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说明国与国之间出现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但上一章的讨论说明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本章要另辟新径,把人力资本因素纳入到生增长模型中来,研究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解释收入差异的原因。虽然本章仍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讨论,这一点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最优增长理论一样,但是本章建立的增长模型与索洛模型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本章的模型中,资源在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分配上的任何变化,哪怕是不太大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人均产出上的巨大变化。因此,本章的模型在解释国与国之间收入水平差异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上一章和本章的讨论,共同构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容。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开端。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点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能力、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它与抽象知识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所有,具有对立性和排他性,而且可以进行交易。这种区别可谓是人力资本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通常的私有商品所共同的地方。举例来说,一个工程师把他(她)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去,就排除了其他活动中也来同时雇用这位工程师。工程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掌握的知识与技术,都为该工程师个人所有。企业要雇用工程师,就必须为工程师支付报酬,这种报酬实际上是为工程师具有的能力、知识和技术而支付的。相反,一种算法用于某种用途后,就不能排除其他用途也同时使用这种算法,除非其他用途不适合于使用这种算法。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属于人力资本,都具有私有性特点。但体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有形的,可以相对容易地量化;而脑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无形的,不容易量化,甚至无法量化。比如,搬走一万吨钢筋,可以用市场价格计算其劳动的价值;但为企业出一个点子或者做一个设计规划的价值,却难以完全合理地量化。在网络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更多地表现在无形资产的物化过程中。例如,一个程序员完成一个商业程序,一个规划者完成一个的总体设计和运作,都是人力资本的物化表现。这种物化以后的人力资本便脱离劳动者本身,被财务资本拥有者以工资或者奖金的形式所购买。
人力资本除了天然属于个人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投入后难以收回。老板作为财务资本的代表人,在员工辞职时,就已经无形得到了劳动者在远期目标激励下所投入的超值资源。“大伙努力干!现在吃吃苦,等我们成功了就要楼有楼,要车有车了”,这是创业时期老板们常常用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话。劳动者体谅了老板创业的难处,没有提出合理的报酬标准,于是在较低的回报下拼命干活。可是,在企业取得成功以后,老板却忘记了对员工的承诺,或者以新的情况来推脱。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效益为劳动者本身所无法分享,但这
时人力资本已经投入,已经被物化,再也无法收回。
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是资本品,这是人力资本的原始含义,经济学家藉此把资本投资理论应用于教育、健康、旅游、父母关爱等领域,为这些领域里的人类行为提供经济学解释。但是,以往的人力资本理论并不明确地定义人力资本的涵,而只是将一切发生于劳动自身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概括为人力资本。这样的定义有助于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区分开来,却无法区分同一人力资本概念不同知识类型的生产、交换、积累等过程。而后者正是“新经济”(以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为主导的经济)的主要表现形态。
在知识经济中,大部分劳动者都是知识劳动者,这里只有知识类型之分,没有“有知识”与“无知识”之分。知识结构在的那种普遍互补性,使得每个知识劳动者都比在传统经济中更有可能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是因为知识互补性带来的收益递增性,提供了知识劳动者进一步专业化的激励,而专业化永远意味着每个人知识效益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其他人的知识。
基于对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本特点的如上认识,人们在研究人力资本需求方面常常使用这样两个基本假设:第一,每个知识劳动者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市场对其知识类型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对应关系,因而知识服务供给者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第二,每个知识劳动者的知识服务都有一条向下倾斜的平均成本曲线,生成这一曲线的边际成本曲线由人力资本投资初始阶段的“沉淀成本(sunk-cost)”和随后阶段的“维持成本(maintenance-cost)”构成,从而使分摊到每个服务单位上的总平均成本随服务总量递减。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G. S. Becker)。贝克尔认为,只要一种稀缺的资源有多种用途,那么与它有关的选择问题就可以纳入经济学的畴。按照这种观点,经济学可以研究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经济学是“利用生命的艺术”。贝克尔也正是由于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成功地应用到其他领域,而登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92年的领奖台。
在贝克尔看来,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原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发端于人类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但却可以应用到人文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而这种资源本身还是稀缺的,那么有关这种资源的分配和选择问题便可以纳入经济学的畴,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加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金钱、财富,而且时间和人的精力、乃至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都是经济学的问题。因此,贝克尔借用萧伯纳的一句格言来描述他的方法论:“经济学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
正是由于贝克尔对经济学的本质有着透彻、精辟的认识,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起来达到了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的地步,因此他一生的学术研究,如天马行空一般,涉及了经济学以往从未染指的许多容:从结婚生育到子女抚养、从家庭结构到社会教育、从夫妻离婚到抢劫犯罪、从歧视行为到利他主义,所有这些似乎与经济学毫不相关的问题,贝克尔都用一套严谨的经济模型作出了解释,并得出了一系列常识无法论证的结论。
下面我们浏览一下贝克尔关于人力资本话题的几个观点。
1957年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联的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等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件事极刺激了美国当时的政界和科学界,美国政府对本国未来的军事优势和科技前景十分忧虑,于是,便召集专家学者来研究美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分析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落后于联的原因。在经济学界,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教育领域,重点探讨了教育投资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形成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贝克尔1963年出版的《人力资本》一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它没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