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理论论文
《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摘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同国家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全体军民共建国防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它着重进行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动员、兵役制度、国防教育、国防法制等方面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军、警、民密切联防的强大巩固的边海防体系;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加强了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在经济上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奠定了雄厚的边海防物质基础;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蚕食和侵袭,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但是应当看到,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面对敌人的海陆空立体进攻,不仅要建立强大的边、海防,而且要建立一支有快速反应能力、强大投送能力、高度机动能力的军队,国家在任何方向上遭到侵略都能迅速投人交战,并取得胜利。
国防建设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束了有国而无防的历史。
国防建设在武装力量建设、武器装备发展、防空体系的建立、动员体制的建设以及国防外交与国家军事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使中国的国防力量逐步增强。
国防建设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给国防建设注入巨大活力、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使国防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的突出矛盾:
1.怎样使经济利益与国防利益统一起来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的决定和导向下,必然刺激市场主体自发地去追求尽可
能多的经济利益,用较小的投入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力求获得超出平均利润之上的自身利润,这种内驱力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但市场经济自身也有其弱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市场不能自发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国防建设领域这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军工生产改变了过去统得过死的单纯计划体制,军工企业走向市场,这固然给国防经济带来了活力,但由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军品生产所要求的国防利益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一致,一些军工产品的生产利润偏低,在市场的驱动下,许多军工企业对军品生产缺少积极性,出现重民轻军、本末倒置的现象。
又如,一些重大国防科研项目需要集中全国的科研和技术力量进行协作攻关。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的是"全国一盘棋",攻关大会战,有设备出设备,有技术出技术,不讲代价,不讲条件。
在搞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防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由于大量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逐步转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行协作就有许许多多的利益关系需要协调。
出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上也可能互相封锁。
再如,为了巩固国防,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就必须把国防意识贯穿于我们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在一切重大项目的建设中,都要统筹考虑国防的需要,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的统一,做到平战结合,军民两用。
这样,就需要在工程建设中追加部分的投入。
许多地区、部门和企业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就往往看重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使一些已经建成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不能发挥应有的国防效能,甚至留下重大的隐患。
更有一些单位和个人见利忘义,破坏和侵占重要的国防设施。
这些现象都应引起重视。
2.物质利益观念的强化对国防建设所需要的献身精神形成了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利益观念大大增强了,物质利益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最主要的显性因素。
这固然有其合理的、积极的、体现社会进步的方面,但它对于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冲击也是不容回避的。
国防建设是造福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是最需要献身精神的事业。
特别是作为国防力量主体的军队,更以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为其主要的职业特征,军人平时要在艰苦的环境里卫国戍边,战时要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冲锋陷阵,需要做出种种牺牲,付出种种代价,许多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但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军人的经济待遇比较低,存在着种种后顾之忧。
军人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有失衡的现象,与社会上的一些高收入人群更有明显的"反差",这就造成了军营对青年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减弱,不能够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人才;青年应征入伍的热情下降,进而兵员素质下降;部队干部战
士不安心,见异思迁等等。
3.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
国防动员包括武装力量及为战争服务的人员的动员、经济和科技动员、政治动员等等,涉及国家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关键是形成一种与整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情相适应的快速高效的动员体制。
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为实现平战转换,尽快地把战争潜力转化为应付和赢得战争能力所建立的体系制度,它包括在各行、各业、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及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计划规定、法规制度等等。
中国过去的国防动员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国防动员的方式采取单纯行政命令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方式已经不完全适应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和整个社会组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主体趋于多元,无论是武装力量的扩编、民用产品的转产、交通运输力量的征用、人民防空的组织,还是其他财力、物力的动员等等,较之过去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必须探索并努力形成一套新的快速有效的动员形式和程序。
毫无疑义,国防动员作为国家由平时转入战时的非常行为,必须带有强制性和不可抗拒的权威性。
但是,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前提下,也应该兼顾到不同利益主体自身的利益,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强大的赢得战争的力量。
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各种利益主体及个人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
与国防动员领域的情况相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微观经济基础的变化、人的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人员流动性的增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了"经费难筹措、人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的情况,个别地方民兵训练甚至出现了"召之不来,来之要钱,钱少不干"的现象。
这些都需要结合新情况,探索新的路子加以解决。
4.新的社会环境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管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实行对外开放,窗户打开了,现代文明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资产阶级的腐败思想文化也难免乘虚而人。
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但市场自身也有弱点,对社会风气的某些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酒绿灯红"现象,固然是经济文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往往进步与落后相伴,健康与腐朽共生。
一些场所在貌似现代、高雅的幌子下往往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成为滋生腐朽现象的温床,丑恶和罪恶的渊薮。
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各种社会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反映到部队中来,一些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在一些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军营四周到处是高档饭
店、歌舞厅、夜总会、咖啡屋、酒吧、桑拿、发廊以及其他高消费的场所,这些对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与管理教育带来许多新问题。
近年来,一些官兵被腐朽思想文化腐蚀,追求享乐、金钱,走上犯罪道路的不乏其例。
军营内与外面世界的巨大"反差",也使部分官兵不安心,不愿意过相对艰苦、单调的军营生活,不愿意受部队各种严格纪律的约束,它对官兵尽心尽职搞好国防建设产生离心作用。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
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的大局。
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
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
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
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
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必须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
参考文献:
[1] 姚有志《世纪论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2] 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