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照相机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下列光学仪器或设备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知识点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斑海豹三兄妹”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式为()4.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填“实”或“虚”)像能力提升5.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应用透镜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6.如下图中成放大的虚像的是()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9.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会有一个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10.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填“实”或“虚”)像12.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透过它看到的是手被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度14.如图甲所示为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图乙为其结构简图,它工作时液晶屏上的图像和文字通过镜头(即凸透镜)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5.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 ,O2O3=90cm.(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2)对凸透镜而言,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cm,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是______cm答案1.A2.D3.A4.凸透倒着实5.D6.A7.D8.C9.C10.实像11.凸透镜虚12.凸透镜虚13.正立放大 514.放大的实像15.改变光路60 1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0 0 0 0 25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太阳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4.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三棱镜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6.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B.投影仪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一部分,幕布上的像就不完整7.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9.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A.照相机镜头B.显微镜目镜C.放大镜D.汽车观后镜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1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1. 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B.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C. 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像D. 轿车内的行车记录仪,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3. 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 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 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4.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 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5.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 2019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

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 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7. 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B.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8. 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象。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 (2)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 (2)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观察与思考观察一: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用什么透镜?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观察二:放大镜用的是什么透镜?观察球形鱼缸内的鱼,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2、动手做一做手拿凸透镜,调整凸透镜到另一手指之间的距离,透过凸透镜看指纹.3、动脑想一想上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照相机简介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一、镜头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二、光圈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a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所以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琥大,通光量越小.三、快门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般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快门的速度有1-2001s 的,也有1-5001s 的. 回答以下问题:1、阅读完此文章后,你对照相机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你可以对照照相机的说明书或查找其他资料弄清更多的问题.2、照相机中光圈环的指数越大,到达底片的进光量就越______,快门环指数越大,光圈开启时间就越_______.3、“调焦”是什么意思呢?是调节焦距吗?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弄清这个问题.生活中的透镜 答案1.凸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 2.倒立 缩小 实 倒立 放大 实 3.大 凸透 正立 放大 虚4.D 5.D 6.C 7.A 实验题提示: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图中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乙图:牙医小镜子利用光折射形成虚像C.丙图:眼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D.丁图:鸟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形成虚像2.像和影是多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像”和“影”的有关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边喝水的羚羊,看到水中“自己的像”是实像B.手机人脸识别,用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人眼成像原理相同C.成语中形影不离,其中“人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屏幕越光滑越好3.关于虚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头在湖里看到天上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低头看到湖里游动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太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虚像D.用放大镜看书上的文字,看到正立放大的字是虚像4.我们的教室安装了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白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白板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透镜二倍焦距C.画面经投影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正确的是()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这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到清晰的像C.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向外抽水,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光屏上也会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看到蜡烛完整的像6.如图,透过水珠可以将荷叶上的纹理看得更清,水珠相当于()A.平面镜B.玻璃板C.凸透镜D.凹透镜7.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远才能看清。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试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试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1.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荷花在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物体C.“海市蜃楼”D.墙壁上的投影2.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3.在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时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其原因是()A.太阳使水温度升高,将叶片烧焦B.水很快蒸发,使叶片受阳光直射而烧焦C.水滴使阳光汇聚,将叶片烧焦D.水滴使花草防晒能力降低,叶片易烧焦4.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6.透过球形的透明玻璃鱼缸看水中的鱼要比真实的鱼(填“大”或“小”),其原因是装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一个,所看到的“鱼”是鱼的像。

(填“实”或“虚”)7.如图,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10cm的凸透镜。

(1)在取材时,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的材料是(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选填“亮”或“暗”)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3)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清晰的像,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观察到膜上的像变。

(两空填“小”、“大”或“不变”)。

答案与解析1.D 【解析】荷花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使用放大镜时,物距小于焦距,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景物的虚像;墙壁上的投影,是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2.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对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手机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太原地铁的刷脸乘车系统,在乘客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完成开闸进站,为了兼顾疫情防控需要,使用了更加强大的“刷脸”功能,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快速识别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凹透镜B.“刷脸”原理与幻灯机原理相同C.乘客通过摄像头所成的是虚像D.人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会变大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拍摄到更大的像应该将镜头远离景物B.景物在镜头前任何位置都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放火镜看报纸 B.在电影院看电影C.看水中的石头 D.湖边人树在水中的倒影8.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镜【答案】C【解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选C。

2.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使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汽车后视镜【答案】C【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C正确。

D.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不能成实像,D错。

3.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能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答案】C【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错。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而成的,所以只能成正立等大虚像,D错。

选C。

4. 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A.镜头焦距B.照相机光圈的大小C.曝光时间D.镜头与胶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像距的,即镜头到胶片之间的距离。

选D。

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则相当于物距变大,被摄者的像将变小,其对应的像距也变小,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缩小,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故选B。

6. 无人机航拍时,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在120mm以外B.恰为60mmC.在60mm以内D.略大于60mm【答案】D【解析】照相机照相时,物体要在2倍焦距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2)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观看与摸索观看一: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用什么透镜?你是依照什么判定出来的?观看二:放大镜用的是什么透镜?观看球形鱼缸内的鱼,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2、动手做一做手拿凸透镜,调整凸透镜到另一手指之间的距离,透过凸透镜看指纹.3、动脑想一想上实验中观看到了什么现象?讲明了什么?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3、在透亮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讲明现在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讲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觉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以下讲明中错误的选项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不管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7、如下图四种情形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依旧缩小的?是正立的依旧倒立的?照相机简介照相机差不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比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一、镜头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峻的光行差咨询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样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专门用心爱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赶忙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到里面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洁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洁净的控镜头纸或用洁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二、光圈光圈的作用是调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a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因此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琥大,通光量越小.三、快门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样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快门的速度有1-2001s 的,也有1-5001s 的. 回答以下咨询题:1、阅读完此文章后,你对比相机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你能够对比照相机的讲明书或查找其他资料弄清更多的咨询题.2、照相机中光圈环的指数越大,到达底片的进光量就越______,快门环指数越大,光圈开启时刻就越_______.3、〝调焦〞是什么意思呢?是调剂焦距吗?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弄清那个咨询题.生活中的透镜 答案1.凸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 2.倒立 缩小 实 倒立 放大 实 3.大 凸透 正立 放大 虚4.D 5.D 6.C 7.A 实验题提示: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能够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差不多上倒立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梳妆镜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的是什么的成像示意图()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投影仪3.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胶片的正立、放大的虚像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D.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是正立的B.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D.像比灯丝亮5.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6.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7.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8.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平面镜C.幻灯机D.放大镜二填空题1.照相机(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2)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________在胶片上.(3).成像特点:______、_____的实像.2.投影仪1).构造:镜头是一个___透镜.2).成像特点:____、_____的实像.3.放大镜1).构造:就是一个短焦距的___透镜.2).成像特点:适当距离时,看到___、___的虚像.4.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像(以上两空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5.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到胶片的距离.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像.7.7.小丽利用自己的家庭实验器材,探究了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又探究了凸透镜成虚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针对小丽的探究结果,联系平面镜成像,请你总结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是__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是___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___像,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是___像;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物在透镜的___侧,成虚像时,像、物在透镜的___侧.8.如图所示,对于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编号填空.(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_,为什么? _______(2)在便携式投影仪的屏幕上出现的字母为_____,为什么? ______(3)用放大镜看字母,字母形状为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BBBB CAA二填空题1.凸会聚缩小倒立2.凸放大倒立3.凸放大正立4.虚实远离投影仪5.凸透镜缩小镜头6.放大镜虚7.实虚实虚两同8.(1)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像(2)B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像(3)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像。

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 答案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照相机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D)2.下列与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相同的是(C)A.太阳镜B.放大镜C.监控摄像头D.电影放映机考点二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选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实(选填“实”或“虚”)像。

4.(跨学科·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小雨利用一只放大镜和一个鞋盒自制了一台简易手机投影仪。

手机打开后置于鞋盒内,使手机屏幕正对放大镜。

调节手机、放大镜、墙壁之间的距离。

手机屏幕就能清晰地投影在墙壁上。

投影到墙壁上的画面是手机屏幕放大的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小雨发现墙壁上的画面较暗,为了使墙壁上的画面看起来更明亮,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手机屏幕的亮度。

考点三放大镜5.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6.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利用它可以实现“小屏变大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

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看到的是手机屏幕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这与放大镜(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考点四实像和虚像7.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D)A.虚像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C.虚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D.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8.如图所示,图中成实像的是(B)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层能力提升】9.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B)10.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11.某人用照相机拍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C)A.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C.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D.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左、右相反。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解析】A、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应选:C。

2.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

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A .B .C .D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那么像越大;由图可知,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故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应选:B。

3.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下图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解析】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那么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正确;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是小东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的实像B.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D.若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墙上的像仍然完整2.教室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3.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其中手机强大的拍照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自拍杆进行自拍,与手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放大镜成像B.水中的倒影C.看到物理书D.手影的形成5.在党的正确带领下,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始终被放在了第一位,防控疫情仍是保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进入公共区域进行安全扫码,呈现绿码才能通过是防控的重要手段。

如图所示,市民用手机扫码过程中()A.手机镜头成像相当于放大镜原理B.手机镜头与二维码的距离大于镜片的二倍焦距C.二维码经过手机镜头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二维码经过手机镜头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电影放映B.凿壁偷光C.杯弓蛇影D.光纤通信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小明在用自拍杆照相时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取景范围B.增大像距C.增大人像的大小D.减小物距8.微雕师傅创作艺术品时,利用如图的光学元件来看清雕刻痕迹。

此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9.题图为小明送给爷爷一款带有透镜的指甲刀,方便爷爷剪指甲。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有答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如图为广州航拍照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我国最大和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馆之一,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3.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平面镜的作用是聚光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小,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的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屏幕4.生物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经络,如图所示,他看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下列几种情况成实像的是()A.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像B.从河水中看到的游鱼C.从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火车D.从放大镜中看到的地图6.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看到B.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既不可以用光屏承接,眼睛也无法看到C.实像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虚像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二、非选择题7.关于“像”,小聪列举了如下四个成像实例,其中属于虚像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放大镜成像)。

8.根据下面四个光现象的实例回答问题。

①雨后见彩虹;②小孔成像;③手影;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的“倒影”。

其中成实像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________。

(以上两空均填序号)参考答案1.D2.D3.B4.D5.C6.A7.②④解析: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的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照相机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镜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2.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3.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4.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 5.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9页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我市很多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口及校园里都安装上了“电子眼”。

“电子眼”的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相同A.照相机B.投影仪C.平面镜D.放大镜答案:A知识点:照相机成像原理及特点解析:解答: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A符合题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选项C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电子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2、同一物体经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可能都是( )A.虚像B.实像C.缩小的像D.放大的像答案:A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同一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可以成正立放大虚像、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而经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综上所述,同一物体经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可能是虚像;故选A。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

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相当干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答案:C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距镜头距离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又因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所以0.5m应大于2倍焦距,即0.5m>2f,所以焦距f<0.25m,选项C正确,选项A、B、D正确;故选C。

分析:掌握摄像机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

4、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官一号”完成太空授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课标指南】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要紧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欢乐;(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差不多上利用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难点是照相机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投影仪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解开释大镜的放大现象.【典例剖析】例1:如下图3-2-1,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亮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看,看看像是否清晰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看,看看像是否清晰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思路导航:由于照相机成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两侧,镜头对准被照物,像成在胶卷上,故眼睛只能对着A端观看像的清晰程度;为了使物体有更多的光进入镜头,在A 端得到清晰明亮的像,应B 端朝着明亮处.答案:B D学法指津:明白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明白像的明亮程度取决于进入镜头光的多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练习:1.小明用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该把当作照相机的镜头,把当作胶卷.实际照相时,为了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该调剂照相机的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看到胶片上的像是.例2:如下图3-2-2,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在A点能够观看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形成的〔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填〝左〞或〝右〞〕侧部分等效于而形成的像.思路导航:在空气中看到鱼缸里的鱼,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现在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由于鱼缸是圆形;里面装有水,从侧面看上去,它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因此看到鱼缸中的鱼被放大了.答案:光的折射;虚;右;凸透镜;放大的虚像.学法指津:把握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明白得放大镜的应用,才能正确解决这类咨询题练习:2.滴一滴水在塑封的名片上,看到水下面的字〔〕A.等大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例3:关于投影仪,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折射投影片透射过来的光B.投影仪中螺纹透镜组的作用是使射向投影片的光线亮度增强C.投影仪的光源采纳的是碘钨灯而不是白炽灯D.投影仪的灯泡下面安装了一只凹面镜,其作用是爱护底部塑料板,防止它被碘钨灯辐射的红外线熔化掉思路导航:投影仪中的凸透镜对投影片透射过来的光进行折射,从而实现对光线的会聚;投影仪中的螺纹透镜组相当于一个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使射向投影片的光线亮度增强;投影仪的光源采纳的是碘钨灯,是因为它的体积小,亮度高,寿命长,更节能,是比较理想的点光源;投影仪的灯泡下面的凹面镜的作用是将焦点上的碘钨灯发出的光反射后会聚成平行光,射向螺纹透镜组,碘钨灯辐射的红外线的热作用是通过排风扇散出的.答案:D学法指津:了解投影仪的构造,分析各部分元件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练习:3.关于投影仪什么缘故能投射出彩色的像,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螺纹透镜将光线发散透过透光投影片B.无图案的地点透过的白光C.有彩色图案的地点,透过的是和图案颜色相同的光D.色光和白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平面镜改变光路后射到光屏上成正立的彩色图片例4:关于实像和虚像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光线通过折射所成的像是实像,通过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B.实像是能用光屏接收到的,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的C.虚像是影子,实像确实是实际光线所成的光斑D.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平面镜所的成像是虚像思路导航: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用光屏能接收到,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光屏不能接收到,因此B正确.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成虚像,而在折射现象中,折射时可能得虚像,也可能得实像;凸透镜成像时,可能得虚像,也可能得实像,因此A和D是错的.影子不是像,更不是虚像故C是错的.答案:B学法指津:把握实像和虚像的区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实像和虚像的区不要从两个方面去明白得,一是从形式上: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它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看起来从那儿射出来的;二是从成效上:实像能够通过光屏接收到,能使在光屏处的感光胶片感光,而虚像不可能用光屏接收到,感光胶片更不能感光.练习:4.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例5: 有以下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能够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其特点为:.另一类包括;其特点为:.思路导航:从镜子的结构特点看: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属于平面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属于凸透镜.从镜子的成像特点看:成实像的有照相机、幻灯机;其余均为虚像.答案:按镜子的结构特点分: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均为凸透镜.穿衣镜、潜望镜、牙医内窥镜,均为平面镜.按镜子的成像特点分:照相机、幻灯机成实像;放大镜、穿衣镜、潜望镜、牙医内窥镜均成虚像.学法指津: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没有明确分类原那么,要求自己确定原那么,表达了思维发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差不多知识把握相当熟练才行.练习:5.关于常用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形,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你做对了吗?练习:1.凸透镜光屏镜头倒立缩小的2.B3.A4.C5.C【实验探究】例1:关于照相机照相时的咨询题讨论:(1)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与所成像之间大小关系如何样?(2)用照相机给一个人照完半身一寸像后改照二寸像,咨询:①照相机位置如何变化?②镜头如何变化?(3) 用照相机给一个人照完半身一寸像后改照全身像,咨询:①照相机位置如何变化?②镜头如何变化?(4) 用照相机给一个人照完全身像后,再给全班同学照全身像,咨询:①照相机位置如何变化?②镜头如何变化?思路导航:依照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知:照相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要使像变大,那么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缩小,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要变大;假设使像变小,那么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要变小.答案:(1)得到一个缩小的像;(2) 照相机向人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小〕;镜头向前移动〔像距变大〕(3) 照相机向远离人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镜头向后移动〔像距变小〕(4) 照相机向远离人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镜头向后移动〔像距变小〕学法指津:把握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练习:6.照集体像时,发觉有人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如何调剂〔〕A.照相机向人移近,减小暗箱的长度 B.照相机向人移近,增大暗箱的长度C.照相机离人远些,减小暗箱的长度 D.照相机离人远些,增大暗箱的长度答案:C例2: 先拿一只放大镜实际做一做,再关心老奶奶解决咨询题: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应该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距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距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距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距离报纸近一些思路导航:先作探究实验,总结出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再用规律关心老奶奶.〔1〕取一只放大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一个固定架,利用太阳光测量该放大镜的焦距,将此数据记录下来.〔2〕取下放大镜,使它到书的距离始终保持在焦距以内,来回移动放大镜,使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迹最大最清晰,用固定架将放大镜固定住.〔3〕用刻度尺量出放大镜到书的距离,并记录.〔4〕对比发觉现在的长度最接近焦距.在移动放大镜的过程中我们发觉,当书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有:①放大镜离字越远,所成的像越大;②放大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侧.因此,放大镜距离报纸远一些,所成的像将会清晰而且更大.答案:A学法指津:认真观看实验现象,总结出放大镜的成像规律,此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知识回忆】 【物理趣谈】墨 镜夏天,阳光格外耀眼.为了防范阳光的强烈刺激损害眼睛,人们外出时往往戴上一副墨镜.墨镜什么缘故能爱护眼睛不被强光刺激而损害呢?这要从墨镜的专门构造讲起.墨镜有许多种,其中有一种经常使用的墨镜,所用镜面玻璃是采纳真空镀膜或化学处理的方法,在玻璃上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或金属氧化膜而成.这种镜片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具有镜面反射光的功能,二是具有玻璃透光的功能.使用时部分光透过玻璃进入人眼,较好地起到爱护眼睛的作用. 为了你眼睛的健康,夏天外出时不忘了戴上墨镜.【智能冲浪】一.基础训练1.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和放大镜都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 上形成一个 、 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投影仪的镜头后,在屏幕上形成一个 、 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放大镜后,形成一个 、 的像;2.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操纵照相机中胶片的感光量,能够调剂 以操纵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也能够调剂 操纵曝光时刻,两者调剂得当,就能够使胶片曝光适当.3.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原理与投影仪大体相似,是利用 成 像制成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 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如此在屏幕上就显现了活动的画面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飞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放大镜观看物体,正确的方法是〔 〕A .放大镜距离被观看的物体越近越好B .放大镜距离被观看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C .放大镜距离被观看的物体越远越好D .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看物体实像和虚像的区不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 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构成: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 原理: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构成:光源、凹面镜、聚光镜、镜头、平面镜和屏幕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 原理: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构成:凸透镜(焦距较短).成像特点: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图6.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 〕A .平面镜B .凸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7.〝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经历的〝摄影〞.以下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 .摄影——光的反射C .电影——凸透镜成像D .倒影——平面镜成像8.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显现放大的〝下〞.如下图3-2-3,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 〕二.能力训练9.某同学使用一个焦距为10㎝的凸透镜、塑料薄膜和硬纸板制作模型照相机,那么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纸筒的长度之和应大于 ㎝.在使用模型照相机时,能够观看到塑料薄膜上的人像是 、且左右 .〔选填〝倒立〞或〝正立〞;〝相同〞或〝相反〞〕10.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照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 〕A .拍照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 .拍照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 .能拍照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D .能拍照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11.关于透镜,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能够得到放大的像C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差不多上利用凸透镜来成像D .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能够得到正立的像12.如图3-2-4,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窗外远处的物体,能够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看到的是〔 〕A .正立的像B .缩小的像C .倒立的像D .放大的像13.老花镜掉在地上,镜片裂成两块,但仍留在镜框内,那么用那个眼镜看书上的字时〔 〕A .一个字会变成两个字B .看不到字C .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只是字上有一条缝D .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14.回答以下咨询题〔1〕平凸或凹凸凸透镜能否用来制作放大镜?水滴能否作放大镜用?图3-2-3〔2〕照相机什么缘故会有暗箱?〔3〕空白投影片什么缘故是透亮的?放投影片时,用一条白纸将习题的答案部分遮住,什么缘故在屏幕上就看不到答案?〔4〕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期限的,酒厂把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的背面,贴在酒瓶上,尽管字专门小,但透过瓶中的白酒仍能清晰的看到日期,这是什么缘故?三.应用创新15.在给固定景物拍照时,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依照光线强度调剂光圈大小B.依照光线强度调剂快门大小C.依照距离景物的远近调剂焦距D.调焦要求:直到观看到被拍景物清晰的像为止16.小明学习了放大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用金属丝在铅笔尖上绕一圈拧紧,取下金属丝制成的小圆环,将金属丝浸到水里,平端着慢慢取出,环内水面呈凹面,如图3-2-5甲、乙.用它看报纸,报纸上的字变小了;慢慢向环内滴水,直至水面凸起,再用它看报纸上的字,字变大了.如图丙、丁.你能分析上述两种现象讲明了什么吗?(1) ;(2) .图3-2-517.利用班上的投影仪,四人一个小组探究以下项目,并记录探究结果(1)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2)螺纹透镜的作用是什么?(3)除屏幕上的像与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颠倒外,左右有没有颠倒呢?(4)如何让投影片的像最清晰?(5)要使屏幕上的像增大一些,应该如何样操作?(6)上述操作实质是调剂什么?参考答案1.凸透镜胶片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放大 2.光圈快门 3.凸透镜倒立放大投影片 4.B 5.B 6.C 7.B 8.D 9.10 倒立相反 10.C 11 .C 12.B C 13.D 14.〔1〕能能〔2〕为了不使底片跑光〔3〕空白投影片只有是透亮的才能透过白光,不阻碍白屏的颜色;白纸反射各种色光,使光线无法透过,因此白屏上原先显示答案的位置显现暗区,看不到答案.〔4〕〝生产日期〞位于凸透镜〔装白酒的瓶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焦点内,〝瓶子〞是一个放大镜. 15.A、B、C、D 16.(1)凹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像〔2〕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17.〔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会聚光线〔3〕左右也颠倒了,即完全相反〔4〕上、下调剂透镜的位置即可〔5〕向后移动投影仪,再上、下调剂透镜的位置〔6〕减小了投影片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增大了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