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 引领中国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检讨的“网红老教授”给我们上了怎样一堂课?
2016年03月06日19: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教授向学生自我检讨,从来没有遇见过!”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15级研究生胡燕说。其实并不会有学生怪罪他,然而他却郑重其事的向同学们道歉,且主动要求扣除本学期所有劳务津贴,这使得同学们在震惊之余不免有些感动,更有种对老教授的崇敬。(3月6日《齐鲁晚报》)
因为看错课表而旷课的74岁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的一封“检讨信”近日红遍网络。王老师在检讨信中自言旷课事件使他“羞愧难当,无可弥补”,“上课是教师工作的底线。”对老教授的举动,网友纷纷点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感动!为教授点赞!”“什么叫教书育人,这位老教授就是言传身教的代表!”“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不在于说多少惊世骇俗的言论,而在于严格坚持操守!”
笔者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也特意进山东师范大学网站查看了该
校关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其课堂教学类(A)第一条第五款是这样规定的:教师无故缺课、停课属于Ⅱ级教学事故,学校可视事故级别和情节给予教师记过或警告处分。从这个角度看,即便老教授在课堂上作了自我检讨,也自动向学校申请了津贴扣发,但他仍然会受到学校教学事故处理的对应处分。这就更令大家为老教授的举止所感动。
知错就认,试问在成人的世界里现在又有几人能做到?更何况,当明知道要被另外处分,却依然坚持着自我的底线,以近乎自虐的方式向学生坦承自己的错误和主动请罚的意愿。
这种负责的态度和执着里透露出的
是良知坚守和勇敢纠错观念。的确,在当下校园乃至整个社会都极为罕见。但在感动之余,我们却必须反思,为什么老教授的这一“普通”行为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共振?他又给我们
上了怎样的一堂课?
出现这种强烈共鸣现象,可能和当下社会自我纠错意识的集体缺
乏有关。知错认错并及时改正,这一基本常识不但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亦是每一个体反思自我、铿锵前行的原始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常识的底线却被不断击溃,以至于
很多时候,我们不但丧失了面对错误的勇气,更丢掉了自觉改正错误、接受处罚的能力和决心。在这种环境下,老教授站出来承认错误自我检讨便愈加可贵了。但反过看,老教授的这一行为不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么,欣慰之余,也难免让人对当下纠错意识的普遍缺乏而感到悲哀。
新闻中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主动认错的教授已年逾古稀,有学生说他即便不认错也没人会怪罪。这简短话语里透露出来的“长者意识”其实也是在他认错之后大家极不
适应的又一原因。生活中,很多人不也如那位学生一样,对德高望重者的错误网开一面么?但如果我们抛却
长者、德高望重这些人为的标签,便不难发现,在同一规则面前,就应该实事求是,有错就是有错,而所有的错误其实都不该有被豁免被遗忘的
理由,都应该认错、纠错,所谓身份、长者,不过是社会贴的一个虚妄的标签罢了。还是实事求是好。
更进一步看,这样的对比,其实也是我们对既有规则缺乏敬畏意
识的尴尬写照。作为一名教师,他当然知道他的这一次失误会给学校、学
生带来怎样的伤害,他也深知他不经意间对规则的破坏会给学生及周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坏示范,所以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坦承地作了检讨。遗憾的是,在老教授检讨风行网络的同时,一些人却认为他不必这样做,并煞有介事的将民国期间教师们自由上课的风气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讲,这样的对比不无道理,但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那样的上课风气早就该被淘汰了。
没有对错误的深刻认知,便不会有自我前进的不竭动力,而缺乏了对规则的坚守,一切也都将陷入无序
状态。高校如此,社会亦如此。这或许才是老教授在检讨认错之余,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吧。
用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
过去这几天,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汇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也激起了各方特别是很多企业家委员、代表的思考。回顾报告,李克强总理是在强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应抓好的三方面重点工作时提到“工匠精神”的,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此,有分析指出,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决策层将其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旨在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堪忧现状”。
毋庸置疑的是,工业化时代对标准化和规模效应的要求,的确会使得一些传统意义的“工匠”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而行业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工匠精神”也随之
被淘汰。相反,正如瑞士人引以为豪的手表、德国人津津乐道的德国制造一样,体现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时代,成为品质和品牌的保证。
提到“工匠精神”,有人联想到了“庖丁解牛”。凭借着专注,梁惠王的那位厨师达到了心手合一、出神入化的境地。不过,按照美国发明家迪恩·卡门的理解,“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
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换言之,工匠并非只是靠着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到“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劳动目标是通过技术整合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还代表了对创新的追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早已走向世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占全球五分之一,名列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不过,量的优势却始终难掩质量、
特别是品牌方面的竞争劣势。比如在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39个,中国只有21个,这着实对比强烈。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三个转变”,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更加需要“工匠精神”。推进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意味着要去产能、去库存,其最终指向是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多层需要。在我们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今天,最令人尴尬的现实,莫过于很多人宁可花更高的价钱去海购欧美的
奶粉、日本的马桶盖。而要让中国制造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