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历史]
绪论: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

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

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

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

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

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

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

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三、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2.读出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四、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五、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2.阅读地图并运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3.阅读地图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2.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地图、运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了解河流的概况,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文学作品导入,贴近学生已有知识
教师:河流和山脉向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来源,作者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述自我的感想。

前面学习中我们回顾了一些和山脉有关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些和河流有关的文学作品,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相信大家知道的比我还多,哪位同学和大家分享。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除了刚才诗句中提到的河流,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重要河流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教师:给学生分发已经准备好的学习任务。

根据老师的描述,从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中找到我国重要的河流,在图上画出,并完成表格。

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大家学会如何正确阅读河流分布图:河流最初开始的地方是河流的发源地,注入大海的地方称为入海口;河流在流经途中会汇聚很多的小河流,也就是支流;入海(湖)的地方与发源地也就是源头相比,水量较大,表现在地图上也有粗细之分,源头较细,入海口较粗。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认识河流。

描述的内容:
我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新疆最北部的河流。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河流。

横贯我国东西的两条大河,一条像汉字的“几”,黄河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另外一条纬度较低,通航里程最长,称为“黄金水道”。

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上的淮河。

藏南地区有条马蹄形一样的河流,这条河流有个大拐弯。

华北地区较大的水系,被称为“天津的母亲河”。

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因为流经云南省境内怒族聚居的区域而得名。

我国第三长河,年流量居我国第二的珠江。

珠江是因为流经广州市内的河道中有洲岛名“海珠石”,所以得名珠江。

辽宁的母亲河,历史上因为辽河泛滥,两岸百姓希望辽河长久安宁,因此得名辽宁。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按照老师的描述,在地图上找到河流的位置,在学习任务图上画出,并完善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阅读河流图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检验。

同时还掌握了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及其位置,找入海口是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学习作铺垫。

教师:不同的河流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方便大家识别。

我们在寻找河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河流注入了另外一条河流,我们把它称为支流,被注入的河流称为干流。

学生:在地图上用笔标画出各条河流,并完成表格。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任务,抽取同学进行回答,核实答案。

学生:回答问题,并自批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与河流相关的一些概念:源头、入海口、支流、干流。


讲授新课──对比不同要素分布图,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概念及其分布
教师:出示表格答案。

根据完成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发现没有,我国的河流主要注入哪些大洋?注入哪个大洋的河流最多?为什么?
学生:根据任务单和自主学习收获,回答问题,与同学分享。

学生回答预设:主要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尤其以注入太平洋的居多。

之所以大河都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的原因。

教师:地势决定了河流的流向,由于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所以我国的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

唐朝诗人李煜将此描述为“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河流流向和地势之间的关系,学会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用联系的、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教师:通过仔细对比自己的任务单,我们还会发现河流之间的一些差异,有些河流的河水没有注入海洋,而是注入了内陆湖泊或逐渐消失,有些河流是虚线。

据此,我们将河流划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

内流河多为时令河,就是地图上呈现虚线的河流。

内流河的流域成为内流区,外流河的流域成为外流区。

切换幻灯片。

学生:听讲,同时在任务单上完善笔记。

教师:很明显,从图中看,内流区和外流区哪个面积大?
学生预设回答:外流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避免老师空洞的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概括。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对比两幅图,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对比两幅图,内流区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范围大致吻合,外流区和湿润、半湿润区的范围一致。

内流河分布区域降水较少,外流河分布区域降水较多。

教师:大家描述得非常好。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基本接近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学生回答预设: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读图对比,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明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讲授新课──读图,对比,分析,了解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切换幻灯片)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的整体状况。

就某条河流而言,如何描述它的特点,从哪些角度描述,这就需要知道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通常从流量、汛期、枯水期、结冰期和含沙量来描述。

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流量通常用大小来形容,汛期通常用长短或者月份来描述。

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河流在流量和汛期方面有何差异?这两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们通过四条具体的河流来分析。

请读图思考。

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松花江和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江和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四条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少,流量主要是受降水量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在集中夏季。

黄河和松花江在冬季迎来枯水期,因为它们位于北温带,冬天降水少。

四条河流中,西江和长江水位上涨的时间较长。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认识也很准确。

河流一年中水位显著上涨的时期就是汛期。

汛期通常用长短来形容。

我国外流河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雨季长短直接影响了汛期长短,我国雨季长短的分布规律如何?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由图可知,我国雨季由南向北依次递减,河流的汛期也就由南向北缩短。

教师:根据我们分析得到的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完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在流量、汛期方面的差异对比。

结冰期和哪个因素有关系呢?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结冰期的影响因素是气温,冬季低于0! 的区域河流有结冰期,高于0! 的区域没有结冰期。

我国冬季0! 等温线接近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以南的则没有。

教师:大家表现越来越好,分析方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我们来攻克最后一个难关──含沙量。

含沙量通常用大小来形容。

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植被分布关系密切。

河流流经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中的沙就会少,反之则多。

我国森林分布有何特点,请看图。

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较少,南方较多,由此可知,北方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南方则较少。

教师:现在我们可以把表格填写完整了。

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听讲。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提示,学生阅读地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

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总结知识,发现规律。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河流,是因为河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河流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古人在诗词中概括了很多,我们从下面的诗词中了解河流有哪些功能?切换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第一句古诗描述的是河流的运输功能,第二句是水能,第三句是饮用水。

教师:其实河流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哪位同学还能补充?
学生预设回答:旅游、工业用水、养鱼等。

教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河流也不例外,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有令我们苦恼的一面。

我们下节课将通过具体的河流来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概括古诗词中提到的河流功能,与课堂诗词导入相互呼应。

通过河流功能的认知,一方面是强调学习河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为后面学习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作铺垫。


六、教学反思
《河流》一节内容是学生在世界地理部分没有学习到的,是第一次学习。

基于此,教学设计中首先关注的是河流普适性知识的讲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河流的一些基本概念讲解清楚。

此外,教学设计中关注方法的渗透,而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

重点不在乎学生掌握多少条河流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河流的具体方法。

另外,从学情角度考虑,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是毕竟才初二上学期,知识的储备和能力培养都亟待提高。

教学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临近发展区引入,引起学生共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
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
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

预习、学习、复习巩固。

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

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
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问题和教训
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课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改进。

(四)今后努力方向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学年,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