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的心理救赎_以雅克_拉康之三界理论细读_肖申克的救赎_
肖申克的救赎之心理分析 (1)
观《肖申克的救赎》刚刚看完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看完心情挺澎湃的。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见解分析下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心理变化。
他们分别是安迪.杜德兰,老布,瑞德。
首先是安迪.杜德兰。
这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虽然他的出场是那样的平淡。
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变故,他显得异常平静,入狱的第一个月,他一言不发。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这个月中,外表平静的他一定是经过了内心汹涌澎湃的挣扎。
霉运刚刚好就找到了他,他自知无力反抗,自己的人生可能就从此完蛋了。
无期徒刑。
四个字宣判了他。
如果还不想死,那就好好活着。
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接受了现实。
心理老师说,不能改变外界,就只能改变自我认知。
这个月正是安迪自我认知发生变化的一个月。
于是他向瑞德买了一把小锤子。
这是面对生活的表现,“时间有的是,缺的是石头。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然而牢狱生活并没有那么顺利,各种骚扰和欺辱接踵而来。
他反抗,亦承受。
转机出现在那次外出劳作,当他勇敢的走向那个长官,我想他的心理变化一定是微妙的。
这是拿性命做出的赌注,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安迪的生活已经是他心理所能承受的极限了,他试图寻找一些刺激,为了哪怕一分钟自由的感觉而赌一把,他已经不在乎更糟了。
这种不在乎正是他临近崩溃的表现。
命运当然是奇妙的,事情从这里出现了转机。
安迪渐渐的在监狱里混的如鱼得水。
我想会有这么一段时间,他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甘心就此度过余生。
监狱成了一个小世界,跟外面没什么两样。
他寻找各种事情来打发时间,和其他人相比,他有知识,有智慧,他通过各种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心理上的满足让他愉悦。
和其他相比较而言的微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他的虚荣感。
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
参照系发生了改变,而他渐渐适应了这个参照系。
但是当看到他为了给大家放点音乐而被关了两个星期禁闭时,当他说这两个星期一点也不难过,因为有莫扎特陪伴时,我才懂原来有些向往一直在他心底深处,他说有音乐才不会忘记高墙之外的世界。
肖申克的救赎赏析
《肖申克的救赎》赏析《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杜弗伦在1947年被指控杀死其妻子及妻子的情妇而被判两个无期徒刑,进入了肖申克监狱。
因为需要在狱中认识监狱中类似头目人物的瑞德,并成为好朋友。
安迪利用自己的才学替狱长及其他狱警洗钱、逃税,避免了受一些变态的欺辱。
在狱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帮他的“同事”弄到了啤酒;他坚持不懈地给州长写信,最终得到经费建成了图书馆,并帮助一些狱友考取高中文凭;他为狱友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拯救了一批狱友,让他们重新体味了温暖和平静,找到了尊严与信念。
同时又受到了到其他狱友的尊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妻子与她的情夫被杀的真相时,便向狱长诺顿说明情况并要求要求请律师,结果却遭到拒绝还被关禁闭,一向冷静的安迪才坚定了越狱的决心。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从挖了20年的地道成功越狱。
越狱后他揭发了狱长及狱警的罪行,用另一个身份过上了与曾经与瑞德谈论过的生活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由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而改编成的。
影片与小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小说中提到了在诺顿之前还有两个监狱长,他们都因为贪污逃税被抓或逃跑,最后诺顿也是由于事情暴露开枪自杀了,而电影只提到了诺顿监狱长。
小说中还提到了安迪的朋友吉米,吉米在安迪入狱之前就帮他弄好了一些假证件,还把他的财产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名下,电影中没有涉及到人,他的假身份证件都是经过监狱长诺顿之手弄的,越狱后,安迪直接用假身份生活,在“芝华塔尼奥”的海滩获得新生。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希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
主人公安迪从法庭到监狱,一直表现的很冷静,但是他说过“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是的,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希望,放弃自由,尽管他的朋友瑞德告诉他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以下是关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心理引言:《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有关人性、心灵、希望和人生的电影。
影片主要通过一个被害入狱的银行家的心路历程变化,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渴望自由生活、救赎内心而不堕落的一种思想。
电影虽说是上个年代的,但是却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有很多人将其当做励志影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让笔者最为震撼和感到的是男主角从排污管道中爬出来后仰天大笑,很多人渴望自由,却不敢逃离监狱,是因为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
自由不在于外面,而在于内心!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主要演员: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鲍勃·冈顿影片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年代较老的电影,但它的经典和意味深长却不因年代久远而颓废。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成电影的,其思想性、人物特性和剧情故事让观众一看再看。
影片主要讲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妻子出轨被杀而自己被·陷害入狱,在肖申克监狱里让他重新感悟人生,获得了心灵的救赎,最后抱着对自己向往的生活信念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排污管道成功越狱,开启了他新的人生。
人物简介:安迪,电影的主角,职业银行家,被陷害入肖申克监狱,用其智慧瞒天过海,最后成功越狱告别了十多年的监狱生活,重获新生。
(蒂姆·罗宾斯饰)瑞德,男二,安迪的好朋友,电影里很多独白听过瑞德的口讲诉了安迪的心声。
(摩根·弗里曼饰)若顿,肖申克监狱典狱长,利用安迪帮他洗黑钱,却被安迪用聪明才智拉了下马,最后开枪自杀。
(鲍勃·冈顿) 心理学看点:人性自由自我成长励志心灵咖啡推荐理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有关人性、心灵、希望和人生的电影。
影片主要通过一个被害入狱的银行家的心路历程变化,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渴望自由生活、救赎内心而不堕落的一种思想。
肖申克的救赎-作品赏析ppt课件全篇
作品鉴赏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作品的名称也具有象征意义。肖申克象征着黑暗与恶,而起源于《旧约·以赛亚书》的救赎一词,则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值得思考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并没有像早期美国移民那样把“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根本”,当然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宗教实践。主人公安迪没有等待上帝对他的救赎,而是凭着自己对善良人性的坚守,自救救人,赢得了自由,实现了重生。其实,随着20世纪西方社会信仰的缺失,人本主义代替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早已不那么流行了。美国许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质金钱为腐蚀剂,工业科技为剥夺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笔下的“另类”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所实现的救赎决不是一般基督教教义上的救赎,这里的救赎似乎加上引号才更为妥帖,才能表达更多的蕴涵,才能看出作者对当下社会和现代人性诸多问题的深层关注和思考。
亨利浦格
主要人物
பைடு நூலகம்
锡德·尼都,瑞德认为最有名的越狱犯,1958年的某一个星期六,当时因为一场球赛锡德被派去化界线,而他趁着警卫交接班的时候偷偷溜出了大门而竟然没有被发现,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为了烘托出安迪越狱成功。
锡德·尼都
作品鉴赏
02
作品鉴赏
安迪的救赎之旅是充满绝望和无比沉重的,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使他面对冤枉时没有感到委屈,面对压制时没有变得狂暴,面对困境时没有感到绝望,而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斗志?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安迪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理性,理性使他能够自如地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使他从自己身上剥离了仇恨,超越了自我,并最终到达自由的彼岸。作品几乎没有着墨于安迪如何艰难地、顽强地、智慧地掘洞,而是表现了作为—个大写的人的代表,安迪在那个残酷吞噬肉体和灵魂的魔城里自始至终没有丧失善良的人性,顽强地完成了对人性的坚守,即对作为一个人的情感、权利、价值的顽强的自我意识和肯定。理性使他永不认命,使他深信人性不合混灭,使他对自由始终怀着希望和想象,使他为自我救赎和实现人身的真正自由而不懈努力。
《2024年信念拯救希望──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范文
《信念拯救希望──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篇一信念拯救希望——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在这部影片中,救赎主题贯穿始终,尤其是信念如何拯救希望,成为了影片最为动人的部分。
本文将从电影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内涵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塑造电影以安迪·杜佛兰的入狱为开端,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展示了他在肖申克监狱中的生活。
安迪是一个银行家,因被误判谋杀妻子而入狱,他在监狱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与此同时,影片还塑造了瑞德、摩根等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性格,但都在安迪的影响下,逐渐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二、信念的力量电影中,安迪的信念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他始终相信自己是清白的,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地寻找希望。
在监狱中,安迪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狱友们争取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他的信念感染了瑞德等人,使他们逐渐从绝望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三、救赎的主题电影的救赎主题主要体现在安迪的自我救赎和他人救赎两个方面。
安迪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赢得了自由,实现了自我救赎。
同时,他也帮助瑞德等人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实现了他人救赎。
这种救赎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解脱,更是心灵上的洗礼和升华。
四、信念拯救希望在电影中,信念是拯救希望的关键。
安迪的信念使他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不断地寻找机会。
当他终于挖通通向自由的隧道时,他的信念也拯救了瑞德等人的心灵。
他们从安迪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它能够让人们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困境中找到出路。
五、主题的内涵与启示《肖申克的救赎》所表达的救赎主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在困境中,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生活。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才能够找到希望和出路。
肖申克的救赎讲解
肖申克的救赎讲解《肖申克的救赎》讲解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根据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
这部经典之作于1994年上映,迅速成为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一。
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杜佛兰(Andy Dufresne)在错误的罪名下被判终身监禁,以及他在肖申克监狱内经历的心灵与生存的奋斗。
以下将对影片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影片以安迪·杜佛兰的入狱为开端,展示了他被指控谋杀妻子和她的情人的经过。
然而,观众很快就会发现安迪是清白无辜的,整个案件充满了悬念和复杂性。
这一情节的设置为整个故事奠定了紧张而引人入胜的基调。
在肖申克监狱,安迪迅速适应了监狱生活,同时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处事手腕。
他帮助监狱长在财务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为他在监狱中赢得了一些特殊的待遇。
观众通过这一情节看到,即便身处囚禁之地,安迪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智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与此同时,影片通过安迪与狱友瑞德的深厚友谊,揭示了囚犯之间的真实情感和人性的复杂性。
瑞德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支持者和朋友的角色,他的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囚犯们的心路历程。
这一友谊使影片增添了温情和感人的元素。
故事的高潮部分出现在安迪策划并成功实施了一场惊人的越狱行动。
通过多年来对监狱环境的深刻了解和他对自由的渴望,安迪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毅力和智谋。
越狱的过程不仅是一场紧张刺激的视觉盛宴,更是对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强烈讴歌。
影片最终在故事的结尾处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安迪逃脱后,揭示了监狱体制中的腐败和不公。
这一反转让观众对整个故事产生深思,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在观影后久久不能散去。
总体来说,《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其深刻的人物刻画、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对自由、友谊和人性的思考,成为一部充满智慧和感悟的杰作。
影片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表现出色,更通过对囚犯们内心世界的描绘,引导观众对社会、法律和人性进行深刻的反思。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学看点心理引言:《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有关人性、心灵、希望和人生的电影。
影片主要通过一个被害入狱的银行家的心路历程变化,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渴望自由生活、救赎内心而不堕落的一种思想。
电影虽说是上个年代的,但是却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有很多人将其当做励志影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让笔者最为震撼和感到的是男主角从排污管道中爬出来后仰天大笑,很多人渴望自由,却不敢逃离监狱,是因为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
自由不在于外面,而在于内心!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主要演员: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鲍勃·冈顿影片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年代较老的电影,但它的经典和意味深长却不因年代久远而颓废。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成电影的,其思想性、人物特性和剧情故事让观众一看再看。
影片主要讲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妻子出轨被杀而自己被陷害入狱,在肖申克监狱里让他重新感悟人生,获得了心灵的救赎,最后抱着对自己向往的生活信念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排污管道成功越狱,开启了他新的人生。
影评与心理分析:安迪的自我救赎之路,不仅影响了瑞德,也影响了整个肖申克监狱:安迪锲而不舍地要求、筹钱、志愿工作,建起了监狱某某某书馆,给监狱里那些永无身体的自由的可能性的人们一个机会去获得心灵的自由。
光明透过书页照亮了监狱里艰深的黑暗,自由之风偶尔掠过监狱狭小阴暗的天空,让身在狱墙中的人们可以短暂地感受下心灵的自由。
安迪在监狱里苦苦挖掘,在由高高的狱墙所围建的真实的监狱里,在防范森严、狱警残忍、资讯匮乏的监狱里因为希望而坚持活着、因为希望而在漫长的黑夜里一寸寸地掘进着。
我们虽然生活在世界中,看似自由,其实也是在另一种“监狱”里:人格的监狱、模式化反应的监狱、思维的监狱、社会规范的监狱。
只要我们的心没有“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我们就不是自由的、解脱的。
肖申克的救赎论文
自由、希望、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摘要: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恩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阿瑞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
他现在已经成为肖恩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
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
阿瑞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四包烟。
但同时也使阿瑞对他另眼相看。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报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象在公园里一样。
一个月后,安迪请阿瑞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的鹤嘴锄,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
不久,阿瑞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
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
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得了两瓶Tiger啤酒。
喝着啤酒,阿瑞说多年来,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
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
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恩克监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
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
安迪听说阿瑞原来很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
夜深人静之后,可以听到悠扬而轻微的口琴声回荡在监狱里。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通用13篇)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通用13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通用13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篇1“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很重要且关键的一句。
从肖申克监狱的高墙向外看我似乎窥探到了心中的高墙。
在美国的州立监狱中住着一个名叫安迪·杜佛兰的男人。
他曾在运动场上散步,像参加鸡尾酒会一样。
自由的感觉仿佛一件隐形外衣披在他身上,他目光从不显呆滞,他总是抬头挺胸,脚步轻快,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他自制力很强,对他有利的事情,他一次只会透露一点点;对他不利的事情更是守口如瓶,如果他心底暗藏了什么秘密,那么你永远也无从得知。
在法庭上他曾冷静地说起自已的故事,就像放唱片似的,这使将陪审团坚定了他的罪过和无情,在高墙内他始终坚定着心中的自由和希望,他凭着自己的内心重温自由,保持对外界的执着,他目标明确,在多年后从狱中一夜消失。
或许他曾是杀害妻子和情夫的冷酷银行家,或许他曾是被诬陷的囚徒,但他现在及未来都是齐华坦尼荷小镇上自由的旅店老板,很难想象他内心的坚强意志,但或许是他不弃对自由的向往。
他锁住房门、打开音响,让歌声在监狱上空飞扬,那是自由的鸟儿。
这是很多人所缺乏的。
“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它是精神苦命的根源”。
肯德里克斯在出狱后的一个星期便自杀了,肖申克的无情刻在时间里,他饶你一命,但是却夺走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在你老态龙钟时再放你离开。
而囚犯唯一拥有便是繁多的时间。
监狱就是如此的将一个人彻底改造,狱中计算时间的单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当看到忽然间岁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人的希望都会消失殆尽。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模版]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模版]第一篇: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模版]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
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
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
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
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
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
“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
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
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
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
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
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
“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通用10篇)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通用10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篇1上帝,或者说,更广义的神,和人类的美德、正义,不是来自外部的对人类的要求,不是纸上的条文,不是为各种利益而打出的旗号。
相反,它们产生于人类内心的需要,是对一种永恒价值的追求,是一种对不断变幻的客观世界的审视和发现。
也只有这样,上帝,或者说宗教和信仰,才会指引你,完成自身的救赎和突破。
我近来在读佛教的《坛经》,六祖慧能能够创立“明心见性”的中国型的禅宗佛教,其根本也是把握了禅不再是一种方式,一种理论,一种清规戒律,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存在于内心深处的人生体悟,从而体现了宗教合理性的本质。
与东方的佛陀追求空灵和超越不同,西方的上帝可能更执著于原罪和救赎,但二者都是人类心灵的产物。
安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终于完成了越狱的奇迹,并让典狱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出狱后,他为什么不遵循一般好莱坞电影的逻辑去努力证明自己无罪,而是远走他乡?因为,上帝,就存在于内心。
罪与非罪,在灵魂的层面,只有不停地审视自已,而无需证明!当瑞德被假释前再次接受是否被彻底改造的询问时,他坦然地说:“彻底改造?我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含义了。
其实我过去每天都在悔恨,不是因为我关在这里,或者你们认为我应该忏悔。
我想告诉过去那个犯罪的年轻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是他找不到了,只剩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指出了救赎之路。
上帝时刻与人类的灵魂同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如同典狱长诺顿一样,冠冕堂皇地打着某种宗教、主义、法律甚至公平正义的名义,为了个人和集团的私利,为了开脱罪责,巧言令色,百般诡辩,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诚实和品质。
当一个人习惯于表演并毫不自省时,已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就不要再谈什么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500字篇2“有些人来上课是例行公事,而有些人连例行公事都做不到”。
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解读与评析
电影分析: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解读与评析1. 引言:1.1 概述在电影史上,有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赎》,该片由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基于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上映后迅速成为众多观众心目中最受喜爱和珍视的电影之一。
这是一部结合犯罪、友谊、希望与自由等主题的励志剧情片,深深触动了广大观众,并在上映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经典。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解读与评析,通过分析电影背景、影片解读和影片评析来探索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首先,将介绍电影背景部分,包括制片背景、上映情况以及故事梗概。
然后,在影片解读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该片所传达的主题,并对角色以及对话中蕴含的意涵进行分析。
接着,在影片评析部分,我们将探讨表演评价、导演手法评价以及故事结构评价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观点,阐明本文的贡献,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通过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详细解读与评析,本文旨在揭示该电影背后所蕴含的人性、自由与希望等深层主题,并通过审视其精彩的表演、出色的导演手法以及紧密结构的故事来剖析其艺术魅力和震撼力。
本文还将试图为观众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使他们能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之作,并让读者对于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和哲理产生共鸣。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进一步唤起人们对于智慧、希望和自由等重要概念的思考,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方向。
2. 电影背景:2.1 制片背景:《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根据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美国剧情片。
该电影于1994年开始制作,并在1994年9月初完成拍摄。
片中使用了曾经作为监狱的老布shared by luomi.bei2.2 上映情况:《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通用5篇】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解读肖申克的救赎【通用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
《肖申克救赎》心理学分析
《肖申克救赎》心理学分析关键信息项:1、电影名称:《肖申克的救赎》2、主要角色心理分析对象安迪瑞德诺顿监狱长3、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希望与绝望适应与习惯自由意志心理韧性4、研究目的和意义11 引言《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电影,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学分析,能够深入挖掘影片中所展现的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111 研究背景这部电影以监狱为背景,描绘了囚犯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引发了观众对于自由、希望、救赎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112 研究目的通过对电影中主要角色的心理分析,揭示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为理解人类心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主要角色心理分析121 安迪的心理分析安迪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他在入狱后始终保持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希望。
这种希望并非盲目,而是基于他的智慧、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他在面对监狱中的黑暗和不公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逐步实现救赎。
安迪的心理韧性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挫折,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在监狱中建立了一定的地位,为自己的越狱计划创造条件。
122 瑞德的心理分析瑞德在监狱中已经被体制化,习惯了监狱的生活方式。
他最初对安迪的希望表示怀疑,但在安迪的影响下,逐渐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瑞德的心理转变反映了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塑造以及个体突破束缚、重新找回自我的可能性。
123 诺顿监狱长的心理分析诺顿监狱长代表了权力的腐败和虚伪,他利用监狱谋取私利,对囚犯进行残酷的压迫。
他的心理充满了贪婪、自私和控制欲,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13 运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131 希望与绝望电影中,希望是安迪坚持下去的动力,而绝望则是许多囚犯沉沦的原因。
希望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绝望则会使人失去斗志。
132 适应与习惯囚犯们在监狱中的生活体现了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长期的监禁使他们适应了监狱的规则和生活方式,甚至在出狱后难以适应外界的自由世界,这反映了习惯的强大力量以及对个体的束缚。
肖申克的救赎作品赏析
主要人物
12
锡德·尼都,瑞德以为最有名旳越狱犯,1958年旳某一种星期六,当初因为一场球赛锡德被派去化界线,而他趁着警卫交接班旳时候偷偷溜出了大门而居然没有被发觉,这个人物旳出现是为了烘托出安迪越狱成功。
锡德·尼都
作品鉴赏
02
作品鉴赏
14
安迪旳救赎之旅是充斥绝望和无比沉重旳,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使他面对冤枉时没有感到委屈,面对压制时没有变得狂暴,面对困境时没有感到绝望,而一直保持一种冷静旳心态,顽强旳斗志?答案是很清楚旳,那就是安迪身上所体现出来旳异于常人旳理性,理性使他能够自如地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使他从自己身上剥离了仇恨,超越了自我,并最终到达自由旳彼岸。作品几乎没有着墨于安迪怎样艰难地、顽强地、智慧地掘洞,而是体现了作为—个大写旳人旳代表,安迪在那个残酷吞噬肉体和灵魂旳魔城里自始至终没有丧失善良旳人性,顽强地完毕了对人性旳坚守,即对作为一种人旳情感、权利、价值旳顽强旳自我意识和肯定。理性使他永不认命,使他深信人性不合混灭,使他对自由一直怀着希望和想象,使他为自我救赎和实现人身旳真正自由而不懈努力。
主要人物
6
小说中,安迪似乎是负有某种使命来临到肖申克监狱中旳福音使者,他旳到来是笼罩在蓝灰色监狱中旳一缕阳光,但就是这缕阳光,给肖申克监狱旳狱友们带来了光明;他旳到来使处于沮丧、绝望、麻木状态旳狱友们重燃了生活旳希望,让他们在忙着活和忙着死旳抉择中做出了正确旳选择。
安迪
主要人物
7
瑞德,监狱里面负责兜售多种商品旳犯人,也是整个故事旳论述者。最终在安迪旳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开始新生活旳希望。
作品鉴赏
16
《肖申克旳救赎》这部作品旳名称也具有象征意义。肖申克象征着黑暗与恶,而起源于《旧约·以赛亚书》旳救赎一词,则象征着基督思想旳实践。值得思索旳是,小说中旳人物并没有像早期美国移民那样把“宗教作为社会生活旳根本”,当然也没有进行任何旳宗教实践。主人公安迪没有等待上帝对他旳救赎,而是凭着自己对善良人性旳坚守,自救救人,赢得了自由,实现了重生。其实,伴随20世纪西方社会信仰旳缺失,人本主义替代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早已不那么流行了。美国许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质金钱为腐蚀剂,工业科技为剥夺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笔下旳“另类”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所实现旳救赎决不是一般基督教教义上旳救赎,这里旳救赎似乎加上引号才更为妥帖,才干体现更多旳蕴涵,才干看出作者对当下社会和当代人性诸多问题旳深层关注和思索。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
心灵的救赎——浅析《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心理现象《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
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
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
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
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
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
“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
心灵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评析
心灵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评析
冯桔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0(000)016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是根据小说<俪塔·海华丝与肖中克的救赎>改编,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在1994年导演的美国剧情片.该影片运用多种影视手法,围绕着"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散"这一主题而展开.
【总页数】1页(P77-77)
【作者】冯桔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在希望中得到生命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之主题 [J], 吴炎钰
2.拥抱自由,救赎心灵--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复调主题 [J], 李丽
3.我们都需要心灵的救赎——从《肖申克的救赎》反观当今体制化社会 [J], 殷汝姗
4.牢墙下的心灵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 [J], 余守琴
5.拥抱自由,救赎心灵——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复调主题 [J], 李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肖申克的救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今天,当我在阴暗的书堆中偶然翻到这部名为《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时,我不禁思绪万千。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是一部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它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那些被岁月和社会磨平棱角人们心中。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安迪·杜佛兰的银行家被错判谋杀妻子及其情人的故事。
他被关进了肖申克监狱,在那里度过了19年的时间。
影片以瑞德的视角展开叙述。
瑞德是一个几次假释都失败的老罪犯,他在监狱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在这个充满了压抑和绝望的环境中,安迪并没有放弃希望和自由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默默策划着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计划。
而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就成了整部影片最大的悬念所在。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友情和对自由渴望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作品,更是一篇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诗篇。
“人之初性本善”,但在这漫长的黑暗隧道中前行的人们早已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与追求的方向;他们只是在无尽的苦闷与束缚中踌躇不前,在无知无觉中渐渐老去……我觉得导演试图通过这部电影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无论处在何等艰苦的环境之下,只要我们不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不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那么终将会找到那一束指引我们走出困境的光芒!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安迪在经历了种种苦难后依旧不失内心的高贵气质和对于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在他身上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魅力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使在一个最残酷的世界里,光明也总是存在!”只有那些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能从黑暗的世界中洞悉到生命的真谛,就像安迪一样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始终坚定地走在通往自由的幸福大道上!我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很多道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的时候不要气馁灰心,而是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它们,最终你会发现你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作为一位精通鲁迅文风的文学创作者,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深地被男主角安迪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着;同时我也为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感到悲哀——那些人在黑暗的牢房里只会抱怨命运多厄不平却从不反省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人生必看励志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简介及人生启示
人生必看励志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简介及人生启示
人生必看励志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简介及人生启示2-12-0115:08:脑筋急转弯:励志电影
剧情简介
瑞德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
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能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会赌谁将在第一夜哭泣。
瑞德认为弱不禁风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
长时间以来,安迪几乎不和任何人接触。
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石锤,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
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
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作为交换,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
喝着啤酒,瑞德猜测安迪只是借用这个空闲享受短暂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狱长拿过了安迪的圣经,却没有翻开便递还给他,并告诉他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狱长没想到,所谓救赎之道真的就在其中
人生启示
自由可以依靠妥协来苟延残喘,却不能依靠妥协来取得自由。
片中有这样一段,一个在狱中度过大半生的老管理员出狱后,由于多年的牢狱生活已经使他体制化,面对自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自杀在房间里,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悖论:当自由突然而至的时候,它也许已经失去了光辉,因为没有了生活的支持,没有了生存意义的赋予,自由对于你来说,不过是另一座监狱。
在线观看
肖申克的救赎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瑞德的正面心理转变
( 一 ) 体制化 心理 拉康认为生命之初孩子是 某种与母 亲不可 分离的 东西 , ( 至少从婴儿的角度看 ) 在自我与 他人之 间、在孩 子与母亲 之间完全没有区分。 事实 上 , 弗 洛伊 德 和拉 康 都认 为 新 生的婴儿是某 种黏乎 乎的 团儿 , 这 个婴 儿黏 团为 需求 所驱 动 , 它需 求食 物 , 它需 求 舒适 和 安 全 , 它 需 求 得到 换 洗 , 等等。这些需求是可 满 足的 , 能够 为某 个 客体 所 满足。当 婴儿需求食物时它得到乳 房 ( 或者奶 瓶 ) , 当它需 求安全时 它得到搂抱 [ 2] 。 斯蒂芬 金笔下的 肖申克 ( the Shawshank) 代表的 就是那个泯灭 人性、毫 无 法制 的监 狱 , 监狱 里暗 无天 日的 长期精神摧残 折磨 , 消 灭 了人 性的 深层 思考 , 把 每一 个犯 人都制度化 ( Institutio nalized) 了。对 此 , 瑞德在 听到老囚 犯布鲁克斯因假 释出去 因适 应不 了外面 世界 而上 吊自 杀的 消息后对肖申克有一番令人省悟的描述 。 但我要 告诉 你 们 , 这些 高 墙 ( 监 狱 ) 很 有 趣。 开始 时 , 你会恨它 们 , 接着 , 你适 应 了它 们。时 间 长了 , 你会 完全离不开它们。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片中 , 肖申克作为监狱的 名称是整 个故事 发生的 场所 , 相对其中囚犯 而言 , 它 就 是他 们的 母亲 , 瑞 德在 此需 要执 行两次终身监禁 , 服刑了 20 年的他 已经完 全融入 了这里的 一切 , 对于老囚犯瑞 德 来说 , 与其 说是 被 同化 了 , 不 如说 被完 全适应了 。作为一个 单个的 客体 , 瑞德 得到了 食物 , 拥有了所谓的 舒适 与安 全 , 即 一切 的满 足。此时 的瑞 德已 然是个出生不 到 8 个月 的婴 儿 , 没 有自 我的 概念。片 中瑞 德第一次假释否决后有一小段独白 : ( 瑞德 ) 不同的日 子 , 一样的 结果 我想 在美国每 个联邦或州监 狱里都 有像 我一 样的 人 : 一个 能够 在监 狱里
一 、关于
节 ( Dif f erent Seasons ) 中的小说 丽塔 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 赎 自出版以来颇受 读者欢迎 , 尤其是在 1994 年改编成由弗兰克 达拉邦特导演 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后 , 海 内外读者蜂 拥抢购拜读。荣 格 ( K ar l G Jung) 曾经说过 : 不是歌 德创造 了 浮士德 , 而是 浮士德 创造了歌德。[ 1] 他是指作 家的集体 无意识创 造了作品。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 个侧面来理解这句话 , 那 就是, 一方面 , 作家创造 了作品 , 反过来 , 作品也在塑造作 家。很多读者或观众都是从这本小说或改编 的电影认识了斯 蒂芬 金 , 认识了他关于监狱题材的优秀作品。 小说讲述 20 世纪 40 至 60 年代 末 , 一个发 生在一 座名 叫肖申克监狱里的事情 , 围绕囚犯安迪、瑞德等和监狱管理
电 影文 学 2011 年第 6 期
( 三 ) 渴求自由的心理 在镜像阶段确 立的 自 我之 后 , 主体 由前 语言 开始 进入 语言意识。 通 过与 相似 者的 意象 和 原生 嫉妒 的 发生 相认 同 , 镜子阶段开始 了一 个辨 证过 程 把我 与社 会各 种复 杂情 景 联 系 在 一 起 , 镜 子 阶 段 也 就 最 终 结 束 了 ( L acan 1949: 181) 。 象 征 界中 , 他 者对 人 类 自 我的 塑 造 贯 穿始 终 , 让主体不断地 充实 和 确认 自己。安 迪的 成功 逃狱 和肖 申克监狱所发生的种种恶行让 瑞德心理 起了根 本性的 变化 , 开始用自己的 语言表 达了 对外 面世 界的 向往 , 对 自由 的欲 望 , 对希望的企求。 在 要求与需 要断裂 的边缘 , 欲望就形 成了。 [ 4] 正如前言 , 此时的个 体已经有 了自己 的语言 意识 , 可以追求自身想要的目标。 由于瑞德心理彻底的充 实与确 认 , 他终于 认清了 自己 , 获得了假释 , 并最 终在 安 迪的 精神 感召 下 , 突破 心底 最后 一道防线 , 冲向光明与自由。 在第三次 申请假 释的对 话中 , 有下面一段话。 假释官 : 埃力斯 伯伊 德 瑞德 , 你的 文件 说你 因终 身监禁已被关了 40 年了 。 你觉得你已改过自新了吗 ? 瑞德 : 改过自新 ? 哦 , 让 我想 想 , 我不 明 白那 是 什么 意思 ? 假释官 : 意思是你在心理上准备好了重新投 入社会吗 ? 瑞德 : 我知道你 们 是 怎么 想 的 , 老 弟 。 对 我来 说 , 那 只是个用来掩 饰的 词 , 政 客们 用的 词 , 可以 让你 们穿 西装 打领带 , 有一份 好工 作 没 有一 天我 不感 到后 悔 , 不是 因为我在这里 , 或者 你 认为 我 该这 样 。 回 首往 事 , 我 就是 个愚蠢的孩子 , 犯了大罪 , 我想和 他谈谈 , 跟 他讲讲 道理 , 告诉他做人的 道理 , 但 已 经不 可能 了 , 那孩 子已 无影 无踪 了 , 只剩下这个老家伙了 , 我只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 出狱后 , 瑞 德在 安 迪 ( 他 者 ) 的 精 神 感召 和 鼓 励 下 , 最终踏上了充 满自由 和希 望的 旅行 , 开 始追 求自 己内 在的 那份空间。值此 , 瑞 德清 楚地 认识 到自 己作 为一 个人 应该 具有的心理 , 欲望这个能指与欲望 实现这 个所指 达到了同 一 , 从而完成了自我救赎。
M
新锐视点
OVIE LITER ATU R E
瑞德的心理救赎
以雅克 拉康之三界理论细读 肖申克的救赎
周发忠1 涂慧娟2 330013; 2. 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 1.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南昌
[ 摘 要 ] 本文以拉康的现实界 、 想象界和象征界理 论为理 论基础 , 通 过文本 细读法 对 肖申克 的救赎 中二号 主人公瑞德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从中揭示瑞德 的心理 在整部 影片中三 个不同 的发展 过程 , 即体 制化下 的心理 、 请求式心理和自由式心理 。 借助理论中的 他者 的 作用 , 瑞 德最终完 成了自 己的心 理救赎 , 达 成一个 现代心理人 的转变 。 [ 关键词 ] 三界理论 ; 心理 ; 瑞德 雅克 拉 康 ( 1902 1981) 是 二战 后最 具 独立 见解 而 又最有争议的欧 洲精 神分析 学家 , 被称 为 法 国 的弗 洛伊 德 , 他通过结构主义语言的角 度对弗 洛伊德的 观点进 行再 阐述 , 把人类心理的 发展 分 作三 阶段 : 现实 阶段 、想象 阶 段 ( 镜像阶段 ) 和 象 征阶 段 , 三个 阶 段 皆 以语 言 为 前 提。 在 镜子阶段 ( 1936) 中 , 拉康充分 表达了 他的 镜 子阶 段 理论。在这一理论中 , 婴儿 通 过观 察在 自 己镜 子中 的 形象 , 来确定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拉康认为 , 需要 ( need) 是一种可以以实物满足的生物 本能 , 这一阶段 没有 自我概 念 ; 要求 ( demand) 是以 语言 表达的需要 , 即使是婴儿也必须 通过发声 ( 前语言 的表现 ) 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使他者 ( 通常就是母亲 ) 出现 , 他 者不仅提供婴儿 所需 要的 衣食 , 还象 征了 爱 ; 但 他者 无法 提供绝对的爱 , 因 为他 者自 身也 是有 欠缺 的 , 这 时开 始建 立自我意识 ; 而欲望 ( desir e) 既不 是对满 足的渴望 , 也不 是对爱的要 求 , 而 是 来自 后 者 减去 前 者之 后 所得 的 差 额 , 是它们分裂的现 象本身 , 所以欲 望是 需要 以要 求 表达 时产 生的剩余。在要求与 需要 撕 裂的 边缘 , 欲望 就成 形 了。需 要在得到满足之 后 , 就 会停 止驱 动主 体 , 但欲 望 永远 不可 满足 , 欲望的实现 并不 体现 在欲 望得 到满 足 , 而 在于 欲望 的重新产生 , 开始进 入语 言 意识 阶段。 因此 , 欲望 的发 生 和异化始终伴随 着人 , 需要、要 求和 欲望 分别 对 应着 人的 发展的三个 阶段 ( 领域 ) , 即 现实 界 ( the Real) 、想 象界 ( the Imag inary) 和象征界 ( the Symbolic) 。 者诺顿等人 , 呈现了一幅美 国监狱题材的多维 图景。整 个影 片通过瑞德的叙述角度讲述 了安迪被误判入狱 , 在狱中 与强 权势力斗争 , 最后在向往自由与希望 的信念的坚持下成 功越 狱 , 重获新生的令人感动的过程。在片 中, 吸 引观众的除 了 一号主角安迪外 , 还有令人 颇为感动的老囚犯 瑞德, 他 的生 活由于安迪的到来发生了彻 底的变化 , 由无知到懵懂再 到希 望 , 这一变化真正呈现的是 他心理的颠覆 , 最终进行了 一次 正面心理转变 , 成为一个现代心理人。
031
电影文 学 2011 年第 6 期
M
新锐视点
OVIE LITER ATU RE
给你弄到东西的人 , 如你 想 要的 香烟 , 一包 大麻 , 一瓶 为 庆祝你小孩高中 毕业 的白 兰地 , 只要 你喜 欢 , 几 乎所 有东 西。是的 , 先生 , 我就是那个冷酷的人。 这几句诠释了在肖申克监狱 呆了 20 多年的 囚犯普 遍的 生活状态 , 也反映了 他们 这 一阶 段的 心 理 , 一个 无 知 , 同 化于监狱的毫无 知觉的 客体。此 时的 客体 只有 维 持现 状的 心理需求 , 正如拉 康所 言 : 在现 实界 中不 存在 语 言因 为不 存在丧失、 缺 乏 和 缺 席 , 惟 一 有 的 就 是 圆 满、 需 求 及 其 满足。 ( 二 ) 请求 式心理 1936 年拉康在其著 作 精神 分析 经验 中显示 出来 的镜 子阶段对我的功能形成 的影 响 ( 发表于 1949 年 ) 里 把俄 狄浦斯的三个阶段 对应与 心理 的三 个域 ( need/ demand/ de sire) , 形成 了 拉 康 式 的 心 理 发 展三 阶 段 ( real/ imag inary/ symbolic) 。这篇 文 章探 讨 了孩 子 ( 主 体 ) 与 镜子 ( 客 体 ) 的关系 , 并在这二者 关系 中主体 最终 由一 个混 沌 之物 发展 为现代心理人。同 时主 体在 这一 阶段 建立 了自 我 , 对 自我 有了整体性认 知 , 慢 慢 地 懂得 了 所 指 在 能指 下 不 停 的、 连续的滑动 [ 3] 151- 152 。 在片中 , 瑞德的 现实 界 中出 现 了 他者 安 迪, 由 于 他者的介入 , 瑞德 首先 有了 自我 的建 立 , 开始 认 识到 作为 一个人 ( 主体 ) 在 体制化 的肖 申克监 狱里 有了 希 望和 自由 的追求是很危 险的 , 其 脑海 中或 心底 里就 出现 了请 求 安迪应该 在狱 中 安 分 守己 ( r outine) , 不 要 有 其 他 的 歪 念 。瑞德为安迪在重修工厂屋 顶时不 顾生命危 险为监 狱看 守头目 H adly 的遗产所 得减 税时 心惊 胆战 过 ; 替 安迪 为了 心灵拥有个短暂自 由时 刻而在 狱长 办公室 冒险 播 放莫 扎特 的 费加罗的婚 礼 而 担心 不已 过 ; 更为 安迪 最 后为 自由 重生而憧 憬 到墨 西 哥 的 一个 没 有 记 忆 的 小 岛泽 华 塔 尼 奥 ( Zehuatanejo) 度过余生而苦心劝导 过。这 时的瑞 德有 了追 求心灵自由的潜意识。 安迪 : 想过你有一天能出去吗 ? 瑞德 : 我 ? ( 叹 了口气 ) 想过 , 想 过有一天 , 到 我头发 花白 , 头昏眼花的时候 。 安迪 : 我告诉你 , 我要去的地方 泽华塔尼奥 。 瑞德 : 什么 ? 安迪 : 泽华塔 尼奥 , 在墨 西哥 , 太 平洋 中 的一 个小 地 方 。 你知道墨西哥 人是 怎么 形容 太平 洋的 , 他 们 说那 是个 没有记忆的地方 , 那就 是我 想度 过余 生的 地方 , 一个 没有 记忆而温暖的地方 。 就在那儿的沙滩边上开个小旅馆 瑞德 : 泽华塔 尼奥 ! 我觉 得外 面的 社 会可 能不 适 合我 现在 , 我是个被体制化的人 , 就像老布鲁克斯样 。 安迪 : 你看轻了自己 。 瑞德 : 不是这 样的 。 在这 里 , 我可 给弄 到 很多 东西 的 那个人 , 毫无疑问 ; 但 ( 在 外面 ) 我 不知从 哪儿开 始 。 太平洋 , 去他妈的 , 那么大 , 吓都会吓死 。 安迪 : 我不是 。 瑞德 : 我劝你 不要 再想 了 , 那 只是 你的 梦而 已 , 墨 西 哥在遥远的天边 , 而你还在这里 , 这才是现实 。 也正是瑞德在他 自己的 镜子 中看 到这 个不 平 凡的 安迪 后 , 心理才开始认 真思 考社 会上 的个 人应 该如 何活 , 为什 么活等理性话题。从此瑞德开 始有了 自我意识 , 有了欲 望 , 有了自己的 语言 。 从隐 喻的角 度看 , 镜前的 儿童 近似 于能指 , 镜像则类似所指 , 此时 能 / 所 指如索绪 尔所言 一一 对应 , 也如隐喻一般相互没有排斥。 [ 3]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