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特点与分类
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征

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征古代文献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着重介绍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文献的价值和意义。
1. 古代文献的分类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古代文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史书:史书是记录古代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等的文献。
史书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正史、别史和编年体等形式。
《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古代重要的史书。
经传:经传是古代的经典文献,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古代的历史记载。
例如《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以及《春秋》、《左传》等古代历史记载。
经传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思想体系。
集部:集部是古代的文集和编纂的文献,收录了古代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字作品。
集部包括诗集、文集、赋集等,如《诗经》、《全唐文》等。
碑帖:碑帖是刻文或手迹的文献,记录了古代的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
它们常常以石碑、木板和画卷的形式存在,如《欧阳询碑》、《王羲之书迹》等。
碑帖是研究古代文字和书法的重要资料。
文书:文书是古代社会行政、司法和经济活动的记录,它们包括官方的公文、吏部的奏章、法律的典籍以及商业和家庭的合同等。
如《汉简》、《唐律疏议》等。
2. 古代文献的特征古代文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古老性:古代文献的创作时间一般都在几百年乃至更早之前,它们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等,使我们能够一窥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演变。
真实性:古代文献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其中一些史书、经典和文书等是经过多方确证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多样性:古代文献种类繁多,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能够全面了解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表达方式:古代文献常常使用古文或特定的书写形式和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记载技术:古代文献的传承和保存主要依靠手抄、刻录和传唤等方式,这些技术受限于时代条件,因此文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文献的分类与特点

文献的分类与特点文献是人们创造或整理的有关知识的记录和传递载体。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的基础。
文献按照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本文将围绕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展开讨论。
一、文献的分类1.1 按照载体类型分类文献可以按照载体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
目前主要的文献载体类型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
纸质文献是传统的文献载体形式,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
它具有可触摸、可保存、口碑传播等特点,但信息检索和传播效率相对较低。
电子文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网页文献等。
它具有信息检索方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但也面临着信息真实性、可信度等问题。
1.2 按照内容性质分类文献可以按照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学术文献、专业文献、科普文献等。
学术文献是指涉及专门领域、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交流的文献,如学术论文、学术期刊等。
它主要面向学术研究者和专业领域的读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靠的数据支持等特点。
专业文献是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如专业期刊、技术手册等。
它通常包含丰富的实证数据和实践应用,对行业从业人员和专业研究者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科普文献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文献,如科普图书、科技报告等。
它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科学内容,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1.3 按照发表形式分类文献可以按照发表形式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图书文献、期刊文献、报纸文献等。
图书文献是以书籍形式出版的文献,通常有较长的篇幅和系统的内容结构。
它可以涵盖广泛的主题,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期刊文献是以期刊形式出版的文献,按照时间周期定期发行。
期刊通常以短篇论文和综述文章为主,及时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报纸文献是指报纸上刊载的各类报道和文章,以及报纸专栏和评论等。
它主要关注当天的热点事件和新闻报道,反映社会现象和舆论动态。
二、文献的特点2.1 系统性文献具有系统性,通常以一定的范围和内容为基础构建起来。
简述特种文献的常见种类

特种文献的种类及特点一、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报告等。
它们通常由会议主办方或会议组委会出版发行,也可以在某些学术刊物或出版社上发表。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内容往往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由科技工作者或科研机构发布的关于某一领域或某一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
它们通常由科研机构或科技公司出版发行,也可以在某些学术刊物或出版社上发表。
科技报告的特点是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是科研、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世界各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以及有关的专利文献。
它们主要包括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等。
专利文献的特点是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是了解国内外技术创新动态、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
四、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学生在攻读某一学位时提交的学术研究成果。
它们通常由学位委员会或学校出版发行,也可以在某些学术刊物或出版社上发表。
学位论文的特点是专业性、权威性、原创性,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
五、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指由国家或行业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有关标准、规范等文件。
它们主要包括标准、规范、规程等。
标准文献的特点是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
六、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指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保存的科技文献。
它们主要包括科研项目档案、科技成果档案、科技报告等。
科技档案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
七、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有关政策法规、通报、公告等文件。
它们主要包括政府公报、政策法规、通报、白皮书等。
政府出版物的特点是权威性、及时性、实用性,是行政管理、政策制定、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
特种文献是一种特殊的科技文献,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科技档案、政府出版物等八大类。
文献的特点与分类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1.图书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
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
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
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
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
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
因此,对于我们查找各种事实、数据、资料的来源与出处,以及查考变迁沿革等,图书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图书的成书过程较长,从写作到出版,要通过核对、鉴别、筛选、提炼、校对等多道工序,由此图书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不便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它反映的知识内容明显滞后,一般不含最新的信息内容。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
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
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简述文献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

简述文献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1. 按出版形式划分图书:这就像是知识的大集合,内容很全面系统。
比如说百年孤独这样的小说图书,或者是专业领域的学术著作。
它是经过精心编辑、有封面、封底、目录等结构很完整的出版物。
它的优点是知识体系完整,能够让人系统地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
不过呢,它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可能在反映最新的知识成果方面会有点滞后。
期刊:期刊就像是知识的快速列车,定期发行。
像读者这种大众期刊,还有学术领域的科学杂志等。
它能及时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动态等。
期刊的文章一般篇幅相对较短,针对性比较强。
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有时候可能在深入探讨某个问题上没有图书那么全面。
报纸:这可是非常接地气的文献类型啦。
每天都能看到,内容很新鲜,像人民日报之类的。
报纸主要是报道新闻事件、时事评论等。
它的时效性超强,今天发生的事可能明天就登报了。
可是呢,因为它要快速发行,所以在深度分析上可能就比不上期刊和图书啦。
特种文献学位论文:这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们的心血结晶呢。
比如一个硕士研究生写的关于某一个专业课题的学位论文,它是对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不过呢,它的读者相对比较小众,主要是本专业的学者或者是研究人员。
会议论文:这是在各种学术会议或者专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不同的学者、专家在会议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会议论文往往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
但是由于会议的时间有限,会议论文有时候可能在论述的完整性上稍微欠缺一点。
科技报告:这一般是科研机构或者企业为了汇报科研项目进展、成果等而编写的报告。
比如说某个航天科研项目的科技报告。
它的内容很详实,数据准确,但是保密性可能会比较强,有些科技报告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取到的。
2. 按载体类型划分印刷型文献:这是最传统的啦,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纸质书籍、期刊、报纸等。
拿在手里感觉很实在,阅读起来也很方便,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
不过它比较占空间,而且保存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像不能受潮、防火等。
列举几种常见的文献类型

列举几种常见的文献类型文献的十种类型有:专著、期刊、图书、报纸、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
具体种类以及特点如下:1、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
一般是对特定问题进行详细、系统考察或研究的结果。
专著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因此能围绕较大的复杂性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全面论述,具有内容广博、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一般是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2、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刊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
它可分为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技术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
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
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3、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
图书具有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一般给人们以系统、完整、连续的知识和信息。
4、报纸:报纸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
现代报纸每日出版一次,称为日刊;或者每周出版一次,称为周刊。
报纸的特点是报道及时,受众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
5、会议文献: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三种。
1)、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
2)、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
3)、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并且能较全面、迅速地反映某一技术领域或学科发展水平、动态和趋势。
6、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
科技报告具有单独成册、出版日期不定、内容专深、报道迅速、多为保密、控制发行等特点。
古典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古典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古典文献是指在某一特定时代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献作品。
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了解特定时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古典文献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对于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古典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并分析其特点。
一、古典文献的分类1. 文学类古典文献文学类古典文献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经典地位的书籍。
它们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中国的《诗经》、《红楼梦》、《西游记》等,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其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历史类古典文献历史类古典文献主要包括古代国家的编年体史书、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的史书,以及历代帝王的实录、编年纪事等。
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中国的《史记》、《资治通鉴》等,西方的《罗马史》、《希腊史》等。
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演变过程,以及古代社会制度和人物的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3. 宗教类古典文献宗教类古典文献涵盖了各个宗教体系的经典文献,如佛教的《大般若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
这些文献是宗教信仰的根基,也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宝库。
它们不仅记录了宗教教义和神秘的智慧,还给予信徒以道德和精神的引导。
4. 哲学类古典文献哲学类古典文献是指哲学思想体系的经典文献,涉及到人类的智慧和思考。
例如,中国的《论语》、《道德经》、西方的《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
这些文献对于人类追求智慧、探索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二、古典文献的特点1. 时代性古典文献是在特定时代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它们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我们了解特定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2. 代表性古典文献作为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它们通常被广泛阅读、学习和研究,并成为后世文化、思想和艺术的重要源泉。
古代文献的种类与特点

古代文献的种类与特点在古代,文献是人们记录、传承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古代文献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例如历史、哲学、文学等。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献的种类与特点。
一、史书类文献史书是古代文献中最重要的一类。
它们包括编年史、国别史、地方史等各种形式。
史书类文献的特点是详实、客观。
编年史以时间为线索,按年度记载历史事件;国别史则以国家为单位,描述各个国家的兴衰变迁;地方史则重点描述某一地区的历史演变。
这些史书类文献记录了古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历程,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哲学类文献哲学类文献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例如《论语》、《道德经》等。
这类文献主要涉及道德、人生观、宇宙观等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哲学类文献的特点是探讨思想、理论,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文学类文献文学类文献是古代文献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其中包括诗、词、赋、曲、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
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古代人们的感情、思想和审美观念。
文学类文献的特点是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法律类文献法律类文献是古代社会中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
这些文献包括宪法、刑法、礼法等各种法律文件。
法律类文献的特点是规范性强、具体明确,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社会的法律实践中。
五、医学类文献医学类文献记录了古代人们对医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些文献包括医学理论、医药方剂等。
医学类文献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对古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科技类文献科技类文献记录了古代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
这些文献包括工艺制作、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等各种方面。
科技类文献的特点是实用性强,记录了古代人们在技术领域的努力和创新。
七、宗教类文献宗教类文献记录了古代人们对宗教信仰和仪式的体验和思考。
这些文献包括宗教经典、仪式文本等。
宗教类文献的特点是虔诚信仰、神秘奥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观念和灵性需求。
总结起来,古代文献种类繁多,每一种类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无论是史书类、哲学类、文学类、法律类、医学类、科技类还是宗教类文献,它们都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文献的特点与分类

文献的特点与分类文献是指为了研究其中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系统整理、总结的书籍、论文、期刊文章、专著等资料。
文献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客观性、学术性、权威性和更新性。
根据研究领域、形式和使用目的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学术文献、非学术文献、中外文献等多个分类。
首先,文献具有客观性。
文献资料是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等科学方法获得的,其内容和数据对于读者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不带有主观性质。
文献的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其次,文献具有学术性。
学术性是指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学术范畴,具有一定的研究性、专业性和理论性。
学术文献常常包含对其中一领域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实证结果等内容,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文献具有更新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新的发现、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因此文献也具有时效性。
学者和研究人员需要经常阅读最新的文献,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保持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
根据研究领域、形式和使用目的的不同,文献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一、学术文献。
学术文献是指由学者和研究人员撰写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学位论文、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学术专著等。
学术文献一般经过同行评议(peer review)程序,确保其质量和学术可靠性。
二、非学术文献。
非学术文献是指面向一般读者、没有经过学术机构审稿的文献,常见的形式包括普及读物、报纸文章、杂志专栏等。
非学术文献的目的是向广大读者传播知识、启发思考,较学术文献更注重易读性和启发性。
综上所述,文献的特点包括客观性、学术性、权威性和更新性。
根据研究领域、形式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文献分为学术文献、非学术文献、中外文献等多个分类。
无论是哪一类文献,其都对于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述文献的分类方式与其特点

简述文献的分类方式与其特点大家一起来聊聊文献的分类方式与其特点呀!一、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分类。
这就像是文献的“衣服”样式不同哈。
1. 印刷型文献。
这种文献可是很传统很经典的啦。
就是把文字、图像等内容印在纸张上,像我们平时看的书籍、杂志、报纸啥的,都属于印刷型文献。
它的特点就是比较直观,拿在手里翻一翻,那种纸质的触感还挺不错的。
而且保存相对方便,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一般能放挺长时间。
不过呢,它也有小缺点,就是携带不太方便,要是带很多本厚书出门,那可累得够呛。
2. 缩微型文献。
这种文献就像是给文献做了个“瘦身手术”。
它是把文献内容以缩小的形式拍摄在胶片或者胶卷上,要想看里面的内容,得通过专门的阅读设备放大才行。
它的优点就是体积小,存储方便,能节省很多空间。
比如说图书馆要是有很多资料,用缩微型文献来保存,那就能省下不少地方啦。
但是呢,看它得用专门设备,这就有点麻烦,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看的。
3. 视听型文献。
这就有意思啦,就像给文献加了声音和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像电影、录像带、录音带这些都属于视听型文献。
它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能给人很直观的感受。
比如说学习历史的时候,看一些历史纪录片,那可比单纯看书本上的文字有意思多了,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
不过呢,制作和保存视听型文献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对设备也有要求,要是设备不好,播放效果可能就会打折扣。
4. 电子型文献。
这可是现代社会的“宠儿”啦。
它是把文献内容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移动设备等电子介质上,像电子书、电子期刊、数据库这些都是电子型文献。
它的优点超多的!携带方便,只要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都能看;而且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也快。
比如一些学术期刊,电子版的能很快就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发布出来。
但是呢,它也有小毛病,就是得依赖电子设备和网络,如果设备出问题或者没网络,可能就看不了啦。
二、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分类。
这就好比文献的“出身”不同哈。
1. 图书。
图书大家都很熟悉啦,一般是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主题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
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点

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古代文献作为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分类和特点方面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献的一些主要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
一、史书类文献史书类文献是古代文献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主要以记载历史事件与人物为主要内容。
史书类文献可以分为官修史书和私修史书两种类型。
官修史书是由官方机构编纂的文献,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类文献通常由专业历史学家撰写,事实准确、文字简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私修史书则是由个人或私人机构编纂的文献,如《左传》、《战国策》等。
这些文献往往更加注重个人观点和见解,以及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呈现了较为多元和个性化的历史视角。
史书类文献的特点在于严谨性和权威性,它们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诗文类文献诗文类文献是古代文献中的另一重要类别,主要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和辞赋等文学作品。
诗文类文献是古代人们的文化创造与表达,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这类文献可以根据创作内容、体裁和作者不同进行分类,例如《楚辞》、《唐诗三百首》和《文心雕龙》等。
诗文类文献的特点是艺术性和情感性,通过诗词言简意赅,寄托真情实感,传达了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情感体验。
三、经典类文献经典类文献是古代文献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类,它们代表了古代中国思想与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类文献可以分为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以及其他学派的经典等不同类型。
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强调道德伦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等方面。
道家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关注个体修养、自然观与生活哲学等问题。
佛家经典如《金刚经》、《心经》等,涉及信仰、修行和涅槃教义等内容。
经典类文献的特点是思想深邃、哲理丰富,体现了古代智慧和思想精髓。
四、子集类文献子集类文献是古代文献中较为独特的一类,它们是以古代散落的木简、竹简等写成,并按照作者或主题进行分类。
文献的分类及其意义

文献的分类及其意义文献是指通过书籍、期刊、报纸、论文等载体形式所记录的文字资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料,将其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文献的分类方式以及分类的意义。
一、按照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特点,文献可以分为学术文献、科技文献、行业文献、法律文献等多个分类。
学术文献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等,涵盖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科技文献是指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献,例如技术报告、专利文献等;行业文献是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资料,如金融、医学、教育等领域的文献;法律文献则是指与法律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法规、案例、法律研究报告等。
通过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可以使读者更加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
二、按照载体分类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可以将文献分为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不同类型。
图书是最常见的一种文献载体,包括教材、参考书、专著等;期刊是指定期出版的学术专业性刊物,如《科学》、《自然》等;报纸则是以日报、周报或月报形式发布的资讯类文献;论文是指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并以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按照载体分类,可以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献形式。
三、按照语言分类文献根据所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其他语种文献等。
中文文献是指使用中文撰写的文献,包括中文图书、中文期刊等;英文文献则是使用英文撰写的文献,如英文期刊、英文论文等;其他语种文献则包括使用其他语种撰写的文献,如德语文献、法语文献等。
根据语言分类文献,有利于读者根据自身语言能力选择适合的文献阅读。
文献分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分类有利于信息检索。
通过对文献进行分类,可以使读者更加便捷地进行目标文献的搜索与查找,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文献分类有助于学科建设。
通过将文献进行细致分类,有助于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文献学概要重点整理

文献学概要重点整理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起源、发展、传播、保存及其文化价值的学科。
以下是文献学的重点整理:
一、文献的概念和特征
文献是指以书面形式存在的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等记录物,包括书籍、报纸、期刊、手稿、纪录片、音频等。
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知识、记录历史等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文献的分类
文献可以按照内容、形式、载体、语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可分为学术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等;按照形式可分为书籍、报纸、期刊、手稿、碑刻等;按照载体可分为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等;按照语种可分为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等。
三、文献的阅读方法
文献的阅读方法包括预读、略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
预读是指先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思路,确定自己的阅读目的;略读是指在预读的基础上,加快
阅读速度,抓住文章的重点和关键词;精读是指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思路;批判性阅读是指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文献的引用和著录
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是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引用文献时,需要注明文献的来源、作者、出版时间、出版地点、页码等相关信息,在著录时,需要按照不同的文献类型采用不同的著录规则,如MLA、APA、Chicago等。
五、文献资源的获取途径
目前,获取文献资源的途径主要有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
在图书馆中,可以通过图书馆目录、馆藏书目、在线检索等方式获取文献;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检索引擎、文献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和下载;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开放获取资源等方式获取文献。
以上是文献学的概要重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的四种文献类型

常见的四种文献类型一、综述类文献综述类文献是指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进行全面概述和总结的文献。
它通常是基于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该领域或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或提出新的观点。
综述类文献有助于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实证研究类文献实证研究类文献是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实证结果的文献。
实证研究类文献通常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它的特点是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数据来源可靠,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三、案例研究类文献案例研究类文献是指通过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或提出新的观点的文献。
案例研究类文献通常包括案例的背景介绍、问题陈述、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它的特点是具体实例具有代表性,对于理论的验证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评论类文献评论类文献是指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进行评论和评价的文献。
评论类文献通常包括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对研究意义的评述等内容。
它的特点是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对于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综述类文献能够全面概述和总结某一领域或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实证研究类文献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一定的实证结果。
这些实证结果对于理论的验证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研究类文献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或提出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评论类文献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综述类文献、实证研究类文献、案例研究类文献和评论类文献是四种常见的文献类型。
它们分别通过全面概述和总结、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文献学的分类与特点

文献学的分类与特点一、什么是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文献学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学的分类文献学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以下为其中的几个主要分类:1. 文献资源建设学:研究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包括收集、整理、编目和分类等方面。
文献资源建设学主要关注如何高效地获取并组织各类文献资源,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2. 文献计量学:研究文献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和分析文献的引用情况、被引用情况以及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指标,评估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3. 文献检索学:研究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包括检索工具的设计和使用,以及检索策略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
文献检索学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检索工具和技术,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文献评价学:研究文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评估文献的学术质量、可信度和可用性等方面。
文献评价学通过对文献的内容、作者、引用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帮助读者和研究人员选择高质量和有用的文献资源。
5. 文献教育学:研究文献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培养读者的文献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方面。
文献教育学通过开展文献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读者对文献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三、文献学的特点1. 学科交叉性:文献学涵盖了图书馆学、信息学、计量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
研究者需要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应对面临的复杂问题。
2. 实践导向性:文献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应用。
研究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3. 信息化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学也逐渐趋于信息化。
研究者需要熟悉并合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以提高文献的管理、检索和利用效率。
4. 服务性质:文献学的研究目标是为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文献服务。
参考文献的种类

参考文献的种类引言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可以加强自己的论证,提高文章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常见的参考文献种类及其特点。
一、专业书籍专业书籍是学术研究中最常见的参考文献之一。
它们通常由专家、学者或者研究机构撰写,并经过同行评审。
专业书籍的特点是内容详尽全面,通常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在引用专业书籍时,需要提供作者、书名、出版年份、出版地点和出版社等信息。
二、学术期刊文章学术期刊文章是学术界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参考文献之一。
学术期刊文章通常由学者或研究机构发表,经过同行评审。
引用学术期刊文章时,需要提供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三、学术会议论文学术会议是学者们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
学术会议论文是在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通常经过同行评审。
由于学术会议论文具有实时性和前瞻性,所以在某些领域,学术会议论文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术期刊文章。
在引用学术会议论文时,需要提供作者、论文题目、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四、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一项独立研究成果,通常由导师指导并经过学位评审。
学位论文的引用在某些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在引用学位论文时,需要提供作者、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年份等信息。
五、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资源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网络资源包括学术博客、学术网站、在线论坛、数据库等。
在引用网络资源时,需要提供作者、文档标题、网站名称、URL链接和访问日期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用网络资源时应谨慎选择可靠的来源,并且尽量避免引用过时的或非权威的网络资源。
结论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引用要求。
古代文献学的分类与特点

古代文献学的分类与特点古代文献学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是古代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各类文献。
这些文献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古代文献学的分类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类古代文献学根据文献的性质、形式和用途,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官修史书、经典典籍、私家书信、碑铭铜器等。
官修史书是古代政府或统治者委托官方编写的正式历史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类文献以客观、正式的语言表达,内容丰富,多用于研究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
经典典籍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如《论语》、《红楼梦》等。
这类文献不同于史书,更多地以警示和教化的作用存在,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私家书信是古代人民的日常通讯方式,它反映了个人的思想、生活、情感等方面。
这类文献以真实、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够提供宝贵的个案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碑铭铜器是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文献载体,它记录了古代社会重大事件、名人事迹等。
这类文献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形式,往往具有时代特点和审美价值,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特点古代文献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感和历史考据:古代文献所体现的内容和特点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息息相关。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重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于还原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2. 多元性和综合性:古代文献学所研究的文献类型繁多,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官方编纂的官修史书、私人记录的书信和日记、文人创作的诗词文章等等。
这些文献类型各具特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社会多个方面的风貌。
3. 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并存:古代文献中既有真实可信的史实记载,也有夸张、虚构的传说故事。
这为古代文献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空间。
文献的特点和作用

文献的特点和作用文献是指记录和传播知识、信息和思想的书籍、期刊、报纸、杂志、论文、报告等载体。
文献的特点和作用十分重要,对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真实性:文献是通过研究、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 专业性:文献通常是由专业领域的学者、研究者、专家撰写,内容经过严格的学术审查和评估,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最新性:文献通常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能够及时了解到领域内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4. 多样性:文献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书籍、期刊、报纸、杂志、论文、报告等,适合不同需求的读者。
5. 体系性:文献通常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和分类,有助于读者进行查找、阅读和理解。
文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传播:文献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出版和传播,将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学科知识传递给广大读者,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2. 学术研究:文献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3. 决策参考: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制定决策和规划时,需要依据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学习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和学术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5. 保存记忆:文献作为人类文化和思想的载体,通过记录和保存,可以使重要的知识、思想和历史得以传承和保存,为后代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具有反映真实性、专业性、最新性、多样性和体系性等特点,对于知识传播、学术研究、决策参考、学习教育和保存记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以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古代文献学的分类及特点

古代文献学的分类及特点古代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科学,主要关注古代时期产生的各类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对其背后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
根据文献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古代文献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每个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献学的分类以及各分类的特点。
一、史部文献史部文献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源,包括史家、编年、志传、表纪等文献。
这类文献主要通过记载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史部文献通常具有较为正式的文体和系统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详实、客观、权威。
二、经部文献经部文献是研究古代哲学、宗教、法律、政治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包括经、子、史、集、丛等文献。
经部文献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为核心,主要涉及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承,对于解释中国古代的价值观、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经部文献的特点是思想性强、理论体系完整、行文简练。
三、子部文献子部文献是经部文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各个学派的学术著作和思想论述,如《庄子》、《荀子》、《法经》等。
子部文献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多样、思想独特,对于研究古代学术思想的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四、古史类文献古史类文献主要包括史传、编、志、语录等文献,这些文献的特点是记载了历代帝王、贤臣、名将的言行事迹,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这类文献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五、集部文献集部文献是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源,包括诗集、词集、文集等。
这些文献以其艺术价值和文学才华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集部文献的特点是表达丰富、语言优美、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古代文献学研究的对象广泛,方法多样,但无论是哪一类文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证和解读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
古代文献学的特点在于其对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的深入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细致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心理,丰富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认识。
不同文献所载负信息的特点

不同文献种类及特点1.根据载体划分印刷型文献特点:载体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记载文字信息的密度低,并且加工、整理和保存也很复杂。
缩微型文献特点:体积小,保存期长,价格便宜,易于实现自动化;但它必须借助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阅读。
机读型文献特点:编辑出版迅速,节省存储空间,传输和存取方便等优点,有的还能提供立体的、动态的、伴有声音的图文信息(如超级载体)。
视听型文献特点: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文献。
2.根据出版形式及内容划分图书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
连续性出版物特点:连续性出版物寿命短.利用期短。
特种文献特点:这类文献大小不一,形式特殊,来源不同,涉及面广,内容新颖,其中大最含有相当有价值的情报资料。
3根据文献的加工层次划分零次文献特点:客观性,零散性,不成熟性。
一次文献特点:一是内容有独创性,是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该种文献内容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反映了有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二是文献内容叙述具体、详尽,有供研究者参考、学习和利用价值。
三是一次文献数量庞大、分散在各种期刊、媒体、会议论文集、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之中,所以寻找困难。
二次文献特点:具有浓缩性,是对原始文献内容的浓缩,所以,二次文献是情报工作的重要工具,成为一种信息文体,是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为适应信息的急剧增加而出现的;汇集性,二次文献经过情报工作者加工,把有关内容汇集在一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文献线索;系统性,由于二次文献是经过情报工作者加工,所以它能系统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次文献特点:浓缩性、指引性、针对性、参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专利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内容新颖、出版迅速。据统计全世界发明创造成果约90%~95%首先公诸于专利文献,故它是获取新技术的最快、最重要的信息源。第二,涉及技术领域广泛、实用性强。在研究开发和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几乎均能在专利文献中得到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第三,具有法律效力。专利说明书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判断专利侵权的主要依据。
期刊按其内容性质或使用对象,可以划分为学术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检索性期刊。
报纸,也是期刊的一种类型。它和期刊一样,有统一的名称,有常设的编辑机构,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文章、报道、资料、消息。但它比期刊时间性更强,出版周期更短,有日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旬报等不同出版周期之分,是信息报道最及时的一种文献;内容更加广泛,它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评论和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版面较大,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现;出版量大,拥有读者面广,人数众多。因此,报纸是重要的情报源和社会舆论工具,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和辑录整理,是资料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报纸报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如图书、期刊等其他文献类型。
标准文献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它所反映的水平只能是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标准要不断进行修订、补充、替代或废止。一个标准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种类和级别的标准只能在其适用的范围内贯彻执行。标准文献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3)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是在国际国内各种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内容新、传递信息迅速。会议文献基本上是在会议上首次公布成果,尚未在其他刊物上刊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成为了解新动向、新发现的重要信息源。会议文献大部分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且经过会议主办者审查、推荐,经过专家学者提问、讨论、评价、鉴定,再由本人修改后出版,因而,会议文献一般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会议文献的形式有会前产生的预印本、议程和发言提要、论文摘要(有相当多的会前文献不对外发行,只供与会者);有开会期间产生的开幕词、讲话、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以及在会上散发的临时性材料等会中文献;有的会议结束后,经主办单位整理发行正式的会议资料,常以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报告、会议专刊等为名出版,形成会后文献。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了取得学位进行公开答辩并获得学位委员会通过而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般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具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收集大量文献资料,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有的后来发展为一本专著,是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7)产品样本
产品样本是厂商为
向客户宣传和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介绍产品情况的文献,包括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厂商介绍等。其内容主要是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特点、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和说明。大多数产品样本以散页形式印发,有的则汇编成产品样本集,还有些散见于企业刊物、外贸刊物中。
产品样本的特点在于技术成熟、数据可靠,有较多的外观照片和结构图,直观性强,是一种宝贵的科技信息源、商贸信息源和竞争情报源,是技术人员设计、制造新产品的一种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是计划、开发、采购、销售、外贸等专业人员了解各厂商出厂产品现状、掌握产品市场情况及发展动向的重要信息源。
4.其他零散资料
主要指档案资料、舆图、图片和乐谱等零散资料。
档案资料包括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是记录各种事实进行过程的卷宗材料,有一定的保密性。原始档案材料以手稿和打字件为主。
舆图包括地图、地形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各种教学挂图等,是各种规格的单张直观材料。
图片包括各种新闻照片美术作品等。
乐谱是一种单张活页式音乐曲谱艺术作品。
2.期刊
期刊,又叫杂志,它是指有固定的名称、版式、开本,汇集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资料或线索,由常设编辑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的出版周期,使用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作为时序的标识,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期刊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文献的一种主要类型。
期刊具有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等特点,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期刊,及时了解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自1665年1月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周刊》和l665年3月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
1.图书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保密资料形式内部交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逐级解密,再公开发表。因此,科技报告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是迅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尤其在某些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的重要资料来源。
科技报告的种类很多,按报告所反映的研究进展程度分初期报告、进展报告、中间报告、终结报告;按流通范围划分有机密报告、非密限制发行报告、公开报告等。
(2)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公开发表、出版的文件。政府出版物内容广泛,几乎涉及整个知识领域,是了解各国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方针政策及组织规划不可缺少的权威性信息来源和重要参考资料。
就文献性质来看,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两大类,前者主要涉及政府法律、经济方面的国会和议会记录、议案、决议、司法资料、听证记录、法律、法令、规章制度、政策、调查统计资料等;后者包括公开发表,通常只在学位授予单位的图书馆和按国家规定接受呈缴本的图书馆保存有副本,故学位论文的收集与利用不如其他类型的文献方便。
(5)专利文献
专利是各国政府用法律形式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一种制度,也是通过经济措施奖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和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专利相关的其他文献;狭义的专利文献仅指各国专利局出版的专利说明书,它是专利文献的主体。
皇家学会哲学汇刊》问世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它在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记载、传播和交流社会文化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根据之一,是科技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的正式、公开而有秩序的工具。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因此被称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
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信息存贮密度低,收藏占用空间大;受自然条件和纸张自身限制,难以长期保存;难以实现信息自动化提取和高速度传递。
2.缩微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又称缩微资料、缩微复制品,它是一种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产生的文献形式。
专利文献的上述特点,使它在传递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方面发挥极为重要作用。专利文献成为制订科研规划、规划产品组合战略、确定工艺路线、实施技术改造的一个主要技术信息源。
(6)标准文献
标准是标准化组织或有关机构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生产过程及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具有法律约束力。狭义的标准文献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广义的标准文献指与标准化工作有关的一切文献,包括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手册以及揭示报道标准文献信息的目录、索引等。标准文献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生产水平、标准化程度和资源开发程度。标准对于我们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改进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起很好的指导作用。
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关于某项科学研究和革新成果的系统总结,或是研究过程中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又称技术报告。
科技报告的信息特点是:形式活泼,每份报告不论篇幅长短,独立成册,冠有总的名称并连续编号;内容详尽专深,往往附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准确可靠,几乎涉及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以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部分人文科学,能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动向和发展水平;时效性强,许多最新的研究课题和尖端技术,首先发表在科技报告上;发行范围严格控制,科技报告初次公布以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因此,对于我们查找各种事实、数据、资料的来源与出处,以及查考变迁沿革等,图书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