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文档资料
第3章 寡头市场(产业组织)
![第3章 寡头市场(产业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154589c576a20029bd642dde.png)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三、公开合谋及其实施机制
◎公开合谋:寡头企业通过公开或秘密的协议来 协调行为,以使合作组织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实施机制: ➀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 产品不能完全替代:如偏好问题(IBM和戴尔) 和产品有多种型号(纸箱)。 对偏好问题,合谋企业可使用共同成本手册来 制定价格:加总零部件价格。 对后者,用多产品公式定价法解决: 尺寸*基本单元价格
第二篇
产 业 组 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寡头市场 价格战略与非价格战略 进入和退出
第三章
寡 头 市 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寡头市场模型 合谋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的市场结构
第一节
寡头市场模型
一、古诺模型:产量决策 二、伯川德模型:价格决策 三、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序贯决策
第二章 理论演变
差异化产品的伯川德竞争
•
如果两个企业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伯川德竞争,企业 一般不索取相当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假定有销售同一产品而不在同一地点的两个企业。 如果企业1索取的价格是p1=边际成本,而企业2索取 的价格为p2=边际成本+ε (ε 是很小的数),至少 仍可保持一些住得近的顾客。对这些消费者,价格 差别与交通成本所抵消的费用相比还是小的。因此 ,零利润价格体系(p=边际成本)就不再是均衡。
(a c) q 2b
* 1
(a c) q 4b
* 2
第二章 理论演变
企业 1 的产量和利润均高于企业 2 的产量 和利润。这种由于首先行动带来的好处称为 “先行者利益”或“先动优势” (first mover advantage)
最优决策解
(a c) q 2b
垄断寡头市场定义
![垄断寡头市场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449a24192e45361066f56f.png)
编辑本段价格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1)价格领先制: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称为价格领袖者,或支配性企业; 而小企业则如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是价格接受者。 包括: 支配型价格领袖(本行业规模最大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本行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能优先掌握市场变化的企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2)成本加成: 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平均成本上加利润。 例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10%,则价格定为110元。 寡头之间存在勾结: 3)卡特尔厂商之间签定正式的协定来控制产量,分享市场和维持价格。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 寡头垄断市场
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 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 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微观经济学》寡头垄断 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寡头垄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6a994b1ed9ad51f01df28f.png)
两个罪犯的得益矩阵
ppt课件
18
2、双寡头削价竞争
寡头2 高 价 寡 头 1 高 价 低 价 100,100 150,20 低 价 20,105 70,70
双寡头的得益矩阵
寡头1:低价(70) 寡头2:低价(70) 组织协调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ppt课件
19
3、田忌赛马
田 忌 上 中 下 齐 威 王 上中下 上下中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3,-3 1,-1 1,-1 -1,1 1,-1 1,-1 上 下 中 1,-1 3,-3 -1,1 1,-1, 1,-1 1,-1 中 上 下 1,-1 1,-1 3,-3 1,-1 1,-1 -1,1 中 下 上 1,-1 1,-1 1,-1 3,-3 -1,1 1,-1 下 上 中 -1,1 1,-1 1,-1 1,-1 3,-3 1,-1 下 中 上 1,-1 -1,1 1,-1 1,-1 1,-1 3,-3
寡头厂商相互勾结(串谋),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卡特尔:独立厂商之间有关价格、产量和瓜分市场销售区域 Nhomakorabea。
的明确协议。
“限产保价”
1960 年,阿拉伯主要产油国组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欧佩克)是典型的卡特尔。
ppt课件 28
美丽心灵
三、动态博弈描述与求解 (扩展形与逆推归纳法)
不同版本的开金矿博弈——分钱和打官司的可信性
借
分 甲
乙 不借 借 甲 ( 1 , 0 ) 不分 分 (0,4) (2,2) 打 (1,0)
乙
不借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bzc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bzc](https://img.taocdn.com/s3/m/58e1f6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3.png)
这个模型的基本结论是:(1)与不合作企业 比较,合作企业从事更多的R&D活动,因而具 有更多的R&D产出;(2)除非不合作企业也 能像合作企业一样可以完全分享信息,否则合 作企业总能比不合作企业取得更多的收益; (3)根据信息溢出值的大小,市场可能不会 为最佳合作规模(所有企业都参与合作)的形 成提供足够的刺激;(4)当技术的外溢型不 够时,这种合作非但有利,而且会损害参加合 作企业的利益,并减少社会的总福利水平。
一般来说,短期内,企业都是以价格作为决策 变量;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其生产规模,可 以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
五、战略替代与战略补充
在现实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战略是多种 多样的,但按照不同的反应函数,可以 将其归结为两类:战略替代和战略补充。 伯川德博弈和古诺博弈就是战略补充和 战略替代的典型形式。
返回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 场结构
一、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决定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的扩大
1、消费品市场的全球化 2、生产资料市场的全球化 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二)规模经济的加强
1、工厂规模经济 2、企业规模经济
(三)范围经济的拓展
二、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集中度
促成合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提高行业价格水平的能力 ☆卡特尔企业间的成本或需求相近 ☆较低的组织成本 ☆较低的察觉欺骗成本 ☆较低的严厉惩罚预期
四、合谋与市场竞争
一般来说,与市场竞争相比,企业的合谋会降 低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但合谋并不总是劣于市场竞争的。 Nicholas S.Vonotras(1989)分析了一个三
寡头市场的名词解释模型
![寡头市场的名词解释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a18f934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2.png)
寡头市场的名词解释|模型寡头市场的名词解释:在西方也称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寡头市场具有以下特征:厂商数量少,厂商相互依存,价格稳定,厂商进出不易。
在现实经济中,寡头垄断常见于重工业部门,如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飞机制造,航空运输等部门。
寡头市场的形成原因:1.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运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2.行业中少数几家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
3.政府的扶植和支持等。
寡头市场的模型: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监督模型。
古诺模型也被称为“双寡头模型”。
双寡头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厂商生产市场容量的1/3 ,市场价格为1/3 ,这一产量与价格被称为古诺双寡头模型的均衡。
对这一模型的推广:在行业中寡头厂商数量为m 的情况下,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 市场总容量×1/(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古诺模型结论斯威齐模型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改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在1939年提出的。
这一模型主要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问题。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①某寡头企业提高价格,其竞争者置之不理,此时,提价企业的需求量因为提价而大幅度下降,运用弹性原理,市场需求富有弹性,其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如图:AE阶段。
②某企业降低价格,其竞争者为了自己的利润而被迫跟随降价,降价企业的需求量扩大非常有限,需求缺乏弹性。
此时,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如图EB部分。
我们把AEB 称为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或AR曲线,其他的分析与竞争或垄断分析一样,只要把成本曲线画上,根据MR=MC 原则进行分析。
斯威齐模型在图中,根据MR=MC,SMC1、SMC2、SMC3的变化,并不会引起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的变化,也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第四节-寡头市场PPT课件
![第四节-寡头市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c043ef376baf1ffc4fade1.png)
2021/3/12
12
• 图形
P P*
2021/3/12
垄断利润 MC DD
MR
Q*
Q
13
• 卡特尔是一种不稳定的垄断联盟,它至少面临三方 面问题:
1. 合法性问题。许多国家法律上禁止任何公开的或秘 密的垄断联盟,卡特尔在这些国家是非法的。
2. 卡特尔模型的建立需要详尽了解成员在生产、销售 方面的资料。由于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的残酷性, 其成员往往拒绝提供全面资料,使统一市场价格难 以确定。
纳什均衡
如果没有占优策略,是否存在博弈均衡? 纳什均衡:以数学家约翰•纳什命名,曾因在
博弈论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内容:给定你的策略,我所选择的对我是最好的。 给定我的策略,你所选择的对你是最好的。
• 纳什均衡也被称作非合作性均衡。
2021/3/12
24
智猪博弈(Boxed Pigs)
7
4)古诺均衡结论 如果寡头垄断市场不是双头寡头,而是多头
寡头,则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推出每个厂商的均衡 产量为1/(n+1)xQ,总产量为n/(n+1)xQ.
例如,如果是双头寡头,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1/3Q,总产量为2/3Q;如果是四个寡头,每个厂商 的均衡产量为1/5Q,总产量为4/5Q.
2021/3/12
可以是无差别的,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的 市场结构,如汽车业、钢铁业、石油业等; 3.寡头垄断厂商间存在着明确的相互依存性 4.寡头垄断行为的不确定性 5.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一旦确定具有稳定性
2021/3/12
4
寡头产生的原因
1) 规模经济的作用。在一些行业中,厂商不论在 生产或销售方面,若达不到很大的规模,就不能 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如汽车制造业。
产业经济学义1-寡头垄断 (1)
![产业经济学义1-寡头垄断 (1)](https://img.taocdn.com/s3/m/024c805776a20029bc642d57.png)
第一部分 寡头垄断一、寡头市场的特征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
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然后,才能在考虑到这些反应方式的前提下采取最有利的行动。
所以,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要受到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决策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寡头厂商们的行为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使得寡头理论复杂化。
一般说来,不知道竞争对手相互之间的反应方式,就无法建立寡头厂商的模型。
或者说,有多少关于竞争对手相互之间的反应方式的假定,就有多少寡头厂商的模型,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二、古诺(Cournot )模型(同时定产)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
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本质是每个厂商都必须预测其他厂商的产量,在给定它对其他厂商产量预测的基础上,每个厂商选择白己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于是我们可以求解预测产量的均衡,即在均衡时,每个企业发现它对对方的预期是正确的。
假设一开始厂商1预期厂商2的产量为e q 2(上标e 表示预期)。
如果厂商1决定生产1q 单位产品,则它可以预期到总产量为e q q Q 21+=,这个总产量将使市场价格为()()e q q p Q p 21+=。
第三节寡头市场微观经济学课件
![第三节寡头市场微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8a7aa80b4e767f5bcfce83.png)
图4.3
P D
d
P* MRd
B
d
SMC3
F
SMC2
G
D
SMC1
MRD
0
Q*
Q
(一)正式串谋:卡特尔( Cartel )
? 如果寡头市场中的主要厂商通过明确 的,通常是正式的协议来协调其各自的 产量、价格或其他诸如销售地区分配等 事项,就形成了所谓的卡特尔。
?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一级价格歧视 (二)二级价格歧视 (三)三级价格歧视
可求出厂商 A的反应函数: Q1 ? 1/ 2(a ? Q2 )
可见,只有当厂商 2的产量确定后,厂商 1才 能确定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3)
? 对于厂商2来说,有: ? 2 ? bQ2 ? (b / a )Q1Q2 ? (b / a )Q22 ) d? 2 / dQ2 ? b ? (b / a)Q1 ? 2(b / a)Q2 ? 0
dq1
dq2
q
即 : MR1 ? MR2 ? MC
1
MR1
?
P1 (1 ?
) ed1
1 MR2 ? P2 (1 ? ed 2 )
1
1
P1 (1 ?
) ed1
?
P2 (1 ?
ed 2
)
P1
1? ?
1 ed 2
P2
1?
1 ed1
(一)自然垄断
? 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 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 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
第三节 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绝大部分)
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一、市场特点 ?二、独立行动下的寡头厂商模型 ?三、相互串谋的寡头厂商模型 ?四、博弈论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讲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1cf7b7dd3383c4bb4cd29d.png)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SCP分析框架: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一、产业组织l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l 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产业组织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l 提问: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l 长期以来,竞争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最好方式;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就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l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论述了竞争机制促使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invisible hand”自发调节经济运行。
l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实际上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
l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l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三、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l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将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l 马歇尔重点研究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l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n 生产量的扩大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n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n 生存能力的增强n 竞争会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垄断因素的增强——与竞争的初衷是矛盾的n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课件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bf3edeaef8941ea76e05e5.png)
二、伯川企业,高进入壁垒阻止了其他企业进入 两家企业生产同质性产品 面临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p=a-bQ和不变的边际成本c1=c2=c,固定成 本为0 每一家企业都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数量,分别为q1和q2, q1+q2=Q 两家企业同时进入市场并分割市场份额,仅在一个时期就价格制定 进行博弈,每方在做决策时,假定对方的价格为既定,各自目标为 利润最大化
a c q2 q *1 (q2 ) 2b 2
4
企业2与企业1对称,q2 其反应函数:
q *2 (q1 ) a c q1 2b 2
q1=R1(q2)
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就 是两条反应曲线的交 点E。 均衡解:(a-c)/3b
E q2=R2(q1)
q1
5
p a/b
厂商1的剩余边际收益曲线
18
产品差别化的价格与Bertrand模型的反应曲线
博弈结果:双方定 价相同,各获得市 场份额的一半
p1*=p2* 0 q1 q2
c
Q
14
p2
企业1的最佳反应 函数p1=R1(p2) 企业2的最佳反应 函数p2=R2(p1)
c 0 c p1
均衡:价格=边际成本
核心因素:价格
15
基本结论
在产品同质和边际成本不变且对称的条
件下(伯川德模型),双寡头垄断价格 战会使双方定价在边际成本上
9
成本差异的古诺模型
假设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qi ci qi 企业1的反应函数为: 企业2的反应函数为:
i 1,2 c1 c2
a c1 q 2 q1 R1 q 2 2b 2
产业经济学第3章2讲市场结构、集中度
![产业经济学第3章2讲市场结构、集中度](https://img.taocdn.com/s3/m/ca96b9eabed5b9f3f80f1c73.png)
•另一方面,即使一个行业内只有相对很少几家厂商,如果其他厂商可 以很快进入此行业并比原厂商定价低,那就没有厂商能够使售价高于市 场价格而不失去所有客户,这些少数几家厂商也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因而,典型的竞争市场拥有大量的厂商和消费者,但有些行业即使只有 少数几家厂商仍然拥有完全竞争的全部特性。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1.产品的“差别性”
• 产品的差别不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基本性能差别,而是指同类性能产品之间的 差别。
• 这首先表现为产品的品质、包装、颜色、款式等产品本身的差别;
• 其次是产品的销售条件的不同,如销售地点、服务、销售方式、厂商信誉及工 作效率等等;
• 此外,产品存在差别是由于消费者认为它们不同。尽管某种品牌的产品从本质 上看同其他产品是相同的,但如果消费者认为它们不同并相应地进行购买,那么 产品实际上便存在差别。(比如,A货)
市场结构
• 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构成了产业 组织的分析框架,即SCP理论框架。
• 结构是构成一定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方式。 •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的市场结构就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联系方式。 • 内容包括: •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3)买卖双方的关系; • (4)市场内已有的买方和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
寡头市场PPT课件
![寡头市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b2e94184254b35effd3449.png)
合作
甲 不合作
乙
合作
不合作
.
29
纳什均衡
➢ 定义: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 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在B-C的范围内,只要MC 的变动不超过这个范围,厂
A 商的产量和价格就不会变动。
B d
MC 1
MC2
C
mr'
MR'
D
Q1
Q
.
19
➢ 价格刚性
经验数据表明,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通常比 较稳定,很少变动,或者变动很小,只有在一些重要的 成本项目,如税收、主要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发生 变化时,才会变动,这种称为价格刚性,或粘性。一般 认为原因在于:一是寡头之间的相互勾结,控制价格; 二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的特点使得价格一 般不会轻易变动,比较稳定;
OQ1=1/2 OT
P1
A
Q1Q2=1/2 Q1T=1/4 OT
P2 O
B
D MR
Q1
Q2
T
.
Q
9
第二回合:A面对剩余的市场容量3/4 OT(B已经占 有1/4 OT),将调整自己的产量至市场容量的3/8 ;然后B 在剩余5/8 OT的市场容量下选择生产5/16。
……
随着博弈回合的持续进行,A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B 的份额逐步增加,到最后一定会相等,最终实现均衡。
➢ 基本假定:
1、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 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
2、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 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3、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 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定的产量。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aff5d3b52d380eb62946dbb.png)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 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 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 和退出壁垒较低。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 市场结构 寡占Ⅰ型 寡占Ⅱ型 寡占Ⅲ型 寡占Ⅳ型 C4值(%) 85≤C4 75<C4≤85 50≤C4<75 35≤C4<50 C8值(%) — 或85≤C8 75≤C8<85 45≤C8<75
极高寡占型
寡占型 高、中寡占 型 低集中竞争 型 竞争型 分散竞争型
70<C8
40<C8<70 20<C8<40 C8<20
• 三、决定市场结构的ຫໍສະໝຸດ 要因素• • • •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 规模经济 进入和退出壁垒
第二节 市场集中
一、市场集中的含义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 争和垄断程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指标。市场集 中是指在市场中经济资源向大企业聚集的现象。 它表现为全部企业中仅占很小比例的企业或数 量很少的企业,积聚或支配着很大比例的生产 要素。
第三章 市场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市场结构概述 市场集中 产品差异 进入与退出壁垒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组织特征,特指那些对市场内竞争程 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企业市场关 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 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 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 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 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 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 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生 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集合”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 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过,产业集中度对市场 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分析
![产业组织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06fc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d.png)
产业组织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形态,它由少数几家企业所控制并且能够影响价格和市场行为。
本文将从竞争的角度对寡头垄断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通常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
相较于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具有更高程度的竞争,但仍存在进入壁垒和价格操纵等现象。
二、市场行为1. 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往往通过竞争定价以争夺市场份额。
这种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2. 非价格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还会通过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非价格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价格竞争的压力。
三、市场效率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程度较弱,企业往往不会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那样受到激烈的价格竞争。
这种相对较弱的竞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限制了市场效率的提高。
四、市场调控监管机构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制定监管政策、打击垄断行为等方式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效率。
监管政策的设计需要平衡企业自由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关系。
五、市场创新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这些企业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进步和发展。
六、竞争策略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需要合理制定竞争策略来应对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常见的竞争策略包括市场扩张、产品差异化、跨国经营等。
七、市场前景寡头垄断市场中的竞争形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规模、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市场前景也会随之改变。
结语综上所述,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态,它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但竞争程度较弱。
在这样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对整个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监管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创新努力,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格局可以更加健康有序,为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福利提供更多机会。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f59a45b31ed9ad51f11df287.png)
企业1的利润是:
1 Pq1 C(q1) [a b(q1 q2 )]q1 cq1
一阶条件为:bq1 a b(q1 q2 ) c 0
得到企业1的反应函数:
q *1
(q2 )
ac 2b
q2 2
企业2与企业1对称,q1 所以易得其反应函数:
古诺模q型*2 的(q1均) 衡a2b解c 就q21
q2 )]q1
cq1
[a
b(q1
ac 2b
q1 2
)]q1
cq1
1
q1
0 q1N
ac 2b
进一步得到:q2N
ac 4b
1N
(a c)2 8b
,
N 2
(a c)2 16b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与古诺模型比较
决策变量均为产量,但斯模型不是同时决策, 一企业(领导者)具有先动优势,古诺模型两 个企业同时决策。
确定自己最优产量。 ➢ 领导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跟随厂商最佳反应函
数的限制
首先求跟随厂商的最优产出:
max 2 [a b(q1 q2 )]q2 cq2
2
q2
0 q *2
(q1)
ac 2b
q1 2
给定跟随厂商的最佳反应函数,领导厂商
的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为:
max 1
[a
b(q1
时期就价格制定进行博弈,每方在做决策时,假定对 方的价格为既定,各自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由假定得到的推论:
1.因为双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替代,所以两 个企业中定价低者将获得所有需求;双方定价 相同,则各获得市场份额的一半。
2.企业1的定价取决于对企业2的猜测,反之亦然。 3.企业的最佳定价策略可以描述为一个分段函数: (以企业1为例,企业2为对称) 1)企业1预计企业2定价高于垄断定价: 2)企业1预计企业2定价低于垄断定价但高于边
产业经济学 市场行为
![产业经济学 市场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881a395677232f60ddcca17e.png)
纵向并购
——又称垂直并购,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实 质是处于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
(意味着企业应用内部的或管理的职能而不是利用市场职能取实现 其经济目的。)
纵向并购的动机
三方面:一是节约交易费用,及确保投入品的稳定供应; 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在我国还存在避免政府干预的原因) (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
第三章 市场行为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定价行为 企业并购 合作与串谋 研发与创新
第一节 定价行为
市场行为的定义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 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亦称寡占)型市场结构 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1)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不一定是自身的,可只是对手的平均成 本); (2)目的是驱逐竞争对手; (3)驱逐对手后提高价格。
掠夺性定价行为后果和影响:
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 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 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 警告。 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博弈论,主要是为现实的市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个人 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
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选
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而取得相应结 果或收益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3
![产业经济学3](https://img.taocdn.com/s3/m/60d47dae011ca300a7c390a9.png)
企业差异性战略的类型
一、差异化战略的类型 客观差异化与主观差异化 客观差异化: (1)工厂位置与销售地点 (2)附加服务等 (3)产品品质 (质量差异) …………………
二、霍特林模型(9年提出的。前面的 几个模型是在古诺假定上展开的,基本假定之 一是产品无任何差异性,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对 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其偏好相同。如果不同企 业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消费者对不同产 品存在不同的偏好,也就意味着价格不是消费 者选择哪家产品的唯一变量。霍特林模型说明, 在存在产品差异的情况下,寡头市场中的均衡 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
(6) (7)
P1* = P2* = C+t
则每个企业的均衡利润为: п1 = п2 = t/2
(8) (9)
(9)式看出,t越大,即运输费用越大, 粮店的利润越高,而运输费用与消费者 距离粮店的路程相关。
当然,该模型不是为了说明运输费用与 厂商利润的相关关系的。而是为说明产 品的差异性与市场势力的相关性。
如果将消费者位置的差异解释为产品的差异,并 进一步将这个差异解释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运 输成本,运输成本越大,产品的差异越大,均 衡价格从而均衡利润就越高。因为随着运输成 本的上升,不同厂商出售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性 下降,每个粮店对附近的消费者的垄断力加强, 厂商之间的竞争减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下降,从而每个粮店的最优价格更接近于垄断 价格。
п2 = D2(P1,P2)·(P2-C) =1/2t·(P2-C)(P1-P2+t)
粮阶店条i件选是择:自己价格Pi 最大化利润пi ,给定Pi,两个一
∂п1/ ∂ P1 = P2 +C+2t-2 P1 =0 ∂п2/ ∂ P2 = P1 +C+2t-2 P2 =0 联立(6)、(7)得最优解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复博弈与卡特尔的稳定性
在价格卡特尔里,单个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要大 于寡头企业进行非合作决策时各自获得的利润。
π1=q1p(Q)-cq1
(1)
π2=q2p(Q)-cq2
(2)
将p(Q)=a-b(q1+q2)分别代入两企业的 利润函数,化简得
π1=aq1-bq12-bq1q2-cq1
(3)
π2=aq2-bq22-bq1q2-cq2
(4)
上述两函数均为凹函数,根据利润最大 化的一阶条件,得出企业1和企业2的最 优产量分别为:
p ( q 1 q n ) q 1 p ( q 1 q n )1 ( q q 1 2 q q 1 n ) c
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MR=a-b(2q1+q2+…+qn)=MC=c
q2=q3=…=qn=q
第一家企业的最佳反应函数是,
可得q 1单R 个1(q 企2, 业,q 产n) 出a 2 为b cn q2 1q a c
q1a2bcq22R1(q2) q2a2bcq21R2(q1)
(5) (6)
q2 q1=R1(q2)
企业1和企业2的最优产量
分别为:
q1*
1 3
ac b
q2*
1 3
ac b
此解即为古诺均衡解
E
E点上:
q2=R2(q1)
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c)2 9b
古诺反应函数
2 ab
Q
q1
3b
2(a c)2
9b
如果市场上有多于2的n家完全相同的古诺型企 业: 此时,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π1=q1p(q1+q2+q3,+…+qn)-cq1
,
(n 1)b
市场总产出为 Q n(a m) ,
(n 1)b
市场价格为 p a nc
。
n 1
可以看出,如果n=1,产生垄断产量和价格, 当n变大时,产出和价格趋向竞争水平。
四、伯川德模型和古诺模型
古诺均衡的产量高于垄断市场,低于竞 争市场,价格低于垄断市场,高于竞争 市场,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均衡结果 趋向于竞争性市场。
业1的生产能力小于市场需求,那么(p1*,
p2*)=(c,c)是否还是一个均衡解?
当企业1存在生产能力约束时,企业1是
否真的是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
三、古诺模型
其假定基本与伯川德的前提假定相同,但这里 的决策变量为产量,各方都在假定对方的产量 是既定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产量。
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第一节 寡头市场模型 第二节 合谋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
市场结构
第一节 寡头市场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寡头企业 在决策时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 能反应,因而它们决策行为之间存在互 动性。
多种解释寡头行为的模型,假定不同,模 型的结论也就不同.介绍两种经典的理论 模型:
一般来说,短期内,企业都是以价格作为决策 变量;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其生产规模,可 以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
五、战略替代与战略补充
在现实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战略是多种 多样的,但按照不同的反应函数,可以 将其归结为两类:战略替代和战略补充。 伯川德博弈和古诺博弈就是战略补充和 战略替代的典型形式。
卡特尔面对的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它 要提高价格就必须限制各成员寡头的产量。
在垄断价格下,如果某一个寡头多生产一些产 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结果是,大 多数的卡特尔都会被成员企业的“欺骗”行为 所破坏。
上述卡特尔的不稳定性分析是建立在单期静态 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卡特尔企业成员进行多 期重复博弈,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伯川德模型 古诺模型
一、伯川德模型
假定:
(1)某产业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高进入壁垒阻止了 其他企业进入;
(2)两家企业生产同质性产品; (3)面临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p=a-bQ和不变的边际成
本c1=c2=c,固定成本为0; (4)每一家企业都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数量,
分别为q1和q2,q1+q2=Q; (5)两家企业同时进入市场并分割市场份额,仅在一
战略替代和战略补充
返回
第二节 合谋
现实经济中,寡头会意识到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在决 策时就会考虑到对方的反应,从而会意识到如果它们 协调生产与定价,通过限制产出和提高市场价格来增 加共同利润以及单个利润。这种行为我们称为合谋。
寡头企业通过合谋形成的联盟叫卡特尔,即经济上和 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的,相互达成限 制竞争的协议或者在市场行为方面搞协调。
个时期就价格制定进行博弈,每方在做决策时,假定 对方的价格为既定,各自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P
p1*= p2*
c
q1
q2
Q
伯川德竞争均衡
p2
企业1的最佳反应函数 p1=R1(p2)
企业2的最佳反应函数 p2=R2(p1)
c
O
c
p1
伯川德反应函数
二、生产能力约束定价
埃奇沃斯的生产能力约束定价模型 现在把伯川德模型的假定放松,假设企
伯川德模型表明,市场上只要有两家企 业,其均衡结果就与完全竞争的最优均 衡结果相同。
因而,从社会福利来说,伯川德模型的 均衡结果优于古诺模型。
同质产品的伯川德模型可能在解释设定 价格方面更为现实,但古诺模型在解释 平滑的需求曲线方面更为现实。
设计一个两阶段博弈,把伯川德模型和 古诺模型合起来进行分析。
假定两家企业在一开始都同时先决定产 量即生产能力,然后再决定价格。
三种结果: (1)大型生产能力(2)中 等生产能力(3)小型生产能力
伯川德模型和古诺模型都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 解释。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不能轻易加 以改变,那么伯川德竞争均衡是合适的;如果 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能够比较容易的加以改 变,则古诺竞争均衡是合适的。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文档资 料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三章 寡头市场
学习目标 读完本章,你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决定寡占均衡的因素 2、厂商数目、厂商行为的类型、厂商行动次 序等,如何影响寡占均衡 3、战略替代与战略补充 4、卡特尔的稳定性与促成合谋的因素 5、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