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的划分图文详解
合集下载
脑室与脑池解剖
脑室与脑池解剖
☻第三脑室位于左 右间脑之间
☻是左右方向狭小 的小腔隙
☻上下前后范围较宽 ☻后下方细长的通道 为中脑水管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下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顶的后壁下面 为第四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第三脑室位于左 右间脑之间
☻是左右方向狭小 的小腔隙
☻上下前后范围较宽 ☻后下方细长的通道 为中脑水管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下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顶的后壁下面 为第四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史上最全脑室解剖图谱
史上最全脑室解剖图谱
来源:leon的世界
三脑室在哪?
展开剩余86%
矢状位
冠状位
三脑室通过双侧室间孔与双侧脑室相连,通过中脑导水管与四脑室相连
周围结构
蓝色字体:1.穹窿 2.侧脑室 3.胼胝体 4.扣带回 5.旁中央沟 6.矢状窦 7.蛛网膜颗粒8.顶枕沟 9.直窦 10.小脑 11.四脑室 12.中脑导水管13.松果体 14.脉络丛 15.前联合 16.视交叉 17.垂体 18.乳头体 19.动眼神经(图示中神经走行位置和方向错误)
1.皮质
2.白质
3.胼胝体
4.侧脑室
5.内囊
6.尾状核
7.壳
8.苍白球
9.屏状核 10.前联合 11.下丘脑 12.杏仁核 13.视束 14.三脑室
1.胼胝体
2.侧脑室
3.穹窿
4.丘脑
5.下丘脑
6.三脑室
7.中脑导水管
8.四脑室
1.侧脑室
2.三脑室
3.内囊
4.丘脑
5.豆状核
6.屏状核
7.杏仁核
1.胼胝体
2.侧脑室
3.穹窿
4.丘脑
5.下丘脑
6.三脑室
7.中脑导水管
8.四脑室
9.松果体
节选一些:9.三脑室 10.丘脑 11.内囊 12.壳
13.外囊 14.尾状核 16.侧脑室 18.穹窿 19.胼胝体 26.杏仁核
学会了吗?自己再辨认一遍吧!Enjoy。
02第二节 脑 室
(2)中央部(室间孔和胼胝体压部之间) ①上壁:胼胝体 ②内侧壁:透明隔 ③下壁:穹隆、背侧丘脑上面、 侧脑室脉络丛、尾状核
(3)后角
①顶:胼胝体
②内侧壁:后角球、禽距
③下壁:枕叶的髓质
(4)下角 ①顶:胼胝体、尾状核尾、杏 仁体 ②底:海马伞、海马
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 角汇合处
交 叉 池 脚间池 桥池 小脑上池
成对的脑池: 大脑纵裂池、大脑外 侧窝池、环池、脑桥 小脑池 不成对的脑池: (1)背侧面: 帆间池、大脑大 静脉池、四碟体池、 小脑上池、小脑延髓 池、小脑溪 (2)腹侧面: 终板池、交叉池、 脚间池、桥池
课后习题
简述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的位置、分部、 境界和交通。 名词解释:脑池。 简述小脑延髓池、桥池、脚间池、环池、四叠体池 和交叉池的位置。 名词解释:鞍上池。 熟记图1-13。 预习第四节。
二、第三脑室
1、位置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 和下丘脑之间 尾状核 背侧丘脑 丘脑髓纹 缰三角 缰连合 松果体
2、境界 (1)顶:脉络丛
(2)底:由前向后依次为视 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 体 (3)前壁:前连合及终板 (4)后壁:自上而下 依次为缰连合、松果体、 后连合
(5)侧壁:背侧丘脑和下 丘脑 3、交通 第三脑室向前上借室间孔通侧脑室,向后下借 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四、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第三节 脑 池
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 硬膜、珠网膜和软膜。
珠网膜下隙:珠网膜和软膜之间 软脊膜 的间隙。 蛛网膜
齿 状 韧 带
蛛网膜下隙
硬脑膜 蛛网膜颗粒
上矢状窦 软脑膜 蛛网膜 大脑镰
蛛网膜下隙
脑的被膜
脑室的划分(图文详解)
病汇报病例汇报 脑室的划分(图文详解)
脑内部的腔隙称为脑室。在大脑两个半球内有侧脑室,间脑 内有第3脑室;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有第4脑室,各脑室之间 有小孔和管道相通。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在各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则脑室 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并扩大形成脑积水。 脑室系统=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第五脑室+第六脑室)+ 中脑水管+室间孔
3.第四脑室:向上通过中脑水管连通第三脑室 ,向下连通脊髓中央管,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的末端开口形成外侧孔,靠近菱形窝的下角 处有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和正中 孔均通向蛛网膜下隙 4.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1)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该脑 室有时形成囊肿可阻塞室间孔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2)第六脑室(穹窿室):此室扩大导致脑 脊液循环阻塞,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5.中脑水管:位于中脑背侧,纵贯中脑ral ventricle左右各一,分别 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并延伸到半球的各 个叶内,侧脑室分为四部分:①中央部 central part,位于顶叶内;②前角anterior horn,最大,伸向额叶;③后角posterior horn,伸入枕叶内;④下角inferior horn, 最长,伸至颞叶内。两个侧脑室各自经左、 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二)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是位于两侧背侧 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前上方经 左、右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与相 应侧侧脑室相通,向后下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 室相通。
PS:第三脑室与帆间池在断层影像上的区分 第三脑室 帆间池 位置低 位置高 后方为松果体 后方为胼胝体压部 断面上上裂隙状 断面上呈三角形
脑室和脑池课件
A
脑室和脑池:参与脑脊液循 环,维持脑组织正常功能
C
B
脑池:容纳脑脊液,缓冲颅 内压变化
D
脑室和脑池:保护脑组织, 防止脑组织损伤
脑室和脑池的疾病
脑室和脑池疾病的分类
1
2
3
4
脑室疾病:包括脑 积水、脑室炎、脑
室肿瘤等
脑池疾病:包括脑 池炎、脑池肿瘤等
其他:包括脑室和 脑池疾病引起的并
发症等
脑室和脑池疾病: 包括脑室和脑池同 时发生病变的情况
脑室和脑池课件
演讲人
脑室和脑池概述
脑室和脑池的疾病
脑室和脑池概述
脑室和脑池的定义
1
脑室:位于大脑 内部,充满脑脊
液的空腔
2
脑池:位于大脑 表面,充满脑脊 Nhomakorabea液的腔隙
3
脑室和脑池的功能: 调节脑脊液的循环 和压力,保护大脑
免受外力冲击
4
脑室和脑池的分类: 根据位置和形状, 可分为多个类型, 如侧脑室、第三脑
室、第四脑室等
脑室和脑池的结构
1
脑室:位于大脑内 部,包括侧脑室、 第三脑室和第四脑
室
2
脑池:位于大脑表 面,包括蛛网膜下
腔和硬脑膜下腔
3
脑室和脑池的功能: 调节脑脊液的循环 和压力,保护大脑
免受损伤
4
脑室和脑池的疾病: 脑积水、脑膜炎等, 可能导致头痛、头
晕等症状
脑室和脑池的功能
脑室:产生脑脊液,调节颅 内压
脑室和脑池疾病的症状
脑室、蝶鞍区PPT课件
药物治疗:针对某些炎症、感染等引起的疾病。
疾病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如脑室-腹腔分流术、肿瘤切除术等。
放射治疗
适用于某些肿瘤。
其他治疗
如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疾病的治疗方案
开颅手术
适用于大型肿瘤或需要切 除的病变。
微创手术
如内窥镜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立体定向手术
针对功能区病变,精准度 高。
疾病治疗的预后与康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脑室、蝶鞍区疾病的研究进 展,提高全球的诊疗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蛛网膜囊肿
脑室内或鞍旁的囊性病变。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可观察脑室和蝶鞍区的结 构变化。
脑脊液检查
可了解脑脊液成分和压力,辅助诊断 脑积水等。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神经功能检查
评估神经传导和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和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
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 2 3
脑室、蝶鞍区的解剖结构研究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脑室、蝶鞍区的解 剖结构认识更加深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更准确的依据。
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有助于理解其在 人体内的正常运作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有助于揭示疾病 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脑室、蝶鞍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脑室系统概述 • 蝶鞍区概述 • 脑室、蝶鞍区的影像学检查 • 脑室、蝶鞍区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 脑室、蝶鞍区的研究进展
疾病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如脑室-腹腔分流术、肿瘤切除术等。
放射治疗
适用于某些肿瘤。
其他治疗
如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疾病的治疗方案
开颅手术
适用于大型肿瘤或需要切 除的病变。
微创手术
如内窥镜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立体定向手术
针对功能区病变,精准度 高。
疾病治疗的预后与康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脑室、蝶鞍区疾病的研究进 展,提高全球的诊疗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蛛网膜囊肿
脑室内或鞍旁的囊性病变。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可观察脑室和蝶鞍区的结 构变化。
脑脊液检查
可了解脑脊液成分和压力,辅助诊断 脑积水等。
常见疾病类型与诊断方法
神经功能检查
评估神经传导和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和病史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
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 2 3
脑室、蝶鞍区的解剖结构研究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脑室、蝶鞍区的解 剖结构认识更加深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更准确的依据。
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生理功能,有助于理解其在 人体内的正常运作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研究
研究脑室、蝶鞍区的病理机制,有助于揭示疾病 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脑室、蝶鞍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脑室系统概述 • 蝶鞍区概述 • 脑室、蝶鞍区的影像学检查 • 脑室、蝶鞍区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 脑室、蝶鞍区的研究进展
脑室和脑池断层解剖PPT课件
14
15
16
17
脑桥小脑角池:即桥池侧突,为桥池
向外侧的延续。前外侧界是颞骨岩部的 后内侧壁,后界是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 内侧界是脑桥基底部或延髓上外侧部。 第四脑室的外侧孔开口于此池。面神经 和前庭蜗神经经此池入内耳门。
小脑延髓池:又名枕大池。位于小脑
半球后下方、延髓背面和枕骨鳞部前下 方。是最大的脑池,第四脑室正中孔开 口于此。
枕大池
21
小脑溪: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小
脑蚓部下方。
延池:位于延髓腹侧和斜坡之间。两侧
椎动脉在此汇合成基底动脉。
延池
22
脑室系统
侧
脑
第
室
侧脑室
三 脑
室
第
四
脑
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23
侧脑室
中央部 前
角
后角下
角
三角区
前角
下角
中央部
后角
前角 后角
下角
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24
前角:室间孔以前的部分。向前伸入额叶,距额极3-4厘米。前壁和顶
脑池和脑室断层解剖
1
脑的被膜从外向内分别是硬脑膜、脑蛛 网膜和软脑膜。其中,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的间隙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为蛛网膜下池。 由于蛛网膜下池位于脑周围,故也称脑池。
脑池在影像学上有重要意义,脑池相互交通, 但无明显界限。
脑回间有“沟”,另外大脑半球之间和 大脑与小脑之间有“裂”, “沟”和“裂” 中都充满脑脊液,这些脑脊液都汇入脑池。
是胼胝体;内侧壁是透明隔;外侧壁是尾状核头。
25
中央部:室间孔向后至胼胝体压之间的部分。略呈弓形,向上,位
15
16
17
脑桥小脑角池:即桥池侧突,为桥池
向外侧的延续。前外侧界是颞骨岩部的 后内侧壁,后界是小脑中脚和小脑半球, 内侧界是脑桥基底部或延髓上外侧部。 第四脑室的外侧孔开口于此池。面神经 和前庭蜗神经经此池入内耳门。
小脑延髓池:又名枕大池。位于小脑
半球后下方、延髓背面和枕骨鳞部前下 方。是最大的脑池,第四脑室正中孔开 口于此。
枕大池
21
小脑溪: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小
脑蚓部下方。
延池:位于延髓腹侧和斜坡之间。两侧
椎动脉在此汇合成基底动脉。
延池
22
脑室系统
侧
脑
第
室
侧脑室
三 脑
室
第
四
脑
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23
侧脑室
中央部 前
角
后角下
角
三角区
前角
下角
中央部
后角
前角 后角
下角
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24
前角:室间孔以前的部分。向前伸入额叶,距额极3-4厘米。前壁和顶
脑池和脑室断层解剖
1
脑的被膜从外向内分别是硬脑膜、脑蛛 网膜和软脑膜。其中,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的间隙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为蛛网膜下池。 由于蛛网膜下池位于脑周围,故也称脑池。
脑池在影像学上有重要意义,脑池相互交通, 但无明显界限。
脑回间有“沟”,另外大脑半球之间和 大脑与小脑之间有“裂”, “沟”和“裂” 中都充满脑脊液,这些脑脊液都汇入脑池。
是胼胝体;内侧壁是透明隔;外侧壁是尾状核头。
25
中央部:室间孔向后至胼胝体压之间的部分。略呈弓形,向上,位
脑部详细解剖图解
⑵脑桥
⑵脑桥:脑桥腹面膨隆,正中有沟,容纳基底动 脉;两侧渐窄,伸向小脑;在腹外侧份有粗大的 第Ⅴ对脑神经根,脑桥腹面与延髓借延髓脑桥沟 相隔,在沟内从内侧向外侧有Ⅵ、Ⅶ、Ⅷ脑神经 根出入。脑桥背面构成菱形窝的上部(如图7所 示)。
⑶延髓
⑶延髓:形似倒置的圆锥体,表面的沟、裂与脊 髓者相同并延续。前正中裂两侧隆起的一对锥体, 由锥体纤维(皮质脊髓束)构成,其下部可见锥 体纤维越过中线走向对侧,称为锥体交叉。前外 侧沟中有第Ⅻ对脑神经穿出,后外侧沟附有Ⅸ、 Ⅹ、Ⅺ三对脑神经根。延髓背侧,上部与脑桥共 成菱形窝;窝下由两对结节构成,后正中沟侧为 薄束结节,其外侧为楔束结节,分别延续脊髓的 薄束与楔束。
2.脑干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⑴灰质:分散成团块状和不连续的柱状,主要集 中于脑干背侧,可分为两部分。 1)脑神经核:脑干内有第Ⅲ~Ⅻ对脑神经核,核 团神经元的胞突在脑干表面构成脑神经根,因此 脑神经根所连的脑部内都存在相应的脑神经核。 概略而言,中脑存在Ⅲ、Ⅳ对脑神经核,脑桥Ⅴ、 Ⅵ、Ⅶ、Ⅷ,延髓Ⅸ、Ⅹ、Ⅺ、Ⅻ、对脑神经核。 其中第Ⅴ对脑神经的感觉核是一对较长的灰质柱, 贯穿整个脑干(如图8所示)。
大脑解剖
脑
脑位于颅腔内。全脑约重1400g。大脑约占颅腔容积的 3/4,覆盖间脑及小脑,并借脑干续连于脊髓。脑由神经 管前部发育而来,管腔在脑的各部形成脑室(如图所示)。
(一) 脑干
脑干为一短干,由上而下依次为中脑、脑桥、延 髓。中脑紧连间脑,延髓在枕骨大孔处续连脊髓。 脑干腹面贴于枕骨;背面与小脑相连,其间的腔 隙称第四脑室。中脑的内腔保持原始状态,称为 中脑水管。脑干表面附有10对神经根。 1. 脑干的外形 ⑴中脑:中脑腹面为一对柱状结构,称大脑脚, 两脚间的凹陷称脚间窝,第Ⅲ对脑神经沿大脑脚 出脚间窝;中脑背面为两对小丘状隆起,分别称 上丘和下丘,是视、听觉反射中枢。下丘下方有 第Ⅳ对脑神经穿出(如图6所示)。
脑室、蝶鞍区
第四节
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池
一、脑室系统的一般解剖
侧脑室(2) 第三脑室
组成 第四脑室
第五脑室 第六脑室
发育上变异
(一)侧脑室
1.位置:大脑半球深层,包绕在尾状核周围。 2 . 形态与分部: (1)前角 自室间孔向前深入额叶,冠状切面呈三角形; (2)中央部 位于顶叶内,横切面呈三角形; (3)后角 深入枕叶,额状切面呈圆形; (4)三角区 (5)下角 在丘脑后方弯向下,进入颞叶。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MRI快速增强扫描垂体增强扫描顺序 后叶→垂体柄→前叶→前叶远侧部→外侧部
正常垂体
在经垂体的冠状图像上, 视交叉、垂体柄与垂体 三者的影像相互连结成 “工”字形。
蝶鞍垂体横断层面
6.海绵窦
位置:位于蝶鞍两侧 形态:硬脑膜两层间的海绵样腔隙,两侧形态对称、 大小相 等,经鞍膈的前、后 海绵间窦相连通。 毗邻:壁~额叶 下壁~蝶窦 内侧壁~垂体、蝶鞍 外侧壁~颞叶
3.鞍底形状
横径:14~15mm 深度:6~9 mm 厚度:骨质较薄,成人约1mm。 正常有三种:(1)平直型(49%); (2)下凹型(46%) (3) 上凸型(5%) 鞍底侧角呈光滑弧形,尖锐 侧角提示鞍内肿瘤。
4.蝶窦
位置:蝶骨体垂体窝深面,鞍底的下方。 形态:新生儿仅为一腔,青春期后发育完全。 分型:根据气化程度分 硬化型(2.5%) 鞍前型(15%) 鞍型 (75~85%)
脑桥(侧脑室中央部)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第五节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蝶鞍区
一、复习颅底有关的解剖结构
二、概述
(一)定义
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
(二)主要结构
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池
一、脑室系统的一般解剖
侧脑室(2) 第三脑室
组成 第四脑室
第五脑室 第六脑室
发育上变异
(一)侧脑室
1.位置:大脑半球深层,包绕在尾状核周围。 2 . 形态与分部: (1)前角 自室间孔向前深入额叶,冠状切面呈三角形; (2)中央部 位于顶叶内,横切面呈三角形; (3)后角 深入枕叶,额状切面呈圆形; (4)三角区 (5)下角 在丘脑后方弯向下,进入颞叶。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MRI快速增强扫描垂体增强扫描顺序 后叶→垂体柄→前叶→前叶远侧部→外侧部
正常垂体
在经垂体的冠状图像上, 视交叉、垂体柄与垂体 三者的影像相互连结成 “工”字形。
蝶鞍垂体横断层面
6.海绵窦
位置:位于蝶鞍两侧 形态:硬脑膜两层间的海绵样腔隙,两侧形态对称、 大小相 等,经鞍膈的前、后 海绵间窦相连通。 毗邻:壁~额叶 下壁~蝶窦 内侧壁~垂体、蝶鞍 外侧壁~颞叶
3.鞍底形状
横径:14~15mm 深度:6~9 mm 厚度:骨质较薄,成人约1mm。 正常有三种:(1)平直型(49%); (2)下凹型(46%) (3) 上凸型(5%) 鞍底侧角呈光滑弧形,尖锐 侧角提示鞍内肿瘤。
4.蝶窦
位置:蝶骨体垂体窝深面,鞍底的下方。 形态:新生儿仅为一腔,青春期后发育完全。 分型:根据气化程度分 硬化型(2.5%) 鞍前型(15%) 鞍型 (75~85%)
脑桥(侧脑室中央部)层面
胼胝体压部层面
第五节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蝶鞍区
一、复习颅底有关的解剖结构
二、概述
(一)定义
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
(二)主要结构
《脑室与脑池》PPT课件
2
*中央部2
• 自室间孔向后延伸至 胼胝体压部的水平裂 隙,顶为胼胝体1, 内侧为透明隔3后部 ,底为穹窿5、背侧 丘脑15上面和尾状核 4。
• 6锥体束7第三脑室8脚间 池9视辐射10海马11脑桥 12下角13毯(胼胝体压部 纤维形成) 14尾状核
2020/11/22
3
*后角2
• 伸向枕叶,渐变细且 长度变异大。
15
缰 三 角
• 7.交叉池:蝶鞍上方 ,环绕视交叉周围。 池内有视交叉。
• 8.终板池:位于终板 前方,胼胝体嘴的下 方,呈纵行狭长的裂 隙。
2020/11/22
终 板前 池连
合 松 果 体
16
• 9.大脑脚池:大脑脚 前外侧,其外侧通环 池。大脑后动脉绕行 于此池。
• 10.环池:围绕大脑 脚的外侧面,前通脚 间池,后通四叠体池 。
• 第五脑室的前界为胼 胝体膝,后界为穹窿 柱,上界为胼胝体干 ,下界为胼胝体嘴和 前连合。
2020/11/22
10
第六脑室
• 第六脑室位于第五脑 室后方,又称威革( Verga)腔、穹窿脑 室或三角脑室。借穹 窿柱与第五脑室隔开 。
2020/11/22
11
(二)蛛网膜下池(脑池)
• 1.延髓池:位于斜坡 下部与延髓腹侧之间 。池内有基底动脉起 始部、后四对神经。
2020/11/22
17
• 11.四叠体池:中脑 四叠体背面,向上延 伸入大脑大静脉池。
• 12.大脑大静脉池: 位于第三脑室后方, 上至胼胝体压部。池 内前部有松果体,后 上部有大脑大静脉。 向前上通中间帆腔。
2020/11/22
18
13.中间帆腔(第三脑室上池)
• 位于第三脑室顶上面, 穹窿联合的下方,呈三 角形,尖向前。
脑室系统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病房管理组: 李传喆、殷乐、崔翠、穆怀娇
脑室的构成
脑室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延伸至 半球的各个叶内,分为四部分:
前角伸向额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内
侧
后角伸入枕叶
脑
室
下角伸至颞叶内
三角部
室间孔
室腔内有脉络丛,侧脑室经左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三脑室
何为脉络丛?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 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 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 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 液的主要结构 。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三角部、下 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easy 蛛网膜下腔 大脑背面 easy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Thanks!
谢谢!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150ml,它处于不断地产生、 循 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如下:
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 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 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液浸泡。然 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如在脑脊液循 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 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病房管理组: 李传喆、殷乐、崔翠、穆怀娇
脑室的构成
脑室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延伸至 半球的各个叶内,分为四部分:
前角伸向额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内
侧
后角伸入枕叶
脑
室
下角伸至颞叶内
三角部
室间孔
室腔内有脉络丛,侧脑室经左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第三脑室
何为脉络丛?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 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 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 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 液的主要结构 。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三角部、下 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easy 蛛网膜下腔 大脑背面 easy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Thanks!
谢谢!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150ml,它处于不断地产生、 循 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如下:
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 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 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液浸泡。然 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如在脑脊液循 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 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方为松果体 后方为胼胝体压部 断面上上裂隙状 断面上呈三角形
❖ 3.第四脑室:向上通过中脑水管连通第三脑室 ,向下连通脊髓中央管,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的末端开口形成外侧孔,靠近菱形窝的下角 处有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和正中 孔均通向蛛网膜下隙
❖ 4.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 (1)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该脑 室有时形成囊肿可阻塞室间孔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 (2)第六脑室(穹窿室):此室扩大导致脑 脊液循环阻塞,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 5.中脑水管:位于中脑背侧,纵贯中脑全长, 与第三、四脑室连通。
脑室系统=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第五脑室+第六脑室)+ 中脑水管+室间孔
❖ (一)侧脑室
❖ 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左右各一,分别 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并延伸到半球的各 个叶内,侧脑室分为四部分:①中央部 central part,位于顶叶内;②前角anterior horn,最大,伸向额叶;③后角posterior horn,伸入枕叶内;④下角inferior horn, 最长,伸至颞叶内。两个侧脑室各自经左、 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二)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是位于两侧背侧 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前上方经 左、右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与相 应侧侧脑室相通,向后下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 室相通。
PS:第三脑室与帆间池在断层影像上的区分 第三脑室 帆间池 位置低 位置高Leabharlann 病汇报病例汇报 脑室的划分(图文详解)
脑内部的腔隙称为脑室。在大脑两个半球内有侧脑室,间脑 内有第3脑室;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有第4脑室,各脑室之间 有小孔和管道相通。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在各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则脑室 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并扩大形成脑积水。
❖ 3.第四脑室:向上通过中脑水管连通第三脑室 ,向下连通脊髓中央管,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的末端开口形成外侧孔,靠近菱形窝的下角 处有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和正中 孔均通向蛛网膜下隙
❖ 4.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 (1)第五脑室: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该脑 室有时形成囊肿可阻塞室间孔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 (2)第六脑室(穹窿室):此室扩大导致脑 脊液循环阻塞,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 5.中脑水管:位于中脑背侧,纵贯中脑全长, 与第三、四脑室连通。
脑室系统=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第五脑室+第六脑室)+ 中脑水管+室间孔
❖ (一)侧脑室
❖ 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左右各一,分别 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并延伸到半球的各 个叶内,侧脑室分为四部分:①中央部 central part,位于顶叶内;②前角anterior horn,最大,伸向额叶;③后角posterior horn,伸入枕叶内;④下角inferior horn, 最长,伸至颞叶内。两个侧脑室各自经左、 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二)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是位于两侧背侧 丘脑及下丘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前上方经 左、右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与相 应侧侧脑室相通,向后下经中脑水管与第四脑 室相通。
PS:第三脑室与帆间池在断层影像上的区分 第三脑室 帆间池 位置低 位置高Leabharlann 病汇报病例汇报 脑室的划分(图文详解)
脑内部的腔隙称为脑室。在大脑两个半球内有侧脑室,间脑 内有第3脑室;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有第4脑室,各脑室之间 有小孔和管道相通。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在各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则脑室 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并扩大形成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