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大附中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cb9e7933687e21af45a9c6.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标解析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在17岁左右,这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前面的几章的学习,尤其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道了地球因为接收太阳辐射而具备温度,因而水会蒸发,因为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现象,所以他们多少对水循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他们对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
如:陆地上的水体的构成是无法通过数字来感受的,这就需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阻燃现象加以视觉化,将数据与学生所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作形象的比较,从而使抽象的、空洞的变成切实的、能感受的。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是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水的各种形态在地球上分布范围及数量特点,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为学习水循环垫下基础。
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及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学案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df4f1d84a7302768e9939dd.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学案2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认识水圈的构成特点,了解河流要紧的补给方式。
2.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要紧环节。
3.明白得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爱护意识。
重点:水循环的过程、要紧环节和地理意义。
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前预习1.按存在形状,水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有什么特点?2.按存在空间,水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有什么特点?3.阅读教材P54图3.2,完成[读图摸索]。
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补给类型补给时刻阻碍因素和补给特点要紧分布区雨水补给夏、秋随降水量而变化,水量变化大东部季风区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春季升温,积雪融解,形成春汛东北地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夏季高温融水西北和青藏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对河流有调剂作用,水量较稳固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地下水补给全年水量比较稳固大部分河流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示意图(1)水循环的要紧环节:A,B,C,D,E,F,G,H ,I。
(2)由A→C→D—组成的是循环;此循环的意义是。
由→D组成的是循环;由A→B 组成的是循环。
(3)水循环的整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阻碍最大的是。
(4)水循环的原动力是,C在我国要紧表现为。
(5)水循环的意义要紧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堂探究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1)教材图3.2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读下图分析河流水的补给关系:图中A、B、C、D分别表示丰水期、枯水期中的哪一时期的补给?A,B,C,D。
结论:洪水期:补给。
枯水期:补给。
(3)分析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下面三幅图,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线,请一一对应并描述河流补给特点。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材料一: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和环节产生阻碍,如人工降雨、修建水库、滥伐森林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圈与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圈与水循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e6cfd4b35eefdc9d3339d.png)
陆地海洋水圈与水循环(一)一、目标展示 考试说明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
4.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5.结合生活实例,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知识体系构建 (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是由 共同组成的一个 的圈层。
P472.在水圈中, 是主体,陆地淡水仅占 。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按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将水循环分为 、 、 三类。
2.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 .实现了 圈、 圈、 圈、 圈的相互联系;b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 ,维持了全球水量 ;c .促进了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和物质 ;d .流水是主要的外力作用之一,改造 。
三、重、难点突破 1.有关水循环的辨析:⑴结合图2-3-3,在右侧空白图中绘制水循环示意图:⑵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的属于 循环,未登陆的属于 循环。
外流河参与的是循环。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干预最多的是 环节,如通过修建水库调节河流流量的 ,通过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 。
2.水循环与季风环流的辨别:水循环强调水分的运动、输送,只有部分环节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强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高、低气压中心变换形成热力环流,夏季风是实现水汽输送的主要形式。
3.河流补给的相关辨析:⑴结合图2-3-4回答:①A 河的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②B 河的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2)分析河流径流变化取决于哪些因素。
四、典题剖析[例1](2008江苏必修测试)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a—d 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 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例2](2007江苏)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练案):1水圈和水循环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练案):1水圈和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c059b5752ea551810a68770.png)
(学案)单元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某种自然资源(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人教K)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
水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下问题。
●(人教K)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人教K)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人教K)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人教K)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人教K)人类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人教J)教学目的1.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2.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3.探究洋流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人教J)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6课时,其中第一节l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问题研究l课时。
(人教J)逻辑联系【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地图J)课程标准解读(济南F)关注课标1.(济南F)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人教J)教学目标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地图J)教学目标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且能理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式之一。
4.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5.通过绘制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培养动手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知识】(学案)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水循环的环节、三种循环的过程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16da04751e79b89680226fc.png)
高中地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地图J)课程标准解读节名小标题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第二节水的运动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济南F)关注课标2.(济南F)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人教J)教学目标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图J)教学目标2.理解洋流的形成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5.通过绘制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培养动手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知识】(学案)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是洋流的分布与风带分布的关系、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同学们要注意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归纳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和“世界气候分布图”,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图J)本节重点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图J)本节难点是:洋流的成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名称。
【内容结构概述】(人教J)(学案)知识网络(地图J)教材分析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海洋水又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而洋流是最主要的运动方式。
对于洋流,本节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洋流的形成原因,包括盛行风吹拂海面形成的风海流,由海水水平方面的密度差异导致的密度流,以及由于海水的流体特点所形成的补偿流。
教学中应指出,洋流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这部分内容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结合得比较紧密。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3:3.1水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3:3.1水循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3804caed630b1c58eeb5bf.png)
第一节水循环预习准备区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下渗、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
3.地球上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对全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效果速测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 )2.破坏森林会导致( )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主题探究区任务探究1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2)指出坎儿井体现的水循环环节。
(3)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与河流的关系。
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任务探究2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云南省高中地理 2.3水圈与水循环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 2.3水圈与水循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532dd76eeaeaad1f33092.png)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3水圈与水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通过学习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
【自主学习】一、水圈的组成问题:陆地淡水主要是有哪些水体组成?其主体是谁?他们分布在什么地方?【例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问题: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吗?二、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指自然界的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4.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主要环节名称:⑴主要环节名称:①、;②、;③、;④、;⑤、;⑥、下渗;⑦、;⑧、;⑨、(其中①②组成了循环;①③④⑤⑥⑦组成了循环;⑧⑨④组成了循环。
(2)人类对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有。
(3)台风登陆属环节,江河入海属环节,它们都属于循环,塔里木河只参与循环。
5.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是: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变成水汽,水汽上升的空中随着,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
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
6.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⑴不断更新;⑵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⑶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调节全球热量平衡;)⑷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7.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⑴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的环节是。
⑵植树造林影响环节有,,下渗等。
8.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开源节流:【例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B、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例3】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入方框内相应位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7eff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9.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
(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
(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易错辨析1】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归纳·助学助记33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
3 1 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3 1 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edb99e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a.png)
【学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 水循环【学习导航】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________、水汽输送、降水、________、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________,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________。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
2.塑造着________。
3.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5.影响着全球的________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微思考)公元前 3世纪的《吕氏春秋·圜道》篇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水文循环现象:“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
”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试解释这段古文的涵义。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了水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重点导析】探究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探究活动】“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海……”每到汛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
“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能把水患威胁转化为发展契机。
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海”景象变成今后实实在在的“城市一景”。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问题1:(地理实践力)实地观察思考:汛期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现象,主要是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导致的?问题2:(综合思维)“城市内涝”现象反映出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水循环中的哪些环节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问题3:(综合思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将每次降水能有效储存下来供城市发展利用,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的哪个环节的作用?【知识归纳】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列表总结如下: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判断(1)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判断⎩⎨⎧海陆间循环:发生于海洋与陆地之间海上内循环:发生于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内循环:发生于陆地与陆地上空(2)根据水循环包括的环节判断⎩⎨⎧海陆间循环:包括水循环的所有环节海上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降水2.水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分解主要环节,借助模式图理解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2)结合箭头指向,判断各环节名称结合水循环示意图中箭头指向及箭头两端的内容,判断图中未知环节的名称。
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fe753f950e2524de4187e18.png)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水循环、洋流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1.小组式讨论法;2.多媒体教学法;3.读图分析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5.启发式讨论法;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八、板书设计(第1课时)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2)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3)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4)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导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导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0e7b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d.png)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知识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学习新知一、水循环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主要环节3.原因{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_________变化外因:_________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
2.进行能量交换和。
3.塑造形态。
助学助记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图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探究重点探究点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核心归纳循环及环节拓展延伸图表比较法理解水循环状元随笔 1.影响下渗的因素(1)降水强度、历时长短: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降水历时越长,越利于下渗。
(2)地表起伏状况:地表起伏越小,水流速度越慢,越利于下渗。
(3)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程度越高,越利于下渗。
(4)土壤状况:土质越疏松,越利于下渗。
2.河流与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1)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
(2)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应用体验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 B.e→f→h→dC.c→a→b→d D.d→a→b→c2.水循环中的()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62b92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c.png)
第一节 水循环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综合思维)2.通过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理解,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关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人地协调现)3.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地理实践力)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① 水 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② 连续运动 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依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的类型 主要环节 意义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③ 地表 径流,e 下渗,f 地下径流 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h④ 植物蒸腾 ,i 蒸发,c 降水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 a 蒸发,g⑤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⑥ 太阳辐射能 和重力能。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⑦ 更新状态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促使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1)不断塑造着⑧ 地表形态。
(2)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⑨ 生态。
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 )(2)水的运动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 )(3)水循环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
(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 )(5)水循环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联系起来,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 )(6)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所以水资源不会短缺。
( )答案:(1)√解析:(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答案:(2)√解析:(2)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都会影响地表形态。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学案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学案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2c1424fc7375a417866f8ff1.png)
3.河流有哪些补给类型? 【考例探究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 分别表示丰水期、枯水期中的哪一时期的补给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图 A 中的水体为河流,则我国常年具有这种补给关系的是________河的________游河段。 探究点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探究材料 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 如右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解析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水源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关系。当
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水面时(图 A、D),河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
或地下水面时(图 B、C),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河”,
两侧地下水位远低于河床。
探究点二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人教版必修 1)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 之间的相互关系。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从形态上看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 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 (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⑪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⑫________、⑬________、生 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⑭______、⑮________、⑯________、⑰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 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⑱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⑲______、⑳______,水资源得 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水圈和水循环——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
开发海洋的信念。
%1.教学重点和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学生自学、比较、读图分析与教师的引导、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
%1.教法选择:讲练法、读图法等
%1.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1.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引用一个关于漂流瓶的故事,结合故事提出问题,引入洋流的概念,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1.无风不起浪,有风必有浪—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
画图回顾全球风带
2.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结合flash动画,了解不同原因形成的洋流类型
%1风海流:近地面风带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运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世界上大多数洋流都是风海流。
利用图片及二战时德军出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故事讲解密度流。
%1密度流:因相邻海区海水1何密度大的海区流动称为密度流。
%1补偿流: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前来补充所形成的洋流补偿流。
结合前面所画全球风带,分析大洋表层洋流模式
结合洋流模式图,巩固洋流类型。
3.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读图观察,南北半球洋流分布状况
进一步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差异,
读图分析南纬40。
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南纬40。
附近各大洋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是寒流,这是因为①南极是冰雪大陆,气温极低,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水温。
②南极大陆周I韦I漂浮着许多冰山,浮水融化吸热降低了海水温度。
③南极大陆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海水降温。
而在北半球,40°N附近的西风漂流是廿木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这两股暖流从低纬度流来,故属暖洋流。
结合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分析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4.利用地图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读澳大利亚东、诉岸景观图——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1读枇界著名渔场分布图——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
%1读哥伦布大西洋航线图——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1读图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巩固练习]------------------------- A
i.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I卜
甲
d V
'、
V .. .「. ■
图16局部洋流模式图
(1)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⑵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作用。
⑶若某汕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汕泄漏事故,原汕可能随洋流向(方向)扩散。
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0
2.下图为洋流流经海域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门|答
(2) .此洋流按性质分是流
(3)・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4).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南太平洋洋流图,则该图洋流的名称是: %1.板书设计
2.3水圈和水循环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
2.(海水运动)主要动力:大气运动
3.类型:(1)按性质:暖流、寒流
(2)按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4.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逆时针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
5.影响
(1)对气候
(2)对海洋生物
(3)对航海事业
(4)对海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