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采薇(节选)》优秀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
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
这首诗用士兵的口吻,在战后归家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况,犹如电影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经·采薇》教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采薇》教学教案《诗经·采薇》教学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程与方法:自主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文章的重点字词,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考查预习情况,之后点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字音狁(xiǎnyǔn)不遑(huáng)载饥载渴(zài)我行不来(lài)......孔疚(jiù)靡盬(mígǔ)维棠之华(huā)象弭(m ǐ).....归聘(pìn)四牡骙骙(mǔkuí)小人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fēi).......2.字形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戊(戊戌)弥(弥漫)徨(彷徨)戌(戊戌)戎(戎装)弭(消弭)3.解释重点字词岁亦莫止莫,同“暮”。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反映了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诗歌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 诗歌意境:描绘了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韵律美,提高鉴赏能力,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戍卒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
2. 朗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讲解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战士在戍卒生活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5. 背诵: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西周时期征夫思妇的离别之苦3. 诗歌结构:三章,每章八句,赋、比、兴4. 诗歌意境: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采薇》(节选)。
2. 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戍卒生活的画面。
3. 搜集其他关于戍卒生活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战士的艰辛与思乡之情。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爱国情怀。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采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采薇》(节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
2. 教学难点: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采薇》,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出示课题,板书《采薇》。
2.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采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采薇》,检查字音、句读是否正确。
- 齐读:全班齐读《采薇》。
3. 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体会情感- 朗读体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采薇》,体会诗人的情感。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课文- 自由背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采薇》。
- 指名背诵:请几位同学背诵《采薇》,检查背诵情况。
- 齐背:全班齐背《采薇》。
六、板书设计《采薇》(节选)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正确朗读并背诵了《采薇》,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学情文本定位】《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中的第二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对《采薇》一诗的学习要求为:熟读;明确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情感态度;最后一章的内容、写法及其作用;前三章重章叠句手法的特点。
此前,学生已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的学习中习得:背诵并写一段赏析文字;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与文章内容的对比中体会《木瓜》一诗的情感。
同时,学生已在本课《氓》一诗的学习中进一步明确了:赋、比这两种表现手法及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因此,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工具书,对诗歌文句的疏通已不是一件难事。
依托已有知识和阅读经验,学生对诗经“六艺”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清楚,诗歌整体内容的梳理也将比较轻松。
但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是如何在作品中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体现的,仍是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采薇》尤为如此。
《采薇》虽然选自《小雅》,但风格上更接近《国风》,很有民歌的特色。
对其进行指导鉴赏,能够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体会到其中传达出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质朴的情感所采用的简约而隽永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从课文内容出发,更好地进入情境,可以体会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走入人物心灵深处,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文学文本的教育审美价值。
【设计理念】《采薇》出自《诗经》,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
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
本设计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薇》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分析《采薇》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诗经》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
2.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经》和《采薇》的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了解。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分析《采薇》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5.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薇》,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诗经》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2. 诗歌背景:《诗经》简介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句4. 诗歌艺术特色:韵律、对仗、意象等5. 朗读与背诵: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薇》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采薇》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薇》,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3.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主题,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诗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采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采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4. 诗歌主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
2. 结合诗句,描绘一幅《采薇》的画面。
3. 搜集《诗经》中其他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既要有背诵任务,也要有思考性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采薇》优秀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薇、采、昔”等生字,会写“采、薇、昔”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经》和《采薇》的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歌意境。
(3)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背诵课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经》和《采薇》的背景。
(2)提问:你们对《采薇》这首诗有什么了解?(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义。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
3. 精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采采薇薇,采采薇薇,采采薇薇,采采薇薇”中的反复修辞。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采薇采薇,采薇采薇,采薇采薇,采采薇薇”中的薇、昔等。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对家乡的思念、对劳动的赞美等。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3)搜集有关《诗经》和《采薇》的资料,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阅读诗词,把握大意,背诵诗词。
2.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3. 想象诗词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1. 采薇(节选)导入新课教师口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诗经·采薇》(板书课题)的节选内容。
整体把握1. 初读诗歌,疏通诗意(1)自由读诗。
(2)课文注释。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 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3)提示节奏。
采薇(节选)昔我 / 往矣,杨柳 / 依依。
今我 / 来思,雨雪 / 霏霏。
行道 / 迟迟,载渴 / 载饥。
我心 / 伤悲,莫知 / 我哀!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随风摇。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飘。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2. 创设情境,领悟诗境。
(1)理解“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柳树。
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2)理解“昔我往矣”。
诗中战士回忆的是自己即将出征的时候。
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
这是为什么?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
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引读“今我来思”。
(3)理解“雨雪霏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方:朗读、合作探究3、情态:厌战、思乡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文学常识《诗经》)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或者播放舞蹈《采薇》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2、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孔疚( jiù)靡盬(mí gǔ)、玁狁(xiǎn yǔn)寰宇( huán)神裔( yì)肴馔(yáo zhuàn)宅邸( dǐ)逃遁( dùn)象弭( mǐ)归聘( pìn )四牡( mǔ)骙骙( kuí)所腓( féi )雨雪霏霏( yù)整饬( chì)有感情朗读文章3、再读课文,分析结构(提问)(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叹;内容-比兴手法--植物生长,时间流逝,士兵焦虑痛苦与日俱增)(二)、战争(未直写战争残酷,而写战车马高大,侧面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4、析读课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①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普通士兵--离乡出征—--生活艰苦--内心伤痛—厌战—思乡②问: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问题或者看哪位同学手举的高,看起来比较活跃或者找一个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来回答下)表现:“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说好要归,迟迟不归,君问归期未有期(好,请坐,这位同学找的非常仔细啊,看来对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忧心忡忡,归心烧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归纳小结(参照板书)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情绪板书设计采薇(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比兴手法---重章叠句、痛苦焦虑(二)、战争—四牡骙骙---侧面描写---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雨雪霏霏---两相对比---饥渴难当,气氛悲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诗歌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作用感受诗中所蕴含的家园之思了解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情感目标: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经》、《采薇》等文学知识,能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诗歌。
2.通过“杨柳”、“雨雪”等意象,想象诗歌描绘的今昔不同的景象,体会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抓住“依依”、“迟迟”、“载渴载饥”、“伤悲”等关键词,体会从军将士艰辛的生活和思归怀亲的情感。
板块一:抓题导入,了解《诗经》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古诗词诵读单元,学习一首两千多年前的古诗《采薇》,一起读课题:《采薇》(节选)。
2.仔细观察“薇”字,猜测可能跟什么有关?预设:草植物。
3.是啊,“薇”是植物名,指薇菜,就是野豌豆苗采薇就是采野豌豆苗。
注释里还说,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文中有这样一个注释我们来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视频让我们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教学,让孩子了解“薇”这种植物,与最后板块中士兵们采薇充饥相互呼应。
通过注释朗读、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走进《诗经》,了解《诗经》。
】板块二:初读感知,体会诗韵1.了解课题之后,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完成学习活动一。
预设1:这首诗每一句都只有4个字。
是的,这是一首四言诗。
四言诗是中国最早的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西周时期。
预设2:这首诗中有很多的叠词,依依、霏霏、迟迟,仔细观察注释会发现,这三个叠词都是形容事物的样子。
2. 四言诗常运用叠词,有什么好处?(这使诗歌具有一种音韵美。
)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 男女生配合读。
【设计意图:读准、读通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其次是读出节奏感。
这首诗与之前遇到的诗有所不同,之前大多看到的是五言诗、七言绝句,四言诗还是初次遇见。
这首诗中叠词的使用更是巧妙,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可以感受诗歌音韵美。
】板块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过渡:诗会读了,还不够,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先来品读前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学设计(推荐3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涵泳、美读等方法的活动体验,结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
4、通过小组讨论形式,采用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集体品评文中优美的语段,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比较鉴赏文章的意境美。
5、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老师、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家”在本文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阅读时细细品味“家”的涵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
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听,历史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二、介绍诗经: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2、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诗经》相关的知识资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部,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就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雅、颂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
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有“正”的意思,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
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
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诗,共31篇;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共74篇。
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采薇》为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诗歌单元所选篇目。
之前,已通过《氓》的讲授,向学生介绍了《诗经》赋、比、兴手法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本诗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征战士卒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期盼胜利、控诉苦乐不均等复杂情感,体现“小雅怨诽而不乱”的风格。
其中,第一至三章“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第四、五章侧面描写战争场景的表现技巧,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品析,及全诗情感,为本诗赏析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篇《氓》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相关艺术手法和主要风格特征。
本篇中士卒复杂的情感,将是他们理解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情感。
过程与方法1、音读、意读、情读、美读;2、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达到感悟情感、品味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远戍士兵复杂的情感内涵;2、呼吁学生爱护和平、反对战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布置学生独立预习,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旁批大意。
2、课前检查与反馈:请生齐读全诗。
(二)课堂教学1、导入:人类的进程,总伴随着一段段血战前行的战争史。
那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诗歌题材——战争诗。
各代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战争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视死如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家国之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战斗豪情)小结:古往今来,不同诗人从各自的角度诠释出了不同的战争情感。
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名篇《采薇》,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品读。
2、意读师翻译第一章,请生翻译余下五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小雅》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思念家乡的情怀本单元处于高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现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掌握古诗的文体知识,学会赏析诗歌本文安排在单元第二篇,学习第一篇《氓》时,已经带着学生复习了《诗经》的知识,“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等,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赋、比、兴在诗歌中的体现,并培养一定的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正如教材中所说,“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必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将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本诗是早期的文言诗歌,学生在语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的难点是品味语言,把握情感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是对诗歌的鉴赏,特别是对古诗鉴赏能力较弱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现代诗歌,掌握了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两篇,对《诗经》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诗经》的语言和现代汉语,甚至和常见的文言文都相去甚远,所以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诗歌学习时重背诵轻理解,学生对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汲取诗歌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得难度;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情感,通常是理解的比较浅且片面,这在考试中的诗歌鉴赏题中表现得很明显在这种现状下,要尽力帮助学生解决语言障碍,让他们透过语言理解深刻而细腻的情感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丰富而复杂的感情2、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其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思乡与爱国的矛盾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采用诵读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2)分析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诗中体会的情感,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于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军训时学了军歌,大家还记得吗有一首很好听的军歌,叫做《说句心里话》,听过吗唱的是什么啊(学生答:想家)什么人想家(学生答:战士),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吗(学生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表达战士思乡的感情,我们现在歌唱,宋人也在歌唱,那么更早的时候有没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小雅》的《采薇》二、朗读课文三、内容分析1.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战士思乡由此引出诗歌的两大主题:思乡战争(板书)2.划分段落明确:123章写集中写思乡,45章集中写战争,6章写归乡3.前三章写的思乡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怎么体现出来的明确:1)逐渐加深2)直接表现的语句:忧心烈烈忧心孔疚间接表现的句子:薇的变化(作柔刚) 时间的流逝(莫止阳止) 分析: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联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诗歌前三节诗句有什么的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5.我们学习过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前三章中找一找明确:前三章整体上是赋,采薇是兴6.四五章描写战争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感情提示:写战争一般应该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而本诗这样写了吗没有明确: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骙骙”、“四牧翼翼”等叠音词,用赋的手法,极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7.结合前三章,说一说诗中对战争的情感、态度如何明确:既有自豪感,荣誉感,是出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又有无奈厌倦,是由于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苦难8.最后一章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明确:大雪纷飞,一个疲惫的戍卒孤独的走在漫长的回家路上充满了哀伤的感情9.为什么凯旋生还,还要伤悲(讨论)明确:1)雨雪霏霏,载渴载饥,长路漫漫2)对家人的担心(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3)长久的战争造成的伤害10.本诗的最后一章历来评价很高,《世说新语》:谢公(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圣经若论佳句,譬诸九天而较其高也试着赏析一下鉴赏:这四句包含了两个情景交融的画面,以景显情,韵味无穷,非常经典当年我离开家乡,戍守边关,正是风光旖旎的春天,春风中丝丝垂柳,仿佛亲人难分难舍的牵挂,生死未卜,离家的心是多么伤痛!现在,经过多少岁月,经过多少磨难,九死一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这一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然而陪伴我的只有风,只有雪,不禁百感交集,凄怆难言回家的路那么漫长,谁理解自己这么多年在外奔波的痛苦、返家路上的艰辛和内心的悲伤啊!评价:1、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眼前之乐衬内心的悲苦2、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3、“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4、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景实悲5、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四、小结读罢全诗,我仿佛看到了这个身心交瘁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拓展阅读:采薇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好的,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听取汇报后,可以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朗读诗句,注意停顿、重音等,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感受一下古诗词的韵律美。”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适时进行拓展,引入类似诗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朗读与背诵,巩固提高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句,注意停顿、重音等,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背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诗句,提升语文素养。
2.强调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深入学习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魅力。”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将古诗词融入生活。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我们所学到的古诗词,让古诗词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彩。”
3.结合诗句内容,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生僻字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首诗中,有一些生僻字词,如‘蕨’、‘翘’等,它们在古代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诗句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针对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中的‘薇’是指什么植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进行诗句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作品资料与情感;熟读成诵。
2.从诗歌的意象、叠词、表现手法、章法特点等方应对文本进行鉴赏。
3.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
【归纳·整理】1.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2.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3.关于玁狁(注:课本上写作“狁”,电脑无法识别)玁狁是殷周时期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属于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粮食与土地,玁狁与商王朝进行了多次战争,西伯侯姬昌以商纣王的名义讨伐玁狁,使玁狁臣服,之后,玁狁就打着商王的旗号对周边各部落进行兼并战争,实际上为武王伐纣准备了条件。
周人与玁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西周被玁狁所灭,美人褒姒也被俘虏。
之后的东周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征战过程中,玁狁的名称就慢慢消失了,改为戎、狄,据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玁狁即《史记》中记载的匈奴。
【思考·感悟】1.你从《采薇》一诗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回忆写思乡的诗句,体会家(人)对人生存成长的好处。
【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阅读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清】刘熙载《艺概》:“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
如曹植的《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朱华泛指红花;旋止,归来。
当初我离开时,花儿还开得很艳,此刻我归来时,漫天雪飞。
)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薇(节选)》,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节选)》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诗歌内容: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采摘野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诗歌结构:四言绝句,共两句,每句四字。
4. 诗歌韵律:平仄交错,韵律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受古诗的韵味。
2. 教学难点:诗歌背景的了解,诗句含义的深入挖掘,诗歌韵律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古诗朗读音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朗读:播放古诗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5. 拓展:介绍《诗经》中的其他著名诗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典诗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下背诵《采薇(节选)》,并撰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的感悟文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简介3. 诗歌内容:采摘野薇,热爱生活4. 诗歌结构:四言绝句5. 诗歌韵律:平仄交错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撰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明显提高,朗读技巧有所进步,对诗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采薇》教案(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2)掌握全诗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句式特点;(4)能够熟读全诗,并能够背诵末章;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结合教师补充,体验文学知识积累的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本诗,讨论总结出本诗的艺术特点,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本诗的写作内容,体会本诗中征夫的思乡之情,理解其对战争的厌恶之感。
激发学生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感;(2)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一、导入《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
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
今天,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二、简介相信各位同学已不是第一次翻阅《诗经》了,从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到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再到淇水河畔的伤心女子,《诗经》早已在我们心中扎根。
今天学到的这一篇选自《诗经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
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
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三、分析思考1本诗的主人公是什么身份呢2朗读全诗,找出能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
明确: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忧”3再读诗歌,讨论诗歌中主人公忧愁的原因以及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忧愁的。
明确:久役在外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寝食难安 (猃狁孔棘、载饥载渴) 他们疲于奔命,时时处于戒备状态,无暇休息,身体与精神同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战斗惨烈(从“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描写当时士兵的装束、武器、作战方式等词中可以想见他们进行了怎样残酷地拼杀)音讯隔绝(从军在外,没有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捎信回家。
1 采薇(节选)(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采薇(节选)(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薇》这篇古文,使学生能够理解文中描写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文言文翻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采薇》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采薇》的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的事物,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采薇》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对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引出课题《采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采薇》,理解文中描写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采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对《采薇》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文言文的翻译和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学习重点。
六、板书设计1. 《采薇》2. 正文: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文言文的翻译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采薇》的全文,进一步理解文中描写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采薇》的理解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采薇》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文言文翻译。
2. 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描绘了古代女子采摘薇草的情景。
2. 诗歌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 诗歌内容:通过对薇草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薇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描绘的自然景物,激发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3. 理解诗意:逐句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体会情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诗歌,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诗经》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古典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小雅》3. 诗歌结构:三章,每章四句4. 诗歌内容:女子采摘薇草,向往美好生活5. 表现手法:赋、比、兴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
2. 摘抄诗歌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
3. 查找《诗经》中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2.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通过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第1篇】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体会诗中抒发的“忧伤”之情,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了解、掌握诗中比兴、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导入对诗导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1.生读。
正音释义。
2.范读。
意在指导朗读节奏,读出情感。
3.齐读。
诗中反复出现的最能体现诗歌情感的字词是哪一个?明确——忧。
(三)整理学生问题、研习赏读1.诗中的“我”为何而忧?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学生思考分析)(1)战时思乡之苦。
曰归曰归、靡室靡家、无使归聘、我行不来。
(2)战时劳顿之忧。
不遑启居,载饥载渴,我戍未定,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诗并不是正面写作战的情景,而是通过战马、装备间接透露出战斗的激烈,反复咏唱就是说明战事频繁。
战斗激烈、战事频繁,进一步流露出戍卒们的劳苦和思归。
(3)归途中的隐忧不安。
回家应该是快乐的、兴奋的,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明确:主人公哀伤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我们要体会到深层次的原因:时时思念着归家,却很久没与家人通音讯,等到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涌上心头——家人还好吗?面对自己的将是什么状况?那是对家人命运、自身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
资料一《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这些忧思都是由于什么而起?——战争战争失败还是胜利?——胜利除了忧思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情感?——爱国热忱和战斗豪情,但这种感情还是被忧思压倒。
总结:无论是失败的还是胜利的战争,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采薇(节选)》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指明读、齐读。
教师指导学习“矣”、“微”、“依”、“霏”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互帮。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那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对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查学生说一说诗的大意。
五、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老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明读,师生互读,读后评后议,齐读。
六、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七、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布置作业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教学《采薇(节选)》一课时,我首先激情导入课文后,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质疑,然后引导学习生字“矣”、“依”、“思”、“霏,再点拨四个字的巧妙压韵,使学生感到诗歌韵味独特,读起来有趣味。
在感悟这个环节上,我还通过“读”来使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感悟。
对古诗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
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代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书中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在班级中展示自我,从而培养他们对古诗的语感。
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生生互动,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理念,教学效果良好。
二、语文阅读理解2.在拐角处等我安宁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
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谁都爱理不理。
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学习好点,长得漂亮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农村来的,哪比得上人家安安。
”③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家拿来与张小凡作比较,尤其不愿意听到“农村”这两个字眼。
我的父母,若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来到这个城市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
母亲在一家医院做洗衣工,双手长年累月都是破裂红紫的;而父亲,则蹬着一辆三轮车,大街小巷地跑着拉散客。
偶尔,我站在教室的阳台上,会看到父亲迎着风,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从校门口驶过。
④但我知道,父亲是不会违背约定,在校门口停留的。
父亲一直都为我这个女儿而感到骄做,所以每个周六下午,不管有多少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只为拉我这唯一的客人。
我借着校门口车太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
⑤张小凡与我一样,会等到所有学生都走了,才离开教室。
她是个非常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留在学校看书。
而我,就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
这样,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边的尘灰。
⑥可是,张小凡却总是在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后,才安静地离开。
照例是轻扬着下巴,眼神冷静淡定。
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渐行渐远,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⑦每次父亲老远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铃。
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张小凡。
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久。
⑧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向学校外的百米拐角处飞奔。
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车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朴实的男人,说笑着什么。
男人在发动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下车来帮忙后,车才突突地被发动起来。
⑨车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性地问父亲:“刚才那个男人,你认识吗?”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的左腿在工地上落下残疾,只好开电动三轮车出来拉活,他的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
”⑩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我突然有些难过。
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了她周六的晚归,只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
明白我和她之间,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义。
皲.裂():饥肠辘.辘():2.第⑤段的加点词语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②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说其好处。
4.请结合原文,分析文中“我”的父亲的形象。
5.请说说文末句子“明白我与她之间,相差的不只是成绩”有什么含义。
1.jun 皮肤暴露在寒冷中或风中而发生裂口或变粗糙。
lu 形容十分饥饿。
2.“均匀”写出张小凡的内心十分从容平静。
而“哗哗”写出了“我”内心其实十分着急,并没能静下心来看书,“从容”“意气风发”都是我用来掩盖内心自卑和虚荣的遮羞布,这两个词体现了张小凡和我的不同。
3.插叙。
写张小凡的父亲也在学校外百米拐角处等女儿的原因,揭开事情的真相,使情节曲折有致,突出张小凡的优秀品质。
4.是一位吃苦耐劳,理解体贴女儿,并能包容女儿的伟大的父亲。
5.“我”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让父亲在拐角处等“我”好久,张小凡却多次主动提出让父亲去校门口接他,“我们”之间差的不只是成绩,是儿女对父亲的一份体贴和关爱,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做人的坦荡胸怀。
手心里的文字李桂芳①这是一场教育学考试,是一场事关老师们切身利益的考试,国为只有拿到考试合格证,才有资格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②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左顾右盼一阵后,开始慌乱地看着我,又捋起袖子看了看表。
③看上去,她是要有所行动了!④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怎么能自己考试作弊呢?我最看不起这样的老师了。
⑤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东张西望一阵后,紧张的伸开了自己的左手。
⑥我几大步跨到了中年女人面前,威严地朝她伸出手,示意她把手心里的“字条”给我。
⑦女人慌乱而茫然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像一只被猛兽突然捉住的小羊羔。
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可片刻即逝——对待这样的老师,必须坚持正义。
⑧女人没给我“字条”,只是重新攥紧了手,无辜地看着我。
我突然讨厌起她的装模作样来,于是再次固执地伸出手,示意她快点“缴械”。
女人依旧一副与她无关的表情,没理睬我,又开始埋头答题。
⑨我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挑衅,终于怒火中烧。
女人见我真生气了,顺从地摊开了她的左手掌。
⑩我终于看清了那些文字。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泪水—感动的泪水顺颊而下。
①那些文字是这样的:给张哥买胃药,两盒;给苏成带英语磁带;10点30分,李乐开始手术,我必须赶到;12点给刘民的父亲打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①我没能看下去,只硬咽着附在她耳边轻声说:老师,对不起,您慢慢考,打扰了!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③10点20分,女人提前交卷了,因为10点30分,他的学生要手术了。
(《教师博览》2012年第13期)1.阅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故事情节2.文章第①段强调这场考试的重要性有什么作用?3.小说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请在括号里写上合适的词语。
怀疑——同情——()——()——()4.第①段画线句子中“疲惫”和“温暖”是否矛盾?为什么?5.请分析文中女教师和“我”各自的形象特点。
1.一位女教师参加考试时,因为看写在手心里的文字而被怀疑舞弊。
2.为下文写“我”怀疑女老师舞弊做铺垫,与女老师考试时心神不宁和提前交卷对比,反衬出老师的伟大而无私的爱心。
3.讨厌生气(发怒),感动4.不矛盾,“疲惫”是由于女老师既要忙于教学和复习迎考,又要为学生们操心劳碌而显得疲惫不堪。
“温暖”是由于女老师富有爱心,待人随和,笑起来使人觉得温暖。
5.文中的女教师,是一位拥有无私爱心和崇高师德的好老师,“我”是一个公正严明却也善解人意的人。
3.一千张糖纸铁凝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
正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
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
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
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
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
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
”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
当我们终于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
”我想起世香是向我炫耀过,她那几十张美丽的糖纸。
可我既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找糖纸有什么好玩。
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
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那是怎样一笔财富,那是怎样一份快乐!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
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
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
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
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狗得生疼。
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⑤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泡在脸盆里仔细把它们洗干净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欠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
”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蔑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