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
完整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人口增长模式
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下一节课的基础,起到承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人口合理容量的分析做铺垫。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
3.理解“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2.运用人口统计资料绘制图表,学会说明人口增长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
2.认识我国的国情、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教法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图册运用法。
学法
讲练结合、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人口增长
1、运用多媒体教学,用“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对照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四个阶段(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和新技术革命时期)观察书中“历史上的人口增长J型图”得出不同历史进程中人口增长的数量和特点,并明白21世纪世界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是人口总量会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3、让学生思考讨论书中活动内容,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并让学生比较发达国家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埃及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异。
4、展示材料、图片、表格等让学生讨论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学规律;2.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用实例向学生讲解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生产力发展会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从而导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二、人口增长模式
1、分组讨论讨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原因及地区分布等。讨论后,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作总结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型之间并无严格的界线。
2、课件展示人口增长模式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做,明确三种模式。
3、让学生阅读书中“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这段文字并思考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和我国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得出结论:因素有,一、社会经济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计划生育因素。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三、拓展训练
课件展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并提出探究性问题:
1、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所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得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及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联系我国国情,了解、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
3.通过了解我国的环境容量,明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加强对我国国情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环境的限制性。
2.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教法自学辅导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练习法、填图法
教学过程
复习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
3.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什么形的曲线
一、“人口爆炸”
1、展示“人口爆炸”图片,谈论“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得出结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2、观察书中“世界‘10亿’人口年表”,讨论每增长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
3、阅读活动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分析评论两种观点。得出结论,赞成观点二。
二、环境的限制性
1、提出问题: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得出结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阅读书中活动材料,讨论回答提出的三个问题。得出结论: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日益广泛和深入。因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资源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
3、讨论分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用会日益广泛,需求数量也日益增大。我们如何改善土地面积缩小,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枯竭的现状。
4、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对策。
5、阅读书中“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与人类的生存空间的区别
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
2、分组讨论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水平等。
3、阅读书中活动“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分析三派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产物。讲述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
一是临界性;二是相对性;三是警戒性。
探究性学习
阅读书中活动材料“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并回答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结论1.我国最多可承载16亿人。
2.我国环境人口承载力东部比西部大,南方比北方大。
板书
第三节人口迁移
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