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福建闽清人,本姓葛,名长庚,字白叟、如晦、以
百家姓之白氏的解析!
百家姓之白氏的解析!【导语】出自芈姓,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
公元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
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
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
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
他*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姬姓。
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
他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
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名讳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是为陕西白姓。
3、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我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
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4、以地名为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
5、皇帝赐姓。
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如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
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来。
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
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
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
丹蹊访道游记之武夷1
丹蹊访道游记之武夷山——踏寻白玉蟾的足迹前言余生性愚钝,无有所长,但平生喜游山水,雅好宗教空灵之学,尤羡李白、徐霞客等云游慕道之风。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那种“寻仙访道,仗剑去国”的寄情山水之乐的生活是我一直所羡慕的。
无奈春去秋来,岁月不居,人生三十三年的岁月中,命运的坎坷,生活的奔波,让很多宿时的理想都成为梦幻了。
这些年流浪在外,走过的山,走过的水,经历的人,经历的事,太多了。
堪叹泰半已成为过眼云烟,惟有依稀的记忆长留心空脑际,不时激起阵阵风声水响,洗涤着我少年的崎岖、青年的坎坷和以及进入壮年后的忧思和情怀!只是萦绕心头的一点宿愿依然未断,不知在何时又会在内心底处涌现出来,每当人生有重要决定和重要转折关口出现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云游,经过几年道教教团的郁闷生活后,我想是该我再出去走一走的时候了……原计划这次云游十座名山,把这些年一直想去的名山这次都走遍了,也把以前写过的丹蹊访道游记的后续篇在补完,因为二零零三年写过那篇白云观游记后,就有很多道友经常会问游记的下篇什么时候出来?这一拖就是四年了。
有些惭愧,因为这些年在教团宫观里呆得有些麻木了,笔也秃了,情绪也没了,更没有什么素材好写了。
故此也想出去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见闻写出来,也跟广大道友乐一乐。
受卡尔. 波特的《空谷幽兰》一书的影响,我把此次出游要去的华山、太白山、终南山放到了行程的最后,这三座山是我这次出游访道的重点,以为那样会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去深山里完成访道探秘。
后来,才知道大错特错了,这次路上的花销是我没有预计到的,出游中处处都要花钱,自己身上的那点钱只是杯水车薪,等走完四川的几座山后,基本上已无财力在继续余下的行程了,华山、太白山、终南山已经没有办法成行了,只有打道回府。
这次出游访道终没有按理想完成,只是走了些景区,看了些风光。
当初要是出游的行程开始就安排华山、太白山、终南山在前程,遗憾也就能减少许多了。
不过,留些遗憾给未来去弥补,总不见得是坏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国传统春节诗词
爆⽵声中⼀岁除——中国传统春节诗词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元⽇》--------------------------------------------------------------------------------①元⽇:指吉⽇,农历正⽉初⼀,就是春节。
②爆⽵:古⼈烧⽵⼦时爆裂发出响声,⽤来驱⿁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除,逝去。
③屠苏:⼤年初⼀全家合饮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的⼀种习俗,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④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稠密。
曈曈:⽇出时光亮⽽温暖的样⼦。
⑤桃:正⽉初⼀⽤桃⽊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名字,悬挂在门旁⽤来压邪,也指春联。
新年的元⽇,⾮常热闹、欢乐,万象更新,满怀希望。
噼噼啪啪的爆⽵声响起,旧的⼀年就要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的⼀年,家家都在辞旧迎新,畅饮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着千家万户,⼈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067年,宋神宗继位,内部⾯临着政治、经济危机,外部⾯临着辽、西夏的不断侵扰,于是有变法⾰新之意。
起⽤王安⽯为江宁知府,不久诏为翰林学⼠兼侍讲,1068年,王安⽯上书主张变法,得到宋神宗⾸肯。
1069年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变法,看到家家忙着过春节,有感⽽作。
王安⽯(1021~1086),字介甫,号半⼭,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唐宋⼋⼤家”之⼀。
庆历⼆年(1042年)进⼠,宋神宗熙宁⼆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园。
近代梁启超将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张居正,称为封建时代六⼤政治家。
●春节诗话▉隋唐1、⼈⽇思归【隋】薛道衡(540~609)⼊春才七⽇,离家已⼆年。
⼈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才七⽇,离家已⼆年【古代春节那些事⼉】什么是⼈⽇?古代相传农历正⽉初⼀为鸡⽇,初⼆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初五为⽜⽇,初六为马⽇,初七为⼈⽇。
白玉蟾祖师诗词
白玉蟾祖师诗词一、白玉蟾祖师简介白玉蟾祖师呀,那可是道教南宗的重要人物呢。
他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白叟等。
他出生在南宋时期,自幼聪慧,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造诣。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游历四方,传播道教文化。
二、白玉蟾祖师诗词的风格特点1. 意境空灵白玉蟾祖师的诗词常常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就像他的诗句里描写山水的时候,感觉那山水都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山水了,而是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比如说“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你看,在白云深处学陈抟这样的仙人,枕着清风,感觉天地都无比宽广了,读起来就好像自己也到了那个神仙般的境地。
2. 富有哲理他的诗词里面还蕴含着很多哲理。
像“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这里面就有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思考,片云孤鹤可以象征着人生的孤独或者自由,而东西路又表示人生有很多选择,四海九州的山就像是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难或者是不同的境遇。
3. 饱含情感祖师的诗词情感很丰富呢。
有时候是对自然的热爱,像描写春天的美景,把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有时候又有对人生的感慨,比如对时光匆匆的叹息之类的。
三、白玉蟾祖师诗词赏析1. 早春赏析“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这首诗描写早春的梅花,南枝上才开了两三朵花,在雪里散发着香气,摆弄着花粉。
后面两句对梅花周围的环境描写得特别美,烟雾淡淡地笼罩着,月光浓浓地照着,水和沙也像是被轻轻地笼着。
从这首诗能看出白玉蟾祖师观察很细致,用词也很精妙,把早春梅花的那种娇羞和周边环境的朦胧美都写出来了。
2. 水调歌头·自述十首赏析“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
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这首词里白玉蟾祖师自述自己的经历和心境。
他说自己是个奇男子,心中装着万象,但是学书学剑都没有成功,想要去学佛,最后又拜入道教。
这里能看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和选择,既有对自己过去的一种自嘲,也有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白玉蟾的诗句名言介绍
白玉蟾的诗句名言介绍1.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白玉蟾《赠潘高士二首·冬至炼朱砂》2.主人摇指青烟里,瀑布悬崖剪雪花。
——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仙掌峰前仙子家》3.瀑布悬珠溅紫芝,山猿恐我呼杖屦。
——白玉蟾《周唐辅仙居庄作》4.下有龙潭绿无底,瀑布悬岩千尺水。
——白玉蟾《燕岩行》5.西岭双枫南瀑布,自言曾识许旌阳。
——白玉蟾《栖真观》6.雪魄冰魂无处觅,秋烟秋雨暗孤村。
——白玉蟾《挽知宫王月谷三章·去年五月访丹元》7.满天秋雨落琼花,清溪涨绿浸平沙。
——白玉蟾《仙岩金仙阁》8.秋雨织愁成段,暮云过眼生花。
——白玉蟾《呈嬾翁六首·秋雨织愁成段》9.安得翠叶成寒丛,四景常使飘春风。
——白玉蟾《画中众仙歌》10.有时花落鸟啼处,正是千林俵秋雨。
——白玉蟾《画中众仙歌》11.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冷浸一壶玉。
——白玉蟾《仙岩行》12.梅窗主人携百壶,一夜谈话秋雨寒。
——白玉蟾《夜宴清胜轩醉吟呈倪梅窗吴道士隐南》13.风搅长空秋雨悬,路如苔滑懒摇鞭。
——白玉蟾《雨中题旅馆》14.秋风秋雨索人诗,云放千山翠色奇。
——白玉蟾《秋日书怀三首·秋风秋雨索人诗》15.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
——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扩展阅读:白玉蟾的简介白玉蟾(1134~1229),[1][2]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
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
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儋州松林岭。
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
最后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尽得其道术。
并遵师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从云游看白玉蟾的文化人格塑造
Ab s t r a c t :B a i Yu c h a n ,wh o w a s t h e i f f t h a n c e s t o r o f I n n e r Al c h e my o f S o u t h e r n L i n e a g e i n S o u t h e r n S o n g Dy n a s t y ,t r a v e l e d f r o m p l a c e t o p l a c e a l l h i s l i f e ,a n d h a d mo v e d a b o u t a l l o v e r t h e d i s t i r c t s o f S o u t h e r n S o n g Dy n a s t y . T h e d e f e a t o f t h e t e s t o f b o y w a s h i s t o u i r s t o u t wa r d f a c t o r s . T h e w i l l s o f l i k i n g n a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t a k i n g h i s T a o i s t t e a c h e m ,ma k i n g h i s f i r e n d s ,p r e a c h i n g T a o i s m t o h i s b e l i e v e r s a n d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i d e a l s o f i mmo r t a l we r e h i s i mma n e n t t o u i r s t mo t i v a t i o n s .He ma d e u p h i s i mmo r t a l c u l t u r a l p e so r n a l i t y .
白玉蟾诗词解释
白玉蟾诗词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好词好句、名言短句、祝福语、古诗词、读后感、观后感、日记、周记、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and short sentences, blessings,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post reading feedback, post reading feedback, diaries, weekly not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白玉蟾诗词解释白玉蟾诗词解释(精选5篇)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宋道士--白玉蟾--狂草《四言诗帖》附译文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 童侍女,为求
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盖,升入紫庭。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
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
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
深的艺术内涵和欣赏价值。
活动于西元十三世纪),字如晦,号海琼子,继为白氏子,故又名白玉蟾。后隐于武夷山。每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真人。善篆、隶、草书。
白玉蟾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道人书法家、画家。学问宏富,道行高深,自然笔法超然不俗,非同凡响。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有文化修养、多才
多艺、技法高超的释道僧人,如隋智永、唐怀素等,他们以其精熟的技巧和殊异的情趣,创造了大量作品,而这些作品往往抒其怀抱,蕴含哲理,具有较
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 款署“玉蟾”。《仙庐峰六咏卷》,白玉蟾书,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南宋道人,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 ,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葛长庚(约
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
盖,升入紫庭。白玉蟾
【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 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軿 [píng],得尔飞盖
,升入紫庭。白玉蟾
四言诗帖狂草书法欣赏打破直行而书的习惯,自由穿插,笔势雄强,观者可感受书写的情绪与内容互为辉映。四言诗帖释文 :天朗气清,三光洞明。
(1)南宗五祖白玉蟾简介
(1)南宗五祖⽩⽟蟾简介⽩⽟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
为⽩⽒继⼦,故⼜名⽩⽟蟾。
字如晦、紫清、⽩叟,号海琼⼦、海南翁、武夷散⼈、神霄散吏。
南宋时⼈,祖籍福建闽清,⽣于琼州(今海南琼⼭)⼈,⼀说福建闽清⼈。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科。
及长,因“任侠杀⼈,亡命⾄武夷” ⼗⼆岁举童⼦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
遂笃志⽞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扔归罗浮,授以⾦丹⽕候之法,后居武夷⼭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
后出家为道⼠,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于传播丹道。
⽩⽟蟾为南宗第五代传⼈,即“南五祖”之五。
“南宗”⾃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
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世称“紫清先⽣”。
⽩⽟蟾师事陈楠,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
嘉定五年在罗浮⼭得陈楠临终付嘱。
⽩⽟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
时⽽蓬头⾚⾜,时⽽青⼱野服,“或狂⾛,或兀坐,或镇⽇酣睡,或长夜独⽴,或哭或笑,状如疯颠”。
⽩⽟蟾于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诏征赴阕,对御称旨,命建太⼄宫。
嘉定⼗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
⼗⼀年宁宗降御⾹,⽟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隆宫,后⼜于九宫⼭瑞庆宫主国醮。
⼗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宿乃释”,然⾂僚上⾔其以左道惑众。
⼀⽇不知所在。
⽩⽟蟾“⾝通三教,学贯九流”。
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称“圣即仙之道,⼼即佛之道”。
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成论和精、⽓、神的修为。
掺揉易学禅学的“知⽌”说,认为“⼈⾝只有三般物,精、神与⽓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皇⼝中涎。
其⽓即⾮呼吸⽓,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思虑神,可与元始相⽐肩。
……岂知此精此神⽓,根于⽗母未⽣前。
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块⼤⽆边。
” ⽩⽟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兼通⼤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
止止庵讲解词
今天我们要带大家去探访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大家知道吗?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里,有一幅巨大的墙画,是武夷山的绝美风光,玉女峰、大王峰和九曲溪。
其中,最中心的位置就是止止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重点介绍的地方。
它的地形地貌有点像把大太师椅,背后有靠,两侧有扶手,三面储郁成幽,一面通透开放,尤其绝的是,过谷口外就是九曲溪,面对谷口,左右还有两峰,就像两个门卫,这是典型的传统山水形胜理论中最佳的地势地貌,也就是俗称的好风水。
业内人士称之为世界顶级风水。
好的风水,背要有靠,左右要有扶手,左青龙,右白虎,像一把交椅一样。
俗话说是金交椅,风水书上叫明堂。
更好的风水,明堂前面要有水,最好是活水。
这个活水,书上称之为玉带环绕,右边流进来,左边流出去。
没有活水也要挖个池塘。
像毛泽东的家,门前有口大池塘。
风水书上说,水外要有案山,像屏风一样,使这个明堂形成一个窝,能够把气聚起来。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这里的风水就非常好了。
1997年我在止止庵遗址接待了一位台湾来的老先生,七十几岁。
他看了止止庵遗址后,高兴得跳起来。
我说,老先生你怎么这么激动?他说,我搞了一辈子的风水,只知道世界顶级风水是什么,但始终没有见过顶级风水。
我今天看到了。
接着他拿出一本几百年前的线装书,只见书上写了八个大字“顶级风水,旗鼓相当”,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说明:“案山左右,如旗似鼓,顶级风水也。
”他指着止止庵遗址对面的山说,你看,当中的是案山,左边的大小观音石是三面旗,右边的兜鍪峰是鼓。
左旗右鼓,大小差不多,距离差不多,这就叫旗鼓相当。
北京的风水好,说是有旗山鼓山,你们福州也说是风水好,也有旗山鼓山,但是他们的旗山鼓山是人们随意命名的。
福州的旗山鼓山距离很远,大小不一样,不叫相当。
而且福州的鼓山不是形象,而是石头敲上去像有鼓声。
真正“案山左右,如旗似鼓”,只有你们这里。
只有止止庵这里是顶级风水。
全世界只有这么一个顶级风水。
(这个部分是介绍风水的)而提起止止庵就不得不说白玉蟾的,白玉蟾,白真人和止止庵在武夷山几乎就是一个概念,说白玉蟾就是在说止止庵,说起止止庵就是在说白玉蟾。
道教神仙介绍
道教神仙介绍道教神仙介绍道教是中国⼟⽣⼟长的宗教。
她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修⾏宗旨为长⽣久视、成仙、成真、清静⽆为。
道教精神在于重⽣、乐⽣、贵⽣,所以道教因其追求长⽣不⽼的神仙思想⽽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
道教在长期发展中产⽣了很多神仙。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所信仰的神仙⼤致可以分为“神”和“仙”两⼤类。
神是指神祗,包括天神、地祗、地府神类,⼈体之神、⼈⿁之神等。
其中天神、地祗等神是先天存在的真圣,按《抱补⼦》的说法,是属于神异类“⾮可学也”,⽽⼈⿁之神则源于祖先崇拜,有功于国于民,死⽽为神,如岳飞、关⽻等。
“仙”指仙真,包括仙⼈和真⼈。
道教所追求的得道成仙,指的也就是这个“仙”。
仙真实际是经过修炼⽽成就的,具有道德⾏功的杰出⼈物。
如祖天师张道陵等。
“神”和|“仙”的含义是不同的,他们的区别,简⽽⾔之,由天⽽⼈的是神(⼈⿁之神例外);由⼈⽽天的谓仙。
神多为先天的,⽽仙多是后天的。
先天⾃然之神,是出于宇宙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如⽃姆元君、天皇⼤帝等。
后天⼀些神是有功绩于世⼈,被后⼈封奉祭祀成神,如孔⼦,药王孙思邈等。
道教的祖师多为仙真。
道教尊庄⼦为“南华真⼈”,列⼦为冲虚真⼈。
全真祖师王重阳、马丹阳、邱长春、张佰端等均为真⼈。
历代天师也都为真⼈。
古今得道仙⼈著名者如:⼴成⼦、杜松⼦、黄⽯公、安期⽣、河上公、三茅真君、⽩⽟蟾、⼋仙等,多为道教祖师。
神仙论说明元始天尊是道教最⾼神灵,“三清”尊神之⼀,道教道宝的象征,称⽟清圣境元始天尊,也称元始天王。
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位尊神。
(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元祖,并认为,元者,本也。
始者,初也,先天之⽓也。
存在于宇遇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是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
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
元始天尊,顶负国光,⾝披七拾⼆⾊,⼿执宝珠或者左⼿虚拈,右⼿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时的“⽆极状态”和“混沌之时”,元始天尊位居“⼤罗天”中,所局仙府称为“⽞都⽟景”,道教故称道宝。
道门篇—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
道门篇—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白玉蟾祖师,南宋高道大德,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
祖籍福建闽清县。
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
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
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
遍游江南名山胜地。
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
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
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
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
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
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
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凡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
如从此入,便得渊源。
倘错行路径,如书空寻迹,披水觅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
天不言而四时行人身阴阳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
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
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
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进德。
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
心动神疲,心定神闲。
疲则道隐,闲则道生。
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邪说乱道久矣,采战、烧汞、搬运皆邪道也。
年少者、不笃信者、遑遑趋利者,皆未易言此道。
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关,全在用功夫。
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则兔纵,稍紧则兔死。
须于空虚中觅之,否则何足言功夫哉。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
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之神气充足。
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静时炼气,动时炼心,下学之功毕矣。
须节欲。
先天必须后天定。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不在腔子里。
南宋高道白玉蟾
清 ,据 相关 史料 推算 : 诞生 时 间应该 是绍 兴 甲寅 其
(14 I3 )三月十五 日 ( 有称 为绍熙 ( 14 甲寅 ,可 19 )
能是 因 “ 兴”旧体 字的误 会,否则不符合白玉蟾养生
高道的史 实 ) 。因其祖父任职 琼州 ( 或称 琼崖 、海 南
岛)之时 ,白玉蟾 出生于海 南,所以 他 自号海琼 子。 他 因少年丧父 ,曾过继于 白氏之 门,故又姓 白。白玉 蟾聪颖异常 ,十二 岁举童子科 ,十六 岁专思学仙 ,毅 然求道 ,云游四方 ,备尝辛苦 。师事陈楠后 ,九年相
自此以后 ,他即致力于多年研有心得,修有成就 的丹道精神 内涵的传播 ; 此即为后 世所称 : 内丹 “ 南
宗 ”的 内容 。其 基本理论 : 符合今天所谓 “ 亦 宇宙生 成论 ”思想 ,就 是丹道 关于 “ 、气、神 ” 精 ,在 人身 这个 “ 宇宙天地 ”丹鼎 中调配冶炼的过程 ; 南宗的 内
继瑞 、陈守默等人均列为 门下 ,其后教 团更具规模 。
道书记载 : 白玉蟾 “ 年八十三 ”岁高龄 “ 尚是童 颜 ” ,
并且四方云游 , “ 行 济人度世 ” 的功德 ; 而他 自己在 《 水
法 ,于都 天火雷最著 。 ”他还善于绘 画, 尤妙梅竹 , “
而不轻作 ; 自写其容 ,数笔立就 ,工画者不能及 ; 间 ”
Wl SDOM COLUMN
袁志 鸿 /文
中国道教协会 副秘书长
南宋高道 白玉蟾
下葛 蓬 共躞 是 一生 气 餐 霞 笑 { 武 孽 羞
南宋 高道 白玉 蟾真人 ,是一 位富 有传 奇 色彩的
高真 。白玉蟾本姓葛 ,讳长庚 ,字 白叟 ,原籍福建闽
“天仙才子”白玉蟾
“天仙才子”白玉蟾作者:猗猗来源:《醒狮国学》2016年第07期白玉蟾,南宋人,道家内丹派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琼子,今海南省琼山县人。
自幼聪敏过人,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
后因任侠杀人,县衙下令缉捕,白玉蟾连夜逃出琼州,改装道士,亡命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他对仕途生活憧憬破灭了,潜心研究道教的理论。
据其传所记,白玉蟾天资聪慧,善于学习,历游华中、东、南道教名山,“独往还于罗浮、霍童、武夷、龙虎、天台、金华、九日诸山,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清气爽,与弱冠少年无异,喜饮酒,不见其醉。
”期间游历,见多识广,修真悟道不辍。
关于白玉蟾名字的由来,亦有一个记载,为白玉蟾大弟子彭耜所记,“先生姓葛,讳长庚,字白叟。
先世福之闽清人。
母氏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
时大父有兴董教琼琯,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十五日也。
”颇具神意。
除去道士的身份,白玉蟾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便是诗人。
说来有趣,白玉蟾在道教历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诗人,但是,他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有记载形容他在文艺方面,“传洽儒书,究竟禅理,出言成章,文不加点。
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
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尤妙梅竹而不轻作。
间自写其容,数笔立就,工画者不能及。
”在《全宋词》中,收录白玉蟾词多达135首,在漫长的道教史上,白玉蟾这样系统大规模地创作诗词文赋者并不多见。
葛珙、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历代高道,一生勤于著述,至今仍有重要文献存世,但他们更多的是对道经、科仪文献的疏注或纂辑整理,文学性的诗词创作,并非许多。
从他流传至今的卷帙繁多的著作亦是可见,其文笔之流畅优美,文体格式之多样,思想内容之丰富,美学趣味之雅俗共赏,均称得上一代道教文人师范,在海南更被誉为“琼籍文化宗师第一人”。
清人王时宇以“天仙才子”,形容白玉蟾。
雷州市历史知名人物
雷州市历史知名人物雷州市历史知名人物陈文玉,南粤先贤,唐朝粤西著名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封其为“雷震王”,后人尊称他为;雷王、雷神、雷祖。
雷祖陈文玉为雷州半岛人民所崇拜,是英雄、忠、孝、义的化身。
白玉蟾,史记宋代广东唯一的画家、诗人。
本姓葛,祖籍福建闽清人,生于琼州,后迁雷州,过继雷州白氏为子。
白博览群书,具有很深的绘画、诗对、书法等艺术造诣,绘画最擅长梅竹,相传鄂州城隍庙壁上的竹林图就是他的亲笔。
喜爱游学,不肯做官,有时还为百姓行医治病。
周德成,明代廉史,生卒不详。
初任泰康大使,后升任莱州大使。
明洪武庚申年(1380年),被推荐担任安徽休宁县令。
他任职期间,平冤案,除奸宄,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断案如流水,办事光明磊落,公正廉明,被誉为“包拯再生”。
莫天赋,明代廉史,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
曾任福建莆田县令、大理知府、广西右江兵备道。
他离任莆田时,莆田人为新任的县令徐执策和已去的莫天赋撰写了一副对联:“难教明月莫去,且喜清风徐来”,足见莫天赋为官时的优良政绩。
《莆田志》、《云南通志》、《广东通志》等书都将他列为“名宦”。
冯彬,明代廉史,明嘉靖已丑年(1529年)进士,任命为平阳县令。
因丧妻辞官,后补任上海令。
冯彬为官清廉,严明法纪,对恶棍奸商严惩不贷。
他重教化,晓民以大义。
他明察秋毫,施政有力,办案严明。
因政绩斐然,被推荐担任侍御史。
因性情正直,不肯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便辞官归田。
鄚玖,华侨首领,(原名莫玖),港口国,是广东雷州人鄚玖(越南语:M 挞 C甞)在今越南南部建立的一个华人政权。
1670年代由鄚玖建立,历四世五主,于1809年最终灭亡,是南洋华人政权中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
在今越南的坚江省,当地华侨奉鄚玖为始祖,为他立祠,以作纪念。
陈瑸,南粤先贤,著名清官,字文焕,号眉川。
生于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卒于圣祖康熙五十七年,年六十三岁。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
历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
天籁堂(白玉蟾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天籁堂
宋代:白玉蟾
到此令人玉骨寒,四围紫翠玉回环。
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
猿笛晓闻冥漠外,松涛夜吼有无间。
我将唤起陈知白,蜕却尘躯跨彩鸾。
译文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
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关于作者
白玉蟾(1194-?),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
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蟾,福建闽清人,本姓葛,名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琼琯、蠙庵、海南翁、海琼子、武夷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宵散人、紫清真人[1]等。
以祖父董教琼州,遂生于琼[2];以母梦食一物如蟾蜍,觉而分娩,遂名玉蟾;及父丧,母改适白氏,遂姓白[3];自幼从陈楠学道,后在其座下成道。
他兼通三教而不住一家[4],因得内丹传承、丹法高妙、以道设教,被尊为道教内丹派南宗第五祖,同时也是我国诗歌史上学问博洽、才华横溢、诗境如化的诗人之一。
现存著述有《道德宝章》1卷[5],各体文章145篇[6]、诗歌一千多首[7]、词136首(其中存目1首)[8]。
白玉蟾当时名气很大,后世地位也极高。
苏辙四世孙、白氏密友苏森[9]在《跋修仙辨惑论》一文中对他已作出这样的评价:“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其方寸一点浩然,发为词翰,已无烟火气。
一丈草书,龙蛇飞动;诗章立成,文不加点。
”[10]其弟子留元长亦云,琼山先生“三教之书靡所不究,每与客语,觉其典故若泉涌然,若当世饱学者未能也。
真草篆隶,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11]。
时人李訦更有“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之美誉[12]。
关于其诗歌,明代后七子之首、文坛领袖王世贞(1526-1590)如此说:“诗歌之横逸痛快,无过于白紫清。
”[13]清乾隆时代道士彭翥则对其诗文都赞赏有加,且说得更具体:“紫清古文,雄伟排宕,飘渺离奇,纯乎大手笔。
诗则有唐音有宋体,其愷挚和厚、味之无极者,唐音也;其清新颖异、出奇无穷者,宋体也。
要皆不失为大著作手。
”[14]这些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凡熟悉白玉蟾思想和著述的人,都不会将其视为过誉之辞。
对于道教史上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学界迄今连他的生卒年问题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白玉蟾的生卒年问题难以考究,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他一生浪迹江湖、居无定所、行踪不定,行迹本难晓了[15];二是他作为仙家,只关心全真度众,而不在乎年岁大小,有时说话或虚或实,甚至故意设下迷宫,更增其难度;三是有些早期相关记载看上去或相互矛盾,或文义隐晦,若不仔细分辨,令人转加迷闷。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目前大致有两种看法:以何敦铧、李远国、谢金良等先生为代表者,认为白玉蟾生于绍兴甲寅年(1134),卒于绍定己丑年(1229)或以后,享年96岁或以上[16];以曾召南、王尊旺、方宝璋等先生为代表者,则坚持白玉蟾生于绍熙甲寅年(1194),卒于绍定己丑年,世寿36岁[17]。
这两种说法各有所本。
前一说起源最早,本于彭耜。
彭耜,号鹤林,生卒年不详,乃白玉蟾高足和密友,也是最早编纂《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约编定于嘉熙元年即1241年)的人。
他说:“时(先生)大父有兴董教琼琯,是生于琼,盖绍熙甲寅三月之十五日也。
”[18]后一说滥觞于元初道士赵道一(生卒年不详),他在其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约成于1294年顷)一书中虽未明说白玉蟾生于绍兴甲寅年,但却断然否定了刘克庄(1187-1269)关于白玉蟾“夭死”的说法[19]。
后来明代史家何乔远(1558-1631)编《闽书》时,就引《鹤林彭耜传》明确说白玉蟾“是生于琼,盖绍兴甲寅三月十五日也”[20]。
清代乾隆年间自称白玉蟾弟子的道士彭翥(字竹林)也沿袭这种看法,说白玉蟾“父振业于绍兴甲寅岁三月十五梦道者以玉蟾蜍授之,是夕产子,母即玉蟾名之以应梦”[21]。
此后,各种方志、山志和研究在论及白玉蟾生平时,都或此或彼取其一说以自守。
笔者发现,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
后者将白玉蟾“料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22]一说理解为一轮甲子后的36岁,谓实际是96岁,没有其他证据支持,难免臆断;前者不知彭耜引白玉蟾前述诗句深藏玄机(详下文),执以为实,亦势必错会。
本文拟跳出上述种种二手材料,直接从白玉蟾本人的诗文与交游入手来讨论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反观上述二说,看看是否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稍微切近些的解答。
白玉蟾在其诗文中曾明确言及他在陈楠座下体道的年龄,如《大道歌》即云:年来多被红尘缚,六十四年都是错。
刮开尘垢豁眼开,长啸一声归去来。
[23]王世贞亦曾说:“第紫清六十四岁,卦气已满而始得道。
”[24]此说必有所本,而它本身则可能是彭翥说的来源。
这都意味着白玉蟾64岁才悟道,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弄清他悟道的时间。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白玉蟾本人就曾多次谈及此事,如《云游歌》之一云: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
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原来家里真有金,前日辛勤枉用心。
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茅坐断白云深。
[25]南宋嘉定九年(1216)闰七月二十四日《谢仙师寄书词》亦云:圣师泥丸翁翠虚真人,拓世英雄,补天手段,心传云雨深深旨,手握雷霆赫赫权。
顾玉蟾三代感师恩,千年待真驭,说刀圭于癸酉秋月之夕,尽坎离于乙亥春雨之天。
[26]《毕竟恁地歌》复云: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竭而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27]陈楠的《泥丸真人罗浮翠虚吟》对此亦有相关记载: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
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似一浮沤?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28]这里的开禧元年、嘉定壬申、癸酉、乙亥都属于宋宁宗时的年份,分别是1205、1212、1213、1215年,只有癸丑这个年份距离较远。
考与陈楠、白玉蟾师徒生平接近的癸丑年有三,即1133、1193和1253年。
此处的癸丑不会是1133年,因为此年前后没有关于白玉蟾的任何记载,显示他尚未出生;也不可能是1253年,因为最迟嘉定六年即癸酉年(1213)陈楠已水解于临漳[29]。
只有1193年这个癸丑年与白玉蟾悟道事有关,但这也不是他悟道之年,因为上引诗歌引自《全粤诗·白玉蟾》卷,该本基本沿用傅璇琮、许逸民等先生主编的《全宋诗》编例,所用底本均为明初宁王朱权(1378-1448)重编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30],而《道藏》本《上清集》此句正为癸酉。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白玉蟾悟道的时间当为1205、1212、1213几年,他所谓“尽坎离乙亥春雨之天”乃是自谓修真功满之语。
白玉蟾悟道的年份所以有不同,当如他本人所说,他是次第圆满丹法的。
这对修道者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因此,如果我们以1205年为他初悟丹道的年份回溯,则他当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壬戌年,即1142年。
这一推断还可以得到其他旁证支持。
白玉蟾曾有详细铺陈其云游历程的《云游歌》两首[31],实乃考求其生平的重要文献。
其一云:“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
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
”[32]其二云:“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
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
”[33]诗中提到的淮西,即宋高宗南渡后的淮西路,下辖寿春一府,舒、庐、和、濠、光、黄、蕲七州,以及六安、无为二军[34]。
王尊旺、方宝璋先生已指出,南宋末有多次淮西兵乱,李远国先生以为此乃1141年间事,已为他们所驳[35]。
我以为此指绍兴三十二年至隆兴二年(1162-1164)间金朝南侵南宋并夺取濠、庐、和、滁等州一事[36],这与白玉蟾“身堕尘樊”的年龄也适相切合(详下文)。
此外,白玉蟾有《别李仁甫》一诗云:君向星江结草庐,我来抵掌笑相于。
三杯碧液涨瓷盏,一缕青烟缠竹炉。
剑舞春风花烂熳,琴弹夜雨竹萧疏。
明朝柱杖知何处,猿叫千山月满湖。
[37]诗中所及李仁甫即李焘。
李焘,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卒于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世寿70岁。
李焘博极群籍,以史自任,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作《续资治通鉴长编》980卷(今存520卷),在史学上具有重要地位。
白玉蟾虽然有为已然羽化的张伯端写谢恩书之举,但那是以他体认到其炼丹深得张真人加持的经验为前提的宗教行为,对李焘显然不必如此,且诗中的“抵掌”、“明朝”等语显非生人与死者交谈用语,明示两人都健在。
李焘于淳熙改元(1174)之际除江西转运副使,复于淳熙四年(1177)迁常德知府[38],颇疑该诗即作于其任江西转运副使期间,这证明白玉蟾不太可能于此后出生。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如下种种看似与上述推断相矛盾的说法呢?《玄关显秘论》说:“海南白玉蟾,幼从先师陈泥丸学丹法。
”[39]《日用记》更说自己数年间已尽其学:“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
已而学之,偶得其说,非曰生而知之,盖亦有所遇焉。
后数年,洞究其妙,由是知三生之因缘,达四大之变灭,渐不堪留意于其学矣。
”[40]其忘年交苏森也说:“先生姓白名玉蟾,自号海南翁,或号武夷翁,未详何处人也。
人问之,则言十岁时师事陈泥丸,九年学炼金液还丹,九还七返之道,虚坎实离之术。
”[41]白玉蟾与苏森所述在时间上虽有差异,但窃以为只有记忆的误差而无虚实的不同,更不能解作白玉蟾72岁始师事陈泥丸。
至于白玉蟾师事泥丸后,是否真如他所言数年间尽得其传,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持白氏36岁说者,莫不以为这是指他20岁左右已尽得泥丸之道,殊不知《日用记》中紧接上文是如下一段迄今没有引起研究者任何关注,但对解开白玉蟾生卒年之谜至关重要的话:“自二十三岁以后,似觉六贼之兵浸盛、三尸之火愈炽,不复前日之身心太平也。
”[42]六贼、三尸都是道教修仙者的障碍:六贼指人未得道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佛教所谓染污六根,此时凡有见闻觉知,都会伤人精气神,令人坠落;三尸则指人体上中下三丹田的主神,于道皆有大碍[43]。
因此,仙家修道都将斩三尸、除六贼视为第一关[44]。
白玉蟾这么说,显示我们不能将前文中的“后数年,洞究其妙”一语理解为他几年后体悟了丹道,而应寻求其更切实的含义,否则将如何解释一个悟了道的真人“六贼之兵浸盛、三尸之火愈炽”呢?有几个非常重要而迄今同样未被注意的材料,如果与前述资料合参,颇能帮我们揭开这个谜底。
首先是刘克庄(1187-1269)与王允公论道时涉及白玉蟾的如下问答:又扣君曰:“吾闻仙者,曰纯阳,曰无漏。
邹晚置妾,曾在道州生子,黄、葛不能无妇人,君亦然,何也?”君曰:“若所言内丹也,可以延年尔。
大丹成,则飞腾变化去矣。
”[45]文中的邹、曾、黄分别指当时的仙家邹子益、曽景建、黄天谷,葛即指白玉蟾,文中透露白玉蟾过着男女交欢的生活。
这个情况其实在白玉蟾本人的诗歌中也有非常明显的描写,请看他寄给彭耜的一首诗的诗题:“年踰弱冠,又多锦瑟之一絃;身堕尘樊,未彻玉宵之半日。
醉怀无奈,顾影自怜。
报明月以兴悲,向西风而思远。
谩拈秃兔,姑慰心猿,寄鹤林友。
”其诗则云:夜凉莫听野猿哀,觉我枯肠转九回。
淅淅秋风吹性水,淹淹暮雨滴心灰。
自怜孤影青灯下,曾作神宵故吏来。
若待此生尘债足,凤凰阁下已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