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
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摘要:在电力企业中最为基础的就是配电网规划工作,在对规划的质量进行衡量时,需要结合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文就对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电网规划是电网发展的重要依托,其规划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水平。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电网分析评估方法和决策工具,对电网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全其面究其源,从而在建设改造过程中盲目性较大,最终造成重复建设与资金浪费。
在此背景下,如何对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已成为全国各级城市规划和电力部门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配电网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可靠性、安全性、供电质量等单项评估,评价单一,缺乏系统性。
随着城市电网规划理论的逐步发展,相应的评价体系也日趋完善,从输电、配电两方面着手,分别构建了其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及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指标选取过少,指标层面较高,不能反映电网的具体薄弱环节,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电网的规划改造工作。
为了科学地分析现状电网,指导电网建设改造,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开展了《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的逐年滚动修编,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传统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其视角局限在电网运行及维护方面,依旧缺乏全面性。
为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估体系,以期对现状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1、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构建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指标,要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不能遗漏评价指标,在制定评价体系时,一定要做好全面性。
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考虑数据采集,保证计量的真实性,避免出现数据重复的问题。
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数据的可测性、可比性,评价指标应具有独立性,评价指标之间应具有内在的联系,要要与评价目的相一致。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电网评价体系的结构比较复杂,当前社会,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比较大,电网的覆盖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则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了解电网规划的特点,在制定指标时,应保证简洁性。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方法及运用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方法及运用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建成的配电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的目标和要求。
它能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改进提供依据,总结和应用项目的经验教训,提高项目成功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方法是根据评估的目的、范围和要求,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评估工作。
具体的管理方法及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评估目标和内容。
在项目建设结束后,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内容,以确定评估的重点和方向。
评估目标包括项目投资效益、设备运行情况、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2.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评估目标和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的成果和效果。
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投资回报率、配电设备可靠性指标、工程质量指标等,需要细化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3.收集评估数据和信息。
通过保留项目的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和调查,收集评估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与项目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对项目的评价和意见,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4.分析评估结果。
根据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对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评估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和专家评审等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和比较,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项目的后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5.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的优化和提高提供具体的指导。
改进措施包括项目管理和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设备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改进,需要具体、可行、有效。
6.推广应用评估成果。
将评估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推广和应用。
包括编写评估报告、举办经验交流会议、进行宣传推广等,帮助其他配电网建设项目能够借鉴和应用评估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配电网建设后评估分析方法及应用
0引言配电网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居民用电量的持续增长,造成冬夏高峰负荷较重,城郊区配网供电压力不断增大,配电网建设和发展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一方面城市用地紧张,配电网设备布点困难;另一方面配网供电水平、供电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对配电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配电网投入不断增强,配电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建设配电网供电网络,需要对完成的配电网建设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总结前期的工程建设成效,找出配电网络中的薄弱环节,指导地区配电网的后续建设,增强供电能力。
1配电网后评估1.1配电网后评估概念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通过对项目建设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是对项目决策管理的反馈环节。
它是在电网建设项目已经完成,配电网已经正常运行一段时间,项目的作用、影响、效益已经基本体现,各种评估所需数据比较齐全的情况下,根据电网现状对项目效果进行准确、客观、科学的分析。
1.2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其大致可以分为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发展适应性和协调性、设备利用效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经济性和社会效果四个层次。
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满足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是配电网的基本要求,供电可靠性即是安全、可靠、连续的供电,主要以用户平均停电频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高压设备可用系数等来衡量。
电压质量主要通过高、中、低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来衡量。
发展适应性和协调性:电网本身是一个大系统,每个电网建设项目都需要与电网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配电网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主变N-1通过率、线路N-1通过率、变电容载比等。
配电网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包括输配电网变电容量比、高中压配电网变电容量比、中压线路平均装接配变容量等。
设备利用效率和技术装备水平: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技术装备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
现代配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代配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摘要】安全、可靠和经济是对电网供电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电网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指标;由于规划方案一般按照负荷预测水平确定,而负荷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规划电网在满足负荷当前需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一定阶段内负荷不同增长模式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电网的整体一致性,需要对电网的配合协调性作量化分析。
【关键词】配电系统;评价指标;可靠性;经济性;稳定性;协调性;符合预测0引言配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复杂系统,涉及因素众多,不能仅从单一指标上实现配电系统整体水平优劣的评价,需要将反映配电系统的多项指标(如可靠性、经济性等)的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以此来从整体上反映配电系统的综合情况,这就是配电系统的综合评价。
1供电安全性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是指在供电的任意一个时间断面,针对一组预想故障,电网能够保持对负荷正常持续供电的能力,即电网有能力避免较大面积的供电中断,并保持线路等设备的负载和电压幅值在允许的限制范围内。
在规划中一般只需考虑全年最大负荷时的供电安全性。
在判断电网供电是否安全时,涉及到电网当前和发生预想事故后两种状态,需要考虑如下两方面因素。
(1)部分设备停运时,电网能否通过开关操作尽量减少负荷停电;(2)电网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抗大面积停电事故。
由于配电网大多闭环设计、开环运行,且存在大量的分段和联络开关,使网络具有明显的变结构特性。
因此,电网发生事故之后,一般部分或全部的非故障区域负荷可以通过开关操作恢复供电。
配电网的这种结构特性对于提高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的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电网的可靠性包含充裕性的意义,即电网稳定运行时,在电网元件容量、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等的允许范围内;考虑电网元件在计划停运以及合理的非计划停运条件下,向用户提供全部所需的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方法及运用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方法及运用
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管理方法及运用是指在配电网建设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进行
全面、客观地评估,以确定项目的成果、效益和问题,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措
施和改进方案,从而为今后的配电网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后评估管理方法
1. 数据收集:收集项目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包括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成本等
各个方面的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文件和报告。
2. 评估指标:确定评估项目的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成本、目标实现情况、效益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项目的综合成果和问题。
3. 评估方法:根据评估指标,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
方式,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估。
4. 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写项目的评估报告,对项目的成果、效益和问题进
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改进方案。
1. 经验总结:通过后评估管理,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配电网建
设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改进措施:通过评估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可以对配电网建设项目进行优
化和改进,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3. 决策依据:评估报告是对项目的全面评估,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为决策者提供
科学的、客观的参考。
4. 提高管理水平:后评估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和控制,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能。
5. 保障利益相关方的权益:通过后评估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利益。
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摘要: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和评价在配电网的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网格化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促进配电网的良性发展,本文研究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内容,从构建原则、供电区域的划分、指标权重的确定、装备水平评价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能参考意见。
关键词:评价指标;供电区域;装备水平引言: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效化、清洁化、多元化,建设智能配电网与这一发展趋势高度契合,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客户的接触度比较高,建立电网评估体系能即时衡量电网运行状态,做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能保证提高供电质量,也能使电网的运行效率有所上升,真正实现创新用户服务的目标。
一、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能综合评价配电网的现状网架。
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这项工作非常关键。
现有文献中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合理,综合评价主动配电网也有一定局限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中,要保证满足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原则,在设计主动配电网的工作中,要对配电网的整体水平情况有全面的反应。
展开全面综合的考虑,避免出现系统过于复杂的情况,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相同的指标。
所建立的体系指标结构要有明确的上下层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得到充分的反映。
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是科学的,合理选择主动配电网的评价指标,保证与中国国内配电网的现实情况相契合,进而保证最终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此外在建筑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中,要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及相关标准》考虑在内,要高度符合相关的规程和标准。
建立的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高度符合可操作性,满足相关理论要求,与设计操作时的需要相符合。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中,要保证设置的指标余额是简单明了的,使得被评价者能更容易接受评价结果,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指标的应用也会更容易[1]。
中低压输配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
中低压输配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摘要:电力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指的是对新建电网或者新改造电网的投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通过项目建成后的投入以及具体的经济收益进行评价,并通过预测计算出的各项主要投资指标,将这个指标与原有的指标进行对比,从而系统的分析偏差情况以及相应的原因,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中低压;输配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1输配电工程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电力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对电网对建设以及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我国的经济后评价已经陆续的得到了开展,但针对中低压输配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后评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如何选取一些代表性强的指标来代替众多的指标,如何让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如何结合中低压输变电项目的具体工作特点来评价经济工作。
如何确保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客观性。
本文将根据这些问题以及工作重点进行分析,提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个满足实际需求的工程项目效益后的评价的评价方法。
通常,工程项目的经济后评价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本文主要介绍财务评价,就目前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以及经济体系而言,可以通过计算以及分析此项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和财务效益;再通过对此项工程项目的清偿能力、外汇平衡以及盈利能力等财务状况的考察,来对此项工程项目财务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2案例分析2.1原始数据某35kV变电站,于2006年11月份正式运行。
建成后06年售电量438.1万kW•h;2007年售电量1.43亿kW•h,站本体实际投资为2489.51万元,设备年折旧率取为5%。
2006,2007年平均输配电价为0.2元/度,税费为利税总额的5.5%。
同时,经初步测算,考虑35kV变电站的投资占整个电网投资比重为10%,即在计算供电收入及购电成本时均考虑10%的比重。
该工程没有贷款,所以其偿债能力不做分析。
国家对电网工程行业基准收益率规定:考虑利率风险,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定为6%。
配电网规划后评估体系研究
配电网规划后评估体系研究摘要:针对目前配电网发展规划缺乏系统评估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发展规划后评估体系。
按照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原则,利用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后评估体系并给出了后评估的具体实施步骤。
通过对规划进行后评估,找出实际情况与最初规划、预测情况的差距,分析原因,为地区配电网的进一步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0 引言配电网规划作为配电网发展决策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1-2]。
它不仅关系到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关系到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投资的合理性。
目前各地区配电网规划工作已普遍开展,但是,配电网规划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配电网规划的主观性强;规划落地变动较大;规划完成后,缺乏系统、定量的评估方法。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对配电网发展规划进行后评估,指导下一阶段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1 配电网发展规划后评估的研究现状传统的配电网评价一般是针对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等,对配电网发展规划进行后评估的研究并不多。
文献[3]提出了电网性能评价指标框架,分为基础性、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三大类,并对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论述;文献[4]研究了高压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从协调性、适应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应高压配电网规划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5]针对电网规划的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根据规划的特点提出了多项新指标;文献[6]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叙述。
上述文献存在以下问题:1)有的文献给出了初步的规划评估框架,但是指标的分类、选取有待优化;2)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得分计算方法,难以进行量化评价。
本文在总结以往配电网规划后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网发展规划后评估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2 配电网发展规划后评估体系2.1 后评估体系建立原则开展配电网发展规划后评估,是为了通过对比规划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的配电网发展情况,或者是通过评估配电网在按照规划方案建设一段时间后的发展状况,找出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配电网的薄弱环节,为下一阶段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运行安全评价是保证城市电力供应质量和正常供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基本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介绍综合评价方法。
一、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包括电力供应可靠率、电能质量、电压稳定性等。
-电力供应可靠率: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考虑供电中断时间和频次。
-电能质量: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质量,包括电压波动、短时中断等。
-电压稳定性:反映城市配电网供电的电压稳定性,包括电压偏差、变压器负载率等。
2.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基于基本指标构建起来的,反映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的核心内容,包括电网可靠性、电网管理水平、设备运行状态等。
-电网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系统的保电水平。
-电网管理水平指标:包括电网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调度指令落实情况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好坏。
-设备运行状态指标:包括设备抢修及时率、设备巡检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良好程度。
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细化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反映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的具体实况,包括设备检修、巡检、工作负荷等。
-设备检修指标:包括检修及时率、检修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设备检修的质量和及时性。
-巡检指标:包括巡检覆盖率、巡检合格率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巡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工作负荷指标:包括工作负荷合理率、负荷曲线平稳度等,反映了城市配电网的负荷情况和运行稳定性。
二、城市配电网生产运行安全评价综合评价方法1.权重分配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保证指标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并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配网供电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公式与说明
评价配网供电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公式与说明●主要设备(主变、线路)N-1通过率该指标适用于110(66)kV、35kV高压配电网,用来检验配电网结构的强度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
其中,“N”是指电网中某类重要设备,主要为高压配电网的变电站主变和输电线路。
计算该指标时,需合理考虑本级电网和下级电网的转供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设备N-1通过率(%)=满足N-1的元件数量(个)×100%元件总数量(个)●变电容载比该指标适用于110(66)kV、35kV高压配电网,是说明地区总变电容量对负荷增长适应程度的宏观性控制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变电容载比=某电压等级变电总容量(MVA)某电压等级全网最大负荷(MW)在计算高压配电网容载比时,相应电压等级的计算负荷需要从总负荷中扣除上一级电网的直供负荷和该电压等级以下的电厂直供负荷。
●中压主干线路平均长度该指标适用于10(20)kV中压配电网,用来间接反映中压主干线路的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中压主干线路平均长度(km/条)=主干线路长度之和(km)主干线路条数(条)●输配电网变电容量比该指标用来评估高压配电网与上一级主干网在变电容量方面的协调性,计算公式如下:输配电网变电容量比(%)=上一级主干网变电容量(MVA)×100%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MVA)式中,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是指110(66)kV、35kV配电网的变电容量之和;上一级主干网变电容量是指与高压配电网相邻的上一级电网的变电容量,一般为220kV电网变电容量之和(西北地区应计入330kV 电网变电容量)。
计算该指标时,应计入用户变容量。
●高中压配电网变电容量比该指标用来反映35kV及以上高压配电网与10(20)kV中压配电网在变(配)电容量上的相互协调。
计算该指标时,应计入用户变容量。
计算公式如下:高中压配电网变电容量比(%)=35kV及以上变电容量(MVA)×100% 10(20)kV配变容量(MVA)●中压线路平均装接配变容量该指标适用于10(20)kV中压配电网,用来表示平均每条中压线路装接的配变容量,可通过不同地区间的横向对比来说明配电网技术政策的差异。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导则-电科院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纵向指标和横向指标两个维度。 纵向指标分为中压配电网、 公
用配变、低压台区三部分;横向指标分为静态元件指标、动态运行指标、损耗指标三部分。中低压配电 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表 1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横向指标
纵向指标 I、中压配电网
I.1.9 I.1.10 I.1.11 2、运行 性能 (0.3) I.2.1 I.2.2 I.2.3
I.2.4
接入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 发电量占比 中压配电网综合无损线损率
3、综合 能效
I.3.1
GB/T —2011 (0.4) I.3.2 单条配电线路线损率严重超 标条数率 单条配电线路线损率严重超标(如>10%)条数率= 单条线路线损率超标线路条数/地区全部中压线路 条数×100%
1、静态元件指标(0.3) 2、动态运行指标 (0.3) I.1.1 变电站位置与 供电区域负荷 * 分布吻合率 平均主干线长 度 平均主干线长 度达标率 主干线长度超 标的线路占比 I.2.1 线路载 荷在经 济区间 条数率 中压线 路互供 联络率 中压供 电电压 合格率 分布式 电源发 电量占 比
7
其他 地方供电企业可结合本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按照本导则制定本地区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实
施细则, 科学、 便捷、 有效地评估当地中低压配电网能效水平, 便于运行人员掌握配电网运行能效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导配电网建设及改造项目,保证配电网可靠、高效、经济的运行。
5
GB/T —201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指标说明 A.1 中压配电网能效指标说明 横向能 效分类 1、元件 设备 (0.3) I.1.1 能效指标 变电站位置与供电区域负荷 分布吻合率 平均主干线长度 平均主干线长度达标率 指标描述或计算说明 定性指标,变电站站址布点能效评价可根据《GB 50059 35kV~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进行评估。 平均主干线长度=中压配电网线路主干线长度的算 术平均值 平均主干线长度达标率=中压配电网线路主干线在 标准范围之内的条数/中压配电网线路总条数× 100% 主干线长度超标的线路占比=主干线长度超标的线 路条数/中压配电网线路总条数×100% 超期服役线路长度占比=超期服役线路长度/中压 配电网线路总长度×100% 主干线截面过小线路占比=主干线截面过小线路长 度/中压配电网线路总长度×100% 线路接入配变平均总容量=配电线路接入配变总容 量/中压配电网线路总条数×100% 线路平均接入配变总容量超标线路占比=线路平均 接入配变总容量超标线路条数/中压配电网线路总 条数×100% 非晶合金变压器容量占比=该区域非晶合金变压器 总容量/区域变压器总容量 新型高效节能线路占比=该区域新型高效节能线路 总长度/区域配电线路总长度 接入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容量占比=接入中压配 电网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该区域负荷总量×100% 线路载荷在经济区间条数率=线路载荷在经济区间 条数/中压配电网线路总条数×100% 中压线路互供联络率=通过联络分段开关可以互供 联络的线路/中压配电网线路总条数×100% 电压合格率=∑该类监测点电压合格率÷该类电压 监测点总数。 (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为标称 系统电压的±7%。 ) 接入中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占比=接入中压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发电量 / 该区域用户总电量× 100% 中压配电网综合线损率= (中压无损供电量-中压无 损售电量)÷中压无损供电量×100%
县域配电网项目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592019.10县域配电网项目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董晓军国网河南南阳供电公司 牛 赛由于配电网项目建设时间紧、数量大、类别多、分布广,导致配电网投资存在结余率偏高、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然而,县域配电网客观存在的网架结构薄弱、设备运行时间长、抗灾能力差等问题,大量配电网问题与资金有限矛盾突出。
因此,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须优化配电网项目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配电网项目后评价分析。
配电网后评价是精准投资管理体系里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深入开展县域配电网项目后评价,帮助电网企业准确把握电网投资决策精准度与投资浪费情况,规范投资行为,强化风险管控,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成功率和投资收益,实现电网精准投资。
配电网后评价工作的主要流程工作部署阶段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县域配电网项目后评价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级机构的组成原则和具体工作职责,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建立起覆盖配电网项目后评价管理网络。
县域配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小组由发展部牵头,成员包括运检、安质、营销、调控中心、财务等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
发展策划部组织管理编制,明确县公司及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协调性、统一性。
及时对小组成员开展配电网项目后评价专业培训工作,宣贯各级管理要求、规程、规范要求,讲解配电网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诊断分析方法运用、基础数据资料收集等。
为了保证工作高效而不失灵活,工作组成员不定期进行交流,核实数据、讨论电网存在的问题,即时分析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配电网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完成。
资料收集及数据整理资料收集是配电网项目后评价中最为基础的工作,资料收集是否齐全与正确将直接关系到配电网项目后评价的结论的正确性、深入性。
对信息收集时主要注重全面性和准确性。
全面性:一是地方概况信息,如面积、人口、GDP等;二是地方经济发展信息,如地方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等;三是电网基础信息,如装机容量、负荷、电量、设备等基础数据;四是企业经营信息,如配电网投资、企业效益、成本等。
rcm评估体系
rcm评估体系针对目前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及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尚未将配电网信息集成和电气设备运行状况与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相互耦合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信息集成共享和电气设备状态评估的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及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为一体的优化集成模型。
关键词:配电网;oms;pms;omci评估体系;rcm评估体系配电网运行方式评估体系的编制主要包括配电网正常运行方式和设备检修方式两大评估体系的编制。
由于配电网在经济调度运行过程中,其所需要分析的数据信息和调度控制管理的设备较为繁多,检修任务非常重。
因此,在制定配电网经济运行与设备检修方案模式时,不仅要考虑不同调度方案和检修任务间存在内部协调必要性,考虑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的安全约束及检修部门进行设备检修中存在的信息互通共享,同时还要考虑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方案、设备检修时间、以及检修过程中电力负荷转移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配电网运行方式及设备检修评估体系的编制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节能经济高效运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1]。
一、配电网经济运行与设备检修模式优化必要性分析供电企业希望通过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经济调度运行及设备状态检测优化措施方案,及时掌握配电网系统的运行工况状态和电力设备存在的危险点及老化趋势,尽可能排查电力设备现存的各种安全隐患,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及确保配电网具有较高的经济调度运行工况水平。
供电企业传统的经济运行与设备检修模式的编制工作中,主要依靠配电网电力调度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知识,对电网经济运行及检修计划制度的静态编制,在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很难满足现代智能配电网节能经济调度运行的需求。
随着地区配电网容量、结构、规模等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经济运行及设备检修模式编制工作的复杂程度也会大大增加,往往需要对多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也就是说供电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善系统的配电网经济运行及设备检修评估的优化指标体系方案。
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一 级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靠 供 供电可靠性 率) 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 电 故障停电时间占比 质 综合电压合格率 量 电压质量 “低电压”用户数占比 变电站单线单变占比 110(66)kV电网结构 高压配电网标准化结构占比 高压配电网N-1通过率 变电站单线单变占比 35kV电网结构 高压配电网标准化结构占比 电 网 高压配电网N-1通过率 结 中压配电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构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平均分段数 中压配电网标准化结构占比 10kV配电网结构 中压配电线路联络率 中压配电线路站间联络率 中压配电线路N-1通过率 高压线路标准化水平 110(66)kV设备标准化水平 高压主变标准化水平 高压线路标准化水平 35kV设备标准化水平 高压主变标准化水平 110(66)kV设备年限 高压在运设备平均投运年限 装 35kV设备年限 高压在运设备平均投运年限 备 中压线路标准化水平 水 10kV设备标准化水平 中压配变标准化水平 平 10kV设备年限 中压在运设备平均投运年限 中压线路电缆化率 中压架空线路绝缘化率 10kV设备概况 高损配变占比 非晶合金配变占比 高压变电容载比 变电站可扩建主变容量占比 变电站负载均衡度 高压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110(66)kV电网供电能力 高压线路负载均衡度 高压重载线路占比 高压重载主变占比 高压轻载线路占比 高压轻载主变占比 高压变电容载比 变电站可扩建主变容量占比 变电站负载均衡度 高压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供 35kV电网供电能力 电 高压线路负载均衡度 能 高压重载线路占比 力 高压重载主变占比 高压轻载线路占比 高压轻载主变占比 中压线路出线间隔利用率 中压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中压线路负载均衡度 中压重载线路占比 中压轻载线路占比 10kV电网供电能力 中压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中压配变负载均衡度 中压重载配变占比 中压轻载配变占比 户均配变容量 110(66)千伏智能变电站占比 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35千伏变电站光纤覆盖率 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 智 配电自动化水平 能 采用光纤通讯方式的配电站点 化 占比 配变信息采集率 水 用户互动化水平 智能电表覆盖率 平 可控负荷容量占比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 环境友好水平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容量密度 高压线路负载率平均值 110(66)kV设备利用率 高压主变负载率平均值 高压线路负载率平均值 电 35kV设备利用率 网 高压主变负载率平均值 效 中压线路负载率平均值 10kV设备利用率 率 中压配变负载率平均值 1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 电能损耗 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 综 投资占比 配电网投资占比 合 单位投资增供负荷 投资效益 效 单位投资增售电量 益 城网 1.75 2 0.02 99.99 0 3.64 100 89.47 0 100 0 9.06 9 62.2 62.2 78.2 73.3 62.5 100 0 100 农网 6.04 12 0.07 99.78 10.96 9.09 100 89 80.64 100 20.75 26.05 33 33.4 33.4 57.4 10.2 72.88 100 76.56 100 合计 4.20 9 0.05 99.90 10.96 12.73 100 89.13 80.64 100 20.75 22.33 42 95.6 95.6 95.6 83.5 65.75 100 76.56 100 A+ 2014年 A 0.88 1 0.01 99.99 0 0 100 100 0 100 0 6.05 0 62.2 62.2 75 89.58 50 100 0 100 B 2.54 2 0.03 99.95 0 3.64 100 86.67 0 100 0 12.11 9 62.2 62.2 78.26 46.13 65 100 0 100 C 5.78 6 0.07 99.89 0 3.64 100 83.33 0 100 0 13.75 31 33.4 33.4 56.92 20.19 83.33 100 0 100 D 10.51 11 0.12 99.81 10.96 5.45 100 90.79 80.64 100 20.75 27.98 2 33.5 33.5 11.86 0 72.34 100 76.56 100 E 城网 1.58 2 0.02 99.99 0 3.64 100 89.47 0 100 0 7.06 5 61.2 61.2 75.2 69.3 60.5 100 0 100 农网 5.61 11 0.07 99.85 3.09 9.09 100 89 79.85 100 14.75 23.05 27 30.4 30.4 57.4 11.2 78.88 100 74.56 100 合计 3.59 9 0.04 99.91 3.09 12.73 100 89.13 79.85 100 14.75 21.58 32 94.6 94.6 95.6 83.5 70.75 100 74.56 100 A+ 2015年 A 0.79 1 0.01 99.99 0 0 100 100 0 100 0 4.02 2 61.2 61.2 75 83.58 50 100 0 100 B 2.37 2 0.03 99.95 0 3.64 100 86.67 0 100 0 10.22 3 61.2 61.2 75.26 46.13 65 100 0 100 C 5.69 6 0.07 99.91 0 3.64 100 83.33 0 100 0 11.58 5 30.4 30.4 56.92 25.19 83.33 100 0 100 D 9.72 10 0.11 99.82 3.09 5.45 100 90.79 79.85 100 14.75 25.11 22 30.5 30.5 11.86 0 72.34 100 74.56 100 E 城网 1.43 2 0.02 99.99 0 1.78 100 91.23 0 0 0 0 11 51.2 51.2 73.2 73.3 62.5 100 0 100 农网 5.21 9 0.07 99.86 0 7.02 100 92.34 75.54 0 0 0 24 30.4 57.4 10.2 72.88 100 72.56 100 合计 3.19 7 0.04 99.92 0 8.77 100 91.89 75.54 0 0 0 35 84.6 84.6 95.6 83.5 62.75 100 72.56 100 A+ 2017年 A 0.75 1 0.01 99.99 0 0 100 100 0 0 0 0 2 51.2 51.2 75 89.58 50 100 0 100 B 2.24 2 0.03 99.96 0 1.78 100 88.59 0 0 0 0 9 61.2 61.2 73.26 46.13 63 100 0 100 C 5.55 6 0.07 99.92 0 1.78 100 84.67 0 0 0 0 15 30.4 30.4 56.92 20.19 83.33 100 0 100 D 9.24 9 0.11 99.83 0 5.45 100 91.23 75.54 0 0 0 20 30.5 30.5 11.86 0 69.34 100 72.56 100 E 城网 1.31 1 0.02 99.99 0 1.78 100 92.35 0 0 0 0 9 61.2 61.2 73.2 73.3 62.5 100 0 100 农网 4.82 7 0.06 99.90 0 7.02 100 94.87 70.4 0 0 0 66 30.4 30.4 57.4 10.2 71.88 100 86.56 100 合计 2.80 5 0.04 99.94 0 8.77 100 93.82 70.4 0 0 0 75 94.6 94.6 95.6 83.5 65.75 100 86.56 100 A+ 2020年 A 0.70 1 0.01 99.99 0 0 100 100 0 0 0 0 3 61.2 61.2 73 89.58 50 100 0 100 B 2.19 2 0.03 99.97 0 1.78 100 90.47 0 0 0 0 6 61.2 61.2 70.26 46.13 65 100 0 100 C 5.43 6 0.06 99.93 0 1.78 100 89.59 0 0 0 0 27 30.4 30.4 56.92 20.19 83.33 100 0 100 D 8.76 8 0.1 99.87 0 5.45 100 93.45 70.4 0 0 0 39 30.5 30.5 11.86 0 72.34 100 86.56 100 E
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3 1肖 俊, 崔艳妍, 王建 民, 等眉 电万规划的综 合评 价指标体 系与
方法I J 1 . 电力系统 自动化, 2 0 0 8 , ( 1 5 ) .
【 4 ]陈轩 . 地 区电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D 】 . 上海 :
上 海交 通 大学 , 2 0 1 1 .
f 3 】尹洪 刚. 试述如何判断及处理变 电运行过程 中的故障 . 电子
制作 , 2 0 1 3 , ( 2 2 1 . [ 4 ]杨海霞. 基于变电运行常见故 障及处理方法 的分析【 J J . 科技创 新 与应 用 , 2 0 1 3 , f 2 5 ) . [ 5 ]赵军 . 试述如何判 断及处理变电运行过程 中的故障 . 电子制
同时 , 在其他诸多原因的都会导致母线故 障的出现 。 比如 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 , 积极学习 , 提升 自己专业水平和素 断路器拒绝动作 、 继电保护越级跳闸等等。 如果 出现 了母 质 , 总结工作经验 , 更好 的检修和处理可能 出现 的各类故 线故障, 电力人员需要仔细检测母线 , 找 出原因之后 , 需要 障。 本 文 简要 分析 了电力 系统 变 电运 行 故 障 的排 除和 检 修 及 时 采取 有针 对性 的解决措 施 。 措施 , 希 望可 以提 供一 些 有价 值 的参考 意 见 。 此外 , 在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 的过程 中, 电力人员还需
②模糊综合评价方 法主要是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建立 设 的健 康 发展 。 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模型 , 将配电网规划分析评估中的各 种信息量化 ,进而对 电网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 由 参考 文献 :
于配 电网规划 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分指标对 于问题 的描述较为模糊 , 因而在评价过程 中就很难用具体的定量 关系来表示 , 此时就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 方法 , 先确定 配电网规划各种属性或性能的因素集 , 获取配电网规划 的 参数指标或质量指标 , 从而可以获取综合反映出配电网规 划方案的整体质量性能的数据 , 之后可以做出对配电网规 划的所有评价结果 , 然后针对影响配 电网的每一个 因素建 立评价模糊关系矩阵, 以此求解出每个影响因素对配电网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内蒙古赤峰市025350摘要:目前我国的电网投资的数量非常大,而后评价工作只能在一些局域进行有效的展开,建立合理的电网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对于整个后评价可以得到非常有利的补充。
项目后评价是对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的手段,开展项目后评价。
在进行电网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是衡量项目投资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本文重点对电网投资项目后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提高投资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关键词:电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系统性、全面性原则电力建设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整体出发,电力建设项目必须依具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社会发展目标、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来全面选择评价指标,在后评价指标体系中凡是涉及到的电网建设方面的细节必须体现出来。
2.目的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电力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选择具有意义的、重要的指标作为考察的重点,建立科学的后评价体系,其指标必须是科学、规范的,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后评价指标体系是为电力建设后评价服务的,体系应该类别分明、层次清晰,尽量减少指标间的关联性,保证目标不会进行重复评价。
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独立性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之一。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指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很重要。
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定量指标能够给出明确标准,减少项目中的资源浪费,使成本降低。
但有的指标可以根据人的经验和感受对项目做定性评价,但要避免人为的主观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
定量和定性必须相结合才能使整个评价结果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才能做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指标。
二、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的建设特点及主要问题2.1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特点在进行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决策阶段、工程施工前期、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投产、经济效益、建设项目影响。
配网评估系统各单项指标得分算法说明
配网评估系统各单项指标得分算法说明配网评估系统是以城市中压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城市中压配电网络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打分;该系统由技术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经济性三方面构成。
城市配电网评估满分为100分,其中技术合理性得分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为0.4,安全、可靠性得分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为0.4,电能质量、经济性得分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为0.2。
以下对城市中压配网技术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经济性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指出其设备与运行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电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A 技术合理性分析配电技术合理性主要是针对配网设备档次、标准化程度以及与当前负荷密度匹配情况进行评估。
技术合理性评估由高压变电站N-1满足度、中压配变、中压线路和中压开关技术合理性四个方面构成。
A.1 高压网络为进一步对城市高压电网供电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中在典型运行方式下对城市部分高压供电网络进行N-1校验,主要是对高压主变进行N-1校验及容载比校验,通过校验结果可分析城市高压电网供电能力及对未来负荷发展的适应能力。
其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为0.2A.1.1高压主变不满足“N-1”高压主变不满足N-1评估满分为100分,其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为0.5。
本指标基础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表1 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主要设备(及主变运行情况)统计表注1:“最大负荷”指评估年变电站实测最大负荷。
注2:“无功构成”指该变电站的无功装置组数及每组容量。
如:10800kVar×4。
得分=1-“不满足n-1校验的高压主变容量占总容量的比例(%)”×(1/80) 注:当得分为负数时,按0计。
表2 高压主变不满足“N-1”打分参照表图1 高压主变不满足“N-1”打分参照图A.1.2容载比本指标采用35—110kV电压等级的容载比,按《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中的规定计算。
计入上一级指标权重各为0.5,得分计算如下式所示:A.2 配变中压配变合理性评估主要从配变运行年限、设备档次及标准化程度三个方面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区)中低压配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5月本指标体系用于量化分析县域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成效,有关说明如下:一、指标构建思路报告从配电网实施过程、电网发展效益、投入产出效益、社会效益、财务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各类指标选取及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电网规划、电网发展诊断等技术咨询成果的衔接,保证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时也便于后续将“规划”、“诊断”、“投资成效”三个专题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技术支撑体系,共同指导后续配网投资建设。
二、指标构成(一)配电网实施过程1、配电网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评价单位:地市经研所、县公司规划目标实现率、规划规模偏差率(规划配变容量偏差率、规划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规划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可研阶段:评价单位:设计院、县公司可研目标实现率、可研规模偏差率(可研配变容量偏差率、可研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可研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核准阶段:评价单位:县公司核准投资偏差率、核准项目数量偏差率初设阶段:评价单位:设计院、县公司初设配变容量偏差率、初设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初设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2、配电网建设实施评价单位:县公司、施工单位、结算单位、决算单位进度控制:按期完工项目占比、提前完工项目占比、延期完工项目占比、截至评价时点未完工项目占比质量控制:优质工程占比、合格工程占比、不合格工程占比安全控制评价:人身伤亡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项目变更:新增项目、变更项目、取消项目对应规模及投资变化情况竣工验收评价:竣工验收报告情况、结算完成率、决算完成率、结算质量、决算质量投资控制:计划与实际投资偏差率、转资率(二)电网发展效益评价单位(包括以下类):县公司供电能力:户均配变容量、导线截面占比、配变容载比、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可控负荷接入规模网架结构:10千伏线路联络率、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10千伏电网典型接线占比、线路平均供电半径分布利用效率:线路利用效率、配变利用效率、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装备水平:设备运行年限分布、高损配变占比、智能电表覆盖率供电质量指标:低电压户数占比、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三)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供电所、设计单位解决低电压:解决低电压户数偏差率、单位投资解决低电压户数偏差率边际投资输配电量:边际投资输配电量满足新增负荷需求:增供负荷偏差率、单位投资增供负荷偏差率、增售电量偏差率、单位投资增售电量偏差率解决设备重过载:解决重过载配变台数偏差率、单位投资解决重过载配变台数偏差率、解决重过载线路条数偏差率、单位投资重过载线路条数偏差率网架结构加强、消除设备安全隐患:新增互联条数和满足N-1线路条数偏差率、单位投资新增互联条数和满足N-1线路条数偏差率高损配变改造:更换高损配变台数偏差率、单位投资更换高损配变台数偏差率配电自动化:单位投资配电自动化覆盖终端提升(四)社会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对服务用户质量的影响、利益相关方的效益评价、专项投资效益(五)财务效益评价单位:县公司、供电所内部收益率(总投资)、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息税前利润、总投资收益率、单位输配电量成本费用、单位资产运行维护费比率中低压配电网后评价指标体系图三、评价方法在本次工作中,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参照法、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参考法:依据相关技术导则、政府文件,确定指标标准。
对比分析法:分析2014年到2018年以来县域配电网指标变化情况,通过前后对比评价近年来全县及各供电所配网投资成效;通过横向上对比各个供电所之间和各供电所与全县配网指标水平的差异,评价全省各供电所配网投资成效的优劣;同时通过现状指标与国家、政府及省公司各级目标的差距来指导下一步投资方向。
趋势分析法:分析2014年以来,配网指标变化情况,结合经济发展及后续配网投资分析全省配网指标发展趋势。
四、指标计算(一)配电网实施过程1、配电网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规划配变容量偏差率=(实际建成配变容量-规划配变容量)/规划配变容量规划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10kV实际建成线路长度-10)kV规划线路长度)/10kV规划线路长度规划10kV以下线路长度偏差率=(10kV以下实际建成线路长度-10kV以下规划线路长度)/10kV以下规划线路长度规划目标实现偏差率=(规划项目个数-规划目标实现项目个数)/规划项目总个数可研阶段:可研配变容量偏差率=(实际建成配变容量-可研配变容量)/可研配变容量可研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10kV实际建成线路长度-10kV可研线路长度)/10kV可研线路长度可研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10kV以下实际建成线路长度-10kV以下可研线路长度)/10kV以下可研线路长度可研目标实现偏差率=(可研项目个数-可研目标实现项目个数)/可研项目总个数核准阶段核准投资偏差率=(10kV计划项目个数-10kV完成核准项目个数)/10kV计划项目个数核准项目数量偏差率=(10kV计划项目个数-10kV完成核准项目个数)/10kV计划项目个数初设阶段初设配变容量偏差率=(实际建成配变容量-初设配变容量)/初设配变容量初设10kV线路长度偏差率=(10kV实际建成线路长度-10kV初设线路长度)/10kV初设线路长度初设0.38kV线路长度偏差率=(0.38kV实际建成线路长度-0.38kV以下初设线路长度)/0.38kV以下初设线路长度2.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控制评价按期完工项目占比=按期完工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提前完工项目占比=提前完工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延期完工项目占比=延期完工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截至评价时点未完工项目占比=截至评价时点未完工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质量控制:优质工程占比=优质工程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合格工程占比=合格工程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不合格工程占比=不合格工程项目个数/项目总个数安全控制评价:统计评价年份配网建设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项目变更:统计评价年份配网新增项目、变更项目、取消项目对应规模及投资变化情况竣工验收评价:统计评价年份配网竣工验收情况及主要验收结论、结算完成情况、决算完成情况投资控制:计划与实际投资偏差率=(实际投资-计划投资)/计划投资(二)电网指标1.供电能力(1)户均配变容量:该指标反映某一区域电网配变容量对于负荷的供电能力。
户均配变容量=配变总容量/用户数×100%注:用户数为低压居民用户数。
(2)导线截面占比该指标主要反映线路导线截面标准化情况70mm 2以下架空线路占比=70mm 2以下架空线路长度(公里)/架空线路总长度(公里)×100%185mm 2以下电缆线路占比=185mm 2以下电缆线路长度(公里)/电缆线路总长度(公里)×100%(3)配变容载比该指标整体上反映某一区域电网配变容量对于负荷的供电能力,是评估区域内某一时刻投入的配变总容量与对应的负荷的比值。
max P s R eiS ∑=Rs :配变容载比,千伏安/千瓦; Pmax :地区配网10千伏供电负荷,万千瓦;ΣSei :地区配网10千伏配变总容量,万千伏安。
(4)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及接入容量统计口径:接入所在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以及分布式风电、光伏、小水电的容量。
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分布式电源供电量/配电网区域用电量×100%。
(5)可控负荷接入规模统计口径:接入所在配电网可控负荷总的规模。
2.网架结构(1)10千伏电网互联率10(20)千伏电网互联率(%)=满足互联结构的10(20)千伏线路条数(条)/10(20)千伏线路总条数(条)(2)10千伏N-1通过率10千伏电网N-1通过率(%)=满足N-1的线路条数(条)/总线路条数(条)注:计算N-1通过率时,应考虑本级和下一级电网的转供能力。
(3)典型接线占比该指标反应各类典型接线分布情况,架空网分别统计单联络、多联络、辐射式接线比例,电缆网分别统计双环网比例、单环网比例、双射比例、单射比例,各类典型接线方式的比例,典型接线方式的定义见《Q/GDW1738-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P20。
某电压等级某类供区单辐射接线比例=(该电压等级该类供区单辐射接线线路条数/该电压等级该类供区线路总条数)×100%;其他同理。
(4)线路平均供电半径反映10千伏线路分类供区平均供电半径改善效果。
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是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10千伏线路某类供区的供电半径指该类供区从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3.利用效率:(1)线路利用效率1)10千伏线路最大负载率10千伏线路最大负载率(%)=线路最大工作电流(安)/线路长期允许载流量(安)线路最大负载率=最大负荷日的线路最大负荷/线路主干持续传输容量;2)10千伏线路最大负载率分布按80%以上、80~60%、60~40%、40~20%和20%以下五档,统计线路条数占比。
(2)配变利用效率1)10千伏配变年最大负载率配变年最大负载率(%)=配变年最大负荷(万千瓦)/配变容量(万千伏安)2)10千伏配变最大负载率分布按80%以上、80~60%、60~40%、40~20%和20%以下五档,统计线路条数占比。
3)10千伏配变年运行平均负载率配变年运行等效平均负载率(%)=地区配电网年供电量/(配变容量×8760)(3)10千伏及以下配网线损率=(输入电量-输出电量)/输入电量输入电量:10千伏电压等级电厂上网电量+其它电压等级转入电量输出电量:10千伏及以下售电量+其它电压等级转出电量4、装备水平(1)设备(配变、线路)运行年限分布该指标表示设备自投运年至统计年的运行时间。
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和线路。
变压器按照台数占比统计(不包括用户变),线路按长度占比统计。
该指标说明电网的主要设备资产年限。
该指标按10年以下,10~20年和20年以上三个区段分别统计。
(2)高损配变占比:该指标指10(2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中S7(S8)及以下型号配电变压器台数分别占总公用配电变压器台数的比例。
S7(S8)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台数占比(%)=S7(S8)及以下配电变压器数量(台)/配电变压器总数量(台)×100% (3)智能电表覆盖率该指标反映该地区智能电表覆盖情况。
智能电表覆盖率=智能电表数/总表数5.供电质量(1)低电压户数占比低电压户数占比=地区低电压用户数(户)/地区低压用户数(户)(2)供电可靠率供电可靠率(RS-3)为不计及因系统电源不足而需限电的情况。
RS-3(%) = (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100%统计期间时间(3)综合电压合格率该指标适用于各级配电网络,共分为A、B、C、D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