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学期的经典文化选读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论语》《大学》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论语》中有关孝文化的内容。
我曾看过这样一份调查:调查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及脸色变化,结果是91%的老人见到儿孙时表情愉悦面带微笑,而儿孙见到长辈时只有13%能笑脸相迎。
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十分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与社会问题。
子日:“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几千年前倡导的孝,在如今不但没有做到,甚至“色难”的情况还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要在如今的教育中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让人们重新拾起对父母的孝心!
一、《论语》中孝文化的内涵
《论语》中的孝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要求子女应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的义务。
《论语》中提及孝的观点有十几条贯穿于始终,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的内容及如何行孝的问题。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根本。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强调的是入世说,就是要教会人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原则,那么,他是从哪里教起的呢?就是从教会人们进校开始,因为,连对自己最亲的人都做不到仁,再多谈对社会的仁显然是空谈,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啊!
其次,“孝”在《论语》中还是“爱”的诠释,所谓子女对父母的爱应该是要关怀体贴和温暖父母。
子女如果只是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么就是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我们子女对于父母的孝不光要不光体现在物质关心上,更要体现在精神关心上。
《论语》中的孝强调的是论心不论迹。
《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为人子女对于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这一方面使自己为父母町以高寿感到高兴,而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父母比一日的衰老而内心有所恐惧。
老人不同于孩子,他们的昨天都给了我们,他们的明天已经不长了,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与感情,要全方位地去关爱我们的父母,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程时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对父母尽孝道而后悔。
然后,是与孝相连的往往还有一个“顺”字。
《论语》中对“孝”也是包括“顺”的内容的。
所谓“顺”意指子女要尽量做到不触犯和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可能的顺承父母,当然孝也不是无原则的顺从。
《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曰:“事父母儿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意思是,在侍奉父母时如果认为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为人子女可以劝说,但是在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委婉,万不可粗暴无礼。
即使是反复劝说无效时,子女也应该保持对父母恭敬的态度由不违礼。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几十年的年龄差距,对于事物的认识难免会有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因为其阅历的丰富往往会有比我们更深刻的看法,所以我们还是要听的,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然,同样是因为这几十年的差距,我们的父母难免会有一些过时的看法,这时候我们就要尽量温和地去劝谏他们了。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孝敬父母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为了教育和影响下一代子女,推广开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描述了孔子对宰守丧三年怀疑的不满,孔子认为,人生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怀着感恩和怀念之心守丧三年是情理之中也是本性使然,宰我的事功主义的生命气质当然不能使孔子满意,宰我的孝心也令孔子质疑。
“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无不体现着孔子对父母之恩如何报答。
对父母之恩如何继承和延续的思考,只有诚心的,发自内心的孝心
才能生前让父母舒心安然,死后让后代子女效仿和继承,从而达到自身品德厚实,工作尽心尽力,家庭和睦团结的良好风气。
二、论语中的“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似乎越来越淡了,连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这些用父母的血汗钱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们,不懂得体谅父母,不知道珍惜,不懂得何为责任!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怪罪这些大学生。
现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让一些比较自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潜入了一些大学生的脑中;一些功利化的行事方法过早地进入学子的视野;当今应试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当然,现在再多去深究原因也是徒劳,当代新儒家曾昭旭先生说:“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
它的初意虽然只是善待父母,但到后来,却成为育艺的总会,并含有宗教与道德意义,乃至说中国的正统文化亦不为过。
”所以让我们看看,《论语》对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写道,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更明确的说明了“孝”是一切“德”的本,是所有教化产生的始端。
“百善孝为先”证明了“孝”是儒家圣贤们期望达到理想社会的思想教化点和出发点。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而在当今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孝对于社会的和谐更是意义非凡。
一个人只有对父母怀有一颗知恩报恩之心,才能进一步把这份爱心扩展到周边的所有人。
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爱的人,怎能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呢?所以圣人提倡以孝治国,以孝治国必定得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其次,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孔子曰:“入则孝,出则悌。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民族名副其实地担起世界文明古国之名!
最后,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以现在的国情来看,孝道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即为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亲行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
古代的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是一种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表现。
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形成于内,而立于后世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并扬名后世,必须首先在家庭内部力行孝道以培养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即事亲孝、事兄悌和居家理。
否则,“立于后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即为孝道。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在经典文化选读课上,除了那些传统的文化典籍知识,我们学到更多的是一些文化传统,是一些道德传统,这是我们逐渐丢失的东西,也是这门课教会我们寻回的东西,我想这就是这门课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