题记。
今天天气正浓阴,我焚香静坐于窗明几净处,翻开了一部世界闻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作品在我心中哪里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场灵魂洗礼、思想升华的饕餮盛宴。
电影在1994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因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而判处终身监禁的男人安迪,在监狱中如何保持希望、促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电影以主人公安迪狱中的生活作为主线,刻画了一个暗无天日却饱浸人性的社会缩影。
影片以其真实深刻的描绘和精湛细腻的艺术表现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并一举夺得奥斯卡七项大奖提名。
窃以为该电影与鲁迅先生笔下的作品极具相似之处:都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社会批判性、深刻的人性揭露、复杂的人物塑造和不朽的精神价值。
这四者相互交织,形成了该片对观众心灵的深层吸引和精神震慑力。
今天就让我带着诸位领略一番这幅如画的风景。
首先,鲁迅先生向来在作品中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社会批判性。
他用犀利冷峻的目光审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无情抨击麻木腐朽的政治制度和丑陋畸形的灵魂扭曲;同样,《肖申克的救赎》也通过镜头展露出不公不义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
从这个角度来看,《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披上了西方资本主义外衣的新《阿Q正传》,它的讽刺意味喷薄欲出、鞭辟入里。
其次,鲁迅先生善于通过深层次的人性揭露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面貌;而本片则展现了多种性格的命运走向,在不同人身上把握到了人性幽暗与光亮共存的真实写照。
影片借助人物命运的发展将个体生存状态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在描绘颠覆阶级道德的同时折射出人们内心的悲悯与忏悔。
再次讨论人物塑造问题,在本片中出现了有形形色色的角色形象:果敢正义的主角安迪、同船之情的朋友瑞德、暴戾粗野的老布鲁克斯等灯红酒绿的形象跃然纸上;与此同时这些各色形象恰如其分地弥补了单一角色塑造存在的局限性,并深化了剧情内容和主题内涵。
关于精神价值问题,则是我最为欣赏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电影评论: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赏析
电影评论: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赏析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否有一部影片,你看了无数遍却依然被深深触动,喃喃自语:“这就是真正的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凭借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演,成为了近几十年来最受推崇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赏析这部令人心驰神往的电影。
I. 一个永恒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Stephen King的短篇小说为基础,由Frank Darabont执导,主要探讨了人性、希望和自由等永恒的主题。
影片通过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Andy Dufresne)的经历,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强烈的信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人类的内心深处都有不灭的希望。
II. 独特的叙事结构《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叙事结构的运用也是别具一格的。
整个电影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手法,将故事逐渐展开,让观众不断猜测和思考。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给影片增添了不少的悬念和神秘感,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III. 生动刻画的角色形象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是《肖申克的救赎》成功的关键之一。
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由天才演员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扮演,他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安迪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饰演的种族隔离时期的监狱长瑞德(Red),则成为了影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个角色都鲜活细腻地展现了不同的人性,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IV. 刻画监狱现实的细腻描写《肖申克的救赎》并不仅仅是一部揭示人性光明面的电影,它也毫不妥协地展示了监狱现实的残酷和黑暗。
影片通过真实细腻的描写,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囚犯们日常的痛苦与希望。
导演通过一些场景的设置和台词的抉择,成功地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错觉,让观众对监狱这一特殊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V. 主题曲的独特选择一部优秀的电影少不了一首出色的主题曲,而《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曲《End Title》则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解析命运的讽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一连几日,我的脑海总是不自觉地回荡着那部名为《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情景。
这是一部在我看来极富哲理的电影,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监狱的故事,更是对人性、自由与希望的深刻探讨。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被错误地定罪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而被迫入狱。
在那个名为肖申克的监狱中,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与煎熬。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安迪仍旧保有着对希望的执着追求,并通过种种努力改变了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命运。
“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我想鲁迅先生或许会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就像他在《狂人日记》中所体现的那种对封建社会的深深厌恶一样,《肖申克的救赎》也展示了一个充满压抑和罪恶的社会缩影。
在那里,“人吃人”的现象并不是虚指,而是通过肉体或精神上的控制与压迫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以其冷静和智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他的遭遇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许多人物:阿Q、孔乙己……他们同样承受着残酷现实的打击和嘲弄。
但不同于那些角色的是,安迪并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之中,而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反抗、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
“有些人是关不住的。
”这是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在《呐喊》中的呐喊:“救救孩子!”这种对于自由和渴望改善现状的声音是何其相似?他们都是在大声宣告着那些束缚人类灵魂的思想和规则必须被打破。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顽石点头”似乎成为了一道难题;但在这部电影里,我却看到了石头最终被穿破的可能。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这里的民魂可以理解为是民众心中的正义与勇气。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每个角色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从瑞德身上看到的是对友情的忠诚与牺牲;从老布身上看到的是对习惯化环境依赖后的无奈与绝望;从监狱腐败制度上看到的是一个权力失衡的社会现实……这些细节都在不断地敲打着我的心弦:难道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与电影中描绘的那个世界截然不同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却似乎有着相同的问题——人们对于规则和制度是那么的逆来顺受!失去了批判精神的人们就像是失去了锐气的工具一般无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隐喻——鲁迅风格读后感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或许便是上帝在谱写着一曲曲关于自由与希望的交响乐。
而在这所有的旋律中,《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那最沉重而激昂的乐章。
我今日欲以此片为引,聊聊我所体会到的人生真谛。
在这个看似和平但实则布满荆棘的世界,人们常被命运无情地囚禁在各自的“肖申克监狱”里——心灵的牢笼、社会的规则或是自我的认知。
本片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如同那一束透过牢房窗户的阳光,温暖却充满讽刺。
影片讲述了一个银行家安迪·杜佛兰因为一次冤案被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中的逃亡经历。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摆脱了枷锁,重获自由。
这是一部充满张力的作品,每一个情节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导演通过安迪这个角色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冷静而深沉的人性光辉。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守内心的信念和追求光明的勇气是何等难能可贵。
尤其是他在监狱墙壁上砌凿壁画的那一幕深深触动了我:“你站在岩石上面、听海的声音、阵阵波涛仿佛母亲的土地、海浪拍打着岩石、织成了波澜壮阔的风景”(意译)。
这样的场景不仅是对安迪心灵深处对于自由渴望的呈现,也是他对希望的坚持和不断追求的象征。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往往会有诸多妥协和退让的想法:“反正生活就是这样吧?难道还能更差吗?”然而安迪的出现却是对我们这种消极思想的巨大冲击。
他的每一次逃脱计划都冒着巨大的风险,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并最终找到了希望之路——一条通往自由的小径。
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我们决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无尽的”(约瑟夫·普利策)。
正如影片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英雄往往被忘记、勇气常常被忽略、真理总被蒙蔽。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我想探讨的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被既定的命运所束缚并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道路呢?此外,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之时又该如何保持自己的信仰呢?这部作品还让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创意看不见的电影——浅谈肖申克的救赎及其它隐喻
序章:深秋的风景线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它们不仅仅是光影交错的游戏,更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近日,我得以目睹了一部蜚声国际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它如同秋天里的银杏叶,金黄而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
背景与开篇:囚笼中的自由之舞故事讲述了一个银行家安迪·杜佛兰被冤枉谋杀妻子及其情人后入狱,并在肖申克监狱中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煎熬。
影片以其深沉的人性探讨和对于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题而闻名遐迩。
然而,在我看来,《肖申克的救赎》不仅仅是关于牢狱的故事,更是对人类处境、社会制度和人性复杂性的一次深刻反思。
一、无形的枷锁与心灵的突围这部电影以其精致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
在监狱这样一个充满压抑的地方,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个“肖申克”,那是一个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牢笼。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铁窗之外还有铁幕”。
在这里,“枷锁”不仅是冰冷的手铐和高耸的围墙,更是根植于人心中的恐惧与绝望。
安迪·杜佛兰的到来,给这灰暗的生活带来一丝新鲜的空气。
他的冷静、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一次次意外与磨难中显得格外耀眼。
他用一把小石锤凿开了通往自由的道路,在围墙之中种下了希望的花朵。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描写过的“怒吼着的人”,他们在沉默的世界里努力呐喊着内心的不平之声。
二、人性的光芒与暗流涌动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丰富立体,那些长期生活在体制之内的人们逐渐丧失了自我,在权力面前变得顺从和机械化。
他们的灵魂仿佛被时光磨得光滑无比,没有了棱角和个性。
这种人性的异化绝不仅仅是个体现象,它是整个社会机器对于人的锻造结果。
然而,在这种异化的普遍性中,《肖申克的救赎》依然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一面。
安迪的智慧和坚持赢得了同伴们的尊重;瑞德的变化代表了人性觉醒的可能性;老年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对自由世界的恐惧,则揭示了体制对人精神的巨大束缚力。
三、个人的感悟与社会的启示观影后的夜晚总是难以入眠,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些人物的形象和剧情的发展。
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解读与评析
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解读与评析1. 引言:1.1 概述在电影史上,有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赎》,该片由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基于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上映后迅速成为众多观众心目中最受喜爱和珍视的电影之一。
这是一部结合犯罪、友谊、希望与自由等主题的励志剧情片,深深触动了广大观众,并在上映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经典。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解读与评析,通过分析电影背景、影片解读和影片评析来探索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首先,将介绍电影背景部分,包括制片背景、上映情况以及故事梗概。
然后,在影片解读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该片所传达的主题,并对角色以及对话中蕴含的意涵进行分析。
接着,在影片评析部分,我们将探讨表演评价、导演手法评价以及故事结构评价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观点,阐明本文的贡献,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通过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详细解读与评析,本文旨在揭示该电影背后所蕴含的人性、自由与希望等深层主题,并通过审视其精彩的表演、出色的导演手法以及紧密结构的故事来剖析其艺术魅力和震撼力。
本文还将试图为观众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使他们能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之作,并让读者对于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和哲理产生共鸣。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于智慧、希望和自由等重要概念的思考,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方向。
2. 电影背景:2.1 制片背景:《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根据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美国剧情片。
该电影于1994年开始制作,并在1994年9月初完成拍摄。
片中使用了曾经作为监狱的老布shared by luomi.bei2.2 上映情况:《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毋庸置疑是一部剧情片,表面上看来,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犯人越狱的故事。
不过,经过深入解读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的人物刻画、环境背景以及道具,无一不是在用一种隐喻的方式,向电影观众们传递更加富有内涵的信息,引得观众陷入沉思。
[1]
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故事简介
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
身为银行家的安迪,被控告枪杀了妻子以及妻子的外遇对象,因此被判无期徒刑,终生都要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
在监狱中,安迪认识了瑞德,很快两人成为亲密的好友。
瑞德在肖申克监狱中,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因为他能够通过其秘密渠道,获得狱友们需要的东西。
而安迪告诉瑞德,自己想要玩雕刻以此来打发监狱中的时光,所以拜托瑞德帮自己弄到的第一件东西是一只小鹤嘴锄,虽然这是违纪品,但是安迪承诺自己会想办法不被狱方发现。
获得小鹤嘴锄后,安迪用它雕刻了一副国际象棋,瑞德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安迪还在监狱中的墙壁上,挂了一幅当红女星的海报做装
饰。
在一次外出劳动期间,安迪无意间听说监狱官海德利为继承遗产的税务问题烦心不已。
安迪自告奋勇地告诉监狱官自己有办法帮他解决面前的难题,后来,在安迪的帮助下,监狱官果然顺利免去了一大笔税金,而安迪也为每个狱友获得了三瓶啤酒。
很快,安迪就因为自己的聪明才干,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在图书馆工作的美差,在安迪的帮助下,监狱还顺利申请到一笔用于监狱图书馆的资金。
同时,在狱中已是小有名气的安迪,已经获得许多狱警们的认同,大家有任何税务问题都会找他帮忙。
而安迪也沦为了肖申克监狱长的洗钱工具。
而一位新犯人汤米的到来,将安迪此前宁静祥和的监狱生活彻底打碎了。
汤米告诉安迪,他是安迪案件中的知情人,他知道安迪是被陷害含冤入狱。
安迪听后大吃一惊,连忙向监狱长申请重审此案,没曾想到,申请不仅被驳回,安迪自己也遭到了关禁闭的严厉处罚。
后来,为防止安迪这个重要的洗钱工具被无罪释放,监狱长甚至通过卑鄙手段害死知情人。
安迪在经历长达两个月的禁闭与获知知情人被杀害后,下定决心要越狱。
而这时,观众们才发现,在安迪看似平静的20来年狱
中生涯里,他每天都在用那只小鹤嘴锄挖洞,再用海报将洞口遮掩起来。
安迪成功越狱后,拿走了部分监狱长存下的黑钱,同时告发监狱长受贿贪污的罪状。
而好友瑞德在获释后,在橡树下找到了一些现金,他用这些钱离开了美国,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墨西哥海滨与老友安迪重逢了。
二、《肖申克的救赎》的隐喻及解读
(一)高墙下的“体制化”
在Shawshank这一特殊的世界中,罪犯们和自由世界仅仅只有一墙之隔,而这一面高墙束缚住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布鲁克斯在经历过漫长的50年牢狱生活后,终于获批假释,但他竟然并没有很高兴,甚至要伤害祝贺他的狱友海伍德。
[2]安迪为此迷茫不已,不过,瑞德却明白其中的奥妙。
瑞德告诉安迪:“人们对于这些高墙的情感非常奇特。
最初,人们会讨厌它,慢慢地,你会开始尝试着接受它,最后甚至依赖它,这就是所谓的体制化。
”安迪从瑞德的解释中明白,在高墙的笼罩下,人们永远被束缚其中。
[3]这一桥段隐喻着人类永远摆脱不了制约,为后来主人公成功越狱
的突破常规埋下伏笔。
布鲁克斯在服役过程中,无疑是在高墙的笼罩下度过了一生,因此,他的灵魂与肉体早已与体制融为了一体。
[4]当他获得假释,得以走出高墙制度外的世界,他仿佛是一个被流放的人,身体似乎得到了自由,但灵魂似乎无所依靠。
为此,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对待,只好选择用自我了断的方式抵触高墙外的生活。
而布鲁克斯最后留下的惟一证明他来过的东西,就是每一位出狱后临走时的人,在旅馆墙壁上写下的:布鲁克斯曾经来过。
布鲁克斯的结局是个悲剧,他代表着一生受缚于体制,直到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始终要追寻体制化的人。
相比之下,瑞德的人生则有所不同。
他在被体制化的过程中,最终摆脱了体制化的束缚。
[5]瑞德假释后在某家超市工作,仍遵守着监狱的规定:如厕必须打报告。
瑞德被这种体制化的束缚折磨得苦不堪言,一心只想回到监狱中去。
但是瑞德战胜了心魔,将自己从体制化中解救出来,在橡树下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信与钱,离开美国与安迪在墨西哥重逢。
很难说,若是没有安迪与他的约定,瑞德会不会也和布鲁克斯一样,由于过度体制化,难以接受现实生活选择自裁。
由此可见,瑞德代表的是曾被体制化,不过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体制的约束获得新生的人。
(二)安迪的自由灵魂
在这部影片中,安迪是惟一一个没有被体制化的人。
他被赋予同恶势力对抗的使命,他必须要打破那道代表体制的高墙,重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观众从安迪身上看到,在绝望的生存环境下,在压抑的体制的胁迫下,他始终不曾放弃,并通过坚持救赎了自己的灵魂与肉体。
[6]他用近20年的坚持不懈,打开了瑞德眼里,需要挖600年才能打开的生命通道。
后来,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深夜,他通过这个隧道,在500尺的污水管道里爬行着奔向了向往已久的自由未来。
当安迪终于爬出管道,远离监狱,滚到小溪里,镜头从仰角给了他一个全景,此时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安迪张开双臂,仿佛是在拥抱风雨,但说他是在拥抱自由似乎更加恰当。
此刻的安迪已经成了摆脱束缚,自由精神与美好希望的代表。
小鹤嘴锄是帮助安迪顺利越狱的工具,可是谁承想到,这个被用来雕刻把玩的工具,竟然在后面派上了那么大的用场。
最终,影片在监狱长诺顿手中拿着晨报,看到自己事迹败露就要完蛋的情节中到达高潮。
诺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这时恰到好处响起了警笛声,当诺顿打开保险箱时,虽然看到账本还在,可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账本上的《圣经》已被掉包了。
《圣经》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尊敬的监狱长先生,如您所说,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7]当监狱长终于明白一切时却已经为时已晚。
影片最后,给了观众一个狱长的特写镜头,一张脸从难以置信逐渐转化成为时已晚的绝望。
小鹤嘴锄不仅是安迪成功越狱的功臣,更是装载着自己嘲讽、声讨诺顿的锐利武器。
安迪获得自由后,不忘举报卑鄙伪善的监狱长,揭露肖申克监狱中的种种违纪行为。
安迪作为正义的代表,终于凭借着一把小锤子,击垮了以监狱长为首的庞大邪恶势力。
锤子作为安迪声讨正义的重要工具,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人们在为安迪不屈不挠的励志行为所感叹之余,更是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处境如何艰难,邪恶势力如何强大,只要内心的光明永不磨灭,内心对自由的追求永不放弃,正义终有打败邪恶的一天,人们终将会迎来光明世界。
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启示
《肖申克的救赎》希望向观众传达的,并不仅仅是犯人成功越狱的故事,影片制作者,始终希望通过隐喻的方式,向电影观众们传递更加富有内涵的信息,
引得观众陷入沉思。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精神生活却贫乏不已。
太多人为了利益,迷失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高墙”制度沦为一体化,受困与体制化中却依旧不亦乐乎。
由于长期受到体制的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莫不是受到体制化的熏陶,从而由内至外,从灵魂到肉体,全部融为体制化的产物,现代人在快速发展和经济高度运转的社会困惑。
[8]影片中,肖申克监狱就是将人们囚禁在体制化的高墙内的牢笼,那么,现实生活中,囚禁着人们的是什么呢?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尽管没有有形的高墙将人们圈禁起来,但是,人们的思想与灵魂却被无形的墙束缚住,人们日趋体制化,不由自主地成为现实生活中,肖申克监狱中囚徒或是狱方。
在高墙的笼罩下,人们永远被束缚其中。
四、结语
或许,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会像布鲁克斯那样,被体制化奴役一生,直到死亡也无法接受体制外的世界。
由于长期受到体制的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莫不是受到体制化的熏陶,从而由内至外,从灵魂到肉体,全部融为体制化的产物,犹如行尸走肉般没有
了自己的追求与执著,没有了自己的信念和未来。
肖申克监狱是现实生活中,每一种制度、组织的缩影。
体制对于人类的约束从未间断,而社会也是在体制化和反抗体制化的矛盾中进步与发展。
因此,是否愿意从制度化中摆脱束缚获得救赎,获得新生,全都取决于自己。
就像影片中的安迪一样,即使是多么绝望的时刻,多么强大的体制,也无法磨灭我们内心中对光明自由的渴望,自我救赎的信念永不破灭,内心中怀揣着希望,救赎就永远停留在我们心中,外加将信念化作力量并付诸行动,不管是20年还是200年,幸福与光明的未来或许就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悄然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