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石晓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吴晓求](https://img.taocdn.com/s3/m/da7b0f33482fb4daa58d4b34.png)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晓求教师档案:吴晓求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电子邮件wuxq@工作时间1976年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9,《金融危机启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中国资本市场:全球视野与跨越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梦想之路——吴晓求资本市场研究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在中国的一种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证券法篇.海外证券市场案例(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四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现代金融:理论、政策、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现代金融:市场、机构、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公司并购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资本市场解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吴晓求演讲访谈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海外证券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证券业务规范文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公司设立与改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证券市场典型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证券市场操作性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法律与法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部门规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上市与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证券发行与承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公司的设立与改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财政金融与证券(修订)》,群众出版社2000,《海外证券市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经济学的沉思——我的社会经济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紧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2012,《中国证券公司:现状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中国资本市场:2011-2020——关于未来10年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世纪证券系列教材》(13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2002,《证券投资分析》1-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12,《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新华文摘》第15期转载2012,《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1期2012,《经济成长、金融结构改革与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财贸经济》第3期2011,《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与未来》,《财贸经济》第4期2010,《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美、日经验与中国模式之选择》,《人大学报》2010-03-01刊2010,《曲折向前二十年扬帆已过万重山》,《光明日报》,2010-11-09刊.2010,《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金融研究》,2010-08-01刊2010,《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人大学报》,2010-06-01刊.2009,HowtheFinancialCrisisIsChangingtheWorld:TenIssuesSurroundingtheFinancialCrisis,《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第8期2009,《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第7期2009,《金融高杠杆何去何从》,《现代审计与经济》第2期2009,《关于金融危机的几个问题》,《金融与经济》第2期2009,《金融危机使宏观经济环境急剧恶化,但宏观经济政策也存在某种结构性问题》,《新金融》第1期2009,《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资本市场》第1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2008,《资本市场,在困难和曲折中前行——献给在汶川地震中受灾的同胞》,《资本市场》第6期200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与政策转型》,《财贸经济》第4期2008,《资本市场的战略价值》,《新经济导刊》第2期2008,《如何认识当前的资本市场》,《中国财政》第2期200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当代财经》第2期2007,《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2007,《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转型》,《财贸经济》第1期2006,《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2006,《关于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金融研究》第6期2006,《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中国金融》第4期2006,《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兼谈股权分置改革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3期200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财贸经济》第2期2006,《股权分置改革催生全新资本市场》,《中国证券报》第1期2005,《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9期2005,《股权分置改革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经济分析报告》第8期2005,《商业银行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新金融》第8期2005,《短期融资券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宽度和厚度》,《中国货币市场》第7期2005,《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变迁的金融契约理论考查(B)》,《财贸经济》第6期2005,《我有一个梦想》,《金融与经济》第4期2005,《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证券报》,2005-01-15刊2005,《现代金融:天堂和地狱的交汇口》《武汉金融》第1期2004,《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三大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2004,《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上海证券报》,2004-07-28刊2004,《"市场化":金融市场发展的治本之策》,《金融时报》,2004-06-29刊2004,《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B)》,《财贸经济》第5期2004,《两地资本市场互动对汇率压力有限》,《中国证券报》,2004-04-07刊2004,《渐进实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良性互动》,《中国证券报》,2004-04-06刊2004,《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并购重组的途径与风险》,《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4,《中国券商的未来之路》,《经济导刊》第4期200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逻辑》,《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3期2004,《中国证券业:现状与未来之路》,《中国证券业研究》第3期200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证券报》,2004-02-16刊2004,《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需走全流通之路》,《证券日报》,2004-02-01刊2004,《构建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B)》,《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2004,《中国证券业:发展与未来之路(B)》,《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2004,《中国上市公司投机性重组行为及解决对策(C)》,《中国金融》第1期2003,《走出混沌:中国资本市场谋变之路》,《证券日报》,2003-10-14刊2003,《关于重新设立国债期货的若干问题(B)》,《财贸经济》第10期2003,《中国证券业盈利模式路在何方》,《中国证券报》,2003-09-29刊2003,《资本市场的六个混沌》,《证券市场周刊》第8期2003,《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联性分析(B)》,《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2003,《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理论框架与现实分析》,《中国证券业研究》第6期2003,《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经济经纬》第6期2003,《激励机制与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证(B)》,《管理世界》第6期2003,《中国需要金融文化》,《国际融资》第5期2003,《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杂志》第4期2003,《现代金融要建立转移风险的机制》,《中国审计》第4期2003,《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银证合作》,《湘财证券研究》第3期2003,《资本市场理论认识》,《科学时报》第2期2003,《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C)》,《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第2期2003,《优化股权完善法律》,《中国证券报》,2003-01-10刊2003,《金融的过去、今天和未来(B)》,《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2003,《中国资本市场在危难中找出路》,《财经窗》第1期2002,《美国资本市场的波动说明了什么(上、下)》,《证券导刊》第11期2002,《寻找流动性与效率的平衡点》,《证券时报》,2002-09-22刊2002,《民企香港上市:利多?弊多?》,《中国经济快讯》第9期2002,《不要让社会公众投资者一家输》,《券市场周刊》第9期2002,《金融市场化趋势推动着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财贸经济》第9期2002,《银行资金对接资本市场》,《证券日报》,2002-08-26刊2002,《银证合作对银行至关重要》,《经济日报》,2002-08-24刊2002,《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金融研究》第8期2002,《四大银行上市可增加资本市场厚度》,《现代商业银行》第8期2002,《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新的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2002,《现代金融体系核心的选择》,《上海证券报》第4期2002,《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障碍》,《资本市场(香港)》第1期2002,《现代金融是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国审计》第1期2001,《国有股减持的思路与原则》,《求实》第7期2001,《我国金融体系面临革命性变化》,《中国证券报》,2001-06-01刊2001,《谁来发现蓝筹股》,《新经济导刊》第6期2001,《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5期2001,《新金融体系向我们走来》,《人民日报》,2001-04-14刊2001,《金融的变革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2001,《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市场研究》,《管理世界》第4期2001,《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上海证券报》,2001-04-01刊2001,《B股市场对内开放的政策效应分析》,《中国外汇管理》第4期2001,《改革公司董事会》,《证券日报》,2001-04-01刊2001,《关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争论的若干问题》,《经济导报》,2001-03-01刊2001,《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人民日报》,2001-02-24刊2001,《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研究》,《金融研究》第2期2001,《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怎么看怎么管》,《法制日报》,2001-01-01刊2001,《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证券报》,2001-01-01刊2000,《现代金融与新经济时代》,《金融时报》,2000-05-20刊2000,《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金融时报》,2000-04-29刊2000,《中国资本市场若干发展战略问题》,《香港商报》,2000-04-29刊2000,《中国资本市场十大政策评析》,《资本市场评论》第4期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金融研究》第3期2000,《处于21世纪经济运行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2000,《现代金融: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2000,《现代金融体系与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金融时报》,2000-01-13刊1999,《中国居民收入资本化趋势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第11期1999,《建立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下)》,《教学与研究》第6期1999,《建立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上)》,《教学与研究》第5期1998,《金融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财贸经济》第12期1995,《中国股票市场及其宏观调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1995,《货币必要量研究:分析与计量》,《财贸经济》第1期1994,《对我国当前股票市场的若干思考》,《财贸经济》第10期1994,《混合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及经济效应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科研项目:2009,资本市场要义研究2009,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事业单位项目京外2009,医药卫生系统公共管理核心课程案例建设,事业单位项目京外2008,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变动2008,国际合作2006,“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问题研究”之子课题2006,新时期我国发展资本市场战略研究2006,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发2005,湖南高速公路广告合作2005,三星证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研究2004,金融顾问服务2001,中国创业板市场风险预警、监管与防范机制研究2001,现代证券投资理论2000,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资本市场2000,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2000,证券投资学1994,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规范化问题研究学术奖励2002,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01,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998,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_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开课表
![中国人民大学_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开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1c810cf20242a8956bece4bd.png)
4 学分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学分 3 3
星期一 08:00 上课时间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六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四 18:30 星期六 18:00 星期一 18:30 星期六 0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二 18:30 上课时间 星期四 08:00 星期六 18:00 公二0204 明商0204 明商0104 明商0104 明商0202 明商0507 明商0208 明商0208 明商0204 明德商学楼 0507 教室 明商0409 明商0309 教室 明商0302 明商0202 明新0102 明商0402 明商0202 明新0102 明商0302 明商0402 明商0502 明商0208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4 3 2 2 3 3 3 3 3 3
星期三 14:00 星期三 14:00 星期三 14:00 星期一 18: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一 0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二 08:00 星期二 1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二 08:00 星期一 18:00 星期四 0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五 14:00 星期四 14:00 星期四 0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五 1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三 18:00 星期五 14:00 星期二 18:00 星期四 08:0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晓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晓路](https://img.taocdn.com/s3/m/4c4a71d708a1284ac85043a8.png)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路教师档案:刘晓路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务财政系副主任电子邮件liuxiaol@工作时间2004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国际税收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副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讲授课程财政学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财政改革问题促进经济和谐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7,《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一个长期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著:2005,《部分国家预算法汇编》,外文出版社2005,《货币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10,《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改善收入分配效果探析》,《当代经济科学》第4期2007,《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情势转变视角》,《管理世界》第5期2007,《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贸经济》第3期2007,《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述评》,《新华文摘》第16期2006,《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2006,《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2期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2017 中国健康保险交易所构想_石晓军
![2017 中国健康保险交易所构想_石晓军](https://img.taocdn.com/s3/m/04cec6f16294dd88d0d26b32.png)
上,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上海保险交易 所具有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并 已上线运行“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 灾保险运营平台”。因此,可研究将税 优健康险在上海保险交易所进行试点销 售,加强产品可及性,减少交易成本, 积累中国健康保险交易所的经验。三是 试点城市选择上,考虑到宁波作为国家 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税优健康险试点城 市,且经济发达、纳税人群较多,可优先 考虑。
66
在保证全民医保的前提下强化经办竞争。 目前,荷兰、德国、瑞士、比利时、爱尔 兰等国家已建立健康保险交易所。
美国健康保险交易所的出现是基于 “促进全民医保、规范市场竞争”的需 要。在奥巴马医改前,美国只对老年人、 残疾人、穷人、儿童、军人等提供公共 医疗保险计划,而其他人(主要是在职员 工、自由职业者)的医疗保障由市场解 决,采取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机制。奥巴 马医改前的2008年,美国没有医保的人群 约占16%,是OECD国家中唯一没有实现 全民医保的国家。中小企业员工和中低收 入人群是“脱保”主要群体。此外,由于 保险公司对低风险人群的承保偏好,“撇 奶油”行为不可避免,身体状况欠佳的人 群保费偏贵,并可能被拒保。奥巴马医 改后,根据《平价医疗法》(Affordable Care Act, ACA),要求各州建立满足
欧美健康保险交易所的经验
健康保险交易所(Health Insurance Exchange)是健康保障与保险规范化、 产品化、标准化、层次化的信息透明的交 易平台。在互联网时代,通常采用网上交 易平台的形式。
欧美建立健康保险交易所的动因 欧洲健康保险交易所的出现是基于 “引入市场竞争、提高经办效率”的目 的。中世纪,欧洲主要以行业为基础,发 展相互保险协会(Friendly Societies), 为会员提供医疗保障。随着欧洲各国基本 医保的推进实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一 般延续惯例,根据行业、地区进行参保人 群划分,具有局部垄断性。医保经办机构 缺乏市场竞争,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质量 的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建立健康保险交 易所,允许参保人员选择医疗经办机构,
2017 城镇化一定能促进寿险业发展吗_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异质性分析_石晓军
![2017 城镇化一定能促进寿险业发展吗_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异质性分析_石晓军](https://img.taocdn.com/s3/m/3ebb18016bd97f192279e9c8.png)
城镇化一定能促进寿险业发展吗?———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异质性分析石晓军,闫 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文章基于未来50年全球城镇化人口增长中95%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由此存在巨大人力资本风险保障需求的分析背景,根据Campbell(1980)经典寿险需求的扩展模型,区分了两类不同模式的城镇化类型———提供配套设施等的Ⅰ型城镇化和仅转移人口而无配套设施等的Ⅱ型城镇化,利用151个国家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只有促进人的发展的Ⅰ型城镇化才能促进寿险需求的核心假设。
研究表明:(1)在全球水平上城镇化对寿险深度的促进作用为2.3%;(2)促进人的发展的Ⅰ型城镇化对寿险深度的提高作用比未能促进人的发展的Ⅱ型城镇化高出31.2%,后者对寿险深度的影响甚至为负;(3)中介机制检验证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寿险业发展;(4)寿险业在城镇化过程的增长呈现S形规律,存在一个加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基于文章的研究结论,建议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大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同时把握寿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风险保障。
关键词:城镇化;寿险业;人的发展;人类发展指数;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840.622;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7)06-0105-13 DOI:10.16538/j.cnki.jfe.2017.06.009收稿日期:2017-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281)作者简介:石晓军(1974-),男,江苏如皋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闫 竹(1990-),女,湖北宜昌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 言 城镇化会对一国寿险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城镇化一方面会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资源、人才和产业的聚集等多种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城镇人口暴露于更大的健康与生命风险之中:传染性疾病更容易爆发;因污染、高强度工作导致慢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因人口高密度导致的暴力、犯罪和交通事故风险造成的人身伤亡。
试析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试析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694206d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9.png)
试析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石晓军;王海峰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综合版)》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特殊性,然后根据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特点,提出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主要从贷款收益和投资收益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七种典型工具.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石晓军;王海峰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试析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 [J], 王卉
2.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基于《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J], 陆嫣
3.新会计准则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J], 郭斌;张帆
4.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手段研究 [J], 王平;崔昊晟
5.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方法研究 [J], 王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 城镇化视野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_石晓军
![2014 城镇化视野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_石晓军](https://img.taocdn.com/s3/m/ed5db39dec3a87c24028c46c.png)
保险研究2013年第8期INSURANCE STUDIES No.82013城镇化视野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石晓军1郭金龙2(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028)[摘要]本文讨论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以及人力资本意识觉醒为农业保险需求带来的增长机会。
结合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和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会,提出建立促进农业保险创新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多层次巨灾安全网、全方位提高农业保险产品服务、组织管理创新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城镇化;财政补贴;巨灾[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13)08-0013-06[作者简介]石晓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从事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郭金龙,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保险研究》编委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金融与保险的研究。
一、引言以历史的眼光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农业保险的试探期;90年代中期到2003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停顿期;2003到2012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过渡期;自2013年之后,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农业保险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目前,对我国农业保险前瞻性、展望性的研究还比较少,较多地集中于历史的与现在的农业保险的经济与法的分析①。
本文试图站在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大视野下思考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以期形成对现有农业保险文献的补充,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人们对这个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另外,应指出的是,一些学者对城镇化与保险这个议题已经做出了一些思考(如:李俊,2012),但主要是从农村的养老保险保障的视角进行的研究。
本文则专注于城镇化与农业保险。
以农村与城市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城镇化,将是开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升级版”乃至新模式的关键路径。
人大财政学考研拟录取名单
![人大财政学考研拟录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24866245e45c3b3567ec8bfc.png)
盛世清北—专注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人大财政学考研拟录取名单人大财政学考研——院系介绍人大财政学考研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设有财政理论、财政政策、税收理论、国债和社会保障等研究方向。
主要进行财政税收的基础理论、国家宏观财经政策以及现实中政府重大的政策制度调整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培养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等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才。
人大财政学考研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陈共、安体富、谭荣华等著名的老一辈财政学专家,又有郭庆旺、朱青、岳希明、岳树民、吕冰洋等在本学科有着突出贡献的国内著名中青年学者,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专业目前有教授、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有:陈共、安体富、谭荣华、郭庆旺、朱青、岳树民、岳希明、刘振亚、王小龙、吕冰洋等教授。
另外,财政部副部长鲁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米建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解学智等专家被聘为财政学专业的兼职博士生导师。
人大财政学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人大财政学考研录取名单分学院按专业排序,根据上级要求,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已做适当隐私保护处理;本拟录取名单中含单考、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下注“骨干”),不包括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备注中所列加分项目均以教育部下发名单为准。
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姓名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编号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初试成绩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复试成绩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加权总成绩人大财政学考研考生备注邓**10002*****0165440628080.72窦**10002*****1272939927979.76任**10002*****0702538728078.44。
《柴小林讲》课件
![《柴小林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0067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5.png)
新乏力等问题。他认为,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
03
行业价值链
柴小林认为,行业的发展需要关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
、销售、服务等。只有优化价值链,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才能
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管理的看法
战略管理
财务管理
柴小林认为,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 关键。他强调要制定清晰、可行的战 略规划,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 略方向。
柴小林认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 核心。他主张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 系,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保障 企业的稳健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柴小林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 源。他主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 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趋势
柴小林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他主张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 ,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柴小林讲》ppt课 件
• 柴小林简介 • 柴小林的主要观点 • 柴小林的演讲风格 • 柴小林的影响力 • 柴小林的启示
目录
01
柴小林简介
个人背景
01
柴小林,女,汉族,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拥有经 济学博士学位。
02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 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 。
未来挑战
柴小林认为,未来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 。他主张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的 不确定性和变化。
未来机遇
柴小林认为,未来的机遇在于新兴市场和跨界融合。他主 张企业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产业动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商 业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石晓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石晓军](https://img.taocdn.com/s3/m/440d21d69ec3d5bbfd0a741c.png)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晓军教师档案:石晓军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xjstein@工作时间1998年0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博士学位论文:信用风险度量、组合管理:理论与模型“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12.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7~201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6以副教授遴选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3~2010.9加拿大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OntarioResearchFund(安大略省研究基金)资助博士后(Referee:JohnWhalley)2009.3~2009.4日本OsakaPrefectureUniversity(大阪府立大学)信息系访问教授(Referee:HiroshiTsuji)2004.7~201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01.7~2004.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学术和社会兼职国内外学术刊物审稿:JournalofBanking&Finance,EmergingMarketFinanceandTrad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 earch,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EconomicModel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 nManagement,《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咨询专家;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模型项目评标专家;潍柴动力等大型上市公司信用管理咨询专家讲授课程保险经济学、风险理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高级应用统计、经济管理中的数量分析方法、金融工程信用风险专题、博士生科学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年:获北航优秀班主任.2006~2007年:主持完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SWP模式研究.2010年:独立编著的研究生用《高等应用统计》讲义(未正式出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11年: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高级应用统计》,2011~2013.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的经济理论与信用风险管理、保险经济学、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合约理论代表性学术成果近期SSCI/SCI期刊论文(*indicatescorrespondingauthor)[1]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TradeCredit:TheInteractionofFinancing,Marketing,Operations andRiskBehavior.ReviewofManagerialScience,Online,(DOI)10.1007/s11846-013-0103-7.(SSCI) [2]HuiwenWang,NanLiandXiaojunShi*.PCAforDistribution-ValuedModalDatawithApplicationtot heRisk-ReturnPuzzleinChina'rmation:AnInternationalInterdisciplinaryJournal.F orthcoming,(SCI)[3]HuiHuang,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ConstructingExampleswith5EquilibriaforSymmetric 3X2CES/LESPureExchangeEconomies.ActaMathematicaScientia(SeriesB)2012,32(6):2411–2430.(SCI)[4]XiaojunShi*,pute rs&IndustrialEngineering,2012,(63):717–728.(SSCI/SCI)[5]XiaojunShi*,HiroshiTsujiandShunmingZhang.IntroducingHeterogeneityofManagers’AttitudesintoBehavioralRisk-ScoringforSoftwareOffshoring.SystemsResearchandBehavioralScien ce,2012,29:299-316.(SSCI)[6]YitaoJiang,XiaojunShi*,ShunmingZhangandJingjingJi(2011),TheThresholdEffectofHigh-levelHumanCapitalInvestmentonChina’sUrban-RuralIncomeGap.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Vol.3,No.3,297-320.(SSCI/SCI) [7]HuiHuang,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1),counter-CyclicalSubstitutionbetweenTradeCreditandBankCredit,JournalofBanking&Finance,35:18 59-1878.Leadarticle.(SSCI)[8]XiaojunShi*,HiroshiTsuji,ShunmingZhang(2011).ElicitingExperts'PerceivedRiskofSoftwareOffshoreOutsourcingIncorporatingIndividual Heterogeneity,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38:2283–2291.(SSCI/SCI)[9]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0),AnIncentive-CompatibleSolutionforTradeCreditTermIncorporatingDefaultRisk.EuropeanJournalof OperationalResearch,206:178–196.(SSCI/SCI)[10]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0),ExploringMultipleEquilibriaforSymmetric22CES/LESPur eExchangeEconomie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25:137-154.(SCI)近期中文期刊代表作[1]2010,石晓军、张顺明.《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经济研究》第1期[2]2010,李春顶、石晓军、邢春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进一步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第8期[3]2010,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第12期[4]2009,石晓军、张顺明、李杰.《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季刊》第1期[5]2008,石晓军、张长彬、张小羽.《推进学术研究作用的实证研究——以金融经济领域为例》,《中国软科学》第9期[6]2008,石晓军.《征信体系的功能模式与国家宏观匹配》,《管理世界》第6期[7]2008,石晓军、张顺明、朱芳菲.《多因素视角下商业信用期限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第[8]2008,石晓军、郭金龙.《关于SolvencyII和DFA的国际研究前沿综述》,《保险研究》第9期(该期封面重点文章)[9]2007,石晓军、喻珊.《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估计不一致检验与实证》,《金融研究》第9期[10]2007,石晓军、任若恩、肖远文.《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及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第3期[11]2007,石晓军、李孟娜.《中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的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1996~200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12]2007,石晓军、郭金龙、郑海涛.《中国银行保险中的监管干预及其影响》,《保险研究》第8期[13]2005,石晓军、任若恩.《基于期权与基于会计信息信用模型的一致性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0期[14]2004,石晓军.《保险能解决资产替换问题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15]2012,石晓军,张顺明,HiroshiTusji.《嵌入期权的激励相容型软件外包付款合同设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forthcoming[16]2012,程铖,石晓军,张顺明.《巨灾指数期权定价的Esscher变换方法与数值模拟分析》,《中国管理科学》,forthcomingEI期刊论文[1]2010,《边界Logistic违约约束下商业信用期限决策模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2]XiaojunShi,Nakahigashi,D.,S.Aoki,Z.ShengandH.Tsuji(2009),Correlation-BasedSimilarityMetricsinMBRforOrderedData.ArtificialLifeandRobotics,V ol.14,No.2,110-113[3]XiaojunShi,ZhengHaitao(2008).DeterminingThresholdDefaultRiskCriterionforTradeCreditGra nting,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No.6,49-53[4]2007,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油田生产函数的进一步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第5期[5]2006,石晓军,邵春伟,王立杰.《我国油田随机前沿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期[6]2005,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成品油企业客户满意度战略与信用政策设计》,《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第8期著作[1]石晓军,刘宇.《征信体系的巴西模式与国际实证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石晓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模型与实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治理:文化、流程与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被转载论文[1]石晓军.以功能为主线的征信体系模式及其制度配置:理论与实证.财经研究,2007,11:4~17(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8,3:117~118,转载)(该期首篇,封面重点文章)[2]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中国银行保险的战略视角及其创新.国际金融研究,2007,8:62~67(CSSCI)(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pp142~146)[3]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我国油田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2007,7:52~59全文转载)[4]石晓军,郑海涛.国家信用体系的指数方法与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7,1:4~17(CSSCI)(《新华文摘》2007第8期“报刊文章编目辑览”收录)(该刊07年首期首篇,封面重点文章)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172014)“商业信用的二级垂直契约理论及其对融资约束的跨周期影响”.(2012.1~2015.12)[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972001)“基于激励相容—触发期权的软件外包风险分阶段付款控制决策”.(2010.1~2012.12)[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502005)“渠道协调框架下考虑违约风险的信用期限决策与实证研究”.(2006.1~2008.12)[4]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CJ003)“信用体系国家匹配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2005.7~2007.12)学术奖励石晓军(排名8/15).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常态与对策思考
![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常态与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4761b24376baf1ffc4fadd2.png)
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常态与对策思考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常态与对策思考石晓军 魏 丽 闫 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的10个新常态:(1)保险普及化;(2)法治深化;(3)新国际化;(4)监管人本化;(5)保障全面化;(6)互联网化;(7)保险普惠化;(8)老龄化;(9)新城镇化;(10)新经营。
分析了10个新常态给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的挑战:在“高度、广度、深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凸显“跨境、跨界、跨域”难题;如何强化主体责任、促进组织创新、提高保险智识;弱势、老年消费者需要特别照顾;新兴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带来巨大挑战。
提出了7条主要对策建议:建立“一个目标”、“四大支柱”的理论框架;规划“提升全民保险智识的立体教育体系”和“三项基础工程”,逐步建立起中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规划引导保险经营者建立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薪酬考核体系,使保险经营各个环节打上其烙印;深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改革,逐步由“保姆”式监管转向监督与救济相结合、机制灵活的监管;进一步[作者简介] 石晓军,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魏丽,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研究方向:保险精算;闫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保险市场完善“诉调对接”制度,扩展保险纠纷解决的多元渠道,降低保险消费者保护的社会成本;建立“定期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基层创新经验总结提升和推广机制。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十三五”;新常态[中图分类号]F840. 32 [文献标识码]A我国保险消费者随着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而不断成长。
21世纪以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过多次对全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退保潮”,比如,2004年出现了波及全行业的投资连结险退保潮;2011年出现了分红险退保潮,该年保险四巨头退保激增六成(薛玉敏,2012)。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赵锡军背景简介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赵锡军背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320205b336c1eb91a375d68.png)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赵锡军背景简介赵锡军教授教育背景: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University of Uherbrooke 和McGill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5年至1996年于Nijenrode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工作经历:1987-1988,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0-1994,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讲师;1995-1999,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0-200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2-200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际金融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1996,《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1999,《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主要作者;2000,《论证券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专著;2000,《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主编;2000,《国际金融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作者;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作者;2002,《证券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2002,《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作者;200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作者;2006,《亚洲金融合作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1998,《我国股市的风险结构分析》,《宏观经济管理》,第1期;1998,《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国际金融研究》,第1期;2000,《证券市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效率》,《经济导刊》,第4期;2000,《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国际金融研究》,第8期;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金融研究》,主要作者,3月;2001,《跨入WTO后中国证券业的路该怎么走》,《经济日报》,11月24日;2002,《中国保险产业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经济导刊》,10;2002,《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分析》,《经济日报》,7月1日;。
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
![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e361f7c8d376eeaeaa31e5.png)
会 有更大 的动机 利 用 商业 信 用 , 尤其 在 不 能从 金 融 机构获 得贷款 的情 况下 , 更 加倚 重 于商 业 信 会
用 . 还有 的 实 证研 究 表 明 , 业 的银 行 借 款 约 企 束越 大 , 会更 多地 使 用 商业 信 用 . 有趣 的 就 更
①
收稿 日期 : 0 8—0 20 6—1 ;修 订 日期 : 09一 1一l . 3 20 O 2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资 助 项 目( 00 05 ;国 家 杰 出青 年 科 学 基 金资 助 项 目( 02 0 3 75 2 0 ) 7 85 0 )
石 晓 军 ,张 顺 明
( .北京航 空航天大 学经济 管理学 院 , 京 109 ; 1 北 011
2 .中 国人 民大学财政 金融学 院 , 北京 】0 7 ) 0 8 2 摘要 :对商业信 用与银行借 款之 间的 关 系进 行 了两个扩展 性研 究. 首先 , 于公 司债 务 的两类 基 经典的期权理 论 , 首次尝试 导 出了违 约边界 外生给 定和 内生 决定 两种 情 况下银 行借 款 对 商业 信 用的弹性表 达式 , 理论 上得 出替代 关 系和反 周 期 的结论. 次 , 用沪深 两 市 19 2 0 在 其 利 9 8~ 0 6
的知识易知 , ~N( r—c / ) T—t ; r( I n ( r 2( 2 ) o T—
f )将 违 约边 界 外 生 地设 为两 类 债 务 之 和 , 下 ). 对
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岳希明
![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岳希明](https://img.taocdn.com/s3/m/f456b585680203d8ce2f24b8.png)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岳希明教师档案:岳希明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yue@工作时间1998年10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3月毕业于一桥大学(日本),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一桥大学(日本),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于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作访问学者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于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作访问学者工作经历2007年1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1998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9年5月至2000年9月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日本)副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本科:地方财政学硕士:地方财政专题博士: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收入分配农村贫困地方财政国民经济核算代表性学术成果中文论文:2012,《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第9期,与徐静、刘谦、丁胜、董莉娟合作2012,《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与贾晓俊合作2012,《间接税归宿对城乡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学(季刊)》第12卷第1期,与聂海峰合作201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经济学动态》第6期,与徐静合作2010,《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与李实、TerrySicular合作,该文获第十四届(201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8,《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经济研究》3月,与任若恩合作2005,《我国现行劳动统计的问题》,《经济研究》第3期2004,《重新讨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估计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资料》第1期2004,《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财经》2004年第3/4合期,与李实合作2003,《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目标瞄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3期,与李实合作2003,参加《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01》、《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02》《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03》的编写2002,《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经济研究》第12期,与张曙光合作1999,《收入转移和地区间收入差异》,《管理世界》1999年第6期英文论文:SatoHiroshi,TerrySicular,andXimingYue,(2013),‘HousingOwnership,Incomes,andInequalityinChina,2002–2007,’inLI,S.,H.Sato,andT.Siculared.,RisingInequalityinChina:KeyIssuesandFindings,forthcomingfromC ambridgeUniversityPress.Knight,John,TerrySicular,andXimingYue,(2013),‘EducationalInequalityinChina:TheIntergenerationalDimension,’inLI,S.,H.Sato,andT.Siculared.,RisingInequalityinChina:KeyIssuesandFindings,forthcomingfromC ambridgeUniversityPress.Xu,JingandXimingYue,(2013),‘RedistributiveImpactsofPersonalIncomeTaxinUrbanChina,’inLI,S.,H.Sato,andT.Siculared.,RisingInequalityinChina:KeyIssuesandFindings,forthcomingfromC ambridgeUniversityPress.Gustafsson,BjörnandXimingYue,(2012),‘Ruralpeople’sperceptionofincomeadequacyinChina,’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V ol.4No.3,pp.264–280.Luo,ChuliangandXimingYue,(2010),‘Rural–UrbanMigrationandPovertyinChina,’Chapter6inMeng,Manning,LiandEffendieditedTheGreatMigration:Rural–UrbanMigrationinChinaandIndonesia,EdwardElgarPublishing.Cao,Jing,MunS.Ho,DaleW.Jorgenson,RuoenRen,LinlinSun,andXimingYue(2009)‘IndustrialandAggregateMeasurementsofProductivityGrowthinChina,1982-2000,’ReviewofIncomeandWealth,V olume55,SpecialIssue1,485-513.Whaley,JohnandXimingYue(2009)‘RuralincomevolatilityandinequalityinChina,’CESifoEconomicStudies,V ol.55,3-4,pp.648-668.Demurger,Sylvie,MarcGurgand,ShiLi,andXimingYue(2009)‘Migrantassecond-classworkersinurbanChina?Adecompositionanalysis,’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 olume37,No,4,pp610-28.Yue,Ximing,TerrySicular,LiShi,andBjörnGustafsson,(2008)‘ExplainingIncomesandInequalityinChina,’inGustafsson,L.,Li,S.,andSicular,T.,ed.InequalityandPublicPolicyinChina,CambridgeUniversityPre ss.Gustafsson,Björn,Li,Shi,TerrySicularandYue,Ximing,(2008)‘IncomeinequalityandspatialdifferencesinChina,1988,1995and2002,’inGustafsson,L.,Li,S.,andSicular,T.,ed.InequalityandPublicPolicyinChina,CambridgeUniversityPre ss.Sato,Hiroshi,ShiLiandXimingYue,(2008)‘TheRedistributiveImpactofTaxationinRuralChina,1995–2002:AnEvaluationofRuralTaxationReformattheTurnoftheCentury,’inGustafsson,L.,Li,S.,andSicular,T.,ed.InequalityandPublicPolicyinChina,CambridgeUniversityPre ss.Yue,Ximing,(2007)‘ChangingBorderlinesbetweenGovernment,Non-financialCorporations,andNon-profitInstitutions SeveringHouseholds,’inBishnuDevPantEdit.TheNationalAccount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sianDevelopmentBan k(ADB).Sicular,Terry,XimingYueandBjörnGustafsson,andLiShi(2007)‘TheUrban-RuralIncomeGapandInequalityinChina,’ReviewofIncomeandWealth,V olume53,Issue1,93-126.Yue,XimingandLiShi,(2004),“TargetingAccuracyofPoverty-ReducingProgramsinRuralChina”China&WorldEconomy,V ol.12No.2,pp101-116.日文论文:2000,《产业结构变化和战后日本地区收入平均化》《日本经济新闻》通俗经济学栏目连载。
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最新
![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03ac7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3.png)
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最新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缓缴,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部署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会议指出,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关键要保市场主体。
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实际困难,加大纾困力度。
在第四季度,缓缴耕地开垦费、污水处理费等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规模530多亿元;缓缴各类工程质量保证金,规模约630亿元。
会议指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办事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便利异地工作生活。
会议决定,一是新增22项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的跨省通办事项。
对企业,实现电子缴税、完税证明开具等跨省通办;对个人,实现临时身份证办理、居民养老登记等跨省通办。
二是推动更多跨省通办事项网上办、一次办,通过帮办代办等满足老年人线下办事需求。
三是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
会议指出,民以食为天。
从秋粮情况看,全年粮食产量能够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
要不误农时抢收秋粮,确保丰收入库,落实秋冬种面积。
同时开工一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新项目。
会议指出,发展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有利于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提升保障水平。
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会议指出,中国个体工商户达 1.1亿户,对促就业惠民生扩需求、畅通经济微循环等具有独特而重要作用,要强化法治保障。
会议通过《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草案)》,明确实行公平待遇,依法保护合法权益,将登记和税费金融支持等行之有效做法上升为法规,并要求依法诚信经营。
个人养老金抵“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的政策优惠,将会对居民参与个人养老保险形成鼓励效应,从而有助于扩大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一份研究中称。
吴晓求教授和赵锡军教授为学生党支部作理论学习讲座
![吴晓求教授和赵锡军教授为学生党支部作理论学习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1fd3d1e4431b90d6c85c7f2.png)
吴晓求教授和赵锡军教授为学生党支部作理论学习讲座11月19日下午,2013级本科党支部和2014级专硕三班党支部共同举办的“财金党员先锋行”之理论导师学习活动在明主509顺利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分别围绕互联网金融和人民币国际化作了讲座。
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货币金融系的教师代表与2013级本科党支部、2014级专硕三班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支部理论学习导师、货币金融系党支书涂永红教授主持。
涂永红教授首先肯定了学院的理论导师学习制度,并表示很高兴成为两个学生支部的理论导师。
涂教授介绍到,吴教授与赵教授都是货币金融系教师党员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知名的金融学教授,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同学们肯定会在讲座中获得最前沿的金融学理论成果。
她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开展讨论,在此次理论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
吴晓求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分析和对其发展前景的看法。
吴晓求教授自称为“互联网金融坚定的拥护者”,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区别于第一金融业态的商业银行和第二金融业态的资本市场,是一种独立的新兴的金融业态,其重要特征——“二次脱媒”不仅是推动金融变革的战略性力量,也是金融业的巨大进步。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为客户服务为核心、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种特点成就了其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完全不同的创新动力。
在讲座中,吴教授还提到自己曾应邀前往阿里巴巴参观的经历,通过对知名电商的深入了解,他对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待新兴事物不能一味采取打压的方式,而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吸纳精华。
赵锡军教授介绍了今年国际货币研究所首赴伦敦和法兰克福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情况。
赵锡军教授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团队的欧洲路演获得了当地金融理论界与实业界人士的肯定与欢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成果亦得到广泛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晓军教师档案:石晓军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xjstein@工作时间1998年0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博士学位论文:信用风险度量、组合管理:理论与模型“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12.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7~201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6以副教授遴选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3~2010.9加拿大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OntarioResearchFund(安大略省研究基金)资助博士后(Referee:JohnWhalley)2009.3~2009.4日本OsakaPrefectureUniversity(大阪府立大学)信息系访问教授(Referee:HiroshiTsuji)2004.7~201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01.7~2004.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学术和社会兼职国内外学术刊物审稿:JournalofBanking&Finance,EmergingMarketFinanceandTrad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 earch,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EconomicModel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 nManagement,《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咨询专家;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模型项目评标专家;潍柴动力等大型上市公司信用管理咨询专家讲授课程保险经济学、风险理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高级应用统计、经济管理中的数量分析方法、金融工程信用风险专题、博士生科学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年:获北航优秀班主任.2006~2007年:主持完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SWP模式研究.2010年:独立编著的研究生用《高等应用统计》讲义(未正式出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11年: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高级应用统计》,2011~2013.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的经济理论与信用风险管理、保险经济学、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合约理论代表性学术成果近期SSCI/SCI期刊论文(*indicatescorrespondingauthor)[1]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TradeCredit:TheInteractionofFinancing,Marketing,Operations andRiskBehavior.ReviewofManagerialScience,Online,(DOI)10.1007/s11846-013-0103-7.(SSCI) [2]HuiwenWang,NanLiandXiaojunShi*.PCAforDistribution-ValuedModalDatawithApplicationtot heRisk-ReturnPuzzleinChina'rmation:AnInternationalInterdisciplinaryJournal.F orthcoming,(SCI)[3]HuiHuang,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ConstructingExampleswith5EquilibriaforSymmetric 3X2CES/LESPureExchangeEconomies.ActaMathematicaScientia(SeriesB)2012,32(6):2411–2430.(SCI)[4]XiaojunShi*,pute rs&IndustrialEngineering,2012,(63):717–728.(SSCI/SCI)[5]XiaojunShi*,HiroshiTsujiandShunmingZhang.IntroducingHeterogeneityofManagers’AttitudesintoBehavioralRisk-ScoringforSoftwareOffshoring.SystemsResearchandBehavioralScien ce,2012,29:299-316.(SSCI)[6]YitaoJiang,XiaojunShi*,ShunmingZhangandJingjingJi(2011),TheThresholdEffectofHigh-levelHumanCapitalInvestmentonChina’sUrban-RuralIncomeGap.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Vol.3,No.3,297-320.(SSCI/SCI) [7]HuiHuang,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1),counter-CyclicalSubstitutionbetweenTradeCreditandBankCredit,JournalofBanking&Finance,35:18 59-1878.Leadarticle.(SSCI)[8]XiaojunShi*,HiroshiTsuji,ShunmingZhang(2011).ElicitingExperts'PerceivedRiskofSoftwareOffshoreOutsourcingIncorporatingIndividual Heterogeneity,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38:2283–2291.(SSCI/SCI)[9]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0),AnIncentive-CompatibleSolutionforTradeCreditTermIncorporatingDefaultRisk.EuropeanJournalof OperationalResearch,206:178–196.(SSCI/SCI)[10]XiaojunShi,ShunmingZhang(2010),ExploringMultipleEquilibriaforSymmetric22CES/LESPur eExchangeEconomie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25:137-154.(SCI)近期中文期刊代表作[1]2010,石晓军、张顺明.《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经济研究》第1期[2]2010,李春顶、石晓军、邢春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进一步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第8期[3]2010,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第12期[4]2009,石晓军、张顺明、李杰.《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季刊》第1期[5]2008,石晓军、张长彬、张小羽.《推进学术研究作用的实证研究——以金融经济领域为例》,《中国软科学》第9期[6]2008,石晓军.《征信体系的功能模式与国家宏观匹配》,《管理世界》第6期[7]2008,石晓军、张顺明、朱芳菲.《多因素视角下商业信用期限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第[8]2008,石晓军、郭金龙.《关于SolvencyII和DFA的国际研究前沿综述》,《保险研究》第9期(该期封面重点文章)[9]2007,石晓军、喻珊.《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估计不一致检验与实证》,《金融研究》第9期[10]2007,石晓军、任若恩、肖远文.《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及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第3期[11]2007,石晓军、李孟娜.《中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的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1996~200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12]2007,石晓军、郭金龙、郑海涛.《中国银行保险中的监管干预及其影响》,《保险研究》第8期[13]2005,石晓军、任若恩.《基于期权与基于会计信息信用模型的一致性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0期[14]2004,石晓军.《保险能解决资产替换问题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15]2012,石晓军,张顺明,HiroshiTusji.《嵌入期权的激励相容型软件外包付款合同设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forthcoming[16]2012,程铖,石晓军,张顺明.《巨灾指数期权定价的Esscher变换方法与数值模拟分析》,《中国管理科学》,forthcomingEI期刊论文[1]2010,《边界Logistic违约约束下商业信用期限决策模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2]XiaojunShi,Nakahigashi,D.,S.Aoki,Z.ShengandH.Tsuji(2009),Correlation-BasedSimilarityMetricsinMBRforOrderedData.ArtificialLifeandRobotics,V ol.14,No.2,110-113[3]XiaojunShi,ZhengHaitao(2008).DeterminingThresholdDefaultRiskCriterionforTradeCreditGra nting,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No.6,49-53[4]2007,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油田生产函数的进一步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第5期[5]2006,石晓军,邵春伟,王立杰.《我国油田随机前沿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期[6]2005,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成品油企业客户满意度战略与信用政策设计》,《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第8期著作[1]石晓军,刘宇.《征信体系的巴西模式与国际实证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石晓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模型与实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治理:文化、流程与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被转载论文[1]石晓军.以功能为主线的征信体系模式及其制度配置:理论与实证.财经研究,2007,11:4~17(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8,3:117~118,转载)(该期首篇,封面重点文章)[2]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中国银行保险的战略视角及其创新.国际金融研究,2007,8:62~67(CSSCI)(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pp142~146)[3]石晓军,王立杰,邵春伟.我国油田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2007,7:52~59全文转载)[4]石晓军,郑海涛.国家信用体系的指数方法与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7,1:4~17(CSSCI)(《新华文摘》2007第8期“报刊文章编目辑览”收录)(该刊07年首期首篇,封面重点文章)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172014)“商业信用的二级垂直契约理论及其对融资约束的跨周期影响”.(2012.1~2015.12)[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972001)“基于激励相容—触发期权的软件外包风险分阶段付款控制决策”.(2010.1~2012.12)[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502005)“渠道协调框架下考虑违约风险的信用期限决策与实证研究”.(2006.1~2008.12)[4]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CJ003)“信用体系国家匹配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2005.7~2007.12)学术奖励石晓军(排名8/15).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