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丙酮安全标签

新版丙酮安全标签

丙酮安全标签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化学品安全知识考题及答案

装卸作业安全培训考卷姓名: 考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2、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3、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 c.丙酮 5、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6、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7、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8、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B )扑灭。 A.干粉灭火剂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0、.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1、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2、下面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A.同车运输氧化剂和还原剂 B.公安机关检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 C.车辆熄火装卸危险化学品 13、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 C )做法是错误的。 A.报警 B.进行交通管制 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14、.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B )。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C.用干净手帕擦拭 15、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 A )工具。 A.铁制 B.木制 C.铜制 16、.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放置于驾驶室顶部的灯是( A )。 A.黄色三角形的 B.黄色长方形的 C.红色三角形的 17、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的车顶灯和车尾部必须悬挂的标志的文字是( B )。 A.注意安全 B.危险品 C.保持车距 18、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 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

新版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平顶山市神马大道9号 邮编:467242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公安紧急报警110,火警119,医院急救120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盐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第腐蚀性物质;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防范说明: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戴耐酸碱手套。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化学名称浓度,% CAS No. 盐酸≥3107647-01-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以大量的水冲洗,并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 眼睛接触:将眼睑打开并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30分钟,若仍觉得疼痛请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去污染源并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看医生; 食入:1、使患者喝大量的水; 2、若有不舒服请通知医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本品不燃,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muriatic acid 企业名称: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兰布和街 邮编:750336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吸入、食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可分为金属腐蚀剂,类别1;急性毒性(口服),类别4;皮肤腐蚀/刺 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能腐蚀金属,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有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保持容器密闭,全面通风。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作业场所 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避免吸入粉尘/蒸气/喷雾。仅在通风良好处操 作。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 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 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 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 蛋清。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物理化学危险: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 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盐酸≧31% 7647-01-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与防护试题答案

化学安全与防护知识 一、选择题 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2.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 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 ( C )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 B )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二、判断题 1、烘箱(干燥箱)在加热时,门可以开启。(错误) 2、电源插座、接线板、电线的容量应满足电器功率的需要。(正确) 3、为避免线路负荷过大,而引起火灾,功率1000瓦以上的设备不得共用一个接线板。(正确) 4、对于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又没有紧缠住身上, 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正确) 5、实验室内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应配备足够的用电功率和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电气设备 和大型仪器须接地良好,对电线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正确)6、大型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接地、电磁辐射、网络等安全事项,避免事故发生。(正确) 7、实验室内的电线、开关、灯头、插头、插座等一切电器用具,要经常检查是否完好,有无漏电、潮湿、霉烂等情况。一旦 有问题应立即报修。(标准答案:正确) 8、可以用潮湿的手碰开关、电线和电器。(标准答案:错误) 9、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和触摸电气

盐酸安全标签

盐酸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盐酸 中文名:盐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量:36.46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 C )。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 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 (C )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 B )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 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B )扑灭。 A.干粉灭火剂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5.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 C )。 A氯化钠 B.明矾C遇湿燃烧物品 1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7.下面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A.同车运输氧化剂和还原剂 B.公安机关检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 C.车辆熄火装卸危险化学品 18.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 C )做法是错误的。 A.报警 B.进行交通管制 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19.( B )不能发生爆炸。 A.亚麻粉尘 B.砂尘 C.面粉 20.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C防静电工作服 21.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B )。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C.用干净手帕擦拭 22.下列( B )有毒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A.二氧化硫 B.硫化氢 C.二氧化氮 23.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 A )工具。 A.铁制 B.木制 C.铜制

盐酸安全标签

盐酸安全标签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盐酸 37% hydrochloric acid 可腐蚀金属;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不要吸入气体/蒸汽/喷雾。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需加锁。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眼睛的保护 /面部保护。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或用小苏打、肥皂水洗涤,必要时敷软膏。如有不适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后,再用5%的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如食入:立即用大量水漱口,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就医。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不可与碱类、碱金属、胺类、易燃或可燃物混放,与水、可燃物品隔开。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废弃处置】 尽可能回收利用。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酸碱中和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弃处置本品。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SDS 编号: 产品名称:丙酮版本: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本产品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3,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4,吸入危害-2,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吞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期持续的有害影响;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抗溶性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 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 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 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性分级

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性分级 1、第1类 爆炸品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具体图例参考图2-1-6所示。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一)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二) 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projection hazard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三)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fire hazard and either a minor blast hazard or a minor projection hazard or both,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四)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五)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 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 ,或在51.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 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 )图 2-1-6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盐酸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日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 hydrogen chlor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资料 GHS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无资料 警示词: 无资料 危险性说明: 无资料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无资料 ?事故响应: ?无资料 ?安全储存: ?无资料 ?废弃处置:

?无资料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盐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盐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盐酸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备注:安全操作规程表达的是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利用设备或工具进行 生产工作时,就如何使用和材料准备,环境安全,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工作步骤 进行描述的文件和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操作程序。 一、盐酸分类与特性概述: 外观及性状:纯品为无色,含杂呈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中文名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46 CAS号7631-90-5 危险性类别:8.1类强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最高容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5mg/m3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

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症及皮肤损害。 危险特性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二、盐酸储存条件及方式: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仓间内,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 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佩戴空气呼吸器,避免吸入酸雾。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工程控制尽可能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酸雾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机动送风

新版丙酮安全标签

新版丙酮安全标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丙酮安全标签 化学品名称:丙酮组分≥99% 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远离火源、火花。 ----禁止吸烟。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采用防静电措施,容器及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禁止将有污染的水排入水体。 【事故响应】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26℃。 .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闭。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化学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同名2163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Dimethyl keton 企业名称: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莱阳市开发区云门路3号 电话:(0535)7363538 应急电话: (0535)7322798 电子邮件地址: 邮编:265200 传真号码:(0535)7262636 技术说明书编号: KD—001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严禁用于制毒(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主要的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丙酮为无色透明易动的液体,有类似薄荷的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极度易燃,具有腐蚀性。 遇水互溶,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有机溶剂。为甲类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的酮症。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低闪点易燃液体 吞咽致死;皮肤接触有毒;吸入有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盐酸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SDS编号:CN81007 编制日期:2017年1月7日版本:A/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企业名称:兰溪市六洞山化工试剂厂 企业地址: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 电话:0579-******** 应急咨询电话:0579-********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燃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盐酸是透明的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溶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白雾),接触此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GHS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急性水生生物毒性类别1 经口急性毒性类别4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可腐蚀金属;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穿橡胶耐酸碱服,带橡胶耐酸碱手套。 —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或用小苏打、肥皂水洗涤,必要时敷软膏。如有不适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后,再用5%的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立即用大量水漱口,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就医。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贮存于石棉瓦或玻璃钢瓦货棚下,使用耐酸地坪。 —不可与碱类、碱金属、胺类、易燃或可燃物混放,与水、可燃物品隔开。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废弃处置 —尽可能回收利用。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酸碱中和方法进行处置。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处置本品。 物理化学危险: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雾,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盐酸36~38% 7647-01-0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皮肤接触: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或用小苏打、肥皂水洗涤,必要时敷软膏。如有不适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后,再用5%的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立即用大量水漱口,服大量冷开水催吐,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就医。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

新版盐酸安全说明书

. . .. . .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企业名称:金沂蒙生态肥业 企业地址:省临沭县城滨海西街777号 邮编: 276700 传真:0 联系:0 电子地址:jymaqc163. 企业应急:0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氯化合物、印染等。不能用于医药、食品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为腐蚀性物质,可腐蚀金属和皮肤;易挥发,本身没有燃爆危险特性,但能与活泼金属粉末反应放出氢气。严禁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 溴)、易燃或可燃物放在一起。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呼吸道或皮肤致敏类别1、对水生环境的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能腐蚀金属,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 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明火。避免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接触。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 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盐酸储槽应设置围堤,并有明显标志。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工具、装备。禁止直接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在所有方向上至少50米 的液体,隔离泄漏或泄漏区域;与其他物质混合发生火灾可用碱性物质如 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不可混储。 废弃处置:用稀碱液或石灰水中和,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物理化学危险: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 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 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 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特别注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围CAS No. 盐酸≥36.0% 7647-01-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

盐酸安全标识及技术说明书

盐酸安全标识及技术说明书 SulfuricAcid 硫酸H2SO4标识 危化品名称:硫酸 分子式:H2SO4 相对分子量:98.08 CAS号:7664-93-9 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ulfuricAcid 主要组成与性状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硫酸98.0%7664-93-9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涂抹碳酸氢铵(俗名小苏打)。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C)。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A)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B)。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B)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C)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B)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A)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A)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A)。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A)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C)。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B)扑灭。 A.干粉灭火剂B泡沫灭火剂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B)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5.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C)。 A氯化钠B.明矾C遇湿燃烧物品 1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C)最危险。

最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汇总(试题及答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汇总(试题及答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答案版) 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 C )。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 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 ( C )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 B )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 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B )扑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5.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 C )。 A氯化钠 B.明矾 C遇湿燃烧物品 1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7.下面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2018盐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 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 成污染。 GHS 危 险 性 类 别 : 根 据 《 化 学 品 分 类 和 危 险 性 公 示 通 则 》 ( 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GB 30000-2013) ,该产 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特异性靶器 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 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传真: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可 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护面具。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物,用水清洗 皮肤,淋浴。沾染的衣物需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式的休息姿势。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的取出, 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处需加锁。 废弃处置: 处置内装物、容器需按照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标准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