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历史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趣味历史教学

【摘要】在新的经济时代的用要求下,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有新的要求,如何在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进而培养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目标之一。本文拟从如何提升历史课程趣味性方面对趣味历史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教学措施

当前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把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所以开放的趣味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形成并内化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备课中体现趣味

在备课中,一是充分了解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龄特征;二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义和团运动”时,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精神,在教案中应穿插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义和团战士的一些具体

事例,课堂上让同学们一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三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隋朝的大运河”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数字记忆法:“一二三四五”。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数字记忆很轻松的记住了。四是精心设计板书。课文内容重点、关键一目了然,过目成诵。彩色粉笔标明重点引人注目,强化记忆。

二、用趣味学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

1、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

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比如我在上《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叫学生归纳,抽查几个学生归纳的结果,剩余的时间让看过电视剧的同学讲述。这样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

2、大数量地“动”和积极主动地“动”

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应尽量多地发动学生,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先让学生下去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曹操”“诸葛亮”等这

些人物。学生的兴趣很高,这样学习的效果也就很好了。

三、教法中充满趣味

首先,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布置学生按照学号下去准备,每一节课让一个同学讲故事。通过准备和讲述同学们的历史知识丰富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

其次,趣味导入教学法。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者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者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明清文化》时,我用《西游记》的孙悟空导入的。因为同学们从小就看《西游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谜语、对联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例如:讲授《魏晋文化》这一课时,我给同学讲述“顾恺之为他母亲画画的故事”,感悟其喜爱母亲的感情。比如:讲授《合同为一家》时,引用唐太宗拿谜语考禄东赞的典故,可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禄东赞,老师出题,看看哪个禄东赞更聪明!通过这样的情景假设,可以使学生感到很新奇,很有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自主的视野

实施“趣味历史教学”应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恰当、适量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信息、新材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活跃其创新思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可以结合社会新闻的某些热点话题的内容;可以涉及新考古发现的内容;有史学领域重大的、新的探讨的内容;与对外往来、文化交流相关的内容等。对这类内容,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有条件自己查找,可以把方向指给他们,但是,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家庭毕竟还不是很多。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没有条件自己查找,教师就要及时而有选择的把这类内容引进到课堂,提供给学生。这样,达到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才有可能。

五、结束课程使也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

如新学期新章节的绪论课,历史教师可以考虑用悬念性结尾: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理解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学生有种“要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总之,趣味教案是前提,趣味教法是手段,趣味学法是目的。创没偷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探寻新课程教

育方向,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恰当地运用趣味教学法,会给历史教学增添不小的魅力,给学生一份认知中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孙俊三主编.《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

[2]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